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留守儿童4篇

班主任工作案例留守儿童第1篇

一、案例.

我曾经接手过一个四年级,班里二十多个学生中,有十几个是“留守儿童”.其中有个学生叫小颜,“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和不良行为习惯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小颜的父母在小颜两岁时就出外打工了,

一年只回来一次.小颜交给他奶奶看管.奶奶要干农活,平时都不怎么管他.而且本身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不高,觉得上学了,一切交给老师就行了,对他的学习都放任不管.因此,小颜养成了散漫的生活态度.而且学习习惯也很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还编一些谎话骗老师.同学们讨厌他的习惯、做法,看不起他.他也因此经常跟同学发生纠纷,经常跟同学打架.他的父母要是一听说他学习成绩差,就打电话把他痛骂一顿.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还要经常遭到责骂,再加上遭到同伴的排斥,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

师的批评,从而让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他

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可以说是班上认为的

那种无可救药的讨厌的学生了.很多老师也认为只要他上课时乖乖坐着不吵闹就好了.

二、措施.

每每看到他“孤独”的身影,我都暗暗发誓,一定要带他回到班级的大家庭里来,一定要让他重拾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因此我开始慢慢的观察他,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我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措施:

1.家校联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们可以与他们取得联系,让他们配合学校的教育,以免发生教育的“短路”.我首先对他进行了家访,通过聊天,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让他奶奶知道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家长也有责任,要求她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同时跟他父母取得联系,告诉他们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还要求他们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我也经常给他父母打电话或者聊qq,把小颜在学校的表现跟他们汇报,并跟他们商量对策,告诉他们对小颜要多鼓励,少批评.有一次,小颜在作文中写到:“我多么希望我的妈妈也能像别人的妈妈那样呆在我身边.”我知道他想念妈妈了,我特意带他到家里跟他父母视频聊天,看着他们激动地脸庞,听着他们亲切的话语,连我都感动了.

2.倾自己之所爱,搭起信任的桥梁.

真挚情感是在心灵的沟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发自内心的爱才能达到这种默契.面对这个孤单的背影,面对这张落寞的脸庞,又怎忍心对他横眉立目严加呵斥,即使出现令你不愉快的一幕,又能狠下心来去

惩罚他么?我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你是他的老师,如同他的母亲,你应该帮助他.”

于是,我经常找他聊天,聊天的内容不拘限于生活、学习,想到什么聊什么,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消除他的困惑,让他知道我一直在关注他.

生活中有了困难,我会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帮助他.有一次他发烧了,我亲自把他送到卫生院,陪他做检查,打针,倒开水给他

吃药.他的生日,我给他送一件他喜欢的小礼物,还请全班同学和他一起过生日.这一天,他流着泪说:“这是我第一次过生日,以前只是在电视里看到别人吃蛋糕,今天我也能吃到蛋糕了.谢谢老师和同学们!谢谢!谢谢你们!”听了这句话,我知道我的努力没白费.我还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使他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上课时,他静静地坐好,我冲他赞许地一笑;当他犹豫地慢慢举起了手时,我对他投以鼓励的目光;当他工整地完成作业时,全班的掌声带给他成功的喜悦;当他犯了错误时,等待他的是老师宽容的面孔.从而让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树立自信.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

了兴趣与动力,他的提高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

3.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一位心理学家曾指出“让儿童教育儿童”的原则,很有见地,揭示集体教育的巨大作用.班级就好像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的教育艺术就在于使这个大家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对缺乏爱的“留守儿童”,更应该让他们在班级里获得情感体验,让他们对班级产生向往感,友爱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童在集体中自然受到教育.

我利用晨会,班会等恰当时机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不

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孤立班集体中的任何一员,向学生讲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号召班干部带头和他一起玩耍,如果他有什么困难,我们要主动去帮助,以此来带动全班学生态度的转变.针对他的情况,我还特意举行了一次班会,主题是:“想对你说……”,我还“偷偷做了手脚”,私底下跟几个同学说好在班会时对他说一些喜欢、他鼓励他的话.从这以后,他跟这些同学特别亲近,在下课或者活动时,常听到他们叫:“小颜,快来呀!”

经过家长和我以及同学的努力,小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能按时完成

作业了,上课还能常常见到他高举右手迫不及待地想发言,在操场上

还经常能看到他和同学们嬉戏时活泼的身影,听见他开朗的笑声.

作为班主任,更应该经常给他们创造不同的成功机会,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特殊对待这一类学生,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象他们的父母,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爱的阳光能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班主任工作案例留守儿童第2篇

我们班里的一个男同学才上七年级就开始吸烟,所以我对他的印象非常不好。上英语课的时候他也不听课,还散布谣言说“中国人不学英语是爱国的表现”,有一次用脏话把英语老师给气哭了,最后导致我们班不得不更换英语老师,我在班里严肃地批评了这个男同学,并要求全班同学写信给英语老师道歉,全班同学都写了信,可他偏偏不写,非常执拗。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相信大部分老师都是非常头疼的,所以,我们需要多花点时间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并且和家长多沟通。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这个男同学的父母都在广东打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爷爷,他在家里也没人管,这是典型的缺乏家庭监管的留守儿童,我就要求家长寒假过年期间在家监督孩子完成寒假作业,春季学期开学的时候带孩子来学校报名,结果开学的时候他的父母都来了,我检查他的作业,他也完成了。经过开学前我与他父母对他进行的一番思想教育,他写下一份保证书,保证以后不再犯错误。后来他明显比以前安分了许多,也展现出一些优秀的闪光点,比如非常积极参加学校的劳动,甚至能够协助学校的工人修理水电,种花除草,校长也经常在学校表扬他是个热爱劳动的学生。所以,从这个学生的改变过程中,我也逐渐认识到,我们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单方面来进行评价,而应该多方面地去挖掘他身上的优点,这样才能促进一个学生的成长。刚刚说到劳动,我相信很多班主任一定为安排劳动的事情所头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讲究的就是公平公正,不愿意多吃一点亏,也不愿意为集体做奉献,给他们讲大道理他们都懂,可

