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大学远程教育语文C第一次作业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语文(C)作业简答题类2word版本

浙江大学语文(C)作业简答题类2word版本

浙江大学语文(C)作业简答题类2大学语文c离线作业思考题类(二)答案全选自自测题八、思考题1.分析巴金《爱尔克的灯光》文中“灯光”的象征性和抒情氛围。

答:“灯光”是全文的核心意象。

作者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分别象征了昏昏欲睡、了无生气的旧家庭的命运,对被旧家庭葬送而无缘再见的姐姐的思念,和作者追求新的生活、新的理想的心理动力。

整篇文章始终以“灯光”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作结,结构严谨,笔墨集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象整体。

现实中的姐姐在与爱尔克姐姐的重叠中,姐弟之情变成了终其一生的守候,变成了绕梁多年,挥之不散的呼唤,变成了一个带着永远的遗憾的传说,使这篇散文中的忆旧充满了独具一格的抒情氛围。

家庭及其财富并不能“长宜子孙”,青年人应该走出“小家”,到广大的世界里寻求光明,实现“大我”——体现着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着完整的人。

文章起笔,故居门内一线微弱的灯光照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大字。

由“此”念及:欧洲古老传说之一——爱尔克的灯光,追忆已经逝去的姐姐,揭露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年的生命与青春的罪恶。

笔锋直指:封建家庭及其制度的腐朽没落、摧残人才、吞噬(shì)青年,并不能“长宜子孙”。

“心灵的灯光”,“我”再度走出,到广大的世界中去寻求光明。

2.阅读下面这段散文,回答(1)-(3)题:爱尔克的灯光巴金黑暗来了。

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

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

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

我只得失望地走了。

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

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

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

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

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

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

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

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

【精品】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大学语文C第1次在线答案

【精品】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大学语文C第1次在线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1.2、《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一个孤独的老人单身出海捕鱼,与大鱼周旋,但它捕获的大鱼又被鲨鱼吃掉。

小说描写了人奋斗中的心路历程:面对失败仍顽强拼搏、绝不屈服的意志。

作者是海明威,他是()作家。

A英国B美国C古巴D巴西2.2、“义”,是金庸新武侠小说之魂,充分体现了金庸小说的()精神。

《救难》通过对华山派令狐冲偶遇恒山派女尼姑仪琳遭采花大盗田伯光劫持而舍身相救的描述,赞扬了五岳剑派的“同气连枝”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

A武侠B侠义C人文D时代3.6、领略滕王阁序并诗文本第二段气势浩荡﹑景象万千的艺术特色。

抒情、摹景、叙事、议论交织一体,()繁密而文思无阻,秀句警语层见迭出,声韵铿锵,文采焕发,确实达到了汉语美文的极致: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A用典B妙喻C成语D新词4.4、《长沮桀溺耦而耕》通过孔子()遭讥讽的事例,表现了尽管傲睨孤高的隐士对孔子冷嘲热讽,但他却仍心忧天下,积极进取,并不因人嘲讽而改初衷,执着地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

A寻问渡口B打听友人C评论时政•D迷路问路5.3、1925年拍摄的无声片《淘金记》(《TheGoldRush》),据称是()拍摄的80多部电影中自己最喜欢的电影。

讲述了小人物去阿拉斯加淘金,极度饥饿下甚至煮鞋为食、喜欢上舞女乔琪亚却被捉弄,但最终因锲而不舍获得了美人的芳心,并找到了金矿。

A鲍特B卓别林C格里菲斯D梅里爱6.1、《工作与人生》中,王小波提出的生活方式是“回到日常,超越日常”,这是一篇(),严肃而又精辟地阐明了人生要义。

c语言第一次作业程序题pta

c语言第一次作业程序题pta

5-1 统计学生平均成绩与及格人数 (15分)本题要求编写程序,计算学生们的平均成绩,并统计及格(成绩不低于60分)的人数。

题目保证输入与输出均在整型范围内。

输入格式:输入在第一行中给出非负整数N,即学生人数。

第二行给出N个非负整数,即这N位学生的成绩,其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按照以下格式输出:其中平均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输入样例:输出样例:int main(){int n,i,count=0,a[10000];double sum=0,aver;scanf("%d",&n);for(i=0;i<n;i++)scanf("%d",&a[i]);for(i=0;i<n;i++){if(a[i]>=60)count++;sum=sum+a[i];}if(n!=0)aver=sum/n;printf("average = %.1f\ncount = %d\n",aver,count);}5-3 大炮打蚊子(15分)现在,我们用大炮来打蚊子:蚊子分布在一个M\times N M×N格的二维平面上,每只蚊子占据一格。

