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教案模板四篇

幼儿数学教案模板四篇

幼儿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钓鱼、分鱼的活动,练习将三个数按组成关系排四道题,发展心算能力。

2、培养积极思维及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鱼若干(鱼上面数字1~8)、猫头饰若干。

学具:每组若干只盆子及鱼(也有数字)。

【活动过程】

一、钓鱼出示池塘,你们看有什么?(鱼)今天老师做猫妈妈,你们做小猫,一起来玩游戏好吗?(好)今天猫妈妈要带小猫去钓鱼,这些鱼上都有1个数字宝宝,请小猫钓三条鱼,要求三条鱼上的三个数能排出四个算式。

1、老师先钓数字为1和8的两条鱼,请幼儿再钓一条(数字为7),可排出四个算式。

引导幼儿说出四道算式:1+7=8,7+1=8,8-1=7,8-7=1

2、刚才那么多小猫只吃这么点鱼,太少了,我们再来钓两条,多吃一点。

老师再钓数字为6和2的两条鱼,请他们补钓一条鱼(数字为8),三个数也能排四个算式。

引导幼儿说出四道算式:2+6=8,6+2=8,8-2=6,8-6=2

3、请幼儿独自钓三条鱼(鱼的数字分别为3.5.8或4.4.8),分别请幼儿进行三个数排四个算式的口算练习。

二、分鱼每组桌上有若干只盆子,若干条鱼。

1、要求各组的幼儿协作分鱼,每只盆里放三条鱼,这三条鱼上的数能排四个算式

2、幼儿动手分鱼鼓励幼儿很好地配合,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如在分鱼过

程中,有一只盆里的鱼不成功,(屈老师

)就应想办法将不同盆里的鱼进行调换,使五只盆里的三个数都能排四道题。

三、奖鱼(活动延伸)

今天小猫真能干,钓了许多小鱼,猫妈妈也钓了许多大鱼,这些鱼要奖励给猫宝宝,猫妈妈有要求,要求把鱼后面的题目做对,才奖给你。(到区域角去练习)

幼儿数学教案2

预设目标:

1、尝试观察,感知寻找的快乐

2、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和图形排序

3、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能按一定规律接着拍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的彩旗1套

2、不同形状的彩旗图标每人1套

活动建议:

一、游戏"声音接龙"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我们也要去参加它们的运动会,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咚咚锵咚咚

锵……幼儿回答:敲鼓的声音,师:小朋友们仔细听,除了敲鼓的声音。还有一种声音,那是敲锣的声音,小朋友们认真听,鼓敲了几次啊,锣敲了几下。

引导幼儿回答,师:真棒,我们接着敲好不好。和老师一起做,我们为声音配上动作,再敲一次。引导幼儿做动作(如拍两次手跺一次脚,或排两下肩,拍一次手)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大家接得非常好!

小结:引导幼儿说出声音是有规律的

二、插彩旗

师:小朋友们,请看,小动物们正在布置运动会场呢,可是他们的彩旗还没有插完,请大家帮忙,把彩旗按一定规律插起来。

幼儿自由插旗,教师引导,请幼儿欣赏,出示彩旗的排列顺序,做游戏,要求:看到红旗拍手,看到黄旗拍腿。

教师指旗,幼儿做动作。动作由慢到快。

师:会场其他的彩旗也需要小朋友来完成幼儿自由插旗,教师引导按一定的规律插彩旗。

师:小朋友做的非常棒,鼓励鼓励自己。运动会就要开始了,会场上的彩旗挂起来了,可是,小朋友们想一想,空白的彩旗应该用什么图标不上呢?(每人一份,幼儿自由贴图标,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完成,展示结果!鼓励幼儿。

三、去参加运动会

师:运动会开始了,我们去给小动物们做裁判吧!(起立,排队,带出) 幼儿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比较动物的轻、重,理解动物之间的重量关系。

2、能用语言完整表述结果。初步会推断出相互比较的结果。

活动准备:小猫、大狗、胖猪等图片若干张,跷跷板图三幅,《幼儿画册》活动过程:

1、出示动物图片,引出活动。

师:"有一天,小猫、大狗和胖猪碰到了一起,它们三个想玩跷跷板的游戏,可是跷跷板怎么也跷不起来。咦?你们平时是怎么玩跷跷板的呀?总结:原来跷跷板是跟重量有关系的,重的沉下去,轻的翘上来。

2.师:你们要不要来帮帮它们啊,看看到底谁轻谁重!

3.(请幼儿操作)先来看看小猫和大狗玩跷跷板,谁会沉下去,谁会翘上来呢?那么谁轻谁重呢?谁来把话说完整:谁比谁轻,谁比谁重。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小猫比大狗轻,大狗比小猫重。

4.说的真完整,现在大狗和胖猪来玩跷跷板了,谁会沉下去,谁会翘上来呢?为什么?那么谁轻谁重呢?谁来把话说完整:谁比谁轻,谁比谁重。一起说,大狗比胖猪轻,胖猪比大狗重。

5.师:"我们比较了胖猪与大狗,大狗与小猫的重量,那我们还不知道胖猪与小猫谁重谁轻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哪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他贴的对不对?对就给他拍拍手表扬他一下。你怎么知道的呢?引导幼儿说完整:小猫比大狗轻,大狗比胖猪轻,所以小猫比胖猪轻。

6.师:"我们比较了胖猪大狗小猫的重量,我们要看一看这里谁是最重的,谁是最轻的?"

二、感受三种小动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假如1头胖猪=2只大狗的重量,1只大狗=2只小猫的重量,那么1头胖猪=几只猫的重量呢?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1只胖猪到底等于几只小猫的重量呢?(摆图片)

三、做《幼儿画册》练习

1.教师发放《幼儿画册》,向小朋友们介绍做题方法。

2.让小朋友们用笔将图片中重的物体画上圈。

3.通过看图。让小朋友比较幼儿画册中的三类物体,在最重的物体后面画对号,在最轻的物体后面画圈,不重不轻的物体后面什么也不画。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帮助小动物们比较了谁重谁轻,我们回家以后自己找些物体来比较,然后明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好不好?"

幼儿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10 的分解组成。

1、故事导入(1) 有几只小兔?

