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后残雪小说创作的转变

90年代后残雪小说创作的转变
90年代后残雪小说创作的转变

浅论90年代后残雪小说创作的转变

摘要:残雪是中国当代作家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二十年来,残雪小说创作研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对残雪90年代后的小说没有足够的重视。在本篇论文里,试图阐述残雪小说创作的新变,以完整残雪小说研究。

关键词:自觉意识;转变;经验化;

90年代后,大部分先锋作家回归了传统,有些评论家认为最先锋的残雪也失去了文学的信仰。90年代后残雪小说创作确实发生了转变,但是这些转变的价值何在,却不是可以现在就盖棺定论的。笔者认为与其现在就给残雪创作的转下一个判断不如理清残雪小说

创作转变之路。

一、为生活画“素描”

残雪90年代以来创作的小说中,终于有了经验性的场景。在小说《表姐》中,表姐在未随我出城之前生活在一座“很有情调的盖着琉璃瓦的房子,房子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庭院,庭院里有个葡萄架。夏天里,绿油油的叶子间探出一串串的紫葡萄,坐在那下面乘凉,闻着茉莉花香,看着屋前大片的稻田,真是赏心悦目”。这样的小说场景,最少是经验性的,这在残雪80年代创作的小说中坚决不存在的。

进入90年代后,残雪在小说中设置很多经验性的场景,这些经验性场景的设置确实拉近了普通读者与残雪小说的距离。当然,这样

的改变并不是如个别评论家所理解的“失去了批判的力度”。随着文本的深入,荒诞在这样一个经验世界的展开,恰恰增强了残雪批判的力度。

二、小说文本叙事性加强

进入90年代后,残雪小说文本的叙事性明显加强。在小说《从未描述过的梦境》中,就有这样一条明显的故事线索和情节:“我”是一个梦境的描述者,每天在路边的小屋里为来这里叙述梦境的人们记录他们的梦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在满足这样的梦境的描述,于是“我”作为一个记录者,却抛弃了黑壳笔记本,我也不在满足普通人的普通梦境,而是其他那样一个难以言说的从未描述过的梦境。在第十个年头,“我”被大雪埋没,却依然在坚持自己对从未描述过的梦境的追寻与探索。

所以说,在90年代后期残雪所创作的小说中,叙述性的增强,并不是表明残雪“胆怯了”,只是一种叙述方式的选择。残雪小说叙事性的增强,使进入90年后残雪小说审美解读具有了一个缓冲带,有了一个过渡的过程。

三、为小说人物“松绑”

残雪80年代的小说的主题倾向于揭示人性的丑恶,是残雪在用文学的手段“复仇”。那么在残雪小说人物的设置,就是为这一中心而服务的。在残雪的小说中,我们看不到细致的人物肖像刻画,也找不到完整的人物性格。残雪小说中的人物生活在到处腐烂的环境

中,但是却不自觉,如同生活在铁屋子中的人们一样,同铁屋子一同在黑暗中沉沦堕落,与“黄泥街”一同腐烂。

90年代以后残雪小说中的人物,自觉性加强了。以《从未描述过的梦境》为例。描述者从一开始就对做梦者的“在茫茫太空遨游的狂喜,也有在地壳深处的岩洞里死守的自负;有被猛兽捕捉的恐怖,也有垂死者的阴森”的种种梦境而“不动声色”。描述者一直在期待着“那里面凝聚了大量的热和能刺瞎人眼的光。”虽然描述者不知道这样的梦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也不知道这样的梦境到底会不会来临,但是描述者一直在坚持着、等待着。在这等待的过程中,描述者经历了一次次的狂喜之后的失落,到最后描述者扔掉了黑壳笔记本终于摆脱了最后形式上的束缚,向从未描述过的梦境迈进,他总是自觉地去思考生存的本真。

可以说在残雪进入90年代后的创作作品中,人物的意识开始自觉起来,自主地去寻找存在的本真。这与残雪80年代作品中的小说人物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这样的转变,

四、90年代后小说创作转变原因浅析

进入90年代后,残雪的小说不再那么的诡异怪诞,日益走向经验化。期待同谋者的残雪,不仅著书立说,而且她在小说文本中也给读者留下了很多的线索。那么是什么促使残雪做出了这样的转变呢?

自从上世界80年代残雪登上文坛开始,文艺界对残雪的评论就是

褒贬不一的,读者较少,能够真正解读残雪小说的人更是不多,面试批评界的失语和读者冷淡的反应,残雪在内心深处还是很无奈的。在进入90年代以后,残雪在她的小说里开始出现了经验性的小说场景,虽然还是大量的运用了隐喻形象。另外一个方面,残雪早期小说的主题倾向是表现人性的丑恶,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残雪选择在自己的小说中大量、细致地描写丑恶的物象,通过夸大细节描写来增强表现效果。然而,在进入90年代以后,残雪小说的主题则倾向于人物灵魂的探索和追问,相对于小说的主题,残雪的小说形式需要一个转变。最后,这与作家在进入90年代后,心态趋于平和有着很大的关系。

但是,残雪在小说中给她的读者留下了蛛丝马迹,来启示读者,和读者一起突围。由于,残雪的小说创作依然在进行当中,我们很难为残雪这一创作上的转变下一个明确的对错判断。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意识到这样一种可能:在残雪的小说中,有着很多暗示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会不会挤占读者再创造的空间,甚至误导读者呢?这样的话,残雪小说内涵的深度和广度是必定受到限制的,一个封闭式的文本,是很难生存的,甚至会违背残雪的创作初衷,这是残雪小说创作需要认真斟酌之处。

综上所述,在进入90年代后,残雪的小说创作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对于这些转变,作家残雪告诉我们是“新实验文学”。那么,这种“新的实验文学”究竟会走向何方,这一个问题的答案只能交给时

间了,期望时间能给我们一个答案。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目录 《一碗清汤荞麦面》[日本] 栗良平 《法律门前》[德国] 卡夫卡 《免费》[美]雪莉·凯撒 《一天的等待》[美国] 厄内斯特·海明威 《没有锁上的门》[美国] 罗伯特·斯特恩德力 《小公务员之死》[俄国] 契诃夫 《穷苦人》[俄] 列·托尔斯泰 《“诺曼底”号遇难记》[法国] 雨果 《雨伞》[日本] 川端康成 《陈小手》汪曾祺 《陈奂生上城》高晓声 《没有完的故事》[美国] 欧·亨利 《热爱生命》[美国] 杰克.伦敦 《小丑》[俄国] 屠格涅夫 《半张纸》[瑞典] 斯特林堡 《饥饿艺术家》[奥地利] 卡夫卡 《罗生门》[日本] 介川龙之介 《桔子》[日本] 介川龙之介 《鱼服记》[日本] 太宰治 《柏林之围》 [法国] 都德 《夜》 [意大利];路·皮兰德娄 《阿拉比》 [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羊脂球》 [法国] 莫泊桑

