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环境卫生4

I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I

-------------------------- —

!考试卷

I

一、名词解释:9% I

I 1 •相对湿度

I I

| 2.透光角

I I |

3.有害气体

I I

I 二、填空:11%

I

I 1.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主要集中在 _______________ n m 的范围内,红外线对机体的主要作用

2 •在人类卫生学上,有效温度是根据 、 和 三个温热

I

|因素相结合,以人的主观感觉为基础而制定的综合热环境指标。 | 3.目前生产中温度调控措施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以及 __________ 等。 '4.猪舍建筑按建筑外围护结构特点划分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I

等四种类型。

I | 5•小型水厂和分散性水源采用的水消毒剂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I

| 6•畜牧场污水处理的最终目的是将这些污水处理达到 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

| 7.畜牧场选址量应考虑 ------------- 、 -------- 、 -------、 ------- 、 --------- 等自然条件。

| 8我国气候具有 _________________ 显著、大陆性强的特点。

I 三、选择:20%

I 1.一般来说,各种畜舍相对湿度以 ________________ 为宜。

I

A 、50%- 70%

B 、40%-50%

C 、70%— 80%

D 、30%- 60%

课程: 家畜环境卫生 (D 卷) (答卷时间120分钟)

I -------------------------------------------------------------------------------------------------------------- I

I精品文档

I

第1页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第2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4. 病畜隔离区设有诊疗室、隔离舍、尸体剖检和处理设施、粪污处理及贮存设施。

第3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土壤污染的特点

3..为什么说无论气温高低,高湿对畜禽都是不利的? 4•畜牧场址选择就考虑哪些因素?

第5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六、综合应用:20%

1 •利用所学的环境卫生知识,南方猪场夏季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暑降温?

家畜环境卫生复习资料

思考题 【名词解释】 【温热环境】指直接与家畜体热调节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综合。 【温热】环境是指直接与家畜体热调节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 【小气候】指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同,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 【产热调节】指在热调节中使产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 【散热调节】指热调节中使散热增加或减少的调节。 【气温年较差】指一年中最热月份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份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之差。 【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仅仅依靠物理调节就能维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 【临界温度】指气温下降,畜体散热增加,必须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这个开始提高代谢率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过高温度】指气温升高,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体温升高,代谢率也提高,这个因高温引起代谢率升高的外界温度称为过高温度。 【舒适区】指在等热区的某一温度范围内,家畜代谢产热正好等于散热,不需要进行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时的温度范围。 【露点】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而且气压一定时,气温下降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此,时水汽析出形成露水,此时的气温称为露点。 【相对湿度】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 【绝对湿度】指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 【饱和差】指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差。 【风向玫瑰图】是依据某地区一定时间内风向变化的情况绘制成的可以表明一个地方一定时间内的主风向的图。 【有效温度】指能较有效代表环境温热程度的空气温度,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下对畜体热调节产生相同影响的空气温度。 【温湿指数】指是气温和气湿相结合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指标。 【风冷指数】是指由气温与风速相结合评价寒冷程度的指数。 【适应】是生物体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生物学反应或遗传学改变。 【应激】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气候】服习指本来对某种气候不适应的动物,因反复或长期处于该动物生理所能忍受的气候环境中,在数周内引起散热和产热等生理机能的变化,使各项生理指标和生产性能 逐渐趋于正常,而能习惯于这种气候环境。这一过程称为气候服习。 【气候驯化】指动物处于某种环境中,因外界环境的影响,某些性状甚至体型发生变化,各种生理机能发生改变又趋于正常的过程。 【坎德拉】是发光强度单位,指加热到024K的黑体,每平方厘米发出的光强度。 【勒克斯】是照度单位,当投射到m2面积上的光通量是1流时,该照度为1勒。 【生物节律】指机体许多机能的工作速率(运转效率)与性能指标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现规律性变化的现象。 【光周期】指每天光照时间与黑暗时间交替循环及其变动的规律。 【色素沉着作用】指动物在太阳光照射下,皮肤和被毛颜色变深的现象。 【导热系数】是指当物体厚度为1m时,两表面温差为1℃, 1小时内通过1m2面积传导的热

畜牧环境卫生(答案)

畜牧环境卫生(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体温:指机体内部的温度 2.小气候:一个给定的地点或场所,其大小从极细小的裂缝到很大的地区的局地气候也比喻小范围内的情势 3.温热环境:温热环境指家畜周围空气中的温暖、炎热与寒冷,它由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风)速度和太阳辐射等温热因素综合而成,是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环境因素。 4.气温日较差:一昼夜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 5.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与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之差,称为气温年温差。 6.临界温度:使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最高温度。每种物质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增大压强,气态物质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就是临界温度。 7.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主要依靠物理性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8.舒适区:在一定温度环境中,机体产热几乎等于散热,动物不需进行热调节即可保持体热平衡,这个环境温度范围称为舒适区。 9.基础代谢产热:是指动物处于饥饿、休息(静卧清醒)、温度适宜(20℃)、消化道没有养分可吸收、清醒、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 10.体增热:指畜禽摄食和消化、吸收饲料时,因活动和代谢增强而较基础代谢多产生的热量 11.传导散热:传导散热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11.对流散热:是指受热物质本身的实际运动,将热由一处移至另一学的作用,在生物圈内发生迁移、转化的过程处称对流散热。 12.物理调节:温度适宜时的调节 13.化学调节:在冷热应激时的调节 14.太阳高度角:太阳射线与某一具体地点的水平面所构成的最小夹

