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第六七章习题答案

遗传第六七章习题答案

第六章非孟德尔遗传

一、名词解释

1、非孟德尔遗传:生物性状的遗传不符合经典孟德尔遗传方式的现象。

2、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3、母性遗传:指性状以母性方式在上下代间进行传递的遗传方式。不论正交还是反交,F1性状总是受母体(卵细胞)细胞质基因控制,杂交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4、母性影响:又称母性效应,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由母体的核基因型或积累在卵子中的核基因产物所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

5、核外遗传:由核外DNA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

6、表观遗传:基因表达的改变不依赖于DNA核苷酸序列的改变,而是受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等的作用,而且这种改变能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向后代遗传的现象。

7、核基因组:存在于细胞核上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

8、细胞质基因组: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遗传物质的总称。

9、细胞器基因组: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细胞质基因,是细胞器的正常遗传组分,有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

10、非细胞器基因组:是细胞内非必需组分的基因组,能赋予细胞某种特有的性状或特征,是真核细胞内的内共生体。

11、阈值效应:当突变的mtDNA达到一定比例时,才有受损的表型出现。当线粒体中ATP产生减少,低于维持各组织,器官正常功能所需能量的最低值时,临床症状就会表现。

12、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但是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分为:核不育型、细胞质不育型。质核互作不育型等三种类型。

13、短暂的母性影响:母本基因型对子代的影响仅体现在子代个体生长发育的幼龄期。

14、持久的母性影响:影响子代个体的终生。

15、基因组印记:父本来源和母本来源的等位基因的表达不同,来自一个亲本的等位基因沉默,而来自另一个亲本的等位基因则表达,这种后代中来自亲本的两个等位基因只有一个表达的现象。

16、印记基因:呈印记遗传的基因,即不表达的等位基因。

17、X染色质:X染色质只见于有两个以上X染色体的女性而不见于男性,位置靠近核膜,位于细胞核周边。

18、剂量补偿:使X连锁基因在两性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现象,通过改变基因的活性,达到雌雄个体基因拷贝数平衡的机制。

19、副突变:由同一基因座位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作用,

一个等位基因导致杂合子中的另一等位基因出现可遗传的变化。也叫染色体对话。

20、染色体对话:雌性哺乳动物胚胎胚胎发育早期的两条X染色体之一在遗传性状的表达上丧失功能的现象。

21、RNA干扰:引起基因沉默的一种技术,将根据基因序列制备的双链RNA注入体内,可引起该基因编码的mRNA降解,从而抑制了该基因的功能。

22、组蛋白密码:组蛋白N端尾巴的修饰可以改变染色质的易接近性,各种修饰构成组蛋白密码。

二、基本理论

1、莱昂假说和新莱昂假说。

莱昂假说:1、巴氏小体是一个遗传上失活的X染色体,在小鼠中,该过程发生于受精后的第16天,由正常X染色体通过失活而产生,该过程成为莱昂化。2、来自父本或母本的X染色体都有可能发生失活,其选择是随机的,而且细胞之间具有独立性。

3、从同一细胞系形成的组织失活同一条X染色体。莱昂化是使X 连锁基因的效应最小化的一种方式,通过X染色体的随机失活,是雌

雄哺乳动物X—连锁基因的表达同等化。

新莱昂假说:1、X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失活。2、在失活的X 染色体上,逃避失活的基因与失活基因穿插并列。3、为保证正常的个体发育,至少在胚胎发育的某一时期需要双份X染色体上的基因。

2、剂量补偿的类型和理论。

有三种方式使X连锁基因转录水平在同型配子和异型配子中相同。

1、雌性的两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一条。

2、雄性单条X染色体上基因表达正常,雌性两条X染色体上基因低表达。

3、雌性两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正常,雄性单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超表达。

理论是:XX/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要么采取提高雄性的X 染色体基因表达活性的方法,要么采取降低雌性生物X染色体基因表达水平的方法,以到达两性在基因剂量上的平衡。这种通过改变基因的活性,达到雌雄个体基因拷贝数平衡的机制称为剂量补偿。

3、X染色体失活的机理。

首先,细胞要数一数细胞核里有几条X染色体,若多于一条,则除了保留一条有活性的以外,失活其余的X染色体;然后细胞对所选择的X染色体开始进行失活并向整条染色体扩展;最后,细胞将在随后的细胞分裂中失活同一条X染色体。

1、X染色体失活受发育调控,在哺乳动物中,X染色体失活

受发育调控;早期受精卵中两条X染色体都有活性,他们是在细胞分化中失活的;通常父方失活和母方失活的几率是相等的。只有一种情况列外——只有印记的X染色体失活。

2、X染色体失活受控于X失活中心Xic。Xic包括X失活特

异的转录子基因Xist(失活X染色体特异转录本)、Tsix基因(与Xist整个转录单位反向的转录本基因)和X—控制元件Xce。在X染色体随机失活过程中,Xist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即将失活的X染色体表达Xist基因,产物为RNA;XistRNA逐渐由Xist向两个方向包被该X染色体,致使X染色体发生异染色质化,最后的结果是转录沉默,X—连锁的基因不表达。

3、染色体重塑与基因活性调控。

1、序列特异性的DNA结合蛋白通常引导组蛋白乙酰基转

移酶到染色质的特定区域。

2、乙酰基转移酶修饰附近的核小体,使30nm的DNA纤丝

转变为较易接近的10nm纤丝,增加相关DNA的可接近

性。

3、导致第二个DNA结合蛋白的结合,由它招募来一个核小

体重塑复合物,核小体重塑复合物的定位有助于临近核

小体的滑动,暴露了第三个DNA结合蛋白的结合位点。

4、转录起始位点与RNA聚合酶结合,转录开始。

三、综合应用

1. 印记基因的作用:

(1)调节两性动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雌、雄动物基因组对胚胎发育的贡献不同:父方对胚胎的贡献是加速其发育,而母方则是限制胚胎发育速度;

(2)调节胚胎发育所必需;

在特定细胞系及神经发育方面有重要功能,哺乳动物繁殖中需要一套父源和一套母源基因组。

2. 印记基因的特点:

(1)印记基因子显著的特征是在染色体上成簇分布。

(2)印记基因所处位置的DNA序列有两个特点:一是通常富含CpG岛;二是在CpG岛内或附近常见成簇分布的直向重复序列,可能与建立和维持父母本等位基因的差别甲基化有关。

(3)大量的印记基因的父本和母本等位基因之间存在着DNA甲基化的差别。

(4)处于印记区的DNA在细胞周期的S期,复制时不同步。3.印记基因单等位表达的原因:

(1)印记基因所处的染色体构象显著不同;

(2)CpG岛内DNA甲基化、组蛋白去乙酰化等修饰与异染色质结构的形成有关,使基因不表达;

(3)DNA去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等修饰与常染色质结构的形

成有关,使基因表达;

