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1.1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含解析)

第一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步骤一

通史概览一目了然

[阶段特征]

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整体感知]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演变,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3.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儒学官方化得以确立,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和发展起来;文学体裁多样;实用科学兴起。

考点整合一一突破

[主干知识重构——理线索]

整合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

一、夏、商、西周时期

(5)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出现。

3.文化

(1)思想:老子“无为而治”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孔子“仁”“礼”儒家思想体系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科技: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期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算法。

(3)文学和艺术:《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和楚辞体《离骚》;帛画《人物龙凤图》等。

·关注新教材、新观点·

1.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多元一体的格局

①新石器时代:格局初步奠定。其文化遗存从“满天星斗”走向“中原核心”。

②战国时期: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格局正式形成。

③从秦代开始,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发展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并进一步巩固。

(2)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超过200万年的文化根系(旧石器文明遗存);上万年的文明起步(新石器文明遗存);五千年古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两千年的中华统一实体(秦代以来的大一统局面)。

(3)兼容并蓄、相互交融

不仅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交流日益深入,而且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长久生命力。

2.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

(1)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

(2)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3)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3.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重大发展

(1)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都江堰、X国渠等水利灌溉工程纷纷兴建。

(2)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商业和城市: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4.百家争鸣的实质、地位及影响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整合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一、秦朝的大一统

1.政治:确立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2.经济:统一货币等措施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的交流。

3.文化:“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儒学受到沉重打击。

二、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政治

(1)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并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力度。

(2)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得以沿袭,并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

(3)选官制度: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举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经济

(1)农业:牛耕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修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2)手工业: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丝国”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表明了手工业的进步。

(3)商业:专供贸易的“市”出现,但受“重农抑商”等政策影响,管理严格;西汉时开通海陆“丝绸之路”。

3.思想

(1)董仲舒新儒学的主X

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X,加强中央集权。

②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③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2)新儒学地位的确立: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X。

(3)影响

①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了君权的过度膨胀。

②从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科技:造纸术、《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

5.文学:汉赋: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X衡的《二京赋》都是汉赋的代表作。

·关注新教材、新观点·

1.秦统一的意义

(1)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

(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3)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2.汉武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1)汉武帝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

①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②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某某、某某、某某、敦煌四郡。

③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也比以前更加有效。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2)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X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3.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

(1)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2)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3)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平抑物价。

(4)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4.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汉武帝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公元前136年,朝廷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答题要素荟萃——抓主旨]

主旨一家国同构——从“天下共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色

(1)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推动了周边地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2)西周时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补充,宗法制的实行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和矛盾,有利于西周政治统治的稳定。

(3)西周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内容、以“家国同构”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礼乐制成为维护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工具。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政治转型:分封制崩溃,宗法制遭破坏;诸侯国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国家由分散逐步走向统一和集权。

(2)经济转型: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分封制与宗法制逐步走向崩溃;新的赋税制度(如初税亩)及经营方式的改变、小农经济的形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3)思想转型:反映社会大变革的“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纷纷登场,提出不同的治国主X,为各国变法及治国提供了不同的思想观念,法家“大一统”思想为秦完成统一提供了思想动力。

主旨二田园风情——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

1.多角度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1)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这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

(4)从经济格局的角度看,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南方经济最终超过北方。

2.古代的小农经济与政治、思想、科技间的关系

(1)小农经济影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专制集权政治

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2)新兴

[2019·全国卷Ⅰ,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关键点拨:由“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到“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增加了“代”的概念,分析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2.命题点:古代中国“孝”“悌”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

[2019·全国卷Ⅲ,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关键点拨:引用古代儒家经典的《孝经》中的孝悌礼乐观念,突出传统文化以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作为人生不可或缺的内容,分析判断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

3.命题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君要求提升爵位反映的社会现象

[2020·全国卷Ⅰ,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真题品悟]

4.命题点:早期政治制度:历史兴衰规律

[2018·全国卷Ⅱ,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X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5.命题点:深层理解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2017·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随着分封X围的扩大,周朝的制度传扬天下。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真题品悟]

考向二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和货币的发展

6.命题点:先秦、秦汉时期的货币

[2020·全国卷Ⅲ,24]如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关键点拨: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形制变化”。表现在“方便”更利于商业发展,再联系秦统一货币、汉代铸币改革,分析共同原因。

7.命题点:小农经济:西汉赋税制度

[2018·全国卷Ⅱ,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考向三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和秦汉艺术

10.命题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2019·全国卷Ⅱ,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关键点拨:题干材料反映西汉时期道家和儒家学说都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与当时的时代需要相关。

周末期形成了华夏族。这反映了( )