角 15.短日照动物: 在光照时间逐渐缩短时可促使其发情、配种、受孕的动物称为短日照动物。 16.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动物被照射部位的皮肤出现潮红的现象称为红斑作用。 17.光照性眼炎:紫外线照射过多 18.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份量 19.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空气样本内实际水汽含量与同温度下、同体积的饱和空气的水汽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 20.饱和差:饱和差是指某地空气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当时实际水汽压的差值 21.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因气温下降而使空气中水汽的水汽含量达到饱和,这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22.风向频率图:是指在一些时间内某风向出现的次数占该时间刮风总次数的百分比 23.采光系数:是指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之比。 24.入射角:指畜禽舍地面中央一点到窗户上缘所引的直线与地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25.透光角:又叫开角,即畜禽舍地面中央一点向窗户上缘外侧和下缘内侧引两条直线所形成的夹角。 26.导热系数: 是表示材料传导热量能力的热物理指标,其单位为W/m.K[瓦/米。开] 27.热阻:是指空气层或材料层抵抗热流通过的能力的热物理学指标。 28.蓄热系数:是表示建筑材料贮藏热量能力的热物理指标。单位为W/[M2.K] 29.通风:通风就是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常通风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有益健康。 30.换气:吹奏乐器时的呼吸方法,游泳时的呼吸方法,唱歌时的

家畜环境卫生学

家畜环境:是存在于家畜周围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家畜的自然与社会因素之总体。 应激:机体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产生生理上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 应激源:为引起应激反应的一切环境刺激。 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依靠物理和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临界温度:当气温下降时,动物的散热增加,物理和行为调节无法使动物保持体温正常,必须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该开始提高代谢率时的环境温度,称为“下界临界温度”有时即称为临界温度。光钝化:动物处于持续的长光照下,会产生对光的不敏感现象,称之“光钝化” 维持行为:是家畜自身启动与终结的个体行为,它包括肉体和精神舒适两方面,由采食,休息,饮水,排泄,护身,舒适,探究和游戏8项行为系统组成。 社会行为:群居性是家畜特征之一,同类群居发生联系和作用的行为称之为社会行为。 行为缺失:是指在现行管理条件下动物被约束而无法表现的那些必要行为,是剥夺的结果。 行为剥夺:如果是因维持行为当中的某个行为成分的缺失而影响到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就是家畜无法通过行为调节来维持体内平衡时,这类行为的缺失就叫做“行为剥夺” 动物康乐:动物自身的感受状态,也就是身体健康和“心里愉快”,包括无疾病,无损伤,无异常行为,无痛苦,无压抑等。 采光系数:指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与畜舍内地面面积之比。 环境自净:自然界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对有害物质具有一定的去除消害,降解,转化,灭活作用,这一能力我们称之为自净。 体热的来源? 1.基础代谢产热家畜在饥饿,休息,气温适宜和消化道中无养分可吸收状态下维持生命活动的产热 2.体增热当动物休息于舒适的环境中,产热量取决于采食量,饥饿动物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 3.肌肉活动产热动物因起卧,站立,步行,运动,觅食,争斗和劳役等肌肉活动,都可增加产热。 4.生产产热家畜的生殖,生长,产乳,产毛和产蛋,都在维持产热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产热量。这主要是营养成分转化为上述畜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 5.外源热暴露在阳光下或者畜舍的采暖设施等。 可见光的作用机理(简答时画图,简述写字) 可见光对动物的影响,一般是导致下丘脑的兴奋,由此引起一系列反应,对家畜的生长发育,生产和繁殖产生影响。 就哺乳动物而言,光线照射在眼睛上,引起视网膜兴奋,并通过视神经将这一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后者又将兴奋传到下丘脑,使其分泌释放激素。对家禽而言,眼睛不是主要的,即使没有眼睛仍可以引起反应。这是因为光线可以穿过头盖骨经脑神经作用于下丘脑,,引起下丘脑兴奋,即所谓的“视网膜外或脑感受器”。此外,光还可以通过视神经作用于松果腺,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后者经下丘脑影响垂体前叶。下丘脑兴奋分泌释放激素,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H)等,经下丘脑-垂体门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释放促激素,如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并释放生长激素(GH),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使其产生相应的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性激素等直接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生产和繁殖。

