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ShanxiUniversity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ShanxiUniversity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ShanxiUniversity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课后题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P38 1.试述资源与资源循环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资源是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而资源循环则是指人类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物,将这些废弃物加以利用实现其价值才是资源循环所起的本质作用。 联系:资源循环是以资源为基础上的循环操作,脱离资源则资源循环也没有意义,而资源又可以在循环利用中产生新资源,资源循环可以将资源利用过程中高残留的废弃物又进一步转化为资源,可见资源的产生是来自循环的过程。因此,资源与资源循环又是紧密联系的。 11.资源循环利用的科学定义是什么?它与资源循环有什么不同? ①资源循环利用的学科定义是根据资源的成分、特性和赋存形式,对自然资源综合开发、能源原材料充分利用和废物回收再生利用,通过各环节的反复回用,发挥资源的多种功能,使其转化为社会所需物品的生产经营行为。 ②与资源循环相比,资源循环利用对资源的利用更细致,它可以根据资源的成分、特性、赋存形式综合开发,充分利用。而资源循环则只是把利用资源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没有更进一步开发、 21.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定义是什么。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资源循环科学原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的科学,分为资源循环科学和资源循环工程两部分。 P72 2.何谓绿色化学、绿色化工?为什么要进行资源替代?你是如何理解资源循环的化学化工基础的? ①绿色化学被定义为旨在减少或消除有毒有害物质使用与生成的化工生产过程设计策略与方法,它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部分。 绿色化工是在绿色化学概念的基础上开发的、从源头上阻止环境污染的化工技术。 ②进行资源替代可以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释放能量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用新资源,新能源代替旧资源(传统资源)也是绿色发展的主要手段。 ③使用无毒无害原料及可再生资源,原子经济性反应和高选择反应,采用无毒无

B04.矿物材料循环与再生资源利用

B04. 矿物材料循环与再生资源利用 分会主席:董发勤、汪灵、冯培忠、廖立兵、袁鹏 单元B04-1:7月11日下午 主持人:廖立兵,汪灵 地点:4馆-2F-11 13:30-13:55 B04-01(Invited) 石英矿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 汪灵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13:55-14:20 B04-02(Invited) 核素固化材料锆石(ZrSiO4)和钍石(ThSiO4)辐照效应的对比研究 张铭1*,王绪1,季亚奇1,秦震1,王洪龙1,张磊1,2,潘鹏飞1,2 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2.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14:20-14:35 B04-03 磷石膏制备不同晶型碳酸钙的关键技术研究 丁文金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4:35-14:50 B04-04 埃洛石基地聚物材料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张佰发1,2,3,袁鹏*1,2,3,郭浩喆1,2,3,邓亮亮1,2,3,王强1,2,3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 14:50-15:05 B04-05 酸式焙烧法提取粉煤灰高价组分以及剩余残渣的高值化利用杨敬杰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5:05-15:20 B04-06 冰晶石结构K3LuF6:Tb3+/Eu3+发光材料的晶体结构、发光性能及稀土离子间能量传递研究 杨丹1,廖立兵*1,郭庆丰2,梅乐夫1,刘海坤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 15:20-15:30 茶歇 15:30-15:55 B04-07(Invited) 废旧二硅化钼的绿色回收暨钼酸盐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 冯培忠,孔歌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5:55-16:20 B04-08(Invited) 粉煤灰制备功能性微晶玻璃 孙红娟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6:20-16:35 B04-09 非金属粉体在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李旭娟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6:35-16:50 B04-10 尖晶石型LiMn2O4多孔微球的可控合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海韵1,张子薇1,刘昊2,廖立兵*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 16:50-17:05 B04-11 焙烧法提取高钛高炉渣中有价组分及相关化工粉体的制备何思祺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7:05-17:20 B04-12 地聚物材料对废弃硅藻土基吸附剂的封装作用机制研究 郭浩喆1,2,袁鹏*1,2,张佰发1,2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单元B04-2:7月12日上午 主持人:冯培忠,孙红娟 地点:4馆-2F-11 08:30-08:55 B04-13(Invited) 常温发泡方法制备珍珠岩类外墙保温材料的研究 廖立兵*1,梅乐夫1,刘昊2,吕国诚1,王丽娟1,郭庆丰3,高欢1,王泽杰1,黄丹蓝1,梁立明1,朱国典1 1. 中国大学北京(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 08:55-09:20 B04-14 基于微生物矿化与自组装技术制备仿贝壳结构功能材料 竹文坤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09:20-09:35 B04-15 蒙脱石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吴丽梅*1,唐宁1,王晴1,廖立兵2,吕国诚2 1. 沈阳建筑大学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09:35-09:50 B04-16 热爆反应合成多孔NbAl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结构与反应机制 蔡小平,冯培忠* 中国矿业大学 09:50-10:05 B04-17 钢渣重构过程中RO相转化及MgO赋存状态变化的研究杨姗姗,许莹* 华北理工大学 10:05-10:20 B04-18 纳米水合结晶硅钛酸钠(CST)的开发及其对锶、铯的吸附研究 罗正刚,陈梦君*,王蓉,谭秋峡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0:20-10:30 茶歇 10:30-10:55 B04-19(Invited) 碱激发胶凝材料在危险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徐中慧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0:55-11:20 B04-20(Invited) 粘土矿物表面结构及承载光催化剂特性研究 牛继南*,吴爱春,王多笑,冯培忠,欧雪梅,强颖怀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循环在水资源评价中的作用

