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2)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引言

张之洞(1837年-1909年),字葆真,号石泉。是清朝末年的政治家、教育家、经济学家、思想家。他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详细介绍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1. 教育的目的

张之洞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人才。他主张教育应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使其成为有用之才,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 教育的内容

2.1 道德教育

张之洞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

值观和道德观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他主张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其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品德。

2.2 知识教育

张之洞主张注重知识教育的传授。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各

种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他主张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3 体育教育

张之洞提倡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体育

活动对学生身体的发展和健康至关重要。他主张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魄和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4 艺术教育

张之洞强调艺术教育的作用。他认为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

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他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

3. 教育方法

3.1 启发式教学法

张之洞提倡启发式教学法。他认为教学应注重启发学生的

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他主张教师要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3.2 实践教学法

张之洞主张注重实践教学。他认为学生通过实践才能真正

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他主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个性化教育

张之洞主张个性化教育。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

发展特点和潜能,教育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差异化教学。他主张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个性发展。

4. 教育管理

4.1 学校管理

张之洞在学校管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观点。他主张

建立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强调学校的规范管理和民主管理。他主张加强学校的组织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4.2 师生关系

张之洞重视师生关系的建立。他认为师生之间应建立师生平等、和谐互动的关系。他主张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结论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提出的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为当代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同时,他的教育方法和管理经验也为当今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劝学篇》 答:《劝学篇》是张之洞在1898年完成的著作,提出“中体西用”的理论体系,并按此路线进行湖北的教育改革。它共24篇4万字,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整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它是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并试图为以后的中国改革提供理论模式。 2、学而优则仕 答:是孔子的教育观点。孔子提出由贫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养人才的路线简称为“学而优则仕”。它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培养目标,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选拔人才的标准由西周的任人唯亲转为任人唯贤,为平民开拓了从政道路。 3、万木草堂 答:是维新教育时期建立的学堂,是康有为的讲学之地,1893年选定仰高祠为讲舍,定名为“万木草堂”。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它继承了传统书院的办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但在形式中注入了新内容,成为酝酿维新变法理论的场所,造就了一大批维新人才。万木草堂是一所旧式学堂向新式学堂过渡的学校。 4、骑士教育 答:是西欧中世纪时期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是结合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的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以骑士训练和培养为宗旨的骑士教育应运而生,主要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宠媚贵妇的骑士精神和技能。主要学习上流社会待人处事的各种礼仪和“骑士七技”。“七技”指的是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骑士教育有三个阶段。年满21岁时,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其目的就是训练能够骑马打仗,忠于封建主,懂得宫廷礼节的职业军人。 5、科学主义教育思想 答: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是伴随科学的功能显现发展起来的哲学社会思潮,体现为:教育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及教育必须对人的社会生活有用。 6、《论雄辩家》 答:《论雄辩家》是西塞罗论述教育的主要著作,在此书中,他谈论一个演说家所必需的学问和应该具有的品格。

中国近代教育史复习要点

清末教育衰败表现:1科举制度腐败;2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也空疏腐化;3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 教会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一、1840年--1860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开放港口。程度相当于小学,学生大多为贫家子弟,免费上学。代表性学校: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会会员在宁波创办女塾,这是外国人在华设置的最早的女学,实际上也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1896年,国人创办女校)。1853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卢公明在福州创办男童寄宿学塾。二、在创办小学的基础上,开始创办教会中学,1860--1875年。这一时期,学校数量增加,学生人数增加。代表性学校:1866年法国天主教在天津创办究真中学;1864年,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在山东创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三、1875——1900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教会大学,代表有:东吴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等。 典型教会学校(山东登州文会馆)美国人狄考文于1864年在山东登州创办的,开始叫蒙养学堂,相当于小学程度。1873年,增加设立正斋,其程度相当于中学,此时学校变成小学、中学两级学校。1917年,迁往济南,升格为齐鲁大学。该校创办的早,而且延续时间长,是从小学发展到大学的学校,也是中国最早开设心理课程的学校。课程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宗教,也是核心课;(2)技术内容;(3)西方社会教育内容。 教育组织(了解) 庚款兴学1908年,美国通知清政府可以庚子赔款之半“还赠”中国,1909年,美国政府与清政府外交部商定,用它所退还的庚款作为作为派遣中国赴美留学生之用。规定自拨还赔款之年起,最初四年每年派遣一百名学生赴美留学,自第五年起每年至少续派五十名学生。1911年,在北京设立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美国"庚款兴学"目的并不是要发展中国教育,而是培养效忠于美国的“中国领袖”,以便于“最圆满和最巧妙”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在知识与精神方面支配中国的形式。在美国之后,其他国家也学着照此办理,自动“退还”部分庚款,开办学校,进行精神侵略,培养在华代理人。1950年,政务院(国务院前身)发布《接受外国津贴及外资经营之文化教育救济机构及宗教团体登记条例》开始处理接受外国津贴的学校,并将其全部收回自办,把100余年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侵略最后的、彻底的、永远的、全部的加以结束。 教会学校教育内容:1宗教内容,也是核心内容2技术内容3西方社

