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章节重点知识

中国文化概论章节重点知识

中国文化概论章节重点知识

1、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名词解释)

4、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5、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第二,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局;第三,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1.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期。竺可祯称此期为“方志时期”。

2.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游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证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

3.大一统的观念就是“天下”的观念。

4.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5.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1、分封制,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

2、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3、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可以从两方面去看:一是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二是民力的大发展

4、百家争鸣,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观点有“仁者,人也”、“他人也是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政”、“天地之大德”、“为物不贰,生物不测”、“生生之道”、“修身、治国平天下”。

5、道家重要人物是老子、庄子。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 “无为而无不为

6、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智力国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7、墨家: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同” “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8、公元 134 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势:第一,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第二,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第三,佛教的广泛传播,使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

10、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11、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宴、王弼。

12、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清谈”,清谈是士流交流中的风雅。

13、佛教在中国大规模流传时,必然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利益,在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计有沙门(即和尚)是否应向王者致敬之争,黑白论之争,神灭神不灭之争以及夷夏之争等。

14、两税法: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了多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

15、两税法的作用:不仅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它还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改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

16、两税法的'核心是“唯以资产为宗”

17、理学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

18、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19、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的税制改革,即“一条鞭法”。

20、理学在南宋就明显分为朱熹和陆象山两派

21、王守仁的心学还提出“宇宙便是吾心”,“格物致知”相异的“知行合一”

22、王守仁学说到李贽那里,就变成以“童心”冲决礼法,再发展到颜山农、何心隐,其处世的狂放简直就被当时目为“侠”、“贼”一流了。

23、乾嘉学派:清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为使知识分子不问政治走纯学术研究道路,让学者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考订、校勘、辑佚、注释,由此考据学大盛。这一工作在乾隆、嘉庆年间最兴盛,被称之为“乾嘉学派”。

1、农耕灌溉文化的主要部分: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裨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双灌等。

2、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3、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

4、农书对农耕文化思想的概括:在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农书这些农书对古代农耕操作的经验和农学思想做了阐述,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文化思想正在得到归纳和整理。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汉崔寔《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

5、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第一、统筹水土利用规划;第二、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第三、“荒政”思想;第四、人力胜天说。

6、我国民族商业的两个文化特点:一是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各民族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二是中国与东方邻国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7、市商贸易的四种模式:市、墟、集、会

8、我国的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有以下几点:一、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二、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思想。三、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9、饮食的文化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民本思想。食,是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组成部分;足食,是让国民吃饱,是传统社会稳定秩序的一项国策;(2)节约粮食:(3)人格教育(4)食疗观。

10、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

(2)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3)社区文化活可以保护地方文化遗产。

11、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腑脏学说、筋脉学说、针灸学说

1、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留存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2、宗法制的特点:宗法制的特点在于,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

3、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秦汉以后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皇帝总揽天下大权。封建帝王全面控制着行政、财经、司法、军事等国家权力;第二,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第三,严密的人身控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专制王权严密控制人身的最重要措施。什伍里甲制度是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

4、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宗法制度原则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第二,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 第三,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5、以业三年(607年)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创立的开始

7、科举制的正面作用: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动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8、科举制的负面影响: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9、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第一,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第二,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要地位;第三,皇权至上,法自君出;第四,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10、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传统礼俗的核心是保障宗法的伦理关系,因此传统礼俗规约有着鲜明的伦理色彩。其特点是:第一,传统礼俗的等差性,严整的的礼俗制度维持的是不平等的社会秩序;第二,传统礼俗的调和性,注意等级之间的协调;第三,传统礼俗的规范性,这是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礼俗对社会生活的规范是通过礼义原则与礼俗规制的内外结合实现的。

11、丧服亦分五等,为五服。依亲属等级顺序分别称为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

12、家训族规的规范功能:一是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二是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三是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

1、中国古代整体思维: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所谓的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2、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指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3、中国古代辨证思维:所谓辨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辨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4、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观念:(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2)中庸之道的价值观;(3)“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5、“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有:第一,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辨证发展的思维方式;第二,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第三,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6、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一、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与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二、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三、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四、“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7、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 (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正一经》和《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8、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即指“苦、集、灭、道”。

9、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佛教传入后,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佛教对儒家的影响,突出表现于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佛教禅