一、试题 如何理解水资源可再生(可更新)性?其意义是什么? 试述水量转化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试述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及其科学问题。 论述流域水文循环和水量转化过程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水文循环基本过程(注意流域水文循环答法) 水文循环具有全球水文循环、流域水文循环和水-土-植系统水文循环等三种尺度。 全球水文循环可分为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入渗,以及地表地下径流5个基本过程。海洋及陆地上的水蒸发,形成水汽升入空中,并被气流输送到各地。在适当条件下这些水汽凝结降水,降落到海面的降水直接回归海洋,降落到陆地表面的雨雪,一部分重新蒸发回到空中,一部分成为地面径流补给江河湖泊,一部分渗入岩土层,转化为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地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径流最后亦流入海洋,构成全球性统一的,连续有序的动态大系统。 流域水文循环实际上就是流域降雨径流形成的过程。降落到流域上的雨水,首先满足截留、填洼和下渗要求,剩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汇入河网,再流过流域出口断面。截留最终耗于蒸发和散发,填洼的一部分将继续下渗,而另一部分也耗于蒸发。下渗到土壤中的水分,在满足土壤持水量需要后将形成壤中流或地下水径流,从地面以下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被土壤保持的那部分水分最终消耗于蒸发和散发。流域水文循环相对于全球水文循环而言,它是一个开放式的循环系统。 水循环机理 1、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整个循环过程保持着连续性,既无开始也没有结尾。从实质上说,水循环是物质与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 2、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水的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下液态、气态、固态三相变化的特性是水循环的前提条件,外部环境包括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貌形态等制约了水循环的路径、规模和强度。 3、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是由无数个不同尺度、不同规模的局部水循环所组合而成的复杂巨系统。 4、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5、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总是携带着某些物质一起运动。 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 1、水文循环与地球圈层构造:地球表层由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及水圈组成。 水圈中的水,通过周流不息的循环运动,积极参与了圈层之间界面活动,并且深入4大圈层内部,将它们耦合在一起。水循环,它上达15公里的高空,成为大气圈的有机组成部分,担当了大气循环过程的主角;下深至地表1-3公里,积极参与岩石圈中化学元素的迁移过程,成为地质大循环的主要动力;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规划

.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规划 一、产业理解 1 、政策导向 2005 年 9 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06 年 1 月,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电子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06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等等。 表1 近年来有关再生资源产业的政策、法规(部分)