正文 一、推介原因 这个在日韩广为流传的真实故事,感动了亿万人,成为在逆境中奋起,决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象征。在日本,该书的出版被形容为掉进了“一亿泪的海”;《读者》总编彭长城认为《一碗清汤荞麦面》是该刊创刊以来刊出的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二、作者简介 栗良平.本名伊藤贡,日本著名作家、演讲家。1943年5月生于日本北海道。曾经从事过十多种职业。在综合医院任职十年,高中时代曾翻译安徒生童话而引起对口述童话的创作兴趣.。他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四百多篇民间故事以各地方言亲自巡回讲述。主要作品有《纺织公主》《又听到二号汽笛》《穿越战国时代的天空》,而以《一碗清汤荞麦面》而成为儿童类畅销作家。 [思考] 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都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那女人购买清汤荞麦面时,为什么“怯生生地问……”“可以吗? ” [参考答案] 命运的不幸,生活的艰难,在母亲心中刻上了深深的伤痕,每当除夕夜来临,他都有一种难以述说的复杂心情,既要与孩子过年又不愿在人前表现家境的窘迫,以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得在顾客散尽时候去。 三人要一碗面的尴尬,这样晚的时间因吃一碗面而麻烦人的歉疚,使得母亲每次都怯生生的发问。 推介理由 有人曾说鲁迅是中国最痛苦的文人,那么卡夫卡也许可以称作奥匈帝国最痛苦的文人了。卡夫卡短暂的一生是在痛苦和孤独中度过的。“孤独感”与“死亡意识”几乎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无论主人公如何抗争努力,强大无形的外来力量始终控制着一切,

女性主义思潮对残雪小说创作的影响

摘要:残雪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先锋派作家之一。残雪以其创作面貌及其个人精神气质的独特性,形成了所谓的“残雪之谜”。文章分析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对残雪小说创作的影响。残雪颠覆男性传统价值观和审美心理中的女性形象,解构男性英雄主义话语,同时试图建立自己的文学世界。 关键词:女性主义思潮;残雪小说创作;颠覆;解构;建立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32(2009)04-0059-03 收稿日期:2009-02-12 作者简介:穆厚琴(1965— ),女,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 女性主义思潮对残雪小说创作的影响 穆厚琴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江苏连云港222006)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第8卷第4期2009年4月Vol.8No.4Apr.2009 残雪无意成为一位女性主义者[1](页15),她只是内心对自己身处的社会充满叛逆情绪,而她恰巧是女性,面对的是一个男权社会,从而使得她的叛逆行为染上时髦的色彩,无意中成为中国少数的具有女性自觉意识的女性作家。 残雪叛逆的性格自小就形成了,她曾自述自己小时侯就与别的孩子不同:“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我的那个世界,我对大家所熟悉习惯的世界,对俗话、套话都十分反感,大人说东,我一定说西,我的世界是我创作出来去反那个世界的,他们都非常讨厌我。但是我这个世界又与大家所公认所习惯的世界有很密切的关系,我没有办法像逃禅或者觅道那样隐遁到山上去。我就是要反,就是讨厌那个世界,所以我才创造了我的世界。”[1](页13)因为讨厌这个世界,所以要反,所以要创造自己的世界。这“反”与“创造”就是残雪———一位女性的一场突围表演,残雪的写作是对抗性写作。 一、颠覆男性传统价值观和审美心理中的女性形象这与女性主义批评不谋而合。“波伏娃曾指出男作家对女性形象进行圣化和美化形成的女性神话,中国当代女作家用自己的作品打破了这种神话,这也是妇女解放的重要一步。”[2](页222)“女性主义批评首先是解构文学中那貌似赞美女人实则贬低女人、麻醉女性的美女人形象,批判那些‘好恭维的压迫者’。”“朱虹指出,女性形象是按照男人的想象或愿望而塑造的”[2](页257),“传统的审美趣味是由男性一方独自炮制出来的,并且依照男人的审美标准将女性价值定位于天使与恶魔两类”[3](页26)。“作品里女性的角色、地位和命运完全由男性操作、决定,文学形象的塑造史就是一场女性被男性利用剥削的斗争史。”[2](页257)伍尔夫在其《一间自己的屋子》第一次提出了以女性意识为中心的文艺观,并提出“杀死”按着男权中心社会的价值标准虚构 出来的理想女性——— “家里的天使”[4](页60)。残雪首先破坏男性的女性价值观,即所谓的贤妻良母。男性塑造的女性理想形象之一是慈母形象,但母亲也可以有另外一种形象。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污水上的肥皂泡》里都有母亲出场,但残雪笔下的母亲令人感到陌生,尤其让人难以接受:首先是外形的丑陋、肮脏,如《污水上的肥皂泡》中的母亲“流鼻涕、流口水”,“猪婆似的鼾声大作”,她有“积满了黑垢的指甲”、“眼屎巴巴的小脸”、“肮脏的细细的脖子”、“一年四季溃烂流水的脚丫”。其次是行为的下作,《污水上的肥皂泡》中的母亲动辄号啕大哭,变尽了法子去向一个小科长讨好卖乖[5](页10-13);《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里的母亲和女婿躲在厨房里鬼鬼祟祟,把女儿抛在一边;《苍老的浮云》里虚汝华的母亲因为长期不洗头发,污垢使她头发掉光了,她每天吸丈夫的血,用钉子把麻雀钉在墙上,偷窥女儿,掀女儿家屋顶,巴望丈夫、女儿死掉。再次是母子、母女亲情的荡然无存,《山上的小屋》里的母亲有扭断女儿胳膊的念头,《污水上的肥皂泡》里的儿子有谋杀母亲的嫌疑等等。 残雪还破坏男子对女性的审美观,即男人眼里所谓的天使般女性形象,这其中包括妻子、情人、少女形象。男性对于女性大多是从外形和性格上作要求的:如容貌漂亮、性情温柔、清纯、忠诚、贤惠、奉献、依赖、被动,残雪相应地为我们塑造出容貌丑陋、性情凶悍、阴险、背叛、冷漠、自私、独立、主动的女性群像。《苍老的浮云》中更善无的老婆慕兰食欲旺盛,一到夜里就不停地放消化不良的臭屁,老况的老婆虚汝华枯瘦干瘪,每天神情恍惚,家中积满灰尘、住满老鼠蚊虫;妻子不关心丈夫,慕兰每天炖自己爱吃的排骨,不顾更善无的抗议,虚汝华每天关注自己的身体不管丈夫的死活;