A.政治体制不成熟导致王朝更迭

B.长期战乱促进了多民族的交融

C.分封制确立强化了周王朝统治

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

视角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3.命题点:秦汉时期中央机构的演变

[2020·某某市高三质检]据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到泰山,举行封禅大礼;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曾率大臣及军队到黄帝冢,举行祭祀之礼。由此可见,这些“礼”有利于( )

A.营造家国一体的心理认同

B.丰富集权统一的文化内涵

C.构建君权神授的统治秩序

D.清除宗法分封的制度残余

4.命题点:“汉承秦制”,又有所损益变化

[2020·某某某某济源质检]汉武帝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两汉的统治延续四个多世纪,其鼎盛时期人口达到5900多万。这说明( )

A.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B.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C.轻徭薄赋政策的推行 D.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视角三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5.命题点: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演进

[2019·天一大联考测试二]1950年发掘的战国魏墓,出土了70多件铁制兵器和90多件铁制生产工具,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锄、铲、镰等。赵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该遗址中全部出土的铁、石、蚌工具的65%。这反映出( )

A.铁农具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B.铁器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C.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已确立

D.小农经济的地位日益重要

6.命题点:汉代农业的发展

[2020·某某马某某二模]下图为东汉画像砖中的《弋射收获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多元化的生产劳动状态

B.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

C.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发展

D.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动

视角四古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7.命题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20·百校联盟高三质检]在殷商时代,只有具有忠敬和诚信之心的人才可以祭祀,要对神灵讲诚信,不失信于神。春秋时期,主X变法改革的管仲认为诚信是集结人心、使天人团结一致的保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诚信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

B.诚信赋予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C.先秦文化具有宗法血缘特性

D.“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齐国萌发

8.命题点:从《说文解字》中的注释解读文字的演变

[2020·某某某某一模]下表为汉字“王”“父”“夫”“族”在《说文解字》中的注解。这主要反映了( )

汉字解释

“王,天下所归王也。”“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王

之者,王也。”

“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为手持刀斧之形”。斧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武父

器。故用手持石斧这一形象表示具有威权教导子女的父家长。

“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夫”像一个正面的人端然站立,头插发簪,夫

乃权力之象也。

族“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从从矢。“”为旗帜,“矢”为箭。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父系血缘关系开始受到重视

C.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温馨提示:请完成课时作业1——————高考非选择题高分导练

——12分大题导练——————

[真题导练]

[2018·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圣人)

上中

(仁人)

上下

(智人)

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

下下

(愚人)

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X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桓公

吕不韦

荆轲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宋襄公夏桀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

关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写的人物及其相应等级的划分标准:将传说中的圣君、儒学家、贤臣等人物划入上等,将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王朝的开创者等划入中等,将历史上的争霸失败者、末代暴君等划入下等。这样的划分显然受到了儒家追求“明君+贤臣”的理想化的政治诉求的影响。

[试答]

规律总结:

注意提炼“观点”和“论题”的区别

提炼的“观点”是一个陈述句,应当主谓宾齐全,所涉及的X围较小,“论题”则X围更大,既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主语,也可以是一个陈述句。本题要求提出“自己的看法”,所提出的应当是一个论题。

第一步:明确设问要求,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材料。

第二步:提炼论题,在研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主要论题。

第三步:搜寻史实,据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整理出可以论证该论题的重要史实。

第四步:结合史实,进行说明或论证,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第五步:小结,回应论题,争取用某一史观或重要的历史结论上升到历史学科素养所要求的理论高度。

第一编通史复习专题融会

模块贯通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

第一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

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明确已考视角——找规律]

1.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兄弟相传这一王位世袭方式占据一定比例。这说明王位世袭除了传统的传子之外,方式进一步增多,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答案:B

2.解析: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突出的是血缘关系,二者相符,A项正确。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项排除。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

答案:A

3.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楚国兼并周边地区,楚国国君要求提升爵位等级被拒,随后

自封为武王,这说明分封制受到挑战,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礼乐制度走向瓦解,但当时这一制度仍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王位世袭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宗法制遭到破坏,但“开始解体”的说法不当,故C项错误。

答案:D

4.解析:材料中,商汤将意在将鸟兽赶尽杀绝的罗网“去其三面”,即放鸟兽一条生路,体现了他的仁德之心,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得以灭夏建商。再根据设问“意在说明”,联想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即说明历史兴衰的规律,以警示后代统治者。A项正确。

答案:A

5.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分封王族等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从而使周的文化影响也覆盖其所辖之处,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A项正确。

答案:A

6.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两个关键信息“形制变化”“共同原因”。先秦到汉朝,货币形制的演变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对“信用”“方便”“货币数量”的需要,B项符合题意。A项与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不符,排除。货币形制的演变与审美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C项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分裂割据,与D项不符。

