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生化反应鉴定及其它试验操作规程

细菌生化反应鉴定及其它试验操作规程

1、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

原理: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必须有分子氧参加的,称为氧化型。可以进行无氧降解的,称为发酵型(发酵型细菌在有氧无氧的条件下均能分解葡萄糖)。不分解葡萄糖的细菌称为产碱型。

方法:将待检细菌同时穿刺接种两支Hugh-Leifson 培养基,其中一支培养基滴加无菌石蜡(或其它矿物油),高度不少于lcm。35C, 24小时或更长。

结果:培养基变黄表示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两支培养基均无变化为产碱型或不分解糖型;两支培养基均均产酸为发酵型。若仅不加石蜡的培养基产酸为氧化型。

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与非发酵细菌的鉴别,前者均为发酵型,而后者均为氧化型或产碱型。也可用于葡萄球菌与微球菌问的鉴别。

2、B -半乳糖苷酶(ONPG)试验

原理:细菌产生半乳糖苷酶,分解邻-硝基酚卩-D- 半乳糖苷(无色)生成邻-硝基酚(黄色)。

结果:菌悬液呈现黄色为阳性反应,一般在20-30

分钟内显色

应用:主要用于迟缓发酵乳糖菌株的快速鉴定。

3、七叶苷水解试验原理:有的细菌可将七叶苷分解成葡萄糖和七叶素,七叶素与培养基中的枸橼酸铁的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黑色的化合物。

结果:培养基变黑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应用:主要用于D 群链球菌与其它链球菌的鉴别。前者为阳性,后者为阴性。也可用于革兰阴性菌与厌氧菌的鉴别。

4.甲基红试验原理: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产生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pH 值降至4.5 以下,加入甲基红呈现红色为阳性。若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的酸少,或产生的酸进一步转化为其他产物,则培养基pH 值仍在6.2 以上,加入甲基红呈现黄色为阴性。

结果:呈现红色为阳性,橘红色为弱阳性。黄色为阴性。

应用:主要用于鉴别大肠杆菌与产气杆菌,前者阳性,后者阴性。此外肠杆菌科中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志贺菌属等阳性,而肠杆菌属、哈夫尼亚菌属则为阴性。

5、VP 试验原理:某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脱羧产生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环境中,氧化为二乙酰,与精氨酸中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

结果:在数分钟内出现红色为阳性,如无红色出现且

于35C4h后仍如故者即为阴性。

应用:本试验与甲基红试验一起使用,因为前者阳性的细菌,后者通常为阴性。

6、吲哚(靛基质)试验

原理:细菌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靛基质),加入对位二甲基苯甲醛生成红色玫瑰吲哚。

结果:于两者液面接触处出现红色为阳性,无色为阴性。

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的鉴定。

6、尿素分解试验

原理:具有尿素酶(尿酶)的细菌,分解尿素产生大量的氨,培养基变碱。

结果:培养基呈碱性,使酚红指示剂变红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

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科中变形杆菌属细菌的鉴定,

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为阳性,克雷伯菌属、

枸椽酸菌属、雷氏普罗威登菌和摩根摩根菌为阳性。

7、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原理:某些细菌可产生苯丙氨酸脱氨酶使苯丙氨酸脱氨生成苯丙酮酸,加入FeCl3 生成绿色化合物。

结果:出现绿色为阳性,应立即观察结果,延长会引起退色。

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的鉴定,变形杆菌属、普罗

威登斯菌和摩根摩根菌均为阳性。肠杆菌科其它菌均为阴性。

8、氨基酸脱羧酶试验原理:具有氨基酸脱羧酶的细菌,分解氨基酸脱羧生成胺和CO2 使培养基变碱,指示剂改变颜色。

结果:对照管应呈黄色,测定管呈紫色(指示剂为溴甲酚紫)为阳性。

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

9、氧化酶试验原理:氧化酶是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最终呼吸酶。具有氧化酶的细菌,首先使细胞色素C 氧化,再由氧化型细胞色素C 使对苯二氨氧化。生成有色醌类化合物。

结果:细菌在与试剂接触10 秒内呈紫色为阳性。为

保证结果准确性,应作阴、阳性对照。

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科与假单胞菌的鉴别,前者为

阴性。后者为阳性。

10、过氧化氢酶试验(触酶试验)原理:具有过氧

化氢酶的细菌,能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新生态氧,继而形成分子氧出现气泡。

试剂:3%过氧化氢溶液方法:取菌置于洁净的试管

或玻片上,然后滴加3%过氧化氢数滴;或直接滴加3%过氧化氢于不含血液的细菌培养基中,立即观察结果。

结果:有大量气泡产生为阳性。不产生气泡为阴性。

应用:革兰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均阳性。而链球菌均阴性。

11、硝酸盐还原试验

原理: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在合成过程中,硝酸盐还原为亚哨酸盐和氨。再由氨转化为氨基酸和细菌内其它含氮化合物。二是在分解代谢过程中,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代替氧作为呼吸酶系统中的受氢体,能使硝酸盐还原的细菌从哨酸盐中获得氧而形成亚硝酸盐和其它还原性产物。

结果:出现红色为阳性。若加入试剂后无颜色变

化反应,可能是①硝酸盐没有被还原,试验阴性。②

硝酸盐被还原为氨和氮等其它产物而导致假阴性,这时应加入少许锌粉,如出现红色则表明试验确实为阴性。若仍不产生红色,表明为试验为假阴性。

应用:本试验在细菌鉴定中应用广泛。

12、氧化酶(改良法)试验

试剂:

四甲基对苯二胺(TMPD) 6.0g

二甲基亚砜(DMSO) 100.oml 溶解TMPD 于DMSO 中,置于避光玻塞瓶中,可在室温中保留几个星期。

方法:被检菌株移种于7 %羊血琼脂上,30 C需氧条件下孵育15〜18h,刮取菌落涂布于无色滤纸片上,加l 滴

上述试剂,阳性者在2min 内呈深蓝色。

若被测菌株移种在蛋白胨酵母浸出液琼脂上,至

少孵育3天以上,才可检测,阳性反应5〜10min 出现。

13、CAMP 试验

原理:B 群链球菌能产生CAMP 因子,可促进葡萄球菌的B -溶血素溶解红细胞活性,因此在两菌的交界处溶血力增加。出现矢形(半月形)的溶血区。

结果:在两划线交界处出现箭头样的溶血区为阳

应用:在链球菌中,只有B群链球菌CAMP试验阳性。

14、O/129 抑菌试验

原理:0/129(二氨基喋啶)对弧菌属、邻单胞菌属细菌有抑制作用,而对气单胞菌无抑制作用。

方法:将待检菌均匀涂布于碱性琼脂平板上,镊

取0/129纸片(含药40ug)贴于平板上,35C, 18〜24h, 观察结果。

结果:出现抑菌环为敏感,无抑菌环为耐药

应用:弧菌属、邻单胞菌属对0/129 敏感,而气单胞菌属耐药

15、杆菌肽试验

原理:A 群链球菌对杆菌肽几乎全部敏感,而其它链球菌绝大多数对其耐药。

16、奥普托欣试验

原理:几乎所有的肺炎链球菌对0ptochin 敏感,而0ptochin 对其它链球菌则无抑制作用

17、.H2S 试验

原理:有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含硫氨基酸(如胱胺酸、半胱胺酸)产生硫化氢,硫化氢遇到铅或亚铁离子,则生成黑色的硫化铅或硫化铁。

结果:培养基变黑为阳性,不变为阴性。应用:主要

用于肠杆菌科属或种的鉴定。

18、触酶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

试剂:3%H202溶液,置棕色瓶内于4C阴暗处保存。

方法:先挑取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置于洁净的玻片上,然后滴加3%过氧化氢溶液1〜2滴。静置之, lmin 内产生大量气泡的为阳性,不产生气泡的为阴性。

19、葡萄球菌凝固酶和凝聚因子试验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被广泛地用于常规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其他葡萄球菌。试管法凝固酶试验称为葡萄球菌凝固酶,玻片法为检测凝聚因子。

19.1 凝聚因子试验:取1 滴蒸馏水于洁净的玻片上,用接种环挑取待检菌一环置于蒸馏水中,制成浓的菌悬液,无自凝现象。然后加一环家兔血浆混合,10s 内观察结果,出现明显细菌凝块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如超过10s可出现假阳性,有10%〜15%金黄色葡萄球菌呈假阴性,因此必须用

试管法验证凝聚因子试验。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点:

(1)10s内观察结果。

(2)必须制备浓厚的均匀菌悬液。

(3)用EDTA 抗凝的兔血浆为最好。

(4)加血浆后不要再混搅,以免细菌凝块分散变小。

(5)生长在高盐培养基上的菌落可出现自凝或假阳性。

19.2 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用生理盐水将血浆4 倍稀释,取0.5ml。然后挑取3〜5个菌落于稀释血浆中,成浓菌悬液。置37C水浴,3〜4h后读取结果,凝固者为阳性。若阴性,继续观察到24h,不凝固者为阴性。试验应同时作阳性、阴性对照。

试管法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阳性者,应见到明显的纤维蛋白凝胶块,出现羊毛状或纤维状沉淀物并非真正凝固,应判为阴性。中间型葡萄球菌、猪葡萄球菌需要较长时间孵育,才可出现阳性。凝固酶试验应考虑下述情况:

①某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溶纤维蛋白酶,溶解纤维蛋白凝块。

②所用血浆缺乏纤维蛋白原。

③试验菌株不纯。结果:玻片法以血浆中有明显的颗

粒出现而盐水

中无自凝现象判为阳性;试管法以血浆凝固为阳性。

应用:作为鉴定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重要指标,也

是葡萄球菌鉴别时常用的一个试验

20、新生霉素耐药试验

方法:挑取待检菌菌落数个,制成相当0.5 号麦氏管(McFarland)浓度菌液,棉拭子浸透,挤去多余液,均匀涂在M-H平板上,贴上含5ug/片的新生霉素纸片,35°C 孵育16〜20h,抑菌环直径W 16为阳性(耐药)。试验时应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做阴性(敏感)对照,以确认纸片是否有效。

医院微生物室诺卡菌属检验操作规程

XXXX医院 微生物室诺卡菌属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 2 标本类型 3 鉴定检验 3.1 形态染色 3.2 培养特性 3.3 生化反应 3.4 鉴别要点 3.5 操作步骤 4 药敏试验 5 质量控制 6 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 7 临床意义 8 鉴定流程 9 相关文件 1 目的 规范诺卡菌属检验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诺卡菌属是一群需氧的、能形成气生菌丝、有孢子的革兰阳性菌,包括13个种,其中星形诺卡菌、巴西诺卡菌等6个种与人类致病有关。 2 标本类型 血液、痰、脑脊液、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3 鉴定检验 3.1 形态染色:革兰阳性的分枝菌丝或断裂成杆菌,抗酸染色呈部分抗酸性。 3.2 培养特性:注意寻找标本中的颗粒接种培养,在不含抗生素的沙氏培养基(SDA)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上,22℃或35℃均可缓慢生长,

需5 ~ 7日可见表面有皱褶,呈颗粒状、黄色或深橙色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较小、白色,时间延长可出现橙色。 3.3 生化反应:触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不分解甘露醇、肌醇、酪蛋白、酪氨酸和黄嘌呤,溶菌酶试验阳性,淀粉、明胶试验阴性。 3.4 鉴别要点 3.4.1菌属特征:革兰阳性,菌体为丝状,抗酸染色呈部分抗酸性,生长缓慢,菌落较小,分解葡萄糖,不分解酪蛋白、酪氨酸和黄嘌呤。 3.4.2 星形诺卡菌:与分枝杆菌的鉴别是星形诺卡菌革兰染色性强,抗酸染色性弱,盐酸乙醇易脱色,菌体呈丝状;分枝杆菌抗酸性强,不易脱色,革兰染色弱。 3.4.3 星形诺卡菌与分枝杆菌属和放线菌属的鉴别是三者镜下形态相似,但星形诺卡菌抗酸染色弱阳性,分枝杆菌属强阳性,放线菌必则为阴性。 3.5 操作步骤 3.5.1 观察菌落特征,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 3.5.2 触酶试验:参见《触酶试验操作规程》。 3.5.3 鉴定:从SDA平板上挑取纯菌落,用仪器法或传统生化法进行细菌鉴定。 4 药敏试验 参见《药敏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S19最新版本文件。 5 质量控制 见《质量管理程序》。 6 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