向该平面的任意位置发射炮弹,炮弹的杀伤范围如下示意:其中,X为炮弹落点中心,O为紧靠中心的四个有杀伤力的格子范围。

若蚊子被炮弹命中(位于X格),一击毙命,若仅被杀伤(位于O格),则损失一半的生命力。

也就是说,一次命中或者两次杀伤均可消灭蚊子。

现在给出蚊子的分布情况以及连续k发炮弹的落点,给出每炮消灭的蚊子数。

输入格式:第一行为两个不超过20的正整数M和N,中间空一格,表示二维平面有M行、N列。

接下来M行,每行有N个0或者#字符,其中#表示所在格子有蚊子。

接下来一行,包含一个不超过400的正整数k,表示发射炮弹的数量。

最后k行,每行包括一发炮弹的整数坐标x和y(0\le≤x<<M,0\le≤y<<N),之间用一个空格间隔。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语文C第一次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语文C第一次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语文C第一次作业————————————————————————————————作者:————————————————————————————————日期: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6分单选题1.胡适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古典小说和古籍整理等各个领域的研究中,都有重要成果。

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共三集)、《中国哲学史》、《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

其《尝试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集。

A 政论B 学术著作C 新诗D 话剧作品正确答案:C2.沈从文《鸭窠围的夜》中“原汁”“原味”“原生态”——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段与美学追求,通过对()的人生现象的描写,流溢着生命的诗意。

A 世态B 平凡C 日常D 原生态正确答案:B3.《登高》写于大历二年秋天(767),杜甫在夔州所写。

全诗通过登高所望夔州秋江的景色,倾诉了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心情。

诗歌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八句全对,一气流转,给人均齐对称的美感而不见斧凿之痕。

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和严谨的格律,诗人把()与国恨紧密交织,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更让人感到这位诗人伟大的人格。

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抒登高所感。

所览之景苍凉雄浑,所抒之情沉郁悲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是一曲卓绝千古的秋之歌。

A 秋景B 漂泊心情C 家愁D 人生感悟正确答案:C4.《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一个孤独的老人单身出海捕鱼,与大鱼周旋,但他捕获的大鱼又被鲨鱼吃掉。

小说描写了人奋斗中的心路历程:面对失败仍顽强拼搏、绝不屈服的意志。

作者是海明威,他是()作家。

A 英国B 美国C 古巴D 巴西正确答案:B5.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孝敬长辈、尊老抚幼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得以()和发展的重要根基。

从热爱父母亲、让亲情更加融洽做起,继而把这种淳朴高尚的感情逐步升华为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在家行孝,在国尽忠。

浙大远程大学语文(C)作业

浙大远程大学语文(C)作业

大学语文c离线作业思考题类(二)八、思考题备注(老师说离线作业不提供答案下载的。

但只要你好好看书和课件,每个题目答案都很明显的。

现答案由网上搜索和在书上抄录,所以不能保证完全正确)1.分析巴金《爱尔克的灯光》文中“灯光”的象征性和抒情氛围。

“灯光”是全文的核心意象。

作者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分别象征了昏昏欲睡、了无生气的旧家庭的命运,对被旧家庭葬送而无缘再见的姐姐的思念,和作者追求新的生活、新的理想的心理动力。

整篇文章始终以“灯光”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作结,结构严谨,笔墨集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象整体。

现实中的姐姐在与爱尔克姐姐的重叠中,姐弟之情变成了终其一生的守候,变成了绕梁多年,挥之不散的呼唤,变成了一个带着永远的遗憾的传说,使这篇散文中的忆旧充满了独具一格的抒情氛围。

家庭及其财富并不能“长宜子孙”,青年人应该走出“小家”,到广大的世界里寻求光明,实现“大我”——体现着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着完整的人。