残雪作品的艺术手法分析,如象征等

残雪在中国文坛以其独特的写作方式和叙述手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残雪模式。由于残雪借鉴了西方的意识流、拉美的魔幻主义写作手法,在小说中大量运用象征的手法,使其小说大大开拓了人类的精神领域。另外残雪小说制造的神秘和恐惧又成了人们不断探讨的话题。残雪小说作为传达人性话语的代表,其象征手法的运用,为读者展现了怪诞离奇的世界,牢牢的把人围困夹击起来,传达出来自心灵深处的生存感受。 残雪是近年来中国文坛的热点人物,她的小说以独特个性和另类的叙事手法震惊了文学界,给文学界带来了一阵“残雪旋风”,形成了文学界的“残雪现象”。残雪小说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西方的荒诞派以及意识流写作的影响,加之残雪特立独行的性格,使她的小说呈现了另类的美。残雪的文本在某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先验地绘制了一个荒诞的非理性的世界。这样的文本对中国的阅读者来说,是一种挑战。残雪的小说透露出来的是对时代的恐惧、对人间的无奈、对亲情的悲哀。 象征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利用象征与被象征的内容在特定经验条件下的类似和联系,是后者得到具体直观的表现。残雪在青少年时期,幼小的心灵就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父亲挨整,母亲被放逐劳改,全家被下放,祖母在大饥荒的年月挨饿死于水肿病。严酷的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残雪精神上的抑郁与心理上某种程度的“自我分裂”,而这种“自我分裂”在创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渗透于小说的人物心灵。文革后,残雪开始文学创作,她说:“对于这十年和未来,我有太多的话要说,我想用文学和想象的方式说出来,因为它们超乎传统意识和大众话题。”【3】至于她为什么要写作,残雪声称“我写这种小说完全是人类本性不相容的结果,我永远不会忘记报仇——感情上的报仇,尤其是刚开始创作时。”【4】对残雪的小说世界,戴锦华曾将之喻为“梦魇萦绕的小屋”【5】。之所以有“梦魇”,是因为它“令人联想起拒绝和批判视野中的‘中国的岁月’,尤其是‘文革’时代的梦魇年代”【6】台湾籍作家叶洪生在阅读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后,认为该小说采用象征主义的手法表现了“从1957年‘反右’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中的人和事”【7】。而在谈及残雪小说影响力扩大的原因时,吴亮也曾指出:“她的小说常常泄露出对‘文革’时期社会黑暗的深刻记忆,这种记忆的高度变形和梦呓式的偏执处理,使小说经常处于一种精彩变态的氛围中。”【8】从众多的有关残雪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小说中读出的“文革”信息。要真正理解残雪,了解她小说中的象征,我们必须联系“文革”时的状况,残雪似乎一直在不厌其烦的描绘“文革”,描绘那段在她记忆深处的蹉跎岁月。 残雪在小说中构架了象征体系,其象征由三个层面组成:一是具体意象的象征,二是环境描写的象征,三是物件象征。

20世纪外国文学著名作家作品列表

1.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长篇小说《审判》(1925 )、《城堡》(1926 )、《美国》(1927 )、中 短篇小说集《观察》(1939 )、《变形记》(1915 )、《在流放地》(1919 )、《乡村医生》(1920 )《饥饿艺术家》(1924 )。 《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销员,长年奔波在外,辛苦支撑着整个家庭的花销。当萨姆沙还能以微薄的薪金供养他那薄情寡义的家人时,他是家中受到尊敬的长子,父母夸奖他,妹妹爱戴他。当有一天他变成了甲虫,丧失了劳动力,对这个家再也没有物质贡献时,家人一反之前对他的尊敬态度,逐渐显现出冷漠、嫌弃、憎恶的面孔。父亲恶狠狠地用苹果打他,母亲吓得晕倒,妹妹厌弃他。渐渐地,萨姆沙远离了社会,最后孤独痛苦地在饥饿中默默地死去。 2.艾杜阿、杜夏丹:法国小说家。《月桂树被砍掉了》(1887 )。 3.马塞尔·普鲁鲁斯特:法国小说家。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4.威廉·福克纳:美国小说家。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1929 )、《我弥留之际》(1930 )获得 1949 年诺贝尔文学奖。 5.詹姆斯·乔伊斯:英国小说家《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 )、《尤利西斯》(1922 )、《芬尼根们 的苏醒》(1939 )。 6.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小说家。《达罗卫夫人》(1925 )、《副灯塔去》(1927 )、《浪》(1931 )。 7.萨特:法国小说家,短篇小说集《墙》(1939 )、获得1964 年诺贝尔奖。长篇小说《恶心》(1938 )、 剧本《苍蝇》(1942 )、《间隔》(1945 )、《死无葬身之地》(1946 )、《肮脏的手》(1948 )、《魔鬼与上帝》(1951 )长篇小说《自由之路》(1945-1949 )、哲学著作《存在虚无》(1943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7 )、自传《词语》(1955-1964 )。 8.加缪:法国小说家。长篇小说《鼠疫》(1947 )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 )、《随落》(1956 )、 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1957 )、散文集《反与正》(1937 )、《婚礼》(1939 )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1942 )《反抗者》(1951 )。