(4)有些印记基因连锁时会有不同的印记效应,如人类Igf2和H19,Igf2母源印记父源表达,H19父源印记母源表达。

4. 印记基因异常的后果:引起表型异常。

5. 以WBS为例,说明第一印记调控区与IGF2和H19交互易换式印记基因活性调节。

WBS先天性脐疝,巨舌症,体细胞生长过度,由人类No11p15.5区段印迹基因表达失衡引起;

这些印记基因分属两个印记区,其中,第一印记调控区ICR 主要含Igf2-DMR-H19;

Igf2是父源等位基因表达的胚胎生长因子,表达上调对BWB的病理过程很种重要;H19是母源等位基因表达的polⅡ转录子,产物丰度高的非编码RNA。

母源染色体:染色体屏障调节蛋白CTCF与ICR结合,隔断了增强子对Igf2的活化,增强子激活了H19,表达ncRNA;

父源染色体:ICR 甲基化,CTCF不能与ICR结合,沉默了H19-NC,增强子激活Igf2,mRNA表达。

6. 莱昂假说的证据:

(1 )玳瑁猫(calico cat) 总是雌性的杂合体雌性在伴性基因的作用上是嵌合体

(2)人成纤维细胞克隆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的表达(3)无汗腺外胚层发育不良

(4)人类红绿色盲

7. X染色体失活中心及所包含的已知的基因的作用

Xic包括4个已知基因:

1、Xist:失活X染色体特异转录本(X-inactive specific transcript,Xist)基因

2、Tsix:与Xist整个转录单位反向的转录本基因

3、Xce:X染色体控制原件

4、DXPas34基因

8.失活X染色体的特点:

Xa上的Xist高度甲基化,Xi上的Xist去甲基化,CpG岛高度甲基化,组蛋白H4去乙酰化;

9. DNA甲基化在原核微生物中作用:

(1)保护细胞免受入侵DNA的影响,通过限制性内切酶能够辨别是否甲基化,借以区分自身的和外源的DNA,将未甲基化的入侵的外源DNA切碎并清除;

(2)保证DNA复制的忠实性。

10.DNA甲基化在真核生物钟的作用:

第一:控制基因活性状态(开或关)

第二:遏制基因组内寄生虫

第三: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性

第四:维持正常胚胎发育

第五:甲基化与癌变和某些遗传病有关

11.DNA甲基化类型:

1)从头甲基化(de novo methylation)

发生于胚胎过程和成体细胞的分化,由DNA甲基转移酶DNMT3a和DNMT3b负责;

2)维持甲基化(maintenance methylation)

发生于DNA复制过程中,由DNA甲基转移酶DNMT1负责。

12.组蛋白修饰的类型基因活性调控:

13.染色质重塑的主要过程:

1) 序列特异性的DNA结合蛋白通常引导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到染色

质的特定区域;

2) 乙酰基转移酶修饰附近的核小体,使30nm的DNA纤丝转变为较易接

近的10nm纤丝,增加相关DNA的可接近性;

3) 导致第二个DNA结合蛋白的结合,由它招募来一个核小体重塑复合

物,核小体重塑复合物的定位有助于临近核小体的滑动,暴露了第三个DNA结合蛋白的结合位点;

4) 转录起始位点与RNA聚合酶结合,转录开始。

14.非编码RNA的类型及作用:

ncRNA的概念:广义指除mRNA以外的所有RNA,狭义指调控RNA,noRNA含有高密度的终止子,不含开放阅读框(ORF);

ncRNA分类:

1)miRNA(microRNA)和siRNA(smallinterference RNA) 长约

18~25nt,通过对靶RNA的降解和抑制翻译,调控转录,使基因沉默,干扰基因的表达;

2)小RNA长约20~300nt,参与靶RNA的修饰、端粒DNA合成、染色

质重塑、基因转录;

piRNA长约30nt,参与配子发生;

3)中等/大RNA长约300~1000nt或以上,参与基因组印记、X 染色

体随机失活、DNA去甲基化、转录、产生miRNA和小RNA。

15.双链RNA的来源与作用:

来源:

1)由重复DNA元件双向转录产生

2)由能够形成内部碱基配对的RNA转录物形成

3)由缺乏适当加工信号的非正常RNA转录物形成

作用:

第七章动物基因组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遗传标记:一种研究遗传物质传递轨迹的标记方法。示踪染

色体、染色体片段、基因等遗传物质。在分子水平上称为“分子标记。

2、分子标记: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

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 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的反

映。

3、PCR—RFLP:将PCR技术用于RFLP分析。该技术先用一对引物特异性扩增基因组的某一高变区,然后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产物,电泳检测多态性。

4:RFLP:分析一次只能检测一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较低,而且操作复杂,耗时费力,成本高,并且对模版DNA需求量大。

5、RAPD:全称是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此技术建立于PCR 基础之上,使用一系列具有10个左右碱基的单链随机引物,对基因组的DNA全部进行PCR扩增,以检测多态性。

6、SSCP:全称单链构象多态标记,一种基于DNA构象差别来检测点突变的方法。相同长度的单链DNA,如果碱基序列不同,形成的构象就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单链构象多态性。

7、DFP:多态性检测率高;位点呈共显性遗传;个体具有高度特异性;技术复杂、成本高、有时谱带过于复杂。

VNTR: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可变串联重复序列,有两类:小卫星和微卫星,两者具有高。度的变异性。

8、基因组:一个配子中染色体遗传物质的总和。

9、基因组学:将各种生物的基因组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包括对整个基因组的克隆和功能识别,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表达产物的科学。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如何为基因组测序。

10、C—值悖理:基因组的大小通常以一个基因组的DNA含

量来表示,成为生物体的C值。

11、基因家族: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

12、基因簇:是指基因家族的各成员紧密成簇排列成大段的串联重复单位,定位于染色体的特殊区域,它们是同一个祖先基因扩增的产物。

13、假基因:存在于基因家族中,结构和功能基因具有同源性,无转录产物或转录产物失活,由突变产生。

14、蛋白质组:是指“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15、比较基因组学:根据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序列和结构上的相似性,比较相似于相异,即比较基因组学。

16、功能基因组学:随着基因组测序的发展,遗传学家手中可以支配的数据以海量计。利用这些数据在全局的尺度上对基因表达产物及其互作的研究就称为功能基因组学。

17、简单序列重复:又称微卫星,是高度重复序列,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重复单位的核心序列为2~6bp

18、序列标定位点:序列标记位点(STS)又称为序列靶位点。这是一种RFLP技术转为基于PCR的方法。首先将RFLP探针进行序列分析,然后根据其设计出长度为20个左右的一对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最后进行电泳检测分析。

19、单核苷酸多态性:是指染色体上的某个存在单个碱基的

变化,包括单碱基的转换、颠换、插入和缺失等。

20、物理图:是指有关构成基因组的全部基因的排列和间距的信息,它是通过对构成基因组的DNA分子进行测定而绘制的。其目的是把有关基因的遗传信息及其在每条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线性而系统地排列出来。

21、叠连群:一组相互两两头尾拼接的可装配成长片段的DNA 序列克隆群。

22、Lod值:计算的是两个基因座之间所观察的重组率相对于无重组率的似然值之比的对数,这个值越大,两个座位,或者考察的众多座位连锁在一起的可能性越大。

23、细胞遗传学图谱:是将基因或DNA片段直观于染色体上的物理图谱。

*24、辐射杂种图谱:

25、叠连群图谱:分辨在基因文库克隆群中叠连群插入片段的顺序关系,通过互相邻接的两个片段间存在的重叠部分,推断出各叠连群覆盖整个染色体的克隆片段在染色体上的顺序,最后构建出叠连群图谱。

26、DNA芯片:是指采用类似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手段将寡核苷酸

探针或者DNA,cDNA有规律地排列固定在指甲大小的硅片上而形成的测序集成块。

27、染色体步移:从第一个重组克隆插入片段的一端分离出一个片段作为探针从文库中筛选第二个重组克隆,该克隆插

入片段含有与探针重叠顺序和染色体的其他顺序。从第二个重组克隆的插入片段再分离出末端小片段筛选第三个重组克隆,如此重复,得到一个相邻的片段,等于在染色体上移了一步,故称之为染色体步移。

28、重叠序列:把两端有重叠片段的序列所串联起来的单位。

29、横向同源:在同一基因组中源于基因复制事件,执行不同但相关功能的同源序列或结构。

30、直系同源:那些在不同物种中的执行相同或高度形似功能的。

31、转录组:广义上指某一生理条件下,细胞内所有转录产物的集合,包括信使RNA、核糖体RNA、转运RNA及非编码RNA;狭义上指所有mRNA的集合。

32、蛋白组:是一种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

33、表型组:是指某一生物的全部性状特征;表型组学(phenomics)是一门在基因组水平上系统研究某一生物或细胞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所有表型的学科。

二、简答题

1、各种分子标记的检测原理

1、RFLP标记:1、利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基因组DNA,形成大小不等,数量不同的分子片段。

2、经电泳分离、

3、将DNA片段转移至支持膜上。

4、然后用放射性同位素(32P)

或非同位素标记的探针与支持膜上的DNA片段进行杂交。5、不同基因组DNA酶切位点的改变,会使得RFLP谱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态性。

2、PCR—RFLP标记:将PCR技术用于RFLP分析,即PCR-RFLP。该技术先用1对引物特异性扩增基因组的某一高变区,然后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产物,电泳检测多态性。PCR-RFLP分析省去了探针的制备、分子杂交等繁琐的过程,DNA需求量也少,大大简化了传统的RFLP技术。

3、SSCP标记:经PCR扩增的目的片段在高温变性处理后,

使保持在单链状态下,然后在一定浓度的非变性聚丙烯

酰胺凝胶中电泳,由于单链DNA迁移率主要取决于

DNA单链所形成的空间构象。这种构象由DNA单链碱

基顺序决定,其稳定性靠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来维持。

相同长度的单链DNA,可以因其单个碱基的差异,所形

成的空间构象就会不同,其在凝胶中泳动速度不一样,

从而显示出带型的差异。

4、VNTR标记: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可变串联重复序列。有两类:小卫星和微卫星,两者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小卫星重复单位的核心序列为15一76bp,近缘物种和个体间的小卫星核心序列有着一定的同源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杂交。微卫星又称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是高度重复序列,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重复单位的核心序列为2~6bp。

5、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是指染色体上的某个存在单个碱基的变化,包括单碱基的转换、颠换、插入及缺失等。其比较的不是DNA的片段长度,而是相同序列长度里的单个碱基的差别。

2、基因组序列的特征。

3、基因组重复序列的特点。

①重复单位的长度多样性,短的仅几个甚至两个核苷酸,长的有几百乃至上千个核苷酸。

②重复的次数多样性,少的可重复几十次,多的上百万次。

分为中度重复序列和高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包括短分散重复序列和长分散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由重复长度为2—200bp的重复序列组成。

4、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原理。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6章 线粒体遗传病

第六章线粒体遗传病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下面关于线粒体的正确描述是______。 A.含有遗传信息和转译系统 B.线粒体基因突变与人类疾病基本无关 C.是一种完全独立自主的细胞器 D.只有极少量DNA,作用很少 E.线粒体中所需蛋白质均来自细胞质 2. 关于线粒体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线粒体遗传同样是由DNA控制的遗传 B.线粒体遗传的子代性状受母亲影响 C.线粒体遗传是细胞质遗传 D.线粒体遗传同样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E.线粒体遗传的表现度与突变型mtDNA的数量有关。 3.以下符合mtDNA结构特点的是______。 A.全长61569bp B.与组蛋白结合 C.呈闭环双链状 D.重链(H链)富含胞嘌呤 E.轻链(L链)富含鸟嘧啶 4.人类mtDNA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A. 全长16.6kb,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单链 B. 全长61.6kb,不与组蛋白结合,分为重链和轻链 C. 全长16.6kb,与组蛋白结合,为闭环双链 D. 全长61.6kb,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单链 E. 全长16.6kb,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双链 5.下面关于mtDNA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mtDNA的表达与核DNA无关 B.mtDNA是双链环状DNA C.mtDNA转录方式类似于原核细胞 D.mtDNA有重链和轻链之分 E.mtDNA的两条链都有编码功能

6.线粒体遗传属于______。 A.多基因遗传 B.显性遗传 C.隐性遗传 D.非孟德尔遗传 E.体细胞遗传 7. 线粒体中的tRNA兼用性较强,tRNA数量为______。 A.48个 B.32个 C.64个 D.61个 E.22个8.mtDNA编码线粒体中______。 A. 全部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系统的蛋白质 B. 约10%的蛋白质 C. 大部分蛋白质 D. 线粒体基质中的全部蛋白质 E. 线粒体膜上的全部蛋白质 9. 目前已发现与mtDNA有关的人类疾病种类约为______。 A. 100余种 B. 10多种 C. 60多种 D. 几十种 E. 种类很多10.UGA在细胞核中为终止密码,而在线粒体编码的氨基酸是______。 A.色氨酸 B.赖氨酸 C.天冬酰胺 D.苏氨酸 E.异亮氨酸11.每个线粒体内含有mtDNA分子的拷贝数为______。 A.10~100个 B.10~20个 C.2~10个 D.15~30个 E.105 12.mtDNA中编码mRNA基因的数目为______。 A.37个 B.22个 C.17个 D.13个 E.2个 13.关于mtDNA的编码区,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包括终止密码子序列 B.不同种系间的核苷酸无同源性 C.包括13个基因 D.各基因之间部分区域重叠 E.包括启动子和内含子 14.关于mtDNA的D环区,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是线粒体基因组中进化速度最慢的DNA序列 B.具有高度同源性 C.包含线粒体基因组中全部的调控序列 D.突变率较编码区低 E.是子代H链在复制过程中与亲代H链发生置换的部位 15.mtDNA中含有的基因为______。 A. 22个rRNA基因,2个tRNA基因,13个mRNA基因