文章起笔,故居门内一线微弱的灯光照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大字。

由“此”念及:欧洲古老传说之一——爱尔克的灯光,追忆已经逝去的姐姐,揭露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年的生命与青春的罪恶。

笔锋直指:封建家庭及其制度的腐朽没落、摧残人才、吞噬青年(噬shì),并不能“长宜子孙”。

“心灵的灯光”,“我”再度走出,到广大的世界中去寻求光明。

2.阅读下面这段散文,回答(1)-(3)题:爱尔克的灯光巴金黑暗来了。

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

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

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

我只得失望地走了。

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

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

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

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

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

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

2016年秋浙大远程《大学语文C》在线作业100分答案16年秋

2016年秋浙大远程《大学语文C》在线作业100分答案16年秋

2016秋浙大远程《大学语文C》在线作业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1.【第01章】《长沮桀溺耦而耕》文中,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孔子所说“斯人”是指()。

A桀溺B子路C世人D自己正确答案:C2.【第01章】“康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译的“剑桥”,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

康桥象征诗人对“爱”、“美”、“自由”的单纯信仰,对青春的留恋,对理想的执着,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梦幻之地。

康桥求学是徐志摩人生中最美丽的一段时光,其时他对诗歌发生浓厚的兴趣,走上文学的道路。

重返故地,牵引起他无数关于青春、理想、还有对过去飘逸洒脱生活方式的甜蜜回忆。

诗中重墨浓彩写的是()。

A对青春的留恋B对理想的执着C大学学习生活D康河景观正确答案:D3.【第02章】沈从文《鸭窠围的夜》中“原汁”“原味”“原生态”——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段与美学追求,通过对平凡的人生现象的描写中流溢着生命的诗意。

以()作叙写线索,文中插入小说式的情节、细节与对话。

A“我”B第三人称C第二人称D翠翠正确答案:A4.【第02章】在车厢门口他突然停住脚步,给一位正走下车来的夫人让路。

凭着社交界中人的眼力,瞥了一瞥这位夫人的风姿,弗龙斯基就辨别出她是属于上流社会的。

他道了声歉,就走进车厢去,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这并不是因为她非常美丽,也不是因为她的整个姿态上所显露出来的优美文雅的风度,而是因为在她走过他身边时她那迷人的脸上的表情带着几分特别的柔情蜜意。

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

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面显得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而注意地盯着他的脸,好像她在辨认他一样,随后又立刻转向走过的人群,好像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

这一段精彩笔触出自()之手。

A莎士比亚B普希金C列夫?托尔斯泰D别林斯基正确答案:C5.【第02章】1889年,23岁的()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茅德•冈,并对她一见钟情。

浙江大学大学语文(C)作业

大学语文(C)作业第一讲:1、理解与把握“康桥”的象征意义。

答:康桥象征诗人对“爱”、“美”、“自由”的单纯信仰。

康桥求学是徐志摩人生中最美丽的一段时光,其时他对一诗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走上文学道路。

诗句中处处流露出对青春的留恋以及向往理想之情。

2、从本诗认识徐志摩的艺术风格与“新月派”的“三美”理论。

答:徐志摩是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重镇。

他热烈地追求“爱”、“自由”、“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他那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个性以及不羁的才华和谐地统一,形成了徐志摩的诗特有的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徐志摩的创作,丰富了新诗的艺术世界,以其美的艺术珍品提高着读者的审美力。

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

与之相适宜的,新月派明确提出以“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中国诗画相通的传统),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新诗格律化的倡导,纠正了早期诗歌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练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

此后格律体的新诗与自由体的新诗一直成为新诗两种主要诗体,互相竞争,又互相渗透,对新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生命的云霓五彩缤纷,但人生应当有一种自觉。

理解作者认同的“回到日常、超越日常”的生活方式。

答:生命的云霓五彩缤纷,但人生应当有一种自觉: 呼唤人之为人的智慧、活力和思想的生活——“回到日常、超越日常”的生活方式。

对“回到日常、超越日常”的生活方式的理解:第一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和追求人生的意义。