残雪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

2008年1月号 残雪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蔡景春 [摘要]本文论述了残雪创作中的女性主义思想。她在小说中始终站在女性的立场,运用独特的叙事方式,并采用荒诞变形的漫画形式来揭露女性的人格缺陷以打破对女性的传统审美模式,彻底颠覆和解构了传统文学中的贤妻良母理念,从而巧妙地肯定和张扬了女性意识。 [关键词]残雪女性文化女性主义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残雪在其作品中体现了对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极大关注。她的创作突显出极其鲜明而又独特的女性主义特色,残雪艺术创作投影的聚焦点始终落在对女性生存遭遇和情感世界的观照上。 她笔下最为风光和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都是一批风采各异的女性,这些女性都具有极强的判逆心理,她们对大男子主义都显现出极端的藐视,向几千年来男性中心的霸权地位和审美观念摇旗呐喊、公然宣战。也正是这种独特叛逆的女性视角,使残雪表现出对传统的男权主义审美观念的极其憎恶,从而也使得她的作品显现出极强的讽喻性和反叛性。传统文学倾向于写女性之美,而残雪却大写女性之丑,注重揭露女性本身几千年来积淀残存的奴性思想或在男权压抑下的病态人格,同时对男性也处处加以丑化。在她的笔下,传统文学中所谓的淑女形象都已不复存在,慈母的美德也荡然无存。 残雪在作品中将女性文化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重构,使得女人第一次扬眉吐气真正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并将自己的生命体上升到理性的层次。在残雪的《五香街》这部作品中,对大男子主义的否定和叛逆可以说达到了空前激烈、无与伦比的程度。残雪将X女士、B女士、同行女士、寡妇女士、金老婆子等一大批个性十足的女人推上了文学的舞台。她们大都是能力型的女人,风风火火敢做敢为,干出了一系列惊世骇俗的事情,在智力潜能、文化层次、情操修养、品格德行、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行动能力等方 面,她们都令五香街的男人自惭形秽、无 地自容。在这里,几乎所有的大事都是 由这群轰轰烈烈的女人们干出来的。这 就成功地打破了男女的性别界限,把“男 主外”变成了“女主外”,女人作为一家之 主独当一面,而男人则变得胆小怯懦,碌 碌无为,并借此证明女性也能够发出自 己的话语,拥有内外兼备的才能,体现了 女性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和不亚于男人的 能力;或者说五香街的世界是女人味十 足的世界,而那些软弱无能和慵懒颓废 的男人,充其量不过是个陪衬而已。更 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五香街》中,X女士 那位多情的丈夫竟然因为太过脆弱和狭 隘,受不了人们的流言和嘲讽而离家出 走。这个具有明显的讽喻意义的结局, 标志着五香街女性文化的确立。其他女 性也都不程度地表现出对女性角色地位 的自觉,她们还大胆地把自己的欲望放 纵出来,以一副本真的面目展现在世人 面前。她们通过一系列令人震惊的事件, 向世人宣告:这才是真正的人,真正的女 人,有血有肉有个性的女人。 残雪善于运用非理性、非逻辑的梦 呓和谵语,以及荒诞、变形、夸张等手法, 光怪陆离地将女性的种种恶习和怪癖进 行夸张和扩大,并引入恶梦性的故事和 荒诞式的处理,表现女性稀奇古怪的偏 执心理和精神扭曲。《公牛》中的小女孩 心术不正,整天都在做着白日梦,即便是 看见树上晾的一张床单,也会揣测幻想 成那是妈妈的裹尸布。她的外表更是丑 陋不堪,眼里居然流着绿色的眼屎,舌尖 上还长起了黄豆大的血泡。而《山上的 小屋》中那个小妹妹则不学无术,像男孩 子一样满山乱窜,专以玩弄死蛾子和死 蜻蜒为乐。姐姐却人格变态,不断地做 着下流的梦,胃里还结出了小冰块,显得 不合常理,莫名其妙。《天堂里的对话》 里的那位女郎,“小腿变得柔软而冰凉, 胸口有一个很大的窟窿,潮湿的小石头 在里面哗啦作响”,让每个男人想起来就 觉得恶心。《苍老的浮云》中的女性形象 更是不堪入目,甚至连其中唯一的美人 虚汝华也让人胆战心惊,她竟然“两个月 零十天没有吃东西”,以致肚子里满是芦 苇,一排一排的,如同树桩子一样。残雪 正是通过对这类令人倒胃口的女性陋习 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恐怖的整体气 氛,成功地将男权主义的审美趣味进行 彻底的颠覆和解构,从而表现出对传统 审美观极其强烈的反叛意识。也正是在 这类令人疲惫不堪的故事中,我们觉着 有一种厌倦烦闷令人窒息的雷同之感。 实际上,这就是残雪所要达到的的艺术 追求,那种对女人种种陋习与丑态的反 复再现所取得的美学效应,就是要颠倒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传统艺术趣味。 残雪的艺术世界没有一个真正符合男权 主义审美标准的女性形象。因此,残雪 对女性的审美情趣进行了彻头彻尾的颠 覆和解构,其批判性和反叛性都是显而 易见的。若依照美国女性主义大师蒂利 ?奥尔森在《沉默》一书中提出的女性主 义理论来解读残雪的作品,其中心思想 无非是要重新寻觅失落已久的“女性文 化传统”。 学术论坛探索 ?176?

浅析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

浅析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残雪的人生经历颇带传奇色彩: 她当过待业青年、学徒、工人、裁缝,最终成为专业作家。相比较余华、格非、马原等人,她的作品有着更大的争议。本文对残雪早期的发轫之作《山上的小屋》进行精神学和心理学的重读,形成一份特殊时代的病变报告: 小说围绕一个异质空间中的弱者与强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排斥与冲突而展开,彰显出时代动荡中小人物无处可逃且人人自危的精神困境。残雪着力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家,但又是一个极不正常的家,甚至就是一座精神病医院。因为住在里面的人没有一个是正常人,每个人脚板心都出冷汗,都是被迫害狂后遗症季节性发作之患者。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空洞的能指符号,分不清是男是女,也不知道有多大年龄。“我”的全部工作就是: “每天都在家里清理抽屉。”这个“抽屉”当然是一个悲剧的象征,是对过去封闭而神秘世界的具象指称。整个小说的叙事显得很恍惚,一切似是而非。在“我”那个有着明显“脑伤”的记忆里老是觉得“屋后的荒山上,有一座木板搭起来的小屋。”小说起首突兀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座神秘兮兮的“屏障”。这座“小屋”与屋里的“抽屉”有着同样的象征意蕴,都是一种壳状物,显示了叙述者对被包裹、不受伤害的依凭对象之渴望。“我”是一个“怕光的人”———暗示了“我”在类似洞穴或井底这样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活太久了的缘故。因此,阳光在“我”眼里是“闪着白色的小火苗”。“太阳刺得我头昏眼花。”连母亲的眼光一盯头上,被盯的地方就会“肿起来”; 小妹眼睛盯着“我”看,她的目光也会“刺得我脖子上长出红色的小疹子来”。 母亲总是跟“我”作对———这是对传统意义上的母亲形象之彻底背叛。小妹是母亲的帮凶———这是对血缘上兄弟姐妹情谊的彻底撕裂。她总共出场两次:第一次,“我”从山上回来,发现抽屉被“翻得乱七八糟”,并将“我”心爱的“几只死蛾子、死蜻蜓全扔到了地上”。这些死东西象征了“我”的同类,是“我”唯一可以“对话”的价值共同体。“生”