宗的“直指本心”论,启发理学家以人格的自我完善为齐国治家的出发点,以遵循“天理”为人格完善的惟一途径。佛教禅定的修炼模式,也为理学家所吸取,而提倡主静、主敬,使小我与大我——天地宇宙相通。汉魏以后,诗歌、书法、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平话、小说、戏曲多源自佛教的俗讲变文,民间文学作品也受到禅宗语录的影响。

10、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1)仁爱孝悌;(2)重义轻

利;(3)谦和礼让;(4)真诚有信。此外还有智勇、自强、好学、勤俭质朴等。

11、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2、《大学》提出教育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3、中国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二、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三、与诗书、印密切结合。

14、。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中国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15、有关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几个重要命题:(1)“诗言

志”(2)“文以载道”(3)“乐以教化”。

16、“诗言志”的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

17、古代艺术的几种重要的审美观念:中和之美、尚意追求、尊崇自然

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它不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为加强各民族交流,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名词解释)

2、汉语的特点: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

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按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看,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3、汉字的特点:就文字的表意方式来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4、早期的汉字崇拜:①“河图洛书说”是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这个传说认为汉字是神派龙马、灵龟、凤凰等灵物驮到人间的。②“仓颉造字说”是圣人造字说的典型代表。

5、汉字构成法的“六书” ,即“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

6、汉字书法的“中和美” :就整篇作品的布局来说,横有行,纵有列,严整有序,但有可因地制宜地作各种不同的安排;就个体字

形来说,整体上是方整的,但在平正安稳之外又富有变化;字的内部

布局有很强的规律性,但又蕴含了诸多的变化因素。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 绪论本章重点考察文化的基本概念、文化的相关概念、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的概念与外延、文化的分层、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概念、中国文化的分类。出题形式以选择、名词解释、简答为主,大概分值约5-10分。1、“文化”名称的来源(P3 页第一段、P4 页倒数二、三段)2、广义和狭义的“文化”定义(P5)3、各种与文化相关的概念如: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事象、文化思潮、文化定义(P6)4、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P9)5、两个文化层面(P9)6、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P11)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本章重点考察中国地理的特征及气候变化特点,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原因,古代保护利用自然的得失,尤其是黄河问题。出题形式以选择、名词解释、简答为主,大概分值约3-10分。1、中古地形地势及历史上的人群分布(P14)2、数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及饥荒灾病情况(P17)3、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法(P19)4、广大地域形成的“大统一”观念(P20)5、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P23)6、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P30)7、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P31)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本章重点考察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历史发展脉络,每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及重大事件。出题形式以选择、名词解释、简答为主,大概分值约10-15分。1、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P34)2、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P36)3、尚忠的夏文化(P38)4、商代文化的宗教特征(P40)5、分封制的定义及实施的特点及意

义(P42)6、春秋战国: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中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及观点(P44)(选择、名词解释)7、重农主义的定义(P57)(选择、名词解释)8、西晋灭亡的文化理由(P63)(选择、名词解释)9、隋唐政治制度情况(P75)(选择) 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本章重点考察传统生产生活文化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观念,领会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及其影响、传统的市商贸易文化、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文化及其特征、社区组织的文化聚合家庭、家族及其相关活动,民族科技文化的天文历算走向及相关成就,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中医药学的理论即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四大发明的技术成果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以及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和时代局限。出题形式以选择、名词解释、简答为主,大概分值约10-18 分。1、南北方农耕生产的不同格局(P110 页第二段)2、“勤农”观(P111 页第二段)3、历代的主要农书(P113 页第二段)4、市商贸易的四种模式(P117)5、集中主要的营业习俗(P119)6、手工行业的传说(P121 页第一段)7、行业组织及行会的管理方式(P122 页下方)8、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P126)9、服饰习俗的文化标志(P136)10、交通行旅的文化心结(P140)11、家庭结构与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P144)12、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P150)13、天文历算之学的民族走向(P151)14、中医药学的民族文化基础(P154)15、四大发明的民族贡献(P157) 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本章重点考察制度的基本概念、宗法