答案:B

7.解析:B项: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政府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货币形式),这使得自耕农被迫将收获物卖到市场,给了富商大贾操纵物价的可乘之机,这就使得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自商鞅变法后,历朝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A项错误。C项:材料只是提及国家收取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对自耕农产生的影响,与农民的生产热情无关,可排除。D项:富商大贾操纵的是物价,国家税收由政府掌控。可排除。

答案:B

8.解析:由图片可以看出,“陶”位于济水之滨、“曹鲁之间”,水运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促进了跨区域商贸的发展,A项正确。

9.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凭借其努力和智慧成为郡、县、乡里程度不同的富人,多得不可胜数。这反映了西汉前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项正确;材料中的信息并未体现人们对“义利”观念的看法,A项错误;材料中的信息并未体现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地方豪强势力对郡县的控制,D项错误。

答案:C

10.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单一的学说难以适应复杂的统治需要,新道学适应了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巩固政权的需要,而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项符合题意。王国势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项排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而不能体现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B项排除。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无法体现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项排除。

答案:C

11.解析:根据材料中角抵(摔跤)在秦汉时期的流行情况可知,角抵(摔跤)在秦汉时期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汉时期角抵(摔跤)的流行情况,而川剧是清朝出现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角抵(摔跤)推动丝路文化的交流,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秦汉时期角抵(摔跤)的流行情况,没有提及其起源,故D项错误。

答案:B

[研析待考视角——明趋向]

1.解析:根据材料“周成王时,将殷商贵族迁徙到成周(某某),并封其同母弟康叔做卫侯,统治殷商旧地”可知,营建东都成周,加强了对殷商故地的控制,故选A项;周朝政治中心的转移是东周初期的时候,周平王把都城从原来的镐京搬迁到洛邑,与材料所述“周成王时”不符,排除B项;分封制下周王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并非“直接统治”,排除C 项;周王室衰落造成了诸侯争霸混战的局面,排除D项。

2.解析:据材料“夏商二族融合,周灭商后,夏商周三族进一步融合,于西周末期形成了华夏族”可知,华夏族是在夏商周民族融合基础上形成,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夏商周三族融合构成华夏族,而非强调夏商周三朝的政权更替,排除A项;依所学,长期战乱不利于社会稳定,一定程度上激化民族矛盾,不利于民族融合,排除B项;依所学,分封制存在的前提条件在于保证周王室的强大,到了西周末期,诸侯强大威胁周王朝的统治,排除C 项。

答案:D

3.解析:封禅即祭祀天地,秦始皇的“礼”意在强调君权神授,彰显秦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合理性,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汉武帝的“礼”意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这些“礼”有利于丰富集权统一的文化内涵,故选B项;家国一体体现的是宗法制度下的家国关系,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A项;汉武帝祭祀黄帝的做法,并非为强调君权神授,排除C项;这些“礼”是为了强化集权统治,与宗法分封无关,排除D项。

答案:B

4.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两汉的统治延续四个多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素质高能力强的官僚队伍推动了统治稳定和社会繁荣,故选B项;科举制标志着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与材料所述时间“汉武帝”不符,排除A项;轻徭薄赋政策是中国古代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表现是减轻徭役和赋税,与材料主旨官僚队伍无关,排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表现是重视农业发展而抑制商业的发展,与材料主旨官僚队伍无关,排除D项。

答案:B

5.解析:由材料“战国魏墓,出土了70多件铁制兵器和90多件铁制生产工具,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锄、铲、镰等。赵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该遗址中全部出土的铁、石、蚌工具的65%”可知,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已经广泛使用铁农具,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故选A项;材料仅提到赵国的农业生产工具,并未出现其他的区域,不能反映出铁农具的推广,排除B项;材料中只提及农业生产工具,并未出现耕作技术、水利灌溉等,不能说明精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教学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先秦是指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基本奠定。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政治—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最高统治权力传承秩序逐步确立和完善;西周实行分封制,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开始向官僚政治转变。 经济—农业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小农经济模式逐渐形成;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并发展。 文化—“百家争鸣”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诗歌成为当时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先秦时期的政治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

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2.神权色彩 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 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王位世袭制按血缘关系传承王位。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的开端,也是历史的进步。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1.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 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核心内容土地和人民 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楚等 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周朝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 (1)

