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腹腔灌注化疗护理

卵巢癌腹腔灌注化疗护理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增加。腹腔灌注化疗是一种针对卵巢癌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灶,减少药物对其他器官的毒副作用,并增强疗效。

腹腔灌注化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护理要求较高,以下是对卵巢癌腹腔灌注化疗的护理内容:

1.关注患者的心理及情绪支持。卵巢癌患者接受化疗过程中常常感到害怕、焦虑、抑郁等,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心声,为其提供安全、温暖的环境,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2.准备化疗药物及灌注设备。护士应按照医嘱准备所需的化疗药物,并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工作状态,以确保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3.执行卫生防护措施。由于化疗药物具有一定毒性,护士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避免药物接触皮肤和呼吸道,保护自身的安全。

4.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化疗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化疗药物可能对造血系统、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护士应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积极处理。

6.做好药物管理工作。护士应根据医嘱准确给药,注意用药时间和用量,并记录患者的药物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方案。

7.注意消化道反应。化疗药物可能引起患者的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消化道反应,护士应协助患者进行护理口腔卫生、合理饮食安排,并要求患者多饮水,以促进药物排除。

8.观察皮肤和黏膜反应。一些化疗药物可能对患者的皮肤和黏膜造成损害,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的变化,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及时采取适当护理措施。

9.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化疗过程中,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情况,护士应给予患者全面、充足的营养支持,包括适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轻副作用。

10.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良好沟通。护士应及时向医生、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化疗的相关知识,解答疑问,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除了以上护理内容外,要加强患者康复护理,提供持续的护理指导,让患者了解病情及化疗的可能副作用,提醒患者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卵巢癌腹腔灌注化疗护理还需要护士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建立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卵巢癌术后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对策探讨

卵巢癌术后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析卵巢癌术后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我院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60例卵巢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7%,护理满意度為96.7%,同对照组患者的26.7%、80.0%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卵巢癌术后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借鉴与推广的护理方式。 标签:卵巢癌;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对策 卵巢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疾病,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子宫体癌。在各种妇科肿瘤疾病致死中,卵巢癌位居第一,严重威胁了女性的生命安全。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0例卵巢癌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的分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我院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60例卵巢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经医学筛查、病理切片确诊为卵巢癌,年龄在28~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4±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比较,不具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1.2.1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患者留置导尿管,取仰卧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进行穿刺,给予碘伏消毒,并铺设孔巾,手术医师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18号套管针穿进腹腔,成功后与一次性输液器相连,灌入温度为40~C 的地塞米松10mg+氯化钠500mL,之后灌入奈达铂100mg+氯化钠500mL,再之后灌入氯化钠500mL,拔出套管针,并对穿刺点予以按压。 1.2.2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心理护理:加强术前访视,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疾病有关知识,并充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深呼吸,尽量放松心情,从而积极、乐观地面对治疗。2)灌注前护理:给予患者术前常规检查,并详细介绍病情,争取获得患者的配合;同时准备好有关手术器械与化疗药物等,确保患者治疗顺利展开。

卵巢癌腹腔化疗中若干护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卵巢癌腹腔化疗中若干护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化疗中所出现的问题,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质量。方法进行腹腔灌注化疗的患者,有专人负责护理,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并贯穿于整个化疗的前、中、后期,并根据个体差异及时修订;结论通过有针对性地个体护理,相关化疗患者的副反应明显减轻。 【关键词】腹腔化疗;护理问题;对策 腹腔灌注化疗已成为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卵巢癌的一个重要的给药途径,其增加了肿瘤与药物的接触,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消除或减少腹水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近年来,笔者采用了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治疗效果满意。现主要就腹腔灌注化疗中所出现的若干护理问题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与大家做一探讨和分析: 1 灌注方法简介 在无菌操作下,通过B超的引导,用单腔中心静脉穿刺包将聚乙烯导管置于腹腔,有大量腹水者先放腹水,一次放腹水不超过2000 ml。然后将化疗药物稀释加热,以较快速度注入腹腔,滴注后可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使药液扩散均匀。常用药物有顺铂、卡铂、丝裂霉素、香菇多糖、干扰素等。 2 相关护理问题分析 2.1 腹痛化疗药物注入腹腔后,可直接攻击并杀灭腹腔内游离的肿瘤细胞和微小病灶,但同时高浓度抗癌药液的持续浸泡亦可强烈地刺激腹膜和肠管,引起严重的痉挛性腹痛。此外,灌注药液过冷、过热、浓度过高或速度过快更可加重腹痛症状[1]。 2.2 腹胀分析原因多系化疗药物本身毒性对腹壁持续性刺激,以及灌注后腹内压急剧增高所致,多数患者能够忍受,且停药4 h后症状逐渐缓解。 2.3 恶心、呕吐腹腔化疗时血药浓度相对较低,对延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较小,但腹腔内高浓度、大剂量的化疗药物仍可直接刺激胃肠组织,引起应激性胃肠道反应。加之常用灌注药物顺铂的胃肠道毒性和肾毒性极大,故呕吐的发生率较高,并且常常是顽固性的。 2.4 有脏器损伤的危险与腹腔组织粘连留置导管有关。 2.5 有出现潜在感染的危险与置管时间的延长、反复注药、抽腹水等多环节操作有关。 3 相应护理对策