第二十章九十年代后小说

第二十章九十年代后小说 本章概述: 九十年代后,经济转型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的深刻变革,给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在思想意识、道德理性和心理情感等方面留下了深入的印象。以表现社会人生为己任的作家,不论取何种题材,自然会将自身的现实感悟融合其间,从而构成了一种有着特殊时代印记的美学文本。 教学内容: 一、九十年代后的主要创作与潮流: 九十年代后,一些作家就开始把笔触伸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的命运与心理,打破了以往小说的戏剧性结构形式,追求朴素而颇具深意的叙事风格和文体。继而,在中、短篇小说创作潮流中,又出现了以刻画人物心理为主的通过“内视角”、“心理结构”来结构作品的表现社会生活的小说。小说的叙事、抒情,人物的行为与心理变化浑然一体,这种探索被评论家称之为“西方现代小说的东方化”。 这之后,小说界又先后出现了诸如“诗化小说”和“散文化小说”、“哲理小说”、“笔记体小说”,以及其他许多探索、实验文体。它们或追求空灵,或追求深沉,或讲究韵律章法,或追求叙述语调,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增添了新质。 作家观照、审视、表现生活的方式发生了诸多变化,文学的文体意识更加自觉了。及至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又先后出现了被人们称作“现实主义冲击波”和“晚生代小说探索”的小说创作,各自以其创作上对现实生活不同的美学原则而给文坛带来不同风格面貌的作品。 审视九十年代后小说创作的实绩,作家对文体风格多样化的选择与追求,确实给文学创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首先,作家文体意识的强化使作家形成了一种艺术自觉,作家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小说的认识功能,而是进一步将其置于艺术哲学的审美高度,致力寻求挖掘作品艺术形式本身对内容的开掘力量,创造小说文体“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对艺术形式价值的确认和拓展,自有其特殊的新意。其次,诸多探索性质的文学创作对小说文本形式和人的个体生命奥秘的探寻不仅丰富了文学对生活的表现形式,而且在现代领域拓展了文学的表现天地,表现了丰富、复杂的现实人生。作家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将视角深入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获得了新的审美体验。对想象中知觉经验的描述、富于审美形式意味的叙事模式、意象、意绪与氛围的精心构造,注重抒情的个性化语言,构成了小说文体的美感特征。作家对不同文体模式的选择,包涵着对世界认识方式和角度的变化,也包涵着对生活认识的深化。这种对生活认识的深化表明中国作家不仅懂得从社会、历史的现实关系中去认识世界,还学会从艺术的、文化的角度审视生活,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二、“陕军东征” 1、贾平凹的《废都》 作品描写了“西京”文化圈中几大名人的形象:作家庄之蝶、画家汪希眠、书法家龚靖元、戏剧人阮知非。其中的主角是庄之蝶。作者以生动而拙朴的笔触,写他与唐宛儿、柳月等年轻女性的纠缠;与老伴牛月清的隔膜、怨恨;与编辑、官员、企业家、闲汉们的交往。隐约贯穿全篇的一场风月官司,将城市生活的某些层面铺展开来,构成一幅现代社会文人阶层的“浮世绘”。

残雪作品《苍老的浮云》读后感知识讲解

残雪作品《苍老的浮云》读后感

残雪作品《苍老的浮云》读后感 《苍老的浮云》是由当代作家残雪写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小说是一部充满荒诞色彩的小说,小说主要是围绕着亲友、邻里之间的“窥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厌恶所展开的。透过残雪的《苍老的浮云》使我认识了“残雪”;了解了“先锋文学”;品读了“魔幻现实主义”,最重要的是扩展了我的想象,让我了解到了除了“阳春白雪”的另外一种作品的艺术形式。 一、初识残雪,初识先锋文学 残雪是我国当代作家,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从小由外祖母抚养,祖母的一些怪异的生活习惯(如生编故事、半夜赶鬼、以唾沫代药替孩子们搽伤痛等),对残雪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也影响到了她的文学创作。她小学毕业后恰逢文化大革命爆发,便失学在家。此后又从事过很多的职业。残雪自小喜欢文学,追求精神自由。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超过六十万字。有不少作品被海外文学界翻译和介绍。残雪是具有鲜明个性化创造风格的作家,她着眼于深层的精神世界,不断开拓和挖掘,在中国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 先锋派(avant garde),借助法语军事术语“先锋”一词,最初用以指19世纪中叶法国和俄国往往带有政治性的激进艺术家,后来指各时期具有革新实践精神的艺术家。“先锋派”的艺术特征表现为反对传统文化,刻意违反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先锋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一小群自我意识十分强烈的艺术家和作家,根据“不断创新”的原则,打破公认的规范和传统,不断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引进被忽略的、遭禁忌题材。先锋派的艺术家们经常自我表现出“离异”既定的秩序,从中宣布自己的“主体性”,他们的目标是震撼受传统影响的读者的感受能力,向传统文化的教条和信念发起挑战。

20世纪中小学生必读的最优秀的72部经典中文小说推荐

20世纪中小学生必读的最优秀的72部经典中文小说推荐 不知大家是否有了解今年的高考语文北京卷,其中有一道10分的微写作题目是这样的: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 ②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 ③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200字。 一个题目出现了7本课外书籍,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现今对于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在这样的趋势下,同学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呢?麦田格特为你推荐中小学必读的20世纪最优秀的72部中文小说,相信看完这些书籍之后定能够为你的写作之路增添一份自信! 中小学必读的72部中文小说 No.1 《呐喊》——鲁迅(著) 鲁迅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No.2 《边城》——沈从文(著) 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 No.3 《骆驼祥子》——老舍(著) 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No.4 《传奇》——张爱玲(著) 表现的大多是上海中上层阶级和抗战时期香港人的生活情形,张爱玲以一种十分冷静的态度,仿佛不动声色地讲述着一个个遥远而动人的传奇。 No.5 《围城》——钱钟书(著) 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No.6 《子夜》——茅盾(著) 小说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 No.7 《台北人》——白先勇(著) 十四个短篇由此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饱含历史与人生的沧桑,充满清醒和无奈的叹息。 No.8 《家》——巴金(著) 激流三部曲之一,描写旧式封建家庭的解体和青年人的反叛。