第二是超越简单的“活着”,改变现实。

第三是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意志,有所不为。

第四是严肃对待自己的工作,把工作看作体现自身尊严和价值的事业。

第一点重在回到日常,其余三点侧重超越日常的一面。

4、从作者幽默反讽的语言风格看王小波的语言艺术。

2013年浙江卷-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漩.(xuán)涡按捺.(nài) 蜜饯.(jiàn) 稍纵即.(jí)逝B.桑梓.(zǐ) 鬈.发(quán) 昭. (zhāo) 示图穷匕.(bǐ)见C.混.(hùn)搭盘桓.(huán) 喷.(pân)香扛.(káng)鼎之作D.潜.(qián)伏佝偻.(lóu) 拙.(zhuó)见戛.(jiá)然而止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2013年统考大学英语(A、B、C)考试大纲(2013年修订版)

《大学英语》考试大纲《大学英语》(A)考试大纲[2013年修订版]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旨在遵循网络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重在检验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应用能力,全面提高现代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

“大学英语”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公共基础课之一。

该课程的考试是一种基础水平检测性考试,考试合格者应达到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相应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水平。

考试对象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自2004年3月1日(含3月1日)以后入学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学生,应参加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英语(A)”考试大纲适用于英语类专业的高中起点与专科起点本科学生。

考试目标本考试旨在全面检查现代远程教育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能力。

考生应扎实地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词汇,具备运用不同的阅读和听力技巧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口头和笔头交际的能力。

听说能力考核暂不列入全国统考范围之内,由各学校自行组织。

相关要求参见本大纲。

考试内容与要求【语法】考生应扎实地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并能在交际中正确地加以运用。

【词汇】考生应认知5000个单词,并熟练掌握其中的2300个词及其基本的搭配。

【阅读】考生应能读懂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阅读速度为每分钟80个单词。

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5.理解文中的概括性含义;6.理解文章的结构及单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8.区分观点、论点和论据。

【翻译】考生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难度适中的中文句子翻译成英语。

考生应能:1.用正确的语法、词汇、拼写、标点等进行表达;2.做到译文通顺、达意。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中国文学(1)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1)》课程作业姓名:钟陈静学号:713117092008年级:13秋汉语语言文学学习中心:龙泉中心—————————————————————————————第一章上古文学一、填空1、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

2、马克思认为神话是远古人类借助想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为内容的故事。

3、中国古代神话大致分为三大类:自然神话、英雄神话、异人异物。

4、歌舞乐融合在一起是原始人艺术活动的一般形式。

5、古代神话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

6、《吕氏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所载一首《弹歌》《礼记·郊特牲》记载的一首相传为伊耆氏时代的《蜡辞》都是古典文献中保存的原始歌谣。

7、古代神话大都保存在《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淮南子》等典籍中。

二、名词解释1、神话:是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神话。

神话不同于传说、寓言和宗教,它主要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传说中的历史内容、寓言中的道德训诫、宗教中的劝箴意味都少见于神话。

神话起源于远古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作科学的解释,一定程度上表达出远古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2、《山海经》是一部书名,全书共十八篇,作者不详。

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三:简述题:谈谈文学艺术的起源。

答: (1)文学艺术的产生和起源并不是在人类有了文字之后,而是早在文字发明之前就已经产生了。

最早的文学是原始人类的口头创作,也就是在原始人当中口耳相传的一些作品,就是古老的歌谣和神话故事。

(2)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最早的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之中,它是根据劳动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3)文学艺术产生之后,成为组织劳动、激发劳动热情的一种手段;或者是模仿和再现劳动生活情景,以巩固劳动经验,熟悉劳动技巧;或者是出于某种幻想,企图用它来战胜自然,争取丰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6分单选题1.胡适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古典小说和古籍整理等各个领域的研究中,都有重要成果。

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共三集)、《中国哲学史》、《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

其《尝试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集。

A 政论B 学术著作C 新诗D 话剧作品正确答案:C2.沈从文《鸭窠围的夜》中“原汁”“原味”“原生态”——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段与美学追求,通过对()的人生现象的描写,流溢着生命的诗意。

A 世态B 平凡C 日常D 原生态正确答案:B3.《登高》写于大历二年秋天(767),杜甫在夔州所写。

全诗通过登高所望夔州秋江的景色,倾诉了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心情。

诗歌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八句全对,一气流转,给人均齐对称的美感而不见斧凿之痕。