细菌生化反应鉴定及其它试验操作规程

细菌生化反应鉴定及其它试验操作规程 1、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 原理: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必须有分子氧参加的,称为氧化型。可以进行无氧降解的,称为发酵型(发酵型细菌在有氧无氧的条件下均能分解葡萄糖)。不分解葡萄糖的细菌称为产碱型。 方法:将待检细菌同时穿刺接种两支Hugh-Leifson培养基,其中一支培养基滴加无菌石蜡(或其它矿物油),高度不少于lcm。35℃,24小时或更长。 结果:培养基变黄表示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两支培养基均无变化为产碱型或不分解糖型;两支培养基均均产酸为发酵型。若仅不加石蜡的培养基产酸为氧化型。 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与非发酵细菌的鉴别,前者均为发酵型,而后者均为氧化型或产碱型。也可用于葡萄球菌与微球菌问的鉴别。 2、β-半乳糖苷酶(ONPG)试验 原理:细菌产生半乳糖苷酶,分解邻-硝基酚β-D-半乳糖苷(无色)生成邻-硝基酚(黄色)。 结果:菌悬液呈现黄色为阳性反应,一般在20-30

分钟内显色。 应用:主要用于迟缓发酵乳糖菌株的快速鉴定。 3、七叶苷水解试验 原理:有的细菌可将七叶苷分解成葡萄糖和七叶素,七叶素与培养基中的枸橼酸铁的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黑色的化合物。 结果:培养基变黑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 应用:主要用于D群链球菌与其它链球菌的鉴别。前者为阳性,后者为阴性。也可用于革兰阴性菌与厌氧菌的鉴别。 4.甲基红试验 原理: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产生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pH值降至4.5以下,加入甲基红呈现红色为阳性。若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的酸少,或产生的酸进一步转化为其他产物,则培养基pH值仍在6.2以上,加入甲基红呈现黄色为阴性。 结果:呈现红色为阳性,橘红色为弱阳性。黄色为阴性。 应用:主要用于鉴别大肠杆菌与产气杆菌,前者阳性,后者阴性。此外肠杆菌科中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志贺菌属等阳性,而肠杆菌属、

细菌常见的生化反应试验

细菌常见的生化反应试验 (一)什么是生化试验? 指通过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代谢方式和条件等来鉴别细菌的类别、属种的试验。 生化试验或称生化反应:细菌的酶不完全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不一致,因此其代谢产物各异。在培养基中加入可与被测终产物反应的指示剂,产生肉眼可见的变化,如颜色的改变等,利用生化方法来鉴定细菌的试验,统称为细菌的生化试验或称生化反应 (二)生化试验的方法: 1在培养物中加入某种底物与指示剂,经接种、培养后,观察培养基的pH值变化。 2在培养物中加入试剂,观察它们同细菌代谢产物所生成的颜色反应。 3根据酶作用的反应特性,测定酶的存在。 4根据细菌对理化条件和药品的敏感性,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三)生化试验的注意事项 1.待检菌应是新鲜培养物,培养18~24h。 2.待检菌应是纯种培养物。 3.遵守观察反应的时间。观察结果的时间,多为24或48 小时。 4.应做必要的对照试验。 5.提高阳性检出率,至少挑取2~3待检的疑似菌落分别进 行试验。 (四)检验细菌的生化试验范围 :1、糖(醇)类代谢试验 2、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3、有机酸盐和铵盐的利用试验 4、呼吸酶类试验 5、毒性酶类试验 二、糖醇类代谢试验 (一)糖醇类发酵试验 (二)葡萄糖氧化发酵(O/F)试验 (三)V-P试验 (四)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MR

(五)七叶苷水解试验(六)甘油品红试验(一)糖醇类发酵试验 1、原理:不同的细菌对各种糖醇的分解能力及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各不同,有的能分解多种糖(醇),有的只能分解1~2种糖(醇) ,有的分解糖(醇)能产酸产气,有的分解糖(醇)只产酸不产气,根据这些特点,可鉴别细菌。 常用的糖醇 单糖:葡萄糖、甘露糖醇、木糖、半乳糖鼠李糖 双糖:乳糖、蔗糖、麦芽糖、蕈糖 三糖:棉子糖 多糖:菊糖、肝糖、淀粉 醇类:甘露醇、山梨醇、肌醇、卫茅醇 2试验方法:用接种针或环移取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糖发酵管中,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用接种针作穿刺接种。置36±1.0℃培养1~3天,每天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和记录: •产酸产气,阳性,以“⊕”表示

医院微生物室革兰氏阳性球菌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XXXX医院 微生物室革兰氏阳性球菌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工作职责 4 检验步骤 4.1 培养特性 4.2形态与染色 4.3 生化反应 5 药敏实验 6 结果报告 7 注意事项 1 目的 规范革兰氏阳性球菌鉴定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 各类痰、尿、粪、脓液、血、拭子、分泌物、静脉导管、气管穿刺抽取的痰液等标本。 3 工作职责 检验人员严格执行本程序。 4 检验步骤 4.1 培养特性 一般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置于有氧环境中培养,痰、拭子和脑脊液标本接种后置于含5% ~ 10% CO2环境中培养,分3区划线接种。不同革兰阳性球菌的生长速度和菌落形态各异,溶血与否也有助于鉴定,根据上述特征,可初步推测革兰阳性球菌的种类。 4.2形态与染色 选择平板上的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观察细菌的形态和

