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一、组成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混合物。一般来说,油是多种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混合物,呈液态,大部分属于植物油;而脂肪是多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混合物,呈固态,大部分属于动物油;从类别看,油脂属于酯类。

如果R 1、R 2

、R 3相同,叫单甘油酯,如果R 1、R 2、R 3

不相同,就是混甘油酯。官能团是—COOR ,C 17H 35COOH 为十八酸,是硬脂酸;C 17H 33COOH

为十八烯酸,是油酸;C 17H 31COOH 为十八二烯酸,是亚油酸;C 15H 31COOH 为十六酸,是软脂酸。它们形成的甘油酯依次叫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亚油酸甘油酯,软脂酸甘油酯。

三、物理性质:油脂和酯一样不溶于水,一般来说,不饱和的油脂呈液态,饱和的油脂呈固态。

四、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不饱和的油脂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可以使溴水褪色。不饱和的油脂与氢气的

2、氧化反应:不饱和的油脂因为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油脂的酸败变质,实质就是油酸中的碳碳双键被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和醛类的缘故。

3、水解反应

①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稀硫酸作催化剂,加热。

②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条件:NaOH 、加热

五、油脂的生理功能:热能最高的营养成分;维持生命的备用能源;溶解脂溶性维生素,促进维生素的吸收。油脂在人体的小肠中消化吸收,实质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高级脂肪酸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高级脂肪酸再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能量。

1、脂肪不导热,有利于保持体温。

2、脂肪有弹性,能起软垫作用,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3、从皮脂腺分泌皮脂可以防止皮肤皱裂。

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1、供给人体热量。

2、储存在脂肪细胞里,相当于储存能量。摄入脂肪过多,所以造成肥胖。

3、作为合成磷脂、固醇的原料。

4、必须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有促进发育、维持健康和参与胆固醇的

代谢。脂肪中含必须脂肪酸的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越高。其中,亚油酸的营养价值最高。在豆油、花生油里含量比较高。

六、用途:人体营养物质;制备肥皂、脂肪酸、甘油、人造奶油

七、强化练习

1、在花生油里存在亚油酸甘油酯,其结构简式为

生油后在人体的小肠中消化吸收,实质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亚油酸甘油酯发生反应,生成亚油酸和甘油。亚油酸在体内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热量。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亚油酸甘油酯的官能团有;

A、羧基

B、酯基

C、碳碳双键

D、羰基

(2)亚油酸甘油酯变成亚油酸和甘油的反应属于;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水解反应

D、皂化反应

(3)亚油酸是人体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下列脂肪酸属于必需脂肪酸的是;

A、硬脂酸

B、软脂酸

C、油酸

D、亚麻酸

(4)亚油酸甘油酯属于油脂,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不饱和双键()有关的是;

A、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

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C、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

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5)甘油是油脂水解后的一种产物,下列有关甘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与甘油互为同系物

B、甘油的官能团是羟基

C、甘油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D、甘油和亚油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亚油酸甘油酯(6)1molC17H31COOH最多能和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A、1

B、2

C、3

D、4

(7)写出亚油酸和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淀粉是最重要的食物。为了证明淀粉水解的程度进行如下A、B两个对照实验:

A、向试管1中加入0.5g淀粉溶液和4mL水,加热试管3—4min后分成两份,分别为试管

2,试管3,向试管2中加入几滴碘水,溶液变蓝色;向试管3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B、向试管4中加入0.5g淀粉溶液和4mL20%的硫酸溶液,加热试管3—4min后,用NaOH

溶液中和硫酸至弱碱性,也分成两份,分别是试管5,试管6。向试管6中加入碘水,溶液不变蓝色;向试管6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其原因是;(2)B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3)要证明淀粉部分水解的现象是;

写出生成红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高考化学复习专项练习:关注营养平衡_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_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_练习(1)(附答案)