文化概论前十二章复习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要 绪论 【知识点】文化与文明的细微差别(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含义(3~5);关于文化结构的几种学说(3);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3);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6~7)。 【思考题】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知识点】中国的国土面积、民族和人口的基本情况;中国地形地貌特点(18);中国气候的特点(18)。 【思考题: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地形、地理位置、气候)(21~22)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知识点】新石器时期文化重要代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26);大一统中华帝国“重农固本”的治国之道(27);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27);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关系(对垒、融合,汇成气象恢宏的中华文化)(27~28);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包含着多种经济成分(28~29);内敛型的海洋贸易(29);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3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殷商西周:土地国有、集体耕作,东周以降:逐步向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演进,商品经济波浪式前进)(30~34);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中国文化的持续性、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不成熟造成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凝重性)((39~42)。 【思考题】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35~38)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知识点】宗法制度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度)((44~46);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家天下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国制度长盛不衰、家国同构)(46~49);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特点:宗法色彩浓厚、专制制度发达,影响: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专制性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宗法与专制结合导致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55)【思考题】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50~54)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知识点】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猿人(57);火的使用是旧石器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火的使用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诀别(58);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58); 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崇拜中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59);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61);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秦汉:形成一统帝国实现文化一统,魏晋南北朝:文化呈现多元走向,隋唐:文化进入隆盛时代,两宋:雅文化向内省和精致发展,俗文化出现勃兴,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剧烈冲突融汇交流,明清:旧文化沉暮新文化萌生。 【思考题】明清文化与以往相比较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83~84)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知识点】中华各民族的三个文化类型(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中原定居农耕文化)(87);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互补与融合(88~89);中原农耕文化与同地游耕文化的互补与融合(89~90);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90~91);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壮大中所起的作用(复壮剂、补强剂、催化剂)。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远古时代,土地氏族村社共有,夏商西周,土地国有,不得买卖,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协田制,西周后期的井田制。与生产力相适应。“众人”“协田”是殷商时期盛行集体耕作制的反映。到西周后期,集体耕作的土地有了公田,私田之分。孟子曾把这种集体耕作的田称为“井田制”。殷周时期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是与那一时代生产工具同时并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也是在氏族公社解体,进入初级阶级社会,血缘贵族保留土地公有制外壳,并继续实行集体生产的一种经济制度。到了西周后期,土地国有制出现某些瓦解的迹象,奴隶制度逐渐出现了瓦解的征兆。 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土地私有,争夺,买卖,家庭个体生产。土地买卖出现。春秋晋国时已有易田换田的现象,是土地买卖的先声。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则是国家直接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个体家庭经济分化为地主和农民两个不同的形态,形成了对立的两个阶级。在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下地主经济与农民经济的互为盈缩,构成农耕私有经济运作的基本特色。 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商品经济发达较早,缺乏独立的性格,有依附性,地主,商人和官僚三位一体。当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的时候,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商品交换也悄然出现。虽然这种商品交换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存在的,但是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西欧古代自然经济单位是领主庄园,自给自足,没有商业往来)中国从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府对于土地所有者的赋役经济关系以及对于城市经济活动的统治政策,也都在客观上打破了区域间货物流通的障碍,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较早发展。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中国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商品经济对于农耕经济的依附性格又促使工商业者的普遍归宿,是最终回到经营土地的老路上去,促使地主、商人和官僚三位一体的结合。这种性格大大削弱了商品经济对于农耕自然经济的腐蚀瓦解作用。但就总的趋势而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化的深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向。而这种不断进步的商品经济,推动了多元化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更新,对旧的生产体制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量。正因为如此,到了明清两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变动时期。 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农业:铁犁的使用,轮作复种技术的推广,蚕桑和茶叶的发展。手工业:灵巧的工艺品,造船业的发达,冶炼业的久盛不衰,炼丹术,还有四大发明。商业: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 2、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a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既早熟有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产生,中国封建社会里官僚,地主与富商的互相转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B中国早熟的经济因素往往与社会,政治等条件不相配合,造成经济发展的失调。C早熟的发展又使人们迷恋于现有的成就,夜郎自大,拒绝新的思想和社会变革。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掠夺方式:利用政权直接掠夺,垄断重要商品的交换,严厉的禁海措施,政治上的歧视。 建立在个体家庭经济上的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是一种没有民主而缺乏自我更新能力的政体。每当一个新的王朝盛衰解体,稳定与战乱互易成了周而复始的规律。这种王朝更替的变化周期又是与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兴衰周期的大体同步的。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铁器农具和农耕的普遍使用,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奠定了中国农耕技术的基本格局。明中叶以后开始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也受到严重的挫折。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官吏的双重性格,经济剥削,科技不受重视,政治布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与国家政策上的平均主义。双重性格: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经济剥削是上层建筑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重农抑商观念的知道下,工商业经济所受到的剥削尤为严重。自秦汉以来,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围绕着农耕经济这一核心的,它带有明显的保守,怀古特征。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十分不利于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文化的定义 今天通用的文化一词,是近代学人在翻译解释西方相关词语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化及文化,并加以锻炼,再创造而成的。 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是指文治教化的总和,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即天文相对称,叫做“人文”,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相对叫做“文”,即文与质,文与野相对,基本属于狭义的文化。 文化和西方对应的词,拉丁文和英文都叫culture.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生活里所得一切能力与习惯。 冯天瑜(武汉大学),何晓明等认为凡是超与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地人话”,即是文化。 1989年出版的《辞海》把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狭隘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明有光明,文德彰显的含义,其文明部分与文化相交叉,后来文明也只文明的进步状态,而与野蛮相对,因此,近代以来,学术界用文明一词来翻译英文中的civilization,其本身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有文雅之意,二是有政治文明方面的含义,与国家的概念相适应。 从现在意义上讲,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是指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文化成果,他通常与国家的概念相对应即通常指国家文明。 二,文化的分类和内部结构 文化概论有两个概念,一是中国文化史,二是文化学。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别。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系统又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的文化: 1.物态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等各种物态实体,以及制造这些物态实体的技术。这些物态实体不仅 渗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还包括着技术和科学技术知识。如四大发明 2.文学艺术 3.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式,也可以叫风俗文化,是一种以礼俗,习惯,风尚及各种社会组织(婚姻,家 庭,社团,聚落)形态出现的,见之于行动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指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外交等各种制度及运行机构,以及社会,民众对这些制度产生的文化回应。 5.心态文化,又叫观念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中长期孕育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 审美情趣,思维方式。 三,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 (一)中国文化是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中国文化中,曾累的堆积着中华名族的高度智慧,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史,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成就,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反思,明确他的形成,中国个性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长处和弱点,了解它在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方面的优势和缺陷,自觉有效地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塑造。 在饮食文化中,中国人是植物性,吃热食。 (三)利用文化是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四)在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期,将文化史的内容和研究成果作为重铸现代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下,为职业道德的转型建设提供文化资源。 (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了解中国的国情,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走出世俗偏见的俗区,以文化的眼观观察社会,体味人生,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与能力。 1.要做好社会工作,首先要了解社会,也就是了解中国的国情。 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关社会救济,救助,福利的社会工作思想,它们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继承创新的前提。 3.由中国文化概论转变出的应变能力,创意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一个文化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4.社工专业的本土化是源于西方社工专业理论与中国社会需求的一个适应过程和消化过程。 四.中国文化概论的参考书 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史著作是梁启超的《中国文化史稿》 第二章中国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绪论 1、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什么? 2、简述广义文化结构四层次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国文化生成的历史地理环境 1、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3、中国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等因素。 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明形态,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唯一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过(3000年)的文化体系。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主要阶段和形态? 2、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你怎样认识古代统治者的“重农轻商”政策或观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5、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 6、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 7、中国文化的早熟使中国人容易产生“瞻后”式思维方式和守旧的民族心态。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1、什么是宗法制度?周朝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试分析论述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3、简述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性。 4、试分析论述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5、中国文化产生的独特条件是什么?请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模式、社会政治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6、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度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7、中国上古时代,王位继承方式实行禅让制,即优者继承制。禅让制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建立夏朝。 8、根据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朝后期。西周建立后,确立了一套体系完备、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周代文化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3、诸子百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有代表性的是那四家? 4、简述孔子或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00321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汇总