就是不愿意去做。我们平时检查教室、宿舍和保洁区的时候,经常发现值日生扫了地,但是并没有倒垃圾,或者某些地方扫不干净,值日生互相争执,互相推诿,最后的结果经常就是听话的学生干得累死累活,偷懒的学生就出来逛两圈啥都没干。那么,我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呢?我的办法就是,细化值日表。这个值日表要细化到今天谁负责扫哪块区域,谁负责扫地,谁负责拖地,谁负责倒垃圾,谁负责擦黑板,谁负责提水。自从我这样安排之后,学生再也不为倒垃圾的事情互相推诿了,这样我也没必要每时每刻盯着他们扫地,哪个值日生偷懒我都能在方便地检查出来。这样“各人自扫门前雪”,可能有的老师认为难以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但是我要补充一点,我也鼓励学生互相帮助,比如我鼓励当天没有值日任务的同学协助值日生来完成他们相应的任务,而不是完全代替值日生劳动,各司其职同样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精神。

班主任工作案例留守儿童第3篇

一、案例介绍:

牛庄小学五(2)班刘巧慧,女,该同学上课容易走神,不爱交流,对于大人的话,很多时候不予理睬。那时老师还以为她是自闭症孩子。刚开始她也是一句话不说。点名她不答,读课文她也不张嘴。更别说背诵课文了。她成天少言寡语,目光忧郁,心事重重的。在留守儿童中又属于比较特殊的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呢?

二、案例分析:

1、亲情的缺失:

刘巧慧同学的母亲,母亲智力不够,家境十分困难。她的成长需要我们的关爱帮助。在2019年1月21日学校给她家送米、送油等春节慰问品还有学习用品。体现了学校“心系留守,情同天地间”的情怀在其

很小的时候离开她。父亲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相处甚少,父亲忙于工作的不闻不问,祖父母的隔代观念,让她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

的人,陪伴她的除了孤独之外,更多的就是泪水了。

2、学习没有人指导:

刘巧慧本身就不爱说话,任老师怎么问,她都是不做声的。渐渐地,她

的学习几乎被老师放弃了。去年四年级牛颖和刘映汐老师接手这个班。老师发现她连拼音字母都不认识,更别说识字、写字了。

三、实施做法:

1)交流谈心,从内心感染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会常常走近刘巧慧,带她一起读课文,一起与她分

析现在的学习状况,教她写字,鼓励她进步。在此过程中。牛颖老师多次在其焦虑的脸上露出了“柳暗花明”的笑容。

2)同学的榜样感染

为了让孤独、在学习上自卑的刘巧慧走出封闭的自我,牛颖老师先后让班上优秀的同学(包括留守儿童)去主动接近她,与她一起谈心、学习和搞活动。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业能力等方面帮助她,努力让其找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其在各方面进步。

3)集体的感化温暖

良好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感化和温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牛颖老师利用班上开展各项活动的机会,让她主动的参与进来,全班同学为其加油助威,既让她觉得集体的温暖,又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她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全班同学都是自己的朋友。

爱心是人类最为高贵的品质。4月份学生买校服,课任老师牛颖校长自愿出钱为她买校服。发校服时孩子眼里泛起了希望之光,老师觉得自己所有的心血没有白费。

四、个案教育反思——“爱”的力量有多大?

现在的刘巧慧,在课堂上可以发言了,要求背诵的课文基本上能背掉了,和同班小伙伴们的交流也是越来越多了。看到她的笑容不再是难事。从刘巧慧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学习、行为习惯还是在交流能力方面,她都有一个较大的转变,而这一切的转变,应该要归功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爱”。爱可以为枯萎的小草带来整个春天;爱可以让干涸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爱可以给孤独的小鸟一

个浩瀚的天空。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她们将会演绎更多的精彩!在此,我也希望所有的农村教师在碰到特殊的留守儿童时,应多给她们一份爱心与耐心!

班主任工作案例留守儿童第4篇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处于小学学习期间,他们在最需要父母的时候,却很少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在学习、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照顾,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只有我们教师树立爱生如子、亲生如女的思想,并以此行动,才能帮助这些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减少自卑感,树立自信,获得成功。

一、案例的基本情况

姓名冯某某,性别,女,出生年月: 2005年7月,学校:鲁山县让河第五小学。学习成绩中下。家庭中的角色:家中共两姐妹,姐姐在上大学。

案例的家庭情况:来自普通的家庭,上一年级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留下她和50多岁的奶奶住在一起.,一年才回来一两次,在家呆的时间不长,回到家中对她的关心也不够,对她生活和人际上关心甚少,反而经常问她的学习情况,她感觉不到父母的关心,经常感觉自己被忽视,感到自卑,压力也越来越大。

父母均为农民,都是初中毕业,家庭中等收入。教育方式为放任型和溺爱型;对孩子的期望是希望她能考上重点高中,在亲戚面前争光。

二、案例心理的研究

她是个很内向,很孤僻的女生,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老师同学面前不苟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是把头埋在抽屉底下,也不专心听讲,老师提问时总是低着头,要老师再三鼓励才敢起来回答,起来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只有她自己可以听到。平常独来独往,课间休息也孤独自处,沉默寡言,很不合群,经常坐在位子上,不跟其她同学接触,其她同学过来和她讲话,她只是点点头,目光从来不敢和对方接触,老师和她讲话,她也只是低着头,不敢抬头看老师,老师问她问题她也不回答。在关键时期缺少父母的关爱, 家人对她的期望高,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一年级的时候父母亲就不在身边,每天上学看到其她同学都有父母接送,听到他们在课后谈论他们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带他们去什么地方玩,给他们买很多东西,心里既羡慕又嫉妒。长期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内心跟其他同龄孩子不一样,缺乏自信,不愿与人交往,缺乏交往技能,内心孤僻,感受不到父母对她的爱,感受不到温暖,内心变得越来越冷漠.无论上课还是下课都不愿与同学交流,对老师和同学产生了排斥心理,把自己封闭起来,变得越来越自卑。