染色性,并估计标本中大致的含菌量。镜下可见革兰染色阳性、菌体形态圆或卵圆形,成对、四联、成链状或不规则排列。 4.3 生化反应 可依据细菌的菌体染色形态、菌落特性以及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性作出初步鉴定。最后鉴定则要进行生化反应及终末代谢产物检查。生化试验主要包括触酶试验、多种糖类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和硫化氢试验等。目前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 鉴定革兰阳性球菌。 5 药敏实验 5.1 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包括药敏实验。 5.2 采用其它鉴定系统则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用血琼脂药敏平板,抗生素选用参考CLSI的标准。 6 结果报告 所有的标本如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应尽可能鉴定至种,报告“XX 菌生长”。 7 注意事项 7.1 操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注意生物安全防护,要戴口罩和手套。 7.2 所有报告结果后的标本及污染物,必须经高压灭菌、焚烧或浸泡杀菌剂中。 7.3 若送检途中培养瓶不慎打破,应封锁现场,进行消毒处理。 7.4 标本运送应采用密封容器。 7.5 肺炎链球菌根据其独特菌落形态(肚脐样菌落)、染色特点、胆汁溶菌试验阳性及对奥普托新敏感进行鉴定。

细菌生化鉴定检验

细菌生化鉴定检验 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进行着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由于细菌所具有的酶系不尽相同,对 底物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其代谢产物也不同。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这些代谢产物,可 帮助鉴定细菌,这种生化反应测定方法称为细菌的生化试验。在临床细菌检验工作中,除根据 细菌的形态与染色及培养特性对细菌进行初步鉴定外,还往往利用细菌的生化试验进行进一 步的鉴定,细菌的生化试验对绝大多数分离的未知菌属(或种)的鉴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掌握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方法及应用,对于鉴定和鉴别细菌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的生化试验的基本方法是,将已分离纯化的待检细菌,接种到含有特殊物质和指示 剂的鉴别培养基中,通过观察细菌在培养基内的pH值变化,或是否产生某种特殊的代谢产物,来判断细菌的生化反应结果。 1 糖(醇、苷)类发酵试验 1.1原理:由于各种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苷)类的酶,故对糖的分解能力及分解糖产生的终末产物各不相同,如有的能分解糖类产酸、产气,有的仅产酸,有的不能分解糖。故 可利用此特点以鉴别细菌。 1.2方法:将分离的纯种细菌,以无菌操作接种到含有指示剂的糖(醇、苷)类发酵培养基中,35℃恒温箱培养18~24 h观察结果。若用微量发酵管,或培养时间较长,应注意保持湿度,以免培养基干燥。 1.3结果:接种的细菌,若能分解培养基中的糖(醇、苷)类,则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呈酸性反应。若产气.则可使液体培养基中倒管内或半固体培养基内出现气泡,可使固体培养基内有 裂隙等现象。若不分解培养基中的糖(醇、苷)类,则培养基中除有细菌生长外,无其他变化。 1.4应用:发酵试验是鉴定细菌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试验,特别对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尤 为重要。 2 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 2.1原理:根据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对氧需求的不同,将细菌分为氧化型、 发酵型和产碱型三类。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必须有氧参加的,称为氧化型。氧化型 细菌在无氧环境中不能分解葡萄糖。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无氧降解的,称 为发酵型。发酵型细菌无论是在有氧环境还是在无氧环境都能分解葡萄糖。不分解葡萄糖的 细菌称为产碱型。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亦称为O/F试验或Hugh-Leifson(HL)试验,利用 此试验可区分细菌的代谢类型。 2.2方法:取2支Hugh-Leifson(HL)葡萄糖培养基,置沸水中水浴10 min以驱逐培养基 中的氧气,冷却后,将待检菌同时接种两支HL培养基,其中一支培养基滴加无菌的液体石 蜡(或其他矿物油),使培养基与空气隔绝。另一支不加液体石蜡,培养基暴露于空气中。将 培养基于35℃培养18~24 h。 2.3结果:两支培养基均无变化,为产碱型;两支培养基均产酸(变黄),为发酵型;加液体石蜡的培养基不产酸,不加液体石蜡的培养基产酸,为氧化型。 2.4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与非发酵菌的鉴别,前者均为发酵型,而后者通常为 氧化型或产碱型。也可用于葡萄球菌与微球菌之间的鉴别。 3 伏普试验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背景 细菌鉴定是微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细菌的形态、生理特征和生化反应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细菌的种属和特性。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是其中的关键步骤,通过观察细菌对不同物质的代谢情况,可以获取有关其代谢能力、营养需求和产物生成等信息。本报告旨在介绍常用的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以提供准确的鉴定和分类建议。 分析 1. 嗜热/嗜冷性 嗜热/嗜冷性是指细菌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常用实验方法包括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 行培养观察,并记录生长情况。根据结果可将细菌分为嗜热菌(适宜高温)、嗜冷菌(适宜低温)或中温菌(适宜中等温度)。 2. 好氧/厌氧性 好氧/厌氧性是指细菌对氧气需求的差异。常用实验方法包括在含氧和不含氧的培 养条件下观察细菌生长情况。根据结果可将细菌分为好氧菌(需氧)、厌氧菌(不需氧)或兼性厌氧菌(能在有或无氧的条件下生长)。 3.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是观察细菌壁结构的常用方法。该实验通过处理细菌样品,并使用革兰染色剂将其染色,然后观察其颜色变化。根据结果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蓝紫色)或革兰阴性(红粉色)。 4. 淀粉酶活性 淀粉酶活性实验用于检测细菌对淀粉的降解能力。该实验将待测细菌培养于含淀粉的琼脂平板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液滴定并观察是否出现透明圈。透明圈表示淀粉被降解且产生了淀粉酶。 5. 水解酪蛋白活性 水解酪蛋白活性实验用于检测细菌对酪蛋白的降解能力。该实验将待测细菌培养于含酪蛋白的琼脂平板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盖有硫酸铜的试管放置在平板上,观察是否出现由蓝色转变为紫色的反应。颜色变化表示细菌产生了水解酪蛋白酶。

