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成本中心计划流程

流程名称:成本中心计划流程流程编号:FZ CO-102

目录

1文档保存及批准 (3)

1.1文档保存 (3)

1.2修改记录 (3)

1.3批准记录 (3)

2图示解释 (4)

3业务流程设计 (5)

3.1未来业务子流程模式-说明 (5)

3.2未来业务子流程模式–流程图 (7)

3.3其它说明 (9)

1 文档保存及批准

1.1 文档保存

确保此文档为最新版,由于主文档的更改,已打印出的文档及以前复制的版本将不再生效。

1.2 修改记录

1.3 批准记录

2 图示解释

3 业务流程设计

3.1 未来业务子流程模式-说明

相关定义

1、计划与预算

在SAP中,计划是指与成本要素直接有关的预计目标成本,而预算是指与成本要素无关,直接针对某一特定项目、或针对一个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整体直接相关的预计目标成本。如:2004年公司修理费预计为10万元,“10万元”是与“修理费”这一成本要素直接相关的,我们称之为计划,又如,公司某个新产品研发费用预计100万元,“100万元”是与成本要素无关的,直接与“某新产品研发”整体相关的指标,我们称之为预算。

在SAP中,计划有两种语义。一是名词,指某期间针对某成本要素的预计支出,是货币金额概念;二是动词,指计算或维护,是系统内或流程中的一个动作。

2、成本要素计划

每年做一次,最小单位为月,如遇年中调整,则以版本1的形式体现。各成本中心主管负责制定本成本中心成本要素计划年度总计划,根据实际发生情况确定月度计划,并按照财务部要求填写部门费用计划申请表。

3、作业类型计划

即人工工时和折旧工时等作业类型的定价。例如,计件工资计划单价=本期间相关的成本中心人工费用(如工资)/本期间生产产量总和。折旧工时单价=本期间折旧费用总额/本期间生产工时总和。

4、统计指标计划

指期间费用的分配依据和辅助生产车间生产成本的分摊规则。统计指标计划的修订来自对各分配依据及分摊规则的合理性的重新认定。

目标/宗旨

创建成本中心计划,不断健全和完善的预算体系。

未来流程综述

1、成本中心计划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各方面流程:

(1)成本要素计划流程

(2)作业类型计划流程

(3)统计指标计划流程

成本要素计划流程在下一会计年度开始前进行;作业类型计划流程在每个月末确定下一个月的作业类型计划价;每月月末进行作业类型的实际价格的计算,以及按作业类型的实际价格进行生产订单的成本重估。

对现有流程的优化

•成本要素计划功能不但可在年初确定全年计划,如果年中情况发生变化需要调整预算,SAP可以以不同的版本区分,以更准确地考核各成本中心的费用管理水平,也可以及时反馈计划制定的准确程度,为计划制定积累经验。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方便地划分和分配企业的各种费

用,并检查计划与实际的差异。

•作业类型计划是对基于作业的成本动因—人工、折旧、能源动力的价格的计算,需要在考虑工资水平,生产计划,固定费用,董事会目标等前提下计算。为保证各期可比,一般年初算好以后,年中不再调整,这就需要在年初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确保其准确。针对凤竹目前的情况,考虑每个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统计指标的计划,由于确定了一个标准的期间费用和辅助生产车间的分配/分摊规则,避免了当前的各个期间费用及辅助生产车间由于分配/分摊规则不统一而产生成本计算混乱。同时统计指标由系统自动处理;期间费用及辅助生产车间的分配/分摊不需要在系统外操作,全部由系统集中解决,准确快捷。

3.2 未来业务子流程模式–流程图

流程描述

流程描述

3.3 其它说明

特殊情况说明

相应行政管理规定

《预算管理制度》

《费用报销制度》

权限需求

1)财务部成本主管:显示成本中心/成本要素/作业类型/统计指标计划;

