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二6.5宇宙航行导学案

高一物理必修二6.5宇宙航行导学案

责立自我任当未来常德外国语学校高一物理备课组

§6.5 宇宙航行

【学习目标】

1.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2.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知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特点;

4.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乐于学习的品质.特别是“做一做”的实施,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复习与课前预习】

1、万有引力公式:__________________

2、黄金代换公式: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是___ ___;第二宇宙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第三宇宙速度是__________;

【课堂点拨与交流】

一)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它是卫星________的环绕速度,也是卫星发射的_________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它又叫脱离速度,它表示的意思为:当发射速度_____时,就会克服______的引力,离开地球,成为绕_______飞行的人造卫星或飞到其他星球上;

3、第三宇宙速度又叫逃逸速度,大小为________,它表示为当发射速度大于_____时,物体会挣脱_______的束缚,飞到太阳系外,注:不同的星球所对应的三个宇宙速度会与地球的宇宙速度不同。

例1、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

C、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D、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运行时近地点的速度;

二)人造地球卫星

1、近地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它的运行速度是_________,也是卫星的_______环绕速度,

2、同步卫星:其特点是:

①周期_____地球自转周期;T=24h; ②角速度_____地球自转角速度;

③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______; ④所有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都______,他们距地面的高度_______,即他们处在______轨道上;

★如何正确的理解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

(1)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F万=F向,公式为:

___________=m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a=__________,可见随着轨道半径增大,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减小,向心力减小;

②v=__________,随着轨道半径的增大,卫星线速度______ ;

③w=__________,随着轨道半径的增大,卫星的角速度_____ ;

④T=__________,随着轨道半径的增大,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_____ ,近地卫星的周期约为

84.4min,其他卫星的周期都大于这个数值;

(2)所有卫星的轨道平面都应____

(3)人造卫星的超重与失重

①人造卫星在发射,有一段加速运动;在返回时,有一段减速运动,这两个过程的加速度方向都是向上的,因而是 _________ 状态;

②卫星在沿圆轨道运行时,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处于__ 状态;因而与重力有关的仪器均不能使用,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进行。

如:、、…

例2、如图所示,a 、b 、c 是地球大气层外圆轨道上的三颗卫星,a 、b 的质量相等且小于c 的质量,则()

A 、b 所需的向心力最小;

B 、b 、c 的周期相同且大于a 的周期;

C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加速度;

D 、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线速度;

预习自测1、假如一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轨道

半径增加到原来的2倍,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 、根据公式v=rw 可知卫星的线速度增加为原来的2倍;

B 、根据公式F=mv 2/r 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1/2;

C 、根据公式F=GMm/r 2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为原来的1/4;

D 、根据上面B 、C 中的公式,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将减小为原来的2/2;

2、地球和月球的质量之比为81:1,半径之比为4:1,求:

(1)地球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2)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发射卫星所需要的最小速度之比?

当堂检测:1、我国发射的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 ;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多少?()

A 、 0、4km/s

B 、 1、8km/s

C 、 11km/s

D 、 36km/s

2、在某星球表面一速度v 0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t 返回,若以同样的速度在地球上竖直上抛该物体,经5t 时间返回;该星球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4:1;求:

(1)该星球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2)在该星球和地球上上发射卫星所需的最小速度之比?

b

c 地 a

三)卫星变轨

当卫星由于某种原因速度突然改变时(开启或关闭发动机或空气阻力作用),万有引力就不再等于向心力,卫星将做变轨运动。

(1)、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加时,R MV F 2

<,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

_________运动,轨道半径变_____,但一旦进入新的轨道运行由

R GM v =知其运行速度要_____。

(2)、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R MV F 2

>,即万有引力大于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卫星将做

_________运动,轨道半径变_____,进入新的轨道运行时由

R GM

v =知其运行速度将_____。

例3、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则卫星分别在1、

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的速率;

B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

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

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

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

【课外反馈与演练】

1、2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运行,若飞船与前面的空间站

对接,飞船为了追上空间站,可以采取下列方法是()

A 、飞船加速直到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

B 、飞船从原轨道减速至一个较低轨道,再加速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

C 、飞船加速至一个较高轨道再减速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

D 、无论如何都追不上空间站;

3、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B 、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值;

C 、它只能在赤道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3

2 1 P Q

D、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时一定的;