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课后练习(1) 1.A、B两种溶液,一种是植物油,一种是矿物油。现各取少量,放在两只洁净的试管里,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冷却后加水振荡,A出现泡沫,B无明显现象。由此可推出:A为________,B为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某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A、B,且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物质可能是() A.甲酸乙酯(HCOOC2H5) B.硬脂酸甘油酯C.葡萄糖(C6H12O6) D.淀粉(C6H10O5)n 3.要证明硬脂酸具有酸性, 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把硬脂酸溶于汽油, 向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B.把纯碱加入到硬脂酸中并微热, 产生泡沫 C.把硬脂酸加热熔化, 加入金属钠, 产生气泡 D.把稀烧碱溶液加入硬脂酸, 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微热, 红色变浅, 甚至无色 4.云南特色小吃“过桥米线”做法如下:先用滚沸的鸡汤一碗,上罩浮油,再辅以切得极薄的生肉片、乌龟片、火腿片、葱头等,最后把主料米线放入拌食即成。“过桥米线”汤鲜、肉嫩、料香、米线滑润,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以下有关“过桥米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层浮油沸点较高,难以挥发 B.浮油对下层汤水起到很好的“液封”作用,使下层汤水及热量难以外逸 C.去掉上面的一层浮油,将减弱“过桥米线”的保温效果 D.上层浮油高温水解即产生美味的物质 5.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①人类的营养物质②制取肥皂③制取甘油④制取高级脂肪酸⑤制取汽油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6.最近国家工商局发现XX牌珍珠大米疑为打蜡毒米,已全部查封。打蜡毒米是将液态石蜡(石蜡油)涂在陈年大米表面,以增加其光鲜度,以次充好,欺骗顾客,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石蜡油和食用油从结构和性质上看是完全不同的,以下关于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烃类物质 B.两者都是酯类物质 C.两者都是有机物D.两者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7.脂肪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下列关于脂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 一、油脂精炼意义 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 2.改善油脂风味 3.改善油脂色泽 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 二、毛油组成成分 毛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悬浮杂质:泥沙、料胚粉末、饼渣 水分 胶溶性杂质:磷脂、蛋白质、糖以及它们的低级分解物 脂溶性杂质:游离脂肪酸(FFA)、甾醇、生育酚、色素,脂肪醇,蜡 其它杂质:毒素、农药 三、脱胶 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质的过程称为脱胶。 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方法是特殊湿法脱胶,是水化脱胶方法的一种。 油脂水化脱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电解质溶液加入油中,使胶体杂质吸水、凝聚后与油脂分离。其中胶质中以磷脂为主。在水分很少的情况下,油中的磷脂以内盐结构形式溶解并分散于油中,当水分增多时,它便吸收水分,体积增大,胶体粒子相互吸引,形成较大的胶团,由于比重的差异,从油中可分离出来。 影响水化脱胶的因素 水量 操作温度 混合强度与作用时间 电解质 电解质在脱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中和胶体分散相质点的表面电荷,促使胶体质点凝聚。 磷酸和柠檬酸可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 磷酸、柠檬酸螯合、钝化并脱除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微量金属离子,有利于精炼油气、滋味和氧化稳定性的提高。 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加速沉降。 四、脱酸 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

关于发展我国智能电网的思考

关于发展我国智能电网的思考 在新一轮新技术引领的能源变革里边,作为国家电网应该结合实际,依靠新技术,按照新能源的发展要求发展智能电网,提升电力行业的竞争力,适应我国经济和能源的发展要求。 标签:能源变革智能电网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电网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未来电网发展趋势的热门话题。我国的坚强智能电网有别于传统电网,坚强智能电网通过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了广域、全局的信息实时共享,打破了传统电网存在的隔离,打通了电网内部的信息孤岛。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化配置,通过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融合,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深入思考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有关问题,对占领智能电网这个能源革命的制高点,借此全面推动电网体系的革命,提高电力行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发展智能电网的重大意义 1.调整区域能源不平衡 我国能源资源与生产力呈逆向分布,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以及西南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而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资源的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基地式的能源开发格局。总体来看,位于西部和北部的大煤电基地、位于西南的大水电基地距离东部电力消费地区遥远,需依托先进的特高压输电技术才能实现能源基地的大规模电力外送。因此,必须加快构建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电网体系,实现西部电能向东部输送,可再生能源有序接入,并通过先进的调度和控制技术,实现各种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输配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调整能源结构 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高居世界榜首,这一现实使我国在国际社会中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而长期以来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持续大幅度增长的能源需求,正是导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明确了要加大能源结构优化力度的能源战略举措,力求通过进一步加快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在上述国家战略实施中,要求联接一次能源供应和终端消费的电网系统必须具备强大的能源输配能力,并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而发展智能电网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3.调整产业结构 智能电网涉及特高压、信息、储能、通信、装备制造、智能家用电器等多个

高中化学选修1之巩固练习_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1)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 B .酯键“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油脂不能使溴水褪色 C .石蜡油与菜籽油是同系物 D .酯的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叫皂化反应 2.关于油、脂和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单甘油酯,是纯净物 B .脂是高级脂肪酸的混甘油酯 C .油和脂是由于所含的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相对量的不同引起熔点的不同而相互区分的 D .脂是高级脂肪酸中所含饱和烃基较大的混甘油酯,脂属于酯类 3.某天然油脂10g ,需1.8g NaOH 才能完全皂化,又知该油脂1000g 催化加氢时耗氢12g ,则该油脂1mol 含碳碳双键( )。 A .1.2 mol B .3 mol C .4 mol D .5 mol 4.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油脂属于酯类 B .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 .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 .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5.(2016 福建省八县一中期末考)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油脂的是( )。 ①花生油②润滑油③甘油④棉籽油⑤牛油⑥汽油 A .①② B .②③⑥ C .③④ D .②⑤⑥ 6.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中无甘油的是( )。 A .花生油 B .芝麻油 C .乙酸乙酯 D .玉米油 7.下列物质中,在常温下为液态酯类的是( )。 A .油酸 B .硬脂酸甘油酯 C .油酸甘油酯 D .硬脂酸钠 A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B .R 1、R 2、R 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 .若R 1、R 2、R 3都是饱和烃基,称为单甘油酯 D .若R 1、R 2、R 3都是不饱和烃基,称为混甘油酯 9.(2016 天津一中期末考)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羧酸与醇生成的酯就是油脂 B .液态油催化加氢后可以生成固态脂肪 C .天然油脂都是单甘油酯 D .植物油兼有酯类和烯烃的性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植物油的熔点比动物油的熔点高 B .人体中,油脂主要在胃中被消化吸收 C .质量相同的油脂和葡萄糖完全氧化时,油脂产生的能量比葡萄糖的高 D .油脂在人体中能够被氧化放出能量的主要原因是油脂水解生成甘油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油脂、煤油和汽油都属于油类,具有相同的组成 —C —O — O