刘庆昌版遗传学答案

刘庆昌版遗传学答案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刘庆昌版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 着丝点、染色体臂、主缢痕、随体。 2.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 ⑴减数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⑵减数分裂遗传物质交换(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 ⑶减数分裂中期后染色体独立分离,而有丝分裂则着丝点裂开后均衡分向两极; ⑷减数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数减半; ⑸分裂中期着丝点在赤道板上的排列有差异: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排列于赤道板两侧,而有丝分裂时则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4.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时期中的有关数据: (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 (2)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 (3)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数; (4)减数分裂末期1I的染色体数。 (1)48(2)24(3)24(4)12 5.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8,假设在减数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被拉向同一极,那么: (1)二分子的每个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单体 (2)若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时所有的姊妹染色单体都分开,则产生四个配子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 (3)用n表示一个完整的单倍染色体组,应怎样表示每个配子的染色体数 (1)一个子细胞有10条染色单体,另一个子细胞中有6条染色单体 (2)两个配子中有5条染色体,另两个配子中有3条染色体。 (3)n+1和n-1。 6.人的受精卵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精细胞、卵细胞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46;46;46;23;23 7.水稻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小麦中有42条染色体,黄瓜中有14条染色体。理论上它们各能产生多少种含不同染色体的雌雄配子 水稻:212 小麦:2 21 黄瓜:2 7 8.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如何。同时含有3条父本染色体或是条母本染色体的比例是多少 如果形成的是雌配子,那么只形成一种配子ABC或A’B’C’或A’BC或A B’C’ 或A B’ C 或A’ B C’ 或AB C’ 或A’B’ C ; 如果形成的是雄配子,那么可以形成两种配子ABC和A’B’C’或A B’ C 和A’ B C’ 或A’ BC和A B’C’ 或AB C’ 或和A’B’ C 。

遗传学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涉及分析基因是如何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以及基因重组的遗传学分支是:( ) A) 分子遗传学 B) 植物遗传学 C) 传递遗传学 D) 种群遗传学 2 被遗传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想生物,应具有哪些特征?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些特征的有:( ) A)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 B)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遗传差异较大 C)每次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 D)遗传背景较为熟悉 E)以上均是理想的特征 选择题:1 C ;2 E; 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一、选择题 1 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是:( ) A) James D. Watson B) Barbara McClintock C) Aristotle D) Gregor Mendel 2 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 ) A) 酵母 B) 果蝇 C) 玉米 D) 以上选项均是 3 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认为;( ) A) 亲代所观察到的性状与子代所观察到相同性状无任何关联 B) 性状的遗传是通过遗传因子的物质进行传递的 C) 遗传因子的组成是DNA D) 遗传因子的遗传仅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亲本 E) A和C都正确 4 生物的一个基因具有两种不同的等位基因,被称为:( ) A) 均一体 B) 杂合体 C) 纯合体 D) 异性体 E) 异型体 5 生物的遗传组成被称为:( ) A) 表现型 B) 野生型 C) 表型模拟 D) 基因型 E) 异型 6 孟德尔在他著名的杂交实验中采用了何种生物作为材料?从而导致了他遗传原理假说的提出。( ) A) 玉米 B) 豌豆 C) 老鼠 D) 细菌 E) 酵母 7 在杂交实验中,亲代的成员间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被称为:( ) A) 亲代 B) F代 C) F1代 D) F2代 E) M代 8 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1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他所得出的结论是:( ) A) 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F2代中表现 B) 在F1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 C) 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 D) 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 E) 以上所有结论

《遗传学》朱军主编_课后答案

《遗传学》 第三版 朱军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练习) 一、解释下列名词: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单倍体联会胚乳直感果实直感 二、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花粉粒?多少精核?多少管核?又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多少卵细胞?多少极核?多少助细胞?多少反足细胞? 三、玉米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四、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 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 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着丝点:即着丝粒。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位不染色。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cell cycle)。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 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一般不能两两配对,形状、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

遗传学课后题答案 6-8章

第六章染色体和连锁群 1、解:在这一杂交中,圆形、单一花序(OS)和长形、复状花序(os)为重组型,故O—s 间的交换值为:(23+19)/(23+83+85+19)×100%=20% 2、解:O_S_ :O_ss :ooS_ :ooss = 51% :24% :24% :1%, 即4种表型的比例为: 圆形、单一花序(51%), 圆形、复状花序(24%), 长形、单一花序(24%), 长形、复状花序(1%)。 3、解:根据题意,上述交配: ♀CCoo白色×ccOO白色♂ ↓ 有色CcOo×ccoo白色 ↓ 有色C_O_白色(O_cc,ooC_,ccoo) 此为自由组合时双杂合个体之测交分离比。 可见,c—o间无连锁。(若有连锁,交换值应为50%,即被测交之F1形成Co :cO :CO :co=1 :1 :1 :1的配子;如果这样,那么c与o在连锁图上相距很远,一般依该二基因是不能直接测出重组图距来的)。 4、解:(1)独立分配时,P = 1/2; (2)完全连锁时,P = 0; (3)有一定程度连锁时,p = 0~0.5 5、解:(1)Z+ al Z px +×Z+ +W中,白化小鸡中显阵发痉挛性状者为Z px al W,为交换型, ∴数目=16×10%=1.6只≈2只 或依据下表为16×[(5%×50%)/(45%×50%+5%×50%)]=1.6只(2)后代表型及比例见下表: ∴非白化小鸡中显阵发痉挛性状者为:(74-16)×22.5%/75%=17.4 6、解:根据上题的图示可知,有45%的雄性小鸡带有px,45%的雄性小鸡带有al,5%的雄性小鸡同时带有px和al。 7、(a)基因A和C是紧密连锁的,所以没有重组发生。 (b)重组值为0 8、解:(1)对这三对基因杂合的个体产生8种类型配子,说明在两个连锁间区各有单交换发生,同时也有双交换出现。由于每交换只发生在四线体的2条中,所以,互换率<50%,于是,各型配子中,亲本类型最多,++s和op+一组即是;而双交换是两个单交换同时发生,所以最少,+p+,o+s一组即是。在双交换中,只有位于中间的基因互换,所以前两组比较推知基因o在中间。于是: 三基因的顺序应是p o s。 (2)而二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po+/po+和++s/++s (3)两个间区的重组值是;RF(p-o)=(96+110+2+2)/1000=21% 图距为21

遗传第六七章习题答案

遗传第六七章习题答案 第六章非孟德尔遗传 一、名词解释 1、非孟德尔遗传:生物性状的遗传不符合经典孟德尔遗传方式的现象。 2、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3、母性遗传:指性状以母性方式在上下代间进行传递的遗传方式。不论正交还是反交,F1性状总是受母体(卵细胞)细胞质基因控制,杂交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4、母性影响:又称母性效应,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由母体的核基因型或积累在卵子中的核基因产物所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 5、核外遗传:由核外DNA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 6、表观遗传:基因表达的改变不依赖于DNA核苷酸序列的改变,而是受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等的作用,而且这种改变能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向后代遗传的现象。 7、核基因组:存在于细胞核上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 8、细胞质基因组: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遗传物质的总称。 9、细胞器基因组: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细胞质基因,是细胞器的正常遗传组分,有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 10、非细胞器基因组:是细胞内非必需组分的基因组,能赋予细胞某种特有的性状或特征,是真核细胞内的内共生体。 11、阈值效应:当突变的mtDNA达到一定比例时,才有受损的表型出现。当线粒体中ATP产生减少,低于维持各组织,器官正常功能所需能量的最低值时,临床症状就会表现。 12、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但是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分为:核不育型、细胞质不育型。质核互作不育型等三种类型。