4、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的发射了搭载两名宇航员的“神舟六号”飞船,飞船轨道高度为343km,周期约为90分钟,在飞船进入圆形轨道飞行时,它的线速度大小是()A、等于7.9km/s B、介于7.9km/s和11.2km/s之间

C、小于7.9km/s

D、介于7.9km/s和16.7km/s之间

5、人造地球卫星以地心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其各物理量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C、所有卫星的线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D、所有卫星的角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6、关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同一轨道上,质量大的线速度大;

B、同一轨道上,质量大的向心加速度大;

C、离地面越近的卫星线速度越大;

D、离地面越远的卫星线速度越大;

7、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B、在降落时向下减速产生超重现象;

C、进入轨道时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D、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8、一颗赤道上空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其轨道半径为r=3R(R为地球半径),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该卫星的运行周期是多大?

【拓展深化】★3、2007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系外发现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这颗行星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表面可能有液态水,直径约为地球的1.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恒星运行周期约为13天,假设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其表面飞行的周期约为13天;

B、飞船在其表面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

C、人在上面所受的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

D、其平均密度比地球的平均密度小;

高中物理【宇宙航行】学案及练习题

高中物理【宇宙航行】学案及练习题 学习目标要求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知道三个宇宙速度及含义,了解卫星的分类。 2.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掌握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3.了解人类在宇宙探索方面的重要成就,培养应用物理规律造福人类的意识。 1.物理观念:具有与万有引力定律相关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观念。 2.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探索太空、了解太空的兴趣,为我国的航天事业的成就而自豪。 3.关键能力:分析推理、质疑论证能力。 一 宇宙速度 1.环绕速度 一般情况下可认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的质量为m 地,卫星的质量为m ,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即G mm 地r 2=m v 2 r ,则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线 速度v = Gm 地 r 。 2.第一宇宙速度 (1)定义:物体在地球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作第一宇宙速度。 (2)大小:v =7.9 km/s 。 3.第二宇宙速度 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如果速度大于7.9 km /s ,又小于11.2 km/s ,它绕地球运行的轨迹就不是圆,而是椭圆。当飞行器的速度等于或大于11.2 km /s 时,它就会克服地球的引力,永远离开地球。我们把11.2 km/s 叫作第二宇宙速度。 4.第三宇宙速度 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如果要使其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外,必须使它的速度等于或大于16.7 km/s ,这个速度叫作第三宇宙速度。 二 人造地球卫星 1.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宇宙航行》导学案(带答案)

§5.宇宙航行 §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问题导读 (命制教师:张宇强) §5.宇宙航行 §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问题导读 使用时间: 月 日—— 月 日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原理,会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公式分析解答有关卫星运行的原因; 2、掌握三个宇宙速度,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简单了解航天发展史。 4、能用所学知识求解卫星基本问题。 【问题导读】认真阅读《课本》P44—P51内容,并完成以下导读问题: 一、人造地球卫星 如图所示,当物体的 足够大 时,它将会围绕 旋转 而不再落回地面,成为一颗绕地球转动的 。一般情况下可认为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 运动,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 提供,即G Mm r 2 = ,则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v = 二、三个宇宙速度的比较 三、经典力学的成就和局限性 1、经典力学的成就 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宏观、低速、弱引力的广阔领域,包括天体力学的研究中,

§5.宇宙航行§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问题导读(命制教师:张宇强) 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1)牛顿力学即经典力学,它只适用于、的物体,不适用于 和的物体。 (2)狭义相对论阐述了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遵从的规律,得出了一些不同于经典力学的结论,如质量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 (3)20世纪20年代,建立了量子力学,它正确描述了粒子的运动规律,并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说明在的作用下,牛顿的引力理论将不再适用. 预习检测: 1.两颗卫星A、B的质量相等,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 A、H B,且H A