家畜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

家畜环境卫生学 家畜环境:是指存在于家畜周围的对家畜生活和生产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 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外界环境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应激因子:家畜环境中凡是能引起机体呈现应激反应的环境刺激因素称为应激因子。 热环境:是指直接与家畜体热调节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包括热辐射、温度、湿度、气流等。 基础代谢产热:指动物处于饥饿、休息(静卧清醒)、温度适宜(20℃)、消化道无养分可吸收的状态下的产热量。体增热(heat increment,HI):饥饿动物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被称为体增热 生产代谢产热:是指动物生产产品如生长、繁殖、产乳、产蛋、产毛等或劳役而增加的产热量。 活动产热:是指动物因起卧、站立、步行、自由运动、觅食、饮水、争斗、适应环境变化和其它生理活动等而增加的产热量。 辐射(radiation)散热:是指物体表面以电磁波形式连续释放热量的过程,辐射散热可以不通过中间介质而传递。传导散热(heat loss of conduction):是指直接接触的两物体通过分子或原子的振动或旋转等将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过程。 对流散热:是动物与流体(气体或液体)之间分子相对位移造成的热传递。 蒸发散热(Heat loss of evaporation):是指动物体表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时吸收和发散动物体表热量的过程。 畜体热平衡(homeothermy):是指动物体产热速度等于散热速度,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的动态平衡状态,是恒温动物体温保持恒定的前提。 等热区(zone of thermal neutrality):是指恒温动物主要借助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即下限临界温度与上限临界温度之间的环境温度范围。 饱和水气压:空气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水气压被称为“饱和水气压”。 绝对湿度: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单位为g/m3。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饱和差:饱和差是指在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当时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之差。 露点温度: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因气温下降,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为“露点”。 风向频率图:按某地区特定时间段的风向频率(风向频率(%)=某风向出现次数÷各风向出现总次数×100)绘制的平面图形,反映该地区的主风方向。 有效温度:又称实感温度,它是根据气温、气湿和气流三个主要因素的相互制约作用,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以人的主观感觉为基础制定的一个指标。 风冷指数:也称风冷却指标,它湿将气温和风速相结合而估计寒冷程度的一种指标(H=(100V)1/2 +10.45-V)(33-Ta) ×4.184)。 气压:是大气重力和空气运动的综合作用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土壤自净:在土壤中进行的使有机物转为无机盐或腐殖质同时使病原菌、寄生虫及虫卵失去活性的生物化学过程。生物富集:是指水体中的污染物被水生生物吸收后在其组织中聚集的过程。 化学耗氧量(COD):用强氧化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氧化一升水中的有机物质所消耗掉的氧的含量。 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一升水进行生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BOD5:是指20℃时,一升水培养5日后所消耗氧气的含量,称五日生化需氧量。 热阻(R):是指热量由材料的高温侧传至低温侧所遇到的阻力。 畜牧场生产工艺设计:是进行动物生产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装备设计的总称,即是规定畜牧场生产工艺和装备工艺的文字及图纸材料。 畜舍建筑参数:畜舍长度、跨度和高度、圈舍面积、采食宽度、通道宽度、门窗尺寸等。 地基:建筑物基础下面承受荷载的那部分土层。 封闭式畜舍:封闭舍是由屋顶、围墙以及地面构成的全封闭状态的畜舍,通风换气仅依赖于门、窗或通风设备。超期光照制度:是对蛋鸡采用的一种光照制度,即光照的明暗周期合计时间大于或小于24h。 环境污染:是指自然环境诸要素(空气、土壤、水体等)受到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产生的或来自自然界的污染物的污染,并超过自然界的自净能力而达到一定程度,对人、畜和其它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消毒:是指以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由传染源排放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以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或防止传染病发生、传播和蔓延的措施。

家畜环境卫生学心得体会

家畜环境卫生学心得体会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一门关于家畜养殖环境卫生管理的学科,通过对家畜养殖环境的研究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家畜养殖效益,保障家畜健康,并减少环境污染和卫生风险。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家畜养殖环境的特点、卫生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以下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家畜养殖环境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家畜养殖环境通常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存在着高密度养殖、高浓度粪便、高湿度以及大量有机废物的情况。这些特点导致了家畜养殖环境容易产生臭气、氨气、甲烷等有害气体,同时也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家畜养殖环境的卫生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其次,卫生管理对家畜健康至关重要。家畜养殖环境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家畜的健康和生产效益。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同时,它也可以提供适宜的气候条件和饲养条件,有利于家畜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因此,进行科学的卫生管理是确保家畜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在卫生管理中,不仅要进行常规的清洁消毒工作,还要加强疫病防控,定期进行兽医检查和疫苗接种,以及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家畜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平衡,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预防措施在家畜养殖环境卫生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防措施是指在家畜养殖环境中通过采取一系列非特异性的措施,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污染源的产生,保障家畜健康和减少环境污染。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定期清洁消毒、引入良种、科学饲养等。其中,疫苗接种是家畜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家畜的免疫力,并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定期清洁消毒可以减少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引入良种可以提高家畜的遗传质量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科学饲养可以提供适宜的饲料和管理,促进家畜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提高生产效益。 在学习家畜环境卫生学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家畜养殖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家畜养殖效益的提高,还要注重环境保护,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家畜养殖方式。在家畜养殖环境卫生管理中,要注重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采用清洁能源和清洁生产技术,合理利用养殖废弃物等。这样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实现家畜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家畜环境卫生学是一门非常实用和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家畜养殖环境的特点、卫生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我会继续加强家畜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注重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家畜