00321中国文化概论-目录 绪论 1.“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定义 2.文化产品、文化内涵、文化现象、 文化事象、文化观念、文化思潮、文 化政策的定义 3.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辨析 4.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概念的辨析 5.应用上述概念辨析具体的事物是属 于文化现象还是文化事象 6.民族文化的定义 7.国别文化的定义 8.中国文化的性质 9.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和底层文 化 10.传统文化的定义 11.文化传统的定义。 12.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 13.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辨析 14.当前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 错误态度的分析 15.中国文化的四个类别 16.“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 化史的区别 17.“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人类文 化学的区别 18.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当 达到的目的。怎样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个人修养 的意识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19.中国地势和地形特点 20.气候变化大势 21.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22.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 文化的影响 23.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对文化系统造成的影响 24.地理与中国文明道路的关系 25.草原人群的历史变化 26.大一统观念 27.广阔地域的人群众多 28.“天下”观念 29.地缘特征与文化命运;地理的历 史舞台与文化的悠久 30.地域文化与统一文化的关系 31.中国现代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 影响 —4 32.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 33.古代的“九州” 34.形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35.西部开发与文化建设 36.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 37.先秦时期几个重要的文化区域 38.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交错区的大 致界线 39.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改观 40.典范人物的作用 41.区域文化的变迁 42.儒家的地域分化 43.近代南方的开风气 44.稻作农业的起源原因 45.地域文化几方面的作用 46.历史上一些地域文化所起的作用 47.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 48.古代利用自然的成就 49.黄河、淮河有利变害的原因 50.黄河八百年安流的原因 51.谈谈环境保护对文化发展的重要 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52.新石器时代 53.三大文化成就 54.三皇五帝 55.“绝地天通” 56.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 57.农业文明发达与族群凝聚的关系 58.敬授民时 59.夏商周的年代 60.夏、商文化特点 61.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62.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63.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 64.各家思想特征 65.百家争鸣的特点 66.孔孟思想的内容与联系 67.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 68.西域 69.丝绸之路 70.经略南方的情况 71.打击匈奴的后果 72.民族内附的情况 73.文景之治 74.独尊儒术 75.察举制 76.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 77.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 78.士大夫阶层的养成 79.汉武帝中央集权措施 80.经学的作用及变化 81.永嘉之乱 82.十六国 83.玄学 84.《神灭论》 85.般若学和涅槃学 86.开发江南的过程 87.南北民族融合 88.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 89.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 90.南朝士族政治及士族文化 91.三省六部制 92.科举制 93.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 94.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的体现及 给北宋带来的影响 95.崇尚诗文的原因 96.中唐时期 97.古文运动 98.新乐府运动 99.理学 100.王安石变法 101.两税法的作用 102.南方经济的高涨 103.市井文化的兴起 104.新党旧党的分歧 105.中唐两税法的作用 106.士大夫的文化作为 107.色目人 108.南人 109.回族 110.孟德高维诺 111.八思巴 112.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 113.儒户 114.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传如何 115.元朝政治及经济政策 116.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 117.元朝时期的文人与戏剧 118.利玛窦 119.徐光启 120.一条鞭法 121.摊丁入亩 122.锦衣卫 123.税监 124.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 125.西方对中国的介绍和对中国的学 习 126.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 127.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 的表现 128.朱元璋出身与明初政局的关系 129.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 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家国一体 2.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伦理道德 3.老子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契:商人的祖先 5.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 6.鲁国大夫公孙豹: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君子求道,处士,隐逸,穷而乐 7.一般来说传统道德规范或德目有两种: 由伦理学家或统治阶级上升为理论的规范;在世俗生活中得到认同的习俗性规范8.尚书皋陶谟把人的美的概括为九项: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9.孟子将母徳扩展为五伦十教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0.管仲则提出四维七体 礼义廉耻;(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强省用,敦蒙纯固,和协辑睦)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棩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11.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12.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仁爱孝悌 13.礼之运作,包含有之德 谦和 14.老子曾以江海处下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 15.在中国社会中,是直接贯通的 家,家乡,国家 16.克己奉公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精神,要求个体服从服务于整体 17.中国到的不完全反对私利,关键看是否合乎道德 18.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 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立的精神 19.中国传统伦理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这种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 20.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 自觉性与主动性 21.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 22.孔子强调,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 见利思义 23.宋明理学在把义利与公私联系的同时,又把义利与等同