浅谈卵巢癌的术后护理研究近况

浅谈卵巢癌的术后护理研究近况 摘要:目的:归纳总结卵巢恶性肿瘤的术后护理进展,寻找目前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促进临床护理工作更加细致完善地进行。方法:查阅关于卵巢癌的术后护理,化疗护理等相关文献,收集资料,结合临床及实习期间学习的知识整理分析。结论:目前对于卵巢癌的术后护理研究分为这几个方面:护理模式对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PICC 护理;心理护理;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中医护理对于卵巢癌护理的影响等。这些护理研究都表明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患者舒适感和改善生活质量。但临床实际使用的护理方式仍存在不足之处,如饮食护理不够完善,心理护理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卵巢癌;手术后护理;化疗护理 Advances in Postoperative Nursing of Ovarian Cancer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postoperative care progress of ovarian malignant tumors, looking for current deficiencie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Promoting clinical care work in a more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manner. Method: Refer to the literature about postoperative nursing, chemotherapy nursing of ovarian cancer,gather https://www.360docs.net/doc/d819197084.html,bining the knowledge of clinical and internship learning to organize and analyze.Conclusions:At present, the postoperative nursing research on ovarian cancer is divided into these aspects.The effect of nursing mode on nursing satisfaction. PICC care; psychological care; response to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chemotherapy.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n ovarian cancer care, etc. These nursing studies has been shown that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creasing patient’s comfort and promoting theirs’ quality of lif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inadequacies in dietary care and clinical practice, lack of adequate diet care, and inadequate psychological care. Key words:Ovarian cancer; postoperative care; chemotherapy care 目录 绪论 (2) 1 手术后护理 (3) 1.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 1.2 保持呼吸道通畅 (3) 1.3 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3) 1.4 保持引流管通畅 (3) 1.5 尿道护理 (3) 1.6 切口护理 (4)

腹腔化疗护理常规

腹腔化疗护理常规(原三基书) 1、按化疗一般护理常规。 2、腹腔化疗前应先查肝、肾、心功能、血常规,结果正常方可进行化疗。 3、物品准备:按医嘱备好药物(常用药为顺铂),静脉输液器、20号留置针、无菌手套、腹腔穿刺包等。 4、嘱患者排空膀胱,取平卧位,解开腹腔留置导管,常规消毒,接上输液接头,使药液滴入腹腔内,用无菌纱布包好留置管,胶布固定,若无腹腔留置管可用腹腔穿刺术灌注药物。 5、嘱患者保护好导管,防止脱落和污染,注意保持敷料干燥,定期更换敷料,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6、化疗药液使用前需加温到37-38℃左右,防止冷刺激引起患者寒战等。 7、注射过程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8、注射完毕,应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左侧卧、右侧位、仰卧位、俯卧位每10-15分钟轮流更换1次,使药液在腹腔内均匀分布,减轻腹胀。 9、顺铂腹腔化疗后继续水化2-3日,记录24小时尿量,每日尿量不能少于2500ml。 10、注意观察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若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少尿、血尿等反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腹腔化疗护理常规(新修订) (一)按化疗一般护理常规。 (二)腹腔化疗前护理: 1、心理护理:腹腔化疗前责任护士跟患者做好解释,细心向其讲解有关腹腔化疗的方法、作用、操作中的相关注意点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 2、患者的准备:腹腔化疗前应先查肝、肾、心功能、血常规,结果正常方可进行化疗。灌注前2h禁食,避免引起腹腔灌注过程中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的发生。 3、物品准备:按医嘱备好药物(常用药为顺铂、生理盐水),静脉输液器、20号留置针、无菌手套、腹腔穿刺包、抢救物品等。 4、化疗药液使用前需加温到41-43℃左右,防止冷刺激引起患者寒战等。 腹腔化疗中的护理: 1、注意跟患者做好沟通,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果发现血压和心率变化较大或者体温明显升高应立即汇报医生,根据医嘱及时处理。 2、嘱患者排空膀胱,取平卧位,解开腹腔留置导管,常规消毒,接上输液接头,使药液滴入腹腔内(灌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用无菌纱布包好留置管,胶布固定,若无腹腔留置管可用腹腔穿刺术灌注药物。灌注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各管道之间衔接紧密,防止药液渗漏。 3、嘱患者保护好导管,防止脱落和污染,注意保持敷料干燥,定期更换敷料,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注射过程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1例卵巢浆液性低分化腺癌ⅢC术后腹腔化疗的护理