高中物理 第六章《宇宙航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物理学案

6.5 《宇宙航行》学案 【课标要求】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理解卫星的运行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重点难点】 1. 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2.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课前预习】 1.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想过,从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 。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 ,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 。 2.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 ,也叫 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大小为 ,也叫 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大小为 ,也叫 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________速度,同时也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________速度。 3 .①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1957年10月4日在 发射成功的,卫星质量为 kg ,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的时间为 。 ②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是1961年4月12日在 发送成功,飞船绕地球一圈历时 。 ③世界上第一艘登月飞船是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在 发送成功进入月球轨道; 飞船在月球表面着陆; 宇航员登上月球。 ④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在2003年10月15日9时在 发送成功的,飞船绕地球 圈后,于 安全降落在 主着陆场。 成为中国登上太空的第一人。 [探究与生成] [问题1] 人造卫星 [教师点拨] 1.在地面上抛出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所以最终都要落回到地面. 由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知:x =v 0t …………………..①,t=g h 2 ……………………….②。联立①、②可得:x =v 0g h 2,即物体飞行的水平距离和初速度v 0及竖直高度h 有关,在竖直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水平距离的大小只与初速度v 0有关,水平初速度越大,飞行的越远. 2.如果在地面上抛出一个物体时的速度足够大,物体飞行的距离也很大,由于地球是一圆球体,故物体将不能再落回地面,而成为一颗绕地球运转的卫星. 3. 月球也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由于月球在绕地球沿近似圆周的轨道运转,此时月球受到的地球的引力(即重力),用来充当绕地运转的向心力,故而月球并不会落到地面上来. 牛顿曾依据平抛现象猜想了卫星的发射原理,但他没有看到他的猜想得以实现.今天,我们的科学家们把牛顿的猜想变成了现实. 例1.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万有引力常量为.求该星球的质量. 【解析】要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理清解题思路,根据力学知识求出两者的联系量:重力加速度.设抛出点的高度为h ,第一次水平位移为x ,则有x 2+h 2=L 2, 第二次平抛过程有 2 解得 , 设该行星表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 由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

高中物理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第5节《宇宙航行》参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7.5 宇宙航行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教学难点 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工具 有关练习题的投影片、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万有引力的成就。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以下问题: 1、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何应用? 2、如何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能否计算环绕天体的质量? 学生活动:经过思考,回答上述问题: 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估算天体的质量;可以来发现未知天体。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质量时,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结合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三种表述方式可得三种形式的方程,即 G r v m r Mm 2 2 ① G 2r Mm =mω2·r ②

G 2r Mm =m 224T r ③ 教师活动:点评、总结 导入: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有关宇宙航行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1、宇宙速度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同时思考以下问题[投影出示]: 1、在地面抛出的物体为什么要落回地面? 2、什么叫人造地球卫星?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 1、在地面上抛出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所以最终都要落回到地面。 2、如果在地面上抛出一个物体时的速度足够大,那么它将不再落回地面,而成为一个绕地球运转的卫星,这个物体此时就可认为是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1、月球也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为什么月亮不会落到地面上来? 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飞行的距离与飞行的水平初速度有何关系? 3、假设抛出物体的水平初速度足够大,物体将会怎样?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1、由于月球在绕地球沿近似圆周的轨道运转,此时月球受到的地球的引力〔即重力〕,用来充当绕地运转的向心力,故而月球并不会落到地面上来。 2、由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知: x=v0t ① h=221gt ② 联立①、②可得: x=v0g h 2 即物体飞行的水平距离和初速度v0及竖直高度h 有关,在竖直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水平距离的大小只与初速度v0有关,水平初速度越大,飞行的越远。 3、当平抛的水平初速度足够大时,物体飞行的距离也很大,由于地球是一圆球体,故物体将不能再落回地面,而成为一颗绕地球运转的卫星。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宇宙航行——地球同步卫星教案