[纵向梳理]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2018·济南一模)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后,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成就了晋文公“取威定霸”的业绩。同年冬天,晋文公在温(河南温县)会盟齐、宋、鲁等诸侯,周襄王被召唤赴会。这说明当时() A.处于西周末期,宗法分封制崩溃 B.晋文公取得了直接控制诸侯的权力 C.周天子仍是道义上的“天下共主” D.周天子的权威彻底被大国诸侯取代 C[题干论述的是分封制,不是宗法制,故A项错误;晋文公在会盟齐、宋、鲁等诸侯的时候,还需要把周襄王召去,说明晋文公并不能直接控制诸侯,故B项错误;晋文公成为霸主之后,在会盟齐、宋、鲁等诸侯的时候,“周襄王被召唤赴会”,说明周襄王还是有一定的权威的,周天子仍是道义上的“天下共主”,故C项正确,D项错误。] 二、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政治方面: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1)秦朝时期:完成国家统一;确立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实行

郡县制度。 (2)西汉时期: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汉武帝采用察举制选官,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3)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对中央集权构成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 2.经济方面:秦汉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 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初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理论。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辉煌。 [针对训练] 2.(2018·北京延庆一模)刘邦认为,秦始皇全面实行郡县制,不分封子弟为王是失策,致有“孤立之败”。他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大封子弟为“诸侯王”。此做法带来的后果是( ) A .强化了君主专制 B .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 C .地方诸侯国叛乱 D .此举导致藩镇割据 C [汉初实行封王,在地方形成了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地方势力,不能体现强化君主专制,故A 项错误;诸侯王在所辖地区具有独立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故B 项错误;西汉建立诸侯国,导致后来的七国之乱,影响汉朝统治,故C 项正确;藩镇割据是唐朝设立节度使带来的影响,故D 项错误。] [中外关联] 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与古希腊城邦的差异

高考历史第1部分第一单元先秦秦汉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高三全册历史

第一单元先秦、秦汉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时期,中华文明基本定型。先秦、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了奠基的作用。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很大发展。 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科学技术则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考点1|先秦时期的政治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 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神权色彩 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 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1.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

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 (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周朝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1.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2)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形成宗族内等级关系和政治上隶属关系。 3.实质 按父系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4.影响 (1)使宗统和君统结合起来,强化了王权。 (2)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 (3)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的分封。 (4)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如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 (5)其内涵仍体现在当今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天下一家”等观念的形成。

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中国古代史知能专练(一)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含解析)

知能专练(一)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李雪山先生全面梳理了甲骨文中有关方国、封国名称,用青铜器铭文等材料与甲骨文对勘,以及卜辞同版或关联的记载推定方国、封国的具体地方;通过对甲骨文中所见的侯、伯、公、男、田、卫、亚、子、妇等诸称是否为爵称的缜密分析,判断封国应始于() A.夏朝B.商朝 C.西周D.春秋时期 2.王国维评价商周时期的政治变革时说:“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动;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该材料反映了() A.官吏选择和任命的出现B.学在民间取代学在官府 C.嫡长子继承制结束D.王位世袭制出现 3.(2014·威海一模)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活跃的市场经济……不管是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还是产品市场都已经非常完善。当时中国的文明不仅在经济基础、科学技术上领先于西方,而且在制度层面也走在世界前列。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在制度层面走在世界前列 B.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C.编制出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D.小农经济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4.(2014·常德质检)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绝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材料主要反映出 () 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剧烈 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 C.周末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D.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发展趋势 5.(2014·保定模拟)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旧贵族阶层不断遭到打击。下列对其权益有较强冲击作用的是() A.君轻民贵思想、焚书坑儒 B.有教无类思想、郡县制 C.有教无类思想、中朝的设立 D.“仁”的思想、郡县制 6.(1921年梁启超语)“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其中第二回革命主要是指() ①察举制的实行②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发展 ③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④分封制的建立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7.(2014·长沙模拟)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时曾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但他并未悉除秦法,甚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1.1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含解析)

第一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步骤一 通史概览一目了然 [阶段特征] 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整体感知]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演变,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3.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儒学官方化得以确立,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和发展起来;文学体裁多样;实用科学兴起。 考点整合一一突破 [主干知识重构——理线索] 整合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 一、夏、商、西周时期

(5)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出现。 3.文化 (1)思想:老子“无为而治”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孔子“仁”“礼”儒家思想体系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科技: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期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算法。 (3)文学和艺术:《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和楚辞体《离骚》;帛画《人物龙凤图》等。 ·关注新教材、新观点· 1.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多元一体的格局 ①新石器时代:格局初步奠定。其文化遗存从“满天星斗”走向“中原核心”。 ②战国时期: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格局正式形成。 ③从秦代开始,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发展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并进一步巩固。 (2)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超过200万年的文化根系(旧石器文明遗存);上万年的文明起步(新石器文明遗存);五千年古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两千年的中华统一实体(秦代以来的大一统局面)。 (3)兼容并蓄、相互交融 不仅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交流日益深入,而且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长久生命力。 2.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 (1)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 (2)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3)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3.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重大发展 (1)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都江堰、X国渠等水利灌溉工程纷纷兴建。 (2)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商业和城市: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创新设计】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1.1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训练