. 1

. 近几年来,我国就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问题出台的多项政策法规, 对我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给予了方向上的指导。 除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外,全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 相关地方性法规。总之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加强环境保护越来越 受到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将我国生态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 、技术解读 2006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在《“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 意见》中,将再生资源解释为“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不 再具有使用价值而以各种形态赋存,但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途径而使 其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物料的总称”。2007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将再生资源定义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 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 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再生资源覆盖了商品和资源在生产和生活 环节流通的全过程。从开采和生产过程的尾矿、伴生矿、工业废渣等,到流通环节的包装、运输,再到终端消费环节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从 类型来看,再生资源主要包括三大类:金属类再生资源、非金属类再 生资源和废旧电子电气机械设备(见表 6-2)。 表 2 再生资源分类表 再生资源产业是专门或主要从事再生资源流通(即收购与销售作 为各种再生资源赋存形式的物品)与加工利用(即以再生资源为原料

现代水文学8第八章水资源可再生性理论与评价

左其亭,王中根著,现代水文学 .100 .第八章水资源可再生性理论与评价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对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的危害。据世界银行最新报告,全球近40%的人口得不到足够的洁净用水,约1/3人口生活在中度和严重缺水地区。联合国早在1997年《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中就指出:“缺水问题将严重地制约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 水资源危机的出现迫使人们积极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方法与途径,开发利用水资源也进入了“资源水利”的新时代(汪恕诚,1999)。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一是加强管理,改变观念,面向生态,面向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水资源水文学基础研究,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物理机制。其中,水资源可再生性及其维持机理的研究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也是现代水文学和水资源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本章仅对水资源可再生性的基本理论与评价作简要的介绍与探讨。 §8.1 水资源可再生性概念 人们早已知道水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可再生性资源。水的可再生性直接来源于地球上不同尺度的水文循环过程。如何认识水的可再生性?如何从水文循环基础出发,探讨水资源的生成与演化规律以及可再生性维持机理?是摆在现代水文学和水资源学面前的一大难题。也是现实生活中解决诸如“黄河断流”等重大水资源问题所必须解决的理论基础问题。 目前,关于水资源可再生性的理论体系尚在形成之中。许多基本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完善。作者曾参加过刘昌明院士主持下的国家“973”重点项目(G1999043605)“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对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概念、描述方法和评价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本节首先基于水资源的概念,探讨了水资源可再生性的内涵与实质。 8.1.1 水资源的概念 水资源的含义十分丰富,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水的总体。如,在《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水资源被定义为“全部自然界任何形态的水,包括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中也有类似的提法,定义水资源为“自然界各种形态(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天然水”。 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该定义反映了水资源具有下列性质:(1)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基本要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2)水资源是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工程措施可以利用的水,且水质应符合人类利用