2)财务部成本会计:创建/修改/显示成本中心/成本要素/作业类型/统计指标计划

3)预算会计:创建/修改/显示成本中心/成本要素计划

报表、单据需求

1)部门费用计划申请单

2)作业类型计划申请单

3)统计指标计划申请单

4)S_ALR_87013611 - 成本中心: 实际/计划/差异

5)KSBT - 成本中心: 作业价格

SAP成本中心计划excel上载

对于成本中心成本要素计划,在SAP系统中通过KP06进行录入。若成本中心个数很多(100个)、且成本要素也很多(50个),这时就需要录入成本中心计划 5000个(=100*50),这时手工录入工作量就很大,工作量一大就容易出错。这时就需要用批导入方式来上载计划了。对于批导入的实现,可以采用BDC方式(程序或手工都行),但BDC方式也比较麻烦(此方法这里不作叙述)。SAP系统也提供了EXCEL上载方式,这种方式相对简单容易操作。相应的处理方法如下: 1.定义“Planning Layout” 路径: IMG -> Controlling -> Cost Center Accounting -> Planning -> Manual Planning -> User-Defined Planning Layouts -> Create Planning Layouts for Cost Element Planning 事务码:KP65 1.1 定义 lead column

1.2 定义Key figure 定义 1月到12月。 1.3 定义“Gen. data selection”

2.定义“User-Defined Planner Profiles” 路径: IMG -> Controlling -> Cost Center Accounting -> Planning -> Manual Planning -> Define User-Defined Planner Profiles 2.1定义名称 2.2定义“General Controlling”

SAP成本中心计划流程

流程名称:成本中心计划流程流程编号:FZ CO-102

目录 1文档保存及批准 (3) 1.1文档保存 (3) 1.2修改记录 (3) 1.3批准记录 (3) 2图示解释 (4) 3业务流程设计 (5) 3.1未来业务子流程模式-说明 (5) 3.2未来业务子流程模式–流程图 (7) 3.3其它说明 (9)

1 文档保存及批准 1.1 文档保存 确保此文档为最新版,由于主文档的更改,已打印出的文档及以前复制的版本将不再生效。 1.2 修改记录 1.3 批准记录

2 图示解释

3 业务流程设计 3.1 未来业务子流程模式-说明 相关定义 1、计划与预算 在SAP中,计划是指与成本要素直接有关的预计目标成本,而预算是指与成本要素无关,直接针对某一特定项目、或针对一个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整体直接相关的预计目标成本。如:2004年公司修理费预计为10万元,“10万元”是与“修理费”这一成本要素直接相关的,我们称之为计划,又如,公司某个新产品研发费用预计100万元,“100万元”是与成本要素无关的,直接与“某新产品研发”整体相关的指标,我们称之为预算。 在SAP中,计划有两种语义。一是名词,指某期间针对某成本要素的预计支出,是货币金额概念;二是动词,指计算或维护,是系统内或流程中的一个动作。 2、成本要素计划 每年做一次,最小单位为月,如遇年中调整,则以版本1的形式体现。各成本中心主管负责制定本成本中心成本要素计划年度总计划,根据实际发生情况确定月度计划,并按照财务部要求填写部门费用计划申请表。 3、作业类型计划 即人工工时和折旧工时等作业类型的定价。例如,计件工资计划单价=本期间相关的成本中心人工费用(如工资)/本期间生产产量总和。折旧工时单价=本期间折旧费用总额/本期间生产工时总和。 4、统计指标计划 指期间费用的分配依据和辅助生产车间生产成本的分摊规则。统计指标计划的修订来自对各分配依据及分摊规则的合理性的重新认定。 目标/宗旨 创建成本中心计划,不断健全和完善的预算体系。 未来流程综述 1、成本中心计划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各方面流程:

SAP成本核算步骤简介

SAP成本核算步骤简介 SAP(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是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专门用于企业资源规划(ERP)和数据分析。在现代企业中,成本核算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用于追踪和掌握企业的成本支出情况。本文 将介绍SAP成本核算中的基本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 软件系统。 第一步:创建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是SAP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用于组织和分类企业的成本。在SAP系统中,您需要创建成本中心,并为其指定适当的命名和编号。这有助于在核算过程中更好地跟踪和分析不同成本中心的开支情况。 第二步:定义成本要素 成本要素是指影响企业成本的各种因素,比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等。在SAP系统中,您需要定义这些成本要素,并为其分配 适当的代码。这样一来,您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和跟踪不同成本要素的 开支。 第三步:设置成本计算周期 成本计算周期决定了SAP系统在何时进行成本核算。您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设置特定的成本计算周期,比如每月、每周或每天。通 过这种方式,您可以定期获取最新的成本核算数据,以便及时进行分 析和决策。

