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论

学科教学论
学科教学论

学科教学论复习提纲

1、课程(教材)名称?

2、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与学的科学规律和艺术的一门学问。

3、教学论的性质(区分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性质)?

(1)专业的主干必修课

(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从它的实际理论内容结构和作用来看,应该属于理论科学与应用理论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

4、教学论的逻辑起点?

P2 以“学习”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

5、教学论的理论体系?P4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基本内容主要有三大部分,即教学基本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学科应用教学理论。

6、教学论的基本范畴?(教师与学生、教育与教学、传授与接受、内化与外化、理论与实

践)

教师与学生

教育者是指经过专门训练,掌握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一定教育能力,能对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品质培养的教师。

受教育者,是指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培养的对象,即各类中学生。

教育与教学

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可称之为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性”。

教学是特指传授知识的教学,可称之为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性”。

传授与接受

传授也就是传递和教给,是人们以各种方式向他人传递和教给各种知识信息的过程。

接受,就是认可和接纳,是指人们对语言及其他中介表征出来的信息或知识的择取、理解和整合过程。

内化与外化

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教育、帮助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心里因素矛盾作用和情感的中介,将社会要求的良好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范畴等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信念。

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将良好的思想意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念,通过意志的中介,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践,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理论与实践

思想政治学科具有深厚的理论内涵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学科深厚的理论内涵,主要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发展简史等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当前特别是要学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基本理论,既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他方面所不可缺少的。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丰富的理论基础,包括课程形式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从课

程形式的理论基础看,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基本理论为基础的。

思想政治学科除了具有深厚的理论内涵和丰富的理论基础之外,其教学过程还具有广泛的实践性,包括课堂教学的实践、课外教育的实践、社会活动的实践。

课堂教学实践,是指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有机统一,也就是教师把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

课外教育实践,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全部教育活动。

社会活动的实践,是指学校以外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密切联系的各项社会教育活动。

7、课程与教材的关系?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1、课程与教材的关系

(1)教材为课程学习提供了理论框架,但教材不是唯一的,应该把教材看成是教学(学习)参考书之一。

(2)课程是“活”的,是“动态”的;教材是“死”的,是“静态”的。

(3)教师明确:“授课”而非“授书”!

(4)学生希望:讲一门“活的课”还是讲一本“死的书”?

(5)考试怎么办?

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独立思辨、思维训练

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三个隐喻)

(1)课程是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是具体施工。

(2)课程是球赛的方案;教学是球赛的过程。

(3)课程是作品的乐谱;教学是作品的演奏。

8、素质教育的概念?特征?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含义:P29 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品质等。素质教育,简单说,就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或者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提高体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2、特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1)目的性

(2)育人性

(3)全体性

(4)全面性

(5)基础性

(6)主体性

3、核心: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格。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KEY

1、创新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P35

(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2)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

(3)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

①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创新人才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

②思想政治教育能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品格

2、实践能力是人才素质形成的基础

(1)实践能力在人的素质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实践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研究学生的实践特点和规律,并按其规律不断实践。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应该按以下规律进行。

①认知和认知性实践相结合

②由认知性实践向解决问题的实践发展

③校内实践向社会实践推进

(3)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①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指导思想

②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奠定思想品德基础

9、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导向性功能(目标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规范性功能(规范政治方向、规范思想观念、规范道德行为)?个性化功能(对个性发展的定向作用、合理建构作用、个体享用作用)

1、导向性功能:指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学生进行某种性质的引导。(1)、目标导向:指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把中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发展的倾向性向教师预设的目标进行引导,并产生教师所期望的教育效果。

(2)、价值导向:指通过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把教育内容向有用性的、意义性的方向引导。(3)、行为导向:指通过它的教学对中学生的某些行为进行某种倾向性的引导,使其行为具有某积极意义,即达到真、善、勇、美。

2、规范性功能:思想政治学科的内容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制约和规范性的功能

(1)对政治方向的规范:就是要使中学生在政治方向上能达到一定的要求。也就是使中学生基本做到或努力做到,政治理想远大,政治信念持久,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态度鲜明,政治品质优良。

(2)对思想观念的规范:就是要求他们要更新传统,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意识,树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意识。

(3)对道德行为的规范:其目的就是要求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学会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呢?要做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爱国爱党,人格完善,身心健康和具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就是按照胡锦涛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去做人。这样的人才有道德意义。

3、个性化功能:指思想政治学科对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和作用。

(1)定向作用:指思想政治学科通过对中学生进行人生目标取向正确性、合理性这部分内容的教育,才进而对他们的整个个性化发展起到影响作用,使人的心里、品质、性格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合理建构作用:指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可以使中学生充分认识其在个性化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知道什么样的个性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需求,怎样适应个性发展规律,使个性发展有正确的方形,进而使其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促进个性化不断发展。(3)个体享用作用:指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这会使他们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10、课程的定义?

(1)课程是指学科。

(2)课程是指教材或课程资源。

(3)课程是指教学目标或计划。

(4)课程是指学习经验或体验。

(5)教材认为课程是:P58。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分量标准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11、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12、新课程倡导的“六性五种能力”?

●六性:创新性、发散性、研究性、迁移性、践行性、体验性

●五种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查找获取选择提取筛选吸收

各种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1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供觉悟相统一的实现过程。

3、教学过程是知、情、信、意、行相统一的培养和发展过程。

4、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认识与实践、继承与创造的活动过程。(P93)

书本的论述

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认识和实践的活动

(1)教学过程是教师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①教学过程是教师的认识活动

②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实践过程

(2)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①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活动

②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活动

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继承和创造的活动过程

(1)教学过程是教师继承和创造的活动过程

(2)教学过程是学生继承和创造的活动过程

14、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1、中学生:学习的主体

2、政治教师:教学的主导

3、政治课课程(内容):教什么、学什么

4、教学目的:为什么教、为什么学

5、教学方法:如何教、如何学

6、教学媒体:更好地教、更好地学

7、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的基本条件

8、教学反馈:教得怎样、学得怎样

15、什么是“教学主体问题”?