三、案例原因分析

(一)个人因素

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恐惧听到同学们提到自己的父母,又怕同学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嘲笑她,变得越来越自卑,在大家面前不苟言笑,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不认真听讲,容易走神,自己做自己的事,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做完,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难体验到胜利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庭因素

父母长期在外,很少打电话回来关心她,即使打回来了,更多的是关心她的学习,看到其她同学都有父母的关心,自己很自卑。而奶奶则很溺爱她,什么事都随着她,对她很放纵,什么事都帮她做好,家里的事情都不用她做,长期如此,她的生活就不能自理,看到其她同学都在讨论自己会做什么,她就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事都不会做,越来越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自卑、孤独、离群等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三)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老师对她不够关注,和她接触很少,在老师那儿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使她感觉到自己被忽视,间接影响其她同学对她的评价偏低,有时会受到同学的排挤,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他们当中,长期如此,她便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慢慢地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越来越不自信,自卑感就慢慢地占了上风。

三、教育过程及有效方法

对于这类留守儿童,小学一二年级是最需要父母关怀,父母爱的时候,从小失去父母的爱,心理就有了缺失,要改变这些孩子的交往问题,首先父母应多给予关注,给予爱,可以采用学校和家庭配合的方法改善他们与周围的关系,特别是应注意融洽他们与亲人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满足他们归属与爱的需要,让他们感到家庭和班集体的温暖,心理上有安全感,消除戒备心理,能够接受别人与她交往。同时要注意让他们扩大交往范围。当他们能够接受别人与她交往时,要给予强化鼓励,并帮助他们主动与别人交往,逐渐扩大交往范围,让他们走出封闭的自我,多与性格开朗的人交往, 让他们变得开朗起来,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

我采取了以下有效方法教育帮助:

(一)、我和她的班主任说了这件事,也了解了她的一些情况,并在上课和课后给予她关注,陪她一起玩。在每次的上课中,我都会特别关注她,前几次发现她都不举手,我很想叫她起来回答,但又怕如果她不会回答,伤害了她,就不敢叫她,偶然的一次,我提问了一个问题,她竟然举手了,我马上趁这个机会叫她起来回答,她回答得很好,声音也非常响亮,我借机对她大家表扬,告诉她“你是最棒的!你能行!”那次我看到她露出了一丝微笑。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她都会频繁举手,每一节课我都有叫她起来回答,并让全班同学关注到她。,让她慢慢地树立自信,融入到集体中。

(二)、在傍晚放学的时候,我陪她走出校门,在校门口遇到她奶奶,趁机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和她在家里的情况,并通过她奶奶和她的父母取得联系,并说了她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并和她父母商量,多与她联系,多关心她,多抽空回家看她,多与她奶奶联系,及时了解孩子、观察孩子的变化,及时通过沟通疏导孩子心理,用爱来引导与她人交往,培养与她人交际的能力。

(三)、我和她的几个好朋友带动班上同学在课间主动找她聊天、

交流,解决她生活学习上的困难,经常找她进行谈话,询问生活以及学习上的一些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沟通,并让她家附近

的同学和她一起学习、玩耍,充分让她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有一个阳光健康的心理状态,让她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她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

她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课堂上有意识地提一些适合她的问题,多给予

鼓励,增强自信心。

通过我们共同努力冯某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学习成绩在不断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

一学期后,她改变了很多,上课坐得很端正,很认真地听讲,积极

回答老师的问题,下课主动与同学交流,一起聊天,一起看书,据同班

同学反映,她上课很积极,成绩也很好,在班上属于中上水平。与她家长联系,发现她进步很大,比以前自信多了,能够主动地参加课外活动,与人交流,不像以前那么自卑了。

作为小学老师,面对冯某的改变,我更加认识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此,针对冯某这样的留守儿童,老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应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优点和特长,找机会放大他们的优点,使他们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结,正确地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到大家的温暖。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小学生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缺乏自信,经常感到自卑,我们要让他们感觉到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足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要相信自己,相

信自己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要及时的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关心农村留守儿童,让这些弱势群体得到

应该得到的关爱,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骄傲。大家行动起来吧,人人为留守儿童现出一点爱,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 留守儿童是我国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期间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的就要也是重中之重。你想知道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是什么样的吗?接下来就一起分享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吧!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一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学校:高坝中心小学姓名:吴会会 性别:女年龄:十一岁班级:四年级一班学生 二、个案分析 她是一位乖巧、听话的优秀学生。由于先天因素,她长得十分瘦弱,皮肤白白的,穿 着比较干净漂亮,梳着细细的小辫。她的身材比较矮小,只能坐在教室最前排。该女生学习成绩较好,书写工整,尤其是写作能力很强,常常受到同学的夸奖。不过,吴会会的胆子特别小,上课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下课后,也不愿意与老师、同学玩耍。她性格内向,常常一个人站在教室里望着操场发呆。她的脾气很犟。今年第二周星期二,她的亲妈妈来看她,她居然躲在教室里不出来,只是不停地哭泣,我与数学老师费尽周折,才把她请出了教室,让她与妈妈见面。结果,她泪流满面地对我们说:“老师,我恨她。我不愿意看见她”说完,就迅速地跑回教室再也不肯出来。我们都感到十分惊讶,一个年幼的孩子,为什么不亲近自己的妈妈?让我们百思不解。我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于是,决定走访该学生的家庭,了解她在家的具体表现。 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吴会会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在她7岁时,父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离婚,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她交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从此以后,吴会会在爷爷奶奶的细心照顾下,渐渐长大了,也慢慢地懂事了。奶奶告诉我们:“她爸爸妈妈没离婚前,吴会会整天笑呵呵地,又会唱歌,又会跳舞,乖得很。我们一家人都把她当成宝贝一样看待,哎,她爸爸、妈妈离婚后,她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不爱与我们说话了,整天默默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班主任工作案例留守儿童4篇