实验九 细菌的生化鉴定

实验九细菌的生化鉴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的测定方法; 2、掌握糖发酵试验、淀粉实验、吲哚实验、M.R.及V. P的原理、方法及相应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3、了解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及其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4、掌握以上实验的用途。 二、实验原理 各种微生物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由于细菌特有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特性,这种差异就表现得更加明显。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故不同细菌分解、利用糖类、脂肪类和蛋白类物质的能力不同,它们对物质的代谢谱和分解产物也就不同,细菌的这种代谢特点可供鉴别细菌之用。用生理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其在菌株的分类鉴定中具有主要意义。 1、糖发酵实验 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其产生的代谢产物亦不相同,如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酸的产生可利用指示剂来判定。在配制培养基时预先加

入溟甲酚紫[P HS . 2 (黄色)一6 . 8 (紫色)] ,当发酵产酸时,可使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气体产生可由发酵管中倒置的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发酵后产生的有机酸:乳酸、醋酸、丙酸等(溴甲酚紫变色范围pH5.2~6.8, pH<5.2黄色,pH>6.8紫色);发酵后产生的气体:甲烷、氢、二氧化碳等(杜氏小管内有气泡,产气漂浮)。 2、M.R.及V.P实验 很多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再被分解,产生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 降低到4 . 2 以下,这时若加甲基红指示剂呈现红色。因甲基红指示剂变色范围是pH4 . 4 (红色)-pH6 . 2 (黄色)。若某些细菌如产气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但很快将丙酮酸脱梭,转化成醇等物,则培养基的pH 仍在6 . 2 以上,故此时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现黄色。甲基红试验是用来检测由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当细菌代谢糖产生酸时,培养基就会变酸,使加入培养基的甲基红指示剂由橘黄色变为红色。VP试验是用来测定某些细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非酸性或中性末端产物的能力,如丙酮酸。丙酮酸经缩合、脱羧后生成乙酰甲基甲醇,此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精氨酸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 3、吲哚实验 吲哚试验是用来检测吲哚的产生。有些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和丙酮酸。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结合,形成红色的玫瑰吲哚。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肠杆菌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肠杆菌标准操作规程 1. 概述 肠杆菌属包括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格高肠杆菌、中间肠杆菌、河生肠杆菌、日沟肠杆菌、生癌肠杆菌和梨形肠杆菌等14个种。 2. 标本类型 痰液、脑脊液、穿刺液、脓液、血液等标本。 3. 鉴定 3.1 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粗短杆菌,有周身鞭毛,无芽胞,与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相似。 3.2 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呈灰白色,不溶血;在麦康凯等培养基上因发酵乳糖形成红色、较大菌落;在中国蓝琼脂平板上形成中等大小、蓝色菌落。 3.3生化反应氧化酶试验阴性,TSI为A/A;发酵葡萄糖、乳糖、山梨醇等多种糖类,不发酵卫矛醇;IMViC--++,动力、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阳性,H2S、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阴性。 3.4 鉴别要点 3.4.1 本菌特征: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IMViC--++,动力、鸟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均为阳性。 3.4.2 阴沟肠杆菌与成团泛菌的鉴别阴沟肠杆菌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均阳性,赖氨酶脱羧酶试

验阴性;成团泛菌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均阴性,并产黄色色素。 3.4.3 阴沟肠杆菌与产气肠杆菌的鉴别阴沟肠杆菌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阳性,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阴性;产气肠杆菌相反。 3.4.4 产气肠杆菌与成团泛菌的鉴别前者鸟氨酸脱羧酶和赖氨酶脱羧酶试验阳性,而后者相反。 3.5 操作步骤 3.5.1 氧化酶试验参见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5.2 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用微生物鉴定仪或传统生化法进行细菌鉴定。 4. 药敏 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S20最新版本文件。 5. 质量控制 参见质量管理程序。 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 阴沟肠杆菌既存在ESBLs问题,有存在AmpC酶的问题,故耐药情况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和耐药机制检测报告选药。如果检出上述两种酶,体外试验对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氨曲南敏感,也应报告对其耐药;同时对头霉素、酶抑制剂也耐药。重症感染者首先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治疗。

微生物操作规程

微生物操作规程 本规程旨在规范微生物实验室的各项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保障实验人员及环境的安全。 (1)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着实验室专用服装,并佩戴一次性手套。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接触微生物样品,如需接触,应使用一次性手套。 (2)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严禁吸烟、进食,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3)实验后应及时清理实验场地,并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1)收到微生物样品后,应立即进行标识并记录。标识应清晰、易于识别,包括样品名称、来源、数量等信息。 (2)微生物样品应存放在无菌容器中,并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运输和储存。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样品不受污染。 (3)微生物样品处理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并使用一次性无菌器材和试剂。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将实验器材和试剂进行消毒处理。(1)实验前应详细了解实验要求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2)实验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定,避免样品污染。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负责人。 (3)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将实验数据整理汇总,并进行分析和报告。报告应清晰、准确、完整地反映实验结果。 (1)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如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负责人。 (2)使用仪器设备前应了解其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正确使用和安全操作。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整洁和良好状态。 (1)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均应做好详细记录,包括实验时间、操作人员、实验内容、使用的仪器设备等。记录应清晰明了,易于查阅和分析。 (2)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结果的重要文件,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撰写。报告中应包括实验目的、样品信息、实验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相关人员审阅和批准。 本规程是保障微生物实验室正常运转和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实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金黄杆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金黄杆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 概述 金黄杆菌属包括脑膜脓毒金黄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等6个种。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脑膜脓毒金黄杆菌,又称脑膜败血金黄杆菌。 2. 标本类型 血液、痰、脑脊液、尿液、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3. 鉴定 3.1 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杆菌。 3.2 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小时,形成黑色菌落。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生长或生长不佳。在营养琼脂平板上不生长,形成亮黄色菌落。 3.3 生化反应氧化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不分解蔗糖和木糖;葡萄糖O/F为氧化型;七叶甘、吲哚和明胶液化均为阳性;动力、枸橼酸盐和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 3.4 鉴别要点 3.4.1 本菌属特征菌落黄色,氧化酶试验阳性,葡萄糖O/F为氧化型,吲哚试验阳性,动力、枸橼酸盐和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 3.4.2 脑膜炎脓毒金黄杆菌与阪畦肠杆菌、成团泛菌的鉴别脑膜炎脓毒金黄杆菌氧化酶试验阳性,后两者均为阴