1例卵巢浆液性低分化腺癌ⅢC术后腹腔化疗的护理 作者单位:5102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关键词】卵巢桨液性低分化腺癌;腹腔化疗;护理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5年存活率仍较低,在25%~30%[1]。化疗是卵巢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腹腔内直接播散或种植是卵巢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直接将化疗药物灌注到卵巢癌病人腹腔内,使肿瘤部位药物浓度提高,增强肿瘤细胞杀伤能力,腹腔化疗(IP)逐渐受到重视。2007年7月我科收治1例卵巢浆液性低分化腺癌ⅢC病人,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女,40岁,未婚,待业人员。2008年7月3日入住我院行卵巢癌细胞减灭术,切除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盆腔淋巴结、双骨盆漏斗韧带高位结扎,术后病理提示:左卵巢浆液性低分化腺癌ⅢC,右闭孔淋巴结见少量癌巢转移,右腹股沟深淋巴结见少量可疑癌细胞。分别于7月9日、8月5日行小剂量顺铂腹腔化疗。于9月3日进行第3次大剂量顺铂腹腔化疗及环磷酰胺静脉化疗。化疗前病人血红蛋白(Hb) 95 g/L。9月1日予大剂量顺铂腹腔化疗及大剂量环磷酰胺静脉化疗。化疗前30 min静脉输注威尔mg,先用10%葡萄糖1 000 mL水化,予顺铂400 mg、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腹腔化疗。再进行1次水化后,予环磷酰胺700 mg静脉化疗。在腹腔化疗过程中,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心悸、头晕。立即予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持续低流量吸氧、心电临护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病人精神疲倦,面色苍白,胃纳差,诉心悸、头晕,检查

Hb53 g/L,腹肌紧张,脐右侧腹压痛(+),移动性浊音(+)。9月2日检查Hb43 g/L,白细胞(WBC)×109/L,红细胞(RBC)13×109 μ/L,诉头晕、乏力,盆腔B 超示:盆腔积液,考虑为内出血,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结果抽出不凝血。立即予病人输红细胞2 U对症处理。按医嘱予去氨加压素15 μg静脉输注。9月3日检查示:Hb 53 g/L、钾mmol/L、钠127 mmol/L、氯mmol/L,按医嘱给予电解质。9月8日病人一般情况可,胃纳较前好转,生命体征正常,Hb96 g/L,×109/L、血小板(PLT)197×109/L,上腹有不适感,有轻度压痛,于9月9日带药出院。 2 腹腔化疗的临床应用 理论基础20世纪50年代腹腔化疗开始应用于卵巢癌的治疗。通过腹腔给药,化疗药物与肿瘤直接接触的面积广,局部作用时间长;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高于静脉给药10倍~1 000倍,同时减轻了全身的药物副反应;腹腔化疗中的部分药物

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

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 腹腔灌注化疗是一种新的选择区域性化疗措施,它是将药物灌注入腹腔,直接杀灭肿瘤细胞,是治疗消化道癌、卵巢癌的手段之一。我科2003~2005年3月先后对68例肿瘤患者实施了腹腔热灌注化疗,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45~68岁,平均57岁。其中晚期胃癌22例,胃癌术后25例,大肠癌术后11例,均是术中留置硅胶导管,腹腔外端接肝素帽,备腹腔灌注化疗之用。卵巢癌10例,采用单次穿刺方法,直接接输液器灌注。 2 灌注方法 在无菌操作下,将聚乙烯导管置于腹腔,大量腹水者先放腹水,一次放腹水不超过2 500 ml后将化疗药稀释加热,以较快速度注入腹腔,协助病人更换体位,使药液扩散均匀分布,常用药物有顺铂、丝裂霉素、氟脲苷、香菇多糖、干扰素[1]等。 3 护理 3.1 热灌注前护理:在灌注前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目的、方法及治疗的重要性,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理护理可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不良心态产生的消极影响,提高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耐受力。灌注前嘱其排尿,测生命体征、腹围、调节好室温光线,用屏风遮挡,将灌注的药物配置好,标明灌注顺序,用温水加热,研究表明热疗42~45度可杀伤肿瘤细胞,主要是刺激了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高温效应与化疗药物两者有相加作用,能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患者腹腔内的癌细胞。

3.2 热灌注中护理:护士守护在患者床旁配合医生进行腹腔穿刺,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止吐免疫支持药物,确认导管在腹腔后先输入生理盐水 1 000 ml,灌注的速度呈直线样,指导患者避免咳嗽和移动,以免损伤膀胱和肠管,化疗药灌注完毕后再次用生理盐水将残留于穿刺针内的药物冲入腹腔,以免在拔针过程中药物渗入腹壁组织引起坏死,灌注过程中与患者多交流,倾听患者感受,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脸色、滴速,有无腹痛,局部有无肿胀,接头有无滑脱,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3.3 热灌注后护理 3.3.1 体位的护理:腹腔灌注完毕2 h内指导患者每15 min更换体位1次,以左右侧卧、仰卧、俯卧,头低足高,头高足低,更换体位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能否耐受,不能耐受时每一种体位可适当缩短时间,增加更换次数,促进药物分布均匀,充分与腹腔内脏器及腹膜接触,更好地杀死癌细胞。 3.3.2 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护理:在众多化疗药中,顺铂对胃肠道的反应较大,治疗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食欲是否下降,有无腹痛腹泻等。本组病例有4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经过对症和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护士要注意观察进食量、呕吐量及性质,以防水电解质紊乱,同时尽快清除呕吐物,漱口,加强口腔护理,鼓励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豆制品、鱼虾、新鲜蔬菜水果,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 3.3.3 肾脏不良反应的护理:化疗药物如顺铂、环磷酰胺对肾脏的不良反应很大,用药后给予充分水化和利尿,大量输液同时指导多饮水,保证尿量24 h 大于3 000 ml,在灌注后的第一个4 h内保证大于100 ml/h,以加速药物的排泄,保护肾脏,注意观察尿色、尿量,测尿pH值,若pH低于6.5,应报告医生增加碱性药物用量,同时观察尿液颜色及性质,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保持液量的出入平衡,以防急性肾衰的发生。 3.3.4 造血功能的不良反应:大多数化疗药物,对骨髓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腹腔灌注期间每周检查血象1~2次,一旦白细胞低于 4.0×109/L,血小板降至100×109/L,应暂停化疗,应用升白药物或输血治疗,指导患者注意皮肤及饮食卫生,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探视,防止感染,各项护理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并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症状,同时加强营养,本组有12例用药后3~4天,出现白细胞下降,经吉粒芬皮下注射后,白细胞升到正常水平。 3.3.5 腹腔灌注导管的护理:腹腔灌注化疗3~4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15 d。护士严格保证导管封闭接口处的无菌操作,每次注药前用2%碘酊和75%酒精消毒肝素帽及周围皮肤,每次灌注结束后消毒更换透明帖膜妥善固定在腹壁上,严防导管扭曲、折叠、脱落,单次穿刺的再穿刺时,避开之前穿刺部位,整个腹腔化疗结束后,留置的导管应拨除,拔管时严格无菌操作,并观察穿刺口有无感染及渗液,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淤血、坏死。留置导带期间监测体温变化。

