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必修一知识总结梳理2021

地球的圈层结构必修一知识总结梳理2021

人文地理主要指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与自然地理的学习有较大的差异,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社会生产活动,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理必修一知识总结梳理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地球的圈层结构必修一知识总结梳理2021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律介绍

1.哪些内容应成为学习的重点内容

⑴地理基本概念。

①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

②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对这类概念特别要注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

⑵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

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⑶地理基本技能。如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经济图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等等。

⑷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

⑸收集、整理地理资料的能力

2.怎样高效地掌握上述学习重点内容

⑴用理科思维的方法学习自然地理。

①充分运用图解法,从三维空间的角度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

②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⑵注重各类地理图表的表达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

⑶用文科思维方法学习人文地理。

所谓人文地理主要指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与自然地理的学习有较大的差异,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社会生产活动,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各社会生产部门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会沿着这样的轨迹发展,人类目前面临的怎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经济的角度多因素的分析各社会生产部门布局的合理性、科学性,这部分可能与政治课的内容有较多的联系,同学们应该把政治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地理学习上来。

5033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必修一知识总结梳理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必修一知识总结梳理2021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

⑶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

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实例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

培养兴趣,轻松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

地理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开天辟地之初,大自然就在不知倦怠地塑造着地球的沧海桑田。上至宇宙空间,下到地球内部,还有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这些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属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奥妙,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异常,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合理布局,农业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长,环境的有效保护等等,都是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五一”旅游、拉闸限电……无一不与地理有关。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不仅如此,地理学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

心发展,就能培养起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学习地理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就一定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

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理解,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课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点讲解含习题

第3课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普查讲3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1.特殊的天文现象,一般是由天体间的特殊位置关系形成的 (1)(2016.4浙江选考,2分)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下图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凌日”这一特殊天文现象产生时,太阳、地球与“凌日”行星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凌日”行星应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根据图中的行星公转轨道距日远近可判断,①为水星,②为地球,③为木星,④为天王星,只有①(水星)在公转时可能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因而能产生“凌日”现象,故A项正确。 2.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大气、水及外部环境)判断行星是否宜居 (2)(2016.10浙江选考,2分)科学家最近发现,距太阳4.2光年的比邻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相距约700万km,比邻星比太阳暗1000倍。据此完成下题。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A ) A.具有与地表相近的温度 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距比邻星接近日地距离 D.获得与地面上相似的可见光 解析:本题考查行星存在生命的条件。行星存在生命的条件,要结合材料从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等自身条件以及安全的宇宙环境等外部条件分析。该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的距离远小于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但是比邻星比太阳暗1000倍,使得该行星具有与地表接近的温度,故A项正确。地月系、光照不属于生命存在的主要条件,故B、D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相距约700万km,而日地距离约1.5亿km,故C项错误。 3.根据影响航天器发射的因素(纬度、气象、交通等),分析发射中心选址的区位条件 (3)(经典题,6分)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必修一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第二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3°26′S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

第4课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掌握地震波的分类和不同特征 2.能说出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及根据它们划分的地球 内部圈层结构,以及每一圈层的特征 3.掌握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特征 知识点01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一)地震波 1,地震波可以分为纵波(P 波)和横波(S 波)。 2,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3,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4,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二)不连续面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在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2,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古登堡界面。以这两个不连续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3,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莫霍界面以外。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有高大山脉的地方地壳会更厚。 4,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古登堡界面,占地球总体积的80%。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科学家推断,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球板块的运动目标导航 知识精讲

与之相关。上地幔顶部与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5,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科学家认为,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内核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固体金属球。 【即学即练1】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千米的海域,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引发最高达10米的大海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核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 【答案】D 【详解】 海洋地壳的厚度相对大陆地壳较薄,一般为5-10千米,故此题D正确。 知识点02 地球的外部圈层 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2、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大气圈使得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和缓,同时提供了生物生存必须的氧气。大气圈中的各种天气现象与人类息息相关。 3、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其主体是海洋,还包括陆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等。水是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在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地球多数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带中。生物在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的组成、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5、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即学即练2】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01讲《宇宙中的地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点导学及答案

1.1 宇宙中的地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点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知识清单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八大行星: 3.存在生命的行星 宇宙: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和 天体:宇宙间________的存在形式,是不断________着的 宇宙与天体 地球 ________ ________ 太阳 其他行星系 ________ 其他恒星系 ________系 河外星系 天体系统层次:________系 天体系统:________间因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形成天体系统及层次 距日远近 划分依据________ ________ 类地行星 分类巨行星 远日行星 八大行星分类 ________性 八大行星的公转特征________性 ________性

