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化产冷鼓工段岗位正常操作规程

焦化厂化产冷鼓工段岗位正常操作规程

1、初冷器的正常操作:

1).调节初冷器上、下段冷却水量,保证上段、下段煤气温度合适,使初冷后煤气温度符合技术规定。

2).检查初冷器阻力,确保上、下段冷凝液喷洒管畅通,定期用热氨水冲洗初冷器,防止阻力增大。

3).调节各初冷器的进、出口煤气量,调节冷却水量,确保各初冷器出口煤气温差不大于3℃。

4).检查初冷器及初冷器前后煤气管线排液管及水封排液管是否畅通,每班需吹扫一次,确保各退液管及水封畅通。

5).检查设备、管道、阀门、有无破裂、跑、冒、滴、漏现象,出现及时处理。

2、鼓风机的正常操作:

1).检查风机轴承温度、轴位移、机体振动是否正常,严禁机组在临界转速位运行,确保机组运行平稳,电机电流稳定。

2).保证鼓风机吸力、压力在规定值内,从而确保集气管压力符合要求。根据焦炉煤气量变化,调节液力偶合器转速,或大循环管来控制焦炉集气管压力。风机吸力、压力稳定。

3).风机冷凝液管每班至少用蒸汽清扫一次,冬季两次以确保畅通。

4).检查油站润滑系统、油温、油压是否正常,确保油站油位、

油温、油压符合要求。

5).检查液力偶合器油箱油位符合要求,检查偶合器进、出口油温,出口油压是否正常。

6).定期化验润滑油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不合格需及时更换,定期给各系统润滑点按规定加润滑油脂。

7).检查风机水封槽冷凝液的液位,及时启动液下泵外排。

8).检查风机各润滑点回油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处理。

9).备用风机每班盘车一次,每次盘1/4圈。

10).做好原始记录,每小时记录一次,要求填写真实、清晰、公正。

3、电捕焦油器的正常工作:

1).调整控制好电捕绝缘箱温度在90~110℃。

2).调整好绝缘箱瓷瓶保护氮气压力、流量,使绝缘箱不被污染。

3).检查电捕阻力情况,定期用热氨水冲洗。

4).根据煤气含焦油量调整二次电压,使电捕焦油器后煤气含焦油量合格。

5).检查电捕排液管及水封是否畅通,及时外排冷凝液,每班清扫一次排液管。

6).稳定煤气含氧量,煤气含氧量超标时及时查明原因消除。

4、冷凝岗位各泵槽正常操作:

1).调整循环氨水泵的泵压,使焦炉集气管氨水喷洒压力保持

在0.2~0.25MPa,高压氨水泵定期启动,压力能满足集气管清扫要求。

2).保证各槽的液位正常,不溢槽,不能抽空。

3).按时巡查设备运行情况,检查各泵的润滑情况,要求视镜2/3。

4).调整剩余氨水泵流量,使其与氨水处理岗位处理量适合。

5).按时排放沉积在各氨水槽底部的焦油,保证外供氨水不带焦油。

6).检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刮板机的运行情况,减速机的油质油量,出渣情况及时运走油渣。

7).调节机槽油水界面,及时调油,保证焦油不带水,氨水不带油。

8).检查废液收集槽,凝结水槽液位及时外送。

9).检查尾气洗净塔的运行情况,洗净液喷洒效果,定期外排废水,补充新鲜循环水,确保洗涤效果。

10).焦油槽脱水,蒸汽加热保温使焦油符合要求,焦油的输送管道,在输送前后都必须用蒸汽吹扫干净。

冷鼓工段技术操作规程(成型)

冷鼓工段工艺流程简介 从焦炉来的荒煤气、氨水、焦油首先在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荒煤气从分离器上部进入初冷器;氨水焦油混合液则由分离器直接流出,进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其他生产单元产生的各种含油冷凝液(机前下液、电捕下液等),一起进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由气液分离器来的氨水焦油混合液自流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在槽内经重力分离作用,上部为澄清氨水,连续满流至循环氨水槽,氨水经循环氨水泵加压后,部分送焦炉桥管处喷洒冷却荒煤气;部分经除焦油器除焦油后送至剩余氨水槽,除掉的焦油流至地下放空槽。澄清槽中部的焦油,自流入焦油中间槽。焦油渣则沉淀于澄清槽底部,经链条刮板机连续刮出槽外,送备煤车间。剩余氨水根据剩余氨水槽的液位,经剩余氨水泵输送到碳铵工段。 来自气液分离器的煤气由顶部自上而下通过初冷器,经上段循环水间接冷却,使煤气由75~85℃降温至38~40℃,再经下段低温水间接冷却,使煤气进一步降温至21~25℃。 初冷器上下段间设有断塔盘,不仅能使煤气在初冷器内被分段冷却,而且还具有焦油洗萘、除尘的作用。在初冷器产生的冷凝液和循环喷洒洗涤液一同经回水管满流到冷凝液槽。当冷凝液槽液位高于满流口时,冷凝液满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地下槽,再经由冷凝液泵压出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为保证初冷器效果,初冷器设有上、下段冷凝液循环喷洒、洗涤、冲刷清洗冷却管束附着的焦油、萘和煤尘装置,从而提高了初冷器冷却效率,为使冷凝液中含有足够的轻焦油保持较高的溶萘作用,从气浮除油机取出一定量的新鲜的轻焦油补充到冷凝液中。 经初冷器冷却和洗萘的煤气仍含有5~10g/m3的焦油雾,经煤气鼓风机加压后送至电捕焦油器。在风机出口总管上设有煤气大循环管,用大循环管或风机变频调节鼓风机的输出煤气量。鼓风机运转频率与集气管压力连锁,改变鼓风机运转速度保证集气管压力稳定。 在风机下液管上设有蒸汽管,定时清扫下液管,防止下液管堵塞,造成风机内积液冲击叶轮,损坏设备。在风机出口管上设有蒸汽管道,必要时可用低压蒸汽和下液管蒸汽进行暖机,使附着在机壳内及叶轮上的油污清除。鼓风机轴承增速箱所需的润滑油是由专门设置的润滑油站提供。鼓风机及其前后煤气管道的冷凝液均收集于风机水封槽,满流到地下放空槽,由液下泵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焦化厂冷鼓工段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焦化厂冷鼓工段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前言 焦化厂冷鼓工段是冶金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是高危岗位,必须严格实施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工人操作安全。本文档旨在规范焦化厂冷鼓工段岗位操作,确保岗位操作安全和生产效率。 岗位简介 冷鼓是焦化厂的主要设备之一,属于高温、高压、易燃、有毒性的设备。冷鼓工段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可担任该岗位。 作业前准备 1.岗位人员必须参加焦化厂提供的安全教育和操作培训,且必须持有合法的工作证件。 2.岗位人员应该对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规范、现场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做好安全措施的准备。 操作流程 1.操作前必须进行岗前交接,了解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冷鼓状态、油水温度、加油情况等。 2.制定操作方案,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操作。岗位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指导书进行操作。 3.操作期间必须时刻关注设备运转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机处理。 4.岗位操作期间必须保持清醒,不能饮酒、吸烟或使用兴奋剂等影响判断力和反应能力的物品。 安全措施 1.岗位人员必须配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防护眼镜等,并进行好个人卫生和健康保护。