家畜环境卫生学

家畜环境卫生学2013年12月 绪论第一章概述 家畜环境卫生学: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家畜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制定、利用、控制、保护和改造环境技术措施的一门学科。 家畜的环境:存在家畜周围直接、间接影响家畜的自然与社会因素综合体。 环境因素分类 物理因素:温度、光照、噪声、地形、海拔、土壤 化学因素:空气、氧、二氧化碳、氨气、水、土壤化学成分 环境因素的两重性 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 1、有利:环境是家畜生存的必要条件。 ---家畜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家畜不断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增强体质、提高生产力 2、有害 适度太阳照射:消毒、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 强烈太阳辐射:皮肤烧伤(UV A、UVB)、中暑等 第二章温热环境 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依靠物理和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一般一月份气温最低,七月份最高,最高月平均温度与最低月平均温度之差。 小气候:由于地表性质不同或人类(生物)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特殊气候。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所特有的天气情况。 有效环境温度:又称实感温度或体感温度,是综合反映气温、气湿、气流对家畜体热调节影响的指标。 相对湿度:表示空气湿度最常用指标。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 露点:空气中实有水汽量、压力不变,气温下降到使水汽达到饱和状态,该温度称为露点 气候服习:动物对不良气候环境短期的生理适应过程 气候驯化:即风土驯化,是指服习时间较长,动物体的形态发生改变以适应环境的过程 气候适应:经过几代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动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化,并能遗传给后代 THI:即湿热指数,是气温和气湿两者相结合来评价炎热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THI=0.4(Td+Dw)+15 热射病:在炎热潮湿的夏季,由于家畜主要赖于维持热平衡的散热受阻,致使体内蓄热,体温升高,严重时会突然晕倒,发生“中暑” 过高温度:如果气温升高,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体温升高,代谢率提高,这因高温引起代谢率升高的环境温度也可称为过高温度。 临界温度:当气温下降散热增加时,物理和行为调节无法保持体温正常,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这开始提高代谢率的外界温度称为“临界温度”或“下限临界温度” 风向频率图:某风向频率=某风向在一定时间出现的次数/各风向在该时间内出现次数总和×100% 可将其绘制成图,称为风向频率图,或称风向玫瑰图 (1)影响等热区和临界温度的因素有哪些? 1、动物种类 2、年龄和体重(随年龄和体重增大,临界温度下降。) 3、皮毛状态(被毛绵密、皮下脂肪较厚,临界温度低,等热区宽) 4、饲养水平(饲养水平高,临界温度低) 5、生产力(生产性能高,临界温度低。) 6、对气候适应性(寒冷地区动物临界温度较低,炎热地区相反)

家畜环境卫生学

家畜环境卫生学 1家畜环境:家畜生活中一切作用于家畜的因素的总称,有内、外环境之分 2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基本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制定出利用、控制、保护和改造环境技术的措施和一门学科 3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试验研究法、检测法 4适应:指生物受到内部或外界刺激产生的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反应,包括生物学适应和遗传学适应,生物学适应分:行为学、生理学、形态解刨学 5适应过程的调节:(1)首先,神经调节占主导,特点:快速、准确、短暂条件:环境变化短暂(2)其次,体液调节,特点:速度慢、范围广、时间长 6适应的法则:(1)格罗杰法则:1833年指气候因子与家畜皮肤被毛颜色的关系(2)贝格曼法则:1847年气候因子与家畜体格、体型颜色的关系(3)爱伦法则:1877年气候因子与家畜机体绝对表面积的关系(4)威尔逊法则:1854年气候因子与家畜皮肤、被毛、皮脂的关系 7应激:是动物机体受到的外界或内部刺激而产生的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8应激原:仅是反应的一切环境刺激 9应激反应的三个阶段:(1)惊恐阶段(动员阶段)动物注意力集中,毛发竖起,凝视等呈惊恐状态(2)抵抗阶段(适应阶段):新陈代谢趋于正常,同化作用占主导(3)衰竭阶段 10应激原的包括:物理、化学、生物、饲养、管理、心理、其他 11应激的分类:(1)按发生时间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应激(2)按发生结果区分,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12应激的本质:非特异性的反应 13应激的应对措施:(1)在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和饲养管理方法,仍不可避免时,可提前使用一些药物预防(2)提高家畜自身的抗应激能力(3)选育抗应激能力强的品种,淘汰应激敏感的个体 14温热环境:是指家畜周围空气中的温度,炎热与寒冷,它由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太阳辐射等温热因素,是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环境因素 15体温:是家畜机体深部温度、生产上指家畜直肠的温度 16皮温:家畜皮肤表面温度俗称“皮温” 17平均体温:由于家畜从内到外,从中心到末梢各部位不同,整个动物之平均体温 18体热平衡: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体温调节,使代谢产热量和从周围环境获得的手热量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 19基础代谢产热:家畜在饥饿、休息、气温适宜和消化中无养分可吸收状态下维持生命活动的产热量 20家畜机体热的来源:a 机体代谢(1)基础代谢产热(2)热增耗(3)肌肉活动产热(4)生产产热b外界环境传入:外源热 21家畜机体热的散发:a 散发的途径:(1)皮肤(2)呼吸道(3)少量消化道、泌尿道 b 散发的方式(1)辐射(2)对流(3)传导(4)蒸发(5)加热饲料和饮水 及排泄 22影响动物体产热的因素:(1)年龄(2)性别(3)营养状况(4)生产水平(5)采食量(6)活动量(7)皮下脂肪层 23影响动物散热的因素:(1)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2)动物体表面积(3)动物