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和严谨的格律,诗人把()与国恨紧密交织,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更让人感到这位诗人伟大的人格。

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抒登高所感。

所览之景苍凉雄浑,所抒之情沉郁悲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是一曲卓绝千古的秋之歌。

A 秋景B 漂泊心情C 家愁D 人生感悟正确答案:C4.《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一个孤独的老人单身出海捕鱼,与大鱼周旋,但他捕获的大鱼又被鲨鱼吃掉。

小说描写了人奋斗中的心路历程:面对失败仍顽强拼搏、绝不屈服的意志。

作者是海明威,他是()作家。

A 英国B 美国C 古巴D 巴西正确答案:B5.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孝敬长辈、尊老抚幼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得以()和发展的重要根基。

从热爱父母亲、让亲情更加融洽做起,继而把这种淳朴高尚的感情逐步升华为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在家行孝,在国尽忠。

A 建立B 生息C 凝聚D 生存正确答案:C6.《长沮桀溺耦而耕》通过孔子()遭讥讽的事例,表现了尽管傲睨孤高的隐士对孔子冷嘲热讽,但他却仍心忧天下,积极进取,并不因人嘲讽而改初衷,执着地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

A 寻问渡口B 打听友人C 评论时政D 迷路问路正确答案:A7.《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它慨叹“古来圣贤皆寂寞”,表现出一种鄙弃世俗、蔑视()的傲岸精神。

但由于内心的矛盾无法排遣解决,因而诗中也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全诗以河水急下、直泻入海的气魄,和笔酣墨饱、豪迈狂放的风格,着力表现了此时的豪纵心情。

《唐诗别裁》云:“读李(白)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

”此篇足以当之。

A 权威B 官场C 陈见D 富贵正确答案:D8.《前赤壁赋》中作者写景抒情由情入理生动地抒发的不重得失的豁达乐观的情怀。

文中他以()阐明变与不变的哲理: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A 主客问答B 清风明月C 人生感悟D 以景拟人正确答案:A9.《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昆德拉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作品。

他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

作者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加以考虑和审视,成功地把握了()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

但他拒绝得出结论,他认为世界并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一大堆相对的问题。

因此在这里他反复提出轻、重;灵、肉;记忆、虚弱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码,并与人各自的生存状态一一对应,展现了心灵与肉体的两重性。

A 政治B 经济C 道德D 文化正确答案:A10.巴金《爱尔克的灯光》文中“灯光”是全文的核心意象。

作者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分别象征了昏昏欲睡、了无生气的旧家庭的命运,对被旧家庭葬送而无缘再见的姐姐的思念,和作者追求新的生活、新的理想的心理动力。

整篇文章始终以()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作结,结构严谨,笔墨集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象整体。

A 行踪B 灯光C 情感D 家事正确答案:B11.《金锁记》这篇小说名称的含义:金钱成为七巧的枷锁。

七巧被金钱支配的包办婚姻所害。

七巧婚后不幸的遭遇。

七巧为金钱所异化,心理变态。

最后,七巧以其一生幸福换来钱,但除了一点钱,她(),一生戴上金钱枷锁,又用这枷锁害人害己。

A 一无所有B 虚度人生C 痛苦一生D 苦不堪言正确答案:A12.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均堪称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的名作是()。

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红楼梦》D 《金瓶梅》正确答案:C13.钱钟书《论快乐》阐述快乐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它是短暂的,无法永远,却是人生永远的诱惑与希望。

A 追求B 信念C 感情D 愿望正确答案:C14.国学大师王国维把“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句词喻作为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的三种境界,并赋予了全新含义:他认为第一种境界是站得高、看得远、立下宏伟志向;第二种境界是要为了自己的志向而努力,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第三种境界是坚持自己的理想,要耐得住()、淡泊。

A 寂寞B 艰辛C 挫折D 孤独正确答案:A15.《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也是拉丁美洲()文学作品的代表作。

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

A 魔幻现实主义B 批判现实主义C 浪漫主义D 民族正确答案:A16.《工作与人生》中,王小波提出的生活方式是“回到日常,超越日常”,这是一篇(),严肃而又精辟地阐明了人生要义。