第四步:记录成本发生 在SAP系统中,您需要记录不同成本发生的情况。这包括人工成本、物料采购、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支出。通过准确而及时地记录这些成本 信息,您可以更好地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各个成本要素的开支 情况。 第五步:执行成本分配 成本分配是将成本分摊到相应的成本中心或成本要素的过程。在SAP系统中,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不同的分配规则和比例。通 过执行成本分配,您可以更准确地确定不同成本要素对各个成本中心 的影响程度。 第六步:计算和报告成本 在完成成本核算之后,SAP系统会根据您预先设定的计算规则自动 计算各个成本中心或成本要素的开支情况。您可以通过系统生成的报 表和图表来查看和分析这些成本数据。这样一来,您可以更全面地了 解企业成本结构和开支趋势。 第七步:分析和优化成本 成本核算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和报告企业的开支情况,更重要的是通 过分析和优化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在SAP系统中, 您可以利用丰富的工具和功能,对成本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 应的改进措施。 总结:

sap成本核算流程

sap成本核算流程 SAP成本核算流程是指在SAP系统中的成本核算过程,主要用于分析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及利润情况,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管理和决策。下面将详细介绍SAP成本核算流程。 一、成本对象定义 在SAP系统中,首先需要定义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指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的实体,可以是产品、服务、部门、项目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需求,灵活设定成本对象。 二、成本要素划分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需要将成本按不同的要素进行划分,以便更好地分析成本结构和控制成本。成本要素可以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三、成本分配 成本分配是指将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分摊到各个具体的成本对象上。在SAP系统中,可以通过设定成本分配规则,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成本对象上。 四、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指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数据,计算出各个成本对象的成本金额。在SAP系统中,可以通过费用分配、销售订单核算等方式,进行成本计算。 五、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指根据计算得到的成本数据,进行成本结构和成本效益的分析。在SAP系统中,可以通过成本中心报表、利润中心报表等功能,进行成本分析,帮助企业了解成本构成和盈利情况。 六、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根据成本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在SAP系统中,可以通过成本对象计划、费用控制等功能,进行成本控制,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和管理。 七、成本决策 成本决策是指根据成本分析和控制情况,进行决策的过程。在SAP系统中,可以通过成本中心报表、利润中心报表等功能,提供决策所需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进行成本优化和管理。 总结来说,SAP成本核算流程包括成本对象定义、成本要素划分、成本分配、成本计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决策等环节。通过合理的成本核算流程,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SAP成本核算步骤

SAP成本核算步骤 1.SAP系统设置 首先,需要在SAP系统中进行一些设置,包括创建公司代码、定义财 务组织结构、配置成本要素和成本中心等。这些设置将为后续的成本核算 提供基础。 2.成本组织结构建立 在SAP系统中,可以建立成本中心、成本对象和成本要素等组织结构。成本中心是成本的发生地,成本对象是成本的承担者,成本要素则是成本 的分类标准。建立成本组织结构是进行成本核算的前提。 3.成本单价和成本计算 建立成本单价是指在SAP系统中设定原材料、加工费用等成本项目的 单价。成本计算是指根据成本要素和成本对象,通过SAP系统对成本的分 摊和计算。成本单价和成本计算是成本核算的核心步骤。 4.成本分配和分配规则 成本分配是将一部分成本从一个成本对象分摊到其他成本对象的过程。在SAP系统中,可以定义成本分配规则,确定成本分配的方法和分配的依据。 5.成本核算和报告 在SAP系统中,可以进行成本核算和报表生成。成本核算是对成本发 生和分配情况进行检查和验证的过程,报表生成则是根据成本核算结果生 成各类财务报表和成本分析报告。