必修二 6.5宇宙航行 ——地球同步卫星教案 一、教案背景 本节前已经讲过卫星的发射,环绕的有关知识,对卫星环绕地球飞行的速率、周期等有了初步的了解,高中阶段主要研究的有极地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其中地球同步卫星用于通讯等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用途,并且其轨道、运动有着其自己的特点。因此设立了本教案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同步卫星的特点及用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课题 地球同步卫星 三、教材分析 本节为第六章第五节中的一个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知道卫星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是万有引力所充当的。并且在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一课中,对天体的运动规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同步卫星的一些实际应用。 2、了解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特点。 3、地球同步卫星和其他卫星的运动的共同点:万有引力作为行星、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4、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地球同步卫星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事件的之间相似性采取类比方法分析新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建立模型的能力与方法。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意义和作用。使学生对航天知识产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特点和运行规律。 难点: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位置的确定。 六、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并自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并结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通过分析找到地球表面物体万有引力与两个分力——重力和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与同步卫星若在北半球受到的万有引力的两个分力进行对比与比较。得到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位置的结论,并由万有引力定律及同步卫星周期,从而推导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高度等。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在地球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卫星,有气象卫星、通讯卫星等等。其中有一种很特别的卫星它总是相对于地球的一个固定位置保持相对静止,这种卫星就是地球同步卫星。 播放同步卫星视频:https://www.360docs.net/doc/e319052883.html,/flash/html/4/2012/0217/3512.html 同步卫星1_在线视频观看 (二)新课教学 1、简单介绍地球同步卫星 卫星环绕地球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面静止,因此从地球上看它总在某地的正上方,因此叫做地球同步卫星。 学生活动:根据地球同步卫星的定义讨论、归纳、总结其特点: (教师引导并总结) ●与地球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T=24h。 ●相对于地球的某地保持相对静止。

2021 宇宙航行—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学案

高一 必修二 物理导学案 宇宙航行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初步构想。 2.会解决涉及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较简单的问题。 3.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和数值、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二、自主阅读反馈 1、第一宇宙速度: (1)牛顿设想:如图所示,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如果抛出速度,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成为。 (2)近地卫星的速度:由G mm 地r2=m v2r ,得v =_______。用地球半径R 代替卫星到地心的距离r ,可求得v = km/s 。 (3)宇宙速度及其意义

(逃逸速度) 2、人造地球卫星: (1)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3)地球同步卫星位于上方高度约 km处,与地面相对静止,角速度和周期与地球的。 (4)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进入东方一号载人飞船,完成人类首次进入太空的旅行。 (5)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 (6)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送入太空。 (7)2013年6月,神舟十号分别完成与空间站的手动和自动交会对接。 (8)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完成与空间站的自动交会对接。 (9)2017年4月20日,我国又发射了货运飞船, 入轨后与天宫二号空间站进行自动交会对接及多项 实验。 三、探究思考 情境1、如图,把物体水平抛出,如果速度足够大,物 体就不再落到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地球的人造卫星,是什么力使物体绕地球运动?

情景2、在100~200 km高度飞行的地球卫星,能说在地面附近飞行吗?为什么? 情景3、人造地球卫星按怎样的轨道运行,谁提 供向心力? 四、知识精讲: 1、第一宇宙速度的定性分析 (1)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近地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备的速度,即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 (2)决定因素:由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式v=GM R 可以看出,第 一宇宙速度的值由中心天体决定,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M和半径R,与卫星无关。 (3)“最小发射速度”:如果发射速度低于第一宇宙速度,因为受到地球引力作用,发射出去的卫星就会再回到地球上,所以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 (4)“最大环绕速度”:在所有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中, 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最小,由G Mm r2 =m v2 r 可得v= GM r ,轨道半径越 小,线速度越大,所以在这些卫星中,近地卫星的线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环绕速度。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中物理6.5宇宙航行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6.5 宇宙航行 学习目标 1.了解卫星的发射运行等情况. 了解飞船飞入太空的情况. 2. 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 激情投入、交流、讨论,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学习重点: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学习难点: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预习案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方法一: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行器的质量为m,飞行器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为v。,飞行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近地卫星在“地面附近”飞行,可以 用地球半径R代表卫星到地心的距离,所以,由此解出v =_____。 方法二: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可以近似认为等于重力,所以,解得v =_____。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有三种说法: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必须达到的最小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 另外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相对于地心的线速度。地面上发射卫星时的发射速度,是卫星获得的相对地面的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的合速度。所以赤道上自西向东发射卫星可以节省一定的能量。 2.第二宇宙速度,是飞行器克服地球的引力,离开地球束缚的速度,是在地球上发射绕太阳运行或飞到其他行星上去的飞行器的最小发射速度。其值为:________。第三 宇宙速度,是在地面附近发射一个物体,使它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 飞到太阳系外,必须达到的速度。其值是_________。 3.人造地球卫星 (1)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和运行速度 卫星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是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卫星受 到地球的引力方向指向地心,而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方向始终指向圆 心,所以卫星圆周运动的圆心和地球的地心重合。这样就存在三类人 造地球卫星轨道:①赤道轨道,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卫星始终处于 赤道上方;②极地轨道,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卫星通过两极上空;③一般轨道,卫星轨道和赤道成一定角度。 对于卫星的速度要区分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发射速度是指将卫星发射到空中的过程中,在地面上卫星必需获得的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卫星能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大于第一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时,卫星做以地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动。运行速度是指卫星在正常轨道上运动时的速 度,如果卫星做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可见,轨道半径越大,卫星的运行速度越小。实际上卫星从发射到正常运行中间经历了一个调整、变轨的复杂过程。 4.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卫星。同步卫星必定位于赤道轨道,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知道了同步卫星的周期,就可以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知识,计算同步卫星的高度、速度等有关数据。