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创作心理理论

一 中国创作心理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起,源于思想解放、人的觉醒的时代大环境,直接得益于文学研究界高唱文学的主体性,文学研究注意“向内转”的发展趋势。 1981年,李泽厚《美的历程》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在文艺理论和批评界产生了深刻的反响,该书虽然没有完全摆脱以往僵化思想的纠缠,但“心理沉淀说”的提出,已体现出向“本体论”回归的努力,实际上也已孕育了文艺心理学的方法。而创作心理理论复苏乐章最亮丽的第一曲当属金开诚的《文艺心理学论稿》。 1980年暑假以后,金开诚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文艺心理学》选修课,1982年4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以讲稿为主要内容的《文艺心理学论稿》,这是中国的文学理论家们摆脱文艺政治工具论、服务论、从属论的努力在认知心理学的学术表达中又一次付诸实施。 金开诚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有关创作理论的“二环论”和“三环论”。金开诚认为从“客观现实→文艺创作中的艺术形象”的“二环论”不够精密。准确而精密的说法应该是“三环论”,即包含“客观现实→主观反映和加工→文艺创作中的艺术形象”三个环节。这样,金开诚的创作心理研究推出了一个作为生活和文艺之间中介的创作主体,一个有着主观能动性和心理活动的主体。创作活动已不只是简单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问题,而是拥有了丰富的心理学内涵。 金开诚的论著“打破了笼罩在文艺心理学上的神秘感,”[1]但是,金开诚的突破却是有限的,他所运用的认知心理学原理没有脱离哲学反映论的框范,创作主体局限在“自觉的表象运动”的认知圈内,没有给予创作主体以充分的施展其心灵再生力的自由,很难深入到纷繁奇妙的创作世界中去,创作主体定位在认知层面,创作心理理论依然有浓重的认识论印记。 二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文学主体性研究的深入以及文艺理论家对“人”的关切的日益加深,创作心理理论突破 了哲学反映论统摄下认知心理的狭小格局,把研究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深入到了创作心理的“潜意识”“非自觉”“非理性”的层面,在“情绪记忆”“创作心境”“变态心理”等新的研究中显示了创作心理理论更为深广的包容力和阐释活力。 1982年,鲁枢元在《文学艺术家的情绪记忆》[2]中提出“情绪记忆”的概念,认为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可塑的、变形的”,“情绪、情感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在态度上的反映,为主体自己的需要所左右,它不是客观事物的直接'映入',而是染上了主体个体色彩的'折射'。情绪记忆的内容对记忆所观照的客观对象而言,可能是不精确的、不完整的、不固定的,甚至是扭曲了的,甚至是一种错觉。”虽然鲁枢元在对“情绪记忆”概念的分析和阐释中忽视了“生活的沉淀”,过于注重“心理的沉淀”,但对作家生命体验和情绪的渲染,对创作准备阶段审美心理的把握,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独具个性的艺术创作主体的诞生。 1983年,鲁枢元在《论创作心境》[3]中提出“创作心境”的概念,对创作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状态展开了描绘,为其赋予了“模糊性”“整体性”“自动性”三大属性。模糊性概念使文论家在认知性“自觉的表象活动”之外,发现了文学创作心理活动中“非自觉而自觉”(别林斯基语)的一维,那是一个不同于明晰理性意识的、浑纯而充盈的、强烈而朦胧的心灵情感世界。对“整体性”,鲁枢元则从“完形心理”处立论,认为文学创作不再是素材“表象”的“碾碎”“重组”或机械拼联,而是一个气韵贯通的艺术生命的孕育过程,贯注着文学家本性气息的有机生命体。“自动性”则指在创作者心理结构的有机整体中,还潜藏着一个拥有巨大能量的发展行进中的流体。它是作家艺术家统一的整体的心理情境的自然流露和自由展开,出自于作家艺术家的“有机天性”即创作个性。总的来看,“创作心境”概念的阐述揭示了仅靠认识和思维等概念范畴所无法说清的创作心理现象的复杂性,表明必须深入探讨创作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种种奥秘,贴近文学创作心理活动的独特方式,创作心理的研究才 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创作心理理论 涂昊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衡阳421008) 摘要:本文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创作心理理论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关键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创作心理理论;探究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22(2009)01—0075—03 收稿日期:2009-1-6作者简介:涂昊(1973-),男,湖南岳阳人,文艺学博士,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8JC751011),“衡阳师范学院人才引进项目成果(2006B01)”。 第16卷第1期2009年2月 琼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Qiongzhou University V ol.16.No.1February.2009

二十年代小说

第三章二十年代小说 本章介绍新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小说创作的情况 要求掌握本期小说发展的三种类型或潮流。 1.第一类是“问题小说”和为人生的小说,以冰心、庐隐、叶绍钧等作家为代表。 2.第二类是乡土小说,理解回忆、乡愁、风土、写实的基本特色。 3.第三类是浪漫抒情小说,重点把握郁达夫创作的鲜明个性,进而掌握浪漫抒情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第一节问题小说与“为人生”的小说 一、“问题小说”的兴起及其原因: 1、问题小说的出现 ◆《新潮》作家群的作品初露端倪。◆冰心《两个家庭》等小说开创了问题小说的创作风气。 ◆1921年文学研究会将问题小说创作引向高潮。 2、问题小说形成创作朝流的主要原因 (1)是社会变革与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2)是外国文学影响的结果。 (3)是新文学理论家着力提倡、创作主体积极响应的结果。 二、问题小说的特征与缺失 1.关注社会人生问题的现实精神。 2.题材广泛,涉及面广。 (1)劳动者的命运问题。(2)妇女地位问题。冰心的《庄鸿的姊姊》。 (3)青年恋爱婚姻问题。(4)教育问题。(5)探索人生意义问题。 3.缺失:社会功利性与概念化。只问病源,不开药方。 三、冰心——“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 1.创作概述:冰心(1900.10.--1999. 2.)文学研究会成员。问题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出身名门。幼年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冰心的文学活动始于“五四”运动,处女作《两个家庭》(1919年9月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第一篇小说),初用冰心笔名,便崭露头角。1923年赴美留学,主要创作通讯。1926年回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学院。抗日战争时期,以“男士”笔名,发表了一组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小说。抗战胜利随丈夫吴文藻赴日本,供职东京大学。1951年回国。她的创作大致分为两类: (1)家庭问题一直是冰心关注的主要问题 夫妻问题父子(女)问题青年问题 (2)反对军阀混战,描写下层官兵生活。 2、爱的哲学 ◆“五四”高潮后,冰心的问题小说转向爱的哲学。 ◆“爱的哲学”是冰心“问题小说”治疗青年精神危机的“备急千金药方”。 ◆《超人》、《烦闷》和《悟》是这种哲学的集中体现。 《超人》的倾向是反“超人” ?主人公何彬,一冷心肠青年,沉溺于尼采哲学,认为“爱和怜悯都是恶”,遗弃人间,遗弃爱,成了孤独的“超人”。但其潜意识中仍有爱的因子。 《超人》要求人们撤出“尊卑有序,长幼有礼”的等级藩篱,以平等的态度相亲相爱,具有人本主义色彩。《悟》宣扬爱的哲学“神圣无边”。 冰心的“心理问题小说”,以慰藉五四退潮后青年人的心灵烦闷为出发点,以“爱的哲学”的系统化为终结点。《超人》的倾向是反“超人” 3、创作的分水岭 ?1931年8月创作的《分》,是冰心创作道路上的分水岭。 ?《分》通过生于教授家庭和生于屠户家庭的婴儿对话,表达了对知识分子阶层的批评,对劳苦大众的深挚同情与尊重。 ?冰心从《分》开始转向现实主义,26年回国后的小说集《冬儿姑娘》,抗战期间创作的关于妇