13、短暂的母性影响:母本基因型对子代的影响仅体现在子代个体生长发育的幼龄期。 14、持久的母性影响:影响子代个体的终生。 15、基因组印记:父本来源和母本来源的等位基因的表达不同,来自一个亲本的等位基因沉默,而来自另一个亲本的等位基因则表达,这种后代中来自亲本的两个等位基因只有一个表达的现象。 16、印记基因:呈印记遗传的基因,即不表达的等位基因。 17、X染色质:X染色质只见于有两个以上X染色体的女性而不见于男性,位置靠近核膜,位于细胞核周边。 18、剂量补偿:使X连锁基因在两性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现象,通过改变基因的活性,达到雌雄个体基因拷贝数平衡的机制。 19、副突变:由同一基因座位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作用, 一个等位基因导致杂合子中的另一等位基因出现可遗传的变化。也叫染色体对话。 20、染色体对话:雌性哺乳动物胚胎胚胎发育早期的两条X染色体之一在遗传性状的表达上丧失功能的现象。 21、RNA干扰:引起基因沉默的一种技术,将根据基因序列制备的双链RNA注入体内,可引起该基因编码的mRNA降解,从而抑制了该基因的功能。 22、组蛋白密码:组蛋白N端尾巴的修饰可以改变染色质的易接近性,各种修饰构成组蛋白密码。 二、基本理论 1、莱昂假说和新莱昂假说。 莱昂假说:1、巴氏小体是一个遗传上失活的X染色体,在小鼠中,该过程发生于受精后的第16天,由正常X染色体通过失活而产生,该过程成为莱昂化。2、来自父本或母本的X染色体都有可能发生失活,其选择是随机的,而且细胞之间具有独立性。 3、从同一细胞系形成的组织失活同一条X染色体。莱昂化是使X 连锁基因的效应最小化的一种方式,通过X染色体的随机失活,是雌

遗传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库 一、《遗传学》各章及分值比例:(x%)(一)绪论(3-5%) (二)遗传的细胞学基础(5-8%)(三)孟德尔遗传(12-15%)(四)连锁遗传和性连锁(15-18%)(五)数量性状的遗传(10-13%)(六)染色体变异(8-10%)(七)病毒和细菌的 遗传(5-7%)(八)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5-7%)(九)基因突变(8-10%)(十)细胞质遗传 (5-7%) (十一)群体遗传与进化(10-12%)二、试题类型及分值:(x分/每题): 1.名词解释(3-4) 2.选择题或填空题(1-1.5) 3.判断题(1-1.5) 4.问答题(5-7) 5.综合分析或计算题(8-10)三、各章试题和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教材1章,3-5%)(一)名词解释: 1.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2.遗传与变异:遗传是亲子代个体间存在相似性。变异是亲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二)选择题或填空题:a.单项选择题: 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魏斯曼 2.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1859(2)1865(3)1900(4)19103.普遍认为遗传学的奠基人就是(3): (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4.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 人是(2): (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b.填空题: 1.mendel提出遗传学最基本的两大定律是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2.morgan提出遗传 学第三定律是:连锁、交换定律;3.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 4.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是:遗传、变异和选择(三)判断题: 1.后天赢得的性状可以遗传(×);2.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将构成物种(√);3.遗传、变异和人工挑选将构成品种、品系(√);4.种质同意体质,就是遗传物质和 性状的关系(√)。(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刘祖洞(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全面版

刘祖洞《遗传学》参考答案全面版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1、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 答:因为 (1)分离规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2、 解:序号杂交基因型表现型 (1)RR×rr Rr 红果色 (2)Rr×rr 1/2Rr,1/2rr 1/2红果色,1/2黄果色 (3)Rr×Rr 1/4RR,2/4Rr,1/4rr 3/4红果色,1/4黄果色 (4)Rr×RR 1/2RR,1/2Rr 红果色 (5)rr×rr rr 黄果色 3、下面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和表型已写明。问它们产生哪些配子?杂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怎样? (1)Rr × RR(2)rr × Rr(3)Rr × Rr 粉红红色白色粉红粉红粉红 解:序号杂交配子类型基因型表现型 (1)Rr × RR R,r;R 1/2RR,1/2Rr 1/2红色,1/2粉红 (2)rr × Rr r;R,r 1/2Rr,1/2rr 1/2粉红,1/2白色 (3)Rr × Rr R,r 1/4RR,2/4Rr,1/4rr 1/4红色,2/4粉色,1/4白色 4、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 (1)WWDD×wwdd(2)XwDd×wwdd (3)Wwdd×wwDd(4)Wwdd×WwDd 解: 序号杂交基因型表现型 1 WWDD×wwdd WwDd 白色、盘状果实 2 WwDd×wwdd 1/4WwDd,1/4Wwdd,1/4wwDd,1/4wwdd,1/4白色、盘状,1/4白色、球状,1/4黄色、盘状,1/4黄色、球状 2 wwDd×wwdd 1/2wwDd,1/2wwdd 1/2黄色、盘状,1/2黄色、球状 3 Wwdd×wwDd 1/4WwDd,1/4Wwdd,1/4wwDd,1/4wwdd,1/4白色、盘状,1/4白色、球状,1/4黄色、盘状,1/4黄色、球状 4 Wwdd×WwDd 1/8WWDd,1/8WWdd,2/8WwDd,2/8Wwdd,1/8wwDd,1/8wwdd 3/8白色、盘状,3/8白色、球状,1/8黄色、盘状,1/8黄色、球状 5.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是显性。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 (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 解:杂交组合TTGgRr ×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 杂交组合TtGgrr × ttGgrr:

南开大学遗传学练习题-第6章答案

第六章 1 重组极性杂合DNA 模型中的异常分离现象最早是在酵母不同交配型A ×a 的杂交中发现的。合子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子囊孢子除了正常的2A :2a 分离外,出现了3A :1a 或者1A :3a 的分离,试用某种DNA 重组模型加以说明,并附图解。 答:Holliday 模型,发生单链交换以后的局部异源双链在细胞内的错配修复系统识别下将其中的一条链切除。前提:酶系统只选择性的切除两条异源双链中的一条,而不是随机切除一条链。图参见课件。 2 子囊菌纲的一种真菌Ascobulus 的一些突变产生浅色子囊孢子,成为a 突变体。不同a 突变体进行了以下的杂交,观察具有黑色野生型子囊孢子的子囊,杂交中出现的黑色孢子的基因型如下: a 1×a 2 a 1×a 3 a 2×a 3 ↓ ↓ ↓ a 1 + a 1 + a 2 + + + a 1 + a 2 + + a 2 + + + + + a 2 + a 3 + a 3 试说明这些结果。有a 1、a 2和a 3这三个突变位点的可能次序如何? 答:三次转换,总计:a 1—1次;a 2—0次;a 3—2次。基于“同线分析”原理,与断点连锁越紧密,越易发生基因转变。由于a 3离断裂位点最近,a 1次之,a 2最远,基因转变具有方向性,因此推断三个位点的顺序为:(重组位点) a 3—a 1—a 2。 3 下表表示人─鼠杂种无性系以及它们所包含的人类染色体。检验了人的4种酶:TK (thymidine –kinase ,胸腺激酶),只在无性系C 中有活性;LDH (lactate dehydrogenase ,乳酸脱氢酶),在A 、B 、C 3个无性系中都有活性;PGK (phpsphoglycerate kinase ,磷酸甘油酸激酶),在无性系A 和C 中有活性;AHH (aryl hydrocarbon hydroxylase ,芳烃羟化酶),在无性系B 中有活性。判断编码上述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答:TK 只有C 系有活性,即A 、B 系无活性,也就是说,A 、B 系是突变体,由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因此与17号染色体同线,即TK 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

遗传学第二版课后答案章

幻灯片 1 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 第五章 幻灯片2 第四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2. 在小鼠中,等位基因 A 引起黄色皮毛,纯合时不致死;等位基因 R 可以 单独引起黑色皮毛;当 A 和 R 在一起时,引起灰色皮毛;当 a 和 r 在一起 时,引起白色皮毛;一个灰色的雄鼠和一个黄色雌鼠交配,F1 表型如下: 3/8 黄色小鼠, 3/8 灰色小鼠, 1/8 黑色小鼠, 1/8 白色小鼠;请写出亲本 的基因型; A_R_ A_rr AaRr Aarr aaR_ aarr A_rr A_R_ 幻灯片3 第四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3. 果蝇中野生型眼色的色素的产生必需显性等位基因 A;第二个独立的显性 基因 P 使得色素呈紫色,但它处于隐性地位时眼色仍为红色;不产生色素 的个体的眼睛呈白色;两个纯系杂交,结果如下: 解释它的遗传模式,并写出亲本、F1 和 F2 的基因型;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P/p 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 aa 的个体眼睛呈白色, 基因型 A_XP_ 的个体眼睛呈紫色,基因型 A_XpXp、 A_XpY 的个体眼睛呈红色; 幻灯片4 第四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4. 一条真实遗传的棕色狗和一条真实遗传的白色狗交配,所有F1 的表型都 是白色的;F1 自交得到的 F2 中有 118 条白色狗、32 条黑色狗和 10 条棕 色狗;给出这一结果的遗传学解释; 分析: 子二代分离为 12:3:1,可看作 9:3:3:1 的衍生, 白色与有色 黑 + 棕之比 3:1 ,而在有

色内部,黑与棕之比也是 3:1, 表明遗传很有可能涉及有两对 基因之差; 假设: 1. 基因 A 控制白色,即基因型 A_B_、A_bb 为白色; 2. 有显性基因 A 时,B黑色 和 b棕色不表现显隐性 关系; 3. 无显性基因 A 即 aa 时, B 黑色和 b棕色表现显 隐性关系; P 棕色×白色 F1 白色 118 32 10 F2 12白色 : 3黑色 : 1棕色 aabb AABB AaBb A_B_ A_bb aaB_ aabb 在此,显性基因 A 对另一显性 基因 B 是上位性的; 幻灯片5 第五章连锁遗传分析 3. 某染色体图中 3 个基因间的数字是什么含义 2.5 和 3.6 分别表示基因 A-B 和基因 B-C 之间在染色体图中的图距,也 表示基因 A-B 和基因 B-C 之间的重组值分别为 2.5% 和 3.6%;而 6.0 则表 示 A-C 之间的重组值为 6.0%; 绘制染色体图为什么不能以方式表示不能;根据绘制染色体图的规则,图距是根据实验得到的重组值去掉 百分号后的数字来表示; 幻灯片6 第五章连锁遗传分析 6. 粗糙脉孢菌的一种菌株基因型为 HI与另一种菌株基因型为 hi杂 交,一半的后代为 HI 型,另一半的后代为 hi 型;请解释该结果; 分析:如果基因座 H/h 与基因座 I/i 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即不连 锁,自由组合的结果是:后代除了有 HI 型和 hi 型外还有 Hi 型和 hI 型; 一半的后代为 HI 型,另一半的后代为 hi 型说明:基因座 H/h 与基因 座 I/i 为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且完全连锁; 幻灯片7 第五章连锁遗传分析 8. 有一个果蝇品系,对隐性常染色体等位基因 a、b、c 是纯合的,这 3 个 基因以 a、b、c 的顺序连锁;将这种雌性果蝇和野生型雄蝇杂交;F1 的 杂合子之间相互杂交,得到 F2 如下: + + + 1364 a b c 365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7章-多基因病

第七章多基因遗传病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质量性状的变异的特点为。 A.基因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 B.呈正态分布 C.基因间呈显隐性关系 D.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 E.可分为2~3个高峰 2.多基因遗传病患者同胞的发病率约为。 A.0.1%~1% B.1%~10% C.1/2或1/4 D.70%~80% E.20%~30% 3.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A.冠心病 B.唇裂 C.先天性心脏病D.糖尿病 E.并指症 4. 下列关于多基因遗传的错误说法是______。 A.遗传基础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B.多为两对以上等位基因作用 C.微效基因是共显性的 D.环境因素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E.微效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5.多基因病的遗传学病因是______。 A.染色体结构改变 B.染色体数目异常 C.一对等位基因突变 D.易患性基因的积累作用 E.体细胞DNA突变 6.在多基因遗传中起作用的基因是______。 A.显性基因 B.隐性基因 C.外源基因D.微效基因 E.mtDNA基因

7.累加效应是由多个______的作用而形成。 A.显性基因 B.共显性基因C.隐性基因 D.显、隐性基因 E.mtDNA基因 8.多基因遗传与单基因遗传的共同特征是______。 A.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明确 B.基因的作用可累加 C.基因呈孟德尔方式传递 D.基因是共显性的 E.不同个体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9.如果某种遗传性状的变异在群体中的分布只有一个峰,这种性状称______。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C.数量性状 D.质量性状 E.单基因性状 10. 有两个唇腭裂患者家系,其中A家系有三个患者,B家系有两个患者,这两个家系的再发风险是。 A.A家系大于B家系B.B家系大于A家系 C.A家系等于B家系 D.等于群体发病率 E.以上都不对 11.某多基因病的群体发病率为1%,遗传度为80%,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为。 A. 1% B. 2% C. 1/4 D. 1/10 E.1/4 12. _______是多基因病。 A. 肾结石 B. 蚕豆病 C. Down综合征 D. Marfan综合征 E. Turner综合征 13.唇裂属于_______。 A. 多基因遗传病 B.单基因遗传病 C. 质量性状遗传 D. 染色体病 E. 线粒体遗传病 14.微效基因所不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 A.共显性 B.作用微小 C.有累加作用 D.是显性基因E.2对或2对以上共同作用 15.下列______为数量性状特征。 A. 变异分为2-3群,个体间差异显著