6.5宇宙航行导学案

§6.5 宇宙航行 命题人:郑州星源外国语学校 王留峰 一、预习指导: 1、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初构想 2、会解决涉及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较简单的问题 3、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和数值,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4、感受人类对客观世界不断探究的精神和情感 5、阅读课本P40—P44 二、问题思考: 1、什么是卫星的发射速度?什么卫星的运行速度? 2、了解一下世界的航天与我国的航天 三、新课教学: 【例1】美国“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已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1月17日13时(北京时间18日1时)借助“宇宙神-5”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长达九年的飞向冥王星的太空之旅.拥有3级发动机的“宇宙神-5”重型火箭将以每小时5.76万千米的惊人速度把“新地平线”号送离地球,这个冥王星探测器因此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射的速度最大的飞行器,这一速度 ( ) A .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C .大于第三宇宙速度 D .小于并接近第三宇宙速度 【例2】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4×106 m ,又知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可估算出月球到地心的距离为 m .(结果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例3】我国发射“神舟”号飞船时,先将飞船发送到一个椭圆轨道上,其近地点M 距地面200km ,远地点N 距地面340km ,进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在M 、N 两点卫星速率分别为v 1、v 2,运行至N 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人离地面340 km 的圆形轨道,开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飞 船的速率为v 3,如图所示.比较飞船在M 、N 、P 三点正常运行时(不 包括点火加速阶段)的速率大小和加速度大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v 1>v 3>v 2,a 1>a 3>a 2 B .v 1>v 2>v 3,a 1>a 2=a 3 C .v 1>v 2=v 3,a 1>a 2>a 3 D .v 1>v 3>v 2,a 1>a 2=a 3 四、课后练习: 1.(单选)已知某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 km /s ,则高度为该天体半径的宇宙飞船绕其匀速圆周运动的运行速度为 ( ) A .22km /s B .4 km/s C .24km /s D .8 km /s 2.(单选)一人在某星球上以速率v 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t 落回手中,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 ,则至少以多大速度沿星球表面发射,才能使物体不落回该星球 (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优秀教案: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5节宇宙航行

5.宇宙航行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教学难点 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对应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航天时代的新纪元。我国在70年代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相继发射了多颗不同种类的卫星,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1999年发射了“神舟”号试验飞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人造卫星已有所了解,那么地面上的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人造卫星呢?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运动速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知识。 [新课教学] 一、人造地球卫星 1.牛顿的设想 在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它们的落地点相同吗? 它们的落地点不同,速度越大,落地点离山脚越远。因为在同一座高山上抛出,它们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速度大的水平位移大,所以落地点也较远。 假设被抛出物体的速度足够大,物体的运动情形又如何呢? 如果地面上空有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它只受重力的作用, 那么它就做自由落体运动,如果物体在空中具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初速 度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垂直,那么它将做平抛运动,牛顿曾设想过:从 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一次 比一次离山脚远,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来,它将围绕地球旋转,成为一颗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 2.人造地球卫星 (1)人造地球卫星 从地面抛出的物体,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绕地球旋转,就成为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 (2)人造地球卫星必须满足的条件