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学设计、知识点、习题、答案】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课标要求 1.认识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 2.了解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 ●课标解读 1.掌握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以及与熔点的关系。 2.了解油脂在体内的变化及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 ●教学地位 本节知识与必修2“基本营养物质”一节紧密相联。侧重讲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油脂在体内的变化等知识,通过本节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指导学生正确处理饮食、营养、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本节知识是“促进身心健康”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重大作用。 ●新课导入建议 随着现在人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犯肥胖症的人越来越多。好多人为了能让自己的身材更苗条,对于“入口”的食物十分苛刻,恨不能让一切带“脂”的食物远离自己。其实那些“谈脂色变”的认识是不对的,油脂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你知道油脂在人体内是如何转化的,有哪些功能?油脂属于哪一类物质?让我们认真学习本节知识找到问题的答案吧! ●教学流程设计 步骤1:课前预习。 (1)结合【课前自主导学】内容,预习教材P10、11内容,能够完成填空并回答【思考交流】题目。 (2)自主调查厨房中常用的油脂有哪些?各种油脂的成分和消耗量有什么不同??步骤2:知识问题化,检测学生掌握程度。 (1)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提问学生,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对重点问题,出错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点拨。如“单甘油酯”、“混甘油酯”等。?步骤3:重点讲练,实例突破。 (1)结合【课堂互动探究】内容,例题和变式训练,以具体题目为引导,突破重点难点。 (2)总结归纳出油脂的结构、性质及在体内的变化。?步骤4:课堂小结,达标测评。 (1)结合【课堂小结】准确提炼本节要点精华。 (2)学生自主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内容,根据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和点拨。 (3)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美国能源革命带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能源革命带给我们的启示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作者:王志勇] 2012年以来美国“能源独立”成为世界能源领域最热门的话题,页岩气开发的成功,带来了一场全球性的能源革命。对于美国而言,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将有助其走出金融危机阴影,成为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对中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利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如何发挥好价格等市场手段来有效地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如何更好地推进新能源的发展等都是我们迫切需要理清的问题。 以页岩气开发为标志的美国能源革命的影响 近10年来,美国在页岩气领域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据估计其页岩气资源总储量约为187.5万亿立方米,技术可开发量超过24万亿立方米,预计到2030年美国40%以上的能源将来自页岩气。同时,美国开始用新技术开采原来已经关闭的内陆和沿海油气田。从其国内来讲,不仅改变了能源供应结构,促使全国油气进口预期不断降低,对外依存度有望降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且由于页岩气价格仅相当于目前传统燃气的1/3,大大刺激了传统能源的替代应用,如在交通行业中增加压缩天然气替代石油,发电行业中增加天然气替代煤炭等。但值得注意的是,页岩气大规模开发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对控制地下水污染的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因地制宜,不可能完全复制美国的开发模式。 我国能源供应面临的挑战 首先,一次能源储量不容乐观,对外依存度逐步加大。据估算,到2010年年底我国常规能源剩余可采储量为1600亿吨标准煤(经济可开

发),其中原煤59.8%,水能36.5%,原油3.4%。按照2010年的实际产量,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的保证年限只有几十年。同时,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利用国外能源的力度,2012年煤炭进口2.9亿吨,而石油进口2.7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8%,由于世界政治局势变化的复杂性,能源安全面临很大的挑战。 其次,能源结构不尽合理,清洁能源比例偏低。我国的煤炭是以发电和直接燃烧为主,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8.8%,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而世界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到30%。核电、水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偏低,我国水能资源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但很大比重是小水电,存在靠天吃饭的局面。2012年全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是1250万千瓦和982亿千瓦时,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 1.1%和总发电量的2%,与世界发达国家核电装机容量平均水平17%相比,我国核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风能和太阳能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尚小,且其间歇性的特点使其难以承担主要负荷。 再次,能源利用率偏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巨大。由于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差异,我国终端能源利用率较发达国家偏低,目前,我国总能源效率为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能源利用率的低下直接导致了单位GDP能耗的畸高,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达32亿吨标准煤,意味着我国“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不得超出4.24%,相较于“十一五”6.6%的能源消费实际增长率,须降低2.3个百分点,环境保护和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十四五”新能源发展思考

“十四五”新能源发展思考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成本持续降低,消纳矛盾明显缓解,清洁替代作用日益显著。 随着补贴逐步退坡及市场建设加快,我国新能源发展步入后补贴时代,未来将逐步成为主导电源。 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系统梳理了近期我国新能源政策的基本情况及调整特点,提出了我国“十四五”期间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我国新能源发展形势分析 截至2018年底,我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3.59亿kW,同比增长22%,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9%,占世界新能源总装机的三分之一,首次超越水电。其中13个省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20%,10个省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10%。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电源结构得到明显改善。2010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占比73%,风电装机占比仅为3%。2018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占比下降到了60%,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增加到了19%,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了40%。 图1 2010年和2018年我国电源结构对比情况对我国来说,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能源革命、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是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的重要突破点,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本质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成本持续降低,消纳矛盾明显缓解,清洁替代作用日益显著。2019年以来,国家