1、什么是“教学主体问题”?(P97)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关系问题。

2、教学实践中科学地对待“教学主体问题”?

(1)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人生的指路人)

(2)转变教师行为:

教师要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

(教育从尊重开始。赞赏是教育的最好武器。

批评和责罚的教育意义。)

书本论述:1、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

2、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16、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

1、知行统一规律

知与行,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两个重要因素。知,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和起点。行,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和归宿。

2、灌输与疏导统一规律

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概念,它是指对人们进行正面的宣传教育。疏导,就是疏通引导的意思。灌输和疏导统一起来教学效果才好。只有疏导的成功,才能保证灌输的效果。

3、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细结合的规律

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是学校教育的特点。因为一切间接经验都来自实践,来源于直接经验。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利用案例等直接经验解释间接经验,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应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只注重间接经验;二是只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认真分析讲解理论。

4、时代性规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它能回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思想品德在实践中获得进步和提高。这一规律要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要有时代感,要把教学过程同当代发生的事物、同当今世界、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改革开放紧密联系起来,并为解决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服务。

掌握要求:表述含义;举例说明。

17、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

1、教学方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方向和追求

目标。(唯一)

2、“理论联系实际”的含义、内容、实质。

(1)含义: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道理,注意克服成人化和概念化的倾向。

(2)内容:掌握理论,联系实际。

(3)实质:实现“学懂”“会用”的目的。

18、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

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经过检验了的教学经验,是指导教学活动的有效理论。(多样的)

2、基本内容

(1)方向性原则

(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

(3)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4)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

(5)师生民主合作原则

(6)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

(7)创新性原则

(8)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学习要求:掌握含义,理解意义。)

19、政治课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1、课堂教学是政治课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1)课堂教学的含义

(2)课型的含义及其种类

(3)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六环节)

(四环节说: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小结新课、练习作业)

2、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

是一种教育实践现象(主要形式)

20、思想政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1、正确理解教法的含义

2、思想政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读、讲演、讲评)

②谈话法

③讨论法

④读书指导法(教材批注法)

⑤演示法(多媒体教学)

⑥社会调查法

教学方法的类型(教学的普遍性)

21、课堂教学选择教法的主要依据?

1、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2、必须符合教学目的和任务

3、必须适合课题的内容

4、必须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

5、必须符合现有条件和所规定的时间

6、必须符合教师本身的可能性

(自身经验、理论修养、实际准备程度、个性品质)

22、课时教学设计的三种形式?

1、课堂时教学设计一般有文字式、表格

式、程序式三种形式。

(运用语言文字把教学过程表现出来。)

(主要通过表格的形式把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分别列出,使人一目了然。)

(以反映教学程序为主,侧重记录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不在教案中标出。)

23、文字式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

①课题框题

②教学目标

③重点难点

④教和学的方法

⑤教具(媒体)

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学习探究、形成理念、践行要求。

(教案:导入、讲授、小结、作业)

⑦板书设计⑧练习作业⑨教学后记

24、文字式说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

①课题

②教学目标分析

③重点难点分析

④教学方法分析

⑤学法指导分析

⑥教学内容分析(过程、时间)

⑦相关说明(板书设计、练习作业等等)

25、为什么说教学是一门艺术?

(1)教学和艺术有相通之处,教学具有艺术的一般特征

从对象上看。艺术描写的中心是人,是人的精神世界及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教学的主体也是人,而且是思想情感富于变化的青少年一代,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①从手段上看。艺术是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手段构成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而教学同样也是运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手段。教学主要是借助语言、文字传授知识、交流思想,运用动作传情达意,采用图像、色彩、音响等提供感性材料、吸引注意、辅助教学。

②从特征上看。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教学也是这样。首先,教师的教学不仅要语言生动、教态恰当,而且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求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使学生更易于感知和接受,显然具有形象性。其次,教学不只是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创造和谐的感情氛围。再次,教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

③从功能上看,艺术具有认识、教育、审美三大功能。教学也有这三个功能。首先,教学以传授知识为本,教学的首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各种知识,其认识功能鲜明突出。其次,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有关科学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其教育功能理应具有。再次,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要讲究语言、仪表、板书等方面的形象美,注重教学氛围、教学进程等的和谐美,使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提高审美能力,显然,教学的审美功能也不可缺少。

⑵教学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因素

①从教学主体上看,教学具有双主体性,师生皆为教学法的主体,教师是施教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师生双方所从事的活动都有独特的创造性,都具有美的因素。

②从教学内容看。教学内容中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

③从教学过程看,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都注重美的教学语言、适当的教学节奏、完美的教学程序、有效的教学方法等,这些都表现了师生的独创性和对美的追求。可以说,教学过程也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审美和美育的过程。

P204

26、教学艺术的基本特征和本质?P206

实、活、情、美、趣、新、育等七个方面。

实实际

活灵活

情情感

美审美

趣兴趣

新创新

育育人

创新和育人应是教学艺术的两个根本要求和特点,是教学艺术的本质所在。

27、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P207

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之中。

1、区别主要体现在:

(1)研究的目的不同。教学科学主要研究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性问题,如教学性质、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等。这些问题都是教学中具有普遍性、一般性、共性的问题,是教学的理性活动,是教学主体必须遵循的原则。而教学艺术主要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技艺的问题,如备课的艺术、板书的艺术、教学语言艺术等。这些问题更具有具体性、特殊性、个体性的特征,教师难以固守一般模式,必须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研究的范围不同。教学科学研究的范围涉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问题,如教师教的准备和学生学的准备、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等。而教学艺术则主要研究教师教的方面,如教师备课的艺术、导入的艺术、板书的艺术等,旨在使教师的教学充满魅力,形成良好教学氛围,从而在轻松愉快的师生交流中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联系主要体现在:

(1)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理论基础。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以育人为目的的创造性教学方式,可视为教学科学新开辟的一个领域,它必须与教学科学的基本理论相一致。教学科学提供的一般教学规律、确定的一般教学原则等,理应成为教学艺术的理论基础。离开了教学科学,教学艺术将寸步难行。因此,必须在教学科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和运用教学艺术。(2)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一般来说,教学科学只是提供了有关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这种“一般”往往难以很好地适应具体的教学,而教学艺术正是在教学一般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具体、有效的教学方式,显然,它是教学科学的深化和发展,是教学科学充分发挥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没有教学艺术,教学科学难以显现实践的生命力。

28、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

①模仿教学阶段②熟练教学阶段

③创造教学阶段④风格形成阶段

29、学习指导的含义?