2.设备操作期间必须进行设备封锁和标识,严禁他人擅自进入作业区域和接近设备。 3.作业期间必须维持设备工作更精细,如发现设备异常、温度过高等危险情况,应立刻停机处理。 4.维护操作现场清洁卫生,并对操作期间产生的废弃物等进行及时清理和处理。 紧急处理 1.若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按照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置。 2.如发生人员伤害事故,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予以救治。 3.如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或无法处理的情况,应立即上报相关管理部门和领导。 其他 在焦化厂冷鼓工段岗位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同时,操作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断完善操作规程和技术措施,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焦化厂化产车间岗位操作规程

冷鼓工段槽区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1工艺说明 从气液分离器来的焦炉煤气,经横管式初冷器冷却到19-23℃,进入电捕焦油器,煤气中焦油雾在高压电场作用下被负电荷化,并沉淀于沉淀极上,焦油从沉淀极流至电捕焦油器底部,经水封槽流至风机房地下放空槽。煤气从电捕焦油器出来,经鼓风机加压送入脱硫工段。 初冷器上段冷凝液经上段水封进入上段冷凝液槽。下段冷凝液经下段水封进入下段冷凝液槽。在下段冷凝液槽内冷凝液与用焦油中间泵连续送来的焦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用下段冷凝液泵送至初冷器下段喷洒洗萘。多余的冷凝液满流到上段冷凝液槽,用上段冷凝液泵送至机械化澄清槽,同时可视情况用上段冷凝液泵在初冷器上段进行喷洒。 从气液分离器来的焦油氨水混合进入机械化焦油氨水澄清槽,经过澄清分成三层:上层为氨水,中层为焦油,下层为焦油渣。焦油渣由刮板机连续刮出;焦油自动压入焦油中间槽,由焦油中间泵送入焦油槽,槽内通入蒸汽进行加热脱水,由焦油外送泵送往油库焦油贮槽;氨水满流至循环氨水槽,由循环氨水泵和高压氨水泵分别送焦炉冷却荒煤气和实现无烟装煤。循环氨水泵将多余循环氨水送入除焦油器,除去氨水中的焦油后自流到剩余氨水槽,经剩余氨水泵送入蒸氨塔。2技术规定 2.1 初冷器部分: 2.1.1器前荒煤气温度: 78-86℃; 2.1.2器后煤气各点温度: 19-23℃; 2.1.3一段循环水进口温度: ≤35℃; 2.1.4二段低温水进口温度: ≤18℃; 2.1.5阻力: ≤1000Pa; 2.1.6初冷器前吸力: ~2000Pa; 2.1.7初冷器后煤气含萘:

≤200mg/m3 2.2 电捕焦油器部分: 2.2.1 煤气含氧: ≤1 %; 2.2.2 处理煤气量: 28000~35000Nm3/h2台;2.2.3 出电捕煤气中焦油雾含量:≤50mg/m3; 2.2.4 额定电流: 1500mA; 2.2.5 额定电压: 65KV;工作电压:30~55KV; 2.2.6 绝缘箱充氮气量: 单台10~20m3/h; 2.2.7 绝缘箱温度: 60~100℃; 2.2.8 阻力: ≤500pa; 2.3 其它部分: 2.3.1循环氨水泵出口压力 >0.5MPa; 2.3.2电机轴承温度 ≤75℃; 2.3.3剩余氨水量 20~35m3/h;

焦化厂化产冷鼓工段开机、停机及倒换操作规程

焦化厂化产冷鼓工段 开机、停机及倒换操作规程 1、初冷器的开、停、倒换操作: ⑴、开初冷器: 1).检查各阀门的严密情况,确保其灵活好用。 2).检查上、下段的冷却水系统供水是否正常。 3).各水封槽已注满水,各处仪表齐全完好。 4).打开欲开初冷器的上、下段排液管阀门,用蒸汽吹扫确保畅通。 5).打开初冷器顶部放散,打开通入器体的蒸汽(或氮气)阀门,通入蒸汽(或氮气),待放散冒出大部分蒸汽(或氮气)后,取样做含氧分析合格后,关小蒸汽(或氮气)。 6).煤气系统运行正常后,按离心泵的启动操作步骤启动上、下段冷凝液喷洒泵,调节泵压、循环量,使系统形成循环。 7).打开上段循环冷却水,入口阀门,慢慢打开初冷器出口阀。 8).打开煤气入口阀通煤气,同时关闭蒸汽(或氮气)阀,关闭放散。 9).煤气走通后,根据煤气温度情况开下段冷却水上水阀出口阀,调节冷却水量,使初冷器后煤气温度符合要求。 ⑵、停初冷器: 1).关闭煤气进出口阀门。

2).依次关闭循环水,制冷水入口阀门,并将各段冷却水放空。 3).关闭冷凝液循环喷洒泵出口阀,停上、下段喷洒泵,并将管道内冷凝液放空,并用蒸汽吹扫冷凝液管。 4).打开顶部放散,打开蒸汽管道阀,赶初冷器内煤气,待放散冒出大量蒸汽后,关闭蒸汽,关闭放散,待冷却后放净器内冷凝液,初冷器通入氮气处于备用状态。 ⑶、倒初冷器: 1).按开工操作开待用初冷器。 2).正常后,关闭停用初冷器煤气进出口阀门,关闭冷却水进出口阀门,并放掉系统积液,清扫作为备用或进行检修。 3).调整运行初冷器冷却水量,使温度符合要求。 4).启动运行初冷器的冷凝液喷洒系统。 ⑷、热氨水冲洗运行初冷器: 1).初冷器的阻力>1000Pa时,初冷后煤气温度不符合要求,需清扫。 2).打开循环氨水泵到初冷器的氨水管阀门,停上段冷凝液喷洒泵。 3).打开入初冷器的上段氨水阀,对初冷器进行热氨水喷洒清洗。 4).注意煤气温度变化,及时调节冷却水量。 5).清扫完毕后,关闭氨水阀,启动上段冷凝液喷洒泵。 2、电捕焦油器的开停、倒换操作:

焦化厂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章焦炉基本知识 第一节、焦炉的基本设计参数 一、炉型: 焦炉炉型为4×30孔99—Ⅲ型,其特点是,两分火道,煤气侧入,单热式焦炉,每座焦炉30个炭化室,31个燃烧室,横向蓄热式,燃烧室斜道等部位采用硅砖砌筑,蓄热室、炉顶采用粘土砖砌筑。 二、设计参数: 炭灰室全长6552㎜,有效长5872㎜,全高3040㎜,有效高2760㎜,平均宽340㎜,机侧宽330㎜,焦侧宽350㎜,锥度20㎜,炭化室中心距876㎜,有效容积 5.51m³,立火道中心距351㎜,每个燃烧室立火道数:17个,其中机侧9个,焦侧8个,两组(四座)焦炉立火道总数为2116个。 三、设计能力: 年产机焦25万吨:年产煤焦油1.25万吨,每一炭化室装干煤量4.1 吨,设计结焦时间12小时(顶装煤)。 第二节、主要技术指标 一、温度指标: 1、标准温度:入炉煤水份保持8~10%,结焦时间12小时,标准温度为机侧1240℃,焦侧1260℃(待测)。 2、焦饼中心温度1000±50℃。 3、蓄热室顶部温度应为立火道温度的87~90%,大约差150℃不得超过1250℃。

5、所有火道换向后,实测温度不得超过1450℃,边火道温度应比中间火道温度低20~30℃,但不得低于1100℃。 6、炉头温度以焦炭成熟为准,一般不低于1100℃。 7、总烟道温度保持在180~240℃为宜,分烟道温度350~400℃,小烟道温度不大于450℃。 8、机焦侧代表火道温度差为20℃(机+ 20℃=焦),在有计划改变结焦时间时,每班变动火道温度不超过20℃,昼夜不超过60℃。 9、集气槽温度80~100℃。 二、压力指标: 1、焦炉炭化室任一点在结焦全过程始终为正压,所以集气槽压力应保持4~6㎜水柱为宜,严禁负压操作。 2、炉顶看火孔压力应保持在17~ 24㎜水柱。 3、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不小于0.5㎜水柱。 4、总烟道吸力保持在17~24㎜水柱。 5、回炉煤气总压应保持在80~150㎜水(约800~1500Pa),不得低于600Pa(60㎜水柱)分压以满足生产需要为准,一般不低于200Pa(20㎜水)。 6、空气过剩系数a值保持在1.2~1.25之间。 三、鼓冷主要技术指标: 1、初冷塔前煤气温度:80±5℃。 2、初冷塔后煤气温度:30~35℃。

冷鼓工段技术操作规程

冷鼓工段技术操作规程 冷鼓是一种重要的工段,主要用于冷却和干燥物料。为了保证冷鼓工 段的安全和高效运行,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技术操作规程。以下是一个冷鼓 工段技术操作规程的范本,具体操作规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一、工作前准备 1.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岗位资格,经过培训并取得操作证书。 2.检查冷鼓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3.检查冷鼓设备的冷却介质供应,确保供应充足。 4.检查冷鼓设备的电气系统,确保安全可靠。 二、操作流程 1.打开冷鼓进料和出料口,并确认调节阀的开关状态。 2.打开冷鼓冷却介质供应,注意调节冷却介质流量和温度。 3.接通冷鼓的电源并启动冷鼓设备。 4.根据需要调节冷鼓设备的转速和进料速度。 5.观察冷鼓操作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如物料温度、湿度、干燥度等, 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6.定期检查冷鼓设备的冷却介质供应情况,及时补充和调节冷却介质。 7.定期检查冷鼓设备的安全阀和控制阀门,确保其正常工作。 8.定期检查冷鼓设备的电气系统,及时清理电路和接线端子。

9.操作结束后,关闭冷鼓进料和出料口,并断开冷却介质供应。 10.关闭冷鼓设备的电源。 11.清理冷鼓设备和周围环境,保持工作现场的整洁。 三、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触摸或拆除冷鼓设备,以免引起电击或其他意外。 2.在操作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冷鼓设备的转速和进料速度,避免意外发生。 3.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周围环境干燥,避免冷鼓设备受潮。 4.在清理冷鼓设备和周围环境时,应切断电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定期对冷鼓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磨损零件,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6.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负责人处理。 通过执行以上的冷鼓工段技术操作规程,能够确保冷鼓工段的安全和高效运行,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设备和工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际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冷鼓工段岗位技术操作规程与问答

风机工技术操作(参考资料) 一、风机的开工操作 1、鼓风机在开车前必须与主任、值班长、中控室进行联系,通知厂调度、电工、仪表工、维修工到场。通知焦炉地下室和上升管工。 2、暖机:用蒸汽清扫下液管,暖机温度为40-45℃,不超过70℃,时间不能太长。 3、暖机过程中要不断盘车,并且要把暖机颤声道冷凝液随时放掉。 4、开电加热器使油箱温度高于25℃,然后启动工作油泵,使油系统投入运行,并检查各润滑点及高位油箱回位情况。 5、检查液力耦合器操作面板各参数符合技术要求。 6、关闭鼓风机前后下液管阀门,打开鼓风机进口煤气阀门。 7、接到中控室或值班长、值班主任通知手动操作启动风机电机,待风机电机运转正常后,逐渐调节液力耦合器,提高风机转速。 8、当机后压力接近4-5Kpa时,逐渐开启风机出口阀门,同时继续增加风机转速,接近风机临界转速区(3200-3800)时迅速增速,越过临界转速区,使风机在临界转速区外运行。 9、开工过程中由于煤气量发生少,为了保证集气管压力稳定和鼓风机的正常运行,应以大循环管来进行调整,此后随煤气量的增大逐渐关小大循环,直至完全关闭。 10、当鼓风机运行稳定后,与中控室及焦炉上升管工、地下室