开始逐步调整新能源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包括试点平价上网项目、进一步下调新能源固定上网电价、明确补贴退坡时间节点、修订补助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等,同时现货市场建设不断加快,新能源发展步入后补贴时代。展望“十四五”,我国新能源发展消纳将面临以下一些形势。 一是新能源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还将持续快速发展。《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应达到20%,2050年超过50%。综合研判,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国家能源转型战略目标的角度来看,我国风电将保持年均2500万千瓦、光伏将保持年均3000万千瓦以上的新增装机规模;预计2030、2050年,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12亿、28亿千瓦以上,逐步成为主导能源。 二是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消纳工作,对新能源利用水平提出明确要求。《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2020年基本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达到95%以上。在此背景下,电网消纳能力成为新能源项目规划建设的重要先决条件。近期,受消纳条件的影响,我国新能源发展重心由西部北部地区向东中部地区转移。中远期,东中部地区发展潜力有限,随着西部北部消纳矛盾的逐步缓解,新增规模可能向西部北部地区回流。 三是新能源发电成本快速下降,进入平价时代。受关键设备价格下降、项目开发经验成熟等驱动,陆上风电发电成本稳步下降,光伏发电成本降幅显著。2019年我国风电机组投标价已降至453美元(3000元)左右,长期看风机价格下降空间有限,成本下降的主要动力来源于非技术因素。到2025年度电成本将下降到0.035~0.045美元/kWh(0.23~0.30元/ kWh)。对于光伏来说,到2025年,度电成本将下降到0.035~0.039美元/kWh(0.23~0.26元/ kWh)。 四是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等快速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形成清洁能源利用的多种新业态。目前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等快速发展,并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与用户侧用能需求相结合,形成虚拟电厂、综合能源系统、云平台等新业态,成为新能源多元化利用的重要方式。 五是随着电力市场加快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成为新能源消纳的主要方向。2015年我国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启动以来,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增量配电改革、售电侧改革持续推进。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实践,未来新能源市场化消纳的基础将不断完善。

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4)

油脂练习 一、单选题 1.分子式为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则有机物可能的结构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蒸馏 B.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C.水洗后分液 D.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分液 3.某同学用食用油进行实验。以下是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操作将食用油滴入水中往食用油中滴加溴水将少量食用油与纯碱(主要成分是Na2CO3)溶液混合加热 实验现象油浮在水面上溴水褪色分层现象消失 下列关于食用油的实验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食用油的密度比水小 B.食用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C.食用油在碱性条件下会水解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 D.食用油是一种有机酸 4.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源于石油)的正确方法是( ) A.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 B.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C.加入KOH溶液, 煮沸 D.观察两者的颜色、状态及透明度 5.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 ①人体的营养物质 ②制取肥皂 ③制取甘油 ④制备高级脂肪酸 ⑤制备汽油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含其他杂质的天然油脂属于纯净物 B.肥皂的有效成分是硬脂酸钠和甘油 C.油脂的烃基部分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低 D.各种油脂水解的产物中都有甘油 7.关于油和脂肪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油的熔点较低,脂肪的熔点较高 B.油含有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比脂肪少 C.油和脂肪都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D.油经过氢化反应可以转化为脂肪 8.某天然油脂的分子式为。1该油脂水解可得到1甘油、1脂肪酸和2直链脂肪酸。经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的分子式为 B.脂肪酸能发生取代反应

对我国能源革命的思考方案

对我国能源革命的思考

主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实现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 ?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路径? ?以煤为主——煤、油气、可再生与零碳三足鼎立——低碳能源? ?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跨过油气时代? ?不同的能源结构路径对应不同的终端消费侧的变革模式?什么是未来可持续的供暖方式?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资源与能源安全问题: ?我国“富煤、缺气、少油”现状,石油进口60%,燃气进口35% ?能源安全是国家发展建设的基本保障,对外依存度应有上限 ?大气污染治理雾霾的需要 ?目前构成严重雾霾天气时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合物:尾气、燃煤、燃气?燃煤和燃气排放氮氧化合物的区别 ?低碳发展,缓解气候变化 ?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上的明确态度 ?通过减排,使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不超过2K ?按照2K的目标,世界全年总排放量不能超过150亿吨,目前我国年排放100亿

我国的能源现状(2016) ?2016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43.6亿tce 煤62% 26.6 亿tce 油19% 8.1 亿tce 天然气6%2083 亿m 3 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 其他能源1% 0.6 亿tce

我国的能源现状(石油2016) ?油一次能源消费总量8.1亿tce ,占19%;其中进口量占油消费总量的67% 煤62% 26.6 亿tce 油19%8.1 亿tce 天然气6%2083 亿m 3 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 其他能源1% 0.6 亿tce 净进口67%5.4 亿tce 国内供应33%2.7 亿tce 油