班主任工作案例留守儿童第1篇 一、案例. 我曾经接手过一个四年级,班里二十多个学生中,有十几个是“留守儿童”.其中有个学生叫小颜,“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和不良行为习惯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小颜的父母在小颜两岁时就出外打工了, 一年只回来一次.小颜交给他奶奶看管.奶奶要干农活,平时都不怎么管他.而且本身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不高,觉得上学了,一切交给老师就行了,对他的学习都放任不管.因此,小颜养成了散漫的生活态度.而且学习习惯也很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还编一些谎话骗老师.同学们讨厌他的习惯、做法,看不起他.他也因此经常跟同学发生纠纷,经常跟同学打架.他的父母要是一听说他学习成绩差,就打电话把他痛骂一顿.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还要经常遭到责骂,再加上遭到同伴的排斥,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 师的批评,从而让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他 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可以说是班上认为的 那种无可救药的讨厌的学生了.很多老师也认为只要他上课时乖乖坐着不吵闹就好了. 二、措施.

每每看到他“孤独”的身影,我都暗暗发誓,一定要带他回到班级的大家庭里来,一定要让他重拾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因此我开始慢慢的观察他,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我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措施: 1.家校联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们可以与他们取得联系,让他们配合学校的教育,以免发生教育的“短路”.我首先对他进行了家访,通过聊天,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让他奶奶知道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家长也有责任,要求她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同时跟他父母取得联系,告诉他们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还要求他们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我也经常给他父母打电话或者聊qq,把小颜在学校的表现跟他们汇报,并跟他们商量对策,告诉他们对小颜要多鼓励,少批评.有一次,小颜在作文中写到:“我多么希望我的妈妈也能像别人的妈妈那样呆在我身边.”我知道他想念妈妈了,我特意带他到家里跟他父母视频聊天,看着他们激动地脸庞,听着他们亲切的话语,连我都感动了. 2.倾自己之所爱,搭起信任的桥梁.

班主任工作案例之关注留守儿童

班主任工作案例之关注留守儿童 荣成市青山小学五年级数学组李娜2012.10.29 形成背景: 邹佳亮,男,11周岁,五年级。母亲离异,与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在外打工,孩子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与他人相处,不愿开口说话,平时作业很少写,上课基本不发言。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在班里,有他无他基本没差别,他像一个“隐形人”,不但上课沉默寡言,下课也很少出来走动,总爱一个人坐在座位上静静地发呆,显示出与这个年龄极不相称的冷静与成熟。 为了打开留守儿童封闭的心扉,我利用集体,老师的关爱感染他们,转化他们,促进他们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学习成绩能有所提高。我以佳亮为突破口,开始了调查。实施过程: 一、明察暗访 1、明访亲人、邻居 在对邹佳亮家访时,了解到他父母在很小时,就离异了,从小到大只见过妈妈两三回。可以说,他基本上就没有享受过母爱,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不过孩子很能干,小小年纪,会洗衣、会做饭。但性格很孤僻,就是平常遇见邻居、长辈也不打招呼。 2、暗访同学 为了进一步了解他,我又暗查了几个与她相处较为密切的同桌、同村伙伴。 学生甲:他说他很累,家里洗衣、烧饭、扫地都是他做,他都不想上学了。

学生乙:我每次问他要作业,他都说,“没写,我没时间!”我们想和他说话,他也不理我们。 学生丙:他爸爸不爱说话,回家也不怎么和他说话,就爱打他。 经过明查暗访,我终于知道佳亮那么孤僻,不合群,不写作业的原因了。其他留守儿童也像她一样,存在作业拖拉,成绩不理想的问题,经过了解,也有家务太重,缺少管理的因素在内。

二、开展活动 为了这些留守儿童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这些孩子能向我们敞开心扉,我开展了以下一些活动: 1、开展班会,体验真情 专门为留守儿童准备一个主题队会,让他们在队会上吐露自己的心声,号召所有的学生关心、帮助留守儿童,让他们同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在这学期的班会上,我让同学们和留守儿童一起唱歌、跳舞、演小品,我还征得佳亮和另外两个留守儿童的同意,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了他们写给远在他乡父母的来信,信虽然都不长,但是对父亲、母亲的情感却是真挚的,有的同学都被感动的流下了眼泪,同学们也为这些留守儿童的真情抱以热烈的掌声,让这些留守儿童也体验到了集体的温暖,过后,佳亮主动拿出了自己的日记,给大家念了一段他对母亲的思念,他在台上读的哽咽,同学们在台下也是泣不成声,那场面十分感人。另外几名留守生,我也转交了他们在外打工父母的来信,在班会结束时,他们已经完全向我们开启了曾经冰封的心。 2、走进生活,体验家的温暖,促进沟通 “走,我们一起回家!”又到周末了,放学后,我招呼我班和邹佳亮同村的孩子一起去他家,和他一起把家里卫生打扫打扫,陪他写作业,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 实施效果: 记得第一次和他交流是他一句话也没说,现在,只要我一招呼,他就过来了,也不用我再说什么。在这之前,你要想让他主动找你说句话,那可比登天还难;现在,一见到我话匣子就打开了。听着他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我那颗为他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虽然,有时候,他还是因为太忙或是偷懒而不交作业,学习成绩进步也不是很明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留守儿童 2篇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留守儿童第3篇 一、产生背景 近年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 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新的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 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 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 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 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给老师,家长,社会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难题。我校作为县“留守儿童”教育基地,开展了很多活动,如开展亲情活动;完善代理家长职责;对留守儿童进行各方面的关爱等。身为一名一线 班主任和代理家长,关爱留守儿童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想 就工作中的一个案例,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二、案例描述