(2) 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看图,学习10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

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二)游戏活动"猜猜猜"。

幼儿数学教案模板四篇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幼儿数学范文参考》】

幼儿数学教案1

【活动思路】

本内容有两个难点。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考、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体验、帮助他们理解。

第二个难点是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幼儿对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总是认为在的物体是重的,小的物体是轻的。因此,设计通过游戏让幼儿在猜错的过程中纠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确的观念即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2、理解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

3、知道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难点: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准备】

1、材料:分类盒、天平、积木、弹子、雪花片等物品。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中放置各种供测量的物品和天平。

【活动过程】

分类—>讨论—>分类—>游戏—>排序

1、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经验。

(1)在数学区中提供天平和各种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两件物品。

(2)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即将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重分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

2、通过讨论确定区别轻重的方法。

(1)出示两件物品,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2)出示轻重差别很小的两样东西,讨论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种方法更好。

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1)幼儿每人取两件物品,用天平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

(2)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这两样东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让幼儿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

4、通过游戏理解大的东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一定是轻的。

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如: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

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

幼儿数学教案2

【活动设计】

大班幼儿已经有了较好的数概念认识,但是尝试运用不同点数方法进行数量比较的能力相对欠缺,本次数学活动以竞赛性游戏“剪刀石头布”贯穿始终,以“谁的豆豆多”为主题,通过层层递进、自主探究的不同点数方法,让孩子在游戏中兴趣盎然的分享、演练“获胜”的不同点数方法,将以往抽象的图文学习模式转化为以自身活动为主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使幼儿在过程中不断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并获得了多种数数、比较等方面的数学概念。活动延伸部分仍是以孩子的“游戏战利品”为载体,引发幼儿更多关于不同点数方法的思考,并鼓励

幼儿通过以后的操作探索活动发现更多又快又正确的点数方法,为以后的经验提升奠定操作基础。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用的数数方法对20以内的物体数量进行正确点数,并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

2、在两两合作的竞赛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探究意识和大胆表述的能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20个操作盘,10筐蚕豆,磁性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组织讨论,引出游戏。

提问:你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师生小结:说完剪刀石头布才能一起出拳,剪刀赢布、石头赢剪刀、布赢石头、一样的叫平局。

二、数豆豆游戏,尝试运用各种数数方法计数。

1、第一次游戏,交待规则:

(1)游戏玩法:2人一组,每组一篮豆豆,每人一个盘子。

听老师说开始,就一起玩“剪刀石头布”游戏,谁赢了谁就拿一粒豆,听到结束,大家立即停止游戏,谁的豆豆多谁就是获胜者。

(2)幼儿合作游戏。

(3)共同进行游戏分析:数数你赢了几粒豆,比比谁的多?讲讲你的获胜方法!

(4)小结:两个好朋友一起玩《谁的豆豆多》这个游戏的时候,要分别数数自己和好朋友各有几粒豆,谁的豆豆多,谁就获胜。

2、第二次游戏,交待规则:

(1)换个朋友,两人一组;谁赢了谁就从篮子里抓一把豆豆;用和刚刚不一样的方法数数你得到了几粒豆,谁的豆豆多,谁就赢。

(2)幼儿再次游戏。

(3)提问分析:刚刚谁赢了,你是怎么数的?能不能用不一样的更快速的方法

数一数?

(4)师生共同进行2个2个点数方法的巩固,并验证本次游戏两个好朋友赢得的豆豆数量。

(5)小结:今天我们在“谁的豆豆多”的游戏中,既玩了“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我们运用了不同的快速点数的方法,在最快的时间就知道谁输谁赢。

三、给予孩子游戏奖励,提升并进行经验迁移。

1、引发幼儿讨论:这么多蚕豆你们想和谁分享?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够不够呢?有什么更好更快速的方法数一数呢?

2、幼儿讲述并适当演示。

3、拓展迁移:

孩子们说了各种不同的点数方法,到底哪一种方法更快更准确,大家可以回教室摆一摆、试一试,数一数,再把结果告诉老师好吗?

幼儿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现其区别,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尺,并了解尺的名称,特点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长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儿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种长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场上画一条宽为120厘米的“小河”。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分组讨论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尺在小组介绍。要求说出是谁帮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集中交流。

请小组推荐,介绍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点。

(1)分组讨论。

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讨论。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3)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3、找出尺的共同点。

(1)提问引发思考: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归纳提升: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3、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②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③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测量操场上“小河”的宽度(120厘米宽)。

①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老师将幼儿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让幼儿反复测量,确认后再记录。)

②集中观察记录表,看看小河有多宽,让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③集中讨论:为什么小河的宽度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

④引导幼儿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⑤分别请量出三种不同结果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尺上刻度最大的数字(表示尺的长度),教师帮助测算出小河的宽度(120厘米)。

【活动延伸】

1、在活动中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2、举办“各种各样的尺”博览会。

幼儿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对等分的兴趣。

2、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学习感知二等分。

3、发展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若干、各种实物图片若干、夹子若干、拱形两个、记录卡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参观商店导入,引起兴趣,初步感知二等分。

1、导入语:“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参观商店,好吗?”

2、幼儿自由参观。

3、小结:“你看见了什么?”

4、自由探索二等分的分法。

5、要求:请用折叠的方法把喜欢的折成相同大小的两份。

6、小结: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叫做二等分。

二、幼儿操作探索,进一步感知二等分。

1、示范演示。

2、操作要求:

(1)请用折叠的方法把图形分成相等的两份,并完成记录卡。

(2)操作时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三、小结与评价。

四、游戏:“找朋友”,巩固二等分的学习。

幼儿数学范文参考

【推荐二:《幼儿数学2022教案参考》】

幼儿数学教案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橘子有几瓣

活动设想:

本活动取材来源于生活,以探索橘子的瓣数为主线展开活动。活动有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幼儿探索用多种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然后把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中。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了解橘子的瓣数并不相同。第二环节是利用统计得出的数据,让幼儿猜测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然后提供大、小橘子让幼儿验证。

活动目标: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

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反思:

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师: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反思

本环节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

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反思

利用统计表的数据引发幼儿探索橘子的大小是否与瓣数的多少有必然的联系,此环节采用猜想与验证的组织形式。猜想能让幼儿调动原有经验与面临的情况进行思维碰撞,训练了幼儿独立思维能力。猜想、验证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

在猜想验证过程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猜猜大橘子有几辫,小橘子有几瓣,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数完后看大橘子有几瓣,小橘子有几瓣,是否猜对了?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反思

此环节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师:刚才,小朋友经过验证,得出三种答案:第一种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第二种是大橘子瓣数少,小橘子瓣数多;第三种是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数一样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肯定有秘密,你们想通过什么办法找到答案?

幼1:我问我爷爷,我爷爷是生物老师.他会知道。

幼2:我看百科全书。

幼3:我跟我爸爸上网查找答案。

反思:

教师归纳幼儿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种不同的答案,引发幼儿继续探索,让幼儿关注橘子生长的条件。

幼儿数学教案2

设计意图:

班上有部分孩子再过几个月之后就即将升到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在老师给孩子们渗透小学的一些知识时,很多孩子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几

个月是多久啊?有多少天呢?”面幼儿对于“年、月、日”这样抽象的要领掌握起来有很大难度,而数学教育能激发着孩子多方面智能的发展,因此,我从孩子们的问题入手,设计了这个“年妈妈的一家”这个活动,将“年、月、日”人物化并带入到故事中,设计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礼物的“形式”出现,以童话般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了12个月、大月、小月、365个日娃娃等场面,使原来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儿更好地理解“年、月、日”这一抽象概念。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过游戏,知道日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它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自制外型似房子关的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年历、台历和挂历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数字卡片(12、28、30、31、365)铅笔、人手一份;

3、20__(请自填)年年历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1、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哪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妈妈”赠礼物的方式,出示数学卡:12、28、30、31、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1、幼儿摆弄数字卡并认读。

2、T:你认为数字与房子有什么关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三、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来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

——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大?