性。 3.4.3 脑膜炎脓毒金黄杆菌与产吲哚金黄杆菌和吲哚金黄杆菌的鉴别脑膜炎脓毒金黄杆菌分解甘露醇,DNA酶试验阳性,不水解淀粉,而后两者则相反。 3.5 操作步骤 3.5.1 氧化酶试验参见《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5.2 鉴定从血平板上挑取有光泽的菌落,用微生物鉴定仪或传统生化反应进行细菌鉴定。 4.药敏 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S20最新版本文件。 5.质量控制 见《质量管理程序》。 6.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 该菌对氨基糖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有天然耐药性,但对利福平、红霉素、克林霉素及复方磺胺敏感。 7.临床意义 脑膜炎脓毒金黄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也是医院感染常见菌之一,可引起术后感染和菌血症,也可致新生儿脑膜炎。 8.鉴定流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标准操作规程 1. 概述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包括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和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5群。与普通大肠埃希菌的生化反应相似,应结合血清反应(O、H和K抗原)、毒性试验(ST和LT肠毒素)和临床症状,分别鉴定5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2. 标本类型 粪便标本。 3. 鉴定 3.1 形态染色与一般大肠埃希菌相同。 3.2 培养特性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不透明、粉红色或无色菌落。 3.3 生化反应与普通大肠埃希菌相似。 3.4 鉴别要点在山梨醇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无色菌落。IMViC++--, 3.5 不发酵或迟发酵山梨醇,为本菌的主要特征。 3.6 操作步骤 3.6.1 氧化酶试验参见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6.2 致病型大肠埃希菌的鉴定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婴幼儿水样或蛋花汤样便,鉴定为大肠埃希菌后用EPEC分型血清作O:H分型。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水样便,鉴定为大肠埃希菌后需要测定ST和LT两种肠毒素及血清分型。ST的检查可用兔肠段结扎试验,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DNA 探针)检测。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细菌性痢疾样便,生化特性与志贺菌相似,不发酵或迟发酵乳糖,赖氨酸脱羧酶阴性,无动力,符合EIECO:H血清分型,豚鼠眼结膜试验、HELA细胞侵入试验阳性。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早期为水样便后为血便,有50多个血清型,最具代表性的是O157:H7不发酵或迟发酵山梨醇,在山梨醇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无色菌落,可用EHECO:H诊断血清进行分型。 4. 药敏 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S20最新版本文件。 5. 质量控制 参见质量管理程序。 6. 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 疑似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分离菌应先鉴定为大肠埃希菌,再通过不同的方法鉴定到种型,如分离到上述4种腹泻病原菌,应立即向临床发出报告。 7. 临床意义

微球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微球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L概述 微球菌属包括藤黄微球菌、玫瑰色微球菌、里拉微球菌、西宫微球菌、卡氏微球菌、活跃微球菌和易变微球菌等9个菌种。藤黄微球菌是微球菌属中的代表种。 2.标本类型 血液、尿液、痰、脑脊液、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3.鉴定 3.1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球菌,菌体比葡萄球菌大,单个、成双、四联排列或立体包裹状不规则团块。 3.2培养特性:藤黄微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小于葡萄球菌,呈圆形、突起、光滑、不透明、黄色菌落;在营养琼脂上菌落呈黄色。 3.3生化反应:触酶、氧化酶试验阳性,胆汁七叶甘、精氨酸双水解酶、枸椽酸盐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阴性。 3.4鉴别要点 3.4.1革兰阳性球菌,菌体较大,菌落呈黄色,触酶试验阳性。 3.4.2微球菌属各菌种间的鉴别:见表5-32

3.4.3与葡萄球菌的鉴别:见表5-33 表5-32微球菌属各菌种的生物学特性 生化反应藤黄微球菌里拉微球菌易变微球菌玫 瑰色微球菌活跃微球菌卡氏微球菌西宫微球菌不 动微球菌盐生微球菌 色素黄乳白黄粉红红浅橙桔黄乳 白无 葡萄糖0/F - - + + - + V - + 甘油 - ——- + - + 胆汁七叶甘 - ——- + + --- 精氨酸 - ————- + - 硝酸盐 - + + ——V -- 37c中生长+ + + + - + + + + 65g/L氯化钠 + + + + - + — + + 枸椽酸盐- - + ——————动力 - ——+ - ——— 注: “ + ” 为90%以上菌株阳性,为90%以上菌株阴 性,“V”为11%〜89%菌株阳性。 表5-33微球菌属与葡萄球菌的鉴别 方法 葡萄糖O/F 微球菌葡萄球菌氧化发酵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

方法 2.3.5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1、形态学观察 采用插片法、埋片法, 对该拮抗细菌的菌落形态特征作镜检观察。用革兰氏染色进行油镜观察。 ①革兰氏染色 溶液和试剂:革兰氏染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卢戈式碘液,95%乙醇,番红复染液等。 试验步骤:(1) 涂片:取活跃生长期菌种按常规方法涂片(不易过厚)、干燥和固定。 (2) 初染: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覆盖涂菌部位1~2min,用水冲洗至流出水无色。 (3) 媒染:先用卢戈氏碘液冲去残留水迹,再用碘液覆盖1min,倾去碘液,水洗至流出水无色。 (4) 脱色:在上述涂片上流加95%乙醇溶液(一般20~30s),当脱色至流出液无色时立即用水洗去乙醇。 (5) 复染:将玻片上残留水用吸水纸吸去,用番红复染液染色2min,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残水晾干。 (6) 镜检:用油镜观察。 ②芽孢染色 (1) 制片:按常规方法涂片、干燥及固定。 (2) 加热染色:向载玻片滴加数滴5%孔雀绿水溶液覆盖涂菌部位,用夹子夹住载玻片在微火上加热至染液冒蒸汽并维持5min,加热时应注意补充染液,切勿让涂片干涸。 脱色:待玻片冷却后,用缓流自来水冲洗至流出水无色。 (3) 复染:用0.5%番红水溶液复染2min。 (4) 水洗:用缓流自来水冲洗至无色。 (5) 镜检:晾干载玻片后油镜镜检。 ③鞭毛染色(硝酸银染色法)