王翔、王浩同学上课比较认真,特别是在我的历史课堂上表现相当出色,酷爱历史学科,却不喜欢学习英语,在英语学习方面找不到自信, 成天少言寡语,目光忧郁,心事重重,但却尊师敬长,有较强的集体荣 誉感。属于典型的“普通型”留守儿童。 三、案例分析: 1、亲情的缺失: 王翔、王浩同学的父母在外务工多年,很少与子女相处,尤其是近两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远远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父母的不闻不问,祖父母的隔代观念,几乎让年幼的王翔、王浩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陪伴她的除了孤独之外,更多的就是泪水了。 2、学习上偏科: 今年开始,或许是因为我上他们班的历史的缘故,王翔、王浩同学特喜欢历史,但是却不喜欢英语,英语成绩直线下降,走访该班英语老师才得知,原来王翔、王浩同学上英语课一点都不认真,据其他同学透露,她整天都只学历史,从来不看其它书。所以,偏科现象就出现了。 四、个案指导的设想及实施: 1、努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 (1)交流谈心,从内心感染

小学班主任留守儿童关心关爱案例

小学班主任留守儿童关心关爱案例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案例背景: 执教不觉已七余载,这一路走来,从兴奋不已、信心满满到稀松平常、迷茫怀疑。我还记得,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那一年,满心斗志地在小本子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我愿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去爱我的学生。一晃七年过去了,我学会了去用理智的父母之心去看待学生;学会了多一点调查,少一些武断;学会了怒下眉头,爱在心头。懂得了每一个心灵都值得去呵护,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 刚上班时在六七十人的村小,学生不多,开家长会或者学校有活动大多都是孩子们的爷爷奶奶来参加,父母来的少之又少。后来到了镇上的中心小学,亦是如此,六一节目的舞台下,来观看的还是爷爷奶奶多一些。家是成长的摇篮,是温暖的港湾,在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想每位爸爸妈妈都想陪孩子长大,可也要为生活奔波不得已让自己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七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遇到了太多的“他们”。目前我们学校有338名学生,在这些学生当中有超过50%是留守的孩子。我们班40个孩子中有21个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平时由家中老人代为照料,更多的是给孩子能解决温饱,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父母角色的“缺位”而日益凸显。五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走进了这些孩子,其中有两个孩子令我印象尤为深刻。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

才学会贴心。 案例一:以爱为桥,倾心教育 案例分析: 记得那年带一年级时有一个男孩,开学第一天报名,他爸妈都来了,家长一边拉着我一边跟我说:“老师,我儿子性格比较倔,上幼儿园时更爱打架,我们又不在身边”,家长的欲言又止和特殊交代,让我对这个孩子多了几分观察。开学后我发现:上课不守纪律,前边扯同学衣服,后边用手指戳同学,转头就拉着其他同学跟他说话,再不然就是在书包里翻来覆去的玩,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点效果,但好景不长。上课更是难以集中精力,作业草草了事。其实小多的头脑并不笨,如果认认真真的话,他的学习并不比一般学生慢,但因为好动,分心,所以在班上相对落后一些。说实话,有时确实很头疼。 一、付出真爱感化心灵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轲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爱”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最关键、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处于小多境遇的我,想了很多,既然他缺少家长的关爱,我愿成为他的“代理家长”,在生活上细心照料,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多点耐心,做孩子生活的知情者、学习上的引路人、成长中的保护者。 二、有一种温暖叫家访 俗话说:“教育是用一片树叶摇动另一片树叶,家访是一颗心感动另一颗心。以前每天放学后会和同事去乡间小路溜达,小多的家也离学校不远,十几分钟就溜达过去了。有一次,小多见我和学校的老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案例 农村留守儿童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案例一 本人是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从教多年,发现目前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是越来越多了,这同样也是其他中小学校都存在的普遍现象。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及管理却又是我们教师面临的又一大难题。我现任班级有一名学生叫李俊林,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他由爷爷奶奶照看。李俊林同学生性贪玩,经常不做作业,有时候完成一半,每次考试都只能完成一小部分题目。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所以在班上同学们中的印象很差。 个案分析:对于本班李俊林同学的情况我认为这属于留守儿童中的例案。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学习状况一般。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2、心理情感不健全。“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3、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悄悄拿同学的东西。 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1、要求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即使在

教师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教师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篇一:教师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用爱照亮孩子的心灵 我是****小学****班主任,同时还兼任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我 校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长期在外务工,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 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友照看,因此使得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我凭着特有的执著和坚韧,给“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环境,帮助“留守儿童”走出了阴霾,走向了成功。 一、细致入微,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认识“留守儿童”优点和缺点,就要有“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为了帮助孩子们找回自信心,我与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互 助的关系,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学生王某 父母离异,成了一个无人照顾的孩子,远房的姑父好心收留了她。 一段时间王某的思想波动较大,任性、孤僻、寡言。我发现后及时 组织学生开展爱心帮扶活动,解决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鼓励她 参与学校和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经常与其促膝谈心,拉近我们之 间的距离,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王某的情绪恢复了平静,她又回 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们铺路。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多在外少在家,他们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 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所以,要尽量寻找 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扬他们的特长,并适时加以引导,改 正他们的缺点。学生刘某父母离婚后,狠心的父母把他交给奶奶抚养,