最新对再生铜循环利用实践的反思

对再生铜循环利用实 践的反思

对再生铜循环利用实践的反思 ---暨对铜矿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型实践的补充探讨 (昆明云铜杆业有限公司李鹰 2014/5/14) 关键词:再生铜反射炉焚烧炉循环利用原料预处理环境治理商业模式前言:传统的再生铜循环利用产业链,在已经占据了铜及铜合金产品近40%左右产业份额的同时,却一直都面临着来自于原料分类混乱、财税支持政策不到位、环境治理要求日益提高、供销市场与生产衔接不畅通等方面的制约和困扰。本文试图从再生铜循环利用制造业的实践出发,对原料分类及预处理、环境治理、盈利模式等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式的补充探讨。为了避免本文对一些刊物已有定论的重复,特别是已经非常成熟的精炼加工的工艺、技术、设备、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废铜直接电解技术等方面的论述,均不在本文赘述。又为了让读者对再生铜循环利用的业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在参考文献里罗列了大量与再生铜循环利用有关的文献和资料,供参阅。 1.0产业背景 1.1再生铜的循环利用的流入闭合环 (图一)再生铜流入闭合环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再生铜↓ ⑿循环利用⑼ ↑闭合环↓ ⑾←⑽ 图例:⑴含铜矿物。⑵采选冶加工。⑶铜及铜合金产品。⑷使用。⑸报废。 ⑹回收。⑺分类。⑻预处理。⑼加工。⑽铜及铜合金产品。⑾使用。⑿报废。 1.2再生铜循环利用状况 因国内废铜资源不足,依靠大量进口,形成了遍布各地规模庞大的再生铜循环利用产业,国内再生铜循环利用量早已突破百万吨,占国内铜的总用量已接近40%,在再生铜循环利用的全产业链上的产品,形成的工业增加值达到百亿元以上,且涉及到众多的行业受惠。 再生铜循环利用的工艺、技术、设备的不断创新,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延伸的再生铜循环利用产业链,为这个传统产业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挑战和机遇,再生铜循环利用无疑将长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这也可以视为寻找铜矿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型的渠道之一。 2.0原料的预处理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303T) 培养目标 通过学习化学理论基础、资源循环利用原理、基本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方法与工程应用技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化学和资源循环科学理论和实践基础,学习资源循环利用与材料成分、结构、性能、工艺之间内在的基础化学规律。重视以化学的视角制备材料、解决资源与环境的协调性,培养出能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以及农业、工业废物资源化开发、研究、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 基本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方法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的能力。 学生应获取的知识与能力: 1.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素质及表达能力; 2.系统学习化学、资源循环科学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接受基础与应用研究方法与技能的系统训练; 3.掌握现代资源循环利用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及资源与环境相关的检测技术; 4.掌握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与技巧,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 5. 了解以化学为基础的资源循环利用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资源循环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 学制与学位 学制: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学习年限为3-8年。 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且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绿色化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环境科学基础、循环经济概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等。 主要实践环节 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 学分总体安排 1.课程学分 课程共136.1学分;必修课103.1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75.7%;选修课33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24.3%。 2.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为34.5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20.2%。 教学进程(附表1~5) 毕业标准与要求 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70学分。 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水资源再生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水资源再生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由80年代开始在国际上提出并流行,意味着一场社会发展观念的创新与革命.当我们透过这一新的理念审视历史与现实时,所看到的是人类对水资源的一种普遍忧虑,一种交织着近忧远忧的世界与人类的命运关注.本文阐述了水资源再生利用可持续战略之间的关系,指出水资源再生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解决环境负荷唯一手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是针对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建设发展引发的问题而提出来的.这些问题主要是:人口的剧增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掠夺式开采和过度消耗已造成了资源的匮乏,有的资源已陷入了“入不敷出”的窘况: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正使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日趋恶化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不仅已经严重阻碍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已经成为一个涉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为了保证人类的协调发展,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新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使资源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的基础上,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虽然,可持续发展概念直接产生于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但是一旦它确立并成为多数的共识之后,它已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发展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使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地、持续不断地发展,把发展的负面效应的代价减到最低程度,使地球的资源与环境不致遭到严重破坏,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继续发展。 二、目前水资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这已是世界性问题,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第一届水问题会议在这一天闭幕,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正视全球水资源短缺的严峻现实,共同采取行动来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使用水资源。我国除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以外,还存在着时空分布不均的,一些河流泥沙量高等不利因素。 (二)水资源污染严重 我国水资源污染程度是10年前的400倍。“八五”末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是5.5%,2001年的工业废水处理率是32.2%。全年排放废水3.54×109m3,黄河兰州段多年平均径流量(3.54×109m3).全国饮水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人口比例很大。如总大肠菌群的超标率为76.1%,耗氯率超标率为16.7%,即使是自来水,2001年全国的合格率仅为87%。 (三)用水量不断增长,且增长率高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我国自1980年至此2001年人口从9.8亿增加到13亿,年增长率为1.42%;用水量从4437×108m3增加到预测的7096×108m3,年增长率为2.38%。用水量增长率为人口增加率的确1.67倍。另外,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例分别从1980年的1.5%和10.3%增加到2001年预测的3.0%到21.4%。而预测的2002年世界平均值分别为7.8%和31.7%。也就是说,中国的城镇和工业用水所占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用水量不断增加,且增长率高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四)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由于饮用水水质与人的健康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各国对饮用水的水质非常重视。在80年代中前期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作了调整补充后,于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期又纷纷再次进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 1、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的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而是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就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解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弃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的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清洁生产包含的三方面内容:1.能源清洁。(a常规能源的清洁;b可再生能源的利用;c新能源的开发;d新能源的开发和各种节能技术)2.生产过程清洁。包括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原料,产出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3.产品清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节约原料和能源,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或二次能源,减少昂贵和稀缺资源的使用,产品的包装、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设计合理,产品已于回收且可再生为原料,易处理、降解且无污染。 清洁生产的理论支撑体系:1.守恒和平衡理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要素总是保持守恒,既不能无缘无故增减,又不能无缘无故缺位,只是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2.创新理论。就企业生产而言,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2、堆肥 生活垃圾堆肥技术与秸秆的堆肥技术技术原理相同,都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和转化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实现垃圾减量。 根据堆肥条件不同,可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由于好氧堆肥比厌氧堆肥时间短、肥效好、异味少,一般生活垃圾堆肥均指的是好氧堆肥。 生活垃圾由于成分复杂,而堆肥过程中只有可降解有机物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堆肥前垃圾中的金属、塑料、碎玻璃、陶瓷等必须经过分选去除,分选后的垃圾可单独堆肥,也可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或者农业废弃物混合后堆肥。 堆肥后的成品肥料应达到如下标准:1.有机质含量大于。2.成品肥料不得对环境有害,病菌、害虫卵、杂草种子等已经杀灭。3.肥料外观呈褐色或茶褐色,无臭味,质地松散。 农业废弃物堆肥由于比较分散,通常就地处理的较多,机械化程度低,露天堆肥所占比例较大,通风采用翻堆的方法,通常不进行控温。 生活垃圾堆肥的规模更大,尽管也有露天堆肥,但更普遍的情况下是利用大体积的发酵仓进行规模化的生产,温度和通风都可以采用仪器控制。 生活垃圾好氧堆肥流程:1.预处理。主要是分选、破碎和加入调理剂,将不可堆肥物质去除后将垃圾破碎至12-60mm的粒径,之后调整含水量和C/N比,