(1) 载玻片准备:将载玻片置于含洗衣粉或洗涤剂的水中煮沸20min,然后用清水充分洗净,再置于95%乙醇中浸泡,使用时取出在火焰上烧去乙醇及可能残留的油迹。 (2) 菌液制备:用接种环挑取菌落边缘菌体,悬浮于1~2mL无菌水中制成菌悬液,不能剧烈震荡。 (3) 制片:取一滴菌悬液滴到载玻片一侧,倾斜玻片,使菌悬液流向另一边,用吸水纸吸取多余的菌悬液,自然干燥。 (4) 染色:滴加硝酸银染色A液覆盖3~5min,用蒸馏水充分洗去A液,再滴加B液染色约1 min,期间可用微火加热,当涂面出现明显褐色时,立即用蒸馏水冲洗。自然干燥后用油镜观察。菌体呈深褐色,鞭毛显褐色。 (5) 镜检:用油镜镜检观察。 A、B液需现用现配(4h内效果最佳,1d内可用): A:单宁酸5g,三氯化铁1.5g,蒸馏水100mL,加1%氢氧化钠1mL,15%甲醛2mL。 B:硝酸银粉末2g,水100mL,溶解匀均,取出10mL回滴用,往90mL 溶液中加浓氨水到出现大量沉淀时再加浓氨水至溶液澄清。加10mL回滴液回滴至出现薄雾。 2、糖类分解试验 配方:蛋白胨 1.0g;NaCl 0.5g;0.2%溴百里香酚兰 1.2mL;葡萄糖 1.0g;蒸馏水100mL。 基本原理:糖类分解实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鉴定细菌能否利用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如乳酸、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氨气、甲烷、二氧化碳等)。当发酵产酸是,指示剂可有紫色(pH6.8)转变为黄色(pH5.2)。气体的产生可由倒置的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试验步骤:用记号笔在试管外面分别标明发酵培养基名称和所接种的细菌的编号。取盛有葡萄糖发酵培养基的试管,按编号接种细菌,每种细菌做两个平行,可留一个空白,作为对照。在接种后要轻摇试管,防止倒置的小试管进入气泡。再将将上述已接种的和对照管置37℃温室中培养2~3d。观察颜色变化及小试管中有无气泡。

脑脊液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脑脊液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脑脊液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脑脊液培养。 3.标本 3.1标本类型脑脊液。 3.2 标本采集由临床医师以无菌要求做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2-3ml,盛于无菌容器中送检。脑膜炎奈瑟菌离体后能产生自溶酶,迅速自溶,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离体后也易于死亡。因此,脑脊液无论涂片或培养,必须于采集后立即送检。 3.3 标本拒收标准 3.3.1 标本标识与化验申请单不符。 3.3.2 标本未用无菌试管留取。 3.4 标本保存采集标本后立即送到实验室,不能及时送检可置于室温,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切勿放冰箱,否则影响检出率。 4. 试剂、仪器 4.1 革兰染液、氧化酶试剂、3%触酶、血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克凯平板、相关生化试剂等。

4.2 VITEK鉴定系统;革兰阴性菌鉴定卡(GNI+)、革兰阴性菌药敏卡(GNS)、革兰阳性菌鉴定卡(GPI)、革兰阳性菌药敏卡(GPS)、药敏纸片、TBA板条等,有效期及储存条件参见试剂说明书。 4.3 接种针、接种环、电热灼烧器、显微镜、孵育箱、CO2培养箱等。 5. 细菌鉴定和药敏质控 参见《质量管理程序》 6. 检验步骤 接收标本后,立即对标本进行编号、登记。 6.1 涂片检查 6.1.1 一般细菌涂片检查外观浑浊或脓性脑脊液可直接涂片,无色、透明的脑脊液,应3000r/min离心10-15分钟后取沉淀物涂片、革兰染色、就、镜检。根据染色及形态特征,常可初步提示细菌的种类。 6.1.2 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参见《分支杆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6.1.3 新生隐球菌涂片检查取脑脊液的沉淀物作墨汁负染色,或取脑脊液的离心沉淀物接种于沙氏培养基,置于35摄氏度培养2~5日,根据菌落特性,涂片染色镜检作出报告。必要时可作生化反应进一步鉴定。 6.2分离培养

VITEK-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操作规程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规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 2 .授权操作人 经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的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 3 .原理 为光电技术,电脑技术和细菌八进位制数码鉴定技术相结合的鉴定方法。每个鉴定卡内含有64项生化反应,每三项为一组,组内各项反应阳性时分别赋值为1,2,4,然后计算每组数值。根据64项生化反应结果即可获得生物数码。在电脑控制下,读数器每隔15分钟对每一试卡读数一次,对各反应孔底物进行光扫描,动态观察反应变化,一旦试卡内终点指示孔达到临界值,表示此卡检测完成,系统将最后一次判读结果所得的生物数码与菌种资料库标准菌生物模型相比较,经矩阵分析得到鉴定值和鉴定结果。 4 .工作环境 相对湿度:20%〜80%;温度15〜30℃;电源电压:200〜240V, 50/60Hz。 5 . 操作程序 6 . 开机 5.1.1依次打开UPS,交流电源,仪器将自动进行初始化。仪器孵育转盘温度上升至测试卡所需的温度。(5〜15分钟) 5.1.2启动完成之后,屏幕下方的状态区显示OK,代表仪器可以处理测试卡了。 5.1.3依次打开显示器,打印机,电脑电源,进入VITEK 2 Compact软件应用界面。 卡片的选择 5.2.1鉴定卡 GN:革兰阴性菌鉴定卡;GP:革兰阳性菌鉴定卡;YST:酵母菌鉴定卡;NH:苛养菌鉴定卡;ANC:厌氧菌及棒状杆菌鉴定卡 5.2.2药敏卡AST-GNxx:革兰阴性菌药敏卡;AST-GPxx:革兰阳性菌药敏卡。 菌悬液配置及药敏卡稀释 5.3.1悬浮液%NaCl溶液,〜。 5.3.2菌悬液浓度:见表1 《 _________________ 表1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各种鉴定卡所需细菌悬液浓度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GN ____________ G P ___________ YST ____________ AST-GNxx _____________ AST-GPxx ________________ NH _____ 〜〜〜McF 盐水+145 l 盐水+280 l 〜

