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化理论研究综述

组织社会化理论研究综述

组织社会化是职业者调整适应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或组织环境,发展新角色的过程。它不仅关系着个人的事业成长,也关系着组织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整理,就组织社会化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和综合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组织、学校教育和员工个体提出促进组织社会化成功结果的建议。

关键词:组织社会化组织社会化结果新员工

组织社会化(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是指个体带着原有的认识进入组织后所经历的价值观、态度、认识、思维方式和个人行为的修正、调整及重塑的过程(Louis,1980)。从组织的角度来看,组织社会化是使新进员工的个人特征逐渐调整得适合于组织的期待,印上组织的标记。从新员工个体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学习如何有效地融入组织,成为与组织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Miller,2000)。组织社会化不仅关系着个体在组织中的生存与事业成功,也关系着组织的员工队伍建设和发展。

组织社会化理论的研究学派与研究方式

国外对组织社会化领域的研究有许多成熟理论,但研究方式和研究角度并不相同,概括起来可包括“古典”、“人际关系”、“人力资源”、“系统”、“文化”、“批判”等六大学派(见表1)。它们大体可分为两个研究取向,即社会化取向与个人化取向。大多数研究的重心放在社会化上,讨论新员工改变自己和适应组织的过程;而对立的观点则站在批判的立场,强调组织同化中的个人化,讨论新员工如何变革组织以使自己从压迫性的组织习俗中解放出来(Falcione & & Wilson,1988)。不过研究普遍认为:“社会化”与“个人化”相比,无疑前者对于一个新进组织的员工来说,更具有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组织社会化理论的研究主题

虽然关于组织社会化的研究角度不同,研究方法各异,但研究范畴和主题基本是一致的。如Louis(1980)在回顾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将组织社会化的研究内涵总结为四个主题:社会化特征、社会化阶段、社会化内涵和社会化实践。而Miller(2000)所构建的组织社会化模型中,也从社会化阶段、社会化内涵和社会化策略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和讨论。

(一)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是指个人从对职业和组织生活的预期转变为完整意义上的组织成员的过程,是渐进式的适应过程。Van Maanen(1976)把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预期阶段(anticipatory phase)、磨合阶段(encounter phase)和转化阶段(metamorphosis phase)。

预期社会化阶段,指个人真正进入组织之前的社会化过程。Jablin(1985)指出这一阶段的社会化包括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即融入某一特定职业的社会化过程和融入某一特定组织的社会化过程。职业社会化过程在人生的儿童阶段就开始了,涉及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社会因素。Dean(1983)等学者则强调,个体在最初与应聘组织的沟通中获得了关于组织和工作的信息,从而建立了对工作的预期期望。

磨合阶段,出现在新员工刚开始工作,经历“进入”组织的一刻,Louis(1980)称它为“表象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与组织建立了最初的契约关系,包括相互寄予“期望”的心理契约和通过“经济合同”建立的法律契约。当然,这个时期组织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并不牢固,新员工会因角色转换带来的角色认知模糊、组织期望与个人愿望之间的角色冲突而产生挫折感,是期望与现实差异造成“冲击”与“震撼”的阶段,新员工必须通过学习的方式调整自己的需要以适应组织和角色的要求(Dunnette,Arvey,and Banas,1973)。

转变阶段,是新员工完成了从一名“外来人员”向“内部成员”的转变过程,他们通过学习转变以往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开始成为组织所接受的工作人员。新员工开始确立了对组织的忠诚,完全把自己与组织融合在一起,成为组织坚定的支持者。这个阶段个体具有调整性、参与性、自豪感和遗憾感等特征。

学者普遍认为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进入组织的前6个月是其形成组织承诺、认同感、工作满意感和离职倾向的关键期。

(二)组织社会化的内涵

社会化内涵是指新员工在组织社会化过程中所需要了解的那些直观的和感

观的信息内容。Louis(1980)把这些信息分为两大类:即与角色相关的信息及与组织文化有关的信息。Morrison(2002)把组织社会化分为四个内容:工作掌握、角色清晰、文化调适、社会整合;认为新员工来首先要学习掌握工作技能,其次要清楚自己的角色,接着要了解并适应组织文化,最后要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以便真正融入组织。Gardner和Lambert的研究认为应该使用组织政策、组织目标、人际关系、工作绩效以及文化语言5个方面的内容来衡量新进员工组织社会化的程度。

一些学者非常强调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组织促使新员工吸收组织文化的过程。爱德加·施恩(Schein,1985)指出新员工的成长就是对组织文化的吸收,它涉及信念、适应、知觉和学习等问题。Pascale(1985)的组织社会化模型中也强调了组织文化的习得性,认为新员工需要在组织文化的学习中,通过对行为和产品的观察,以及向老员工请教等,形成新的工作价值观、信念和态度。

(三)组织社会化策略

组织社会化策略是指个体与组织为提高进入组织的适应性、融入感,在角色转换,获得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特定方式或方法。组织社会化策略的研究和实践也同样存在组织主导型和个人主导型两个不同取向。

最早提出组织社会化策略的是Van maanen和Schein(1979)。他们指出组织通过特定的策略或方法促进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使之成为组织所期望的角色。他们把组织社会化策略分为6种,每种由相互对应的两个概念组成:集体的—个别的、正式的—非正式的、连续的—随机的、固定的—对变动的、伴随的—对分离的和授权的—剥夺的。通过这些策略和方法探索组织社会化过程的实践技术,强调了它们对新员工成长,以及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Jones等人在1986年对Van Mannen等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整合,他们将集体、正式、连续、固定、陪伴及授权策略统称为制度性社会化(institutional socialization) ,这种组织社会化策略可以使新进员工接受组织预定的角色,使组织维持现状,新员工会产生标准化的角色倾向和行为。个体、非正式、随机、变动、分离及剥夺策略则统称为个体性社会化(individual socialization) ,这种组织社会化策略能保留新进员工的个人特性,新进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诠释所承担的角色,最终产生员工行为的差异性和创新性。Jones (1986)等人还根据组织社会化策略的特性,采用因素分析,从制度与个体两个维度将这些组织社会化的策略归纳为三个因子:情境因素,包括集体与个体、正式与非正式策略;内容因素,包括稳定与变动、连续与随机策略;社会因素,包括陪伴与脱节、保留与剥夺策略(见表2)。