联系,把鼓风机和焦炉门行管翻板、地下室翻板,由手动切换为自动 11、鼓风机运行稳定后,打开风机前后下液阀门,并定期清扫下液管,保证下液管排液畅通。 12、鼓风机启动后,要认真检查轴承温度、机体振动、油温、油压,有问题及时处理。(仪表工要把连锁加上)。 13、鼓风机正常运行后转入正常生产,应坚持巡回检查,并认真做好开机记录。 二、鼓风机停机操作 1、与煤气用户和相关生产岗位联系,并通知调度,共同做好停机和停煤气准备。 2、接到值班长、值班主任停机指令后,降低风机转速(到临界转速时,迅速越过)。同时慢关风机出口阀门,然后按停机按钮停鼓风机,关闭风机煤气进口阀门。 3、打开蒸汽阀门,清扫风机机体内部及排液管(清扫温度部超过70℃),同时进行盘车,把转子上的附着物清扫干净。 4、风机停机后,工作油泵和水泵继续运行至少半小时后在停。 5、清扫完毕,停蒸汽、凉机,放掉冷凝液,关闭排液阀门。 6、长时间停机,应关闭油冷却器冷却水阀门,并放空油冷却器内液体,冬季防止冻坏设备。 7、鼓风机停机后,要做好停机记录,详细记录停机原因及时间。 8、鼓风机停机后,每班要在转子转动灵活情况下盘车1/4转。 三、鼓风机换机操作

焦化厂化产冷鼓工段突发紧急及特殊操作规程

焦化厂化产冷鼓工段 突发紧急及特殊操作规程 1、鼓风机部分: ⑴、突然停高压电: 1).迅速关闭煤气出口阀门,主电机开关打至停机位置。 2).液力偶合器调节由自动转换为手动,调节执行机构归零。 3).关闭煤气入口阀门,吹扫机体及各下液管。 4).与相关部门联系,询问停电原因,做好记录,做好来电后开车准备。 ⑵、突然停低压电: 1).若油站油泵未停,不影响风机运行,坚持生产,通知有关领导,联系有关部门尽快供电。 2).若风机因低压控制电路停电造成停机时,按停机处理。 ⑶、突然停水: 1).油冷却器启用另一路水,坚持生产,通知有关领导。 2).通知有关部门,尽快恢复供水,若两路水都停,机组轴瓦温度超过规定值后,且水还没有供给,立即停车。 3).做好供水恢复后,开车准备。 ⑷、突然停蒸汽: 1).询问相关部分原因; 2).尽快恢复,以便于吹扫排液管。 ⑸、遇到下列情况之一鼓风机司机有权紧急停机:

1).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或机体内有磨刮声时; 2).任意轴承或密封处发生冒烟时; 3).进油管路上油压下降至0.08MPa,而连锁辅助油泵投入工作后,油压仍低于0.05MPa时; 4).轴承温度急剧升高到75℃以上,采用各种措施仍不能下降时; 5).鼓风机转子的轴向位移大于0.5㎜,采用各种措施后轴向位移继续增大时; 6).风机前煤气管道着火时; 7).油箱的油位下降至最低油位线,加入新油,油位仍继续下降且得不到控制时; 2、电捕焦油器部分: ⑴、突然停电:立即拉下电捕电闸,接地放电,并向上级主管汇报,做好来电后开工准备,做好记录,询问停电原因送电时间,若停电时间较长则按停工处理。 ⑵、突然停汽:注意电捕绝缘箱温度,当绝缘箱温度低于80℃时,停电捕的供电,询问停汽的原因,恢复供冷时间,做好记录,做好送汽后开车准备。 3、初冷器部分: ⑴、突然停循环水:短时停水,增大初冷器的制冷水量,控制器后煤气温度﹤30℃,长时间停水,将备用初冷器投入,增加冷却水量维护生产,询问停水原因及恢复供水时间,做好记录。

化产车间冷鼓工段班组级培训教案

化产车间冷鼓工段班组级培训教案 1 岗位安全职责,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规程; 1.1岗位安全职责 1、冷鼓操作工是本岗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岗位安全负责。 2、负责本岗位所有设备的维护使用和保养。 3、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4、负责供焦炉足够的、高质量的循环氨水,负责泵房所属各泵的开、停和维护。 5、负责所属设备的开车、停车、换车的操作和维护,按时做好记录,保证安全生产。 6、负责本岗位的工具、消防器材、公用物品的保管维护。 7、负责搞好所属设备和室内外的环境卫生。 8、经常检查各油槽、水槽的液位,保证不溢流,不抽空。 9、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初冷器煤气温度,调节上水量,保证各段煤气温度符合要求。 10、负责焦油的压、倒、脱水、联系化验和输送,保证焦油管道不堵塞。 11、负责调节焦炉集气管压力,保持机前吸力,机后压力稳定、正常。 12、负责清除初冷器前后煤气横管、鼓风机前后煤气横管、鼓风机机体、电捕前后煤气横管及电捕本体的煤气冷凝液。 13、经常检查设备、管道、阀门、泵加以维护,不得漏水、漏油、漏汽,如发现应及时处理。 14、本岗位发生事故应妥善处理,并向班长及调度汇报。 15、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 1.2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初冷器的开车 a、打开初冷器冷凝液排出管。 b、打开顶部煤气放散管,通蒸汽赶空气,待放散管见大量蒸汽后停汽。开 正压煤气吹扫,在放散处做防爆试验,合格后关闭放散及正压煤气吹扫阀门。 c、开煤气进口阀门,再开煤气出口阀门,使煤气顺利通过初冷器。 d、启动上下段冷凝液喷洒,注意调节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槽液位。 e、当煤气出口温度超过30℃时,开循环水和制冷水进出口阀门,调节水量, 使煤气出口温度符合要求。 2)初冷器的停车

冷鼓冷凝泵工操作

冷凝泵工操作规程 一、岗位职责 1、在冷鼓工段长、班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负责供给焦炉循环氨水确保压力稳定,到达煤气降温效果。 3、各运行设备使用时严禁控制泵入口阀,调节泵出口阀。 4、检查机械化澄清槽焦油、氨水、焦油渣别离情况,必须做到别离焦油不带渣,氨水少带浮油。 5、经常检查各下液池液位,使用液下泵时,严禁露泵头,低液位操作,多余下液及时排入机械化澄清槽。经常检查各槽液位,确保警戒线内操作 6、焦油中间槽焦油及时到至焦油贮槽。 7、剩余氨水及时送至熄焦池。 8、经常检查各槽液位,确保警戒线内操作。 二、工艺流程 1、氨水流程 循环氨水槽→循环氨水泵→回炉氨水管→桥管→集气管→负压管→气液别离器→机械化澄清槽→返回循环氨水槽。 2、煤焦油流程: 机械化澄清槽→压油器→焦油中间槽→焦油泵→焦油贮槽→焦油泵→外售 三、设备结构