微生物常规生化鉴定技术

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 一、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观察 1、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观察主要是通过染色,在显微镜下对其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鞭毛、芽孢等)及染色特性进行观察,直观地了解细菌在形态结构上特性,根据不同微生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达到区别、鉴定微生物的目的。 2、细菌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细胞群体叫菌落(colony)。不同微生物在某种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所形成的菌落特征有很大差异,而同一种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特征却有一定稳定性。,以此可以对不同微生物加以区别鉴定。因此,微生物培养特性的观察也是微生物检验鉴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细菌的培养特征包括以下内容:在固体培养基上,观察菌落大小、形态、颜色(色素是水溶性还是脂溶性)、光泽度、透明度、质地、隆起形状、边缘特征及迁移性等。在液体培养中的表面生长情况(菌膜、环)混浊度及沉淀等。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观察运动、扩散情况。 2)霉菌酵母菌的培养特征:大多数酵母菌没有丝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和细菌的很相似,只是比细菌菌落大且厚。液体培养也和细菌相似,有均匀生长、沉淀或在液面形成菌膜。霉菌有分支的丝状体,菌丝粗长,在条件适宜的培养基里,菌丝无限伸长沿培养基表面蔓延。霉菌的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都常带有不同颜色,因而菌落边缘和中心,正面和背面颜色常常不同,如青霉菌:孢子青绿色,气生菌丝无色,基内菌丝褐色。霉菌在固体培养表面形成絮状、绒毛状和蜘蛛网状菌落。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Gram所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 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步骤: (1)涂片:涂片方法与简单染色涂片相同。 (2)晾干:与简单染色法相同。 (3)固定,与简单染色法相同 (4)结晶紫色染色:将玻片置于废液缸玻片搁架上,加适量(以盖满细菌涂面)的结晶紫染色液染色1分钟。 (5)水洗:倾去染色液,用水小心地冲洗。 (6)媒染:滴加卢哥氏碘液,媒染1min。 (7)水洗:用水洗去碘液。 (8)脱色:将玻片倾斜,连续滴加95%乙醇脱色20—25s至流出液无色,立即水洗。 (9)复染:滴加蕃红复染5min。 (10)水洗:用水洗去涂片上的蕃红染色液。 (11)晾干:将染好的涂片放空气中晾干或者用吸水纸吸干。 (12)镜检:镜检时先用低倍,再用高倍,最后用油镜观察,并判断菌体的革兰氏染色反应性。 (13)实验完毕后的处理: ①将浸过油的镜头按下述方法擦拭干净,a.先用擦镜纸将油镜头上的油擦 去。b.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将镜头擦2—3次。c.再用干净的擦镜纸将 镜头擦2—3次。注意擦镜头时向一个方向擦拭。 ②看后的染色玻片用废纸将香柏油擦干

微生物生化和血清学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原理 具有触酶(过氧化氢酶)的细菌,能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继而形成分子氧,出现 气泡。 3.试剂 3%过氧化氢溶液。 4.质控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阳性,肺炎链球菌ATCC 4961 9阴性。5.操作步骤 取3%过氧化氢溶液0.5 ml,滴加于不含血液的细菌琼脂培养物上,或取1~3 ml滴加入盐水菌悬液中。 6.结果判断 培养物出现气泡者为阳性。 7.注意事项 7.1细菌要求新鲜。 7.2不宜用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作触酶试验,因红细胞内含有触酶,可能出现假阳性。 7.3需用已知阳性菌和阴性菌作对照。 8.临床意义

在革兰阳性球菌中,链球菌触酶试验阴性,葡萄球菌及微球菌均阳性,因此可用于革兰阳性 球菌的初步分群。 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l 规范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原理 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是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酶。具有氧化酶的细菌,首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再由氧化型细胞色素C使对苯二胺氧化,生成有色的醌类化合物。 3 . 试剂 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或四甲基对苯二胺)0.1g,加蒸锱水10ml,置于棕色瓶内可用一周。冰箱保存,或分装于棕色瓶内密封。 4. 质控 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阳性,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阴性。 5.操作步骤 去洁净的滤纸一小块,蘸取菌苔少许,加1滴10g/L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溶液于菌落上,观察颜色变化。 6.结果判断 立即呈粉红色并迅速转为紫红色者为阳性。

7. 注意事项 7.1 试剂在空气中易氧化,故应经常更换新试剂,或配置时试剂内加入0.1%维生素c以减少自身氧化。 7. 2 不宜采用含葡萄糖培养基上的菌落(葡萄糖发酵可抑制氧化 酶活性)。 7.3实验时应避开含铁的培养基等含铁物质,因本实验过程中,遇铁时会出现假阳性。 8 . 临床意义 8. 1 用于奈瑟菌属﹑非发酵等细菌的鉴定。 如果肠杆菌科不进行本试验,则可能将氧化 8.2所有的革兰阴性菌均应进行氧化酶试验,如果肠杆菌科不进行本试验,则可能将氧化酶阳性的嗜水气单胞菌错误地鉴定为大肠埃希杆菌或沙雷菌。 凝固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凝固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原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两种凝固酶。一种是结合凝固酶,结合在细胞壁上,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而附着于细菌表面,发生凝集,可用玻片法测出。另一种是菌体生成后释放于培养基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