Andrea 等人(2000) 的研究则从八个方

面总结出了个人主导型的组织社会化策略,包括反馈与信息搜集、建立关系、非正式的师徒关系、工作变动的协商、积极进取、参加与工作有关的活动、自我行为管理、观察和模仿。Jones认为制度化的社会化策略鼓励新进员工被动适应组织现状,导致角色保留倾向;相反个体的社会化策略鼓励员工发展多种角色适应模式,易产生角色创新倾向,Black则发现连续的和固定的策略与角色创新有负相关,集体的策略则与之有正相关。其后的多个研究也发现制度化的组织社会化策略与较低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及离职倾向相关,与较高的工作满意及组织承诺相关;个体化的策略与角色创新意图及行为相关。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组织与个人发展需要,应采取相应的组织社会化策略以协助达成一致目标。

组织社会化理论模型与测量

(一)组织社会化结果与理论模型

国外的组织社会化理论研究成果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上的,这些实证研究多从测量组织社会化结果变量入手,验证和发现哪些复杂因素制约或影响着新员工入职初期的工作态度及工作绩效。社会化的结果变量主要有两类:态度变量和绩效变量(刘小平,2003),斯洛克姆和伍德曼(2001)具体列举了组织社会化过程可能导致的结果(见表3)。

值得一提的是,学者们主要测量和研究的对象普遍集中在刚走向社会的院校毕业生,因为这一工作群体在职业生涯初期的组织社会化结果更具显著性和典型性,就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来看,可能有着更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对组织社会化结果的研究经历了从关注单因素到关注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这也是组织社会化理论体系的完善过程。Saks(1997)的组织社会化理论模型在综合以往的研究基础上指出组织社会化的过程和结果受多个层次的作用。认为影响组织社会化结果的因素主要是组织内部与外部的背景变量。组织社会化可以分为个人、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这三种层次的组织社会化内容与策略差异较

大,并且相互影响和作用。在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人的社会认知过程会介入其中,最终影响到组织、群体和个人的行为与绩效。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差异变量不仅影响个人层次的组织社会化策略内容以及社会认知过程,而且还是个体、群体和组织社会化效果差异的重要原因。同时,组织和群体层次的组织社会化还会对个人差异变量产生影响。

总结这些影响组织社会化结果变量的要素,可以归纳为主效应变量和调节变量。

(二)主效应变量

工作期望与现实感受的不一致是组织社会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Porter & Steers(1973)将一个人在接触某项工作前预期希望与现实工作经历感受之间的差异称之为工作“期望落差”(unmet expectation)。Hughes(1958)将它称为“现实震撼”(reality shock),指出它是一种给个体带来沮丧、彷徨,导致失眠、创伤感等情绪体验的心理落差。他认为这些消极情绪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新员工,成为制约新员工适应新环境及对工作满意的关键障碍。大量实证研究也验证了“高期望、低感受”的工作“期望落差”是制约新员工在组织的调整适应过程的主效应变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满意度(Mabey,1986;Lundberg,1997;魏洁文,2004)、组织承诺(Tannenbaum,1991;Wanous,1992)、工作绩效(Wanous,1977),也是造成缺勤(Porter & Steers,1973),离职倾向和辞职(Porter & Steers,1973;Wanous,1992)的重要因素。

虽然这一主流范式下的结论得到普遍验证,但学者们对工作“期望落差”的构成要素,即根据不同的“期望落差”对组织社会化结果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分歧或差异。如有学者提到,毕业生对工作条件和工作报酬的过高期望是导致心理落差的首要原因。但也有研究指出院校毕业的新员工与社会招聘的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存在明显不同,他们的心理落差高低更多地来自于“上级肯定”、“培训机会”、“同事关系”、“晋升机会”等社会需要与成长需要的满足程度(Lam,2002)。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下,新员工的选择职业与工作的期望构成也有不同取向。20 世纪80 年代大学生对工作的期望最看重的是“自我实现”,90 年代的大学生则关注自我发展的同时,将工资、奖金等“保健”因素列为择业最重要的条件(凌文辁等,1999)。而李强等人的近期研究表明:当前大学毕业的新员工在企业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对自身职业发展、权力、以及企业承诺与回报尤为重视,保健因素成为工作期望构成的基本前提,而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才是关注的核心焦点。

(三)调节效应变量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多元结构,许多因素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着主效应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强度和方向,在新员工适应组织的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如培训自我效能感(Saks ,1995) 、焦虑与工作压力(Saks ,1996) 、信息获取(Saks ,1997) 、组织支持和自我监控策略(Waung ,1995) 、角色定向( Filstad ,2004)等。

与国外相比,国内关系组织社会化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很少,值得一提的是Lam(2002)等人对香港旅游业新员工的研究,为我们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结论。他基于领导-下属互动模型(leader-member exchange model)、团队-成员互动模型(team-member exchange model)通过测量并采用分层多元回归的数据分析方法,验证和发现: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参与了工作期望落差对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及组织承诺之间的影响,对组织社会化结果形成调节作用。同时指出:基于人情关系及文化特质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与西方国家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有很大不同;对于一个劳动密集型、群体功能性强的行业来说,人际关系对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结果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Lam等人还以Feshbein and Ajzen(1975)的理性行动理论(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为基础,通过以下模型,发现了个人主观行为规范(subjective norm)对组织社会化结果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初期,参照群体在影响其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人、朋友、亲友、师长等关键人物或群体的期待可能会成为新员工的个人行为规范的参照目标,虽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心理落差直接导致了新员工在适应组织环境的过程中存在消极感受,但那些“重要人物”的积极态度与角色期待是一种缓冲剂,会降低新员工对工作的不满意感受和离职倾向。