——小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小?

——最小的月是几月?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认识日历、台历和挂历。

2、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认识年份、生肖、月份

3、幼儿尝试在年历上找节日和自己的生日(五?一、六?一)。

附故事:

年妈妈的孩子真多呀!她给孩子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呢?数呀数呀,一共有365个日娃娃。

这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它们盖了12座小房子,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到这12座房子里,并且给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还有一座顶小顶小的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来,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上点儿,每座有30个娃娃。那座顶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年妈妈是那么地疼爱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担心她的孩子因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盖好了以后,年妈妈就人一月房子开始数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从早数到晚。当它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她的所有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

幼儿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1、糖葫芦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圆点或安全图钉),托盘。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4、统计大表格,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5、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糖葫芦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列数。

1、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

2、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列数。

3、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导幼儿发现标记的作用。

三:统计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

1、幼儿自由数红点玉米和绿点玉米并记录。

2、集体交流,统计玉米列数并发现其规律。

活动延伸:

“通过大表格,我们发现点子都在双数的下面。今天,大家数到的玉米列数竟然都是双数列的,不知道生活中会不会有单数列的玉米呢。下次妈妈买玉米时,你就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幼儿数学教案4

设计意图:

接龙是中国的传统经典优秀,我们的童年或许都有它的伴随,也在和它的互动中朦胧的了解了数字,接受了数的对应,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幼小的我们或许都没感觉学数是痛苦的、枯燥的,反而是乐此不疲。我认为这样一种蕴含数的概念、给予孩子快乐学数的游戏假如引入今天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应该是适宜的,因为它

符合了“生活中的数学”、“快乐学数学”……等等等等《纲要》新精神。因此我从接龙游戏入手,以接龙游戏特点为切入口,设计了这样一次数学活动,尝试通过了解接龙、走进接龙、设计接龙等环节帮助孩子初步感知中国传统游戏——接龙的排序规律,并在探索简单的推理方法中,学习制作接龙卡。

重点:

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难点:

1.孩子对前后卡片的界限区分。成因是接龙卡本身有两小部分所组成,容易会造成孩子辨别卡片上的混淆。

2.操作中的前后推理。成因是由于幼儿的逆向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容易被附近一个已知数所误导。

解决策略:

1.逐步化解法:借助双色的卡片做教具,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从顺向推理向逆向推理逐步过渡。

2.资源共享法: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操作活动,能以兵兵互教的形式化解补缺的难点,达到资源共享。

活动目标:

1.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2.尝试用简洁语言介绍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能运用以往的数学经验表明意思。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以“舞龙”引出课题。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在哪里见过“龙”。

教师目标:为学习接龙游戏做自然的衔接与铺垫,潜意识中渗透对中国传统的颂扬。

第二环节:观察并寻找接龙卡规律。

这条“龙”是怎么接起来的?身上有哪些特点?

教师目标:2.通过形象的图示让幼儿初步感知到接龙游戏的基本方法,激发参与操作的愿望。

第三环节:分层操作:接龙和补缺

(四类不同难易的操作材料)

教师目标:让不同能力孩子以不同的材料学习接龙游戏方法,体验游戏的乐趣,并能将规律活学活用于推理之中。

第四环节:小组合作——数物接龙卡。

教师目标:提升接龙游戏的规律难度,促使幼儿的思维要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解决问题

幼儿数学20__(请自填)精选教案参考

【推荐三:《幼儿数学优秀教案范例四篇》】

幼儿数学教案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剪春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活动重点: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

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幼儿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

三、比较“春”字

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

1、师:今天春姑娘一共给你们几张纸?现在还剩下几张纸?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可以用哪种计算方法来表示?为什么用减法?

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伸: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幼儿数学教案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黑白棋大赛

活动目的:

1、通过“黑白棋大赛”帮助幼儿学习6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大棋谱两副,黑白棋子若干。

2、红、黄、绿、紫队标志一份,每队准备一副棋谱,若干黑白子。

3、数字卡片“6”以内加减算式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分队推选小队长

幼儿园关于数学的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关于数学的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关于数学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1、2、3。 2.让幼儿能用实物来表示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3。 2.大数字卡1、2、3以及相应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1象铅笔细又长,2象小鸭水中游,3象耳朵听声音, 我们请他们来做客。 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数字卡 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说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3.教师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 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感官教案——长棒 活动名称:感官——长棒1 教具构成: 十根宽度、高度为2.5厘米,长度从100厘米递减至10厘米,且等差为10厘米的红色木棒组成。 教育目的: 1.通过视觉辨别,感知长棒在长和短上的差异,培养辨别长短的视觉能力。 2.发展用视觉及肌肉感觉别人一度空间差异的能力。 操作方法: 1.教师介绍工作区域,取铺工作毯、工作卡,介绍今天的工作名称 2.教师展示工作: (1)教师从最短的一根长棒拿起,依次拿到工作毯上散放。 (2)从最长的一根开始,用右手食指、中指按左—上—右—下的顺序触摸,以左端对齐的方式将十根长棒排列成长棒形。 (3)拿出最短的一根进行错控。 (4)取出最长的一根和最短的一根,进行三段式教学。 (5)从最长的一根依次放回。

3.幼儿尝试工作。 4.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变化与延伸: 1.自由造型 2.哪一个不见了 3.比一比 4.与图片配对 适用年龄: 3岁以上。 错误控制: 1.最短的一根长棒是十根长棒的等差。 2.逐步学会自我识别错误。 3.学习用视觉辨别错误。 兴趣点: 1.长短不同的长棒可以搭建成各种造型。 2.幼儿搬运长棒满足了幼儿协调性及大肌肉发展的需求。 注意事项: 1.当幼儿取长棒时,注意观察周围,不要碰伤别人。 2.从最短的一根开始取,从最长的一根开始放回,一次只能拿取一根长棒。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教案大全(7篇)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教案大全(7篇)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一)尝试将数字1-6进行6次不同的组合,排列成6个不同的号码。 (二)能积极动脑,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一)人手一块磁性板(上面用5根橡皮筋分割成6行)。 (二)6种不同的小恐龙头像(在反面贴上磁铁)。 (三)磁性数字1-6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家中的电话号码。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教师记录。(通过比较各自家中的电话号码,发现号码与数字的关系。) 2、比较一下这些号码有什么特点吗?(开头都是5或者6;有八个数字组成)这些号码都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由0-9数字组成的)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否相 同?(每家的电话号码都是不同的,按照家的地址、区域分别有相同的部分号码) (二)为恐龙装电话 1、出示贴有恐龙头像的磁性板,提出活动要求。 恐龙园要给恐龙们家里装电话,请大家为恐龙们设计六位数的电话号码。 2、出示数字1-6,提出设计要求: 为六位数的号码,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六个数字不能重复;每家一个号码,六家六个号码,不能相同。 3、小小设计员 幼儿按要求在磁性板上将6个数字组合成6个不同的电话号码,并记录下来。 (三)幼儿相互交流不同的排列方法。 请2-3位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大家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的。(要求:为六位数的号码;每一家的号码都要用到六个数字;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