动物科学考试重点——家畜环境卫生

名词解释: 1.家畜环境:是存在于家畜周围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家畜的自然与社会因素之总体。有内环境和外环境之分。 2.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家畜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制定出利用、控制、保护和改造环境技术的措施的一门学科。 3.环境应激: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 4.临界温度:当气温下降散热增加时,物理和行为调节无法使动物保持体温正常,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这开始提高代谢率的外界温度称为“临界温度”或“下限临界温度”。 5.舒适区:在等热区的下半部偏上有一区内畜体代谢产热刚好等于散热,不需要物理调节,而能维持体温正常,家畜最为舒适。 6.温室效应:CO2对于从地表放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几乎不能透过,而且能够强烈的吸收,从而阻止辐射扩散到高空中去。这样把热量储存在空气中,使大气的平均温度增高这种现象,称之为“温室效应”。 7.阳伞效应:与“温室效应”相反的一种效应,是由于大气中漂浮的许多固体和液体的微粒(统称为“气溶胶”)引起的。它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从而对地面产生冷却作用。 8.水的硬度:是指水中的钙、镁等盐类的总含量,铁及其他物质也占一小部分。 9.露点:空气中实有水汽量不变,压力不变,当气温下降到使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该温度称为露点。 10.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 11.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与最低月平均温度之差。 12.畜产公害:畜牧生产过程中,由于可以产生多种有害气体、粪尿、尸体、鸡的死胚与蛋壳,对人类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危害。而在畜产品中由于某些元素的累积和富集、药物的残留,也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产生一定的危害,二者统称。

家畜环境卫生4

I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I -------------------------- — !考试卷 I 一、名词解释:9% I I 1 •相对湿度 I I | 2.透光角 I I | 3.有害气体 I I I 二、填空:11% I I 1.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主要集中在 _______________ n m 的范围内,红外线对机体的主要作用 2 •在人类卫生学上,有效温度是根据 、 和 三个温热 I |因素相结合,以人的主观感觉为基础而制定的综合热环境指标。 | 3.目前生产中温度调控措施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以及 __________ 等。 '4.猪舍建筑按建筑外围护结构特点划分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I 等四种类型。 I | 5•小型水厂和分散性水源采用的水消毒剂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I | 6•畜牧场污水处理的最终目的是将这些污水处理达到 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 | 7.畜牧场选址量应考虑 ------------- 、 -------- 、 -------、 ------- 、 --------- 等自然条件。 | 8我国气候具有 _________________ 显著、大陆性强的特点。 I 三、选择:20% I 1.一般来说,各种畜舍相对湿度以 ________________ 为宜。 I A 、50%- 70% B 、40%-50% C 、70%— 80% D 、30%- 60% 课程: 家畜环境卫生 (D 卷) (答卷时间120分钟)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家畜生产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学科。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包括适应、应激、气候服、气候驯化、温热环境、小气候、散热调节、产热调节、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热区、临界温度、过高温度、舒适区、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露点。 适应是指生物体在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下,产生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生物学反应或遗传学改变。而应激则指动物机体对各种非特异所产生的总体应答反应。气候服和气候驯化则分别指动物对于某种气候环境的逐渐适应和对气候环境的长期影响导致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的改变。 温热环境是指与家畜体热调节密切相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而小气候则指由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素导致局部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散热调节和产热调节则分别指在热调节中,通过增加或减少散热和产热来维持体温平衡。

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则分别指一天和一年中最高和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异。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在物理调节的作用下能够维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而临界温度则是指气温下降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家畜必须通过提高代谢率来增加产热量或通过蓄热来维持体温平衡的临界点。过高温度则指因高温而导致代谢率升高的外界温度。舒适区则是指家畜在等热区内能够通过自身代谢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平衡的温度范围。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则分别指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和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而露点则是指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的情况下,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水汽开始析出形成露水的温度。 34.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 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 35.细菌总数是指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过24小时在37℃下培养的1毫升水样中生长的细菌菌落数。 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大肠菌群限制在每毫升100CFU以下。 36.大肠菌群指数是指每升水中所含的大肠菌群数量。 37.大肠菌群值是指含有一个大肠菌群的最小水量。