总结及建议

现代社会人力资源已日益成为组织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企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吸引和留住组织需要的人才,拥有一支忠诚的、高素质的、与组织共同成长的员工队伍已成为衡量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我国企业人员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员工的绩效水平,以及对组织的忠诚度、工作满意度还普遍不高。因此,本文希望通过以上文献回顾与综述,强调重视对组织社会化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强调建立在调查和数据分析基础上的实证研究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也希望从组织社会化理论成果和实践策略的角度为组织和个人提供以下建议:

企业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化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应用,在招聘甄选中通过工作预览技术了解候选者真实的工作期望,获取组织真正需要的人才;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促进新进员工快速成长;通过有效的团队沟通、上下级沟通,情感关怀,加快新员工的组织融入。这些不仅关系着企业人力成本的投

入,更关系着企业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

学校职业教育对个体的预期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方向,职业能力定位,教学手段改革等重大问题的探索上也应更多地关注组织社会化理论的发展,通过教学、实习、就业指导等环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形成对行业及工作环境的现实期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岗位技能、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个人特质和价值取向是影响组织社会化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个体应充分认识和了解自我,本着人职匹配的原则正确选择职业方向,工作岗位,并运用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效能管理来促使个人需要与组织特征、组织期待及组织需要相融合,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角色,才能获得事业发展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詹姆斯·L·吉布森,约翰·M·伊凡塞维奇,小詹姆斯·H·唐纳利(王常生译).《组织学-行为、结构和过程》第10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斯洛克姆,伍德曼(岳进等译).《组织行为学》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9031231.html,ler(袁军等译).《组织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

4.魏洁文.工作期望落差与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关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5.刘小平.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策略分析.继续教育,2003

6.Andrea E C ,Griffin A C,Srikant h G.(2000). Newcomer and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tactics: 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10 (4)

组织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组织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组织认同理论是近年来组织行为学领域备受的话题。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组织认同理论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研究建议进行评述。 一、背景分析 组织认同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组织行为学开始组织认同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组织认同理论在企业管理、领导力开发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二、理论阐释 组织认同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与组织产生共鸣,从而在行为上与组织保持一致性的过程。具有高度组织认同的员工往往对组织的使命、价值观和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愿意为组织的成功付出努力。组织认同理论的特点包括:一是强调个体与组织的匹配,即员工与组织的价值观、目标和规范等方面的契合程度;二是员工在组织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员工对自己和组织之间关系的感知;三是强调组织文化在塑造组织认同中的重要作用。

组织认同对于组织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首先,高度的组织认同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降低员工离职率。其次,组织认同能够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因为员工会更愿意为组织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组织认同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团队协作。 三、研究现状 目前,组织认同理论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研究者们发现组织认同与员工的绩效、创新、敬业等方面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也有研究指出组织认同与员工离职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组织认同并非越高越好。 尽管组织认同理论在实践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组织认同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仍需进一步探讨。此外,现有研究多从静态角度分析组织认同的影响,而较少组织认同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员工行为的交互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组织认同理论进行了简要述评,强调了组织认同在员工态度和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组织认同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组织行为研究的新领域 积极行为研究研究评述及展望

组织行为研究的新领域: 积极行为研究述评及展望 赵欣赵西萍周密徐海波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新的竞争时代呼唤新的员工行为。本文在对传统行为研究与管理实践进行评论的基础上,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新领域——积极行为,从概念发展、分类问题、测量工具、理论基础、前因及后果研究等方面做了述评,对文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提出了若干研究建议。 关键词:员工行为;积极行为;述评;展望 引言 员工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关注的中心,组织行为学家专注于不同组织情景中各类员工行为如何影响绩效;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则着力开发能为企业带来实效的各种员工行为。本文基于对传统行为研究及管理实践的批判性评论而引入积极行为,并围绕其概念发展、行为分类、理论基础、前因研究、后果研究、未来趋势展望6个方面展开。 传统行为研究与实践 传统的组织行为学研究有两项基本前提:第一、组织向员工分配任务的过程中,员工主观意志基本不发生作用;第二、员工对工作环境的影响非常小,其行为不能改变工作环境。传统观点认为员工绩效行为是被动反应,这种“被动绩效观”的典型代表是泰勒的科学管理,他认为员工行为应最大程度地符合标准,才能有好绩效。随着霍桑实验的传播,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的出现,员工主观因素逐渐被管理学者认可和重视。然而,此阶段研究的共同特点是将员工行为描述为消极评价与选择,即只能在组织或上级设定的约束条件下工作,是一种“消极绩效观”。现代社会需要一个更为主动、更为积极的绩效概念[1]。 企业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传统模式是“以事为本”:首先进行工作分析,撰写工作说明与任职资格;以任职资格为标准,进行人员招聘;以工作说明为蓝本展开员工培训;日常工作中,任务目标由直接上级设定,员工在其督导下行动;日常管理中,员工的绩效优劣,均以其能否按要求完成既定任务为评价依据;薪酬方面,岗位评价以及基于岗位的薪酬模式大行其道······[2]。经济竞争加剧、产品创新加速,网络信息技术普及,将组织所面对的压力传递到员工层面,使员工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工作任务需要独立决策,需要员工自我激励,并主动地扩展自己的知识技能;工作不确定性增加,以项目制为代表的灵活工作模式普及,工作安全性降低;工作责任增加,创新要求提高······,所有的变化都意味着员工要改变原有被动、短期、一成不变的行为模式。 积极行为的概念 积极行为(proactive behavior)①是员工着眼于未来,积极主动地寻求改变的一种行为模式[3]。牛津字典对proactive的解释是“通过预见未来事件或问题、采取主动行动,来创造或控制局面,而不是当事情或问题发生后才做反应,(因此,更可能)是创新性的,趋向于使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872089)(71072129) ①proactive 直译为前摄的,proactive behavior 直译为前摄行为,proactivity 直译为前摄性,统属于心理学术语,本文取其本质含义并结合组织管理情景,从易于管理学者理解、利于管理学学术研究与推广的角度考虑,统一将其翻译命名为“积极的、积极行为、积极性”。