奶奶毕竟是奶奶,孩子未感受到父母之爱,心灵寂寞。在接触过一 次网络之后,他便被网络游戏所吸引,有时逃学背着人到网吧上网,愈陷愈深。我发现这一状况,便与他谈心,先指出他的优点并表示 对他的好感,然后询问这一段时间他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开始他不肯说真话,后来我通过多种活动〔家访、谈话、为他 过生日等〕,用爱心去感召他。谈话时,我注意语言的技巧和方法,因为美的语言,不但可以更好地传授知识,而且还可以陶冶孩子的 情操、净化孩子的心灵。“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像 这样的留守学生并非本质的恶劣,而是心灵寂寞缺乏关爱误入歧途。我和颜悦色询问他的生活,给他分析网络游戏的害处,讲一些做人 的道理,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处处无微不至的关心他、爱他,鼓励他积极参健康有益活动,增强其自信心。现在戒掉了网瘾,成 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视同己子,让孩子们沐浴爱的温暖 在参加班主任培训时,一位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学生在学校 发生意外事故时,作为老师该怎样处置?”〔把学生当着自己的孩子〕由于农村学校地域特殊性,多数“留守儿童”上学都比较远,且安全 意识较薄弱,这样他们就充满了安全方面的隐患,而且有些安全隐 患是十分严重的。学生王俊,父母都在上海打工,奶奶充当临时监 护人。他个头虽小,但酷爱运动。一次,他在打蓝球时不慎摔到, 将左手的手腕骨折断。当同学们向我报告后,我迅速到他跟前,看 到他用右手把受伤的左手端着,他脸色苍白,嘴唇发乌,不停地颤抖,我没有多想,毫不犹豫抱起他,第一时间送到医院。一路上, 我一个 劲抚慰他:“没事的,别怕!”医生拉骨并找准位置接骨时,我紧紧 抱住他不让他乱动,口里还一直说:“一会儿就好了,听话好孩子。”看他疼得额头上冷汗直冒,我心里真难受,我跟他说:“疼就喊吧, 别憋着。”但他的坚强更让我感动,我让他把头靠着我的肩膀上,希 望这份依靠能让他减轻一些痛苦。在整个医治过程中,他紧紧地依

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3篇

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3篇 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1 我班52人,6人是留守儿童,其中男生有2人,女生有4人。结合我班的实际状况,为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到到推动前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训练,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进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欢快、全面成长,特制定本班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独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实施留守儿童帮扶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怀关怀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状况分析 在农村,很多青壮年劳力外出,留下巨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特别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爱莫能助,导致同学学习力气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针对这一现状,特制定班级留守儿童帮扶方案,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争论,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缘由,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欢快、公正、和谐的成长环境。 四、主要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并实施,总结阅历,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训练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时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同学学学问、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认真调查争论,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特地档案和联系卡。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老师。由任课老师具体分析同学的学业状况,制定学习帮扶方案,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2)生活上优先照看。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同学欢乐、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准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同学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案例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1 与爱同行赵贺维 教育历来倡导一个真爱,但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我们有时也会失误,不是因为爱的不真,而是太认真了,一动真就十分敏感、计较,就会抓住学生的错误狠批不妨,这种不讲策略的批评往往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压力。这种压力的直接表现便是被批评者紧张、压抑,甚至会出现极端厌学、厌世。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儿童犯错误的时候是最脆弱的时候,也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时候。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与用融合浓浓情感的批评来引发犯错误学生道德的震撼,用饱含宽容与理解的批评给学生留一个改过的机会,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屈江熙,男孩。刚从外地回到家乡,父母都不在家,跟着老家的爷爷、奶奶,还有一个姐姐读六年级。上课时,他老爱用方言插嘴,下课后,喜欢跑到其他班级去指点别的老师该干点啥,不该干点啥,与班中的小朋友不合群,班中哪个小朋友稍不合其意,或说了他什么,或无意碰了他一下等,他就对同学呲牙咧嘴或挥着小拳头怒气冲冠地冲上去,此类情况几乎天天上演,更甚者就会离校到街上乱逛,最严重是第一次的离校出走,原因是他把他同桌推倒在地上,擦伤了膝盖,该同学妈妈心急火燎地找到我,忧心忡忡地说:“老师,麻烦你帮晓怡换一个位置,听她说,同桌很会骂人,打人,这不……”边说边挽起小涂的裤子。“我没打你们家小涂……”还没等我解释,小屈已经嚷嚷起来,就差没跳起来,我忙用严厉的目光制止他,我安抚好家长,准备午觉后跟他谈,谁知他就离校了。我和他的奶奶从中午12点多开始找他,找到1点多,还动用了“警力”,其间我们看到他三次,一叫他,他就逃。在寻找的过程中,我向其奶奶了解情况时,她第一句话就说:“老师,辛苦你了,据他爷爷说,在老家没一个老师管得了他,也是动不动就离校,离家。这不,刚到这不久,就已被他爷爷板子伺候好几次了,可他还是那么散漫,现在只能靠你们老师了” 事后,我主动找他单独谈心,用和蔼可亲的语气跟他说:“为啥离校到外面闲逛呢?”他低着头,没吭声。我又说:“你知道你离校的这段时间,老师和你家人有多担心吗?想过吗?”他摇摇头,原先僵硬的表情趋向缓和,小声地说:“我怕老师把这件事(推人的事)告诉爷爷,我又要挨板子了。”“挨板子痛吗?”他吃惊地望着我,好像在说:“老师,你是傻瓜呀,挨板子不疼吗?”“那你把小涂推到擦伤,她不疼吗?”“疼。可是谁叫他管我复习功课(我安排小涂做他的小老师),我玩得正起劲呢。”后面一句话是小声的嘟囔出来的。原来如此,我让他换位思考:“假如你是一位合格的小老师,去叫别人复习,你希望那个同学也把你推倒在地吗?”他摇头。我又说:“再说小怡也是为你好呀,你竟然把她推到,更离谱的是离开学校到外面闲逛,还老师和家长担心。”他头低得更下了。“这样吧,你以后犯事,老师尽量不找