P246学习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传授有关学习的知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点、较强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使学生懂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30、家庭作业的类型?

1、按作业目的分类P362

练习型、准备型、扩展型和创造型

2、按作业形式分类P363

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

31、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P316

(1)人类精神文化的传递作用

(2)早就人才的作用

(3)教育过程中的组织和领导作用

(4)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32、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P322

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理论武装作用

思想政治课的第一个作用是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让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调动学生学好本领参加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政治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个人成长的第二个作用,是政治导向作用,它能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政治方向的指导,是提高教书育人效果的关键。

(三)能力培养作用P323

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个人发展的第三个作用,是能力培养作用。能力培养作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之一。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次,观察能力的培养;

再次,辨别能力的培养;

最后,其他能力的培养。

(四)道德规范作用

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个人发展的第四个作用,是道德规范作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共产主义一代新人,发挥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需要,是调整人民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的要求;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我国人民道德水平的要求。

(五)法制观念的强化作用

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个人发展的第五个作用,是法制强化作用。P324

(六)心理素质优化作用

心理素质优化作用,也就是通过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

通过思想品德课对学生集中进行心理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健康的心理品质能促进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

其次,健康的心理品质教育,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再次,健康的心理品质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

(七)审美情操陶冶作用P326

在中学教育中,给学生以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必要的。P326

33、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

(一)思想素质

第一、具有科学的世界观;

第二、具备积极的人生观;

第三、具备与素质教育、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点。

(二)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指一个人对社会生活中制度、国家、政党的基本观点、信念和态度。

政治教师的政治素质,主要应该体现在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三)道德素质

1、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要有敬业精神;

其次,要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2、热爱学生

首先,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基础;

其次,爱是沟通教与学的渠道;

再次,爱是受教育者的一种基本需要;

最后,师爱是培养学生社会情感的重要手段。

3、严格要求学生

4、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5、团结协作,互尊互助

二、广博的知识经验P343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二)相关学科知识

(三)教育科学知识

(四)心理学知识

三、现代化的教育能力P347

(一)政治教师的智能

1、观察能力

首先,政治教师要具备观察能力认识自己的教学对象;

其次,政治教师只有具备了观察能力,才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出学生的观察能力;

2、思维能力

首先,具备思维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

其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创新能力

(二)政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1、教学能力

(1)教学准备能力

(2)优化教学能力

第一、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

第二、优化教学内容的能力;

第三、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1)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的能力

第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

(2)调节学生学习的维持系统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能力

第一、制订学习计划

第二、课前预习

第三、课堂专心学习

第四、课后及时复习

第五、认真完成作业

第六、自习要保持安静

第七、坚持写日记

第八、课外学习

3、组织管理能力

(1)教学过程的组织能力

(2)班级的管理能力

4、表达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语言要标准化

第二、语言有条理

第三、语言要简明精炼

第四、声调要有节奏有变化

第五、语言要有知识性

(2)板书表达能力

(3)体态语表达能力

体态语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有一下的作用:

第一、用来组织教学

第二、用来增进师生感情

第三、用来突出教学重点

第四、激活学习情绪

5、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能力

(1)用政治理论育人

(2)进行品德能力教育

(3)结合当代中学生思想特点进行教育

6、交往能力

教师交往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合力

第二、联络情感

第三、交流信息

第四、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7、教育科研能力P357

8、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

四、健康的身心

(一)心理素质

1、成熟的性格

2、融洽和谐的心理状态

3、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1)端正对挫折的态度

(2)排除悲伤的心理情绪

4、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1)在竞争中调节自己的心理

(2)调节好对自己的认识

(3)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增强自制力

(4)调节自己的不合理需要

(二)身体素质

1、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劳逸结合,注意卫生

五、受人尊重的外在形象P361

(一)政治教师的风度

1、礼貌待人

2\语言要文明

3、举止从容适度

(二)政治教师的仪表行为

1、政治教师的仪表应该符合育人角色的特点

2、政治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体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3、政治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体现职业特点

34、正确看待教育实习?

1、教育实习的含义

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到实习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活动。它是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也是师范生的一门必修课和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实习的作用(意义、价值)

(1)教育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过程

(2)锻炼学生的教学操作能力

(3)教育经验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

35、教育实习的三大任务

1、课堂教学

(教材-教学设计-教学技能-教学效果)

2、班主任工作

(班级常规管理)

3、教育调查

(P377 附录)

备注:以上资料纯属306集体整理,仅供参考!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学科教学论美术专题十作业