国内外学界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9031231.html, 国内外学界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研究综述 作者:王辉 来源:《大观》2014年第11期 摘要:城市社区建设是社会治理实践创新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领域。西方学界多集中于抽象性的社区理论研究。而国内学界多以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改革进程、社区理论、实证分析、社区治理形态等视角对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展开研究。 关键词:社区建设;综述;述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以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已然清晰。在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基础环节的现代化进程势在必行,这对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研究这一课题之前有必要对国内外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作出研究评述。 一、国外关于社区理论的研究 (一)区位理论。该理论是美国城市社会学所从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芝加哥学派是其研究的主要发起者,它的研究特点主要是把社区致力于一种空间现象与地域单位来研究,创新性的以竞争、共生、进化和支配等以往在生物学中常常用来阐释动植物间相互关系的字眼及其理论来化解都市结构和发展的动力之谜。 (二)社会体系理论。该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将社区融入社会这一整体进行考察,在考察社会体系这一巨大机制的基础上,分析组成社会体系的各个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在获取整个社会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社区这一社会体系重要构成要素上,将社区致于整个社会体系大网中。社区日常生活就是通过这些网络相互交织进行的,并逐步转化为各类社会组织及制度,使社区的各类要素逐渐丰满起来。 (三)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互动是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学界诸多研究者将群体居民的互动行为及其与经济发展、政治进程、思想文化、家庭关系、宗教信仰、教育制度等的关系作为研究重心。上世纪中期,美国学界著名社会学专家J·伯纳德对社区中所存在的竞争、合作、冲突、解体等社会互动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四)社区冲突理论。上世纪中期,美国学者J.S.科尔曼在《社区冲突》中将社区冲突致于地方社区范围中加以研究开。在科尔曼的理论体系中,社区冲突主要根源于经济争端,政治

社会化理论综述

社会化理论综述 王磊 (应用心理学学号:10391163) 摘要:心理学的诸多分支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均对社会化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社会化理论内容有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政治社会化。个体社会化的途径上,遗传物质提供了基础,来自家庭、学校等社会化主体给个体社会化提供了可能。关键词:社会化理论;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政治社会化 社会化的提法早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但实际上,直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化研究才在美国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不仅心理学界,社会学界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理论。 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规范,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达到改造社会、调适心理、发展和完善个性的目的的过程。心理学中关于社会化的概念,主要采用的是霍兰德(E.Hollander)在《社会心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的解释:一个婴儿是带着繁多的行为潜能来到人世间的,这些行为的发展有赖于各种复杂的相互联系,包括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在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叫社会化。 1.社会化理论派别 心理学界特别是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三大分支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先后提出了“无意识”人格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这就是经典的“无意识”人格理论。“本我”是生物的我,包括无意识记忆和生理的、心理的冲动,尤其是性冲动。“自我”可称为意识我,它理智地试图在社会环境的需要与本我的自然驱动力之间求得平衡,是在“超我”和“本我”之间扮演着的一个中间角色。“超我”即个体从社会中习得的“应该如何”和“必须如何”的内化。弗洛伊德的学说理论强调了社会的过程中生理基础和情感力量的作用。埃里克森(Erik Erikson)进一步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将人的一生划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各个阶段问题的解决又直接影响到下一个阶段问题的解决。埃里克森认为,社会化的过程贯穿人的一生。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华生,认为人类无异于动物,行为决定于环境。依此解释,社会化过程就是应用于孩子身上的外在力量的作用,不需要任何内部结构的改变。华生医生(Dr.Watson)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而班杜拉(Albert Bandura)认为,儿童学会的众多行为模式并不是按照单调乏味的加强—惩罚的方式学到的,而是通过观察-模仿习得的。“人的习得活动,多数是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对榜样人物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而完成的”[2]。这种理论把模仿的概念引入到了社会化的理论研究之中,提出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是个人认知、环境和行为的交互作用才能实现人的社会化,并不能简单地用激励和惩罚来进行解释。他们还指出,儿童所学到的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角色行为,而不是像其它动物那样单一模仿的具体行为。 认知发展理论则是主要从认知发展角度研究个体个性的形成。认知发展理论认为,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作为该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皮亚杰(Jean Piaget)对认知社会的过程作出的重要贡献,就是他描述了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的,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需要经历特定的四个阶段,在每个新阶段,先前阶段的能力并没有丧失,而是被整合到了新的思维和认知方法中去了。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为,个体由一个最主要的动机所驱使,个体动机就是“自我实现”,人在

组织社会化理论研究综述

组织社会化理论研究综述 组织社会化是职业者调整适应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或组织环境,发展新角色的过程。它不仅关系着个人的事业成长,也关系着组织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整理,就组织社会化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和综合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组织、学校教育和员工个体提出促进组织社会化成功结果的建议。 关键词:组织社会化组织社会化结果新员工 组织社会化(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是指个体带着原有的认识进入组织后所经历的价值观、态度、认识、思维方式和个人行为的修正、调整及重塑的过程(Louis,1980)。从组织的角度来看,组织社会化是使新进员工的个人特征逐渐调整得适合于组织的期待,印上组织的标记。从新员工个体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学习如何有效地融入组织,成为与组织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Miller,2000)。组织社会化不仅关系着个体在组织中的生存与事业成功,也关系着组织的员工队伍建设和发展。 组织社会化理论的研究学派与研究方式 国外对组织社会化领域的研究有许多成熟理论,但研究方式和研究角度并不相同,概括起来可包括“古典”、“人际关系”、“人力资源”、“系统”、“文化”、“批判”等六大学派(见表1)。它们大体可分为两个研究取向,即社会化取向与个人化取向。大多数研究的重心放在社会化上,讨论新员工改变自己和适应组织的过程;而对立的观点则站在批判的立场,强调组织同化中的个人化,讨论新员工如何变革组织以使自己从压迫性的组织习俗中解放出来(Falcione & & Wilson,1988)。不过研究普遍认为:“社会化”与“个人化”相比,无疑前者对于一个新进组织的员工来说,更具有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人-组织匹配理论的应用研究评述