四、操作规程 〔一〕除油机技术操作规程 1、除油机开机操作 检查各部是否符合启动要求,各点润滑油是否加注〔运行10天重新更换机油〕。将电源输入电控柜,再按以下程序启动: 1.1 先打开除油机进水阀,几分钟后观察液位与分仓围堰基本平齐时,方可启动电机。 1.2 首先启动第一台曝气机,使其电机顺时针方向旋转,每隔3-5秒再依次开动二、三、四、五台曝气机,使其旋转方向一致。 1.3 启动两侧刮油机,查看刮油板是否刮油,刮油板与堰边之间间隙为 0.5-2mm,如间隙过大或过小,则停机调整之。 1.4 调整各仓液位,使其处于最正确工作状态:各仓刮油机刮板刮油正常,机内基本无飘油或除油机各仓处于轻微溢流状态。 2、停机操作 2.1如果设备停止进水应确保在短时间内〔2-3分钟〕停止设备运行,以防

焦化厂化产冷鼓工段岗位正常操作规程

焦化厂化产冷鼓工段岗位正常操作规程 1、初冷器的正常操作: 1).调节初冷器上、下段冷却水量,保证上段、下段煤气温度合适,使初冷后煤气温度符合技术规定。 2).检查初冷器阻力,确保上、下段冷凝液喷洒管畅通,定期用热氨水冲洗初冷器,防止阻力增大。 3).调节各初冷器的进、出口煤气量,调节冷却水量,确保各初冷器出口煤气温差不大于3℃。 4).检查初冷器及初冷器前后煤气管线排液管及水封排液管是否畅通,每班需吹扫一次,确保各退液管及水封畅通。 5).检查设备、管道、阀门、有无破裂、跑、冒、滴、漏现象,出现及时处理。 2、鼓风机的正常操作: 1).检查风机轴承温度、轴位移、机体振动是否正常,严禁机组在临界转速位运行,确保机组运行平稳,电机电流稳定。 2).保证鼓风机吸力、压力在规定值内,从而确保集气管压力符合要求。根据焦炉煤气量变化,调节液力偶合器转速,或大循环管来控制焦炉集气管压力。风机吸力、压力稳定。 3).风机冷凝液管每班至少用蒸汽清扫一次,冬季两次以确保畅通。 4).检查油站润滑系统、油温、油压是否正常,确保油站油位、

油温、油压符合要求。 5).检查液力偶合器油箱油位符合要求,检查偶合器进、出口油温,出口油压是否正常。 6).定期化验润滑油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不合格需及时更换,定期给各系统润滑点按规定加润滑油脂。 7).检查风机水封槽冷凝液的液位,及时启动液下泵外排。 8).检查风机各润滑点回油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处理。 9).备用风机每班盘车一次,每次盘1/4圈。 10).做好原始记录,每小时记录一次,要求填写真实、清晰、公正。 3、电捕焦油器的正常工作: 1).调整控制好电捕绝缘箱温度在90~110℃。 2).调整好绝缘箱瓷瓶保护氮气压力、流量,使绝缘箱不被污染。 3).检查电捕阻力情况,定期用热氨水冲洗。 4).根据煤气含焦油量调整二次电压,使电捕焦油器后煤气含焦油量合格。 5).检查电捕排液管及水封是否畅通,及时外排冷凝液,每班清扫一次排液管。 6).稳定煤气含氧量,煤气含氧量超标时及时查明原因消除。 4、冷凝岗位各泵槽正常操作: 1).调整循环氨水泵的泵压,使焦炉集气管氨水喷洒压力保持

冷鼓工段安全工艺培训教材

冷鼓工段安全工艺培训教材 1. 前言 在冷鼓工段进行工作时,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本教材旨在向工作人员介绍冷鼓工段的安全工艺要点和操作规程。 2. 冷鼓工段概述 冷鼓工段是指用于冷却和凝结生产过程中高温气体的设备和装置。其主要工艺流程包括:进料口、冷却器、凝结器、出料口等。在操作冷鼓工段时,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并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以确保安全可靠。 3. 安全工艺要点 3.1. 确保设备完好 在进行冷鼓工段操作前,需要先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包括冷却器、凝结器等主要部件。确保设备无任何漏洞、破损或异味,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工作,以免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严格操作规程 在操作冷鼓工段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包括调整出料口的压力、控制冷却器的温度等等。不可随意调整或改动工艺参数,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定期清洁设备

冷鼓工段操作后,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及时清理污垢和异物,保持设备的通畅,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并防止堵塞或泄漏的情况 发生。 4. 安全操作技巧 4.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在进行冷鼓工段操作时,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相关标准的个人防护 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4.2. 注意操作环境 在冷鼓工段操作中,需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以避免操作过程中 发生危险事故。如操作时遇到雷雨天气,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撤离工作 现场。 4.3. 紧急救援措施 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掌握正确的救援措施。如发生火灾,应立即向 消防部门报警,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逃生和灭火工作。 5. 安全意识培养 5.1. 定期培训 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包括冷鼓工段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巧等,以增强工作人员应对紧急情 况的能力。 5.2. 安全演练

化产鼓风机工冷凝工电捕工岗位工作标准及操作规程

化产鼓风机工冷凝工电捕工岗位工作标准及操作规程 一、岗位慨况 从集气管来的煤气、氨水、焦油、焦油渣经气液分离器,上部煤气进入初冷器冷却后到电捕,然后用煤气鼓风机抽送至下道工序。下部的氨水、焦油、焦油渣进入机械化澄清槽静置分离,上层氨水自流入循环氨水槽用循环氨水泵抽送至焦炉集气管喷洒冷却煤气,剩余氨水用泵送入蒸氨塔脱氨剩余的废水自流到污水站处理,合格后送炼焦使用。中层焦油通过调节器连续压送至焦油中间槽用小焦油泵抽送至焦油大槽,用蒸汽间接加热至80—90℃脱水后用焦油泵外卖或焦油深加工。 二、岗位素质特别要求 (1)熟练掌握鼓冷工序应急救援应急预案。 (2)掌握危害品知识,性能、特性、危害及防范措施。 三、工艺流程 (1)煤气 焦炉—上升管—桥管—集气槽—门型管—吸气管—气液分离器—初冷器—电捕—鼓风机—脱硫工段—硫铵工段—粗笨工段:管式炉锅炉焦炉其它用户(2)氨水 集气槽—焦油盒—吸气管—气液分离器—机械化