第1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 ——先秦、秦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河南信阳二模)下面诗句摘选自《诗经·小雅·角弓》,该诗句 ( ) B.强调宗族团结以巩固统治 C.为宗法制增添了神秘色彩 D.倡导近亲联姻以对抗诸侯 解析观察图文,根据材料信息“兄弟婚姻一家人,不要相互太疏远”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宗族内部的团结,故选B项。《诗经》是春秋时期孔子编订,而西周时期周天子普遍推行分封,A项错误;“神秘色彩”“对抗诸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D 两项。 答案 B 2.(2014·辽宁大连质检)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姓作为奖品赏赐给有功的下属。“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战国时期,豪强各自为政,姓、氏、字的赏赐成为了诸侯内部事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题干反映了宗法制强调以血缘亲疏形成等级,区分大宗和小宗,故“赐姓”成为大宗—天子的特权,战国时期豪强随意赐姓,表明宗法等级遭到破坏,B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到分封爵位、土地和人口,A项错误;材料所述不属于思想文化领域的现象,C项错误;题干材料列举的也非经济领域问题,D项错误。 答案 B 3.(2014·江苏盐城质检)“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 ) 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解析在西周分封制下,贵族世卿世禄,世世代代做官,享有俸禄,体现血缘关系在政治上的支配作用,这是贵族政治;而秦朝实行郡县制,地方郡守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加强了中央集权和皇帝专制,这被称之为封建官僚政治。故B项正确。西周不是集体统治而是地方贵族和周王共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政治体制的变化而非由分裂到统一的变化,故C项错误;西周世卿世禄不能理解为地方分权,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4·河北石家庄质检)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例如汉哀帝时,丞相王嘉就退回了皇帝要加封董贤的诏书。可见,封驳制 ( ) A.避免了君主决策失误B.保证了吏治清明 C.易为当权者所利用D.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说明当时的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故选D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独尊,封驳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君主决策失误,但不能说“避免君主决策失误”,也不能说“易为当权者所利用”,排除A、C两项;封驳制是针对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而非吏治,B项错误。 答案 D 5.(2014·安徽皖西七校联考)据《吕氏春秋通诠》载:“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称为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与评估专题一 中西古代文明史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孕育——先秦

第一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孕育——先秦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3·佛山调研)有学者认为西周封邦建国是为了“控股政权”,其扩充“股份”的主要方式是( ) A. 采取内外服制 B. 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度 C. 大封同姓诸侯 D. 对殷商国形成包围 2. (2013·广州一模)“封建”源于西周,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以“封建”一词对译西方的“feudalism”(封土封臣),后该词又输入中国,异化为社会形态学上的“封建社会”。结合“封建”词义的演变,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 体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 B. “西周封建”本义为封邦建国 C. “西周封建”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 D. “西周封建”本义与中央集权制相抵触 3. (2013·深圳一模)王国维说:“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大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 ) A. 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 B. 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 C. “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 D. 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 4. (2013·全国新课标文综)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5. (2013·肇庆二模)《国语·齐语》记载着管仲对齐桓公说的一句话:“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钼、夷、斤,试诸壤土。”根据文义判断,其中“钼、夷、斤”指的是( ) A. 铁制农具 B. 青铜武器 C. 化学元素名称 D. 奢侈消费品 6. (2013·海南卷)右图反映的是( ) A. “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 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 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 “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7. (2013·广州二模)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的发明。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井田制的瓦解 C. 冶铁技术的进步 D. 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8. (2013·肇庆调研)“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从中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 A. 商代已经出现牛耕 B. 春秋末期,可能出现牛耕 C. 春秋末期,可能出现马耕 D. 春秋末期,铁犁牛耕普遍使用 9. (2013·江苏卷)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0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

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 年) 时空定位·通史概览 中外历史纲要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选择性必修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商朝:内外服制度,有比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各类事务的官吏。

(2)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是政体的基本特征、政体中存在原始民主传统;礼制出现、提出“敬天保民”思想、早期国家出现法律;世官制下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3)春秋战国:子产“铸刑书”、德治与法治之争,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子、孟子与商鞅、韩非子、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 【经济与社会生活】 (1)原始社会:农耕和畜牧业出现,过定居生活,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出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利用地窖和陶器存粮;早期集镇出现。 (2)商周:青铜器出现;城市建设初具形制。 (3)春秋战国:实行“重农抑商”;实物借贷比较普遍。 【文化交流与传播】 (1)原始社会:多元一体格局,文明萌芽,万邦时代。 (2)春秋战国: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早期书写材料:简策和帛书。 关键能力·精准特训 熟记3大知识清单——落实备考基础 清单一原始文明的产生 1.社会生产与生活 (1)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已经学会用火;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兽皮。 (2)新石器时代 ①原始农业: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禽;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形成南稻北栗的种植格局;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筑屋定居,形成村落。 ②原始手工业:使用打磨石器;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新石器时代晚期,采用坯车制坯。 ③商业:出现了交换及商业贸易。商人等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④交通:马和马车是古代人类重要的交通和作战工具。刳木为舟,制造原始的船。 2.社会组织与文明萌芽