6.成本控制和优化 成本控制是指通过SAP系统监控和控制成本的发生和分配情况。在SAP系统中,可以设置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规则,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从而对成本进行优化和管理。 7.成本核算的整合 SAP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模块进行整合,例如物料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等。通过与其他模块的整合,可以实现物料成本、供应商成本、销售成本等的一体化核算和管理。 8.成本核算的审计和合规 最后,需要对成本核算进行审计和合规检查。SAP系统提供了成本核算的审计功能和合规检查功能,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合规与风险管理。 总结起来,SAP成本核算的步骤包括系统设置、成本组织结构建立、成本单价和成本计算、成本分配和分配规则、成本核算和报告、成本控制和优化、成本核算的整合,以及成本核算的审计和合规。通过这些步骤,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核算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

SAP成本核算步骤

SAP成本核算步骤 1.定义成本元素:成本元素是组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最小单元,例如 材料、人工和费用等。在SAP系统中,需要根据组织的特点和需求来定义 成本元素,包括成本元素编号、名称、单位等。 2.创建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组织内各个部门或单位的成本管理单位。在SAP系统中,需要创建成本中心来跟踪和分配成本。成本中心的创建包 括设置成本中心编号、名称、上级成本中心等。 3.设置成本元素组:成本元素组是一组具有相同特征的成本元素的集合。在SAP系统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本元素组,以便于成本核算的管 理和分析。设置成本元素组需要指定成本元素组编号、名称、包含的成本 元素等。 4.定义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组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最终目标,可以 是产品、客户、订单、项目等。在SAP系统中,需要定义成本对象以便于 跟踪和分析成本。定义成本对象包括指定成本对象编号、名称、账户等。 5.制定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根据预定的成本目标和预算制定的计划。在SAP系统中,可以制定成本计划,包括材料、人工和费用等方面的成本 计划。制定成本计划需要根据成本中心和成本对象等关键信息确定计划金 额和时间范围。 6.记录成本发生:成本发生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 人工工时记录、费用发生等。在SAP系统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记录成本 发生,如采购订单、时间记录、费用报销等。记录成本发生需要指定成本 中心、成本对象、成本元素等关键信息。

7.计算实际成本:在SAP系统中,可以根据成本发生的记录计算实际 成本。实际成本的计算涉及成本的累计、分配和核对,以便于对成本进行 控制和分析。在计算实际成本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中心、成本对象、成 本元素等要素。 8.制定成本分析报告:成本分析报告是对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估的结果。在SAP系统中,可以通过成本报表来生成成本分析报告,包括成本中心报表、成本对象报表等。成本分析报告可以帮助组织管理层做出决策并采取 相应的措施。 9.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对成本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过程。在SAP系统中,可以通过成本可用性分析和控制周期来实施成本控制。成本 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成本在合理范围内,并提供及时的决策支持。 10.不断优化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需要根据 组织的需求和业务变化来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在SAP系统中,可以通过 不断优化成本核算的配置和应用来提高成本效益和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SAP成本核算的步骤包括定义成本元素、创建成本中心、 设置成本元素组、定义成本对象、制定成本计划、记录成本发生、计算实 际成本、制定成本分析报告、进行成本控制和不断优化成本核算。这些步 骤可以帮助组织管理和控制成本,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SAP费用预算操作手册

SAP费用预算操作手册 <成本中心费用计划> < > 第五章成本中心费用计划 第一节成本中心计划创建 概论 一、流程目的 将收到的各公司预算数据中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费用科目金额依照成本中心之划分输入系统,作为我们的数据 二、作业时点 完成各费用预算数据幷依照成本中心划分后(系统外)时即可将其数据输入到系统中 三、流程说明 1、在每年度及即将开始前,必须先建立各公司营运预算数据,其中依照其产能、销售预计、过去历史数据完成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费用科目预计金额,于系统外完成数据的建立 2、由于系统设计费用预算系参照成本中心划分法建立数据,因此系统外完成的数据必须再加工建立各成本中心费用数据,幷判断其成本中心分摊依据 3、将完成之系统外数据输入到系统中 <成本中心费用计划> 计划的创建:预算费用数据的建立 1预算费用计划: 以输入年度预算费用预算为例 2系统路径:

首先选择宏仁集团预算输入格式: 进入会计成本控制成本中心会计计划KP04-设定计划员配置文件 计划员配置文件有两种输入选择,大陆公司输『CN』公司输『TW』 <成本中心费用计划> 选择成本控制范围: 进入会计成本控制成本中心会计环境设定成本控制范围成本控制范围-大陆成本控制范围- <成本中心费用计划> 输入预算数据 进入会计成本控制成本中心会计成本和作业输入KP06-更改 <成本中心费用计划> 进入画面 第二节更改及查询成本中心计划 <成本中心费用计划> 计划版本预算费用数据的输入 1执行计划版本: 目前费用预算有三个输入版本(0GR1GR2),GR1GR2版本可作为修正费用预算之暂存区及待确认后储存(或复制)于0版本以XX年度宏信公司费用预算为例 2系统路径: 进入会计成本控制成本中心会计计划KP04-设定计划员配置文件成本和作业输入KP06-更改 3实例说明: 已建立之成本中心:

SAPCO中成本核算详细配置操作过程

SAPCO中成本核算详细配置操作过程 1. 配置成本元素(Cost Elements) 成本元素是用于记录和跟踪成本的基本单位。它们可以是费用、材料成本、员工成本等。在SAPCO中,配置成本元素需要执行如下步骤:- 进入SAP Easy Access菜单,选择“Controlling -> Cost Element Accounting -> Master Data -> Cost Elements -> Individual Processing”。 -创建或修改成本元素。 -输入成本元素的编号、描述和其他相关信息。 -确认并保存成本元素。 2. 配置成本中心(Cost Centers) 成本中心是组织或部门的一个单独单位,用于跟踪和管理成本。在SAPCO中,配置成本中心需要执行如下步骤: - 进入SAP Easy Access菜单,选择“Controlling -> Cost Center Accounting -> Master Data -> Cost Centers -> Individual Processing”。 -创建或修改成本中心。 -输入成本中心的编号、描述和其他相关信息。 -确认并保存成本中心。 3. 配置成本对象(Internal Orders)

成本对象是用于跟踪和控制一些特定项目或任务的成本的对象。在SAPCO中,配置成本对象需要执行如下步骤: - 进入SAP Easy Access菜单,选择“Controlling -> Internal Orders -> Master Data -> Order -> Individual Processing”。 -创建或修改成本对象。 -输入成本对象的编号、描述和其他相关信息。 -确认并保存成本对象。 4.配置成本中心和内部订单的关联 在SAPCO中,成本中心可以与内部订单相关联,以便在成本核算时进行更精确的跟踪和分析。配置成本中心和内部订单的关联,需要执行如下步骤: - 进入SAP Easy Access菜单,选择“Controlling -> Cost Center Accounting -> Master Data -> Cost Centers -> Direct Activity Allocation -> Order”。 -选择成本中心和相关的内部订单。 -输入相关的活动类型和分配数量。 -确认并保存配置。 5. 执行成本分配(Cost Allocations) 成本分配是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成本中心、成本对象或其他成本项目的过程。在SAPCO中,执行成本分配需要执行如下步骤:

SAP产品成本计算流程

SAP产品成本计算流程 SAP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企业应用软件公司,其产品包括各种企业资源 规划(ERP)软件、供应链管理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等。在进行SAP 产品成本计算时,通常会涉及以下流程: 1.确定计算成本的对象:首先需要确定需要计算成本的对象,可以是 产品、服务、项目等。这个对象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产品,也可以是一个产 品组合或产品系列。 2.确定成本分类:根据企业的需要和业务特点,确定成本分类的方式。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制造成 本和非制造成本等。 3.收集成本数据:根据成本分类的要求,收集相关的成本数据。直接 成本通常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等;间接成本则是 指与产品间接相关的成本,如设备折旧、管理费用等。 4.分配共享成本:对于一些间接成本,需要进行分配或分摊。常见的 方法有按照成本驱动因素进行分摊,如按照人工工时、机器使用时间等; 或者按照成本中心进行分摊,如按照部门、项目等。 5.计算成本:根据收集到的成本数据和分配共享成本的结果,进行成 本计算。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标准成本法等。 6.分析成本:对计算得到的成本进行分析,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比例。可以通过成本卡片、成本报表等形式进行展示和分析。 7.控制成本: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制定控制成本的措施和策略。可 以通过制定成本管理制度、设立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指标等方式进行。