澄清槽—循环氨水槽—循环氨水泵—集气槽 (3)焦油 集气槽—焦油盒—吸气管—气液分离器—机械化澄清槽—焦油中间槽—焦油泵—焦油贮槽—焦油泵:外卖 焦油深加工 四、作业条件 (1)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经过操作培训取得上岗合格证。 (2)煤气压力、循环氨水压力、给水系统压力、流量稳定合符要求。 (3)设备和工具:设备质量和维护检修质量良好,一般的维护工具齐全。 (4)安全防护:消防设施,清污分流设施,防雷电设施等齐全良好。 (5)环境状态生产区域封闭管理。 (6)现场定置管理:设备卫生见本色、地面卫生无杂物、物品堆放整洁、设备完好、工具齐全好用。 (7)成本控制:焦油指标控制在最佳效益范围。 五、作业标准 鼓风机工、冷凝泵工、电捕工岗位作业标准

焦化厂(煤焦化)冷鼓工段工艺简介与工艺流程

焦化厂(煤焦化) 化产冷鼓工段工艺简介与工艺流程 一、工艺简介: 1、来自焦炉~80℃左右的荒煤气首先通过气液分离器实现气液分离,分离出的粗煤气由上部出来,进入横管初冷器分两端冷却。 2、分离下来的焦油、氨水和焦油渣一起进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分离。 3、初冷器分上、下两段,煤气上进下出,冷却水下进上出,煤气在初冷器上段与冷却管内的循环水换热,从~80℃冷却~45℃,循环水由32℃升至40℃,然后煤气进入初冷器下段与冷却管内的制冷水换热,煤气从~45℃冷却到21~22℃,制冷水由16℃升至23℃。 4、初冷后煤气从下部进入电捕焦油器,自下而上通过电捕焦油器蜂窝管,依靠电捕内高压场对气体的电离作用,气体中的焦油雾滴被电离下来(电捕后要求煤气中含焦油﹤20mg/m3),电捕后煤气进入离心鼓风机进行加压之后送往硫铵工段。 5、初冷器的煤气冷凝液分别由初冷器上段和下段流出,分别经初冷器水封槽后进入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槽,分别由上段冷凝液泵和下段冷凝液泵加压后送至初冷器上、下喷淋,如此循环使用,以清除管壁上的焦油、萘等杂质,保证了初冷器的冷却效果,

多余冷凝液由下段冷凝液循环泵抽送至气液分离器前荒煤气管道。 6、经常化验冷凝液焦油含萘量,定期从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压至上、下段冷凝液槽一部分轻质焦油,以提高冷凝液焦油的吸萘效果。从而保证初冷却效果。 7、从气液分离器分离的焦油、氨水与焦油渣自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澄清后分离成三层,上层为氨水,中层为焦油,下层为焦油渣。 8、分离的氨水溢流至循环氨水槽,然后由循环氨水泵抽送至焦炉集气管循环喷洒冷却荒煤气。 9、定期用高压氨水泵抽送一部分送焦炉清扫集气管。当初冷器电捕焦油器、洗脱苯终冷器塔需要清扫时,从循环氨水泵后抽出一部分定期清扫,多余的氨水由循环氨水泵抽送至剩余氨水槽,剩余氨水中的焦油充分沉降分离后用剩余氨水泵送至硫铵工段进行蒸氨。 10、焦油调至焦油中间槽贮存,当达到一定液位时用焦油泵送至焦油槽贮存脱水,定期用焦油泵送至罐区或装车平台装车外售。 11、分离的焦油渣定期送往锅炉煤场作燃料。 12、各设备的蒸汽冷凝液均接掺入凝结水槽,定期用凝结水泵送至锅炉房经电捕焦油器捕集下来的焦油排入电捕水封槽,由电捕水封槽液下泵送至气液分离器前荒煤气总管,当沉淀管用循环氨水冲洗时,冲洗液排入电捕水封槽,用电捕水封槽液下泵加

焦化厂冷鼓工段操作规程

焦化厂冷鼓工段操作规程 二冷鼓工段交、接班制 2.1交班 2.1.1交班者交班前必须做完本班应做的各项工作,处理当班发生的事故,为下一班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 2.1.2交班者应向接班者详细交待本班的生产情况,设备运转情况,安全生产情况以及班内发生的异常情况和处理方法。如设备的开、停、调用以及管道、阀门的开关更动情况等均应详细记载于交班簿上。 2.1.3交班前所有工具应保持良好齐全,并放置在指定地点。 1.2.1.4交班前应做好设备及室内、外清洁卫生。 2.2接班 .2.2.1接班者应提前十五分钟来到工作岗位,做好接班的准备工作,参加班前会,并全面检查本岗位生产、设备、安全和生产记录是否完整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向班长和交班者问清楚,提出意见,必要时应由交班者处理正常后再接班。否则发生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