宇宙航行+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4宇宙航行 学习目标 1.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2.了解我国在航天方面的成就,知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特点 3.能分析卫星变轨问题 学习重点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卫星运行问题分析 【考点指导】 本节知识在考试说明中为I级要求,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几乎年年都考。考题多联系当今航天科学技术实际,考查角度灵活多样,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试题难度适中,要求考生注重理解能力及物理建模能力的培养。 【素养目标】 1.通过对地球卫星圆周运动的分析推导得出卫星线速度、角速度等物理量的表达式并加以理解 2.采用比较法,理解地球表面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区别与联系 【自主学习】 结合牛顿设想思考:地球上的物体,怎样才能离开地球进行宇宙航行呢? 【合作学习·难点探究】 任务一、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知道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1、思考:以多大的速度抛出物体,它才会绕地球表面运动,不会落下来? 若已知G=6.67×10-11N m2/kg2 , 地球质量M=5.89×1024kg, 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请用两种方法推导出这个速度 总结: 2、思考:把卫星发射到更高的轨道上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还是越小?高轨道卫星与近地卫星相比哪个运行速度大?为什么? 总结: (1)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 )是最小的发射速度,最大的环绕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 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使之能够克服地球的引力,永远离开地球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其大小为11.2 km/s.当发射速度7.9 km/s

高一物理必修二6.5宇宙航行导学案

高一物理必修二6.5宇宙航行导学案 责立自我任当未来常德外国语学校高一物理备课组 §6.5 宇宙航行 【学习目标】 1.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2.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知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特点; 4.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乐于学习的品质.特别是“做一做”的实施,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复习与课前预习】 1、万有引力公式:__________________ 2、黄金代换公式: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是___ ___;第二宇宙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第三宇宙速度是__________; 【课堂点拨与交流】 一)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它是卫星________的环绕速度,也是卫星发射的_________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它又叫脱离速度,它表示的意思为:当发射速度_____时,就会克服______的引力,离开地球,成为绕_______飞行的人造卫星或飞到其他星球上; 3、第三宇宙速度又叫逃逸速度,大小为________,它表示为当发射速度大于_____时,物体会挣脱_______的束缚,飞到太阳系外,注:不同的星球所对应的三个宇宙速度会与地球的宇宙速度不同。 例1、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 C、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D、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运行时近地点的速度; 二)人造地球卫星

1、近地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它的运行速度是_________,也是卫星的_______环绕速度, 2、同步卫星:其特点是: ①周期_____地球自转周期;T=24h; ②角速度_____地球自转角速度; ③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______; ④所有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都______,他们距地面的高度_______,即他们处在______轨道上; ★如何正确的理解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 (1)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F万=F向,公式为: ___________=m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a=__________,可见随着轨道半径增大,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减小,向心力减小; ②v=__________,随着轨道半径的增大,卫星线速度______ ; ③w=__________,随着轨道半径的增大,卫星的角速度_____ ; ④T=__________,随着轨道半径的增大,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_____ ,近地卫星的周期约为 84.4min,其他卫星的周期都大于这个数值; (2)所有卫星的轨道平面都应____ (3)人造卫星的超重与失重 ①人造卫星在发射,有一段加速运动;在返回时,有一段减速运动,这两个过程的加速度方向都是向上的,因而是 _________ 状态; ②卫星在沿圆轨道运行时,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处于__ 状态;因而与重力有关的仪器均不能使用,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进行。 如:、、… 例2、如图所示,a 、b 、c 是地球大气层外圆轨道上的三颗卫星,a 、b 的质量相等且小于c 的质量,则() A 、b 所需的向心力最小; B 、b 、c 的周期相同且大于a 的周期;

物理:6.5《宇宙航行》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6.5 宇宙航行(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二、课前预习 1、设天体A绕天体B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天体A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及加速度的大 小分别由哪些量决定? 2、请大家看下面的几条卫星轨道,试判断哪几条是可能的,哪几条是不可能的?并总结 A 3 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如图。请你替牛顿算一算,需要多大的速度物体才能不落回地球,而是像卫星一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4、为什么抛出速度小于7.9km/s时物体会落到地面上,而不会做匀速圆周运动呢? 5、如果抛出速度大于7.9km/s呢? 6、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当抛出速度v满足7.9km/s

10、如果要将卫星发现到外层轨道,发射速度应该比7.9km/s大还是小呢? 11、发射速度:;运动速度(环绕速度)。 12、 ①如右图,四颗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如果卫星3想追上卫星1,应该如何操作? ②假设某卫星正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是7.9km/s。现要想该卫星进入外层轨道,如何操作? ③在牛顿抛物设想中,当抛出速度v满足7.9km/s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导学案(含答案,精排版) 6.5 宇宙航行之 绕行之