张之洞《劝学篇》中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9164508.html, 张之洞《劝学篇》中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作者:宋泽民 来源:《教育文化论坛》2018年第05期 摘要:张之洞是晚清“中体西用”思想的集大成者,他顺应“经世实学”复兴的思潮试图用“中体西用”来挽清朝之大厦于将倾。他在《劝学篇》中描绘了这个运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帝国复苏的宏伟蓝图。在这个蓝图中,他把“中体西用”思想注入传统教育的创新思维尤其引人注目。在他对留学、改革学制、变科举以及引进西学的规划中凸显了他“中体西用”教育观的光辉。 关键词:中体西用;经世致用;教育《劝学篇》 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5-0127-07 DOI:10.15958/https://www.360docs.net/doc/de19164508.html,ki.jywhlt.2018.05.026 一、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侵略者的冲击给中国这个尘封已久的老大帝国的各个社会阶层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动。从林则徐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到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再到奕、李鸿章、张之洞等“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中国的思想、军事、经济、政治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动,这个变动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向西方学习。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也毫无疑问的卷入了这场大变动之中。为了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方便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需要培养一大批懂得西方知识的翻译人才,于是在1862年中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诞生了。它的诞生客观上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的道路。至1872 年在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容闳的倡议下出现中国最早的一批官派留学生。从1872年到1875年这3年的时间内,晚清政府共派出四批120多人的幼童赴美留学。这批留学生的派出也是中国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的一大步。在张之洞之前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教育活动基本上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张之洞的《劝学篇》用其“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规划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蓝图。 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还同日本的崛起有一定的关系,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迅速崛起,成为东亚最先完成近代化的国家。在日本崛起之际也有一部著名的《劝学篇》诞生,它是由日本近代思想解放先驱福泽谕吉所写。他提出的“和魂洋才”之说与张之洞的“中体西用”不谋而合,张之洞曾说“游学之国不如东洋”又说“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1]这表现出张之洞对日本社会发展道路的向往,尤其是后一句表现他也希望中国能够出现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一样的人物带领中国走向独立。后来在《劝学篇·游学》中张之洞也确实进行了留学日本的设计并且付诸了实践——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初五日上书光绪《选派学生出洋肄业折》。也正是日本的经验使张之洞坚定了走“中体西用”教育道路的决心。