我国的能源现状(天然气2016) ?天然气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083亿m 3,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其中净进口量714亿m 3,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4%?其中自产传统天然气1214亿m 3,自产非传统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155亿m 3?2017年底出现的气荒现象,仅是增加了约200亿m3的采暖需求 煤62% 26.6 亿tce 油19% 8.1 亿tce 天然气6% 2083 亿m 3 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 其他能源1%0.6 亿tce 净进口34%714 亿m 3 国内非传统天然气供应 8%155 亿m 3 国内传统天然气供应58% 1214 亿m 3 天然气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参考教案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参考 教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学目标: 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了解油脂的结构。 2、了解食用油脂对人体健康的意义、科学的摄取油脂,预 防高血脂病。。 3、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导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油脂的概念、油脂的结构。 教学方法:汇报、演讲、探究、归纳。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可口的饭菜离不开油脂,油脂是人类的主要实物之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下面我们来学习油脂的成分与性质。 [板书]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汇报]实践活动(生活中有那些食用油脂): 1、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豆油、棉籽油、花生油等。 2、花生油、豆油。 3、油脂在化学成分上都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所生成的酯。

4、在室温,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叫做油。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脂肪和油统称油脂。 [板书]一、油脂的成分 [讲解]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它的结构怎样呢? [启发]写出硝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写出乙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 [讲解]常见的高级脂肪酸有硬脂酸、软脂酸和油酸。当 R1、R2、R3相同时,叫单甘油酯。当R1、R2、R3不相同时,叫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都是混甘油酯。 [板书]单甘油酯、混甘油酯 [思考]油脂的熔点与什么因素有关? [阅读]P10最后一自然段。 [练习]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由重要影响:不饱和烃基相对含量越,熔点越;反之,饱和烃基相对含量越,熔点越。动物油通常程固态植物油通常呈液态的原因是。 [板书]二、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讲解]在人体中,油脂进入小肠后被消化吸收。小肠内接近中性的环境,也有利于脂肪酶的作用。胰液中含有消化油脂的脂肪酶。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油脂被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投影]图示: [阅读]资料卡片—人体内的脂肪

对我国能源革命的思考

对我国能源革命的思考 江亿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主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实现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 ?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路径? ?以煤为主——煤、油气、可再生与零碳三足鼎立——低碳能源? ?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跨过油气时代? ?不同的能源结构路径对应不同的终端消费侧的变革模式?什么是未来可持续的供暖方式?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资源与能源安全问题: ?我国“富煤、缺气、少油”现状,石油进口60%,燃气进口35% ?能源安全是国家发展建设的基本保障,对外依存度应有上限 ?大气污染治理雾霾的需要 ?目前构成严重雾霾天气时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合物:尾气、燃煤、燃气?燃煤和燃气排放氮氧化合物的区别 ?低碳发展,缓解气候变化 ?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上的明确态度 ?通过减排,使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不超过2K ?按照2K的目标,世界全年总排放量不能超过150亿吨,目前我国年排放100亿

我国的能源现状(2016) ?2016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43.6亿tce 煤62% 26.6 亿tce 油19% 8.1 亿tce 天然气6%2083 亿m 3 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 其他能源1% 0.6 亿tce

我国的能源现状(石油2016) ?油一次能源消费总量8.1亿tce ,占19%;其中进口量占油消费总量的67% 煤62% 26.6 亿tce 油19%8.1 亿tce 天然气6%2083 亿m 3 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 其他能源1% 0.6 亿tce 净进口67%5.4 亿tce 国内供应33%2.7 亿tce 油

能源革命与可持续发展

课题:能源革命与可持续发展课型:展示编者:吕凤强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人类进行能源革命的历程,理解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2.通过实例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趋势及产生的环境影响。 3.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对保护环境,维持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负有责任感。 学习重点: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学习难点:对未来理想能源的认识 学习过程: 一、走进课堂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消耗大量的汽油,与此同时,汽车的发动机和水箱的温度很高,有大量的热量散失到空气中,为什么科学家不把这些散失的热收集起来呢? 二、探究历程 (一)阅读课本“人类进步的阶梯” 1.完成图17.4-1的题目和图17.4-3的填空。 2.说出三次能源革命的历程。 (二)自主学习: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1.据图17.4-7完成豆子的生长过程。 2.阅读教材162页“STS”。 交流:“灾害——失控的能量释放”。 (三)自读教材164-166页相关内容 结合图17.5-1、17.5-2、17.5-3讨论交流: ★随着人类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会不会出现“能源危机”?应如何解决? 总课时:班级:姓名: 2. 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哪些影 响?怎样有效保护环境? 3. 未来新能源需满足那些条件? (四)拓展阅读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世界风能的潜力约3500亿千瓦,因风力断续分散,难以经济地利用,今后输能储能技术如有重大改进,风力利用将会增加。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等,理论储量十分可观。限于技术水平,现尚处于小规模研究阶段。当前由于新能源的利用技术尚不成熟,故只占世界所需总能量的很小部分,今后有很大发展前途。 新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既是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包括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资源以及海洋能源资源等。近20年来,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有了很大发展,已经成为现实能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目前新能源发展还有一些障碍。新能源发电规模小而且分散、成本高,会给电网带来一系列运行、负荷匹配、增容和成本增加等问题,实践中存在上网问题。另一方面,新能源设备和产品的技术论证、检查及监督,也缺乏有资质认证的专业性服务公司,增加运行风险。因此,新能源企业风险较大、盈利较差,较难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增长方式造成中国能源后备储量不足,资源过快消耗,从而影响能源安全和长远发展。发展新能源势在必行,而且时间和速度都很重要。 思考: 新能源的利用有哪些优点和面临哪些困难?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 1.人类历史上总共进行了次能源革命,第一次是以作为主要能源;最后一次 是以作为主要能源。