历史二轮专题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_先秦时期学案含解析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先秦时期 时空坐标阶段特征 从远古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 的奠基时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 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 程。 (1)政治:中华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 家的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 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 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 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 始出现。 (2)经济:西周时期实行以井田制 为代表的土地制度,集体耕作,工商 食官.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瓦 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小 农经济产生。 (3)思想文化:商代出现我国成熟 的汉字——甲骨文。“百家争鸣"是

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 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诗 歌成为当时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具 有浓厚农耕文明特色的实用科技得 到发展 一、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前771年) 1.政治: (1)夏商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实行以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在地域范围上的扩展。(2)西周实行以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形成“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3)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2.经济: (1)农业: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出现少量青铜农具;井田制(土地国有制)是主要的土地制度。 (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高超。

(3)商业:商朝时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称为“工商食官”。 3.思想文化:商代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汉字,文字传承华夏文明。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 1。政治: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诸侯混战、社会变革,秦国进行商鞅变法,郡县制、集权思想开始出现。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2。经济: (1)农业: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较大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重农政策开始出现。(2)手工业: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但以官营手工业为主,冶铁、丝织业发展较快. (3)商业: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出现. 3。文化: (1)思想:老子“无为而治”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孔子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科技: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计算工具算筹。

2021届新高考专用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含答案)

课时作业1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夏商君主依据当时的“天命说”,宣称自己得天命。而周人认为天命需要德行来相配,天对于任何部族都是公平的;周朝建立后,周公又提出周的先祖们长期得到天的信任,因而能配命于天。这反映出() A.早期政治中神权与王权逐步分离 B.传统学说维持政权合法性的功能强化 C.周朝继承了商代的中央政治体制 D.宗法制确保了周朝王权继承的稳定性 2.有学者分析殷墟1004号大墓出土的两件方鼎时指出:来源不同的多类神兽融合成混合性的造型,取代了单一独特的崇拜对象,将不同地区的礼仪崇拜合并成共同信仰。其意为() A.中国的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 B.各地接受商王族信仰形成同一崇拜 C.商朝已经形成统治地方的国家力量 D.蕴含着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权力模式 3.从分封制的角度看,周朝国家管理在平面上可以分为一系列政治单元,包括王畿和各诸侯国。在每个单元中,又基本上都有国、野两类政治区域,他们之间是统治、被统治的关系,各自有不同的管理政治制度和社会职能。由此可知,西周的分封制()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集中管理 B.有利于稳定西周王朝社会统治 C.促进了全国各地的文化大一统 D.推动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4.据考证,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营建的北长城不在三国原有疆界之内,而远在向北数百里乃至上千里的农牧分界线上。这一状况() A.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

B.说明三国国力最为强盛 C.反映了国家统一趋势 D.不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 5.商鞅认为,国家应禁止雇佣工人,那么卿、大夫就不能修缮房屋,靠给人作佣工生活的人就没有地方混饭吃。商鞅意在() A.保护农业的生产B.抑制商业的发展 C.限制贵族的剥削D.打击贵族的利益 6.“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 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 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7.荀子曰:“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这种观点() A.否定宗法等级制度B.背离孔子礼治主张 C.追求人与人的平等D.成为当时统治思想 8.据《吕氏春秋》记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剪其发,磨其手,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这一记载的主旨是() A.商王权力受神权制约 B.殷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C.商汤灭夏乃以暴制暴 D.君王顺应民心方能功成名就 9.春秋中后期效力于卿大夫的家臣流动性增强,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了() A.百家争鸣局面形成B.儒学主流地位确立 C.官僚政治开始形成D.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10.西周时,以军礼来规范和制约军事行动,军礼具体表现为征讨不义,以礼、仁、信为原则等;但以春秋中期为界,战争观念逐渐转变为提倡诡诈权变的“兵以诈立”。这反映出() A.儒家思想受到挑战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C.兼并战争频繁发生D.社会习俗发生异变 11.据《史记》记载,秦朝在各地的纪功刻石中,宣扬仁义道德称颂皇帝“原道至明”“体道行德”,“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

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一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课时训练(学生版)