作业要求 1、外部环境好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一定会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我认为外部环境好了,一般情况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会跟着好起来。因为教师专业发展有两个推动力:一是来自系统的推动力,包括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即外部动因;二是个体自身的推动力,受到教师生涯发展阶段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即内部动因。“发展”就意味着个体不满足于既有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不满足于自身目前的综合素质,在个体主动性的的促使下寻求专业的扩充和创新,专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内源性动力”,但同时也受到其它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可是不存在绝对性,因为也要看教师的内在因素,比如教师的专业认可,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科研能力,还有个人的惰性习惯。 2、请以“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与目标的关系”为题,结合自身实际发表你的观点,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 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与目标的关系 教育通常被认为是一项变化不大、惰性较强的工作,即使一个教学新手在教过三轮学生以后,通常也可较轻松地应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往很多教师经过几年的自我摸索,熟悉了所任教的科目,获得了一些课堂应急机智,教学方法基本定型后,其专业发展就基本结束,未来漫长的教学生涯就靠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储蓄的些许经验提供技术和理性支持,进入了年复一年的机械式的重复性劳动之中,不愿意再寻求变化和新的发展。 新课程要求新型的教师应是在其专业领域内不断成长进步的人,即专业不断发展的教师,其核心就是“发展”。现代汉语词典对“发展”一词的解释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变化就是发展的开始,没有变化则永无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变化”则取决于教师为发展所确定的“基点”与“目标”,其中目标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专业发展的成败。有的人是为了生活而被动做教师,有的人则是因为热爱、为事业而做教师,两者的发展目标不同,其发展的动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其发展的结果也必然是差之千里,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只有依照“目标”的引导,教师才会积极主动地在每一个前进的基点上调整把握好状态与方向,才会在每一个基点上“闪现专业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由此我想到了中学时的一位老师,每到上课时这位老师既不带课本、教参,也不带教案,但讲起课来却是侃侃而谈,就连哪个知识点、哪一个练习题在课本的哪一页都讲得十分准确,从没出过差错。这让当时的我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对这位老师的记忆力印象十分深刻。我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我向这位老师请教上课有何诀窍,不成想老师的回答让我初为人师后第一次陷入了“老师的工作就是如此数十年如一日的机械式的重复”的迷茫与疑问当中。这位老师告诉我说:“这没有什么诀窍,我已工作三十多年了,教材就这一本,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内容早已滚瓜烂熟了,你说我还用得着带那些东西(教材、教案)去上课吗?”听起来似乎没什么,教材还是那本教材,可学生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些学生了。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成长的环境、接触到的事物、学习的方法、对待生活、学习的态度等等,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由此看来,这位老师确实是把教书当作是自己的职业了,其发展的目标也即是“为了生活”。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正是以对“教育事业”本质作用的深刻而明确的认识为发端的。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试题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黄智光 单位: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政治)考试科目:思想教育教学论 考试分数: 2013年 12 月 25 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试题 一、简答题(10×5) 1.为什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与学 生是什么关系? 答:(1)、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也可以说是通过教育而培养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的受传人,也是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对象。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学习的效果、教学的最终结果,都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学生的先天素质、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身心素质等,都对教学过程发生影响。 (2)、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相互结成团结、协作的关系。教学是一种传递和接受双向活动,学生是认识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器。所以,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而且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为什么德育课要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 答: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德育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

“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的:“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3.学习力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与提高教学成绩有什么关 系? 答:学习力包括①、正确的学习理想和动机②、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③、持久的学习执着和意志力④、良好的学习实践能力⑤、科学的学习方法等五方面内容。 学习力是学生具有的和后天培养的,但主要是通过后天培育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改变学生自身精神状态和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学习效果器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科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科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总结 回顾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工作,注意了以更新科学教育观念为前提, 以优化科学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发展学生科学素质为核心,以培养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授基本知识和兴趣为起点,认真完成 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1、继续努力学习《科学课程标准》,使自己能正确理解并在日常教 学中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以学论教。 2、经常浏览《科学课》、科学视野网、科学探究网等专业刊物和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认识水平。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积极认真地听课,虚心向其 他教师学习,遇到教学上的一些困惑能及时与其他教师交流学习, 博采众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本学期共听课47节(含 班会)。 4、注重利用各种反馈信息,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认真进行教后小结,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与总结中不断进步和 提升。 二、做好课堂教学常规工作 1、争取每节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1)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参,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甚至课本 上的每句话都弄清楚,以便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自如地 掌握知识的逻辑,适当补充教学资料,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充分考虑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 学法,思考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 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等。 (3)精心准备实验。因为科学课上实验所需材料范围很广,本学 期也没有和教材配套的学具制作材料,为了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 亲身体验感受,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我们只能自己开动脑筋 想办法:①凡是仪器室原有的自然实验材料和用品,都拿来充分利

学科教学论

、填空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 (注: “本体属性”可换成“本质属性、”“性质”、“基本特点” 2、语文素养大致可以分为四层:操作层、实施层、动力层和基础层。 3、实现课程总目标的五个发展方面: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4、从语文教学评价领域和评价内容,可以把评价指标定为三个维度,五个领域和两种类型。(1)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既是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也是评价语文教学的三个基 本标准,即,三维目标。 (2)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目标的五个板块/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包括汉语拼音)、阅读、写作(包括写 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①高中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②高中阶段的两种课程类型:必修课和选修课。 A必修课程是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条线索进行描述。 B选修课程分别根据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着研读五个系列的拟定 目 标。 5、钱梦龙教学提倡“三主四式”的教学方法,“三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小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四式“即导读式:自读一导读一教读一复读。 6、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的指的是:定向一自学一讨论一答疑一自测一自结。 7 、 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框架,即教学中的三教段是:感知一一理解一一实践。 (注:书中是初读一精读一复读) 作文的发展趋势,也是作文教学的训练方式是:命题作文一半命题作文一供料作文一话题作文。 9 、 作文讲评常用的方式:专题讲评、典型讲评、对比讲评、综合讲评。 10、作文批改常用的符号:增补、删除、保留、换位、紧接、换行、褒许、考虑、错别、后移。 11、理想型的语文学习档案袋的三部分构成: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系列作品(包括作文、读书报告、研究报告、朗读课文的录音带等)以及学生的反思记录等。 12、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主体性、参与性、生成性特征。 1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十环节:选择课题一确定目的一策划方案一角色分工一准备材料一明 确时间一优化步骤一组织实施一成果展示一评价反思。 14、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15、说课内容的四大板块: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补充:说板书设计、具体时间分配和说作业布置) 16、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效果五大方面。 17、评课的三方面内容:评教师的教、评学生的学、评教学内容。 18、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过程:课前准备、导入情境、模拟交际、可外延伸。 19、教学过程的优化模式: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总结感悟-练习巩固。