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

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 摘要:《劝学篇》是张之洞对洋务教育改革思想的系统阐述。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是以“致用”为灵魂的“旧体新用”论。他在《劝学篇》中主张以“变科举”来推动新式教育,以“守约”来改革“旧学”,分类型、分层次地“广实学”,鼓励多层次的“游学”来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 关键词:《劝学篇》张之洞教育改革思想 《劝学篇》是张之洞“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以下简称“旧体新用”)[1](P41)洋务思想的系统总结,也是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从“经世致用”转为“旧体新用”后的系统总结。在《劝学篇》的24 篇文章中,或多或少涉及到教育的有12 篇,分别是《内篇》中的《正权》、《循序》、《守约》、《去毒》,《外篇》中的《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科举》、《兵学》。这些文章反映出了张之洞系统、全面的教育改革思想。 一、对“旧体新用”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作了总结 张之洞从踏上仕途即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长达40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张之洞一直都从事着教育事业。为了挽救清王朝“贫弱废弛”的“国势”,张之洞认为必须从教育入手。“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2](P684)“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 [3](P908)他将国家、王朝的兴衰与教育直接联系起来,将兴学育才作为国家富强的第一要义,认为教育是立国的基础,国家的强盛要靠教育。“自强生于力,力生于智,智生于学。”[1](P35)他还特别强调“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1](P1)“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1](P4)因此,他一生也始终把兴学育才作为立国、强国的重大举措,致力于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张之洞意识到中国“人才之贫由于见识不广,学业不实”,[3](P908)即学不适用是中国人才贫乏之因,所以中国的教育必须改革。在《輶轩语》中,张之洞说:“国家养士,岂仅望其能作文字乎?通晓经术,明于大义,博考史传”,“尤宜讨论本朝掌故,明悉当时事势,方为切实经济”。[4](P595)士人要“通晓经术,明于大义”,还要“切实经济”是张之洞早期教育改革指导思想“通经致用”的要求。当任封疆大吏后,张之洞变成了洋务派的后起之秀。在发展实业以求“自强”、“求富”的过程中,张之洞感到旧式教育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他便转而主张改革教育来适应其洋务事业的需要,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也就从“通经致用”变为了“旧体新用”,突出“新学”的功能。张之洞认为:“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只有“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1](P22)才能挽救中国之危亡。他提倡“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等“旧学”与“西政、西艺、西史”等“新学”都要学习,“不使偏废”。他还提倡“政、艺兼学”,认为既要学习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等“西政”内容,又要学习算绘矿医、声光化电等“西艺”内容。[1](P41)在《劝学篇》中,张之洞写道“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1](P41)“西艺非要,西政为要”。[1](P2)将“新学”由强调“西艺”到“西政”,体现了张之洞为“救时”、

中外教育史答案11(3

中外教育史卷答案11 一、填空 1、学记2帖经 3张之洞 4 1906 5 壬子癸丑 6美国 7 亚里士多德 8、初等教育法 9 大教学论 10 方法 二、名词 1、六艺: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指“礼、乐、射、御、书、数”。 2、教学相长:《学记》中所提教学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癸卯学制:清末1903年颁布首次建立的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4、文雅教育:也称自由教育,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1)在他看来,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征在于人具有理性。人只有充分运用和发展理性,才能真正实现自我。(2)文雅教育实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闲暇时间。二是要有自由学科。这些自由学科应包括读、写、算、体操、哲学等。(3)文雅教育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以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为目的;文雅教育是以自由学科为主要内容,避免专业化的训练。 5、学校即社会(杜威):杜威认为为了让儿童更好地在生活中学习,应该把学校办成一个小型的、雏形的社会,把现实的社会生活显现在儿童面前,引导和训练每个儿童成为社会的成员。 三、简答 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哪里?其涵义是? 出自《论语》,虽出于子夏之口,但却反映了孔子思想。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这对于西周社会的世袭制度来说是一的进步。对后世的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制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在《劝学篇》中系统论述。指教育的内容应当以“中学”为根本,辅以“西学”。 3、蔡元培教育方针的思想是什么? 他提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为目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并重的教育方针。 4、试述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 和谐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灵魂说“基础上的。在他看来,体育是为了使身体和生理得到发展,德育是为了发展人的非理性灵魂,智育则是为了发展理性灵魂,促进其和谐发展。根据对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观察研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按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及在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内容、方法、步骤进行了具体安排,论述了和谐发展教育问题,在教育理论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把古代西方教育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5、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 他分析论证了德育和智育的内在联系,认为教学是实现德育的重要手段,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具有教育的作用教学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有道德的人。 四、论述 1、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你有何评价。 要点:三个基本点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试比较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奴隶无权享受教育。 区别:(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2)培养目标不同(3)教育机构不同(4)教育内容不同(5)教育方法不同(6)师资队伍不同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2)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引言 张之洞(1837年-1909年),字葆真,号石泉。是清朝末年的政治家、教育家、经济学家、思想家。他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详细介绍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1. 教育的目的 张之洞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人才。他主张教育应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使其成为有用之才,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 教育的内容 2.1 道德教育 张之洞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 值观和道德观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他主张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其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品德。