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新编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新编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 论(新编版) 摘要:在当今全球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资源型与水质型缺水城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观念已不能保证城市流域水资源污染和区域自然水环境遭受破坏。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新概念,目的是要建立起现代城市的给排水规划理念,为实现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打下基础。 关键词:水资源;规划;给水排水;循环利用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水量性缺水也逐渐向资源性与水质性缺水转变。本文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现

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在规划理念上一种转变的探讨。 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如何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保证排水快速安全;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是:除保证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安全外,是将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供水或污水废水都把它看成是一种资源,而对这种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使之合理的进行处理与循环利用,达到本区域或本流域的水环境平衡,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1水资源循环概念 水是循环性资源,亦是可以再生的资源。根据其客观规律和循环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1.1自然水循环 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方式存在,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范围内处于往复不停的循环运动状态中。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水从海洋蒸发变成云(水汽),又以雨、雪等方式降落到地面,部分蒸发,部分渗入地下或汇成地下径流和地

建筑材料再生循环利用

浅析建筑材料的再生循环与利用 摘要:长期以来,基于建筑材料垃圾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来利用的认识,分析了建筑材料垃圾的成分及特征,并结合建筑材料垃圾的管理现状及综合利用技术的调查和总结,对建筑材料垃圾综合利用和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建筑材料垃圾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循环利用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based on building material waste, as a kind of important resources to use of understanding, analysis the building materials of garbag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building materials garbage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summariz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building material wast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 on building materials garbage cycle management model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building materials;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ing 引言:建筑材料垃圾的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建 筑材料垃圾是在建(构)筑物的建设、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代码:0830J1 一、培养目标 硕士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必须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特别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本要求是: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具有集体主义观念;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是由多个优势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学科,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组合优势。本学科面向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综合运用现代矿物学、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信息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能力;能够在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能量减量消耗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开发的综合型人才。 二、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在规定基本年限内,未达培养要求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学业者,按退学处理。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延长期学费。 三、研究方向 1、废弃资源高效分离利用技术 本研究方向采用化工、生物、分离工程等基本原理,开展固体废弃物中杂质高效分离新技术研究,探索膜分离技术、新型吸附和结晶技术、分子蒸馏技术等在资源与环境工程中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从而为实现资源的高值化高效循环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2、清洁生产与生态修复 本研究方向运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论,不仅使废物产生最小化,而且实现废物综合可持