家畜环境卫生学

家畜环境卫生学 论述题 1.微粒对家畜的危害及防治的措施是什么? 答:(一)微粒对家畜的危害:①微粒降落在家畜的体表上,与皮脂腺的分泌物、细毛、微生物等混在一起,粘在皮肤上,使皮肤发痒,甚至发炎。使表皮干燥脆弱、汗腺分泌受阻、皮肤散热功能下降,感官功能受到影响。②微粒进入家畜呼吸道,使家畜感染,发生气管炎或支气管炎。侵入肺泡的微粒可引起肺炎,也可引起尘肺病。③畜舍内的空气湿度较大时,可吸附氨和硫化氢如果沉积在粘膜上,可使粘膜受到刺激,引起粘膜损伤。微粒越小危害越大。 (二)防治措施:①在牧场周围种植防护林带,场内道路两旁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②粉碎饲料的场所或堆垛干草的场地应远离畜舍。③在舍内分发干草时,动作要轻。④更换或翻动垫草时,应趁家畜不在舍内时进行。⑤禁止在舍内刷拭家畜。⑥禁止干扫畜床地面。⑦保证舍内有良好的通风换气,及时排除舍内的微粒。 2.提高炎热环境动物生产力的措施是什么? 答:①培育和选育耐热的动物品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即使同一种类的动物,不同的品种,对热环境的耐受性也有差异。利用动物育种技术选育耐热的动物品种,是提高高温环境中动物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例如我国的海南黄牛。②防止太阳辐射。应设置凉棚、加厚屋顶隔热层,选用保温隔热材料,刷白外围护结构外表,是减少太阳辐射提高家畜高温环境中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③饮冷水。饮冷水可吸收动物体内的热量,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对动物食欲的抑制作用,增加动物的采食量。④降低畜舍温度。采用湿帘、吹冷气等措施。⑤增加畜体散热量。可向畜体淋水或吹风。⑥增大通风量。加大通风量可使热量远离动物。⑦减少饲养密度。降低动物的饲养密度,有利于减少产热,降低环境的热负荷。 ⑧改变管理制度。在夜间温度降低时,饲喂动物,可增加动物的采食量。⑨采取科学的营养调控措施。?提高日粮能量浓度。?调节日

畜禽环境卫生

一. 名词解释 1.气象因素:对流层发生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因素。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最小夹角。 3.等热区: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4.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温下降而使空气达到饱和和这时的温度。 5.风向玫瑰图: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主风向的图示。 6.高山病:发生在2000~3000米或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临床表现为呼吸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鼻孔流血体虚流汗食欲减退腹胀痛等得病理变化。 7.有效温度:根据气温,气湿,气流三个主要气象因素的相互制约作用,在人工控制三要素不用组合条件下,以人的主观感觉相同为基础而制定的。 8.温湿度指标:是气温和气湿相结合估计炎热程度的指标。 9.风冷却指标:是气温和风速相结合计寒冷程度的一种指标。10.长日照动物:春夏季日照时间延长,一些动物和鸟类的性机能活动旺盛,开始表现交配生育。 11.短日照动物:一些动物如绵羊,鹿及野生反刍动物等则在秋冬季节即逐渐缩短日照时进行交配。12.入射角:畜禽舍地面中央一点向窗户上缘外侧和下缘内侧引两条直线所形成的夹角。13.透光角:畜禽舍地面中央一点向窗户上缘所引的直线与地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14.介水传染病:用过饮用或接触病原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15.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消耗的溶解氧量。16.物理调节 17.化学调节18.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所含的水汽质量或水汽分压力。19.相对湿度:指空气中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20采光系数: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即窗户玻璃的总面积)与舍内地面之比通常用1:x表示。21.天气:气象因素在一定地区和空间内变化的结果所决定的大气物理状态如:阴晴风雨等。22.气候:一个地区在较长时期内的平均的天气状况 23: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得差。24.气温年较差:最热月份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份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二.填空 1.家畜的生产力,大约20%取决于遗传,40%-50%取决于饲料,30%-40%取决于环境条件。 2.家畜环境卫生,就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家畜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制定利用、保护和改造环境的措施。目的在于为家畜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以保证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产力和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家畜的利用价值,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3.家畜环境卫生的研究方法大体为调查研究法、试验研究法、监测法。 4.一般我们把在大气的各种物理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冷、热、干、湿、风、云、雷、电、雨、雾、雪、霜等各种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称为气象。 5.气象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变化的结果所表现的大气物理状态如阴、晴、风、雨等称为天气。 6.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射程就越长,被大气减弱的越厉害。 7.太阳高度角取决于地理纬度、季节和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冬季太阳高度角小。 8.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度较弱,低纬度地区较强。 9.海拔越高,大气透明度越好,灰尘、二氧化碳等的含量越少,太阳辐射的强度也越大。 10.生物组织对紫外线的吸收最强烈,对可见光的吸收很差,对短边红外线的吸收更差,长波红外线在组织表层被吸收。 11.气温过高、过低对蛋鸡的生产性能都有影响。温度过高,产蛋率下降,蛋形变小,蛋壳变脆、变薄,表面粗糙;温度过低,使产蛋量下降,但蛋较大,蛋壳质量不受影响. 12.在高湿的环境下,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加,容易引起传染病的蔓延,机体的病程较长,死亡率上升. 13.气湿高有利于病原性真菌、细菌和寄生虫的生长繁殖,使家畜易患螨病、湿症等皮肤病。 14.高温、高湿还易造成饲料、垫料的腐败,可使鸡群暴发曲霉菌病。 15.在低温、低湿的条件下,家畜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感冒性疾病,神经炎、风湿症、关节炎等多种疾病。 16. 我国大陆大部分处于亚洲东南季风区,夏季,陆气温高,气压低,而海上气温低,气压高,所以夏季盛行东南风,同时带来潮湿的空气,因此较为多雨;冬季,大陆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所以多西北风或东北风。西北风较干燥,东北风多雨雪。 17. 畜舍空气环境是由畜舍内的空气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环境因素决定的。 18.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仔猪怕冷,可将仔猪安置在畜舍中央;在笼养的育雏室内,应设法把日龄小、体质的雏鸡安置在上层。 19. 舍中空气湿度高于舍外,其要来源是:家畜体蒸发的水汽约占75%;潮湿的地板、垫料和墙壁所蒸发的水分约占20%-25%;进入舍内的大气本身含有10%-15%的水分。 20. 一般来说,各种畜舍相对湿度以50%-70%为宜,最高不超过75%。奶牛舍因用水量大,标准可放宽些,但不应超过85%。 21. 在低浓度氨的长期作用下,机体的抵抗力明显降低,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引起接触部位的化学灼伤,引起气管炎、肺炎、肺出血,甚至呼吸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 22. 畜舍间距不小于3H-5H时,可基本满足日照、通风、排污、疫、防火等要求。 23. 畜舍的外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墙壁、屋顶、天棚、门、窗、通风口及地面等。 24. 畜牧场设计图的种类包括:总平面图,立面图,平面图,剖面图。 三.判断题(判别正误并改错) 1.波长283-295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改:253 √2.气温年较差的大小主要受纬度、海拔高度、云量和雨量等因素的影响。对 3.等热区较宽的家畜,临界温度较高。改:临界温度高低取决于产热的多少和散热的难易,产热多散热难的临界温度较低 4.在低温环境中一般湿度高低对体温没有多大影响。改: 5.有效温度是指依据气温、气湿与气流来估计天气炎热程度的指标。改:以主观感觉相同为基础制定的 6.绝对湿度的变动与空气温度的变动相适应,夜间降低,白天升高。改:与单位体积内空气中所含水份质量或水