2.2 知识教育 张之洞主张注重知识教育的传授。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各 种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他主张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3 体育教育 张之洞提倡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体育 活动对学生身体的发展和健康至关重要。他主张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魄和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4 艺术教育 张之洞强调艺术教育的作用。他认为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 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他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 3. 教育方法 3.1 启发式教学法 张之洞提倡启发式教学法。他认为教学应注重启发学生的 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他主张教师要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3.2 实践教学法 张之洞主张注重实践教学。他认为学生通过实践才能真正 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他主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个性化教育 张之洞主张个性化教育。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 发展特点和潜能,教育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差异化教学。他主张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个性发展。 4. 教育管理 4.1 学校管理 张之洞在学校管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观点。他主张 建立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强调学校的规范管理和民主管理。他主张加强学校的组织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4.2 师生关系

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在教育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 一直致力于推行中西结合的教育思想,旨在培养有养成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他的教育思想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教育 在张之洞看来,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学生应该兼顾理论与实践,学习知识 的同时要进行实践,学以致用。因此,他创办了工艺学堂、巡抚学堂等各种职业学校,在 学校设立了很多的实习班,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实践能力。他还注重培养工程实践人才,通过给学生组织赴外考察、建设公路等方式,让学生在切实实践中获得了知识、技能 和实践经验。 二、自力更生 张之洞十分强调自力更生的精神,他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依靠自己,不能依靠外国帮助。因此,他在教育中也是秉持这种思想,他提倡学校自主办学,培养自力更生意识,发 扬自尊、棄暴、赏誠的校训。他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例如学生们必须自己种植农作物、 制作手工艺品等,学习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达成目的。 三、开放思想 张之洞重视培养开放的思想,认为学生需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要轻信一切。他特 别强调学生要具有开放心态,避免封闭思路,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有自我修养和忍耐力。他引进了西方教育思想,让学生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文学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四、关注细节 在教育管理方面,张之洞强调细节管理,他认为细节是非常重要的。他在学校管理中 注重训练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吃饭、穿衣、卫生等基本细节方面,这是培养学生自我修养和 敬业精神的重要过程。 总之,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旨在培养自力更生、思想开明、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他的教 育思想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理念,为推进中国现代化教育进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成为晚清“四大名臣”。 张之洞中国近代教育家、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他重视兴学育才, 在40 多年的仕官生涯中, 没有中断过兴学育才的教育活动。他在1898年著成的《劝学篇》中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纲领, 强调“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极力提倡学习西学西政、西艺、西史 ,倡办的各级各类学堂多具有资本主义近代学校的一般特点,教学内容增加外国语和天、地、兵、算、声、光、化电等近代科目。他注重师范教育,提出“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 关系至重”。晚年受命同张百熙、荣庆主持制订了中国第一个正式颁布的近代学制癸卯学制。他倡办新式学校的活动及其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生平教育活动 张之洞生平从事过的教育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整顿、改革传统教育;二是创办新式学堂;三是厘定近代学制体系;四是建立完善的教育行政机构。 (一)整顿、改革传统教育 张之洞早年针对当时政治上的积极无能,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度的腐败积弊,提出了整顿、改革传统教育的主张。首先,他主张改革乃至废除科举制度。在清末从变科举到废除科举制度的过程中,张之洞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张之洞主张改革书院管理制度。他先后颁布《两湖书院各分教规程》及《两湖书院学规课程》,对书院教学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二) 创办新式学堂 1884年张之洞担任两广总督后,一跃成为洋务派的后起之秀,积极创办新式学堂。他兴办新式学堂是从创立军事学堂开始的。同时积极创办各类实业学校。设立湖北自强堂进行外国语教育。张之洞认为“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又创办了师范学校。 (三) 厘定近代学制体系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重要奠基人。他在1898年的《劝学篇·设学第三》中,就勾勒出近代学制的初步蓝图:“各省各道、各府各州县皆宜有学,京师省会为大学堂,道府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中小学堂以备升入大学堂之选,府县有人文盛物力充者,府能设大学,县能设中学,尤善。” (四) 建立完善的教育行政机构 张之洞认为,管理全国的学务不仅地方上要有管学的统一机构,全国也要有专门管学的机构和人员。他于1904年1月特奏呈《请专设学务大臣片》,针对当时管学大臣既管大学堂事务,又管各省学务的情况,主张二者分离,专设总理学务大臣,“以统辖全国学务”;而为京师大学堂“另设总监督一员,专管大学堂事务”。他还提出了学务大臣下设属官、分为六处的组织建设方案,并得到清政府采纳实行。这就使中国近代第一次出现了比较健全的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机构,从而适应了清末兴办学校以来应有专门管学人员的需要。