一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的生活逐渐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B.开始大量使用陶器 C.开始学会用火 D.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族居 2.(2021·温州模拟)2015年11月,考古人员在石家河古城中心区域的谭家岭遗址寻找大型建筑遗迹时,意外发现9座瓮棺葬,其中5座有玉器随葬。这说明石家河遗址() A.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 B.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C.已形成君主专制国家 D.已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 3.(2021·杭州模拟)据史书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反映了() A.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不相干 B.因诸侯立家,故诸侯永远是小宗 C.分封制和宗法制都以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 D.“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4.(2021·温州模拟)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发现的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雨”“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当时()

A.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B.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决定作用 5.(2021·湖州模拟)下图是某位学生整理的西周制度史。据史实判断,①②处应填入的是() A.内外服制、小农经济 B.内外服制、井田制 C.分封制、井田制 D.分封制、小农经济 6.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表明当时() A.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B.出现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 C.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 D.以血缘亲疏确定继承关系的制度消失殆尽 7.史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这反映了 () ①诸侯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③“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一)“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检测(一)“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段话重在强调分封制( ) A.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B.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 C.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交流D.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 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得出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强调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作用,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普遍认同的获得”不相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国传统”、“中国文化”不相符,故D项错误。 2.(2019届高三·某某质检)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器形、纹饰、制法。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各诸侯国生产加工能力提高 B.王室衰微,失去对象征身份资源的垄断 C.战争频繁,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技术交流 D.百家争鸣,各国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观念 解析:选B 根据材料“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说明周天子基本能对诸侯实施有效控制,而材料“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表明在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各国不再遵守礼器形制要求,故B项正确;A、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 3.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这可以佐证( ) A.设置刺史有利于君主专制 B.监察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 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 D.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监察制度。由“刺举”“公卿……恐惧莫敢犯禁”可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单元限时集训(一)中国古代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单元限时集训(一) 中国古代史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商王对神的意志绝对信仰,事事都要征得神的旨意,以至于每事必卜。而西周统治者则强调“顺乎天而应乎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对天命鬼神思想的否定 B.先秦神权政治的常态化 C.“尊礼敬德”思想的普及D.周人对政治兴亡的反思 D[材料说明周人对政治兴亡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不再像商朝那般迷恋鬼神之事,而重视起民意,即所谓“顺乎天而应乎人”,故选D项;A项中对天命鬼神思想的否定与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不符,排除;B项中先秦神权政治的常态化与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不符,排除;C项中普及与B项中常态化都是过度解读材料,排除。] 2.(2020·某某一模)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将土地按照一定标准直接分给个体农户耕种,向农户征收赋役,其包括制土分民、计户授田、计亩征税等几个方面。这一举措( ) A.适应了土地国有的时代变异 B.标志着井田制开始瓦解 C.有利于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 D.推动了牛耕技术的发明 C[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诸侯实行分田收税的土地制度,该制度有利于形成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因此有利于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故选C项;由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将土地按照一定标准直接分给个体农户耕种”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分授土地实行土地私有,而不是适应了土地国有的时代变异,排除A项;井田制开始瓦解是在春秋时期,排除B项;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但材料仅体现了诸侯国土地制度的变化,不能体现农业耕作工具的变化,排除D项。] 3.“天下”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较早,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过关于“天下”的主X。其中《韩非子》中就有“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等。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 B.法家思想吸收了百家之长

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考点清单(实用!)

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考点清单 一、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文明起源 1、政治文明 (1)黄帝与炎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2)尧舜时期以"禅让"传承联盟最高权力 (3)"万邦"时代,邦国林立,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3)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2、经济文明 (1)农业: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渔猎采集到原始农业;迁徙到定居:北栗南稻 (2)手工业:彩陶与黑陶,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坯车制坯,使用陶纺轮作纺线工具:养蚕缫丝 (3)商业:物物交换;剩余产品出现到私有制产生 3、思想文化 (1)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2)神话色彩:三皇时代,神话色彩浓重 4、民族交融:华夏族为核心,分布广泛,多元一体 (二)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前771年) 1、政治文明 (1)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商朝: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度 (3)西周: ①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一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②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③世官制:西周至春秋时实行,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④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暴政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2、经济文明 (1)农业: ①生产工具:夏商周为石器锄耕;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商周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②土地制度:井田制。商和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2)工商业:青铜铸造;"工商食官";商朝用贝作为货币;商周出现契约和借贷 (3)城市 ①商朝城市建设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中心 ②周朝城邑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采邑,各有定制 3、思想文化 (1)思想 ①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统治者宣扬"天命观" ②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 (2)文字: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青铜文化 (3)文化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 4、民族交融: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前770一前221年) 1、政治文明 (1)列国纷争:"春秋五霸""三家分晋""战国七雄" (2)商鞅变法 ①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②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③政治: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4)官员选拔:举荐和军功授爵制 2、经济文明 (1)农业:井田制遭到破坏;铁犁牛耕的推广,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 (2)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工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3、思想文化 (1)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观念是"仁" (2)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天地万物的本原是"道" (3)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4)德治与法治之争;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内涵:以人为本,民本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提倡爱国,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天