A 短篇小说B 抒情散文C 文学评论D 思想随笔正确答案:D17.竺可桢1936年起任浙江大学校长,在国步艰危、颠沛流离之中,他执掌浙大13年,以“求是”为校训,身为表率,包容兼蓄,教授云集,培育出一大批精英良才。

浙江大学从此崛起为全国名牌大学,被誉为“东方剑桥”,蜚声中外。

《唐宋诗中的物候》选取了()这个独特的角度,介绍物候的有关知识。

借助唐宋诗中月、露、风、云等之咏,揭示大自然的本质,进一步分析了唐宋诗中描写出植物和候鸟等物候特点及其反映出的物候规律。

A 气候B 植物候鸟C 唐宋诗D 月露风云正确答案:C18.《再别康桥》诗中的波光、柳树、青草、清泉、榆荫、彩虹、划船撑篙者的身影,有的是实物描写,有的是景物与情感结合的点染勾勒。

开头、结尾中“轻轻的”、“悄悄的”,与“挥袖”、“云彩”的结合,把内心情感投射于客观物象,融情于景,含蓄地表达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

使诗歌具有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

A 三美B 建筑美C 绘画美D 音乐美正确答案:C19.读莫言之前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他的作品中除了有精彩的关于爱、自然和善良的描写外,还有极其暴力、残酷、血腥的描写,比如反映20世纪中国被日本占领时期的作品。

莫言的创作视野宽阔,几乎涵盖所有领域。

尽管他的作品中描写的是自己故乡的小村庄,但让读者感受到的却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

莫言曾用43天时间写了一部47万字的小说,为什么写得这样快?因为他抛弃了电脑,重新拿起了笔,他写的这部小说是()。

A 《生死疲劳》B 《透明的红萝卜》C 《红高粱家族》D 《丰乳肥臀》正确答案:A20.下文运用了()等修辞手法,语言洗炼,容量大,含义深,耐人寻味。

如: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

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

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

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

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

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

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A 拟人B 比喻C 白描D 特写正确答案:A21.1889年,23岁的()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茅德·冈,并对她一见钟情。

尽管这段爱情最终夭折,但强烈的爱慕之情却给诗人带来了无穷的灵感,此后诗人创作了许多有关爱情的诗歌。

《当你老了》就是其中一首。

A 拜伦B 普希金C 雪莱D 叶紫(芝)正确答案:D22.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在人生的道路上,友情是风,亲情如灯,珍惜你身边无私的()与同伴的友谊吧,别对它们视而不见,不与理睬。

它们是风中的声音,需要你倾听,更需要你呵护。

A 关爱B 亲情C 帮助D 支援正确答案:B23.青早年在法国留学,受法国的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很大。

印象主义绘画讲究画家个人对光、影的感受,将实物的瞬间印象呈现于画布之上;而象征主义诗歌则注重营造充满暗示和象征意义的意象。

另外,中国传统的诗画结合理论也给了艾青以启示。

所以艾青的诗歌很有()。

诗人从“感觉”出发,捕捉瞬间的印象,然后渗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创造出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

《北方》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北方》一诗中,“土地”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象特别突出,它既象征着祖国,也象征着生活在土地上的人民。

其他的景物:冻结的村庄、山坡、河岸,在风沙中前行的孤单行人、负重的驴子、惊惶的雁群……可以说是北方“土地”整体意象之下的一个个分意象,它们联结起来,构成了一幅寒风和风沙肆虐下的北方画卷。

A 画面感B 历史感C 意象感D 沧桑感正确答案:A24.《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是一篇宏观性质的科普作品,不像科学小品,可从科学现象点滴生发开去;也不能如科幻作品,展开幻想翅膀高飞。

它既有严格的科学性,用准确、通俗的文字高度概括地介绍系统工程的知识;又深入浅出,(),寓繁于简,以鲜明的观点、丰富的内容、醒目的标题豁人耳目,使外行乐意领教。

A 通俗易懂B 以一总万C 大题小做D 另辟蹊径正确答案:C25.《风波》在人物描写上,善于借助性格化的()描写,揭示人物潜在的心理活动,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征,展现复杂深微的人际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