2.2.2接班者经全面认真检查后,认为无异常情况,交班者方可下班。交接班时发生故障,由两班共同处理,在征得下一班同意后交班者方可离开工作岗位。2.2.3若接班者因故未按时前来接班,此岗位交班者应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或下班。 2.2.4不得在工作岗位外马虎交、接班。 2.3车间主任职责 对车间生产、安全、产品、质量、产量、动力、原材料消耗、设备管理等负有全面责任,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工作。为此,必须做到: 2.3.1熟悉本车间生产工艺和操作技术,全面负责车间的生产领导,组织调配好劳动生产人员,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确保上级下达给车间的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 2.3.2每天掌握完成生产任务的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组织班组长或车间全体职工研究分析,加以解决,并制定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2.3.3抓好质量、安全活动,组织好全面质量教育和全面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检查监督各岗位操作规程和各项制度的执行。发生事故应及时向车间调度汇报,做到四不放过。 2.3.4全面负责车间的设备管理,制定好管理制度。 2.3.5做好生产工作总结。 2.3.6搞好本车间精细化管理及企业文化建设。 2.4班长职责 1.4.1班长在车间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本班生产领导,调配好本班岗位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率领全班同志共同努力,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本班生产任务。 2.4.2认真开好班会,研究分析本班生产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向工段汇报。 2.4.3搞好本班的质量、安全活动,检查各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安全生产有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违规操作要及时加以纠正。 1.4.4负责本班设备的正常运转,发生故障应组织本班同志及时处理。无力排出故障时,应及时向调度、车间汇报。未处理好故障不得下班。(征得接班者同意方可下班)。 2.4.5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接班时要组织各岗位全面认真检查上一班生产和设备运转情况;交班时要详细汇报本班生产情况和存在问题。 2.4.6负责好本班原材料的进出和本班生产情况的记录汇总工作。 三回收车间操作规程 3.1鼓风冷凝工段操作规程 3.1.1工艺流程 从焦炉炭化室逸出的荒煤气,经冷凝泵房送来的循环氨水冷却后,煤气中部分焦油被冷凝下来,并随煤气一起沿吸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在此进行煤气与焦

焦化厂冷鼓工段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冷鼓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从炼焦车间来的焦油、氨水与煤气的混合物约80℃入气液别离器,煤气与焦油氨水等在此别离。别离出的粗煤气进入初冷器,初冷器分上、下两段,上段用循环水与煤气换热,煤气由约80℃冷却到45℃,循环水由32℃升高至40℃。然后煤气入初冷器下段与制冷水换热,煤气被冷却到22℃,制冷水由16℃升高到23℃。冷却后的煤气进入电捕焦油器,捕集煤气中的焦油雾滴及萘,经电捕后的煤气进入离心鼓风机加压。加压后的煤气送往硫铵工段。 初冷器的煤气冷凝液分别由初冷器上段和下段流出,分别经初冷器水封槽后进入上、下段冷凝液循环,分别由上段冷凝液循环泵和下段冷凝循环泵加压后送至初冷器上、下段喷淋,如此循环使用,上段冷凝液循环槽多余的冷凝液溢流至下段冷凝液循环槽,再由下段冷凝液循环泵抽送至气液别离器前荒煤气管。 从气液别离器别离的焦油氨水与焦油渣去机械化氨水澄清槽。澄清后别离成三层,上层为氨水,中层为焦油,下层为焦油渣。别离的氨水至循环氨水槽,然后用循环氨水泵送至炼焦炉冷却荒煤气用;当集气管需要清扫以及焦炉装煤时,用高压氨水泵抽送一部分氨水送集气管清扫和炉顶无烟装煤使用;当初冷器上段、电捕焦油器、终冷器需要冲洗时,从循环氨水泵后抽送一部分氨水喷淋使用;多余的氨水由循环氨水泵送至剩余氨水槽,静置别离少量焦油后用剩余氨水泵送至硫铵工段进行蒸氨。别离的焦油至焦油中间槽贮存,其中别离的少量氨水进入废液收集槽,定期用焦油泵抽送至焦油槽贮存、脱水,定期用焦油泵送往综合罐区焦油槽贮存外售。别离的焦油渣定期送往煤场掺混炼焦。 各设备的蒸汽冷凝液均接入凝结水槽,定期用凝结水泵送锅炉房。 鼓风机系统煤气冷凝液排入鼓风机水封槽,并由鼓风机水封槽液下泵送至气液别离器前荒煤气管。 电捕焦油器捕集下来的焦油排入电捕水封槽,冲洗沉淀极后的循环氨水也进入电捕水封槽,并由电捕水封槽液下泵一并送至气液别离器前荒煤气管。 为保护环境将各贮槽的尾气集中后,由排气风机抽送至排气洗净塔,用循环水循环洗涤后排放。为保证洗涤效果,循环水由水道循环水系统连续补入,由排气洗净泵连续抽送一部分送往生化处理。 工段内各设备及管道的排净,一切需要排净的废液均排入废液收集槽,用废液收集槽液下泵送回机械化澄清槽重新澄清别离。

冷鼓工段安全规程

冷鼓工段安全规程 冷鼓工段安全规程 一、前言 冷鼓工段是化学工业、轻工业及医药、食品等企业生产中不可 或缺的环节,但同时也是安全隐患最多的工段之一,所以制定此规 程旨在保障冷鼓工段的安全生产,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环境安全 1.冷鼓工段必须是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必须清除杂物、瓶盖、钉子等易造成伤害的东西,保持工作现场整洁。 2.搬运有毒有害品时必须注意防护措施,佩戴好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防护衣等,做好个人防护。 3.如有高温、冷却等特殊情况,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如穿防寒 防雨衣、戴防寒帽、手套等,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4.严格执行车间保卫制度,实行封闭管理,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 三、机器设备安全 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冷鼓设备的结构、特点、操作方法以及维 修保养方法,按照相关规定正确操作,遵守规程,严禁瞎操作。 2.每次使用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设备是否 完好、防护装置是否在位、设备的电气接地是否良好等。 3.设备在运转中,严禁擅自打开各种阀门,如需操作须先停机,严禁在机器设备正常运转时进行检修、打扫、维修等操作。 4.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和控制仪表必须符合要求,安装位置和 使用方法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和制度,不得进行改装、拆卸。

5.严禁使用失效变形或不合格的设备或配件。 四、生产安全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 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引起生产事故。 2.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保证个人安全。 3.生产过程中必须实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操作规程必须详细、准确、专业化。 4.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保护气氛和工艺参数,避免爆 炸的风险。 5.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化学反应的进行和设备的运行 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停机排除故障,确保设备的安全操作。 6.在生产暂停或熔解完成后,必须清理设备和现场,培养良好 的操作习惯并做好保养。 五、责任制度 1.冷鼓工段安全规程是公司的基本制度,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 守并且执行,不得有例外。 2.管理人员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就安全工作进行监督 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3.如发生安全事故,必须及时通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启动应急 预案。 4.对于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不力、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公司 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六、总结 冷鼓工段是一个安全隐患多的工段,本规程对于保障冷鼓工段 的安全生产起到重要作用。但要想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必须进一步