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视觉,科学的废轮胎炼油技术

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视觉,科学的废轮胎炼油技术 现如今,我国轮胎、汽车营销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轮胎产量已经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同时,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废轮胎年产量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吨,然而国内研发技术还不能完全科学地消耗这些废轮胎,通过填埋、焚烧等方式必然造成黑色污染,此将成为头等环境污染问题。与之相对的,也将是国内能源、橡胶原料、钢材方面的巨大缺口。 据不完全统计,单是国内橡胶行业中的轮胎制造出口,就有超过了11亿条的庞大需求,炭黑行业更是具有将近三百亿的流通交易规模;而钢材行业中,仅是废钢需求量就超过了一亿吨。那么,关于废轮胎炼油设备就将成为“变废为宝”的孵化转换器,我国工业连续化废轮胎裂解技术已经形成一套全球顶尖的生产线,在创新、研发、生产、销售完善成一体化系统的恒誉环保,将“变废为宝,解决黑色污染”始终作为研发生产的核心目标,不仅创造了绿色经济的巨大收益,同时推动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环保建设进程!这也是国家大力支持废轮胎炼油裂解技术和设备的原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所述,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废轮胎裂解技术的装备,进行资源回收(裂解),节能减排(连续化)、可循环经济绿色发展,是废轮胎最彻底、最有效的终极处理方式。 那么,社会诸多的行业,例如轮胎制造、废轮胎回收再加工、燃料油生产、炭黑生产、钢铁、橡胶、废塑料再利用和废轮胎炼油等行业,都是急需安全、环保的工业连续化废轮胎裂解装备。这实际上就是以废轮胎炼油生产线为核心、带动辐射性行业发展的经济升级!作为工业连续化废轮胎裂解技术、装备的国际顶级企业,其自主研发的绿色、高效、安全的废轮胎、废塑料裂解生产线,不仅让