大学课程遗传学习题与答案06第六章 染色体变异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本章习题 1.植株是显性AA纯合体,用隐性aa纯合体的花粉给它授粉杂交,在500 株F1中,有2株表现为aa。如何证明和解释这个杂交结果? 答:这有可能是显性AA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A基因的染色体发生断裂, 丢失了具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断,与带有a基因的花粉授粉后,F1缺失杂合体植株会表现出a基因性状的假显性现象。可用以下方法加以证明: ⑴.细胞学方法鉴定:①.缺失圈;②.非姐妹染色单体不等长。 (2).育性:花粉对缺失敏感,故该植株的花粉常常高度不育。 ⑶•杂交法:用该隐性性状植株与显性纯合株回交,回交植株的自交后代6 显性:1隐性。 2.玉米植株是第9染色体的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Cc杂合体,糊粉层有色基因C在缺失染色体上,与C等位的无色基因c在正常染色体上。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的。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的cc纯合体为母本的杂交中,10%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这可能是Cc缺失杂合体在产生配子时,带有C基因的缺失染色体与正常的带有c基因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其交换值为10%,从而产生带有10%C 基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它与带有c基因的雌配子授粉后,其杂交子粒是有色的。 3.某个体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有所不同,一个是12 - 34567, 另一个是12 • 36547 (〃• 〃代表着丝粒)。试解释以下三个问题:(1).这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 ⑵.倘若在减数分裂时,5与6之间发生一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弛子的育性。 (3).倘若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粒与3之间和5与6之间各发生一次交换,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7章多基因病

第七章多基因遗传病(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性状的变异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A. 基因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 B. 呈正态分布 C. 基因间呈显隐性关系 D. 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 E. 可分为2〜3个高峰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基因遗传病患者同胞的发病率约为__________________o A. 0. 1%〜1% B, 1%〜10% C . 1/2 或1/4 D. 70%〜80% E . 20%〜30% 3.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________ o A. 冠心病 B .唇裂 C. 先天性心脏病 D .糖尿病E 4. 下列关于多基因遗传的错误说法是______ o A. 遗传基础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B. 多为两对以上等位基因作用 C. 微效基因是共显性的 E. 微效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5. 多基因病的遗传学病因是_____ o A. 染色体结构改变 B. 染色体数目异常 C•一对等位基因突变 D. 易患性基因的积累作用 E. 体细胞DNA突变

6. 在多基因遗传中起作用的基因是_____ o A. 显性基因 B .隐 .外源基因性基因C D.微效基因 E . mtDNA S因

7. 累加效应是由多个 _____ 的作用而形成。 A. 显性基因 B ■•共显性基因 D.显、隐性基因 E . mtDNA S 因 8. 多基因遗传与单基因遗传的共同特征是__ A.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明确 B. 基因的作用可累加 C •基因呈孟德尔方式传递 D.基因是共显性的 E. 不同个体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 果某种遗传性状的变异在群体中的分布只有一个峰,这种性状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家系的再发风险是 ______ 0 A. A 家系大于B 家系 B D.等于群体发病率 E 13. 唇裂属于 14. 微效基因所不具备的特点是 A.显性性状 D.质量性状 B .隐性性状 E .单基因性状 C .数量性状 10.有两个唇腭裂患者家系,其中 A 家系有三个患者, B 家系有两个患者,这两 11 .某多基因病的群体发病率为 1%遗传度为 80%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 A. 1% B. 2% C. 1/4 D. 1/10 E.1/4 12. 是多基因 病。 A.肾结石 B. 蚕豆病 C. Down 综合征 D. Marfan 综合征 E. Turner 综合征 C .隐性基因 B 家系大于A 家系 以上都不对 C . A 家系等于B 家系 A.多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C. 质量性状遗传 D.染色体病 E. 线粒体遗传病 A.共显性 .作用微小 .有累加作用 .2对或2对以上共同作用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7章多基因病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7章多基因病 第七章多基因遗传病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质量性状得变异得特点为。 A。基因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 B.呈正态分布 C.基因间呈显隐性关系 D。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 E.可分为2~3个高峰 2.多基因遗传病患者同胞得发病率约为 . A.0。1%~1% B.1%~10% C.1/2或1/4 D.70%~80% E。20%~30% 3。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得就是。A.冠心病B。唇裂 C。先天性心脏病D。糖尿病 E.并指症 4、下列关于多基因遗传得错误说法就是______。A.遗传基础就是主要得影响因素 B.多为两对以上等位基因作用 C。微效基因就是共显性得 D。环境因素起到不可替代得作用 E。微效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5、多基因病得遗传学病因就是______. A。染色体结构改变 B。染色体数目异常 C。一对等位基因突变 D。易患性基因得积累作用 E.体细胞DNA突变 6、在多基因遗传中起作用得基因就是______. A.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C.外源基因

D。微效基因E.mtDNA基因 7、累加效应就是由多个______得作用而形成。 A。显性基因B。共显性基因C。隐性基 因 D.显、隐性基因E。mtDNA基因 8、多基因遗传与单基因遗传得共同特征就是______. A。基因型与表现型得关系明确 B.基因得作用可累加 C.基因呈孟德尔方式传递 D.基因就是共显性得 E。不同个体之间有本质得区别 9、如果某种遗传性状得变异在群体中得分布只有一个峰,这种性状称______。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C.数量性状 D。质量性状 E.单基因性状 10、有两个唇腭裂患者家系,其中A家系有三个患者,B家系有两个患者,这两 个家系得再发风险就是。 A。A家系大于B家系 B。B家系大于A家系C。A家系等于B家系 D.等于群体发病率 E。以上都不对 11。某多基因病得群体发病率为1%,遗传度为80%,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为。 A、 1% B、 2% C、 1/4 D、 1/10 E、1/4 12、 _______就是多基因病。 A、肾结石

完整word版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6章线粒体遗传病

第六章线粒体遗传病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下面关于线粒体的正确描述是 A.含有遗传信息和转译系统 B.线粒体基因突变与人类疾病基本无关 C.是一种完全独立自主的细胞器 D.只有极少量DNA作用很少 E.线粒体中所需蛋白质均来自细胞质 2.关于线粒体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线粒体遗传同样是由DNA空制的遗传 B. 线粒体遗传的子代性状受母亲影响 C. 线粒体遗传是细胞质遗传 D. 线粒体遗传同样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E. 线粒体遗传的表现度与突变型mtDNA勺数量有关。 3.以下符合mtDNA吉构特点的是 A.全长61569bp B. 与组蛋白结合 C. 呈闭环双链状 D.重链(H链)富含胞嘌呤 E. 轻链(L链)富含鸟嘧啶 4.人类mtDNA勺结构特点是 A.全长16.6kb , 不与组蛋白结合, 为裸露闭环单链 B.全长61.6kb , 不与组蛋白结合, 分为重链和轻链 C.全长16.6kb , 与组蛋白结合,为闭环双链 D.全长61.6kb , 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单链 E.全长16.6kb , 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双链 5.下面关于mtDNA勺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mtDNA勺表达与核DNA无关 B.mtDNA是双链环状DNA C. mtDNA专录方式类似于原核细胞 D. mtDNA t重链和轻链之分 E. mtDNA勺两条链都有编码功能