家畜环境卫生学总复习题及答案

家畜环境卫生学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是指气候因素、土地因素、 生物因素。 2.环境因素具有双重性,家畜通过自身的实现和保持着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生产实践中应为家畜创造良好的环境。 3.家畜的体热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体热调节中枢存在于下丘脑。 4.温热因素的综合评定指标温湿指数的值越大(THI>69),奶牛热应激越严重;气温低于0℃时,风冷却力的值越大,家畜冷应激越严重;温热因素中以气温为核心。 5.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眼、视神经导致动物的下丘脑兴奋,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这些促释放激素经下丘脑下部-垂体门静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产生相应的激素,参与代谢。 6.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微生物和粉尘三个方面的内容。 7.畜牧场规模的表示方法有:(1)按存栏繁殖母畜头数计; (2)按年上市商品畜禽头数计;(3)按常年存栏畜禽总头数计。 8.土壤特性对畜牧生产的影响在于(1)土壤的生物组成, (2)微生物污染土壤对家畜的危害,(3)土壤的卫生学评价。 9.畜牧场环境污染的防治原则是、和。10.畜牧场粪便处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用作肥料、用作饲料、生产沼气。

11. 畜牧业的三大支柱是、和。 12. 家畜被毛的隔热作用是因为:被毛的主要成分是角质蛋白,导热性 差;且被毛层中有许多不流动的空气;被毛的光泽具有隔热性。 13. 高山病的发生,是由于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所致。 14.冷应激时的热调节方式有:提高温度;增加;减少气流。 15.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类。 16.水资源对畜牧生产的重要意义在于(1)保证动物的健康, (2)维持动物的生产性能,(3)使畜舍环境保持清洁。17.畜舍自然采光要求,入射角不小于25 度,透光角不小于5 ; 蛋鸡生产实践中光照时间最多不超过16 小时。 18.根据外围护结构的封闭程度,畜舍可分为开放式畜舍、半开放式畜舍、封闭式畜舍等类型。 19.畜舍横向机械通风的方式有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正负压联合通风。 20.建设畜牧场伊始,就应处理好环境保护问题,严格执行“三同时”。即、 和。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小气候与大气候的不同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异。( X )2.高山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海拔升高,气压降低,缺氧所致。(∨)3.高纬度地区,家畜发情的季节性不明显。( X )4.正常人耳听不到0分贝的声音。(∨)5.增大风速,能促进散热,对家畜有利。(X )6.凡产热少,散热易的家畜临界温度低。( X )7.大肠菌群指数越小,说明水质越好。( X )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四版课程设计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四版课程设计 一、引言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课程,它主要面向农村畜牧业的从业人员 和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牧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环保问题也日益凸显,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家畜环境卫生学,加强环保意识和管理能力,做好畜牧环保工作。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家畜环境卫生学第四版,结合实践案例,以教学为主线,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深入了解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理论和实践,提高环保管理能力和实践技能。 二、课程设计 2.1 课程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1 家畜环境卫生学概述 •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家畜环境污染的形式和危害 2.1.2 家畜生态环境 •家畜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家畜生态环境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家畜生态环境的改善措施和技术 2.1.3 家畜环境污染源和控制 •家畜污染源和污染物种类 •家畜环境污染的评价和控制技术 •家畜环保管理制度和政策