植物油脂中的活性成分

植物油脂中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 随着油脂工业的发展,植物油脂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也逐渐受到了重视。植物油脂不仅可以给人类提供热量和脂肪酸,而且还含有一些对人体有特殊生理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虽然油脂中这些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很低,但油脂所具有的某些特殊保健功效却离不开这些微量生物活性成分,对于它们的深入研究也给今后油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1烃类(hydrocarbon) 大多数油脂均含有少量(0.1%~1.0%)的饱和烃及不饱和烃。角鲨烯亦称鲨烯、三十碳六烯、角鲛油素或鱼肝油萜等,分子式为C30H50,是无色油状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吸氧变粘呈亚麻油状。植物中的角鲨烯更多的是分布在植物油中[1]。 各方面研究表明,角鲨烯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在血液中输送活性氧的能力很强,可增强机体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还可帮助抵抗紫外线伤害,是性能优良的血液输氧剂和生物抗氧化剂。由于角鲨烯的用途多种多样,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美容、化妆品等各个领域。国际上一直在进行鲨鱼以外的角鲨烯天然资源的探索以及化学合成方法方面的研究[2~4]。 1.2脂肪醇(fatty alcohols) 脂肪醇是蜡的主要成分,主要以酯的形式存在于蜡中,游离脂肪醇较少,不过也有少量的脂肪醇存在油脂中。目前,研究发现分子式为CH3(CH2)28CH2OH 的正三十烷醇(1-triacontanol,又名蜂花醇)是具有调节植物生长活性的物质,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植物的抗病、抗旱、抗倒伏能力,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植物的坐果率及改善作物品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1.3植物甾醇(phytostenol) 植物甾醇是以环戊烷全氢菲为骨架的一类重要的天然甾醇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天然活性物质。植物甾醇中含有β-谷甾醇、菜油甾醇、菜籽甾醇、豆甾醇等多种成份。 植物甾醇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作用,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降解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溃疡、皮肤鳞癌、宫颈癌等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还可作为胆结石形成的阻止剂,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如豆甾醇具有较强的抗炎和消炎作用,可直接用于抗炎药物。此外,植物甾醇还是重要的甾体药物和维生素D3的生产原料[5]。植物甾醇对皮肤有温和的渗透性,可以保持皮肤表面的水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人教版高二化学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课后练习(上册)

人教版高二化学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课后 练习(上册) 查字典化学网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高二化学重要的体 内能源油脂课后练习,希望同学们好好利用这篇文章,巩固学习的内容,加深对学过知识的印象,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1.(2019?玉林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B.米饭在嘴中越咀嚼越甜的原因是淀粉水解生成甜味物质 C.油脂、乙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水果因含有酯类物质而具有香味 【解析】选C。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而乙醇不是。 2.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解析】选C。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油酸等)与甘油所形成的酯;构成A的酸是乙酸和丙酸,不是高级脂肪酸;B属于高级脂肪酸;构成D的醇是乙二醇,不符合油脂的结构特点,不是油脂。 【补偿训练】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①豆油②汽油③煤油④润滑油⑤花生油⑥石蜡 A.①② B.④⑤ C.①⑤ D.①③ 【解析】选C。豆油和花生油是植物油,属于油脂;而汽油、煤油、润滑油和石蜡都是石油分馏的产物,是烃的混合物。

3.下列叙述中,关于植物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油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C.植物油在人体内水解的产物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D.植物油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和吸收 【解析】选B。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A对、B错;植物油水解的产物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对;在人体内,油脂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和吸收,D对。 【补偿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相同的油脂和葡萄糖完全氧化时,油脂产生的能量比葡萄糖的高 B.人体中,油脂主要在胃中被消化吸收 C.通常情况下,植物油的熔点比动物油的熔点高 D.油脂在人体中,能够被氧化放出能量的主要物质是油脂水解生成的甘油 【解析】选A。人体中,油脂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B 错;植物油在常温下为液体,动物油在常温下为固体,植物油的熔点比动物油的熔点低,C错;油脂在人体中能够被氧化释放出能量的主要是油脂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D错。 4.(2019?南昌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在小肠内的消化产物是硬脂酸和甘油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重要体内能源——油脂》教学设计