六个数字不能重复;每家一个号码,六家六个号码,不能相同) 请做的快的幼儿介绍,为什么能做得又对又快。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二等分、四等分,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探索图形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常见的各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剪刀、与教学相关的PPT、魔术袋一个。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PPT。 讲完故事设计问题:羊村长和喜羊羊分蛋糕,两个人一样多,怎么分? 2、指名让4-5名幼儿进行操作,并把操作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3、请全体幼儿参与进行二等分。 (1)教师出示“魔术袋”,引起幼儿兴趣。每组选一个代表到口袋里摸图形,摸到什么图形,那组就对什么图形进行二等分。 (2)幼儿尝试进行二等分。 (3)每组选代表说说怎么分?如何验证? 4、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选出上述幼儿二等分的作品为范例,引导幼儿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教师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小的两部分就叫二等分。 5、在二等分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 (1)PPT上出现美羊羊和懒洋洋,请幼儿思考:这时有四个人,应该怎样分蛋糕? (2)提问:什么叫四等分? (3)小组讨论:怎么在原来二等分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每组至少讨论两种方法? (4)幼儿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操作。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8篇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8篇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1-图形分类游戏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识别并分类不同形状的图形; 2.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锻炼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相互合作并尊重他人。 【教学资源】 1. 各种图形卡片(例如:圆形、三角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等); 2. 游戏道具,如盲目抓图形袋子; 3. 摆放图形的游戏区域。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不同的图形,并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游戏规则:学生分成几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代表从抓图形袋 子中抓出一个图形卡片,然后将其放入正确的图形区域。 3. 游戏开始:每组依次进行,看哪个组能先将所有的图形分类正确。 4. 游戏结束:每组的代表在最后向全班展示他们所分类的图形,并 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学生对图形的识别程度以及分类的准确性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与团队精神。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2-数字排序游戏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数字并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 2.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提高数字的认知和观察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耐心和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 1. 数字卡片(1-10); 2. 数字排序游戏板; 3. 游戏道具,如计时器。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数字卡片,并要求学生识别每个数字。 2. 游戏规则:学生分成几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代表需要根据老师设定的顺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将数字卡片放在游戏板上。

3. 游戏开始:计时器开始计时,每组代表依次进行排序,比赛看哪 个组能够最快完成。 4. 游戏结束:学生观察并比较每个组的成绩,老师给予赞扬和肯定。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学生对数字的识别情况以 及排序的准确性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积极 的反馈和奖励。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3-量与重物游戏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天平,并了解重物之间的比较; 2.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培养观察和推理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教学资源】 1. 天平; 2. 不同重量的物品,如果实、石头、泥土等。 【教学步骤】 1. 导入:让学生观察天平,并让他们尝试一些简单的比较重物。

小班数学教案优秀10篇

小班数学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往往须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次帅气的我为您整理了小班数学教案优秀10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篇一:小班数学教案篇一 一、活动目的: 1、巩固幼儿对圆形、正方形特征的相识。 2、培育幼儿的视察力,及助人为乐的情感。 3、感知圆形、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打算: 圆形、正方形妈妈“哭”和“笑”的图片各一张;正方形圆形宝宝小卡片若干;圆形正方形小盆、饼干、盘子、椅子等;情境创设:图形宝宝的家。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入座 老师带小挚友学小鸟飞进入活动室。 突然听到哭声,大家找一找。原来是图形妈妈在哭(出示图片圆形妈妈和正方形妈妈在哭)原来是他们的图形宝宝不见了。

2、嬉戏:帮图形妈妈找宝宝 小挚友们相识她们的宝宝吗? 小结:圆形宝宝长得像妈妈,它的边是光滑的,没有角的。正方形宝宝长得像妈妈,它有四条相等的边,四个相同的角。请小挚友在活动室里找一找,看看它们藏在哪里。找到以后,排好队把它们送回到妈妈那里(相应的贴有图形大图形的小盆里)。然后,回到座位上。 3、图形妈妈请客 小挚友们帮图形妈妈找到了宝宝,图形妈妈兴奋的笑了。(出示图片圆形妈妈和正方形妈妈笑了)图形妈妈要请小挚友去它们家里做客。老师带小挚友去,大家肯定要有礼貌。 带有而进入圆形家里,引导幼儿视察圆形的家里什么是圆形的。钟表、桌子、小凳子、盘子、饼干等。 带有而进入正方形的家里,引导幼儿视察正方形的家里什么是正方形的。桌子、椅子、手帕、盘子、饼干等。 请小挚友吃饼干,拿到饼干后举起来让老师看一看,你的饼干是正方形还是圆形。 4、延长活动分组制作小饼干。(幼儿用图形模具泥塑各种几何图形) 活动反思 小班数学教化中的相识平面几何图形是的难点。并且几何图形的相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简单使幼儿失去学习爱好。因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10》共四篇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10》篇一:认识数字1-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1-2;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1-2;4、会写1和2;教学重、难点:写1和2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1-2、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1-220分钟,写1和2 15分钟,5分钟互动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小朋友们会数数吗?那你们知道数字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吗?(阿拉伯数字)那你在哪见到过数字?(出示课件)2、师:从今天起咱们就要来学习这些数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咱们要来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数字学得好! 二、新授1、师: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手指。你们知道哪个手指表示1吗?那你觉得哪个手指做起来最舒服?那我们可以用食指表示1。 谁会写1,那就更蛮横了。(指名)2、齐读,指名读。 3、师:1像什么?(1像铅笔来写字)(出示课件) 4、(出示课件)咱们来数一数 5、师:这有几只小鸭?(出示课件)引出2有谁会写2?(指名)(齐读) 6、师: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 三、巩固练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1和2。 四、作业写1和2各20个。教学反思:大部分孩子上课开始慢慢懂规矩了,基本消灭乱走动现象。1和2大部分写得可以。4、5人动作较慢,2、3人不会动笔。 严重的是把习惯培养好了,再开始慢慢教学。 篇二:认识数字3、4和5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3-4;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3-5;4、会写3、4和5。 教学重、难点:写3、4和5。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3、4和5、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3-5 20分钟,写3、4和5 15分钟,5分钟互动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1和2。 2、请生用点点表示1和2。 3、请生用物体表示1和2。 4、请生背数字儿歌。 5、请生写1和2。 二、新授1、这是数字几?引出3(出示课件)。数一数有几只小鸭子?用点点怎么表示?谁会用手指表示?3像什么?(3像耳朵听声音)(出示课件)谁会写3?来数数有几只耳朵? 2、看看老师的手指是几?引出4。用点点表示。数一数有几只耳朵?你们有几只耳朵呀?谁来帮我数四只粉笔。谁还能数出4个其它物体?怎么写?像什么?(4像红旗迎风飘)(出示课件)数红旗。 3、引出5。5怎么表示呢?谁来用点点表示。想知道怎么写吗?(出示课件)像什么?(5像称钩来买菜)三、巩固练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3、4和5。 四、作业写3、4和5各8排。 教学反思:有些孩子3和5写不好,有些孩子喜欢用以前的手势表示5,不是不行,只是为了以后用手指算数时更加便当,要求学生用大拇指表示5。