残雪《老蝉》阅读答案小说试题

残雪《老蝉》阅读答案小说试题 残雪《老蝉》阅读答案小说试题 老蝉 残雪 城市里热浪滚滚,郊区的情况就要好得多。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住宅小区,在伸入云霄的几棵老杨树的树冠上,一只生着强健翅膀的老蝉,总是呆在鹊巢下边的粗枝上。它生性孤僻,是一只年老的雄蝉,它作为群体的首领当之无愧。的确,很少有蝉在地下度过8年黑暗时光的。那段时光全面地塑造了它的性格。它是一个老单身汉,大家觉得它与众不同。 那是一个人们称之为“桑拿天”的日子。老单身汉当时就呆在它的老地方。它的思维进入了某个它的群体难以达到的层次。忽然它听到了周围杂乱无章的歌唱声,它低下头想了一想,然后就有点踌躇地、断断续续地唱起来了。它的歌声刚一停,大合唱就响起来了。那是天地间的大合唱,老单身汉听了之后差点晕了过去。当然不是难受,而是无比的激动与欢乐。 它就这样成了领唱者。它虽成了领唱者,还是独来独往。它知道住宅里有人把它看作眼中钉。有一个半大顽童,总是用一把结实精致的弹弓瞄准高枝上的它,他射出的子弹好几次与它擦身而过。每当这类情形发生,老单身汉的内心就变得一片空白。它不知道要如何躲开人类的阴谋,它还是坦然地领唱,它有这么多同类,它们全都聆听它,追随它,它又怎能懈怠? 小区的院子后面有这么多的蝉,它们的歌声并不为人们所欢迎。可是它们觉得自己有权利歌唱,于是它们就唱了,它们才不会为人类的眼色而改变自己呢。老单身汉对于自己同类的前途有着深远的忧虑,它觉得它们对这现世的生活无比信赖,也很满足,而这,正是它的最深的隐忧。可是它没法将自己的隐忧传达给它的同类,除了歌唱,它无法以另外的方式同它们交流。它的行为古板谨慎,严守沉默的原则,而且它长相威严,小辈中还没有任何一个敢于接近它,更谈不上同它商量什么事了。

残雪作品评价

残雪作品评价 残雪的小说是真正的现代派作品,与以前的作家不同,她不是停留在意识的层次上,更多的是写人的潜意识,她的小说没有笨拙的模仿,没有矫情作态的浅薄卖弄,一切都是从心底喷涌出来的真性和真情,她是靠先天的气质投向超现实主义。残雪根本就不打算在现实的经验世界里构造自己的小说视野界,而是在梦幻中寻求描写的题材,所展示的根本不是视角领域里多元的客观现实,而是幻觉视象中客体实在性被改造和破坏的主观现实。《苍老的浮云》是作者对人情世相深切内心体验的一种变形的外化。小说的各类人物以荒唐的举动,呓语的倾吐,把矫饰在人际关系上的种种伪装撕得粉碎。人类不再是理性规范下的言谈举止。作者撕去文明人的面纱,把人类在非理性的聚集之下所表现的丑恶、卑陋、缺陷写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在残雪的小说中,我们几乎都可以看到一个“屋中人”的形象,这个人感到全社会(包括陌生人、同事、上级、下属和家庭成员)都对他怀有敌意;大自然也参与到环列周遭的敌对者行列,而不再是一双公正仁慈的巨手安排出来的漠视人间的物质存在,大自然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成了刺穿、窥探、威胁、破坏的象征。这个人捐弃了他觉得无法继续生存的世界,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艾理森等笔下的人物那样逃进自己精神的小屋苟安活命。可以把残雪的“屋中人”看作上述二位外国作家描写的“地下人”“看不见的人”的中国版。残雪可以说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与陀斯妥耶夫斯基与卡夫卡神遇。注意:这里面并没有模仿,有的只是原创。 在小说《突围表演》中,残雪以其特有的方式将人类内心深处的梦魇和阴影收集起来,苦心制造了一个自动演出其全部腐败、乏味又罪恶、凶残的吃人迷宫——“五香街社会。”在经营这座迷宫的全过程中,作者以惊人的克制力借助反讽佯谬的方式置身局外,而将巨大的批判激情深深渗透在迷宫里一砖一瓦直至它的整个结构。读者在进入这个虚构的“五香街社会”里,深味着内心深处的绝望与恐惧。 读残雪的小说,总会感受出人性的“恶”来。其实,正是在对恶的正视和解剖中,才会真正表现出对“善”的向往和向慕,透过苍老的浮云,我们才会体味出青春的振奋。残雪曾经说过,她的作品是“通篇充满了光明的照射”,“激起我的创造的是美丽的南方的骄阳。正因为心中有光明,黑暗才成其为黑暗。”在这阳光的照射下,现实人性才现出其平庸与残缺,而这正是我们从事艺术的动因。 然而作为一位有着独特体验与创造力的作家,残雪与卡夫卡、陀斯妥耶夫斯基等大师相比仍然有着一大段的距离。这里关系到文学以及文学之外的许多方面,一言难尽。美国诗人弗洛斯特说过:文学可分成两类。悲哀的文学和抱怨的文学。前一类是关于人类永久的生存状况,后一类带有某时某地的文学痕迹,也许真切、动人,但不是伟大的文学。残雪小说无疑属于后者。不客气的说,几乎所有的中国作家的创作都属于后者。问题在于中国作家并非缺乏学识与才情,为什么我们无法去关注人类的普遍与永久问题呢?残雪的世界只是中国人的世界 吗?

