9000认证内审检查表-管理层

内审检查表

内审检查表(带完整审核记录)

ISO9001:2015 版内审检查表(完整记录) 受审核部门审核日期审核员 审核准则ISO14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符合说明○”符合;“?”观察项;“△”一般不符合;“×”重大不符合※不符时记入证据、事实。 审核发涉及条款审核内容、证据及方法审核记录 现范围 1. 组织 QMS覆盖范围和过程是否有缺失?无缺失、覆盖全面√ 2. 组织 QMS对标准条款是否剪裁?如有,所剪裁条款中生产和服务的设计不适用,此不影响公司提供满足法律法规及顾客要求的产品 过程确凿没有? 4.1 1. 组织是否确定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最高管理者应确定与本公司质量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是 否对这些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因素(公司的价值观、文化、知识、绩效等相关因素)和外部因素(国 际、国家、地区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文化和社会因素等)。这些因素 可以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因素或条件。 本公司定期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和适 宜。 4.2 1. 组织是否确定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相关公司应确定:√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方?是否对这些相关方制定相关要求并进行了监视和 评审?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要求; 公司应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以便于理解和持续满足相关 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顾客; --最终用户或受益人; --法人,股东; --银行; --外部供应商; --雇员及其他为组织工作者; --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关; --地方社区团体; --非政府组织;。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可以帮助本公司更好的建立清晰的方针和目标,做到目的明确。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并争取做到更高的期望值。 表 1 外部相关方及要求与期望 相关方要求与期望 法律法规及监管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关 顾客、最终用户或提供的技术方案或研发的产品符合最初提出的 受益人要求 银行有能力支付银行的款项 外部供应商价格合理,结算及时,有规范的流程或手续 第三方认证服务机满足 ISO9001 体系要求,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内审检查表

内审检查表 编号:JL-8.2.2-03

4.1总要求 4.2.1总则 4.2.2质量手册 5.1管理承诺 5.1管理承诺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质量方针 5.4.1质量目标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5.5.1职责和权限 5.5.2管理者代表5.5.3内部沟通 5.6管理评审 6.1资源的提供8.1总则 8.2.2内部审核8.5.1持续改进我公司QMS过程和过程间顺序及关 系是否被确定和管理? 体系文件是否包括标准所需要的程序 文件及有关的控制文件。 质量手册说明的删减细节是否合理。 是否有证据证明最高管理者向组织传 达了满足顾客和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和掌握情况如 何。 最高管理者如何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 确定并予以满足 质量方针是否传达到相关层次,并已使 公司各级人员掌握和理解。 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 最高管理者是否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 了策划。 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级人员特别是产品 检验放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明确 规定。 管理者代表是否了解并履行其职权。 与质量体系有效性有关的信息能否及 时传递到各有关部门和人员。 领导层是否按照要求进行管理评审。 公司是否适时地确定了资源的需求。 是否对所需测量和监视活动进行了规 定和实施。 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内部审核。 是否进行了持续改进、效果如何。 查公司质量手册、工艺流程图等。 查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 和外来法规文件及各种记录表格等。 查质量手册。 查会议记录或培训记录。 查归档和分发记录及情况。 查管理职责程序和相关记录如(订单、 反馈单和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等)。 ①查询领导层、各部门主管及人员; ②质量方针、目标的贯彻情况; 查各种质量检查表、统计表。 查有否质量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等。 查有否岗位职责文件,领导层、部门及 人员掌握情况和内部沟通情况等。 询问及查相关记录,了解组织活动情况。 查传递手段,如:文件通知、会议记 录、培训记录和记录表格的传递等。 查管理评审计划/输入及准备工作情况。 查质量计划中有否规定,查现场配置情 况。 查产品检测记录的依据,如(抽样、公 差规定,检验标准等)。 查内部审核计划、检查表及准备工作情 况。 询问最高管理者是如何考虑改进的。 公司QMS过程无任何删 减,体系文件无变化。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覆盖 标准全部要求。 无任何删减。 会议记录/培训记录齐全。 能提供“与产品有关的法律 /法规和标准要求”。 能得到确定,满足顾客的要 求。 经询问和检查质量方针、目 标已传达到相关层次。 能提供公司和各部门质量目 标相应的实测数据。 有体系策划和产品策划等文 件。 职责文件齐全,各级人员掌 握较好,沟通正常。 回答正确,能达到要求。 沟通手段完备,接口较严 密,有记录。 有计划、输入和输出资料。 能根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 并实现动态管理。 能按规定实施,依据充足。 有计划、检查表、审核报 告、内审员授权书等资料。 有持续改进工作计划和实施 记录。 审核员签字:日期: 内审检查表

ISO9000现场审核检查表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检查指导清单 项目编号: 受审核方名称: 审核人员: 审核组长: 审核日期:

使用说明 1.本检查指导清单按主要活动和过程编制,为现场审核提供指导。 2。使用本清单时,审核组应结合审核计划的分工情况和组织的实际活动和过程,选用不同的清单内容。 3.在现场审核时,请审核员结合本清单的要求,按过程方法进行审核。应关注PDCA循环在过程的应用,以及每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情况、与其他过程之间的接口和相互关系. 例如:对7。4采购过程的审核,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策划阶段: 1。采购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制定是否合理?(5。4。1) 2.采购工作的流程(过程)是否明确,与其他过程(部门)之间的接口关系?(4.1、7.1) 3.是否规定了相应的职责权限,职责权限分配是否合理、充分?(5.5。1) 4.与接口过程(如设计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部门之间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沟通,信息传递是否及时、全面;部门内各岗位之间的信息沟通是 否及时、顺畅?(5。5.3) 5。对各岗位人员能力有哪些要求、人员能力要求是否适当?(6。2) 6。是否确定了相关的过程控制文件和记录要求,包括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等?(4。2。3、4。2.4)

二、实施阶段: 1。是否按要求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查证相关的评价和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7。4.1) 2。对供方及采购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是否与其对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相适应?(7.4.1) 3.采购信息(文件、实物、图样等)能否清楚地表述拟采购的产品(如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基本信息)?(7.4。2) 4.当存在下述情况,是否在采购信息中考虑到标准7。4。2中a/b/c条款的要求?(7.4.2) a)当进货检验的手段不完善,无法检验进货产品的质量时; b)对最终产品影响比较大,只有规定了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批准的要求或人员资格的要求或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才能确保所采购产品的质量保证要求时; 5。是否存在由于规定的采购要求不充分、不适宜造成的采购产品的不充分、不适宜?(7.4。2) 6。组织是否确定并实施进货检验及其他必要的活动,以满足采购要求?(7。4。3) 7。当组织和顾客有现场验证要求时,组织在采购信息中对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式作出规定.(7.4.3) 三、检查阶段: 1。是否确定了相应的监视和测量方法,按要求对此过程的实施进行检查?查证相关的检查记录。(8。2.3) 2。是否对检查结果或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查证本过程目标的实现程度。(8。4、5。4.1) 四、改进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