中国文化概论第14,15,16章a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本章序号及其名称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掌握: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和人生境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本章重点、难点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第一节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一、中国哲学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 中国哲学的智慧是从伟大精神人格中,从哲学家的实践行为中流露或显现出来的。中国哲学家透视现在,玄想未来,把高尚的理念拿到现实世界来实现。 二、原始儒家 1、原始儒家的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 2、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原始儒家有三才的思想。 3、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 4、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 三、原始道家 1、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 2、《老子》的“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老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3、道家通于否定的方法,否定知识、名教,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以化解人生之忧,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4、庄子的人生哲学提示人们由现实到理想,由有限到无限,致广大,尽精微,遍历层层生命境界,求精神之超脱解放。 四、中国佛教哲学 1、中国佛学渗透了中国哲人的智慧,特别是道家、儒家和魏晋玄学的哲理。 2、佛教智慧也用与道家相近的否定的方法,破除人们对宇宙一切表层世界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的执著,获得精神上的某种自由、解脱。 3、中国的佛教哲学,削减了宗教的超越意识,更加世俗化。 4、从思辨上来讲,中国佛学确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运思模型。 五、宋明理学 1、宋明理学是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2、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集中讨论了理气关系与心性关系问题。 3、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说与“致良知”说是他颇有特色的学说。 4、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张载的不朽格言为代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二节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和人生境界 一、创化的宇宙,创造的人生 1、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是生生不已、大化流行的宇宙观。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归纳