4.地球的内部圈层 5.地球的外部圈层 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________ 体积质量适中——适宜的________ 内部物质运动——液态的________ 自身条件 适宜的________条件 安全的________ 外部条件 条件 概念:地震发生时,产生弹性________,并以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纵波:传播速度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体、________体、________体传播 横波:传播速度________,只能通过________体传播 分类 地震波 莫霍界面:地面下平均________km 处。纵波、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________ 古登堡界面:地下________km 深处。纵波波速陡________,横波完全________ 不连 续面 划分依 据 概念:地面至莫霍界面之间的一层固体外壳,平均厚度约17 km 组成:主要是岩石 地壳 范围:介于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 厚度:2800多km ,为固态 莫霍界面至900 km 处 软流层介于80 km 至400 km 处,可能是________发源地 上地幔 900 km 至2900 km 处 分层 地幔 范围:古登堡界面到________ 厚度:3400多千米 分层 地核 外核:2900~5150 km 内核:5150 km 以下 内部圈层 地球的内部圈层 概念: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组成: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概念: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________但________的圈层 组成: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概念:地球表层________及其________的总称 范围:占有________的底部、________的全部和________的上部 大气圈 水 圈 生物圈 组成 地球的外部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1.32× 1023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 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发射到宇宙的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2000多亿颗恒星) 4.2光年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A运动特征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结构特征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哈雷彗星公转周期:76年 彗星方向:自东向西 扁长轨道绕日行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 月球的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地月系(自公同步) (最低级) 其他天体系统:火、木、土、天王、海王 月相成因:地球与月球空间位置的变化形 成了不同的月相。 月相类型:新月-上弦月-满月或望-下弦月 2》月相成因及变化月相的变化规律:初一月黑头,十五月亮圆。

地球的圈层结构必修一知识总结梳理2021

地球的圈层结构必修一知识总结梳理2021 人文地理主要指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与自然地理的学习有较大的差异,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社会生产活动,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理必修一知识总结梳理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地球的圈层结构必修一知识总结梳理2021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律介绍

1.哪些内容应成为学习的重点内容 ⑴地理基本概念。 ①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 ②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对这类概念特别要注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 ⑵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 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⑶地理基本技能。如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经济图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等等。 ⑷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 ⑸收集、整理地理资料的能力 2.怎样高效地掌握上述学习重点内容 ⑴用理科思维的方法学习自然地理。 ①充分运用图解法,从三维空间的角度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 ②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⑵注重各类地理图表的表达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 ⑶用文科思维方法学习人文地理。 所谓人文地理主要指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与自然地理的学习有较大的差异,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社会生产活动,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各社会生产部门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会沿着这样的轨迹发展,人类目前面临的怎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经济的角度多因素的分析各社会生产部门布局的合理性、科学性,这部分可能与政治课的内容有较多的联系,同学们应该把政治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地理学习上来。 5033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必修一知识总结梳理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必修一知识总结梳理202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 ≈1.32×1023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主要组成: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2000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恒星和星云两类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约为4.2光年 (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 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 A 运动特征 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分类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公转周期:76年 方向:自东向西 彗星成因:冰物质→升华→太阳风排斥 特征:核心→云雾状→背向太阳 组成:彗核→慧发→彗尾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 月球的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

地理地球圈层结构笔记

地理地球圈层结构笔记 高一网免费发布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更多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相关信息请访问高一网。 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的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 境的基础。

2.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的理由:是 地球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 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1.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理由:学生易于从自然常识角度认识地 球上为什么有生命,而难以从地球的宇宙环境探索地球为什么具有生命存 在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一)地心说——日心说——星系说——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讲述)从古代以托勒密为代表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16世纪哥白 尼提出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把宇宙看成是太阳系;再到18世纪天 文学家引进“星系”作为宇宙的代名词;再到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我 们对宇宙认识不断深入。 二)现在人类认识的宇宙 1、宇宙是形态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 天体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的气 体和尘埃。(建议)教师结合课本图1.1分别介绍星云、行星、流星、彗星 等天体的定义以及蟹状星云、土星、狮子座流星雨、哈雷彗星的突出特征。对彗星在运行轨道上不同位置彗尾的长短、方向的变化规律及形成原因可 作适当补充。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就形成了天体系统。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1.了解地震波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了解地震灾害的危害及防御措施。3.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特点及划分依据。(重点)4.理解地球外部圈层及其相互关系。(重点 ) 一、地震与地震波 1.地震 (1)含义:地震是指大地突然发生的震动,是地球内部能量快速释放的一种形式。 (2)特点:突发性。 (3)危害 ①造成人员伤亡。 ②破坏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 ③引发次生灾害。 2.地震波 1.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2.地壳(A)