§6.5 宇宙航行之绕行之双星系统 制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班级: .组名: . 姓名: .时间:年月日 【本卷要求】: 1.自主性、积极性 2.动脑考虑 3.费曼学习法:确定一个学习的知识点;假设你在教授别人该知识点;遇到卡壳时回忆相关 知识点;简化你的语言,到达通俗易懂的程度。 4.每个点都要达标,达标的标准是可以“独立做出来〞,不达标你的努力就表达不出来 5.听懂是骗人的,看懂是骗人的,做出来才是自己的 6.该记的记,该理解的理解,该练习的练习,该总结的总结,勿懈怠! 7.明确在学习什么东西,对其中的概念、定律等要追根溯源,弄清来龙去脉才能理解透彻、 应用灵敏 8.先会后熟:一种题型先模拟、考虑,弄懂了,再多做几道同类型的,总结出这种题型的做 法,直到条件反射 9.每做完一道题都要总结该题涉及的知识点和方法 10.做完本卷,总结该章节的知识构造,以及常见题型及做法 11.独立限时总分值作答 12.多做多思,孰能生巧,熟到条件反射,这样一是能见到更多的出题方式,二是能进步做题 速度 13.根据遗忘曲线,进展循环复习 14.步骤标准,书写整洁 15.错题本的建立:在每次发的试卷资料的右上角写上日期,同一科目的试卷按日期顺序放好。 在做错的题号上画叉号,在不会做的题号上画问号,以后就是一本很好的错题集。其他资料亦如此处理。这种方式简单实用。同时,当你积攒到一定程度,看到自己做过的厚厚的资料,难道不会由衷的产生一种成就感么?! 【一分钟德育】 你是否在睡觉前反思一下今天的行为? ●学会反思,是一个人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让自己成为社会的一个优秀分子的重要途径之一。 ●睡觉之前是一个人一天最冷静的时候,这时候你考虑问题比拟理智。 ●回过头来再看一看,我们就会有一些新的启迪和收获。 学会反思,是一个人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让自己成为社会的一个优秀分子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可以坦诚地告诉你,我虽然算不上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但我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20多年来,多少做过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睡觉前反思今天的行为,是我长期坚持的一种习惯。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虽然高中阶段面对的东西比走向社会后相对来说单一一些,但这仅仅是相对而言。其实高中生面对的人和事也并不简单。一天之内,从早到晚,我们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对快乐的,或者烦恼的事情,面对学习的压力,面对生活的无奈、贫乏,乃至窘迫。我们面对的这些东西,需要我们进展分析判断,采取正确的方法,作出自己的选择。白天,我们将该做的事情做了,

宇宙航行 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4宇宙航行 一、教材分析 《宇宙航行》是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5节的内容。“宇宙航行”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属于课程标准中“力和运动”的模块。本节是在学生学了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并初步体会了应用定律测量天体质量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力和运动的关系实现卫星的成功发射,并结合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及万有引力定律总结卫星运行的参数特点,让学生认识万有引力理论在人类航天事业发展、探索宇宙空间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深刻体会物理知识对科技发展做出的贡献。 二、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如何计算万有引力,并知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受力特征,熟悉了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表示的向心力表达式,知道忽略地球自转时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且对卫星发射、同步卫星、探索宇宙奥秘有浓厚兴趣。但是学生建立运动模型,动脑分析深层次问题还不够积极主动,表述时还缺少逻辑性和严谨性,对于讨论物理量之间的联系还不能准确无误,认识问题容易表面化。 三、教学目标 (一)物理观念 (二)科学思维 通过匀速圆周运动模型的分析处理,计算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并能总结卫星“圆规道”运行参数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培养学生应用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三)科学探究 通过牛顿对卫星设想的动画演示,体验,学会建立“匀速圆周运动模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理解第一宇宙速度的物理含义;了解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的数值及含义,并感受人类对客观世界不断探究的精神和情感;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视频资料及网络资源了解近地卫星、地球同步卫星,尝试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卫星的运行特点。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树立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教学重点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参量的推导与应用 五、教学难点 1、理解第一宇宙速度的含义。 2、人造卫星处理方法---(绕地球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六、教学过程 【课的引入】图片:星空、飞天、太空行走,从人类对宇宙的向往及如今梦想实现来引出课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第五节宇宙航行教案]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第六 章第五节宇宙航行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通过实例,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历程。 二、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说明物理学的发展对于自然科学的促进作用。 2.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了解,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2.关心国内外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将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了解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教学难点】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案例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2021年10月24日经火箭发射,“常娥一号卫星”首先进入环绕地球的轨道,然后加速,脱离地球轨道后,惯性滑行,进入环绕月球的轨道,最后进行科学探测。 结合登月航线讨论:为什么飞船能围绕地球旋转?飞船在什么条件下能挣脱地球的束缚?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宇宙速度师组织学生观看常娥一号发射并到达月球的全过程flash动画和阅读“宇宙速度”。 呈现问题一: 1.抛出的石头会落地,为什么卫星、月球没有落下来?2.卫星、月球没有落下来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师:演示抛物实验,提出