第一章中国的基本历史地理环境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概览 (一)疆域 1.夏朝的版图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秦朝后历代王朝的疆域虽时有盈缩,但基本趋势是逐渐扩大 3.清乾隆年间,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 (二)政区(即行政区划,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区域) 1.经济发达或处于统治中心的地区,在行政区划中的地位要比不发达地区、边 远地区高 2.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变化最大,秦汉为郡,魏晋南北朝为州,唐为道,宋为 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最基层的行政区划单位——县则最 稳定 3.在中央集权制前期以二级行政区为主,南北朝以后以三级行政区为主。 (三)民族 1.广义: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总 称;泛指历史上形成的人类共同体 2.狭义:资本主义时代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 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3.华夏族向汉族转化的前提是一个幅员辽阔、政治经济的统一国家的建立。它 为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 理素质的汉族提供了产生的条件 4.汉民族意识的特点: ①强调“大一统”观念,不再把“四夷”看作是外国,而是中国的边疆。 ②主动了解认识少数民族(《史记》为少数民族专门立传) (四)人口 (五)气候 197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从仰韶文化到殷墟文 化,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C左右;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 摆动,范围为1-2°C;在每400-800年期间,可以分出50-100年为周期的

循环 二、地理环境决定论功过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阐述了关于社会制度、国家法律、民族精神“系于气候的本性”“土地的本性”的观点,系统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 (一)气候对婚育年龄的影响 (二)气候对生理反应的影响 (三)气候对心理感受的影响 (四)气候对政治的影响 (五)辩证地看待“地理环境决定论” 1.当时非此斩钉截铁的语言难以逆转千年的成见→给予“同情之理解” 2.外部因素: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绝对的,没有空气和水,地球将不 可能有任何生物的存在,遑论文化。 3.社会内部因素:地理环境对文化影响的作用是可移的、暂时的并且是间接的 4.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文化决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总是按照自身的 规律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5.在肯定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力存在时,将其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 (一)文化多元与政治专制并存 1.地理环境多样化带来了经济文化多样化 文化回旋余地越广阔,越有保存实力、积蓄力量的机会,这使中华文化遭遇 许多挫折而不至于中断。 2.地理环境多样化带来了精神文化多样化 大一统与各自蓬勃发展 3.地理环境多样化带来了政治文化多样化 诸侯政治与中央集权政治长期并存 中国内陆主要是由几大可以相互勾连的平原区形成,所以只要形成强有力的 政治实体,便可以向四周辐射而不受阻挡,专制因此得以形成且持续。 (二)独立性与封闭性共生 中国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与其他文明中心相距较远,几乎与外部世界隔离,这维

中国文化概论(1-11)章

绪论 ◆本章序号及其名称绪论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文化”的含义,文化学兴起的原因,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 “文化”的含义,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绪论 一、“文化”界说 1、“文”的含义 2、“化”的含义 3、“文化”的本义:文治教化,以文教化。 4、文化学兴起的原因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广义文化 ⑴含义 ⑵结构 物态文化层(衣食住行) 制度文化层 行为文化层(民风、民俗) 心态文化层 2、狭义文化 3、二者关系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2、中华民族是这个文化的创造主体 3、中国文化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现实意义 2、方法 ◆思考题及答案 1、“文”和“化”的意思是什么?(参考课本P1) 2、西方各民族语文中文化的本义是什么?(答案:拉丁文CULTURA,原形为动词,有耕种、居住之义。由栽培、种植之义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 3、文化学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参考课本P3) 4、什么叫广义文化?(参考课本P4、P5) 5、什么叫狭义文化?(参考课本P7) 6、学习中国文化有什么现实意义?(参考课本P10、P11) 上编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本章序号及其名称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本章重点、难点 中国历代的政区名称沿革,民族,人口。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章节重点知识