关于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培训材料4篇

关于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培训材料4篇 关于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培训材料第1篇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农村的小夫妻进城打工,留下孩子和老人,有的父母从孩子三四岁就外出,每年也只能过年的时候回家一趟,和孩子接触时间甚短,孩子成天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身边,缺失了父母的陪伴和教育,隔辈人又常常比较溺爱孩子,不会教育孩子,所以这些我们熟称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问题!假如孩子已经上学,更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特殊是班主任应当怎样做呢? 先让我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小赫,七岁,小学一年级,从小留守,跟爷爷奶奶在一起,是我班一个与众不同,特殊调皮的小男孩!说他与众不同是因为别人腰板直直的坐着的时候他就像老爷一样往后一靠,闲适得意的样子;犯了错误,别人能接受应有的处罚,他却瞪着一双大眼睛,泪汪汪的看着你,说什么也不按你说的办;公开课上就因为他急于表现,举手回答问题,本以为会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夸奖,没想到被同学指出错误,而一个劲的问我问题。说他调皮,你看站路队的时候,别人都会站到队伍里面,只有他非要站出来,给路队来一个“拐弯”;自习时和做题,写字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出一些怪动静。这样的一个孩子既可爱又令人头疼,因为他总不守法规。

学校为了对留守儿童的重视和关爱,特意举办了关爱留守儿童会,把学校的留守儿童都集中在一个教室里,给他们心理讲座。后来X省调查留守儿童,填表,要确定必需是农业户口,我就给小赫的奶奶打电话,然后奶奶听到留守儿童这个词很感动,告知我:“我们不报留守儿童,不要特别对待,要和别的孩子一样就好,因为上次学校留守儿童开会回来孩子说了好多,说自己没有爸爸,妈妈的爱,他们也不关心我,孩子心思很重,李老师,我们不报这个,也不要什么待遇,只要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就行!感谢你的好意!” 奶奶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 我们知道很多留守儿童存在教育问题,但我们要怎样给他们关爱,成天把留守儿童这几个字放在嘴边,说你是留守儿童吗?还是不经意间让班级同学,学校同学知道了他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怎么了?留守儿童同样是你的学生!我们说教育要公平,那就不要搞特别!困难学生也好,留守儿童也罢,都有自己的自尊,我们不能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表面上的开会,发物品,填表格,其实无意间真的伤到了孩子的自尊心。我现在最终明白,小赫为什么总是“与众不同”,因为他想引起我的重视,得到我的关爱!这种关爱,不是给他开个会,给他填一个表格,给他发一个书包,而是我的`真正在乎,他回答问题好时,我的一个会心的微笑;他写字工整时我的一句真心的表扬;他帮助同学时我的欣赏的眼神!他要的是我的真爱,是父母不在身边我的如妈妈一样的爱!

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4篇

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4篇 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第1篇 我的班级中就有X个留守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学期的时间里,在孩子缺少父爱母爱的日子里,我是如何做好这些孩子的思想道德、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情感心理等方面教育管理工作,弥补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确保他们愉快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呢? 一、抓住时机,做好与“留守学生”监护人之间的沟通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割舍的爱。“留守学生”大多是跟随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由于父母不在家,老人自然就十分疼爱。尤其是独生子女,老人更是疼爱有加,各方面都给予优惠的“政策”,对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问题往往是一笑而过,严重的也只是说说而已。这样,孩子慢慢地养成了娇气、任性的毛病,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同情心,怕困难、怕挫折。还有一些“留守学生”家境不富裕,老人整天忙于农活,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有的甚至还要孩子承担过重的家务活,对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觉?都一概不知道或是根本就没想到关心。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中的“留守学生”,他们在亲戚或朋友家中毕竟没有家里自由,有的由于胆小,显得很老实,但一旦离开监护人的监管范围,长期压抑的他们就有可能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胆大的,亲戚、朋友根本就管不了,只得顺其自然,由其发展。无论是哪一种,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孩子。针对这类问题,我及时家访,与监护人共同探讨教育“留守学生”的有效途径,力争为“留守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消除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我班有一位学生,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但自从父母外出打工以后,成绩开始逐步下滑。我多次找他谈话,他每次都有承诺,就是不见行动。经过调查,我得知该生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在家时管理较好,且方法也科学,所以成绩一直很好。可自从父母外出打工后,爷爷奶奶在很多方面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慢慢的他开始贪玩,甚至迷上了上网。我及时抽出时间进行家访,可老人始终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家访也无果而终。几天之后,老人来学校给孙子衣服,恰好那节是我的课。我感到此时是和老人谈心的最好时机,于是我把老人拉进了我的办公室,我拿出上学期的考试分数和本学期成绩进行比较,在数字面前老人终于..从那以后我惊喜地发现该生又回到了以前。 二、倾入真情,让学生找回失去的笑容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对于留守学生而言,在父母目前撒娇、淘气..享受父母的惜爱和呵护都暂时成了一种回忆,由于长时间处于这种痛苦的精神境界中,他们常常会产生一

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5篇

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5篇 第1篇示例: 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因家庭原因导致长期无人照管的儿童。这些孩子通常生活在农村或偏远地区,面临着缺乏关爱、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班主任作为学校中对学生最为关心的人员之一,承担着关爱留守儿童的责任。在过去的工作中,我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致力于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关爱和教育。在此,我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思考。 我重视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交流。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留守儿童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深知,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我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呵护。 我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学校寒暑假期间,我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包括文化体验、手工制作、户外运动等。这些活动不仅让留守儿童度过了愉快的假期,还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我还邀请了一些心理辅导老师和专业人士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