幼儿数学教案(精选3篇)

幼儿数学教案(精选3篇) 幼儿数学教案篇一 活动名称: 数学《2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知道2的相邻数是1和3; 2、开动幼儿思维灵活性; 3、喜欢举手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数字宝宝1、2、3;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20以内的数数。对能够说出来的幼儿进行鼓励。 二、引出活动内容。 1、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家的邻居是谁?为什么他是自己家的邻居呢?邻居是什么意思? 2、出示数字宝宝,请幼儿先将数字宝宝排好队,并放在画好的房子里。 三、教师提问: 1、数字宝宝在家里做,但是数字2宝宝觉得一个人玩很没有意思,就想找一找自己的邻居,你能帮一帮数字宝宝么? 2、数字宝宝2一共有几个邻居?他们都是谁? 四、幼儿帮助宝宝找到邻居后,大家一起跳《蜗牛与黄鹂鸟》。 五、结束活动。 幼儿数学教案篇二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点数1~3,尝试用纸杯叠高的乐趣。 2、引导幼儿学会两种颜色相间排序。 3、初步培养幼儿对数学游戏活动的兴趣,并学会简单的礼貌用语。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纸杯,动物数字点卡。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宝宝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房子?它有几层? 出示纸杯,这个我们宝宝见过吗?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它不仅可以喝茶还可以来玩游戏呢!今天我们就用它来搭建漂亮的房子。今天我就请宝宝们来当建筑师造房子好不好? 2、介绍空地;上的小动物身上的数字点卡,瞧瞧谁来了,小兔子想建几层的楼房呢?你从哪里知道它想要建两层的房子?引导幼儿学数兔子身上的数点。 今天要请我们小小建筑师们来帮小动物们搭建房子,动物身上数字点卡上是几,就帮他搭建几层高的房子。如长颈鹿身上数字点子5,就请幼儿搭建5层的楼房。 小动物的房屋造好了,我们一起来给小动物的房屋建围墙,请宝宝们选选择两种颜色的纸杯围绕着房子相间排序。开始,围墙用绿色、黄色的纸杯一个间隔一个排序,请幼儿接着往后排,能力强的幼儿就请孩子自由选择两种颜色的纸杯相间排序。 3、让幼儿找好朋友去自己搭建的楼房去做客,幼儿建好房屋和围墙后相互欣赏检查好朋友搭建的房子楼层与小动物身上的数点是否一致,正确后请好朋友一起喝茶。并学会用礼

幼儿园数学公开课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数学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数学公开课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数学公开课教案(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数学公开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5角、1角的硬币,能简单说出它们的特征。 2.会用钱币进行简单的买卖活动,乐于参加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认识人民币 2、足够数量的硬币,小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展示各种小物品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里都有哪些商品呀? 你想买点商品回家吗?你想买什么? 2、教师:你想把商品买回家,需要什么呀?(钱) 二、课件:认识硬币 1、教师: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钱) 展示1元、5角、1角硬币。 2、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说说这些钱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了解这些钱币的特征:硬币中银色的最小的那个是1角钱的硬币,金黄色的那个就是5角钱的硬币,硬币中最大的就是1元钱的硬币。 4、教师小结:这些钱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硬币 5、购物 (1)买巧克力豆

教师:买巧克力豆需要一角钱的硬币,哪个是1角钱的硬币? 请小朋友找出来。 (2)买牛奶糖 教师:买牛奶糖需要5角钱的硬币,哪个是5角钱的硬币? 请小朋友找出来。 (3)买棒棒糖 教师:买棒棒糖需要1元钱的硬币,哪个是1元钱的硬币? 请小朋友找出来。 三、进行简单的数钱活动 1、教师:把1元钱的硬币加上一个5角钱的硬币就能买到1元5角钱的巧克力糖了。 那老师来考考你们:5角硬币加上1角硬币一共多少钱呢? 那1元钱的硬币加上1角硬币一共多少钱呢? 2、我需要买点八宝粥吃吃! 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将饮料图片剪下来,贴在白纸上,用替代硬币的圆点进行粘贴。 教师:这八宝粥需要1元2角钱。 提问:我要付哪些硬币呢? 老师这里,这个最大是1元硬币,这个黄色的是5角的硬币,这个白色的是1角硬币。 首先需要把1元硬币粘上,再把两枚1角硬币粘贴在八宝粥的下面。) 除了老师这种办法,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粘贴。。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让幼儿自由选择进行购物粘贴活动。 四、进行简单的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 活动延伸 进行剪贴游戏,继续活动课的内容。 幼儿园数学公开课教案2 活动目标: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6篇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6篇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大”和“小”是通过比拟得来的一组相对概念。幼儿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得这些相对的概念,还要让“大”和“小”的概念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本设计以系列嬉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究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熟悉,并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和思索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拟来熟悉的。 2、通过嬉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进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培育幼儿探究的兴趣。 【活动预备】 1、硬纸鱼20条(有大小差异)、钓鱼竿若干、用大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大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机、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动过程】 嬉戏一:钓鱼 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全部鱼中最大的一条和最小的一条。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大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照旧要求钓最大的和最小的鱼。 嬉戏二: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大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将幼儿分成两组,玩超级比一比的嬉戏:比比谁的鞋子最大?谁的头最大?谁的嘴巴张得最大?谁的手最大?谁穿的衣服最大?…… 嬉戏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师叙述故事《大人国小人国》。 2、照片共享:小时候的我……(小手小脚,坐在推车里,不会自己穿衣裤和穿鞋袜、吃饭。) 3、提问:假如有一天你变大了,你是什么样的?(个子高了,胖了,力气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上学等。) 4、启发幼儿运用想像力随便表现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将幼儿表现的身体轮廓印在纸上。(可将胳膊伸长,两脚分开来表示大人;用蹲下,胳