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 【讲授】油脂 一、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1.结构: 油脂的结构 【提问】从结构上油脂属于哪一类的有机物?能否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产物将是什么? 【讲解】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即油脂属于酯类,与用来做燃料的汽油、柴油不是同一类化合物;汽油、柴油属于烃类化合物。 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R1、R2、R3相同为单甘油酯,R1、R2、R3不同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酯。 【讲解】油脂分子烃基里所含有的不饱和键越多,其熔点越低。 【设问】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与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哪种的分子中的双键会更多? 【讲解】饱和的硬脂酸或软脂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呈固态,即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而由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呈液态,即植物油通常呈液态。 【讲授】植物油(双键较多)——熔点低,常温下为液态。 动物油(双键少或者没有)——熔点高,常温下为故态。 【追问】:从结构上分析,请你预测花生油可能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从性质上讲植物油和动物油哪种性质更加稳定?应当如何保存油脂?为什么? 【阅读】:阅读课本12页的资料卡片问题导入式教学 以学生高一第二学期必修二学过的知识→酯化反应来导入新知识学习,巩固旧知识,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

板书 2、结构: (R1、R2、R3相同——单甘油酯,R1、R2、R3不同——混甘油酯) 3、油脂饱和程度对熔沸点的影响 植物油(双键较多)——熔点低,常温下为液态。 动物油(双键少或者没有)——熔点高,常温下为故态。 二、油脂的变质——酸败 三、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功能 1.油脂的消化过程: 2、脂肪在人体内的存在 3、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 (1)重要的供能物质。 (2)人体的备用油箱 (3)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合成如磷脂、固醇等的主要原料。 (4)承担多种生理功能。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个人觉得贴近生活的内容是学生本爱学的,而且学生们都有爱国的情怀,愿意祖国强大,本课介绍项松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但在讲解上教师还是讲的多了一些,应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在日后的教学中多改进。 水 高级脂肪酸甘油 水解 酶 高级脂肪酸甘油 二氧化碳+ + + 热量

油脂特性

[本次讲授内容] 5.3 油脂的物化性质(二) ——食品中油脂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 [目的要求] 1)掌握脂肪的自动氧化、光敏氧化的机理,脂肪氧化的影响因素;加工贮藏中的脂肪氧化、水解、高温下的反应对油脂品质的影响。 2)了解脂肪酶促氧化的机理,脂肪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 [重、难点] 油脂自动氧化的自由基反应历程;影响氧化的因素;酚类及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机理。 [教学内容] 5.3 食品中油脂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 5.3.1脂肪的水解--脂解(lipolysis) 脂肪作为酯类,可以发生“酯”的化学反应。如酯与酸或碱共热的水解、酶催化的水解。 ○脂解(lipolysis)指一定条件下,油脂酯键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甘油、二酰甘油、一酰甘油等的反应。 # 皂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称为皂化反应,不可逆。其产物-脂肪酸盐称为“肥皂”。 ——多数水解反应不利于产品质量。 ○加工贮放中的油脂水解反应 1)含油脂的罐头食品的加热杀菌时的部分水解,与温度高和游离脂肪酸存在有关; 2)油炸食品时因高温和高含水量(土豆80%)导致油脂水解为游离脂肪酸(FA)等,高FA 含量使油脂发烟点下降、易冒烟,影响食品风味、品质。衡量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指标为酸价。 3)未及时炼油的油料种子、动物脂肪因尚未经高温提炼灭酶而发生酶水解。 5.3.2 异构化(isomerization) 天然油脂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一般为顺式,且双键的位置一般在9,12,15 位上。油脂在受光、热、酸、碱或催化剂及氧化剂的作用下,双键的位置和构型会发生变化,构型的变化称为几何异构,位置的变化称为位置异构。 5.3.3 油脂在高温下的化学变化(-食化新教129) 油脂或含油脂食品在加工中常常遇到高温处理,如油炸烹调、烘烤食品等。油脂经长时间的加热,特别是高温加热,会发生许多不良的化学变化,表现为粘度增高、碘值下降、酸价增高、还有折光率的改变,产生刺激性气味,营养价值下降等。 15