比较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浅析八、九十年代两个十年小说创作走向的差异的原因

比较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 ——浅析八、九十年代两个十年小说创作走向的差异的原因摘要:中国文学当代文坛风起云涌的潮流更替中,不断出现的新的性质的文学形态,使文学内涵进一步深化。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小说最能充分体现文学发展的基本轨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时期文学与九十年代多元化时期文学在小说创作领域方面,创作的社会背景不同,作者创作目的的差异以及创作的选材的迥异,进而使得两个十年的小说走向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形成不同的格局。 关键词: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小说创作差异原因 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概况 从七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末,小说以其广阔的艺术视野,恢弘的艺术创新和绚丽的艺术风格展现出千姿百态的世相人心,满足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从而早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一道最耀眼的痕迹。 1、新时期小说的创作是多色彩、多情调、多音响,多层次的。小说家不断创新,超越别人,更超越自己,这是新时期小说发展的趋势。由于国家政策方针的理顺,小说创作进入活跃时期,出现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还有军事和历史小说等等,多是以中短篇的形式存在。 2、与八十年代相比,九十年代的拳头产品从“短平快”的中短篇转至鸿篇巨制的长篇。同时,大一统意识形态的解体,九十年代的文学不再有主潮,多声调的意识形态同时上演。小说的创作出现了新写实小说、新体验小说、新市民小说、新生代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等等,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走向。小说创作的视角渗透各个层面,大众化的小说占据主导地位。 二、两个十年小说创作走向差异成因的探究 (一)、社会环境的差异是推动八、九十年代小说发展出现不同走向的基础性因素。 1、新时期小说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后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新时期出现“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潮流,政治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的确立,使得80年代小说创作思潮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更替特征:先后有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新写实小说---先锋小说,还有军事和历史小说等等,呈现出开放性发展的总体走向。八十年代的小说在时代和历史的大

90年代后残雪小说创作的转变

浅论90年代后残雪小说创作的转变 摘要:残雪是中国当代作家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二十年来,残雪小说创作研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对残雪90年代后的小说没有足够的重视。在本篇论文里,试图阐述残雪小说创作的新变,以完整残雪小说研究。 关键词:自觉意识;转变;经验化; 90年代后,大部分先锋作家回归了传统,有些评论家认为最先锋的残雪也失去了文学的信仰。90年代后残雪小说创作确实发生了转变,但是这些转变的价值何在,却不是可以现在就盖棺定论的。笔者认为与其现在就给残雪创作的转下一个判断不如理清残雪小说 创作转变之路。 一、为生活画“素描” 残雪90年代以来创作的小说中,终于有了经验性的场景。在小说《表姐》中,表姐在未随我出城之前生活在一座“很有情调的盖着琉璃瓦的房子,房子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庭院,庭院里有个葡萄架。夏天里,绿油油的叶子间探出一串串的紫葡萄,坐在那下面乘凉,闻着茉莉花香,看着屋前大片的稻田,真是赏心悦目”。这样的小说场景,最少是经验性的,这在残雪80年代创作的小说中坚决不存在的。 进入90年代后,残雪在小说中设置很多经验性的场景,这些经验性场景的设置确实拉近了普通读者与残雪小说的距离。当然,这样

的改变并不是如个别评论家所理解的“失去了批判的力度”。随着文本的深入,荒诞在这样一个经验世界的展开,恰恰增强了残雪批判的力度。 二、小说文本叙事性加强 进入90年代后,残雪小说文本的叙事性明显加强。在小说《从未描述过的梦境》中,就有这样一条明显的故事线索和情节:“我”是一个梦境的描述者,每天在路边的小屋里为来这里叙述梦境的人们记录他们的梦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在满足这样的梦境的描述,于是“我”作为一个记录者,却抛弃了黑壳笔记本,我也不在满足普通人的普通梦境,而是其他那样一个难以言说的从未描述过的梦境。在第十个年头,“我”被大雪埋没,却依然在坚持自己对从未描述过的梦境的追寻与探索。 所以说,在90年代后期残雪所创作的小说中,叙述性的增强,并不是表明残雪“胆怯了”,只是一种叙述方式的选择。残雪小说叙事性的增强,使进入90年后残雪小说审美解读具有了一个缓冲带,有了一个过渡的过程。 三、为小说人物“松绑” 残雪80年代的小说的主题倾向于揭示人性的丑恶,是残雪在用文学的手段“复仇”。那么在残雪小说人物的设置,就是为这一中心而服务的。在残雪的小说中,我们看不到细致的人物肖像刻画,也找不到完整的人物性格。残雪小说中的人物生活在到处腐烂的环境

文本的快乐——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九十年代中国小说

文本的快乐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九十年代中国小说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以罗兰·巴特“快乐文本/极乐文本”的后结构主义理论作为视角,切入九十年代中国小说的话语范畴,以部分当时的文坛热点小说如“新写实小说”、清代毓历史小说、《废都》、《上海宝贝》、《图画》等为例,析离出九十年代三类典型的“快乐文本”小说,即“怡然自得”的小说、“愈堕落,愈快乐”的小说、“沉醉的快乐”的小说——对它们进行文学解构,揭开喧器的外表之下有限的话语结构和软弱的精神基质,努力分析了它们的来龙云脉、现实处境和不同的文学价值,并把他们同九十年代为数不多的“极乐文本”小说予以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在影视等科技文化消费品日甚一日的当代,只有积极开拓人类内在精神价值的“极乐文本”才是纯文本文学之出路。 【关键词】快乐文本极乐文本既有文化框架双重妥协 导言 福科曾经说,任何历史都是一种话语方式对其他可能存在的话语方式的遮蔽[1]。文学史也不该例外——即使不捏造史科,对“真实”史料的选取也足以对其他的史料造成遮蔽;而一种表述方式显然会对另一种表述方式造成遮蔽——所以,虽然我的表述也许并不比各大名家的更出色,但也算是一种不同的视角吧。 在这里,我借用了法国先哲罗兰·巴特[2]的一对后结构主义概念:快乐文本/极乐文本。在《文本的快乐》一书中,巴特设想有两种阅读文本时的愉悦感——快乐和极乐。这两种愉悦感既同读者阅读经验,也同文本的状况有关,他说:“快乐的文本就是那种符合、满足、准许欣快的文本;是来自文化并和文化没有决裂的文本,和舒适的阅读实践相联系的文本。极乐的文本是把一种失落强加于人的文本,它使读者感到不舒服(可能达到某种厌烦的程度),扰乱读者历史的、心理的各种假设,破坏它的趣味、价值观、记忆等等的一贯性,结读者和语言的关系造成危机。”[3]我们可以这样归纳: 1、“快乐”是阅读感受与读者所处的文化之间融洽的状态,读者不会在阅读中经受某种阅读习惯上、情感上、思想上的煎熬,而是轻松地完成阅读,并感受到一般能够感受到的情感; 2、反之,“快乐”是阅读时读者会感到煎熬的,但也正是这种痛苦的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