(完整版)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简介

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1837;1909) ,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 ,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张之洞,字孝达,是晚清时期的中枢重臣,张之洞出身于仕官之家,早年的时候是前清流的重要成员,后来成为了洋务派的一份子,为了洋务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之洞从小就很聪明,对于读书有着很高的天赋,对于儒学、兵法、经济学等都有着自己的研究,张之洞年少的时候有着在夜里读书静坐的习惯,这种习惯还影响了日后的手下人。张之洞天资聪慧,不到16 岁就已经中了举人,但是后来因为诸多俗事的干扰让他不能早早的参加会试,直到27 岁那年才有机会进京赶考中了进士,成为清政府官僚中的一员。早年的时候张之洞是清流的一份子,清流是当时一群主张剔除弊端,重整朝纲的官员们一起组成的政治流派,主张坚决的抵抗列强的入侵。 到了张之洞任职山西巡抚的时候,针对当时山西官僚腐败,人民生活艰辛,特别是鸦片泛滥成灾的现状,张之洞上任之后就开始政治那些个贪官污吏,并且严厉的禁止鸦片,选拔人才,整编军队,给当时的山西带来了不小的改变。之后中法之间爆发战事,张之洞

受命前往广州。到达广州之后,张之洞就严令手下人做好防备工作,后来中法之战,中方大胜,但是清朝政府却昏庸的还要去求和,让前线的将士撤兵,为此,张之洞曾接连上报请求暂缓撤兵。 张之洞还是洋务派的重要人物,他创办了自强学堂、湖北农务学堂、广雅书院等学校,还在湖北任职期间,创建了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与此同时张之洞还创办了织布厂,纺纱厂,也都有着不错的收 、人 益。 历史对张之洞的评价张之洞所处的年代,中国已经没落了,西方列强都盯着中国想要啃下块肉来,纵观他的一生,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但是整体上来说,张之洞的一生还是功大于过的。 张之洞的一生都很爱国,他很坚决的反对软弱的外交政策,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张之洞很敏锐的发现了日本的巨大威胁,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可惜的是他的举措没有被采纳。张之洞一生最大的贡献不是军事上的,而是他为中国的工业和教育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在洋务运动中,张之洞所做的事业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一件是监督建造了芦汉铁路,一件是在武汉建造了很多的重工业工厂,为整个中国内陆重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张之洞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是极为突出的,加速了中国的发展。 张之洞的一生也不是没有过错的,他的一生也有着不少显而易见

张之洞与梁启超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张之洞与梁启超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郝丽媛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 郝丽媛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张之洞与梁启超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著名人物,倍受研究者的关注。不仅因为他们 是洋务派和维新派的代表,能够在政坛上翻云覆雨,而且也因为他们在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的关 键时期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的教育思想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但是比较二人的 教育思想,存在着诸多相异与相似,各自受到了相同或者不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对比研 究两人的教育思想,可以揭示出两人所代表的洋务派与维新派教育思想的不同与趋同,从而展 现出近代中国教育转型的艰难历程。 关键词:张之洞与梁启超;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 2012)06-0218-03 张之洞( 1837-1909)与梁启超(1873-1929)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关键人物,二人都堪称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先驱,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张之洞虽年长梁启超36岁,但是两人都自小就在家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深受儒家文化熏陶,有着扎实的儒学功底;两人又同为科举 的受益者,不同的是张之洞平步青云成为封疆大吏,而梁启超在17岁中举后又师从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这就使他不仅没能通过科举入仕为官,反而踏上了流亡日本之路。也正是因为梁启超逃往日本,使得他的思想比封建文化浓厚的张之洞,更加趋于开放和深刻。 在日本,梁启超对西方的思想文化加以吸收和引进,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此时在 清廷当红的张之洞也在兴办教育事业上如火如茶,被时人誉为“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由 于年龄、经历、受教育背景等多方面差异,使他们在变革传统教育、推进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持有不同看法,选择了不同的途径。 一、“卫道救国之人才,’与“特色之国民” 张之洞对于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但是他的教育目的始终没有改变:维护封建清王朝的统治,力求培养经世致用的卫道人才。不 论是他早年主持学政时强调的“通经为世用,明道守如珍”,还是试办洋务时期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的实践都是围绕着这个教育目的展开的。他倡导在中学基础上来学习西学, “以造真才济时用为要归”,“总期体用兼备,合守道之儒兼为识时之俊”。张之洞一方面要 维护封建统治,另一方面又要应对清政府日渐衰落的形势,不得已就只能寻求体用兼备,学习 新知识,培养各种专门人材,来巩固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但是,与张之洞的主观愿望相反,教 育目的的变通却客观加速了传统思想的瓦解,他后期的办学反而培养了一批具有近代新文化和 新思想的新型知识分子和人才,孕育了一批著名的近代革命家和思想家。 梁启超主张教育以“开民智”,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特色之国民”或“新民”, 能够“以自立竞存于列国之间”。他指出教育是为了“制造国民之具”,根据我国国民的“民 主特性”,培养我国国民自己的特性,使他们成为“特色之国民”。梁启超在其《新民说》中 着重强调培养“新民”是“今日中国第一急务”并具体论述了新民的特性,例如:新民应具有 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等。这种“新民”正是具有资产阶级政治品格、道 德修养和知识技能的新国民。新民教育目的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在教育方面的进步要求, 与张之洞努力维护封建正统的教育目的截然相反。