我与留守儿童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我深知,家长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与留守儿童家长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协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在一些重要节日和活动中,我还邀请留守儿童的家长一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我在班级教学中注重个性化教育。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我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优点和特长,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努力进步。我与其他教师和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爱心不能流失”是我们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主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教育支持。希望全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2篇示例: 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一、了解家庭情况,做好家访工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我积极主动地开展家访工作。每个学期,我都会安排时间去留守儿童的家中走访,与他们的父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案例 本人是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从教多年,发现目前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是越来越多了,这同样也是其他中小学校都存在的普遍现象。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及管理却又是我们教师 面临的又一大难题。我现任班级有一名学生叫李俊林,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他由爷爷奶奶 照看。李俊林同学生性贪玩,经常不做作业,有时候完成一半,每次考试都只能完成一小 部分题目。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 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所以在班上同学们中的印象很差。 个案分析:对于本班李俊林同学的情况我认为这属于留守儿童中的例案。存在以下一 些问题:1、学习状况一般。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 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 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2、心理情感不健全。“留守儿童”由 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 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 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 为问题。3、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 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悄悄拿同学的东西。 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1、要求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 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 与子女的任课老师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 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 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 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2、加强管理,施以爱心我们把“留守儿童”的教 育已经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校都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与打工父母的沟 通情况等;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 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 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 教育反思:我根据以上一些方法与李俊林同学交朋友,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在 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对其进行多次家访,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耐心辅导。经过一段时间他的一些不良习惯有所改变,成绩也越来 越好,并且能主动跟老师交流,寻求帮助。班上的同学也对他另眼相看了。他对自己也有 信心了。我真心的希望他会越来越好。 当然,农村“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 关注留守学生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站在对后代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

教师帮扶留守儿童工作总结4篇

教师帮扶留守儿童工作总结4篇 老师帮扶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平安、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关怀“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班对留守儿童开展了一系列的帮扶工作。 一、开展“留守儿童”普查 在班级对“留守儿童”状况开放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平安、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动身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内、班级内、社会上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赐予关怀,在看似简洁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敬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和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和的其次家,老师就是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在日常活动中特别照看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活动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预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学问,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欢快的成长。四、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 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状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到到的相互沟通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监护人(同学的爷爷奶奶)赐予确定的家教指导,关怀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 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准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加“留守”同学训练合力。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怀、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学校更应当站在对同学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为社会培育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努力探究促使留守儿童健康进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同学一样的训练和关

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4篇

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4篇

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4篇 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第1篇 我的班级中就有X个留守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学期的时间里,在孩子缺少父爱母爱的日子里,我是如何做好这些孩子的思想道德、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情感心理等方面教育管理工作,弥补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确保他们愉快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呢? 一、抓住时机,做好与留守学生监护人之间的沟通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割舍的爱。留守学生大多是跟随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由于父母不在家,老人自然就十分疼爱。尤其是独生子女,老人更是疼爱有加,各方面都给予优惠的政策,对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问题往往是一笑而过,严重的也只是说说而已。这样,孩子慢慢地养成了娇气、任性的毛病,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同情心,怕困难、怕挫折。还有一些留守学生家境不富裕,老人整天忙于农活,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有的甚至还要孩子承担过重的家务活,对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觉?都一概不知道或是根本就没想到关心。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中的留守学生,他们在亲戚或朋友家中毕竟没有家里自由,有的由于胆小,显得很老实,但一旦离开监护人的监管

范围,长期压抑的他们就有可能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胆大的,亲戚、朋友根本就管不了,只得顺其自然,由其发展。无论是哪一种,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孩子。针对这类问题,我及时家访,与监护人共同探讨教育留守学生的有效途径,力争为留守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消除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我班有一位学生,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但自从父母外出打工以后,成绩开始逐步下滑。我多次找他谈话,他每次都有承诺,就是不见行动。经过调查,我得知该生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在家时管理较好,且方法也科学,所以成绩一直很好。可自从父母外出打工后,爷爷奶奶在很多方面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慢慢的他开始贪玩,甚至迷上了上网。我及时抽出时间进行家访,可老人始终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家访也无果而终。几天之后,老人来学校给孙子衣服,恰好那节是我的课。我感到此时是和老人谈心的最好时机,于是我把老人拉进了我的办公室,我拿出上学期的考试分数和本学期成绩进行比较,在数字面前老人终于从那以后我惊喜地发现该生又回到了以前。 二、倾入真情,让学生找回失去的笑容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对于留守学生而言,在父母目前撒娇、淘气享受父母的惜爱和呵护都暂时成了一种回忆,由于长时间处于这种痛苦的精神境界中,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被遗

留守儿童班主任案例4篇

留守儿童班主任案例4篇 留守儿童班主任案例第1篇 学校:高坝中心小学姓名:宴冰 性别:男年龄:十二岁班级:五年级一班学生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 4、有依赖和惰性心理,有时爱拿家中的钱物。

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亲常年外出打工,母亲文化水平低,仅上二年级,对儿子疏于管教。 三、调查访谈结果 通过调查、家访和对其本人的访谈,我了解到他在家里是独生子,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其母亲是一个文化素质较低,只上了小学二年级,对儿子的管教疏松,也不知如何管教,随着儿子的渐渐长大,一些坏习惯也越来越多,其母亲也感觉对儿子无所适从,也有愿与老师沟通。由于家庭监督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就养成了他的惰性,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臵的作业能拖则拖,多一点也不想做。由于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不断滑落。粗心马虎,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四、个案分析 针对张某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就极易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加之部分学科的老师对他采取训斥等过激的态度等,使他开形成了逆反的心理现象。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根据宴冰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于是我多次家访,与其母亲进行沟通,温和的态度,耐心地说服,使她认识到,教师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她的儿子着想,孩子如果现在管不好,将来后患无穷。真心相劝,其母亲也理解了老师的一番苦心,主动与老师交流,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在多次交流中,我把自己的想法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她进 行了传授,并让他的妈妈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争取到了家长的配合,这是一次好的开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