中国水资源循环经济下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中国水资源循环经济下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污水回用处理技术问题困扰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影响着水资源的再生回用和可持续发展。文中以循环经济思想理念为基础,叙述了中国水环境的现状、国内外污水资源的研究进展、循环经济的含义以及在循环经济观念下的污水处理新思路,探求了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性,以变废水负价值的被动处理,转变为盈价值的资源化与经济化利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61 889亿m3,平均降水量为648 mm/a,年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7 115亿m3,扣除重复利用量后,年均水资源量为28 124亿m3,居世界第四位。按2005年人口统计数量,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2 151.8 m3,不到世界人均水量8 840 m3的四分之一,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同时中国的用水量已由1949年的1 031亿m3增加到2005年的5 633亿m3,而且北方和沿海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性污染的严峻形势。 据国家环境公报报导,中国江河流域普遍遭到污染,全国河川的生态功能严重衰退,且呈加速趋势。经对万条河段的调查表明,水质严重污染、不能用于灌溉(劣于Ⅴ类标准)的河段占23.3%;鱼虾绝迹的河段占45%;不能满足Ⅲ类水质标准、不能作为饮用水源的河段占85.9%。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和长江。海河、辽河的干流有一半河段的水质劣于Ⅴ类;淮河191条支流中,有近万河段的河水变黑发绿;国控141个城市河段中,63.8%的河段为Ⅴ类至劣Ⅴ类。 近年来, 中国淡水湖泊的水质污染现象呈迅速增长之势。全国大型淡水湖泊均达到中度和重度营养化, 其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滇池、巢湖、南四湖、洪泽湖、太湖、洞庭湖、镜泊湖, 且滇池和巢湖的全湖水质劣于?类。 中国近海海域水质污染严重, 并有继续恶化趋势, 劣于ó类水质标准的比例近53. 6% 。渤海海域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 曾发生过3次赤潮; 在70年代发生过9 次; 在80 年代发生过74 次; ,,; 而1997年一年就猛增到发生34次; 1999年7月间, 渤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赤潮大爆发, 赤潮面积达6 300 km2, 持续了9天。中国城市的供水水源有30% 源于地下水, 而北方城市则有59%源于地下水。近20年来, 地下水水质普遍呈恶化趋势。1998年对全国118座大型城市的浅层地下水的普查表明, 有115座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占检测总数的97. 5%, 其中严重污染的约占40% 。北方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 E.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E01金属材料 E0101 金属结构材料 E010101 新型金属结构材料 E010102 钢铁和有色合金结构材料E0102 金属基复合材料 E010201 纤维、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E010202 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 E0103 金属非晶态、准晶和纳米晶材料 E010301 非晶态金属材料 E010302 纳米晶金属材料 E010303 新型亚稳金属材料 E0104 极端条件下使用的金属材料 E0105 金属功能材料 E010501 金属磁性材料 E010502 金属智能材料 E010503 新型金属功能材料 E0106金属材料的合金相、相变及合金设计 E010601 金属材料的合金相图 E010602 金属材料的合金相变 E010603 金属材料的合金设计 E0107 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 E010701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缺陷及其表征 方法 E010702 金属材料的界面问题 E0108 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 E010801 金属材料的形变与损伤 E010802 金属材料的疲劳与断裂 E010803 金属材料的强化与韧化 E0109 金属材料的凝固与结晶学 E010901 金属的非平衡凝固与结晶 E010902 金属的凝固行为与结晶理 论 E0110 金属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 E011001 金属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E011002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及涂层E0111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E011101 金属常温腐蚀与防护 E011102 金属高温腐蚀与防护E0112 金属材料的磨损与磨蚀 E011201 金属材料的摩擦磨损 E011202 金属材料的磨蚀 E0113 金属材料的制备科学与跨学科应用基础 E02无机非金属材料 E0201人工晶体 E0202玻璃材料 E020201 特种玻璃材料 E020202 传统玻璃材料 E0203结构陶瓷 E020301 先进结构陶瓷 E020302 陶瓷基复合材料 E0204功能陶瓷 E020401 精细功能陶瓷 E020402 压电与铁电陶瓷材料 E020403 生物陶瓷与生物材料 E020404 功能类陶瓷复合材料E0205水泥与耐火材料 E020501 新型水泥材料 E020502 新型耐火材料 E0206碳素材料与超硬材料 E020601 高性能碳素材料 E020602 金刚石及其他超硬材料 E020603 新型碳功能材料 E0207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与功能材料 E020701 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 E020702 发光及显示材料 E020703 特种无机涂层与薄膜E0208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E020801 复合材料的制备 E020802 强化与增韧理论 E020803 界面物理与界面化学E0209半导体材料 E0210无机非金属类电介质与电解质材料 E0211无机非金属类高温超导与磁性材料 E021101 高温超导材料 E021102 磁性材料及巨磁阻材料E0212古陶瓷与传统陶瓷 E0213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 E021301 生态环境材料

水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思路

关于制定奈曼旗水资源循环利用发展规划的建议 一、奈曼旗水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 奈曼旗水资源总量为 6.8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6.04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可开采量3.53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为 1.17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为两个部分:自产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0.84亿立方米,入境客水可利用量为 1.2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存在分布不均情况,水量极丰富区分布于苇莲苏、八仙筒、六号农场连线以北的地区;水量丰富区分布于水量极丰富区以南黄土台地以北的地区及教来河河谷地段;水量中等区分布于中南部的黄土台地区及南部的山间河谷及沟谷区;水量贫弱区分布于南部牤牛河水文地质单元丘陵区,低山区黄土状土覆盖地段及西辽河水文地质单元南部靠近分水岭的地区,水源仅为浅层地下水。 奈曼旗用水量现状为农牧业用水量 4.2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734万立方米,生活及牲畜饮用水1370万立方米。可见水资源利用主要以农业灌溉为主,占开发利用总量的86%。 奈曼旗现状供水以地下水为主,开采方式可归纳为三类:机电井灌溉开采、自来水井供水、自备水源井供水。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入渗补给、灌溉水回归入渗补给以及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排泄以侧向径流、潜水蒸发、植物蒸腾、人工开采为主;地下水位主要受