中外教育简史考试范围答案

中外教育简史 (选择,单选和多选,五个多选,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1、学校产生的三个条件: 经济方面—生产力水平提高,脑体分离; 政治方面—统治阶级的需要; 文化方面—文字的产生。 2、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3、西周教育特点:学在官府 4、稷下学宫性质:官办又具私学特点(二重性);集讲学、著述、育才为一体并具谘议作用(多功能性) (创立于前370-前360左右,距今2350多年。因设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而得名) 5、汉地方官学:文翁兴学—蜀郡太守文翁,选地方小官到京师太学中做博士弟子,学成后回本地委以重任。还在当地建立学宫,弟子依其学习成绩分派官职。此举使蜀地文风大改,得武帝重视,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宫”。由于统治阶级重视,两汉地方官学有了很大发展,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校系统。 6、宋元三次兴学运动:庆历兴学,1044(宋仁宗庆历4)年,在范仲淹主持下,开始第一次兴学运动;熙宁兴学,1070(宋神宗熙宁3)年,在王安石主持下开始第二次兴学;崇宁兴学,1102(宋徽宗崇宁元)年,蔡京主持了第三次兴学。苏湖教法:胡瑗在苏湖两地进行教学时,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学习《六经》;治事斋学习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生主修一科,副修一科培养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教学方法以明体达用、实际训练为主。(庆历兴学中创立) 三舍法:王安石创立。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初入学者为外舍生,一年后升为内舍生,以后再升为上舍生。升舍须经考试。上舍生考试名列上等的,可不经科举考试直接授予官职。这样,学校的任务就从单纯的养士变为养士、取士合一(熙宁兴学中创立) 7、专门学校教育,鸿都门学是怎样的学校?朝代?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世界最早的艺术专门学校,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 8、私学历史特点: 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经济基础和广泛的阶级基础之上。 办学体制:私学是个人根据社会需要开办的、 教育对象:平民子弟 教师:私学的老师是独立的专门化职业,体现了“官师分离”的特点。 教学内容:私学充满了思想和与学术的自由,各学派都有自己的理论观点。 历史意义:使教育活动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打破“学在官府”局面,使文化下移;对古代学术发展和文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9、蒙学教育,宋元时期:三、百、千:《三字经》(宋王应麟)、《百家姓》(宋)、《千字文》(南北朝梁周兴嗣)。 1 10、宋代书院教学上的特点: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盛行“会讲”制度,提倡百家争鸣;