问题。 牛顿的思考与设想: (1)抛出的速度v越大时,落地点越远,速度不断增大,将会出现什么结果?(2)牛顿根据自己的设想草拟了一幅极富创意的人造卫星原理图。 (3)牛顿的设想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物体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速度,但他的思想启发了后人,在太空探索中立了头功。 呈现问题二: 1.平抛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物体的落地点如何变化?2.速度达到一定值后,物体能否落回地面?3.若不能,此速度必须满足什么条件?4.若此速度再增大,又会出现什么现象?5.此抛出的物体速度增大何种程度才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师:(1)由上面的第5问求得的抛出的物体速度v=7.9km/s时才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这一速度就是第一宇宙速度,也是发射卫星能绕地球做环绕飞行的最低发射速度。 意义: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所以也称为环绕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大小。 意义:使卫星挣脱地球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称为脱离速度。 注意:发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 等于或大于11.2km/s时,卫星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 (3)第三宇宙速度。 大小:。 意义: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也称为逃逸速度。 注意:发射速度大于11.2km/s,而小于16.7km/s,卫星绕太

高中物理_6-5宇宙航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宇宙航行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这就要求学生应该知道什么是环绕速度,会通过公式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为什么人造卫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学生还应该知道什么是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什么情况下卫星达到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本节重点讲述了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推导了第一宇宙速度,并介绍了第二、第三宇宙速度,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实例,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见证,体现了知识的力量,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教材不但介绍了人造卫星中一些基本理论,更是在其中渗透了很多研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物理方法。因此本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 宇宙航行 学情分析: 从知识层面来看,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规律,具备了解决宇宙航行问题的知识基础。另外,通过本章前四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其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人造地球卫星的原理尚不清楚,对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也需要进一步的了解。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思维规律来看,高一学生的思维方式尚处在由初

中形象思维为主向高中抽象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容易接受表象的知识,但对知识体系的条理性掌握、对易混淆知识的辨别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对人造地球卫星原理的理解和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难点在于对卫星运行速度与卫星发射速度的区别,以及对卫星运行规律的理解。 1、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速度是下列的() A.一定等于7.9 km/s B.等于或小于7.9 km/s C.一定大于7.9 km/s D.介于7.9~11.2 km/s之间 【答案】B 2、某行星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3,半径为地球半径的3倍,则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 A.9倍B.1/3 C.3倍D.1/9 【答案】B 3、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率v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t物体以速率v落回手中.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则该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A. B. C. D. 【答案】C 4、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率v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t物体以速率v落回手中.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求该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课堂观察评价记录表 日期 2016-05-04班级高一19班学科物理执教人记录人高连海、赵美庆、贾玉芬 课题宇宙航行观议课研究主题本节课达到的效果 项 目评价指标及得分案例与评析 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 现出来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 的基本特征) 2 4 6 8 10 10 学生基本都能自主探究问题 20 学习状态(包括注意、倾听、参与、 交往、思维、情绪、生成等状态)

高一下学期物理第六章6.5《宇宙航行》导学案(人教版必修2)

【知识准备】 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其水平方向的位移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其受力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学习】 一.卫星发射 1.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做怎样的运动?增大水平抛出的速度,物体的水平位移会怎样?物体的运动还是平抛运动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初速度增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会怎样?此时物体做什么样的运动?这个速度应该怎样求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若继续增加初速度,物体将做怎么的运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如何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宇宙速度 1.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第二宇宙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是第三宇宙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卫星运动 1.试讨论如果的轨道是圆形轨道,卫星的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