卵巢恶性肿瘤术中腹腔温热灌注化疗49例护理体会

卵巢恶性肿瘤术中腹腔温热灌注化疗49例护理体会 郑香;颜木容;候春燕;洪瑞乔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6(012)004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术中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方法:对 49 例卵巢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进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术中准确配制化疗药物,保证药液温度,加强对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预防并做好基础护理. 结果:本组未发生Ⅱ级以上的胃肠道反应及严重护理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 结论:对术中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患者加强用药及基础护理,能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页数】2页(P308-309) 【作者】郑香;颜木容;候春燕;洪瑞乔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广东,汕头,515031;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广东,汕头,515031;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广东,汕头,515031;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广东,汕头,515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卵巢恶性肿瘤术中腹腔温热灌注化疗49例护理体会 [J], 郑香;颜木容;候春燕;洪瑞乔 2.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联合术后静脉化疗对存在腹膜微转移胃癌患者的临床疗

效观察 [J], 陈枫;李敬华;毛伟征;李杨;赵常在;程文亮;贝忠东 3.一种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新方法--循环式腹腔内持续温热灌注化疗 [J], 胡晋太;陆纯华 4.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在预防进展期胃癌腹腔转移的临床研究 [J], 张武山;郭进军 5.腹腔温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护理体会 [J], 尹梅荣;宋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的临床护理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的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30例卵巢癌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护理,观察患者疗效。结果对采取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不仅增进了护患关系,也提高了护理质量,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腹腔热灌注化疗采取综合护理,可提高疗效,减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腹腔化疗;热灌注;卵巢癌;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30例患者,年龄28~71岁,平均(4 2.3±5.7)岁,均为已婚妇女,所有患者均为卵巢恶性肿瘤,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其中伴有腹水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 1.2 灌注方法在无菌操作下,在腹腔置入聚乙烯导管,如有大量腹水应先放腹水(一次放腹水<2500 ml),然后以较快速度注入稀释加热好的化疗药,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从而使药液均匀扩散分布,常用药物有氟脲苷、顺铂、香菇多糖、干扰素、丝裂霉素[3]等。 1.3 护理 1.3.1 灌注护理灌注前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确认腹穿管是否在腹腔内,确保穿刺的周围无渗出。注意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确保灌注液体的温度<45℃。在灌注化疗药物前先灌注盐水,确认液体是否已灌入腹腔后。若灌注不能耐受或腹涨严重者,可使灌注的液体量适当减少。待化疗药灌入腹腔后,可帮助患者转换体位,保证药液接触到腹腔内的每个部位,从而充分发挥药效。 1.3.2 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①定期检查,当血小板数目<50×109/L时,应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当白细胞<1.0×109/L时,需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的隔离,如为患者安排单人病房,空气消毒2次/d,减少或谢绝探视,必要时采用升高白细胞的药物。②化疗后,多数患者往往会出现厌食、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此时应给予患者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嘱患者少量多餐,不吃煎炸、油腻的食品,少吃甜食。③在化疗前后,还应给予患者止吐药物,从而使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减轻,对呕吐严重的患者还应静脉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腹痛者,观察大便的性状、次数及腹痛的性质,注意饮食卫生,禁止进食产气食物,从而防止感染胃肠道。④如顺铂等药物主要由肾脏进行排泄,可损害肾脏,引起肾小管坏死、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少尿、无尿等,因此,化疗时应充分补充水量,护士应密切观察尿液的量、颜色等,并保持患者的24 h 尿量>2000 ml,必要时,给予250 ml 20%甘露醇静脉滴注,并鼓励患者充分补充水量,从而稀释尿液,减轻毒副作用。 1.3.3 导管护理必须严格遵守无菌的原则,导管口周围皮肤用0.3%碘消毒,2次/周,观察有无红、肿、痛等现象,及时更换敷料。为保持导管通畅,应及时冲洗,在化疗药物注入及腹水引流前后均给予20 ml生理盐水冲洗,在冲洗时,用力应适当均匀,避免导管的损坏[46]。对于消瘦患者,留管时间一般<3个月,因为此类患者的皮下脂肪组织较少、腹壁较薄,当增大腹腔内压力时,可沿导管流出腹腔内液体,可导致患者的感染。 2 结果