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一、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 答:1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 2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 3他主张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要导之以礼"."讽之读书"。"开其知觉".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 4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一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 二、康有为的儿童教育思想有哪些? 答:《大同书》,儿童接受社会的公教,母亲入人本院接受胎教,出生后进入育婴远、小学院、中学院接受系统的教育。环境良好,设置符合年龄的教育设施,严格挑选教师,精心安排课程内容。 三、梁启超的儿童教育思想 答:重视儿童教育,主张国家实施强制的义务教育。 1、传统儿童教育的弊端 (1)教师不懂教育规律,教学内容狭窄(2)体罚盛行(3)不懂张弛有度 2、主张:(1)教师要引导儿童善悟而非强记(2)教学要循序渐进。(3)论述7种教材:识字、文法、歌诀、问答、说部、门径、名物(字典)(4)规定8-12岁课程表,中西兼学(5)德体智相结合(6)反对男女早婚(7)兴妇学 四、陶行知的幼稚教育思想 答:(一)地位和作用:重要,6岁前人格陶冶重要时期。“小学教育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二)论创办工厂和幼稚园: 1、如何创办乡村幼稚园:一方面确立创办的目标和方法,另一方面建议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去推广乡村幼稚园。 2、现有弊端: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转变为“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总目标 3、论创造的儿童教育: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和发挥创造力,使儿童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 功能:(1)解放创造力,六大解放:解放头脑、眼睛、双手、嘴、空间、时间。 (2)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营养,建立良好的习惯,因材施教,民主。 (三)儿童科学教育思想: 1、科学教育重点在儿童:从儿童时代入手,以爬树为喻,采用新方法和教材,采用福和蒙的玩具 2、玩科学把戏父母保护、指导鼓励兴趣和好奇心 3、科学教育责任在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教师先掌握然后和孩子一起玩 五、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答:(一)儿童观念变革:反对封建错误儿童观,力主儿童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儿童非小大人,有情感、意志、独立人格的生命存在 (二)幼儿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儿童是希望,是基础,关系祖国命运,是体智发展重要时期。 (三)儿童心理实验研究:1、最早运用观察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地研究中国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一鸣808天观察和摄影系统观察实验第一人 2、提出儿童期问题,从理论上阐明了教育在儿童期的重大意义:儿童期是发展能力时期,具有可发展性质。 3、初步揭示了中国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并把它作为教育实施的理论依据。 儿童天性:好动——给机会和适当刺激、爱模仿——以身作则、好奇心强——利用好、爱游戏——根据游戏本能,发展儿童个性,养成公民品质。 六、柏拉图的幼儿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晚清名臣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晚清名臣之洞的教育思想 一、之洞的教育理念 〔一〕之洞的教育理念 大家好!从古代一直到现代,有在教育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育家,也有在教育方面有独特创新的教育家。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末端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一位教育家,他公布了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这个学制对废除封建科举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公布这个章程的这位著名教育家在其他方面,比方在清代的社会政治改革、经济方面都做出了突出奉献,这位教育家就是清末的之洞。 之洞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大的建树就是在1903年11月26日,和荣庆、百熙拟定公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他在教育方面最大的奉献,也是他在教育改革方面重要的奉献。这个章程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公布执行的近代学制章程,对于废除1300年来的科举制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说之洞在清末教育史上堪称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他主持的这个教育改革博采了外国学制的优点。这个时期,封建社会已经开展到了末期,虽然闭关锁国是当时的政策,但是也阻挡不了国外先进文化、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所以当时的一些教育家或者在教育行业中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对西方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见识或者理解。

〔二〕之洞的教育实践 这样就对传统教育的科举、书院、私塾开场实行了一些改革的措施。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当中,书院、私塾、科举制度是比拟盛行的,也是一个主要的教学方式。癸卯学制的公布实际上是把教育当中的一些形式加以改革了。这个章程把普通的师和普通的中学学堂、学校的优点突出出来了,把普通的师和普通中学学堂分开,设立不同的机构。高等师和高等学堂开场分设,师又有不同的等级,根据教师的层次,比方小学教师、中学教师、高中教师、大学教师。师分为初级、优级这样两个级别。 初级收小学毕业生,小学毕业生毕业之后可以到初级师院校来学习,当他们毕业之后就在小学任小学教师,这是当时的一个改革措施。优级收初级师毕业生和普通中学毕业生,这是培养初中教师和普通中学教师的师院校。所以在当时高等师和高等学堂就开场分设了,这样一个分不同层次培养教师的模式就出现了。 这个章程公布前,全国政府主办的学校还挺少的。章程公布之后,到1910年,官办学校,我们叫公办学校就非常多了。可见这个章程的公布对清末的教育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学校增多了,学生就必然增多了。求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扩大,功绩应该是谁的呢?就是之洞的。 之洞功不可没,在1907年的时候,他被升任为学部大臣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