科学第一课常规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学生,了解什么是科学,选科学课代表。 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3、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 2.了解科学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教学准备】 “纸托水”实验器材:集气瓶、水、纸片、烧杯、水槽 【教学过程】 一、自由谈话,了解学生: 1.师谈话: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科学啦,我将和你们一起学习。我姓蓝,是你们的科学老师,在今后的科学课,我将带领你们一起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现象,探索科学奥秘。 2.师谈话:老师很想认识大家,你们告诉老师,老师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认识你们呢? 3.学生回答。 4.谈话:真没想到,大家想出了很多让老师认识你们的好方法。 5.提问:你们对科学有兴趣吗?(喜欢)那么,什么是科学呢? 二、倾听讲述,了解科学: 1.教师讲述什么是科学? 2.你们说说跟科学相关的事。 3.师谈话:刚才大家说了许多跟科学相关的事,我们可以把这些记下来,这就是写科学日记,如果把这些事写下来,就是很好的科学小论文,到时候老师会组织大家参加全国小学生科学小论文比赛。 三、了解教材,明确任务:

1.谈话: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一起探索科学奥秘了。那么,三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2.组织学生看封面:一个孩子正在观察蜗牛,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中观察、求真、记录的重要性。旁边的四幅小图,分别代表着本册的四个单元: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3.让学生自由看目录和里面的内容,然后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四、制定制度,选课代表: 1.说明平时学习以4人小组为基本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2.推选各大组科学组长和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3.讲解每月科学之星评选方法(从作业、器材准备、上课、合作等方面加星) 五、做小实验,激发兴趣: 1.师:刚才大家学习的非常认真,这让老师非常高兴,为此我想跟大家一起做一个小实验,实验的名称是:“纸托水” 2.出示实验器材(集气瓶、水、纸片、烧杯、水槽),问学生能不能做到,并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 3.教师进行演示:先把集气瓶装满水,将纸片小心地放在瓶口上,然后将集气瓶倒过来,水流不出来。 4.基本原理:空气有压力。是空气的压力托住了纸片,纸片托住了瓶中的水。 5.小结:在我们这册科学教材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活动和实验,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思考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建议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建议 1.怎样理解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和“教教材”是两种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是指这样一种教材观: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传统教材绝大多数足以知识作为逻辑主线的,至多是结论加验证性实验,这样“教教材”就成了只教概念、原理等知识的代名词。 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学的目标是多样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了科学素养的诸多侧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后几者的教育在教材中的反映呈有限的,它们更大程度上要靠亲历、体验各种与科学有关的活动达成;同时,又不能离开有关的知识单独进行。这势必要求教师从“教教材”的立场转到“用教材教”的立场——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有机结合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以充分实现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位“用教材教”的教师是这样设计“抑郁症”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的:为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他让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抑郁理论;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他让学生提出一种自己的抑郁理论;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他提供了一个抑郁病人案例,让学生开治疗处方。这是一个典型的“用教材教”的案例。 “用教材教”需要教师提高科学课程多方面目标意识和识别

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哪些知识的学习可以超越知识本身的价值。展示月相的变化是一回事,让孩子连续观察并记录28 天左右的月相是另一回事,后者给予儿童的更多也更重要:坚持性、客观性、认真、严谨… 2.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 首先看一下为什么要用行为化动词来表述教学目标。在教师撰写的教学目标中,常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表述: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②演示热胀冷缩现象;③学习“物体的沉和浮”。这些表述或失之于过于抽象、笼统,或失之于陈述的是教师行为,或失之于只写出要学的课题,致使执教者无法对教学的效果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美国学者拉尔夫·泰勒和布鲁姆均认为:教学的效果最终应反映在学生的行为变化上,因此主张陈述教学目标时,主语应该是学生,谓语应该是可测量的行为化动词。这样,可以避免因目标表述过于抽象、空洞而难以把握、无法测量的弊端。这些主张,为诸多课程设计者和教师认可并接受。 其次再来看一下怎样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来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 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3 类: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另一位美国学者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5 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显然,这些学习结果具有不同的特征,言语信息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常规“三字经”

教育学,求实效;倡合作,讲民主。让全体,都参与;既动手,又动脑。重探究,讲方法;为中心,不唯一。师语言,要清晰;既简洁,又准确。巧组织,善引领;重观察,能质疑。有调控,有指导;是首席,是伙伴。问题起,后预测;先设计,再实验。有整理,有分析;研讨后,出结论。提问题,有讲究;问怎样,为什么。有指向,有目标;讲情境,重理由。有难度,有欲望;跳一跳,摘得到。猜测时,重依据;敢质疑,能坚持。设计时,重讨论;找变量,要严谨。能控制,可操作;制订好,方可做。实验中,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分角色,要轮换;重观察,会动手。亮材料,可明示;可暗示,有梯度。做实验,要规范;最重要,是安全。做记录,要及时;求是实,讲准确。整理时,有分析;辨真伪,作解释。有发现,多交流;有疑问,多研讨。求共同,存已异;会倾听,讲民主。评价时,多激励;重过程,重发展。科学课,有特色;重证据,贯始终。教有法,无定法;善反思,能高效。