化工厂岗位操作规程

化工厂岗位操作规程 一、冷鼓操作: 1、熟悉认真检查本岗位存在的危险源 2、在车间主任、班长(主操)的领导下,负责本工段的生产操作、设备维护保养、环境保护、定置管理及清洁、文明生产等工作。 3、认真执行指令,及时调整和控制好工艺指标。 4、做好设备检修前的工艺处理和检修后的验收工作。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6、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不简化操作。 7、搞好设备的点巡检工作,做到“三勤”。做好设备润滑“五定”和“三级过滤”。 8、及时发现跑、冒、滴、漏及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9、严格执行“三不伤害”、“四不放过”原则,要对安全生产的“四懂四会”熟练掌握,遇到特殊问题要学会分析问题和果断处理问题。 10、认真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真实准确,字迹要清晰工整。

二、初冷器操作: 1)每小时检查初冷器上、下段的冷却负荷,及时调整循环水和低温水进出口流量和温度,使之符合工艺要求。 2)按时检查初冷器前后煤气温度和煤气吸力,并控制符合工艺要求。 3)按时检查并清扫上、下段排液管及水封槽满流管,保持其排液畅通。 4)按时分析初冷器后煤气含萘,使之符合技术要求。5)按时检查上、下段冷凝液泵的运转情况和冷凝液槽液位、温度和上、下段冷凝液循环喷洒情况。 6)按时注意初冷器阻力,阻力超标时,调整喷洒量和油水比,必要时用蒸汽进行清扫。 三、电捕焦油器操作: 1)经常观察电捕绝缘箱温度,保持在90~110℃。 2)经常检查蒸汽管路疏水器工作是否正常,防止系统积水影响绝缘箱温度。水封槽适量加入循环氨水,保证水封温度约为40~45℃。 3)按时观察电捕煤气进出口吸力,判断电捕阻力。 4)每班检查和清扫下液管,保证电捕排液畅通。 5)经常观察电捕二次电流和电压,保证电捕正常工作。

冷鼓工段安全培训教材

冷鼓工段安全培训教材 每个工作环境都需要注意安全问题,而冷鼓工段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更需要人们对安全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为了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正确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我们编写了这份冷鼓工段安全培训教材,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安全指导。 第一章:冷鼓工段概述 冷鼓工段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涉及原料储存、物料运输和生产反应等。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冷鼓工段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相关的设备和工艺流程,让大家对冷鼓工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1.1 冷鼓工段的定义和作用 1.2 冷鼓工段的组成部分 1.3 冷鼓工段的工艺流程 1.4 冷鼓工段的安全风险 第二章:冷鼓工段的安全控制 在冷鼓工段操作过程中,安全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风险。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安全控制方法和措施,帮助大家正确应对不同情况下的安全问题。 2.1 安全管理体系

2.2 安全操作规程 2.3 工作票制度 2.4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第三章:冷鼓工段的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对一些真实的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加深对安全问题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冷鼓工段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并分析其原因和教训,激发大家的警觉意识。 3.1 事故案例一:设备失效导致的爆炸 3.2 事故案例二: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泄漏 3.3 事故案例三:火灾的应急处理 3.4 事故案例四:化学品泄漏的应对措施 第四章:冷鼓工段的紧急救援与应急处置 即使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前提下,安全事故仍有可能发生。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冷鼓工段紧急救援与应急处置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帮助大家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行动,有效应对。 4.1 事故报警与求救 4.2 人员疏散与安全避难 4.3 紧急救援与急救措施

化产车间岗位操作规程

化产车间岗位操作规程 一、工段设置 1、冷凝、鼓风机、电捕 2、洗苯、脱硫 3、硫铵、蒸氨 4、脱苯、导热油 5、油库 6、污水处理 二、操作规程 第一章冷凝、鼓风、电捕岗位操作规程 第一节岗位职责与任务 一、岗位职责: 1、在工段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工段的生产操作、设备维护保养、环境 保护、定置管理及清洁、文明生产等工作。 2、认真执行中控室指令,及时调整和控制好工艺指标。 3、做好设备检修前的工艺处理和检修后的验收工作。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对交对接。 5、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不简化操作。 6、搞好设备的点巡检工作。 7、及时发现跑、冒、滴、漏及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8、严格执行“三不违章”、“四不放过”原则,要对安全生产的“四懂 四会”熟练掌握,遇到特殊情况能果断处理。

9、认真填写生产记录,记录真实、准确、及时,字迹要清晰。 二、岗位任务 1、负责将焦炉来的荒煤气进行冷却,并除去煤气中夹带的焦油和萘,使初 冷后煤气符合工艺指标要求,保证为煤气进入后续工序提供条件。 2、负责处理氨水焦油混合液,使氨水、焦油澄清分离,通过循环氨水泵为 焦炉输送循环氨水,确保焦炉集气管喷洒效果,将荒煤气冷却到工艺要求指标。 3、负责产品焦油脱水和将合格焦油输送到油库。 4、负责把除油后的剩余氨水输送到硫铵工段进行蒸氨处理。 5、通过煤气鼓风机加压输送,保证焦炉集气管保持稳定的微正压和为煤气 进入后续工序提供动力。 6、负责电捕焦油器的操作,以除去煤气中夹带的焦油,保证电捕后煤气含 焦油符合工艺指标要求。 7、确保本工段生产安全环保符合要求。 第二节工艺简述 从焦炉来的82℃的荒煤气、氨水、焦油首先在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荒煤气从气液分离器上部引出进入初冷器;氨水、焦油混合液从气液分离器管道底部流出,进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由其他生产单元来的各种含油冷凝液均进入气液分离器前的荒煤气管道中,汇同焦炉来的氨水、焦油一起进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离开气液分离器的煤气由顶部自上而下通过初冷器,经上段采暖水段、中段循环水间接冷却,使煤气由78-82℃降温至38-40℃,再经下段制冷水间接冷却,使煤气进一步降温至21℃。 初冷器上、下段间设有断液板,使煤气在初冷器内被分段冷却。在上段和中段产生的冷凝液和中段循环喷洒洗涤液一同经上段水封槽满流到上段冷凝液循环槽。下段产生的冷凝液汇同下段循环喷洒液一并经下段水封槽满流到下段冷凝液循环槽。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槽顶部设有连通管,当上段冷凝液槽液位高于设定值时,由液位控制调节阀经过上段循环泵压出送至气液分离器初冷器前荒煤气管道。经上、下段冷凝液循环喷洒、洗涤、冲刷清洗冷却管束附着的焦油、萘和煤尘,提高了初冷冷却效率,为使冷凝液中含有足够的轻焦油保持较高的溶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