综合护理提高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效果的个案分析

综合护理提高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效 果的个案分析 1病例介绍 患者鄢丽,女性,51岁,因“发现卵巢恶性肿瘤4+月,化疗4次后”于2022年10月08日09:00入科。 病史特点如下:患者因“发现卵巢恶性肿瘤4+月,化疗4次后”入院。患者2022年4月感下腹部胀痛不适,到彭州市中医院检查CT提示:1、双侧少许慢性炎症,右肺上叶钙化灶。双肺少许小结节,考虑炎性,请随访。主动脉冠脉壁局部钙化。心脏未见明显增大: 子宫直肠陷凹区域软组织密度影,与邻近子宫及直肠分界不清,直肠壁局部增厚,子宫形态欠规则,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请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胃窦稍肿胀,请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大网膜成饼状增厚,腹膜多发结节影,考虑种植转移可能,请结合临床,肝脏形态少改变,请结合临床,脾脏稍增大。腹腔内及腹膜后淋巴结增多,部分轻度增大,腹主动脉管壁局部钙化。目前考虑子宫来源的肿瘤可能,建议患者住院治疗。于2022年06月13日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腹膜多点活检术”,术中冰冻检查示:(JF202205258)<盆腔活检组织〉查见低分化恶性肿瘤,倾低分化腺癌。评估初次手术困难,无法满意缩瘤,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患者家属表示知情,选择行腹腔镜下多点活检术,术后先行化疗,再次评估手术时机。术后于我院化疗四次。门诊医师评估可行手术治疗,现为求手术入院。近月患者精神尚可,食欲尚可,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患者近一月精神、食欲欠佳,睡眠差,大小便通畅,体重无明显变化。一般情况良好,既往曾于外院诊断乙肝小三阳,现肝功正常:5+年前患者于外院诊断高血压,现定期服用降压药物。

初步诊断:盆腔低分化腺癌盆腔低分化腺癌活检术后第四次化疗后高血压乙 肝小三阳(院外已确诊)。 诊断依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提示。 鉴别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支持点:内异症可有粘连性肿块及直肠子宫陷凹 结节。不支持点:内异症有进行性痛经、经量过多、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症状, 2)B超检查、CT等有助于签别。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为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相关医护人员等,消除患 者的陌生感,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落实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明确患者 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仔 细进行解答。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亲和的态度,善于使用沟通技巧,以 免患者产生抵触情绪,促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各项诊疗操作[1-3]。 2.2生活护理 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将室内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定期消毒、通风等,改善室内环境,严格控制人流的出入,开展护理操作时尽量减轻噪音,确保为患 者提供一个安静、温馨的环境,有利于患者的恢复[4]。 2.3用药护理 考虑到此患者心理承受力较差,极易做出不遵医嘱行为,故确保药物疗效及 用药的安全性,护理人员就需严格遵医嘱指导患者服药,用药前为患者讲解所用 药物的功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并落实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强调不遵医嘱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且服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以确 保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5]。 2.4饮食护理

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

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 的疗效和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卵巢癌腹腔积液临 床治疗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情况。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 本院收治的卵巢癌腹腔积液122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组61例给予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热 灌注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腹腔积液减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 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各肿瘤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CA153 、HE4 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3%,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1%,观察组、对照组在不良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给予卵巢癌腹腔积液患者进行腹 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不但可显著改善腹腔积液的临床症状,改 善相关肿瘤指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贝伐珠单抗; 腹腔热灌注; 卵巢癌腹腔积液; 安全性【中图分 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322- 01 腹腔 积液是卵巢癌常见并发症[1],一旦发生较难控制,不仅会使患者出现腹胀、呼吸 困难等临床症状,还有由于腹腔积液的发生影响患者卵巢癌的正常治疗[2],热灌 注化疗为近些年发展迅速的一种有效化疗方法,其利用热力和药物的共同效应达 到控制肿瘤病情发展的目的[3]。为进一步探讨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热灌注 化疗在卵巢癌腹腔积液临床治疗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情况,特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卵巢癌腹腔积液122例患者进行分组性观察,现 对相关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卵巢癌腹腔 积液122例患者, 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1例中年龄最小35 岁,最大61岁,平均(52.148.45)岁,PS评分0分10例,1分39例,2分12例,浆液性癌30例,黏液性癌2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分期ⅡC5例,Ⅲ20例,Ⅳ36例;观察组61例中年龄最小34岁,最大62岁,平均(51.988.39)岁,PS评分0分11例,1分37例,2分13例,浆液性癌31例,黏液性癌2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7例,分期ⅡC6例,Ⅲ22例,Ⅳ33例。两组患者在入组数、平均 年龄、PS评分、病理类型、分期等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入组前未 经放化疗,全部为初治病例,已排除失访病例。本研究方案获本院伦理委员会研 究批准后实施。 1.2方法 1.2.1对照组使用B超对患者腹腔穿刺,引流腹腔积液,再使用腔内肿瘤热 循环灌注机进行40mg/m2顺铂+(1500ml-300ml)0.9%氯化钠溶液(提前加热到42℃-45℃)热灌洗治疗[4],腔内保持15min后引流干净,重复灌洗四次,每周 治疗一次,四次为一个疗程。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热灌注化疗前腹腔内注射300mg贝伐珠单抗 +20ml0.9%氯化钠溶液[5],治疗次数、疗程和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腹腔积液减少率情况和 治疗后血液中CA153 、HE4 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2021年卵巢癌的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全文)