我国不能再错过第三次世界能源革命

我国不能再错过第三次世界能源革命 为什么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盛景没有能从开封延续到北京,为什么爱迪生发明的电灯能够从美国照亮世界?这背后就是科技的力量。笔者在《中国大形势》一书中就曾经梳理过中国错过历次工业革命的过程,革命和战乱曾让中国错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坚持“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又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主动放弃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而目前面临第三次“世界能源革命”的百年机遇,我们绝对不能再错过。 汉能集团李河君先生的《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就是向我们展示第三次世界能源革命伟大进程和美好前景的著述,作者认为,人类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动力看似科技发明,实则能源革命。在第一次能源革命中,英国人成功地用煤炭代替了木柴,成就了大国崛起的梦想;在第二次能源革命中,美国人用石油代替了煤炭,创造了领先世界的辉煌。在第三次能源革命中,太阳能革命已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可能。哪个国家能抓住这次太阳能革命的百年机遇,哪个国家就能引领世界下一个百年的发展。 回顾过去,近代世界历史上的大部分战争都跟争夺能源有关,比如1870年德国的俾斯麦挑起普法战争,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使德国成为欧洲最大经济体,法国从此一蹶不振。而中东和北非的石油产区历来都是一触即发的战争火药桶,而太阳能则是公平和慷慨的,只要拥有技术,不需要掠夺他国的阳光。用李河君先生的说法就是,太阳能“量无限,面无边,照无时,盖无偏,取无用,用无染”。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核心竞争方式与传统能源相反,不是资源竞争,而是核心技术竞争,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能源。 然而,国人对太阳能技术还存在着一些误解,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往往高估了近一两年的变化,而低估了五至十年的变化,这九根本没法看清事物发展趋势。对太阳能的认识也是如此。 10年前,人们以为光电转化率达到10%就了不起了,而目前薄膜光电转化率已达到了17%以上,单晶硅甚至达到了2 0%,而且提升的速度还在加快。笔者清楚地记得就在前几年我国的太阳能企业还在为将发电成本降到一元人民币而召开全行业誓师大会,而现在最新的技术发电成本只有四毛钱。新技术的发展就是这样一日千里。对能源行业来说,光伏革命意味着不可逆转的终极替代。太阳能发电成本不断下降,而传统石化能源成本不断上升,其交点就是大规模替代的战略转折点。 在太阳能领域,目前中国是领先世界的,比如多晶硅的提纯,世界上普遍采用“改良西门子工艺”,能耗大,不环保,但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发明的“物理法”,水耗和电耗只有西方工艺的三分之一和十分之一。中国像叶绿素一样低成本利于光能的时代已经来临。太能的利用目前分为晶硅和薄膜两种技术,虽然单晶硅、多晶硅和薄膜在应用上各具优势,但薄膜技术是大趋势。前两年欧盟限制晶硅电池也是为了促使薄膜电池获得更大发展。美国在克林顿时期提出过利用太阳能的“百万屋顶”计划,但小布什上台后,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致使美国在太阳能利用技术被欧洲全面超越。目前德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太阳能的国家,德国总理默克尔为此将关闭17家核电站,以支持太阳能的发展。 现在美国发现自己落后了,又将晶硅的优势说成绝无仅有,其实是因为美国在晶硅方面具有传统优势,想吸引其他国家共同开发,自己则控制关键技术。我国的光伏产业目前还主要以晶硅为主,遭遇“双反”的也是这部分企业,而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学设计)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一一油脂 [目标导航]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 了解油脂在体内的转化过程。 (3) 了解脂肪在人体内的功能。 (4) 了解食用油脂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从饮食与营养等生活实际出发学习本节中的有机化合物,将学到的有机化合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2)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与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合物,使学生体会学习有机化学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戸自主学习丄预包?塩理[函忆 一、油脂的成分 1. 油脂的组成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叫做甘油三酯,它们的结构可以表示为 R L—O CH J O II 出一T—Q—CH () II R;i ―C—O—C H 2 R1、R2、R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一般不同。 2. 分类 广釉:石皑和』静肪嶽It抽酣我fit高,常 S1F是液卷棘L脂防:啊和閒肋感甘油环鈕 高,常豔F呈崗态 阳一 3出广单瞬脂】蛉凰(陷、旳、RJ相同 L混H油脂】烽基(Rt.曲,不同 【议一议】 1.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X”。 (1) 因为油脂是混合物,所以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V ) (2) 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X ) (3) 混甘油酯不一定是混合物,由同种混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是纯净物,由不同混甘油脂组成的油脂是混合物(V ) (4) 单甘油酯不一定是纯净物,由同种单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是纯净物,由不同单甘油酯组成的油脂是混合物(V ) 2. 酯和油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完成下列表格。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2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一、填空题: 1、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与所生成的酯,叫做甘油三酯。 结构可以表示为:。 2、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有着重要影响。由饱和的软脂酸 (C 15H 31 COOH)或硬脂酸(C 17 H 35 COOH)生成的甘油酯熔点,在室温下呈固态。 如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通常呈固态;而由不饱和的油酸(C 17H 33 COOH)生 成的甘油酯熔点,在室温下呈液态。如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通常呈液态。 3、在人体中,油脂主要在中被消化吸收,消化过程实质上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发生水解,生成和甘油。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油脂是混合物 B.天然油脂大多是由混甘油酯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C.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酯的一种 D.油脂的水解叫皂化反应 2.下列物质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乙酸乙酯B.乙醇C.乙酸D.植物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煤油和汽油都属于油类,具有相同的组成 B、油脂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 C、油脂是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 D、人体内的脂肪有保持体温的作用 4.关于油和脂肪的下列说法正确是() A.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者是同系物 C.前者熔点低,后者熔点高 D.在一定条件下前者不可以转化为后者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植物油的熔点比动物油的熔点高 B.人体中,油脂主要在胃中被消化吸收 C.质量相同的油脂和葡萄糖完全氧化时,油脂产生的能量比葡萄糖的高 D.油脂在人体中,能够被氧化放出能量的主要是油脂水解生成的甘油 6.将下列物质分别注入水中,振荡后静置,能分层浮于水面的是() ①四氯化碳②乙酸乙酯③乙醇④甘油⑤花生油⑥苯 A.全部B.①②⑤⑥C.②⑤⑥D.①⑥ 7.有关少量食用油在低温下出现冻洁现象后能否食用及解释合理的是() A.不能,因为已经变质 B.不能,因为含有杂质 C.不能,因为含有水份 D.能,因为那只是油脂主要成份在低温下结晶析出,是正常物理形态变化, 并未变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