(1)范围:地球表面以下、a 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2)厚度: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为5-10千米。 (3)分层:⎩ ⎨⎧ 上层:硅铝层,密度相对小些,不连续下层:硅镁层,密度相对大些,连续 3.地幔(B) (1)范围: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在莫霍面与b 古登堡面之间,深度从地壳底界到2900千米。 (2)分层: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3)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合称,平均厚度100~110千米。 4.地核(C) (1)范围: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 (2)分层⎩⎨⎧ C 1外核:高温高压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C 2内核:一般认为呈固态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1)组成: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2)特点: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减小。 2.水圈⎩⎨⎧ 组成: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 分类: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和生物水意义: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尤其是陆地水 3.生物圈 (1)组成: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地壳的表层。 (1)地震波可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 ( ) (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两部分。 ( ) (3)地球的外部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大气圈。 ( )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理必修一考点2021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理必修一考点2021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理必修一考点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理必修一考点2021 一、知识点梳理 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划分依据及内部圈层结构——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 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两个判断题 (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A.当雄 B.成都 C.上海 D.北京 (2)此次地震,拉萨有轻微震感,理论上拉萨居民感觉到()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左右摇晃 D.只上下颠簸 (3)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西藏地区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_,其研究

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 第(2)题,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 第(3)题,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 【答案】 (1)A(2)B (3)地震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考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这一知识点是教师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今天特为大家总结了这一考点的相关知识,并结合练习题进行巩固,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之分。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例题: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C.②是软流层 D.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答案】B。解析:根据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据此知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2.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 【答案】C。解析:根据横波和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差异及其

高一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点总结 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存在生命的独一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接上去我们一同来看看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点。 一、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外部的结构的研讨:由于地球外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讨。 外地震发作时,地下岩石遭到剧烈冲击,发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方式向周围传达,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传达速度较快,可以经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达;横波的传达速度较慢,只能经过固体传达。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外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1)由于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达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就会发作反射和折射现象,迷信家正是应用了地震波的上述性质,经过对地震波的准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外部的结构。? (2)从地球外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作突然变化,这种速度发作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延续面。? (3)地球外部有两个不延续面。一个在空中下平均33千米处

(指大陆局部),在这个不延续面以下,纵波和横波传达速度都清楚添加。这个不延续面是奥天时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纵波传达速度突然下降,横波那么完全消逝。这个不延续面是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最早研讨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4)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面,把地球外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所以地球的外部圈层是依据地震波传达的突然变化的两个不延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来划分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各外部圈层的概略比拟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络、相互制约,构成人类赖以生活和开展的自然环境。 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点到这里就完毕了,希望同窗们的效果可以更上一层楼。

2021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 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 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 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 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 6 时和18 时——太阳高度是0 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 度相差1 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 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 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 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 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 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构造 [考纲及解读] 1、地球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记住地球内部圈层〔由内到外:地核、地幔与地壳〕,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 生物圈〕; 3、说明地震波〔纵波和横波〕通过物质、传播速度方面的差异点; 4、区别地壳、地幔、岩石圈于软流层之间的关系。 解读: 1)、利用地震波探矿,如找石油、天然气; 2〕、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考察板块的边界类型及特点; 3〕、结合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等外部圈层知识来组织知识要点。 [要点梳理]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①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 播,这种弹性波即为地震波。 ②特点:传播速度随着而变化。 ③分类:〔1〕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2〕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只能通过传播。 2、不连续面: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的面。 〔1〕莫霍界面:地面以下千米处,该界面以下,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 〔2〕古登堡界面:地下千米处, 在这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 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 3、地球内部圈层: 4、表2.地球各圈层的划分及特点列表分析、 比照: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不连续界面 〔圈层界限〕 深度〔千米〕 地震波的速 度变化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壳 〔莫霍界面〕17 900 2900 5150 〔纵波和横 波速度加快〕 〔纵波速度 突然减慢,横 波消失〕 由岩石组成,厚度不均 地幔上地幔 上部由岩石组成,密度 较大,有软流层 下地幔 地核外核 〔古登堡界面〕 外核可能为液态,内核 可能是固态 内核 4、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层以上〕,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①组成:〔1〕大气圈:主要成分是和。 水圈:连续但不规那么的圈层,处于不连续的运动之中。 (2)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 有大气圈的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部. ②互相关系:各圈层互相联络、互相制约,形成自然环境。 [重点探究] 1.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 2.你知道地震波在经过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时速度有什么变化吗?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地震波在经过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一般认为是由于温度和密度都明显增加造成的;在经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一般认为地球的外核是液态。 3.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构成的,你能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其大陆局部较厚,约33千米,海洋局部较薄,只有几千米,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典型例题精析] 读图答复以下问题。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 的划分〔1〕地震波:E________,F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B________。 〔3〕圈层;D________,C________。 〔4〕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2021-2022年高中地理 专题1.5 地球的圈层结构(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地理专题1.5 地球的圈层结构(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 教版必修1 【核心突破】 核心要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归纳总结】 1.不连续面:在地球内部,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是莫霍界面,在地面以下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一是古登堡界面,它在地下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2.地球内部结构: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3.图解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地壳的厚度不同,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3千米,大洋