教育学,求实效;倡合作,讲民主。让全体,都参与;既动手,又动脑。重探究,讲方法;为中心,不唯一。师语言,要清晰;既简洁,又准确。巧组织,善引领;重观察,能质疑。有调控,有指导;是首席,是伙伴。问题起,后预测;先设计,再实验。有整理,有分析;研讨后,出结论。提问题,有讲究;问怎样,为什么。有指向,有目标;讲情境,重理由。有难度,有欲望;跳一跳,摘得到。猜测时,重依据;敢质疑,能坚持。设计时,重讨论;找变量,要严谨。能控制,可操作;制订好,方可做。实验中,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分角色,要轮换;重观察,会动手。亮材料,可明示;可暗示,有梯度。做实验,要规范;最重要,是安全。做记录,要及时;求是实,讲准确。整理时,有分析;辨真伪,作解释。有发现,多交流;有疑问,多研讨。求共同,存已异;会倾听,讲民主。评价时,多激励;重过程,重发展。科学课,有特色;重证据,贯始终。教有法,无定法;善反思,能高效。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 业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关于中学化学探究情景的论述 145965 代梦云 课程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彻底实现现代课程观和现代教学观,真正地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五官并用,全身心独立地开展体验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逐步成长为创新型、开拓型的各级各类英才。这就需要构建崭新的课堂教学结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以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为宗旨。从诱思教学和谐论来看,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为了实施好探究学习方式,必须发挥情意子过程的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求知欲、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本学科学习的热爱等。为此师生要善于共同创设好探究情景。 化学作为实验与理论密切结合的科学,化学教学的素材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从科学性、趣味性还是实用性等方面来说,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着重从中学化学探究情景的内涵、类型、案例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探究情景的内涵

探究情景为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展开提供的背景或场景,为打开探究式学习局面提供导引作用,在情景中隐藏着可能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创造机会。 探究情景富有真实性、针对性、情感性。探究情景从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和事物入手,或以自然界、社会及与其它学科相关的问题为切入点,呈现化学知识存在的实际背景,使学生尽可能在真实的情景中建构意义;探究情景必须指向一定的课程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主体交互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探究情景的类型 按照情景的呈现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问题情境 按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出现的阶段分为教学活动开始、过程中和结束时的问题情境。 开始时的问题情境 这一阶段的问题情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主要起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作用的问题情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课”阶段的问题情景,另一种问题情景虽然出现在教学的起始阶段,但它蕴涵的问题实际上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线索,也是教学目标的指向所在。 例如,在进行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时,开始这样描述:格林太太是位漂亮得妇女。当她开怀大笑时,人们会发现她一口洁白的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是她富有的象征;另一颗

学科教学论必读书目

学科教学论专业硕士读书心得 一、要有历史的眼光,鉴往知来——读一点语文教育史的书 语文不只是工具,语文教师更不是操持工具的工匠,为此,对自己从事的语文教育,要有历史的眼光,才能鉴往知来。张志公先生虽然限于历史的原因,主张过“工具说”,但他有一部相当精彩的著作《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初版),后来又增补改写成《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看了这本书至少可以明白:一百年前的教师是怎样教书的?使用的是什么教材?然后才可以思考:这些历史遗产对我们还有多大用途?怎样用它们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有了革命性的转变,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包括白话文运动)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要了解这一段历史的演变,可以读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的专著《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而对于这一百年语文教育历史要作一个综览,则可以读一本大书:顾黄初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了解了过去,还要展望世界,面向未来,华东师大倪文锦教授等主编的《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正是一部闳中而肆外、鉴往而知来的大部头著作。 二、语文教育大师的经典性专著 “五四”以来,思想、文化和学术的大师们,对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是十分关注的。他们有的专门为此写过文章,发表过专著。如梁启超就曾作过《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的演讲(见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下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胡适也先后作过《中学国文的教授》和《再论中学国文教学》的演讲(见《读书与治学》,三联书店1999年第一版),他还主持过高中国文课程标准的制订。 把主要精力放在大中小学语文教育上的大师,当然是三十年代以后的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陈望道、黎锦熙、吕叔湘等人。 叶圣陶的名字在三四十年代,往往与夏丏尊连在一起。他们志同道合,又是儿女亲家。他们以开明书店为基地,编教材《开明国语课本》、《国文百八课》;编杂志《中学生》;共同编写小说体学习语文的专著《文心》,具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他们开拓的这条语文教育之道路,是一条正路,一条大路,我们应该沿着这一条“开明之路”走下去。叶先生关于语文教育的论著,收在《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的第13、14、15三卷之中,而第16卷则是他编选的教材。这么多著作当然难以读遍,我以为《文心》一书是值得每位教师认真一读的。至于在教学实践方面,叶先生又与朱自清先生在40年代初合作编写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精读”是对经典名文的品赏和分析,如课堂实录一般;“略读”则是对一本本名著所作的介绍,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我认为他们开启了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我们今天也应该参考、学习和继承。 朱自清先生更多的工夫是在大学教书,但也没有离开语文教育的大范围。在《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中,有关语文教育的文字放在第二、三卷之中,其中以《国文教学》和《标准与尺度》这两辑与我们的关系最为切近。 朱光潜先生是一位美学大师,但他对语文教育的关注和影响甚大。上个世纪20年代末,他先是在叶圣陶主持的开明书店出版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然后在30年代初又在《中学生》杂志上写了“第十三封信”即《谈美》,是最通俗易懂的美学论著。然后又有了《诗论》、《我与文学及其他》;40年代则有《谈修养》和《谈文学》。我建议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可以通读朱先生这六本书(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新印的单行本)。他的文字十分流畅明白,文理清晰,许多深奥晦涩的理论被他一说就清楚了。尤其是《谈文学》中的几篇论写作的文字,对我们从事写作教学大有帮助。 陈望道先生是修辞学家。他的《修辞学发凡》,应是我们语文教师案头必备的著作。另外他也是第一个写“作文法”的人。他的《作文法讲义》(1922年上海民智书局版)中的主要部分收在《陈望道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之中。 一般人只知道郭绍虞先生是文学批评史家,其实他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方面也花了不少工夫。他的《学文示例》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大学语文教材,尤其是对文章的比较阅读方面,别开生面。他有关语文教育的论著收在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郭绍虞论语文教育》一书中。 在上一个世纪的语文教育大师中,黎锦熙先生是十分重要的一位。他早在1916年就倡建“国语研究会”,至1978年3月21日逝世那一天的上午,还在准备“语言学科规划会议”的讲稿。他的论著有具体入微的特色,读