人-组织匹配理论的应用研究评述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对国外人与组织匹配理论的概念、应用研究、测量方法等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提出了人-组织匹配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以此来推动我国学者对人-组织匹配问题的研究步伐。 关键词:人-组织匹配一致性匹配互补性匹配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人-组织匹配的概念 对于“人-组织匹配”的概念,多数研究者认为,人与组织的匹配就是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与组织特征之间的相容性。但对于相容,有人认为应是工作要求与个人能力的一致;有人认为是价值观的高度契合;也有人则认为这种匹配既包括人的核心价值观、目标、人格特质和组织价值观、目标和特征之间的协调一致,也包括人与组织之间在供需上的相互补充。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者们给出的概念也不尽相同。 Muchinnsky & Monahan(1987)提出,人与组织间的匹配包括两种类型的匹配,即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所谓一致性匹配是指个人和组织具有同样的或相匹配的特点,个体能够在组织中增补、修饰或拥有其他个体相似的特征;互补性匹配则是指个人和组织能互相满足对方的需要,具体说,就是组织的需要能通过其成员卓有成效的工作去实现,个体特征能够弥补组织的不足。 Edwards(1999)提出的需要-提供(needs-supplies)和要求-能力(demands-abilities)的观点。Edwards将人与组织匹配定义为,个人能力和工作需要的匹配(需求-能力)或者是个人要求与工作属性的匹配(要求—提供)。从需要-提供的角度看,当组织满足了个体的需要、意愿或偏好时,个人与组织之间也就实现了匹配;而从要求-能力的角度来看,如果个体的能力能很好地满足组织的要求,则在个人与组织之间便实现了匹配。 以上这两种观点虽然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它们却很少被整合在一起。针对人-组织匹配的复杂性,Kristof(1996)则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组织匹配模型,该模型对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需要-提供观点和要求-能力观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整合,将人-组织匹配定义为三种情况下员工与组织的相容性:作为组织成员的个体与组织至少有一方能够为另一方提供它所需要的资源;个体与组织在某些基本特征上拥有相似的地方;以上两方面条件均具备。 近年来,随着对人-组织匹配问题研究的深入,人-组织匹配概念的内涵也在逐渐深化。事实上,学者们对人-组织匹配概念的探讨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的,这两个问题在近些年又有了新的观点。一是,匹配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学者

国内外组织传播研究综述

国内外组织传播研究综述 组织传播学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经过 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各类组织的传播能力是其能否有效完 成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从人际关系、传播环境、组织 结构、民主与权力等视角对组织传播进行了研究。然而面对当今网络时代、多媒体时代的新形势,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为组织传播的理论研究开拓 出新的领域。 组织传播学的相关定义 赫伯特·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将组织定义为:组织指的是一个 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传播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切斯特·巴纳德认为: 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体系。一个组织成 立的条件是:"(1)有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传播的人;(2)这些人愿意作 出贡献:(3)实现一个共同的目的。"总的来说,每个人都生活在组织之中,时刻都能感受到组织所带给我们的影响。 国外组织传播学的研究历程 作为组织传播学的发源地,美国学术界已将组织传播学发展成为一门 成熟的学科。作为美国传播学者最感兴趣的一个领域,近20多年来,美 国组织传播研究文献数量之多、研究主题之广泛,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并且,随着其对组织传播在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变革及其细微的变 化也体现出这个学科的整体发展方向。 从1988年至今,美国组织传播研究的主题包括:电子媒介的沟通与 技术;困境、挑战、变革和创新;领导权力与政治冲突;情感生活;组织

气候和文化;认同;多样性和多元化;组织形式;应用性:全球化;女性主义;公众传播与资讯流动;社会化和其它。 所涉及的组织传播的各类文献,也勾勒出了美国组织传播研究主题三个不同阶段的演变:1988年到1995年,组织传播研究大比重地聚焦在"电子媒介的沟通与技术"上;1996年起,组织传播研究更多地围绕着"多样性和多元化"主题;2002年至2022年,组织传播关注的焦点转向了"困境、挑战、变革和创新"。 国外研究中组织传播学的几大学派 ·古典学派 以弗雷德里克泰勒为代表的,以生产为中心、管理为导向的古典学派理论是组织传播学研究的萌芽期。这个学派的理论主要出自工程学和社会学科领域的研究,其观点认为传播仅仅在机器被打开以前存在,它是用来下达命令、协调工作以及获得雇员服从的工具。 在古典理论的认识中,组织的大部分传播都是以命令、规定和指示的方式从上到下流动,唯一承认需要反馈的地方就是定期报告计划的进展状况,而水平流动和自由流动的传播只是古典理论中的特例。在传播渠道方面,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经典人物都指出了书面传播的重要性。 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法约尔提出著名的十四条管理原则,其中包括协作与专门化原则;等级原则,即强调等级制组织形式,在其中,所有的参与者都被置于控制关系的金字塔结构内;指令单一原则,即没有哪个参与者可以从两个以上的上司那里接受指令;控制范围原则,强调每个上司不能拥有多于其有效监督范围外的下属等等,其中的很多原则对现在的组织传播研究都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社会嵌入型理论综述