地壳薄,平均厚度为6千米,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②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方法技巧】 1.图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组成特点 2.地壳“厚薄”歌 大陆厚,海洋薄——海陆差异; 山地厚,平原薄——地貌差异。 海岭厚,海沟薄——海底差异; 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 3.数字法记忆地球的圈层结构 二:两种地震波,即纵波和横波。 二:两个不连续面,即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三:三大内部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三:三大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知识背景】纵波与横波 纵波(P波)又称疏密波,其特征是振幅小,周期短,传播速度较快,在地壳中平均速度为5~6km/s。纵波是沿着地震射线采取一推一拉的方式传播的,当它传播到某处时,该处物质振动方向和地震射线的方向相同或者相反。

(人教版2019必修1)2021年新高一地理暑假精品讲义-第4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生版)

第4讲地球的圈层结构【学习目标】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圈层特点。 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 【基础知识】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震波 2. (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界面:

(3) ①地壳:由固体岩石组成,位于莫霍界面以外;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壳薄,大陆地壳厚。 ②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2 900千米深处的古登堡界面。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上地幔顶部与地壳合称岩石圈。 ③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内核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固体金属球,压力超强。 判断 1.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厚度相同。( × )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 ) 3.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地面上的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 √ ) 4.岩石圈就是地壳。( × )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2.各圈层的组成和作用

判断 1.水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地理要素之一。( √ ) 2.四大圈层之间是相互独立发展的。( × ) 【考点剖析】 考点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主要特征 例1.1.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A.地壳B.下地幔C.上地幔顶部D.软流层考点二:地球的外圈部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例2.2.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生物圈考点三: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 例3.3.下列关于地震波中纵波与横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横波波速慢,纵波波速快。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行星地球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行星 地球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目录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 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 八大行星分类 分类 特点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外部条件 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 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⑴提供光热资源; 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 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 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 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 太阳风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 围绕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2020-2021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一册学案:第1单元 第3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1单元第3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 析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1。根据地震波(横波和纵波)在地下传播速度的变化示意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掌握地球内部各圈层的主要特征。(综合思维)2.运用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认识地球的外部圈层,掌握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并能指导实践活动.(地理实践力) 3.结合实例,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基本作用。(综合思维)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2.不连续界面及波速变化 代码名称波速

A波(横波)B波(纵波) C莫霍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D古登堡面完全消失传播速度突然下 降 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C以上为地壳,C、D之间为地幔,D以内为地核(由E外核和F内核组成). [特别提醒]纵波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传播速度较慢.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而后是左右摇晃.而在水中的人,因横波不能通过液体,只感觉到纵波作用下的上下颠簸。 4.岩石圈的结构 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包括M地壳、N上地幔顶部,主要由岩石组成。 [特别提醒]地壳≠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合起来称为岩石圈,平均厚度为100 ~110千米.地壳只是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厚度比岩石圈小。

1.大气圈 环绕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水圈 由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液态水,成为“蓝色星球”. 3.生物圈 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地球特有的圈层,也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 、宇宙观点:一般当成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从古到今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一望无际、无始无终的。 2 、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 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流传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范围: (2 )可见宇宙:半径约 140 亿光年, 9.4608 ×1012千米×140 亿≈1.32 × 1023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系统统 ( 1 )观点:天体是指宇宙中各样形态物质的总称 1 、天体的观点及种类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等 (2)种类 人造天体:发射到宇宙的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 、天系统统 ( 1)观点:宇宙中的各样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而形成 ( 2)天系统统的层次: 地月系

...... 主要构成: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2000 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主要组整天体:恒星和星云两类 离太阳近来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约为 4.2 光年 ( 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河外星系:超出1250亿个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 ( 4 )太阳系和地月系 1 》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

...... 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 A 运动特色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 近圆性:公转轨道都靠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 构造特色② 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 C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哈雷彗星公转周期:76年 彗星方向:自东向西 扁长轨道绕日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