2021年卵巢癌的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全文) 卵巢癌在妇科癌症中死亡率高居榜首,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最有效的治疗是最大限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继以卡铂联合紫杉醇6周期静脉化疗;或给予3周期NACT,继以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与静脉化疗相比,腹腔化疗可增加化疗药物的局部吸收,更有效地消除腹膜残留微小病灶,改善预后。现已证明III期卵巢癌患者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给予静脉-腹腔联合化疗可延长总生存期,导管相关问题、患者需求增加、胃肠和肾脏的不良反应阻碍了该方法的推广应用。 在手术过程中实施HIPEC,可以保持其优势,克服上述不足。热疗增加了腹膜表面化疗药物的渗透性,通过干扰DNA修复,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另外,热疗还可诱导细胞凋亡,激活热休克蛋白,抑制血管生成,促进蛋白质变性,并产生直接的细胞毒效应。在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进行HIPEC是可行的,目前缺乏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的3期临床试验,探讨III期卵巢癌、输卵管或腹膜癌患者在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中实施HIPEC的意义。 方法 试验监督该试验由包括调查人员和统计学家在内的执行委员会设计,试验方案由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全文可在https://www.360docs.net/doc/d819197084.html,网站获取,

由荷兰综合癌症组织收集数据,最后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由阿姆斯特丹荷兰癌症研究所生物信息学数据协调中心的工作人员完成,第一作者完成初稿,其余作者后续修订,最终提交出版,保证了数据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赞助商、作者或参与机构之间没有私密协议。 患者入组条件新确诊的Ⅲ期上皮性卵巢、输卵管或腹膜癌,因肿瘤广泛播散不能实施肿瘤细胞减灭术,或初次为非满意的减灭术。另一标准为世界卫生组织体能状态评分为0-2分(分值范围为0-5分,分数越高体能状况越差),血常规及肾功能正常,所有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试验设计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开放、3期临床试验,评价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中实施HIPE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患者术前接受3周期NACT,方案为TC,即卡铂(AUC 5-6mg/ml/min)联合紫杉醇(175mg/m2),后行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完全肿瘤细胞减灭术定义为无肉眼残存病灶(R-1),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是指存在一个或多个残留病灶,测量直径小于2.5mm(R-2a)或直径2.5-10mm (R-2b),不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是指存在一个或多个直径超过10mm的残留灶。 由于不同研究中心诊疗程序不同,2个研究机构术前给予诊断性腹腔镜检查,评估手术的可行性,术中随机分配患者,按1:1比例实施中

专家共识|妇科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妇科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一种治疗盆腹腔内恶性肿瘤、残余肿瘤的手段,自1980年被Spratt等首次报道后,一直用于消化道肿瘤发生腹膜腔转移的患者。目前已有Ⅰ级证据证实,HIPEC在治疗和预防胃癌、结直肠癌、腹膜假黏液瘤、腹膜恶性间皮瘤等肿瘤的腹膜种植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特别对于腹膜假黏液瘤和恶性腹腔积液的控制,HIPEC具有独特的优势。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使用HIPEC技术最早见于20世纪初,1986年以来有学者开始研究卵巢癌的腹腔内热化疗,1999年Stiller等首次报道热疗联合手术治疗卵巢癌。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多伴有腹膜腔转移和腹腔积液,这一特点与消化道肿瘤相似,借鉴HIPEC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经验来预防和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腹腔转移,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逐步得到证实。 中国胃肠外科专家已在2016年制定和公布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但该共识未就HIPEC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进行详细论述。近年来,HIPEC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循证证据得到了一系列更新,国内多家医院在HIPEC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在此背景下,我们制定了本共识,旨在总结HIPEC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现状、可能为患者带来的益处、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的注意事项等。总结国内经验、推动多中心研究的开展是保证中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从HIPEC治疗中获益的重要手段。 1HIPEC的作用机制