学前班数学教案【优秀5篇】

学前班数学教案【优秀5篇】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观察钟面,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60小格。 2.掌握读取时间的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中,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2.感悟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守时和惜时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面、学生自带闹钟。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二 眼下,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升入小学,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幼小衔接”是孩子面临的第一个转折,广大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做好各种准备呢? 一、幼儿园和小学有什么不同? 从学习环境看: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都非常美观、形象、富有童趣。而小学教室一般由课本、黑板、桌椅、多媒体展台等教学设施构成,对孩子的吸引力降低。 从学习方式看: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础活动。小学则以学习为主,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课程。从师生关系上看: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而在小学,老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要比幼儿园老师相对减少。 从教学方法上看:幼儿园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小学则以书面语言为主,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课堂大多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从行为规范上看: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如喝水、上厕所、说话、玩玩具,在升入小学以后都不再被重视。孩子在上课期间,抱臂坐正,不随便说话、发言先举手、学习用品放整齐、课本作业不准撕、上课不准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长接送等规定都纳入学生的一日行为规范中。 二、不少家长面对幼儿入学初期所表现出来的不适应,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所限,没有意识到自身对幼小衔接的消极态度。据了解,家长主要存在以下错误认识: 1.轻描淡写,漠不关心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或是自身素质所限,不注重自身与幼儿的心灵沟通与交流,不关注幼儿在园期间的发展变化,不配合教师所开展的主题活动,不参与幼儿园举办的专题家长会,更不和幼儿聊任何有关入学的话题。这就使幼儿感受 不到来自父母的重视与关怀,更谈不上主动发展了。 2.简单粗暴,施加压力 个别家长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把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归结为调皮捣蛋,经常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吓唬幼儿:“一天到晚就知道调皮捣蛋,我不管你,到时候老师会好好收拾你。”“连十分钟也坐不住,到时候你就等着让老师罚站吧!”听到这些语言,幼儿对小学还有什么向往与企盼?大概就只剩下恐惧与不安了。 3.重视知识,忽视习惯

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

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 幼儿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以阅读的方式,让幼儿在看看、说说、做做中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初步了解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牙签、棉棒。 配套课件:中班数学课件《三角形的快乐生活》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看PPT,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小朋友,看看图片中有什么?哪一种图形是最多的?是三角形最多。 2、看三角形图片:你们怎么知道他是三角形的呢?明确三角形概念,我们来一起数一数它有几条边,几个角。 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三角形的快乐生活》含PPT课件 3、三角形快乐告别了小花狗,又继续旅行了,这次他来到了海边,他到一只小黄鸡在海边发呆,三角形快乐问:小黄鸡你怎么了?小黄鸡说:我要去航海,

但是我的木筏没有帆,出不了海怎么办呢?这时三角形快乐灵机一动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小黄鸡开心的航海去了。三角形快乐做了什么? 总结,三角形宝宝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宝宝,帮助了这么多好朋友。我们也要向他一样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三)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说说还有什么地方是三角形。 三角形真是本领大,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看到了三角形宝宝呢? (出示图片:衣架、自行车、三角尺、警示牌、金字塔……) (四)做一做三角形。 1、我给你们准备了牙签和棉棒请你们用三根棉棒或者牙签拼出一个三角形,拼好后请你们再拿一根棉签看看怎么样拼能拼出更多的三角形?幼儿操作。 2、请你也来试试用牙签和棉棒搭出三角形的东西,这个东西一定要带三角形,比一比谁搭的东西最多?给你五分钟时间。 3、集体观摩。 你们做了许多三角形的东西,真不简单。我们回家也来拼一拼,让爸爸妈妈也来看看我们的本领吧!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设计我能够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由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整个数学活动我都采取了操作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亲自感知、探索、总结。 中班幼儿在图形认知方面仅限于简单的图形分割与拼合,因此在孩子们开展了三角形二等分的经验基础上,设计了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拼合活动,进一步了解各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中采取游戏情景法引入数学活动内容,利用为喜羊

幼儿园数学课教案

幼儿园数学课教案 幼儿园数学课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数学课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2、对创编应用题感兴趣,学习创编减法应用题。 3、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一元人民币、购物篮、糖果、水果若干、算是卡片若干。 三、活动重点: 知道减法应用题的结构,理解减法的含义。 四、活动难点: 自编5以内数的减法应用题。 五、活动过程: 1、师幼问好 2、问答游戏 复习5以内数的加法。 1+1=?2+2=? 2+3=?1+4=? 教师小结:孩子们真厉害啊!刚刚我们算的都是加法题,今天于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减法题。 3、小猴卖桃 引导幼儿学习2--4的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学习创编应用题。

(1)出示课件,学习2的减法。 师:猴妈妈有三个猴宝宝。老大拿了两个桃子到市场上去卖,卖掉了一个,老大还剩下几个桃子?(一个)。 师:小猴子的桃子比原来的多了还是少了?(少了)。 教师小结:像这种,变少了的题,就要用减法来计算。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应用题,并解答。 师:谁可以用自己的话,把大猴子卖桃子的事情说一遍? 师:最后剩下几个,不要告诉大家,把大猴子卖桃子的事情编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谁可以? 师:在小篮子里有很多算式,请你找出能解答这个问题的算式,摆在桌子上。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以内和4以内数的减法,并尝试创编应用题、解答。 5、游戏“开心购物”。 (1)幼儿分组,介绍游戏规则。 师:购物组小朋友每人有5元钱,超市组小朋友每人有5件商品。每一元钱可以买到一件商品。购物组的小朋友要用钱买商品,但是不能把钱都花光。超市组的小朋友要卖商品,但不能把商品都卖光。 幼儿购物,教师指导。 (2)幼儿介绍自己购物和出售情况,并创编应用题和解答。 师:购物组(超市组)小朋友,谁来说说自己的购物(出售)情况?可以把它变成一个问题考考超市组(购物组)的小朋友吗? 师:超市组(购物组)的小朋友可以解答吗? (3)引导幼儿发现互补规律。 师:这里是小朋友购物和出售的算式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四个算式的减数有什么规律?得数有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减数越来越大,得数越来越小。这就是算式中的互补规律。

幼儿数学教案模板四篇

幼儿数学教案模板四篇 幼儿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进展关系亲热。一方面,幼儿学习数学需要确定的心理预备,也就是说幼儿要具备确定的规律观念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数学教育也要指向幼儿的思维进展,要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幼儿思维的进展。数学学问只是幼儿思维进展的载体,而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的。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幼儿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幼儿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钓鱼、分鱼的活动,练习将三个数按组成关系排四道题,进展心算能力。 2、培育主动思维及创造能力。 【活动预备】 教具:鱼若干(鱼上面数字1~8)、猫头饰若干。 学具:每组若干只盆子及鱼(也有数字)。 【活动过程】 一、钓鱼出示池塘,你们看有什么?(鱼)今日老师做猫妈妈,你们做小猫,一起来玩游戏好吗?(好)今日猫妈妈要带小猫去钓鱼,这些鱼上都有1个数字宝宝,请小猫钓三条鱼,要求三条鱼上的三个数能排出四个算式。 1、老师先钓数字为1和8的两条鱼,请幼儿再钓一条(数字为7),可排出四个算式。 引导幼儿说出四道算式:1+7=8,7+1=8,8-1=7,8-7=1 2、刚刚那么多小猫只吃这么点鱼,太少了,我们再来钓两条,多吃一点。 老师再钓数字为6和2的两条鱼,请他们补钓一条鱼(数字为8),三个数也能排四个算式。 引导幼儿说出四道算式:2+6=8,6+2=8,8-2=6,8-6=2 3、请幼儿单独钓三条鱼(鱼的数字分别为3.5.8或4.4.8),分别请幼儿进行三 个数排四个算式的口算练习。 二、分鱼每组桌上有若干只盆子,若干条鱼。 1、要求各组的幼儿协作分鱼,每只盆里放三条鱼,这三条鱼上的数能排四 个算式 2、幼儿动手分鱼鼓舞幼儿很好地协作,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如在分鱼过 程中,有一只盆里的鱼不胜利,(屈老师https://www.360docs.net/doc/bc19129878.html,)就应想方法将不同盆里的鱼进行调换,使五只盆里的三个数都能排四道题。 三、奖鱼(活动延长) 今日小猫真能干,钓了许多小鱼,猫妈妈也钓了许多大鱼,这些鱼要嘉奖给猫宝宝,猫妈妈有要求,要求把鱼后面的题目做对,才奖给你。(到区域角去练习) 幼儿数学教案2 预设目标: 1、尝试观看,感知查找的快乐 2、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和图形排序 3、能觉察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能按确定规律接着拍 活动预备: 1、不同颜色的彩旗1套 2、不同样子的彩旗图标每人1套 1/ 3