C. 大部分蛋白质 D. 质 E.线粒体膜上的全部蛋白质 A. 100余种I B. 10 多种 C. 60多种 D.几十种 E.种类很多 10. UGA 在细胞核中为终止密码,而在线粒体编码的氨基酸是 B .赖氨酸 C .天冬酰胺 D .苏氨酸 E .异亮氨酸 11.每个线粒体内含有mtDNA 分子的拷贝数为 A. 10〜100 个 B . 10〜20 个 C . 2〜10 个 D . 15 〜30 个 E . 105 12. mtDNA 中编码mRN 基因的数目为 A. 37 个 B . 22 个 C . 17 个 D . 13 个 E . 2 个 13 .关于mtDNA 勺编码区,描述正确的是 E.包括启动子和内含子 14 .关于mtDNA 勺D 环区,描述正确的是 A. 是线粒体基因组中进化速度最慢的 DN/序列 B. 具有高度同源性 C. 包含线粒体基因组中全部的调控序列 D. 突变率较编码区低 d 是子代H 链在复制过程中与亲代H 链发生置换的部位 15 . mtDNA 中含有的 基因为 A. 22 个 rRNA 基因,2 个 tRNA 基因,13个 mRN 基因 6 . 线粒体遗传属于 7. 8. A.多基因遗传 C.隐性遗传 B . D. 线粒体中的tRNA 兼用性较强, A.48 个 B.32 mtDNA 编码线粒体中 显性遗传 非孟德尔遗传 tRNA 数量为 个 C.64 个 E . 体细胞遗传 D.61 个 E.22 个 A.全部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系统的蛋白质 B. 9. 目前已发现与mtDNA 有关的人类疾病种类约为 A .色氨酸 A.包括终止密码子序列 B. 不同种系间的核苷酸无同源性 C.包括13个基因 D. 各基因之间部分区域重叠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6章 线粒体遗传病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6章线粒体遗 传病 ------------------------------------------作者xxxx ------------------------------------------日期xxxx

第六章线粒体遗传病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下面关于线粒体的正确描述是______。 A.含有遗传信息和转译系统 ,作用很少 所需蛋白质均来自细胞质 2. 关于线粒体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线粒体遗传同样是由DNA控制的遗传 B.线粒体遗传的子代性状受母亲影响 C.线粒体遗传是细胞质遗传 D.线粒体遗传同样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E.线粒体遗传的表现度与突变型mtDNA的数量有关。 3.以下符合mtDNA结构特点的是______。 A.全长61569bp B.与组蛋白结合 D.重链(H链)富含胞嘌呤 E.轻链(L链)富含鸟嘧啶 4.人类mtDNA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A. 全长16.6kb,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单链 B. 全长61.6kb,不与组蛋白结合,分为重链和轻链 C. 全长16.6kb,与组蛋白结合,为闭环双链 D. 全长61.6kb,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单链

E. 全长16.6kb,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双链 5.下面关于mtDNA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mtDNA的表达与核DNA无关 B.mtDNA是双链环状DNA C.mtDNA转录方式类似于原核细胞 D.mtDNA有重链和轻链之分 E.mtDNA的两条链都有编码功能 6.线粒体遗传属于______。 C.隐性遗传 7. 线粒体中的tRNA兼用性较强,tRNA数量为______。 8.mtDNA编码线粒体中______。 A. 全部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系统的蛋白质 B. 约10%的蛋白质 C. 大部分蛋白质 D. 线粒体基质中的全部蛋白质 E. 线粒体膜上的全部蛋白质 9. 目前已发现与mtDNA有关的人类疾病种类约为______。 A. 100余种 B. 10多种 C. 60多种 D. 几十种 E. 种类很多10.UGA在细胞核中为终止密码,而在线粒体编码的氨基酸是______。 A.色氨酸 B.赖氨酸 C.天冬酰胺 D.苏氨酸 E.异亮氨酸11.每个线粒体内含有mtDNA分子的拷贝数为______。 A.10~100个 B.10~20个 C.2~10个 D.15~30个 E.105

遗传学第六章课后知识题解答

第六章真菌类的染色体作图课后习题及答案 1 •在红色面包霉中,ab是任意两个基因。杂交组合为ab*++,每个杂交分析了100个子囊,结果如下表: 对每一个杂交,分析基因之间连锁关系和遗传距离,确定基因与着丝粒间的距离 答:对上表进行分析如下:

对第一个杂交进行分析: 要判断a与b之间是否发生连锁,即要比较PD和NPD类型的数目,若有连锁存在时,则不发生交换(PD类型)减数分裂细胞的数目应明显多于发生四线交换(NPD类型)的细胞数目,即PD>NOD时,表明有连锁存在。 对第一个杂交分析可知其PD=NPD,因此说a与b之间不存在连锁,a与b 之间就不存在遗传距离。 由于基因-着丝粒距离是Mil离子囊类型百分率的1/2,所以重组率=1/2重组型子囊数/总子囊数*100%。 a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0/100*100=0cM b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32+0/100*100=16 cM (2).对第二个杂交进行分析: 由于PD类型远大于NPD类型,即PD>NOD,表明a与b连锁。 a 与 b 之间的遗传距离=50* (TT+6NPD)=50*(15/100+6*1/100)=10.5 cM a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0/100*100=0 cM b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15/100*100=7.5 cM 由此可知a与b位于着丝粒的两端。 (3).对第三个杂交进行分析:

由于PD 类型远大于NPD 类型,即PD>NOD ,表明a 与b 连锁。 a 与 b 之间的遗传距离=50* (TT+6NPD )=50* (40/100+6*3/100 )=29 cM a 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2/100*100=1 cM b 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 (40+2 ) /100*100=21 cM b 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 ( 4) .对第四个杂交进行分析: 由于PD 类型远大于NPD 类型,即PD>NOD ,表明a 与b 连锁。 a 与 b 之间的遗传距离=50* (TT+6NPD ) =50* (( 18+1+1 ) /100+6*1/100 ) =13 cM a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 (1+8+1 ) /100*100=5 cM b 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 (18+8+1 ) /100*100=13.5 cM 由上可知a 位于b 与着丝粒之间。 ( 5) .对第五个杂交进行分析: 由于PD 类型远大于NPD 类型,即PD>NOD ,表明a 与b 连锁。 a 与 b 之间的遗传距离=50* (TT+6NPD ) =50* ((24+22+20 ) /100+6* ( 6+10 ) /100 ) =81 cM b 间的遗传距离=1/2* (22+8+10+20 ) /100*100=30 cM b 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 (24+8+10+20 ) /100*100=31 cM 由此可知a 与b 位于着丝粒的两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