降水、蒸发、人工开采等因素影响,且人工开采大部分为农灌用水,作物种植结构不尽合理,井灌面积大,亩灌溉用水量过高。近年来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加大,以大沁他拉镇为甚,春夏季由于农田灌溉水量的增加,地下水开采迅猛,在主城区甚至形成了连片大于30米的埋深面积。奈曼旗地下水可开采量为3.53亿立方米,2010年地下水实际供水量为4.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已经形成超采。 地表水的开发利用方式是蓄水(水库、塘坝)、引水(自然引水)和提水(扬水泵站)。奈曼旗现状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12亿立方米。奈曼旗6条河流分别属于辽河、大凌河两大流域,河道总长度为444.3公里。现境内主河道除牤牛河源头位于我旗境内,常年以涌泉径流排泄外,教来河、西辽河、老哈河几近断流,其他非骨干河道多为季节性、雨源性、间歇性流水。奈曼旗境内5座水库全部干枯断水,还有零星的塘坝及小型水利枢纽,现状情况下地表水除北部老哈河岸边少量水稻田引水灌溉外,几乎无地表径流水量供应,各业需水全部依靠地下水开采。 奈曼旗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35.9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大镇主城区16平方公里,年降雨量达528万立方米,但主城区雨水收集仅以城镇街道及小区硬化面积为主,平房居住区未有雨水收集管网。 奈曼旗主城区现状的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污水管道均沿道路布置,其他区域如平房居住区生活污水等未纳入排放管网系统中,污水收集率不高。已建成污水厂现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规划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规划 一、产业理解 1、政策导向 2005 年9 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06 年1 月,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电子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06 年2 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等等。 表1 近年来有关再生资源产业的政策、法规(部分)

近几年来,我国就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问题出台的多项政策法规,对我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给予了方向上的指导。 除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外,全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地方性法规。总之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加强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将我国生态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技术解读 2006 年12 月,国家发改委在《“ 十一五” 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将再生资源解释为“ 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以各种形态赋存,但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途径而使其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物料的总称” 。2007 年5 月1 日起施行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将再生资源定义为,“ 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再生资源覆盖了商品和资源在生产和生活环节流通的全过程。从开采和生产过程的尾矿、伴生矿、工业废渣等,到流通环节的包装、运输,再到终端消费环节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从类型来看,再生资源主要包括三大类:金属类再生资源、非金属类再生资源和废旧电子电气机械设备(见表6-2 )。 表2 再生资源分类表 再生资源产业是专门或主要从事再生资源流通(即收购与销售作为各种再生资源赋存形式的物品)与加工利用(即以再生资源为原料

有机废弃物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可行性报告(DOCX 60页)

有机废弃物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可行性报告(DOCX 60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有机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处理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编制单位:济南盖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3年11月21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1.1.8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2)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4) 1.3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 (5) 1.4可行性报告编制范围 (6) 1.5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6) 1.6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7)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承办单位概况 (8) 2.1项目建设背景 (8) 2.1.1.1氮和磷的污染 (9) 2.1.1.2 恶臭对环境的污染 (10) 2.1.1.3 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10) 2.1.1.4 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10) 2.1.1.5 抗生素、药物残留对环境的污染 (11) 2.1.1.6 矿物元素对环境的污染 (11)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

2.3协作单位介绍---济南盖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5) 第三章市场预测及建设规模 (16) 3.1 市场现况 (16) 3.2 市场预测 (18) 3.3竞争对手 (20) 3.4建设规模 (21) 第四章厂址概况与建设条件 (21) 4.1厂址概况 (21) 4.3建设条件 (24) 4.3.1供电 (24) 4.4原、辅材料的供应 (24)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 (24) 5.1工程技术 (24) 5.2快速无害化生物发酵设备介绍 (26) 5.3设备专利 (31) 第六章项目工程建设 (31) 6.1项目组成 (31) 6.2抗震标准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