小班数学教案 (精选20篇)

小班数学教案 (精选20篇) 篇1: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4以内的数量 活动资料:认识4以内的数量 活动目的: 让幼儿明白3添上1是4,让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正确点数4个物体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拍手游戏《你说我答》让幼儿复习 2、3两数的关系。如: 师:小朋友告诉我,比1多1就是几? 生:比1多1就是2。 〔1〕比2少1就是几? 〔2〕比2多1就是几? 〔3〕比3少1就是几? 2、以情境《小主人》演示取苹果招待客人的过程,幼儿认真观察后,启发幼儿说一说:1个苹果是怎样变成2个苹果的?2个苹果又是怎样变成3个苹果的?

3、请幼儿学当小主人,老师说出家里来了1个客人,幼儿从篮子里取出1个苹果招待客人,按次序取出3个苹果,经过操作明白1添上1变成2,2添上1变成3。 4、启发幼儿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3个添上1个变成4个。老师提问:3个怎样变成4个?让幼儿边考虑边操作。根据操作得出结论:3添上1是4。 5、老师出示4个儿童卡片,让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出来了几个小客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请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食品招待客人〔4个糖果,4块饼干、4杯可乐……〕。 6、游戏《捉迷藏》稳固幼儿点数4以内的数量。幼儿到活动室寻找事先放置好的卡片,数一数卡片上有几个小朋友,并把总数告诉老师。 7、游戏《四人手拉手》,幼儿四散活动,边走边念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走呀走呀走呀走,快快变成四人手拉手。幼儿立即四人一组手拉手围成圈,并点数人数。 篇2: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目的: 1、开展幼儿的比拟本领和思维的灵敏性。 2、明白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优秀4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优秀4篇 篇一: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按图形的某一特征(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2、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学习说:“我把×形×色送给你吃”。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几何图形片若干、食物饼干、小碗和幼儿人数相等、盘子6个、小动物头饰6个、3个有标记的箩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给饼干按形状分类。 师:宝宝们,今天兔妈妈开了一家饼干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师:宝宝看!这些饼干长得一样吗?幼:不一样。那现在请宝宝睁大小眼睛仔细观察一下盘子里的饼干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呢?(形状、颜色)谁来介绍一下,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师:总结:宝宝观察的真仔细,兔xx的饼干店里,有红的、有绿的、有圆的、有方的、还有三角形的饼干。 2、师:兔妈妈店里的饼干真多呀!我们一起来把这写饼干分一分吧。怎么分呢?(幼儿讨论)好,我们一起回座位想个办法吧。 二、认识形状标记按形状分类。 师:宝宝看!这是兔妈妈准备的箩筐,这个箩筐是谁的家呢?你怎么知道的?这是形状标记,启发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标记呢?(带领幼儿读一读标记的名称)那么这个箩筐里放什么样的饼干呢?谁来放放看。提醒宝宝边送边说:×形饼干,我送你回×形的家。(依次出示三个箩筐,放完后师幼集体检查) 三、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嘴巴颜色形状喂饼干。 师:宝宝真聪明把饼干都整理好了,饼干店开业了谁来尝尝好吃的饼干哎,宝宝看谁来了?小猫喜欢吃什么样的饼干呢?(引导宝宝观察小猫的嘴巴)对呀!小猫喜欢吃圆形的绿饼干。 师:我先来喂,小猫我给你吃圆形的绿饼干。谁也想来喂小猫吃的呀?(幼儿2——3个)小猫说饼干真好吃,看又有谁来了?谁来喂他吃呢?(可以一人喂大家说)小猫、小狗吃的正开心的时候,看!又有谁来了,依次出示四只小动物,宝宝看看他们要吃上样的饼干呢? 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兔妈妈忙不过来了,谁愿意来帮助兔的?(幼儿集体喂)饼干喂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喂的对不对。师:小动物们都吃饱了,他们高高兴兴回家了。(放进箩筐里)

幼儿园数学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数学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形大小、颜色、形状的不同自己确定标准进行分类。 2、能根据图形的特征选择相应的标记,丰富对图形的认识。 3、喜欢并能主动地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图形若干。 2、颜色标记、大小标记、图形标记 3、人手一份作业纸。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引导幼儿用手指做各种图形。 师:你的小手在哪里?你的小手会做图形吗? 师:我说你来做。变变变,变成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二、认识图形的特征师: (出示几张图形)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图形,请你说一说是什么图形?要用好听的话说(个别幼儿说)师:你的箩筐里也有图形 (1)看一看,说一说,你的是什么图形宝宝?(自由说一说,开火车说)(2)比一比两个图形有什么不一样?(与同伴的图形进行比较)(请个别幼儿回答)(这里能不能出示大、小标记,顺便用身体动作表示标记?) 三、游戏:找朋友。

师:我要来找找我的图形朋友,谁是我的好朋友呢? (1)出示黄色标记,说一说,这是什么标记?相互打招呼 (2)操作“谁是我的好朋友”,是我好朋友的请你站起来小结:黄标记的家里住的是黄色的图形。 (3)红标记的好朋友是?(红色的图形)。蓝标记的呢? (4)出示大标记,大标记的好朋友呢?小标记呢?(教师出示两个大的图形,请幼儿找相同的地方,可以用大标记来表示 (5)教师出示自己的小的黄色的三角形、大的蓝色的三角形,让幼儿找相同的地方(出示图形三角形标记),教师把图形标记贴在黑板上,谁是我的好朋友?请把你的图形贴在标记的下面。 集体验证是否正确? 小结:小朋友真棒,会按大小标记、颜色标记、形状标记给图形分家。 四、幼儿操作活动导: 老师这里有一些图形宝宝想回家,想请你来帮忙?重点讲,示范,请幼儿来说六、活动评价1、请一名幼儿说说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观察他做的是否正确。 2、表扬在活动中专心听,爱动脑的幼儿。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 2、3。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教学准备: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 【第一篇】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4篇