教师资格证《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科学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 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方法和实验技能,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具备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掌握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科学课程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编制、选择作业。 (三)科学课程教学实施能力 能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征,恰当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适时地根据学生反馈优化教学。 (四)科学课程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科学学科与教学知识 1.科学专业知识 (1)掌握与初中科学课程密切相关的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大学物理中的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与原子核物理知识的基础知识;大学化学中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物学中的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进化论的基础知识;大学自然地理和天文学方面相关的基础知识。

小学科学教学常规

小学科学教学常规 (一)制订教学计划 、制订教学计划前,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各项要求,正确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 、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以及本册教材在学段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学期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根据各单元内容科学地制订教学计划。 、关注学科信息,了解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动态及相关资源,为制订教学计划作参考。 、教学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进度、教学措施、科学探究实验以及学期教改研究专题等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科学实验是学生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因此,平时必须切实抓好实验教学。 (二)备课 、备课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备课要深入钻研教材,阅读教师用书等相关资料,弄清教材编写意图及思路,明确“观察”、“实验”、“思考”、“制作”等活动要求。 、分析学情,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按照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明确本节教材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家庭、社区等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科学加工。

、设计教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借鉴《小学科学同步探究》设计的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科学学习及科学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活动赋予科学的内涵与价值,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身经历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对教学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要有预见,有相应的对策。 、写好教案。教案要详略得当,过程清楚。教案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以及教学反思与后记。。 、根据教学内容,做好课前教学仪器、材料(如:实物、模型、标本、图片、仪器、实验报告表、多媒体课件等)的准备。上课前要熟悉教具、学具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熟悉实验操作程序等。有些器材可能存在某些问题,上课前一定要事先进行演练,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提倡教师自己开发教具和学具,鼓励学生自己带些与教学有关的实物和材料。 (三)上课 、严守上课时间,上课带齐、带足实验材料和必要的教学资料。 、课堂上教师的着装要得体整洁,精神要饱满。教态要自然、亲切。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准确、生动,简练、流利,富有感染力。 、上课期间禁止携带通信工具,中途不得随便离开教室或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 、课堂上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做到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板书及时、规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教学开放、鼓励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积极开展小组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时间、空间。

学科教学论(数学)必做作业

?名称(必做)数学学习理论简介 ?所属章节 ?专题3 数学学习理论简介 作业要求 作业:专题中提到了“行动研究”这一概念,查阅有关文献,了解何谓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优势以及怎样开展行动研究。 要求:提交有关行动研究的阅读体会以及对自己的启示。 学号:姓名: 1.何谓行动研究 2. 行动研究的优势 3. 行动研究怎么做:行动研究的步骤 4.行动研究对自己的启示 1.何谓行动研究 含义: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一种以实践工作者为主体进行的研究,它以研究自己实践中的问题,改进实践为其本质。 (一)教育行动研究的涵义 教育行动研究的涵义 教育行动研究的概念来自于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1)教育行动研究特别指在教育情景中,由教育专业工作者(通常指教师)进行,用以改善教育专业实践,并达成教育理想或目标的行动研究。(陈惠邦,1998)(2)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景的研究,是以改善社会情景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艾略特J.Elliot,1991)(3)由社会情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Husen:《国际教育百科全书》,1985) 2.行动研究的优势 该研究法是克服以往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弊端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要求教育实践者担任主角,在实践过程中,选择实践中的某一问题开展研究,研究的成果也就是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行动研究法应用范围比较灵活,可以是针对个别学生、特定事件的研究,可以是班级集体内或整个学校内某个突出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一个学区、一个城镇(市、乡)、一个县、一个省范围内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的研究。 3. 行动研究怎么做:行动研究的步骤 勒温(K.Lewin)的螺旋循环模式;凯米斯行动研究模型(1985) 计划 “计划”是指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订“总体计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计划。 包含三方面:(1)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它要求研究者从现状调研、问题诊断入手(2)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3)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 行动 “行动”就是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行动过程。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一起行动。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会不断调整行动。 观察 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行动研究鼓励使用各种有效研究技术。

级英语学科教学论教学大纲

附件1: 一、课程描述(明确本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学科特点,明确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在知识、能力、素质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特别注意该课程在能力矩阵中的应突出培养的能力,200字以内)。 《英语学科教学论》是英语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和主要的职业课程,本课程通过系统介绍中小学英语教学基础理论,结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模拟教学实践,达到熟练运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教学方法与操作技巧,逐步形成中小学英语教师应有的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小学英语教师良好的职业信念和专业发展能力,为成为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奠定必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简要介绍学生应掌握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分条列出)。 1)能说出并解释中小学英语教学基本理论,能有针对性地运用其指导教学实践活动; 2)能应用中小学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的基本方法进行教学设计与模拟教学; 3)能列举常见中小学文化、情感与学习策略基本教学方法,自觉将其渗透在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教学之中; 4)能概述常见中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组织方法与形式并能独立设计课外活动; 5)能使用中小学英语听评课与说课技巧,按要求对所听课程进行评议与模拟英文说课; 6)能阐明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基本理论与方法,结合实际指导自己的专业发展。 2.能力目标:(主要是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分条列出)。 1)通过对中小学英语教学基本方法与技巧的学习,结合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具备基本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能力; 2)通过有关中小学英语教育理论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具备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3)通过模拟授课实践与试讲专门训练,形成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一年级现有六个教学班,共有学生252人,由于刚入学,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着好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大学生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我们一起学科学》、《我们怎么知道》、《玩中学》、《水》、《工具是个好帮手》五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大自然的特殊现象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教材以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目标 1、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3、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4、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外部的变化,强化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通过学生的看、听、摸、闻、尝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自然;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科学世界带来的奇妙,培养学生的探知能力。初步了解水的特性,感知水的性质。