2.2 教学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2.2.1 课堂讲解 通过课堂讲解,系统介绍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以及家畜环保管 理的相关知识。 2.2.2 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掌握家畜环保管理的实际技能。实践操作包括家畜环保 监测技术、环境污染源定位技术和环境治理技术等。 2.2.3 论文撰写 通过论文撰写,学生将深入理解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将锻炼 自己的写作能力。 2.3 实践案例 本次课程设计结合实践案例,应用理论知识,加深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2.3.1 案例一:饲养小型畜禽的水质监测 通过对小型畜禽饲养过程中水质的监测和分析,了解水质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掌握环保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 2.3.2 案例二:猪舍环境治理 通过猪舍环境污染源的排查和治理,掌握环保治理技术和方法,提高环保管理 技能。

家畜环境卫生

家畜环境卫生

第一章家畜和环境 一、名词解释 1.家畜环境与家畜关系极为密切的生活与生产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家畜健康与生产性能的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的总和。 2.环境应激湿度,温度,强辐射,气流,空气质量差,强噪声,照明不足或过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猪的生产中常见的应激源有哪些? 温度,通风,照明 2.典型的应激反应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1.惊恐反应或动员阶段 2.适应和抵抗阶段 3.衰竭阶段 3.环境应激的危害与防治。 危害:动物精神委顿,食欲废绝,或极度兴奋,狂躁不安,采食减少;合成代谢减弱,饲料转化

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力减弱,过敏等临床症状防治:优化种群结构、加强饲料营养调控、为动物创造良好的生活境、把握各种动物的生理特点、做好预防接种等 第二章温热环境复习题 一、概念: 等热区恒温动物主要借助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坏境温度氛围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 舒适区机体产热几乎等于散热的坏境温度热射病因高温引起的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 饱和差指某地空气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当时实际水汽压的差值 露点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要降至的温度

风向玫瑰图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风向和风速的百分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 贼风从孔隙透入的,不易察觉而可能致病的风 二、填空1. 温热坏境因素是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温度最为重要。 2.直肠温度的测量应将温度计感温部位深入直肠一定深度,大家畜为 __15________cm,猪羊等中等家畜为_10_________cm,小家畜禽为 ___5_______cm。 3.静止代谢是要求动物在禁食、处在静止、温度适中条件下用间接方法测定的动物的产热量。 4.炎热高温季节,为缓和家畜热应激,可适当减少粗饲料用量,增加脂肪添加,以保证家畜的营养需要。 5.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____气 温日较差______。 6.炎热地区,如果浅色色被毛和深

电大《家畜环境卫生与设施》真题及答案四

试卷代号:277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家畜环境卫生与设施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畜禽动物福利:是指满足动物与它的环境相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的一种需求。 2.空气湿度:即气湿,用来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物理量。 3.自然通风:是利用舍内外温度差所造成的热压或风力作用所造成的风压,来实现换气的一种通风方式。 4.恶臭物质:是指刺激人的嗅觉,使人产生厌恶感,并对人和动物产生有害作用的一类物质。 5.筛滤:是一种根据禽畜粪便的粒度分布状况进行固液分离的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主要集中在一 nm的范围内,红外线对机体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热效应。( 760—2000) 2.实际上,畜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般很少能够达到引起家畜中毒或慢性中毒的程度,其卫生学意义主要在于用它表明一--- 和-------(畜舍通风状况空气的污浊程度) 3.一和________都能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下出现这种转变往往需要几千年才能完成。(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4.马、驴等是随春季日照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配种的,故称之为长日照动物;绵羊、山羊等是在秋、冬日照逐渐缩短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的,故称之为----(短日照动物) 5.畜牧场污水处理的最终目的是将这些污水处理达到 ----和---(排放标准综合利用)6.对因烈性传染病而死的畜禽必须进行____ 处理。(焚烧火化)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大群饲养时,光照强度会助长鸡啄癖的发生,因此,产蛋期光照强度以( B)lx为宜。A.2 B.5 C.10 D.20 2.堆肥发酵过程产热,数天内温度急速上升。一般堆体温度应控制在( C)℃左右。A.50 B.55 C.60 D.65 3.鸡蛋翻蛋角度以水平位偏前俯后仰各( B)度为宜。 A.10 B.15 C.20 D.25 4.当湿度低于( A)%时,会造成猪皮肤和暴露黏膜于裂等疾病。 A.40 B.50 C.60 D.70 5.畜牧场防疫要求杀菌率必须在(D )以上。 A.80% B.85%C.90% D.93% 6.环境温度适宜时,机体的蒸发散热量约占总散热量的____,家禽约占--- 。( A) A.25% 17% B.25% 20%C.30% 17% D.30% 20% 7.-般认为,在气温( D )℃、相对湿度50%~80%下,猪的生长、育肥效果较好。A.14—26 B.10—26 C.10~23 D.14~23 8.一般要求,孵化前期每( C )小时翻蛋一次。 A.4 B.3 C.2 D.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