中国文化概论章节重点知识 中国文化概论章节重点知识 1、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名词解释) 4、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5、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第二,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局;第三,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1.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期。竺可祯称此期为“方志时期”。 2.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游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证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

3.大一统的观念就是“天下”的观念。 4.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5.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1、分封制,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 2、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3、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可以从两方面去看:一是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二是民力的大发展 4、百家争鸣,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观点有“仁者,人也”、“他人也是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政”、“天地之大德”、“为物不贰,生物不测”、“生生之道”、“修身、治国平天下”。 5、道家重要人物是老子、庄子。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 “无为而无不为 6、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智力国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7、墨家: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同” “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1.中国历史:中国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朝。重 要的历史时期包括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唐宋元明清等。中国历史的 特点包括:分封制、礼仪制度、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等。 2.哲学思想:中国哲学产生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家,如孔子、墨子、老子、孟子、庄子等。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与礼仪,提倡社会秩序与和谐;道 家思想追求自然与自由;法家思想重视法律与利益;墨家思想倡导兼爱与 非攻;名家思想注重言辞与辩论。 3.文学作品:中国文学以诗、散文和戏剧为主要形式。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作品,以及现代作家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作品,在国内 外都有广泛影响。 4.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和戏剧等。中国 画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形式;中国书法以汉字书写为基础, 强调墨韵和意境;京剧、昆曲和豫剧等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 5.宗教信仰:中国信仰众多,主要有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 斯兰教等。儒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尊重祖先和师长;道教追求 自然与长生不老;佛教注重个人修行和悟道。 6.习俗与传统节日:中国有丰富多样的习俗和传统节日。如春节、清 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通常有特定的活动和饮食习俗,如舞龙舞狮、放爆竹、吃汤圆等。 7.饮食文化:中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包括八大菜系、茶文化和餐桌 礼仪等。八大菜系分别是川菜、粤菜、鲁菜、湘菜、闽菜、苏菜、浙菜和 徽菜,每个菜系有其独特的调味和烹饪方法。

8.中医与养生: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 广泛运用中草药、针灸、推拿等疗法来治疗疾病。养生是重要的健康理念,包括饮食调养、运动保健、调节情绪等方法。 9.教育制度和科技发展:中国古代教育注重儒家思想的传承和礼仪教育。现代中国教育制度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国在科技领域 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如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等。 10.传统节庆活动:中国有许多传统节庆活动,如舞龙舞狮、中国结、灯笼等。这些活动丰富多彩,寓意吉祥和繁荣,也是人们展示传统文化的 重要途径。 总结起来,中国文化概论涉及了中国历史、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宗 教信仰、习俗节日、饮食文化、中医养生、教育制度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的 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促进跨文化的 交流与理解。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整理

文化结构: 物质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产品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类的衣食住行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3、行为文化层。指人类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4、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外在特点: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多样性 内在特点:冯友兰先生的“哲学特性说” 李泽厚先生的“美学特性说” 任继愈先生的“宗教特性说” 梁漱溟先生的“伦理特性说”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特性的影响 ❖东濒茫茫沧海,背靠高山大漠,外部有天然的地理屏障。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华夏中心主义的心理定势,以华夏为天下的中心,视环绕华夏的邻邦为夷狄蛮戎。偏居一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保护反应机制”,使中国文化具有超常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地域广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造成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多样性,由此产生文化的多样性。地形复杂,内部有崇山大河,交通不便,“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形成多样的地域文化。 ❖东面临海,形成温暖的季风形气候,降雨量充沛。地理位置优越,有广袤的平原地带。地形、气候适宜于发展农业,很早就产生了较高的农业文明。 姓氏 1、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其产生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 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关系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 住地形成相互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在金文里是“亻生”,即 人所生的意思,后来改成“姓”。“氏”的产生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 是“氏”。 2、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于 血统,氏区别于子孙。这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 3、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区别以外,又带 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夏商周三代,严格执行“同姓不婚”制度。姓与氏混合为一,大约在秦汉时代。 到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二者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例如。秦始皇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要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三章历史发展 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皇的本 义是大,帝的本义是王的称号。 2,中国人远祖的三大集团(P39)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蛮集团” 华夏集团:由黄帝,炎帝两大部落组成,活动在黄河流域,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属于这个集团,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的分布区 东夷集团:活动区域在今山东,河南东部及安徽中部一带,少昊属于这个集团, 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苗蛮集团:活动区域在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伏羲属于这个集团,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涿鹿之战:炎黄两族打败东夷族的蚩尤。在三大集团的斗争中相互交融,形成 中华民族。3,西周(P42) 分封制:即分封土地以建国,周天子将自己的土地分给诸侯,让他们去建立诸侯国。 宗法制:即天子的地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大宗”,世代不变,百世不迁;其他诸子,地位也由嫡长子来继承,为“小宗”,小宗要奉事大宗,大宗要照顾小宗。 礼乐制:礼乐用于贵族内部,为各级贵族制定朝聘,祭祀,婚丧,服饰,车马,宫室等制度,以区别尊卑等级,刑罚用于镇压人民,以迫使人们服从其统治。 第四章姓氏