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传承与交流 知识点总结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传承与交流 知识结构 专题线索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受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中,形成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受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中,形成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线索一 中国古代的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思想上自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过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儒家思想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使这一思想体系能够不断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线索二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学艺术 中国传统科技成就辉煌,农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成就突出,四大发明更是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的成功转型。古代中国文学艺术源远流长,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队伍的壮大,文学艺术逐渐走向平民化、世俗化。 线索三 古代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与交融 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突出,源远流长,学校、书籍、图书馆等在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民族间、中外之间的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圈形成和扩大。 考点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传统文化的演变历程 时期 演变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创立和发展) 孔子创立儒学,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西汉时期(改造和正统) 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儒学独尊的正统地位,此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 流意识形态 魏晋隋唐时期(挑战与危机) 佛、道、儒三教并存,玄学盛行,儒学危机,儒家学者掀起复兴儒学运动 宋明时期(转型与成熟) 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程朱提出“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和“格物致知”,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王守仁在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 明清时期(批判继承) 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顾炎

2023山东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二轮专题总复习--第一讲 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2023山东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 第一讲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学情联考)考古发掘表明,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已开始大规模栽培水稻。当时的水稻是由野生稻逐步培育而成,其谷粒外形、颗粒大小已接近现代栽培稻,粒重远远超过野生稻。据此可知()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铁犁牛耕推动了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C.古代中国形成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 D.中国原始农业获得较高程度的发展 2.(2022广东佛山期末)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大量木桩、地板、柱、梁、枋等干栏式建筑构件,部分带有榫头和卯口,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复杂。这说明() A.中国木建筑领先世界 B.建筑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C.河姆渡文明程度最高 D.半地穴式建筑适合定居 3.(2022辽宁沈阳一模)右图为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人形葫芦瓶。《诗经·大雅》中“绵绵瓜瓞。民之初生”中的“瓜瓞”即为葫芦。彝族古歌中记载,葫芦中诞生了汉、彝、苗、藏等九族,类似传说在土家族、侗族等皆有流传。这体现了() 人形葫芦瓶 A.先民文化基因的相似 B.跨地域农产品的交流 C.早期国家意识的产生 D.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4.(2022湖南模拟)在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由五个大家族组成的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这反映出姜寨文化() A.贫富分化尚不明显 B.属于父系氏族社会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出现早期国家特征 5.(2022山东临沂一模)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萌生了疑古思潮。胡适认为,以现在中国考古学的程度看来,我们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由此,夏王朝否定说盛行。1959年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夏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向“东周以上无信史”提出挑战。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史学界的疑古思潮完全是错误的 B.文献史料是历史解读的必要依据 C.实物史料对史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D.文献史料必须与实物史料相印证 6.(2022北京海淀期中)有先秦文献指出,葛伯在商汤联合东方诸侯反夏时犹疑观望,商汤找借口灭了葛国,此后众多诸侯纷纷投奔商。战国时期的《管子》、西汉司马迁《史记》记载,商汤行仁义,诸侯认为“汤德至矣”,于是皆归商。以下对这两种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A.两种说法互相矛盾,都不可信 B.后者有两则史料记载,更为可信 C.商灭夏时得到诸侯归附与支持 D.后者体现了儒家正统地位的影响 7.(2022山东聊城期中)周代对国君的亲属关系作出诸多限制,要求国君的族人与兄弟不能以亲情之原则对待国君。此外,周代还强调“不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上述观念说明当时() A.注重维护公共政治秩序 B.宗法分封体制受到冲击 C.社会等级意识深入人心 D.儒家伦理观念影响深远 8.(2022四川乐山期末)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该材料反映了() A.国君直接经营全国土地 B.井田制度下的耕作方式 C.战国时期的土地私有制 D.土地兼并现象极其严重 9.(2022山东日照联考)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指出:春秋时期的霸主,是“有相当的信义为诸侯所服而然”。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其中的“信义”是指() A.传统礼乐制度 B.儒家伦理道德 C.周王室的号令 D.政治外交手段 10.(2022广东梅州一模)公族是诸侯或国君的同族。春秋时期晋国的公族势力强大,威胁到国君;晋献公即位后将公族屠杀殆尽,并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这虽然消除了公族对国君的威胁,但政权却渐渐落到卿大夫手中。晋献公的做法() A.是维护皇权的有益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