温州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常规

温州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常规(试行) 一、备课常规 小学科学备课常规即教学准备的常规,基本内容包括制订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及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期教学计划 1.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2.分析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探究水平,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及班级状况等,分析利弊,作出预见,并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3.阅读教材和教师参考用书,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学计划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季节性较强的内容按季节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程,编写教学进度表。 4.学期教学计划要求在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完成。 (二)单元教学计划 1.单元教学开始前,要通过抽测、访谈、作业等方法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要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水平。 2.认真阅读教学用书,补充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把握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了解本单元教学内容编写意图,理清本单元课时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本着以生为本、高效教学的原则,教师可以个性化处理本单元各课时内容。 3.合理安排课时分配,教学能按计划进行,尽可能不拖延或超赶进度。 4.根据实际统筹准备单元教学材料。 (三)课时教学方案 课时教学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材料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1.制定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准确定位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表述应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体现科学知识(概念)、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科学课程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关键学习活动,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3.提前准备教学材料。教材上的观察、实验活动,教师在上课前要亲自做一遍,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 4.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明确每个阶段的学生活动,设计相应的关键问题,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5.及时反思:对目标的达成、活动的设计,及材料的实效等作教学反思,反思的形式可多样。一学期上交一个详尽的教学反思。 (四)其他 1.重视教学材料的准备,兼职教师至少准备整册教材中要求的60%的材料,专职教师要准备全册教材要求的所有材料,并要做好课后材料的整理、保存、共享。对教材中的设计做适当的改进,提倡开展自制教具,提高教学效率。 2.认真写好教学方案,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本学科任教年限三年以下的教师必须写详案,电子教案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修进,并保留修进过程的痕迹。 3.积极参与学科教研活动,县教研部门、学区、学校要积极为科学学科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使科学教师每月至少能参加一次科学专题教研活动。建议通过集体备课完成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备课工作,实现资源共享。 4.要及时关注“温州小学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利用“浙江小学科学网”等教学资源进行备课。 二、上课常规

学科教学论

《学科教学论》 一、填空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 (注:“本体属性”可换成“本质属性、”“性质”、“基本特点”) 2、语文素养大致可以分为四层:操作层、实施层、动力层和基础层。 3、实现课程总目标的五个发展方面: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4、从语文教学评价领域和评价内容,可以把评价指标定为三个维度,五个领域和两种类型。(1)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既是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也是评价语文教学的三个基本标准,即,三维目标。 (2)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目标的五个板块/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包括汉语拼音)、阅读、写作(包括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①高中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②高中阶段的两种课程类型:必修课和选修课。 A、必修课程是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条线索进行描述。 B、选修课程分别根据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着研读五个系列的拟定目标。 5、钱梦龙教学提倡“三主四式”的教学方法,“三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四式“即导读式:自读—导读—教读—复读。 6、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的指的是: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7、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框架,即教学中的三教段是:感知——理解——实践。 (注:书中是初读—精读—复读) 8、作文的发展趋势,也是作文教学的训练方式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供料作文—话题作文。 9、作文讲评常用的方式:专题讲评、典型讲评、对比讲评、综合讲评。 10、作文批改常用的符号:增补、删除、保留、换位、紧接、换行、褒许、考虑、错别、后移。 11、理想型的语文学习档案袋的三部分构成: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系列作品(包括作文、读书报告、研究报告、朗读课文的录音带等)以及学生的反思记录等。 12、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主体性、参与性、生成性特征。 1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十环节:选择课题—确定目的—策划方案—角色分工—准备材料—明 确时间—优化步骤—组织实施—成果展示—评价反思。 14、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15、说课内容的四大板块: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补充:说板书设计、具体时间分配和说作业布置) 16、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效果五大方面。 17、评课的三方面内容:评教师的教、评学生的学、评教学内容。 18、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过程:课前准备、导入情境、模拟交际、可外延伸。 19、教学过程的优化模式: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总结感悟-练习巩固。

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建议30条

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建议30条(修改稿) 小学科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课程。学好科学课程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学习小学科学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和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究激发兴趣、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科学态度。建立一套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规范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参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以下教学建议,请参照实施。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阅读教材,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要注意季节性较强的内容,可按季节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程。 第3条阅读教学参考用书,理解教材的逻辑关系,并补充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 第4条分析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探究水平,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及班级状况等,以便分析利弊,作出预见,采取对策。在教学开始前,通过抽测、访谈、作业等方法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科学概念水平。 第5条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教学进度应细致安排,教学能按计划进行,尽可能不拖延或超赶进度。 第6条设计分课时教学方案。课时目标要依据课文内容和学情分析准确定位,表述应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逐字逐句研读本课教材文本,了解教材中活动设计安排的意图,并与教师参考用书结合起来研读,确定本课的核心探究活动。 第7条精心准备有关的教学器材,器材必须充足和典型,避免两手空空进入教室进行教学,保证学生观察、实验活动顺利进行。教材上的观察、实验活动,教师在上课前要亲自做一遍,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 第8条器材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要突出探究活动的重点和本质。可以对教材中的设计做适当的改进,提倡开展自制教具,提高教学效率。 第9条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材料,阅读资料,提前进行观察记录。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10条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又要关注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尽量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协调发展。 第11条倡导探究式教学。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足的器材和时间,保证学生获得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一般师生占用时间分配大约为1:1,即学生自主的活动时间在20分钟左右。这就要求教师少讲精讲,指导有效,把时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第12条要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处理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要保证学生的分组实验顺利进行。如因条件所限,也要创造演示实验的条件。在课堂上尽量避免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 第13条对观察实验活动,应根据学生动手水平,进行必要的指导,避免成为没有指导的探究活动;也避免指导过度,使学生成为教师指令下的探究活动。 第14条课堂中器材的出示和回收,应该精心安排。一般不需要把一节课的全部材料都放在桌上,可以按照教学环节的展开,先后呈现器材,达到以器材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以器材引领教学活动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