社会嵌入型理论的国内文献综述 姓名:邢昆鹏学号:1202000099 “嵌入性”概念的提出对后来的经济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要理解市场问题、克服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约束就必须深入研究人和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推动了制度重新成为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但是他们大多坚持制度分析中的理性计算立场,认为制度是作为约束人们经济活动与交往、交易的种种规则,是一种正式的规约。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研究发现一些非正式的规约例如: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也影响了行动者效用最大化,所以他们认为社会关系在形塑经济行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之前有些学者认为经济领域是独立的,非嵌入的领域,经济仅由市场价格来决定,人们在这种市场中按获得最大金钱收益的方式行事,但这一说法很快被批判,因为无论在工业社会还是在前工业社会,嵌入性始终存在,只不过在各个社会中嵌入的程度有所不同,是以另一种不同方式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社会嵌入性”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对我国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予以整合分析。 1、创始和发展阶段。对于这一点我国的许多学者都有较一致的观点:Polanyi (1957)提出的“经济的社会嵌入”观点出发认为当时的社会嵌入反映了社会关系影响经济行为的过程,其实质仅涉及到人类经济行为(系统)单向嵌入到社会行为(系统)的问题,关乎经济行为如何受到社会行为的影响,而不涉及其他嵌入现象以及社会行为的反向嵌入问题(即经济行为如何影响社会行为)而Granovetter (1985)则推动了对嵌入性理论的发展,他认为,我们研究的组织及其行为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把它们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分析是一个严重的误解,经济活动是在社会网络内的互动过程中做出决定的,经济行动者的自利行为受所处社会网络中的影响,而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经济行为时存在“社会化不足”,社会学理论中则存在“过度社会化”。这一发展使“嵌入性理论”重新成为社会科学所关注的焦点。兰建平、苗文斌(2009),侯仕军(2011),苏春艳(2004)。 2、嵌入性的框架方面 兰建平、苗文斌(2009)认为Granovetter最早提出的框架有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两种。而后来Zukin 和Dimaggio(1990)在Granovetter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四种框架类型:结构嵌入性、认知嵌入性、文化嵌入性和政治嵌入性。而Andersson 、Forsgren 和Holm(2002)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企业内部的运营和价值链,提出把嵌入性分为业务嵌入性与技术嵌入性,并进行了实证分析。陈仕华,李维安(2011)则把嵌入性分为了主体嵌入和客体嵌入两个方面,其中主体嵌入包括认知嵌入,而文化嵌入、政治嵌入、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则是属于客体嵌入。此外,许冠南(2008) 提出的上游嵌入性和下游嵌入性框架,她认为企业与其上游供应商企业以及下游客户企业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建立起合作关系,形成相应的嵌入特征,从而能够实现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和规模化效应,这种协作共赢的上游和下游制造网络具有极强的内生发展动力,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3、层次方面 在层次方面,理论界进行了多层次的区分。Hainen (1998)等人区分了微观

帕森斯社会整合变迁思想综述

帕森斯社会整合与变迁的思想综 ——对AGIL理论图式解读 <摘要>:本文主要是以帕森斯的AGIL理论图式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思想为切入点,综述帕森斯关于社会系统整合与变迁的思想。从而理解帕森斯如何在理论中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而使其理论所具有的包容性和解释力。 <关键词>:帕森斯AGIL整合变迁综述 在社会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之中,谁也不能抹杀帕森斯的贡献,这位结构功能主义大师开创了社会学的一个新时代.不仅仅为美国只重视实地研究而缺乏理论建构的社会学传统带来理论指导,也成了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流派的源头之一。直到今天,他的理论仍然闪耀着巨人的光辉。玛格丽特.波洛玛如此写道:如果说在当代社会学中有一位处于中心的理论家的话,这个理论家就曾经是帕森斯[1]。 帕森斯也自称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理论家",他一直努力要形成统一的社会理论。从帕森斯的学术生涯来看,大致分成三个阶段:早期的社会行动理论,到中期的结构功能主义,最后才建立其一般体系理论(贝朗塔菲提出建立社会科学的一般体系理论[2])。在这样的三个阶段中,其理论是一步一步积累和发展起来,贯穿其中的结构功能分析思想是其精华。他提出的模式变项理论和AGIL图式理论是其主要贡献。 本文主要是以帕森斯在一般体系理论中提出的AGIL理论图式为切入点,看其如何构建AGIL,并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对社会子系统的分析,从而达到对社会系统整合和变迁的解释。帕森斯的思想也试图在强调社会整合的基础上去解释社会变迁的发生,可以从中发现帕森斯关于现代化的理论。 [1]《当代社会学理论》玛格丽特.波洛玛孙立平译华夏出版社1989 [2]同上 一,AGIL理论分析框架 帕森斯在大学本科三年级前还是主修生物学的学生,跟大多数古典社会学家一样,他也认为社会类似与一个生命有机体。而且对于所有有生命的体系,"功能是理解起体系的中心概念"。而帕森斯想要论述的是:①有生命的体系存在与环境之中并对环境起反应; ②这种有生命的体系维持一种组织和发挥功能的模式。并且有生命的体系具有开放性的特