8.评估成本效益:根据成本计算的结果和实际业务情况,评估成本效益。可以通过与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估产品的盈亏情况。 9.监控成本变动:定期监控成本的变动情况,及时发现成本异常的原因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10.进行决策:根据成本计算和分析的结果,进行相关的决策。可以是产品定价、产品组合调整、供应链优化等决策。 总之,SAP产品成本计算流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涉及多个环节和数据,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全面、准确的计算和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

标准成本管理流程 sap

标准成本管理流程sap 标准成本管理流程SAP 是一种高效的财务管理工具,它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分析、控制以及评估。 一、标准成本的制定 1. 确定成本中心:首先需要确定标准成本的责任成本中心,即负责制定和维护标准成本的部门或团队。 2. 收集基础数据:收集与产品相关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等基础数据。这些数据应该来自企业的生产、采购、人力资源等部门。 3. 制定标准成本:根据收集的基础数据,制定产品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应该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成本。 4. 审批标准成本:经过财务部门审批后,标准成本将被正式发布。 二、标准成本的控制 1. 输入订单数据:在SAP 系统中输入订单数据,包括产品名称、数量、交货日期等。

2. 维护物料清单:根据产品物料清单,维护每个物料的用量和价格。 3. 计算成本中心费用:根据每个成本中心的责任范围,计算每个成本中心的费用。 4. 计算标准成本:根据订单数据和物料清单,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 5. 监控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控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及时发现并解决异常情况。 三、标准成本的评估与优化 1. 分析成本差异原因: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原因,如材料价格波动、生产效率变化等。 2. 优化生产流程:根据分析结果,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3. 更新标准成本: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优化措施,更新产品的标准成本。 4. 审核与批准:经过审批后,新的标准成本将被正式发布。 四、标准成本的报告与决策支持 1. 生成成本报告:定期生成成本报告,包括产品标准成本、实际成本以及差异分析等内容。

236太钢SAP实施项目_用户手册_ERP_FICO_UM076成本中心费用计划输入和查询

成本中心费用计划输入和查询 (操作手册代码:ERP_FICO_UM076) 一、功能描述 1.名词解释:成本中心、作业类型、成本要素 2.适用范围:对成本中心进行计划费用的输入和查询等操作 3.前关联:成本中心已维护 4.后关联:相应的成本中心有了计划数据,可以进行实际与计划费用的比较;同时,输入费用计划时,指明了成本要素对应的作业类型,使得实际发生的费用能以相应 的作业形式转移到生产订单。 5.相关的流程图编号:F5.05成本中心费用计划管理流程 6.注意事项: 在输入成本中心费用计划时,必须指明成本要素所对应的作业类型。 二、路径 1、输入和更改 进入菜单:会计---→控制---→成本中心会计--→主数据---→计划---→成本和作业输入---→更改 事务代码(快捷代码):KP06 2、显示 进入菜单:会计---→控制---→成本要素会计--→主数据---→计划---→成本和作业输入---→显示 事务代码(快捷代码):KP07 三、具体操作 案例说明:在成本中心60290202(三轧初精轧)输入工资计划值200000。 1、输入成本中心费用计划 按下图找到路径:

双击后进入下屏: 输入对应的版本、会计期间和会计年度 指明成本要素所对应的作业类型:人工作业按上图所示输入相应内容,点击(屏幕概览)进入下屏:

点击,完成计划的输入。 更改计划值步骤同上。 2、显示和查询成本中心费用计划 2.1如下图所示找到路径:双击后进入下屏:输入计划值

如上图所示输入相应信息,点击进行查询显示如下: 2.2 通过成本中心计划报表进行查询 如下图找到路径:

SAP系统成本核算流程

SAP系统成本核算流程 一、成本核算方法:标准成本法 在标准成本成本核算方法下,首先对每一产品制订标准成本,在制定时,无论哪个成本项目,都先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标准成本,平时物料的转移都是按照标准价格,产品成本明细账都是按标准成本来登记的,月末通过差异的分配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实际成本高低取决于实际用量和实际价格,标准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所以其成本差异可以归结为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与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两类,这样可以在进行成本核算的同时进行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同时,整个加工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包括机插、手插、整机装配环节,中间环节的产出作为自制半成品,自制半成品包含费用,以“物料消耗-半成品”项目综合列入下一步骤的成本计算中,属于逐步综合结转的分步法。 二、成本核算原则 1、成本项目:物料消耗-原材料 物料消耗-半成品 物料消耗-定额外消耗 直接人工 折旧 工资及福利费 燃料及动力 其他制造费用 专用费用 2、平时物料的移动都是按照标准价格计价,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标准成本计价(包 含费用),由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及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全 部由完工产品承担; 3、差异的处理:差异总额=材料量差+材料价差+费用量差+费用价差 ①材料成本中由于定额外消耗材料产生的量差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或自制半 成品)成本中; ②材料成本中存在的消耗材料的价差不再在完工产品与在制品之间分配,也 不在生产成本中反映而是直接计入产成品(或自制半成品)成本,这种做 法是将量差与价差明确划分; ③制造费用中的价差及量差在生产成本中反映并与完工产品一起计入产成 品(或自制半成品)成本中; 4、启用物料分类帐分别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按金额在消耗量与库存量之间进行 差异的分配。 三、成本核算基本步骤: 大致分为标准成本的制定、实际成本的计算、物料分类帐三步。 (一)标准成本的制定 1、作业类型的确定 HX01 直接人工 HX02 折旧 HX03 工资及福利费

SAPPS模块的成本计划

S A P P S模块的成本计划 Edited on July 1, 2023 at 11am

SAP PS模块的成本计划 项目成本计划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在概念定义和粗略计划阶段;成本计划的作用是计算一个项目最初的成本估算;在审查阶段;成本计划是分配预算的基础;在项目运行时间;我们使用成本计划来控制实际成本和成本差异..SAP成本计划有如下几种方式: 简易成本计划 简易成本计划的核心是成本模型Costing Model..对于成本结构相似且经常重复出现的任务;我们可以定义成本模型..在对WBS 元素计划成本时;只要提供相关的数量和参数;就可以计算出成本计划..举例来说;假如我们的项目经常需要埋设管道;在不同项目里;埋设管道的直径以及沟渠的长宽深度各不相同;则我们可以设计出如下成本模型:

只要某个项目含有埋设管道的WBS元素;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成本模型;提供沟渠的长;宽;深以及管道类型就可以计算出成本计划..我们可以在两种情况下很好地利用简易成本计划: 1.关注成本控制的项目管理..如果你使用项目作为成本控制的工具; 对于成本项目计划的高效性;直观性和易用性特别看重;那么简易成本计划是很好的工具.. 2.复杂项目的初步成本计划..如果我们使用项目系统来管理复杂的客 户项目或成本投资项目;那么我们需要一个简单但高效的工具来作出初步成本计划;这种初步计划可以成为客户项目报价的基础..当项目被批准或接受订单后;我们会使用网状图来做详细的成本计划..初步计划将被保留在一个分开的计划版本里作分析比较使用.. WBS的手工成本计划 这种计划方法是指根据项目的WBS 结构;手工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具体来说又有三种形式: 1.层次计划Hierarchy Planning..这是最简单的形式;计划是不分成 本要素的;也就是说对于WBS 元素的成本是总数的形式;而不考虑成本的构成..计划者沿着WBS 的层次结构对整个项目和会计年度编制简单的成本计划..

SAP成本中心

目录 1流程步骤 (1) 1.1成本中心主数据维护 (1) 1.2创建成本中心组 (3) 1.3设置计划参数文件 (3) 1.4手工输入成本中心计划值 (4) 1.5通过excel上载成本中心计划值 (6) 1.6计划帮助–复制计划数值 (7) 1.7复制上一年度的实际数据到计划 (8) 1.8设置报表显示货币 (9) 1.9通过报表检查计划数据 (10) 1 流程步骤 1.1 成本中心主数据维护 1. 请选择以下导航选项之一访问该事务: 选项一:SAP 图形用户界面 (SAP GUI) SAP ECC 菜单会计核算→控制→成本中心会计→主数据→标准层次→显示事务代码OKENN 2. 查看成本中心的标准层次 3. 查看单个成本中心信息:

4. 如果要相应的修改或新增

或者直接使用KS01创建,注意胜科集团成本中心的命名规则 1.2 创建成本中心组 1. 请选择以下导航选项之一访问该事务: 选项一:SAP 图形用户界面 (SAP GUI) SAP ECC 菜单会计核算→控制→成本中心会计→主数据→成本中心组→修改事务代码KSH2 建议一个公司代码下的成本中心组统一管理创建 1.3 设置计划参数文件 1. 请选择以下导航选项之一访问该事务: 选项一:SAP 图形用户界面 (SAP GUI) SAP ECC 菜单会计核算→控制→成本中心会计→计划→设置计划着参数文件事务代码KP04 2. 设置计划参数文件“ZSCIG-CN”,点击“用户主记录”保存

1.4 手工输入成本中心计划值 操作步骤 1. 请选择以下导航选项之一访问该事务: 选项一:SAP 图形用户界面 (SAP GUI) SAP ECC 菜单会计核算→控制→成本中心会计→计划→成本和作业输入→更 改 事务代码KP06 2. 在更改成本要素/作业输入计划:初始屏幕屏幕上,进行以下输入: 字段名称描述用户操作/值注释 格式ZC1/ZC2 版本0 会计年度<预算年度> 2010 成本中心组/成本中心<成本中心组> 成本要素组/成本要素* 3. 要显示所有相关成本要素,请选择基于表格的并选择概览屏幕。

SAP生产成本控制操作流程

流程名称:生产订单的成本控制流程流程编号:FZCO-201

目录 1文档保存及批准 (3) 1.1文档保存 (3) 1.2修改记录 (3) 1.3批准记录 (3) 2图示解释 (4) 3业务流程设计 (5) 3.1未来业务子流程模式-说明 (5) 3.2未来业务子流程模式–流程图 (15) 3.3其它说明 (16)

1 文档保存及批准 1.1 文档保存 确保此文档为最新版,由于主文档的更改,已打印出的文档及以前复制的版本将不再生效。 1.2 修改记录 1.3 批准记录

2 图示解释

3 业务流程设计 3.1 未来业务子流程模式-说明 相关定义 1、公司物料的分类及计价原则 a.公司物料分为三类:外购原材料(包括备品备件)、自制半成品(毛坯布)和产成品 (色纱、光坯布) b.外购原材料/自制半成品使用移动平均价计价 c.产成品以首先按销售订单个别计价,同时为正确反映出产成品的实际成本,产成品以移 动平均价计价 2、本流程主要反映成品从销售订单到生产订单的成本控制,包括: a.成品按销售订单个别计算计划成本 b.成品按生产订单计算计划成本 c.成品生产订单实际成本的计算 d.成品生产订单月末在产品的计算 e.成品生产订单成本月末差异分析,结算及差异调整 a.成品按销售订单个别计算计划成本 销售订单下达后,由设计部门进行配置,配置完毕后,信息传递给会计部成本会计,由其在系统中操作,根据配置对销售订单进行成本计算,此时计算出来的成本为此销售订单的计划成本,也就是成品针对于此销售订单的计划成本价。一个例子:

此时,在SAP中没有维护成品光坯布的超级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因此时没有与销售订单挂钩,对其计算成品光坯布的计划成本没有意义。 当对此成品下销售订单时,后勤模块的相应人员将在系统中进行配置。配置完后的物料清单如下: 成本: A = B1 + B2 B1 = C21 b.成品按生产订单计算计划成本 以漂染厂为例,当按照销售订单创建生产订单时,SAP将把销售订单中的配置信息传到生产订单中,从而形成此生产订单的物料清单(BOM)和工艺路线。然后在生产人员在释放此生产订单时,SAP将自动计算此生产订单的计划投入和计划产出。 c.成品生产订单实际成本计算 1)产订单领料 车间在执行生产定单的过程中,系统会提示各工序需要领用的半成品毛坯的数量及染化料数量,实际领用可以参照提示或做更正。仓储部门负责库存的管理,仓管员会根据实际数量在系统中记录本次发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产订单对染化料消耗的量很小,一般以克计量,仓库发料时无法按单个物料清单发料。根据PP模块与CO模块集成会议决议:仓库染化料按整包装库存转移到生产车间的WIP仓,车间根据物料清单实际领用,产品完工时,系统根据完工产品物料清单中的定额数量反冲WIP仓)。这是一个简单的操作,但是在ERP内部却产生如下结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