1,姓氏的主要来源(P57~60) 1)最早产生的姓,多带女字旁,如:姜,姬,姚等 2)以国邑为姓,如周天子封诸侯,包括同姓宗族,异姓功臣,夏商王朝子孙,建立诸侯国, 鲁,卫,晋,滕,虞,齐,宋,陈等诸侯国,以此为姓 3)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空,司徒,史,理,钱 4)以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为姓,如天子的儿子为“王子”,王孙,公子,公孙 5)以排行次第为次,如伯,仲,叔,季 6)以爵号,谥号为姓,如,王,侯,文,武,穆 7)以居住地为姓,如西门,东郭,南门 8)以职业或技能为姓,如屠,陶,甄,,卜 9)以事为姓,如李,林,车 10)避讳改氏和皇帝赐姓,如姬改为周,淳于改为于,皇帝可赐姓以示奖惩。 11)由少数民族的称呼转化而来,如宇文,慕容,长孙 2,中国姓氏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里,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进入夏商周,姓氏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由统治者赐封。之后混合为一 第,五章汉字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知识点 1、八苦:佛教的核心观念。说人生的痛苦有八种:生苦(出生时的痛苦)、老苦(老年时的痛苦)、病苦(生病时的痛苦)、死苦(死亡时的痛苦)、怨憎会苦(与不喜欢的人或事相遇的痛苦)、爱别离(与喜欢的人或事分别的痛苦)、求不得苦(有所欲求而得不到的痛苦)、忧悲恼苦(忧愁、悲伤、恼怒等一切心理感受方面的痛苦)。 2、梨园弟子:唐玄宗在宫廷禁园里选择了“梨园”作为教授宫廷戏曲歌舞的场地,后世称戏班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3、经学:是研究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宗旨以及方法的一门学问,其内容几乎覆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切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哲学、艺术、法律、宗教等 4、北天师道:又北魏寇谦之所创。他声称老子让他去辅佐北方的“太平真君”,深得北魏太武帝的赏识,曾制定诵诫乐章新法,专以礼度为道。与陆修静的南天师道对应。 5、“骚体”:爱国诗人屈原创立的诗体。其词句长短不一形式自由,极易表达奔放的感情。因以《离骚》为代表,故称为骚体。 6、编年体史书:以《春秋》为起始,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代表,是按历史编年分述历史史实,并加以评论,借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一类史书 7、玄学:流行于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主旨,又杂糅了儒家经义产生的新学说。玄就是老子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指深奥又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一种状态或者道理。

8、六朝小说:魏晋之后出现的,一类“志人”,讲述士族阶层的轶事,其代表作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另一类志怪,讲述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多神仙鬼怪,代表作为干宝的《搜神记》。 9、汉赋四大家:班固、司马相如、张衡、扬雄。他们的作品“润色鸿业”,“劝百讽一”,极尽铺张之能事,尤其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此外,扬雄的《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都是汉代大赋的名篇。 10、“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东汉班固明确指出其为造字之本。后世采用的六书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对汉字六种结构的系统分析,即象形、形声、会意、指事、假借、转注。 11、关于《诗经》与《楚辞》作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两大源头的基本观点 (1)、《诗经》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其“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历代所学,为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代学习《诗经》作品如“汉乐府”、杜甫现实主义作品。 (2)、《楚辞》的浪漫主义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为后世学习,大大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创作手法,如汉代汉代辞赋、李白诗等都具有极其丰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12、关于科举的知识及其历史功过的评价: (1)、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方法,其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选举士,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炀帝设“明经”“进士”两科,以考试策问进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