组织惯例研究综述

组织惯例研究综述 组织惯例研究是组织学领域中的一项研究方向,它关注的是组织中的规范、价值观和 行为方式等惯例现象。惯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由于具有可预见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等特 点而被组织成员所遵守的规范。组织惯例研究旨在探讨组织中的惯例形成、演变和影响等 问题。本文将对组织惯例研究进行综述。 一、组织惯例的定义与概念 组织惯例是指在组织内部长期形成并被广泛遵循的各种规范和行为方式,包括形式和 非形式、明确和隐含的规则和价值观等。惯例的本质是人们在组织中共同产生、共同维护 并认可的一种行为模式,它反映了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一种模式化行为方式。组织惯 例分为正式惯例和非正式惯例两种。正式惯例是指组织中明确规定的规则和制度,如制度、规章制度等;非正式惯例是指组织中隐含的规则和行为方式,如团队文化、社交活动等。 组织惯例作为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对组织运行产生重要影响。惯例的形 成和维护需要时间和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它与组织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等紧密相连。 同时,组织惯例也是组织成员社会化过程的反映,通过惯例的传递和继承,组织成员可以 快速理解和适应组织中的文化和行为方式。 组织惯例研究是组织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方向,其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深入了解组织文化。组织惯例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组织惯例可 以深入了解组织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为组织建设和管理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2、提高组织绩效。组织惯例对组织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惯例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有助于发现和解决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组织绩效和效率。 3、指导组织变革。组织变革需要充分考虑惯例的存在和影响,只有在了解并充分利 用组织惯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组织变革的有效推进。 4、促进组织创新。通过研究组织惯例,可以了解组织中存在的各种规则和行为方式,并对这些行为方式进行重构和创新,为组织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组织惯例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质性和量化两种方法。 1、质性方法。质性方法包括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通过对组织成员的访谈和观察、组织制度和文化的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组织中存在的各种规则和行为方式,分析惯 例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探讨惯例对组织运行的影响,揭示组织中存在的潜在问题等。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自从1979年Pettigrew在《管理科学季刊》发表《组织文化研究》一文,以及Pondy与Mitroff在《组织行为研究》发表《跨越组织的开放系统模式》一文后,文化模式的研究概念即在组织管理界孕育而生,组织文化成为组织管理与企业管理事务的主流语言。1980年,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以醒目标题报道“组织文化”问题,接着美国权威性杂志《斯隆管理评论》、《哈佛商业周刊》、《加州管理评论》、《管理评论》等,先后以突出篇幅讨论“组织文化"问题。从此,组织文化成为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 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Krell认为,组织文化的兴起,可以理解为对三种危机的反映:一是竞争的危机。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让美国人感到了威胁,所以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工具,从而提高竞争优势.二是组织理论的危机.传统的理论仅仅关注组织结构、职业类型、任务设计、动机方案,这样的理论过于简化,需要寻找一个更加复杂的、考虑到意识、符号处理以及体系的复杂属性的模型。三是社会危机,即意义和社会导向的深层危机,也就是我们现在较为熟悉的西方的“后现代社会综合症"。同时,美国的管理学界还认识到,当时美国的管理思想存在着三大缺陷:一是忽视了人及人的感情因素,二是忽视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三是过分强调定量分析。这促使美国的学者迅速把目光聚焦在本国企业的文化上,发起了追求卓越,重塑美国的热潮,从而形成了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一、组织文化的内涵 1、国外学者的定义 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观念.组织正式依赖于这些文化来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将其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 (1)Schein的研究

关于组织机构的文献综述

关于组织机构的文献综述

关于组织结构的文献综述 XXX 在本学期学习了组织行为学之后,我们对组织结构有了简单的了解,现在的组织结构主要有简单组织结构、官僚式组织结构和矩阵式组织结构;具有很强代表性。虚拟组织结构和无边界组织。纵观这些组织结构都各有其优缺点,都在社会上不同的组织中体现。下面,是我收集相关资料对组织做了一个简单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组织结构的基本定义 (一)在薛晴和朱永新的《西方组织结构理论述评》这样说道: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之间相对稳定关系的一种模式,它既表现为静态的组织结构,又体现在动态的组织活动中。组织结构模式是由组织的目标任务以及环境情况决定的,其中包含组织内部的指挥系统和沟通网络,又包含着组织成员在不同层次的责权系统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二)在斯蒂芬.罗宾斯与蒂莫西A.贾奇所著的《组织行为学精要》一书中,认为组织结构界定了任务是如何分工、分组和协调的。管理着在设置组织结构时需要注意六个因素,即工作专业化、部门化、指挥链、管理幅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这是设计组织结构需要注意的问题,但同时也是组织结构的重要内容。 (三)还有就是为大众所知的观点是:组织结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组织结构,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形成的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之间固定的排列方式,即组织内部的构成方式。广义的组织结构,除了包含狭义的组织结构内容外,还包括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类型,如专业化协作、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等。 综合上述观点,我认为组织结构就只一个组织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管理公司,包括组织、控制、领导、激励好人控制等一些列的规章制度及其框架结构。 二、关于组织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从《组织行为学名家思想荟萃》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组织行为学的集大成这几乎都是外国学者。而提到组织结构,都会联想到马克斯.韦伯、泰罗、法约尔等人在这方面的巨大贡献。 自泰罗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开辟了组织理论以来, 系统的组织理论经历

组织社会化策略的类型、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一个文献综述

组织社会化策略的类型、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一个文献综述郭云贵 【摘要】组织社会化策略是组织促进员工社会化,使之成为组织所期望角色的策略或方法.基于对已有相关文献的回顾,阐述组织社会化策略的类型,可从不同视角梳理和归纳组织社会化策略的影响效应与影响机制,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期刊名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17)004 【总页数】6页(P119-124) 【关键词】组织社会化策略;影响效应;中介作用;调节作用 【作者】郭云贵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100872;周口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 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6 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埃德加·H.施恩(Edgar H.Schein,1968)[1]提出组织社会化这一概念以来,学术界对该概念的关注度持续提高,研究不断深入,迄今已取得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组织社会化俨然成为组织行为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2],它被认为是新员工进入组织后一个最为关键的过程[3]。在这个过程中,组织通过 某些策略帮助新员工更好地适应组织,减少其不确定性和焦虑情绪,使之表现出组织所期望的态度和行为,这些策略即为组织社会化策略[4]。从上述定义来看,组

织社会化策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员工组织社会化的效果,因此对组织社会化策略也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度,并取得了大量实证研究成果。 范曼宁和施恩(Van Maanen & Schein,1979)[4]采用六组相互对立的概念,将组织促进新员工社会化的策略归纳为“正式的/非正式、集体的/个别的、连续的/随 机的、固定的/变动的、赋予的/剥夺的、伴随的/分离的”六种类型。然而,这种 分类法在管理实践中难以实施。为解决这一弊端,琼斯(Jones,1986)[5]将上述六种策略整合为制度化策略和个体化策略两种类型,其中,前者要求新员工被动适应组织预先设定的角色,从而使其产生标准化的角色和行为倾向;后者则鼓励新员工保持个体特性,依照自身理解主动诠释所承担的角色,进而带来行为上的差异性与创新性。同时,他还将上述六种策略归纳为情景、内容与社会三种因素,并编制了共30个项目的测量组织社会化策略的问卷。琼斯提出的二维三因素组织社会化策略分类模型如表1所示。 琼斯提出的分类模型在国内也得到验证,并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社会化策略的研究当中。比如,刘密(2007)[6]以150名被试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213份被试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模型比较,发现由社会因素、情景因素、内容因素构成的组织社会化策略三因素结构拟合数据的程度最佳。冯丽丽(2012)[7]通过对92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对222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 分析,也验证了上述组织社会化策略的三因素模型。 (一)制度化策略和个体化策略的不同效应 组织社会化策略会对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且不同类型的策略有着不同的效应。大量研究探讨了制度化策略和个体化策略对结果变量的不同影响效应。由于制度化策略给新员工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得他们能够更便捷地与同事和上级沟通,能够更好地获得组织的信息,并减少在新工作环境中的不确定性[8],因此,组织 采用偏制度化的社会化策略能够提高员工的沟通满意度[9]、工作满意度[5,10-12]