腹膜由单层间皮细胞、基底膜和5层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厚度约90μm。腹膜腔是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发生种植转移的主要部位。HIPEC 预防和治疗肿瘤腹膜腔转移的可能机制包括:(1)恶性肿瘤细胞在43℃持续 1h即可出现不可逆损害,而正常细胞可耐受47℃持续 1h。因此,通过合适的温度,HIPEC可直接通过热效应杀死肿瘤细胞。(2)热效应可直接抑制DNA的复制、转录和修复,并在组织水平导致肿瘤血管血栓形成。(3)HIPEC治疗过程中的液体流动产生的剪切力可直接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冲刷组织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失巢凋亡。(4)高温可导致肿瘤细胞膜、肿瘤血管通透性发生变化,降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排泄率,增加肿瘤细胞中化疗药物的浓度。(5)腹膜屏障限制了腹膜对大分子药物的吸收,可延缓化疗药物的代谢,腹腔给药时腹膜腔内化疗药物的浓度是血浆水平的20~1000倍,由此可增加腹腔内肿瘤病灶局部药物的作用浓度。(5)热效应可以降低肿瘤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6)热效应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代谢、激活溶酶体、激活热产生热休克蛋白遏制肿瘤血管形成,直接杀死S期和M期细胞,而化疗药物主要作用于代谢活跃的M期细胞,由此HIPEC联合化疗可以产生协同效应。(7)HIPEC的最大组织穿透深度为5mm,而普通化疗药物的组织穿透深度<> 2HIPEC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依据 HIPEC的本质是在精准恒温、循环灌注、充盈腹腔的基础上给予腹腔化疗。因此,HIPEC的效果建立在腹腔化疗有效的基础上。目前,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腹腔化疗主要用于晚期卵巢癌。已有充分的证据显示,腹腔化疗可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预后(Ⅰ级证据)。特别在美国妇科肿瘤组(GOG)172以及GOG172试验的二次分析中,研究者发现腹腔化疗给晚期卵巢癌患者带来的生存益处可持续至少10年;每增加1次腹腔化疗,卵巢癌患者的死亡风险可减少12%,对于接受满意细胞减灭术的患者,这一益处尤其显著。

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体会

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体会 摘要】腹腔热灌注化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腹腔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手段,利用 热疗能增加抗癌药疗效的热动力效应,综合性地把热疗和化疗相结合,为腹腔恶 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本文通过对本科室52例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护 理分析,总结了腹腔热灌注化疗具体操作方法及护理流程,并对腹腔热灌注化疗 中管道不畅的处理及化疗后护理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228-02 腹腔热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c perfusion chemotherapy,IHPC) 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腹腔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手段,在腹腔化疗(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IPC) 的基础上,利用热疗能增加抗癌药疗效的热动力效应,综 合性地把热疗和化疗相结合,为腹腔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自1980年 国外学者Spratt等[1]首次报道IHPC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技术方法进行了不断 地探索,从简单的灌注液加热后直接灌入法到目前高精度控温的持续循环腹腔热 灌注技术方法,IHPC技术方法日趋成熟,IHPC设备得到了不断创新和改进,已成为一种理想的外科辅助疗法。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1月—2015年3月我科室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52例,年龄18岁~60岁,平均45岁;其中卵巢癌23例,子宫内膜癌19例,宫颈癌10例。 1.2 腹腔热灌注化疗具体操作方法 手术结束后在左右盆腔和左右上腹腔分别各放置外径约为 1 cm的硅胶导管,盆腔导管向盆底放置,腹腔导管沿两侧结肠沟向上放置,从腹壁戳口引出。关腹 后将机器与引流管连接,将已加热到40~43℃的灌注液通过热疗机经盆腔导管灌入,并分别在输入端和引流端导管置热探头测温传感器,监控入温和出温。灌注 量一般为3000~4000ml,灌注速度为400~600ml/min,循环灌注时间为1h。灌 注过程中需时刻注意保持腹腔出水导管的通畅,必要时可变换患者的体位及调换 出入水管。灌注后引流管接引流袋,以备术后再次灌注化疗用。一般在手术中及 术后第1天、第3天各行1次治疗,或手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各行1次 治疗,根据腹腔引流液的量,一般5天拔除引流管。 2. 护理 2.1 腹腔热灌注化疗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得知病人要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后,责任护士深入病房,充分了解病人的生 理和心理状态。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和意义及用药期间可能存在的不适、注意事项,让病人了解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操作流程,使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消除其恐 惧心理,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完成治疗。 2.1.2药物指导 提前告知病人腹腔热灌注化疗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嘱 其治疗前禁食禁饮2小时;告知病人顺铂等药物主要由肾脏排泄[2],可损害肾脏,因此,化疗时应充分补充水量,并密切观察尿液的量、颜色等,保持病人的24h尿量>2000mL[3];化疗后如白细胞低,根据病人个体情况遵医嘱注射升白