大班数学教案4篇 让数学学习快乐而有意义,整理搜集最新大班数学教案4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大班数学教案,欢迎收藏! 大班数学教案1 一、设计意图: 本着“活用教材”,我把9以内的加减与集合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套圈、摆圈、站圈等智力闯关,引导幼儿运用9以内的加减去总结发现集合的有关规律,解决闯关中的实际问题,让孩子自主地去发现、探索,去学习、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圈里圈外的标记图,学习正确判断物体在圈里圈外的空间位置并计数。 2、会按数卡和标记图,运用9以内的加减,在圈里圈外正确地摆放物体数量,初步学习逆向思维方式。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合作活动的乐趣。 其中,目标的1、2是活动的重点。在两圈相交处正确摆放物体的数量是活动的难点。 三、活动流程: 整个活动流程由认识标记图——套圈——摆圈——站圈四部分组成。 1、认识标记图:出示圈里圈外标记图,上面的图表示东西在圆圈里面,下面的图表示东西在圆圈外面。 2、套圈:套圈并用数字计数。引入两圈相交即交集的概念及标记方法。 3、摆圈:按照标记图的要求,自主动手操作。 4、站圈:5名幼儿一组,按照标记图的要求,小组合作,站到相应的圈里。活动延伸: 1、丰富操作材料层次性,放入区角,鼓励孩子继续探索。 2、正确书写数字9 四、活动特点:

设计活动时,我重点思考一个“活”字。 1、“活”在自主。 认识标记时,引导孩子去观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套圈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计数,有的数一数,有的是算一算,摆圈时,按照标记图去摆雪花片,面对红圈摆8个,黄圈摆1个的要求,通过一系列操作和加减算式,发现规律:两圈雪花片的总数与实际数量的差正是两圈相交处雪花片的数量。站圈,孩子们迁移摆圈的经验,协商合作,共同闯关。整个活动,孩子们自主地去发现、探索,去学习、建构数学知识。 2、“活”在运用。 9的加减在这里不是机械的重复“数字的形成、组成,而是用来解决问题。“谁不用数就知道圈外有几个雪花片?”启发孩子用9的减法快速解决问题,摆圈时,教师及时出示算式,“看看这些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孩子从中去发现规律;站圈则运用规律,解决难点——两圈相交处站几人,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如此以来,使数学知识与问题发生联系,激发孩子动脑,使数学真正成为思维的“体操”,让孩子们越学越有利于逻辑思维的发展,越学越聪明,这才是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期待着孩子们在“活”起来的数学活动中,快乐而有意义地学习数学,享受数学! 大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心形、菱形、三角形信件若干,写有算式的信件若干,写有10以内加减法算式的题卡(不同的形状、颜色、与幼儿人数相等),数字卡片,闯关的背景图6张。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并学过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活动过程: 1.导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数学教案(最新7篇)

幼儿园数学教案(最新7篇)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操作游戏的乐趣。 2、学习按苹果的颜色、大小进行分类,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青、红苹果图片若干。 2、红、绿、大、小筐,每桌各一个。 3、动画片:我喜欢苹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摘苹果的欲望。 师:看呀!又大又红的苹果,小朋友喜欢吗?我们去摘苹果好不好? 二、展开。 1、观察苹果 (1)看看这里都有什么样的苹果呀? (引导幼儿发现,有红苹果,绿苹果,有大苹果,小苹果。) (2):我们的这些苹果里面,有红苹果,绿苹果,还有大苹果,小苹果。 2、摘苹果 (1)听口令摘苹果 (2)听拍手声摘苹果 3、苹果分类 (1)把红苹果送到红筐里。 (2)把绿苹果送到绿筐里。 (3)把红筐里的大苹果拿出来放在大红筐里。 (4)把绿筐里的小苹果拿出来放在小绿筐里。 4、收苹果 (1)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收不同的苹果。

(2)数数你收了多少个苹果。 5、苹果展 师:我们把摘得苹果展览一下好吗? 引导幼儿思考摆放的方法。 如:红-绿-红-绿,大-小-大-小,等。 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有序的摆放方法。 三、结束。 1、师:今天我们丰收了许许多多的苹果,你们喜欢吃苹果吗? 有一个小朋友也喜欢苹果,我们看看他为什么喜欢苹果? 2、观看动画片:我喜欢苹果 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比5少的数量,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的与材料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数量的食物纸条一份、1-6数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数字卡、5只小白兔的动物瓶、1-5的动物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字卡、动物卡和幼儿进行问答游戏。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5以内的数字卡)。幼:嘿嘿,我的火车x点开。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随机出示5以内的动物卡)。幼:嘿嘿,来了x位小客人。以次来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师:火车开到了动物瓶城。(出示动物瓶)看到漂亮的动物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白兔?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儿答数,教师操作)。 小结: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幼儿园数学教案模板七篇大全

幼儿园数学教案模板七篇大全 幼儿园数学教案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探索、讨论等活动,初步掌握分类的概念和方法。 2、让幼儿体验与他人一起动手操作、一起讨论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同大小、形状、颜色的图形卡片、动物卡片若干、水彩笔; 2、小兔头饰一个,兔妈妈头饰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1、教师戴上小兔头饰做小兔,手捧大量卡片,边讲边跳进教室:唉,这么多卡片,乱七八糟的,怎么办?作思考状,并请幼儿一起思考。“卡片全部混在一起,拿的时候多不方便啊!”让幼儿讨论“怎么办?”幼儿讨论完以后,教师小结,用一种办法:分类放好。 (此环节的设想:教师创设情境的方法,巧妙地引出探究的话题,让幼儿在自然状态下进入学习情景。) 2、怎么分——“这么多卡片,放在这乱糟糟不行,怎么放呢?怎样放以后看上去才整齐,用起来也方便。 (此环节的设想:幼儿通过导入,已对帮助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再从帮小兔整理卡片入手,为幼儿进一步探索创造宽松的环境。)

二、幼儿操作活动 (“大家都要帮助我,太好了!”) 1、教师分发卡片,引导幼儿先观察:“好好看一看,这些卡片到底是什么样的?” 2、在观察过卡片后,幼儿进行操作。 摆弄卡片,经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找到分的方法。教师注意观察、随时注意指导,鼓励个别胆小幼儿,大胆去尝试,去操作;“这张卡片是什么颜色的,它和哪一张长得一样啊?……(此环节的设想:幼儿先观察卡片上的不同特征,通过交流与探索能找到分卡片的方法。丰富的材料蕴涵了不同的探索结果,也为幼儿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可能性。) 三、讨论理解 (在幼儿基本找到分的方法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理解) “太好了,我看到小朋友分的这么好,有的这样分,有的那样分,真开心!” 1、先把自己分的方法告诉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幼儿轻声与旁边小朋友交谈、讲述,教师巡回倾听。 2、请个别幼儿讲述,大家一起听,并适当进行讨论、理解。 ①按大小分幼:我把大的分在一起放在这,小的分在一起放在那。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她是按什么分的? 教师总结:把大小相同的分在一起是按大小分的。 ②按颜色分幼:我把红的分在一起放在这,绿的分在一起放在那。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她是按什么分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