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

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一切正向的积极行为,如合作、关心、帮助、分享等。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幼儿期是培养幼儿亲社会态度和行为的最佳阶段,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对个体以后的社会性发展、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幼儿不但通过可以从他们对别人的善意帮助中受益,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和援助的幼儿,对他们以后的社会性发展更是受益匪浅。正是基于幼儿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我们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从1990-2010年近二十年来学者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并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幼儿亲社会行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对指出了未来对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 为了能够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国近二十年来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状况,我们从中国知网上检索了从1990—2010二十年间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论文,共检索到117篇,其中核心期刊36篇,非核心期刊71篇,会议论文4篇,硕博论文6篇。为了便于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我们把1990—2010二十年间分为两个阶段,即1990—2000年和2001—2010年。这种时间段的划分依据是有两个方面的理由:第一,这种划分便于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对比前后两个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变化;第二,这种划分有利于分析两个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重点及预测未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趋势。从1990—2010年间国内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文章数量及每个阶段分布状况如下表一所示: 发表时间期刊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合计比例1990--2000 33 33 28% 2001-2010 74 6 4 84 72% 合计107 6 4 117 (表一:1990—2010年间发表的幼儿亲社会行为论文统计表)

少先队社区活动地方特色化研究课题方案

少先队社区活动地方特色化研究课题方案

少先队社区活动地方特色化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进程,一个充满挑战、充满希望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少先队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展望未来,少先队事业既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课题,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从知识经济对现代教育的要求来看。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少先队组织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

护植物近50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近60种。古老的历史名城文化与钱塘江源头秀美的山水文化交相辉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紧密交融,总体上形成了以南孔文化为龙头,以圣(孔庙)、神(烂柯山)、奇(江郎山)、秀(九龙湖和龙门峡谷)、谜(龙游石窟)、源(钱江源)六大系列特色景点的开发潜力和价值的体系。如:其中的江郎山位于江山市区南25公里处的江郎乡泉井村,以雄伟奇特的“三爿石”著称于世,拥有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全国之最的一线天、天然造化的伟人峰、惊险陡峭的郎峰天游,千年古刹开明禅寺、千年学府江郎书院、全国最大的毛泽东手书体“江山如此多娇”摩崖石刻等景点景观一百余处。少先队活动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特色文化,和社区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更直接、深入地了解衢州文化,体会衢州人的精神。 (四)、从本校在少先队活动社区化研究方面的基础和优势来看。 这段时间来,我们逐步形成了社区教育网络组织,建立了居委活动站、青少年课外学校、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落实了厂校挂钩,组织了各

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和班、校外辅导员队伍,开辟了学生校外文化娱乐点,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经过实践活动,已显示出了强大的教育功能,形成少先队活动“社区化”的格局。同时力邀先进个人、文明家庭、企事业成功人士定期来校对少先队员进行宣传教育。这些对于少先队活动的社区化,提供强有力的物资基础和精神保障。 由此可见,少先队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注重“地方特色化”,不但可以使每位少先队员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生活的这个社区,走进社区,热爱社区,为社区的将来,为家乡的将来做出贡献。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养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栋梁之材。 二、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90年代以来,国家、省级的少工部、少工委纷纷提出少先队活动要尝试社区化的建议,各地的学校也将少先队的活动与社区有机结合

(正文)身份认同研究综述与关于家乡认同形成机制的讨论 - 改

身份认同研究综述与关于家乡认同形成机制的讨论 摘要 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身身份的确认以及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确认与自己相似或相异的组织、进而采取相应的情感模式与行为方式的基础。本文采用理论综述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身份认同做了定义,总结了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关于身份认同的部分研究,结合中国强制性户籍政策以及宗族观念与“家国一体”的思想,“深描”访谈对象,对身份认同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同时也对个体的家乡认同机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身份认同家乡 目录 1.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的选择 (1) 1.1研究方法 (1) 1.1.1个案与访谈者的选择、确定 (1) 1..2访谈伦理 (1) 1.3意义与成果 (2) 2.身份认同的定义与相关概念 (2) 3.身份认同的研究起源与研究视角 (3) 4.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 (4) 4.1自我身份认同理论 (4) 4.1.1 自我发展理论 (4) 4.1.2自我同一性理论 (4) 4.1.3米德符号互动论的自我观点 (5)

4.2社会身份认同理论 (5) 4.2.1社会认同理论 (5) 4.2.2 种族身份认同理论 (5) 5.中国背景下的身份认同 (6) 5.1 户籍制度政策指令 (6) 5.2宗族观念,“家国一体”的传统文化 (6) 5.3 近现代国民意识 (7) 6.关于身份认同理论及其未来发展的讨论 (8) 7. 以个人情感为核心、以“大家庭”为背景的家乡认同形成机制 (8) 7.1时间的积累与情感的沉淀 (8) 7.2经济、社会地位的认同感 (12) 7.3封闭化的“大家庭” (15) 7.3.1户籍制度筑起的墙 (15) 7.3.2权力结构织成的网 (17) 7.3.3地方语言画出的圈 (18) 8.结论:综合的家乡认同形成机制 (19) 参考文献: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