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卵巢癌腹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卵巢癌腹腔积液的临床研 究 摘要:目的:探讨单药紫杉醇(PTX)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卵巢癌合并腹 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晚期卵巢癌合并腹腔积液的老年患 者给予紫杉醇60mg/m2腹腔注射,第1.8.15天,每21天1周期,每周期评定疗 效1次并观察不良反应。3.结果:总有效率RR:64.3%,其中CR为50%,PR为14.3%,初治RR:91.7%,其中CR75%,PR16.7%;复发:RR:43.7%,其中 CR31.2%,PR125%;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腹痛、腹泻、肌 肉关节疼痛、脱发等。4.结论:紫杉醇60mg/m2腹腔灌注,第1.8.15天,每21 天1周期给药治疗老年晚期卵巢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的疗效确切,初治患者疗效 明显优于复发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关键词:紫杉醇卵巢癌腹腔灌注腹腔积液老年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093-01 卵巢癌是女性的三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因为患者就诊时多 已有转移所以其死亡率较高,其转移以暴露于腹腔脏器的表面弥漫性种植为主, 很少发生远处血行转移,目前标准治疗是减灭术后给予紫杉醇+铂类为基础的化 疗(1)。但仍有部分老年患者发现时或复发后已出现大量腹腔积液,不能耐受 手术及静脉联合化疗。所以我们采取腹腔内给予化疗药物的方法。腹腔内化疗可 以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早期腹腔灌注还可以减少腹腔转移与复发。标准 化疗药物由血液流经全身,但腹腔灌注化疗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腹部,且药物吸收 缓慢,高深度的化疗药物作用于局部癌肿,让化疗药物更充分的发挥作用(2)(3)。腹腔灌注化疗具有疗效好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由于老年卵巢癌患者耐 受较差,故选用紫杉醇腹腔灌注治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至2016年2月入我院的老年晚期卵巢癌合并腹腔 积液患者28例,均经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年龄60-78岁,中位年龄68.4岁, 初治12例,复治16例,复治者既往均接受过以铂类+紫杉醇为主的化疗。末次 化疗停止时间均超过6个月。KPS评分大于50分,预期生存期大于3个月。心肝肾功能及血象均正常。治疗前均做肿瘤标志物及腹部、腹腔超声检查。 1.2给药方法,所有患者第一次灌注前均给予紫杉醇30mg静脉输入,如无过 敏反应后再给予腹腔灌注。所有患者均常规腹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灌注前 尽可能排出腹水,每次放腹水量小于2000ml,放腹水速度不能过快。腹腔置管引流可使腹水持续引流干净,控制引流速度。药物剂量应根据病人的体表面积而定。年龄大于70岁,生活质量评分低于70分,在按体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适当减少10%的剂量。紫杉醇60mg/m2溶于生理盐水500ml+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2ml 腹腔热灌注,灌注前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00ml腹腔灌注,灌注时间以 l次/1 周。每周期3次。每周期评价疗效一次。每次灌注前一天晚21:00给予地塞米 松片10mg口服,灌注当天晨起5:00再次口服地塞米松片10mg,给药前给予西咪替丁0.4g静点,腹腔灌注紫杉醇用非聚氯乙烯材料包装的生理盐水溶药,并应 用非聚氯乙烯材料的输液管灌注入腹腔。灌注期间行监护仪监护,以便发现过敏 反应时及时处理。灌注当天给予预防性保肝、止吐、保护胃黏膜治疗。 1.3疗效评价: 根据腹部B超检查结果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5]:①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

顺铂腹腔灌注化疗致急性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急救

顺铂腹腔灌注化疗致急性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急救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顺铂腹腔灌注致急性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急救。方法:对我科53例卵巢癌患者进行了紫杉醇静脉+顺铂腹腔灌注联合化疗,4例患 者顺铂腹腔灌注化疗时出现了急性过敏反应,及时发现,有效处理。结果:4例 顺铂腹腔灌注急性过敏患者,均安全渡过危险期。结论:对顺铂腹腔灌注化疗致 急性过敏反应的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和防范,保证患者安全。 【关键词】卵巢癌;顺铂腹腔灌注化疗;急性过敏;预防;急救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145-03 卵巢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1]。根 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等推荐,卵巢癌患者的化疗方案首选紫杉醇与铂类药物 联合使用[2],两药采取静脉给药是最常用的化疗方法,但由于胃肠道及肾毒性等 不良反应相对较大,现临床多采用紫杉醇静脉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其治疗效 果好,毒性反应小[3],但是顺铂腹腔灌注出现的急性过敏反应直接影响着患者的 生命健康,是我们医务人员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内外对顺铂经静脉给药发生过敏 反应的报道较多,而经腹腔灌注给药致急性过敏反应报道甚少。我科自2016年1 月至2017年12月对53例卵巢癌患者进行了紫杉醇静脉+顺铂腹腔灌注联合化疗,其中有4例患者在顺铂腹腔灌注时出现了急性过敏反应,经及时处理,均未发生 严重后果。现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例患者,年龄45~62岁,4例均是卵巢癌复发患者,病理诊断为卵巢浆液 性腺癌,既往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其中高血压患者1例,顺铂化疗剂量按体表 面积每平方60~75mg计算。 1.2 方法 先用38~40℃左右的温的生理盐水经腹腔灌注管注入腹腔,然后将顺铂按体 表面积每平方60~75mg计算,加入0.9%生理盐水500mL中稀释后灌入腹腔,最 后视患者情况再灌入500~1000ml温的生理盐水。灌注结束指导患者每15min变 换体位。 方案:术后一周每周灌注1次(顺铂单药),共2次,以后改为每3周灌注 1次(紫杉醇静滴+顺铂腹腔联合用药)。 1.3 顺铂过敏发生情况 见表1。 2.护理 2.1 预防措施 (1)用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机能、营养状况、各脏器功能情况、疗程术,是否过敏 体质,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特别是有无铂类过敏史,对于多次使用顺铂的患者尤 应注意顺铂。文献报道顺铂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2%,很少发生在首次给药,它是随顺铂 用药次数的增加,累积剂量增加,过敏反应发生的概率也相应增加[4]。(2)灌注前准确测 量体重并记录,医生根据体重正确计算药量,测体重应在早上空腹、排空大小便后进行,如 体重测量不准确,用药剂量过大,容易产生中毒反应,过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3)在腹 腔灌注化疗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特别是首次用药,教育内容包括灌注前患者的准备、灌注过程的配合及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突发反应等,让患者及家属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