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小学语文国培第一次作业

合集下载

国培计划小学语文第一次作业[1]

国培计划小学语文第一次作业[1]

小学语文第一次作业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一、内容:有趣的游戏二、指导思想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口语交际课的基本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三、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2 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3 养成“大胆”,“大方”,“大声”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

四、课前准备1 教师带孩子们玩下列游戏:老鹰抓小鸡、丢手绢、贴鼻子。

2 回家和爸爸妈妈多做一些其他有趣的游戏。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

提问:同学们,电视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根据小朋友的回答一一板书游戏的名称。

你们会玩这些游戏吗?(设计意图口语交际的过程也是感情交流的过程,因此上课时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感情投入,使他们想说,愿意交流。

特别是刚刚开始上口语交际课,激励学生愿说、爱说、敢说比会说、说好更为重要。

他们想说什么就应该让他们说什么,不要给予过多的限制和苛求,否则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要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别人的交流中去。

)二)、重放“贴鼻子”的镜头,请学生仔细观察,看谁能说说这个游戏怎么做呢?指名学生回答,可以说自己刚才看到的,也可以说平时自己怎么玩的。

(设计意图落实一期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游戏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三)、重放“老鹰抓小鸡”的录像,提问:1、“老鹰捉小鸡”有趣吗,怎样有趣?谁能说一说?(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出游戏的趣味。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游戏怎么有趣,对自己不熟悉的游戏也可以问问同学是怎么做的。

再推选代表把一个最有趣的游戏介绍给全班。

(设计意图落实二期目标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一说相互学习、相互询问。

)3、老师今天也要教小朋友们一个新游戏,名字叫做“棒子、棒子、鸡”。

在这个游戏里,老师喊一个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玩游戏,其他小朋友一定要认真看,认真学习怎么玩哦!(规则:棒子赢老虎,老虎赢鸡,鸡赢虫,虫赢棒子)4、谁能说说怎么玩呢?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观察,5、两个人一组玩这个游戏,记得要有礼貌呀!(课前安排好搭档,要求使用礼貌用语。

长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 语文测试一答案

长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 语文测试一答案

语文测试一
1.“日、旦”的教学可以采用哪种形义联想策略?(看图识字策略)
2.是识字教学的基础。

(理解字义)
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对峙布局周而复始按部就班)
4.下列各组词语中,红色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叨扰(tāo)证券(quàn))
5.学生遇到知道读音而不会写的字时应该采取(音序查字法)查字法。

6.“鲜”字的义项很多,在教授这个字的时候,可以采取哪种音义记忆策略?(取舍定音)
7.下列汉字中不属于象形字的是(本)
8.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阿附阿胶阿其所好阿谀奉承)
9.下面哪个字属于同义多音字?(血)
10.下面哪项不属于音义记忆策略?(据形定音)
1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辨别筹码颠簸秣马厉兵)
12.音义记忆策略的特点是把读音和结合起来记忆。

(意义)
13.识字教学的意义是(①②③)
14.“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是(第三学段)的识字与写字要求。

1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一学段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掌握)
16.下列各组词语中红色字的读音,全都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识shí识趣卓识识微见远识礼知书)
17.小学5~6年级学生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18.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舞弊耳鬓厮磨飞扬跋扈蛛丝马迹)
19.教授“晴、清、睛、蜻”这一组字时,可以采取哪种形义联想策略?(基本字带字策略)
20.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年级的教学重点。

(1~2)。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业(小学语文)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业(小学语文)
1看影片剪辑潮来前.
2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3学生回答
4读课文,回答问题。
5看潮来时的影剪
6齐读课文
7学生回答
8指名读、同桌读、齐读
9回答问题
10分读、齐读、自由读,要求读出浪潮来时的气势,分析句子修辞方法。
1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潮来时的段落,边朗读边体会。
12看课文
13女生读最后一段,看课文从那些词语体现了潮水之大? (抓住“漫天卷地、风号浪吼、过了好久、涨了两丈来高”)这些都说明潮大。
二、整体感知课文(十分钟)
三、逐段分析课文(二十二分钟)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人们眼中的大潮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观潮》。(多媒体出示钱塘江大潮)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潮水的? 2、多媒体出示图片2(让学生用书中的词填空)
3、理解“天下奇观”这是总写钱塘江大潮(板书天下奇观)
让学生从整体感受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并理清课文记叙顺序
1教会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的语言美。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
3让学生理解钱江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作者按什么顺序具体描写观潮的过程? (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1、我们随着观潮的人流一起来看看钱塘江大潮
2、潮来之前我们知道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在书中找答案。)结合影片剪辑,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回答) 抓住江面很平静、白蒙蒙的一层薄雾(板书,潮来前 江面平静)
3、从哪里可以看出观潮的人多? (人山人海)
难点

2015国培考核作业一e (2)

2015国培考核作业一e (2)
1、父亲笔下的苹果、桃子、石榴是怎样的?花生又是怎样的?启发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喻人。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哪一类人?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一类人具备着落花生的这种精神?
2、要求学生把重要的段落仔细品读,因为这篇课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里面蕴含很深的道理,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谈了对父亲那段话的理解,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很多道理要让学生在以后人生历程中慢慢体会,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前,我把背诵课文作为教学重点来抓,让他们把课文背下来,再慢慢在生活中体会。我相信对孩子的一生肯定有帮助。
3、抓好课后小练笔的落实。目的是让学生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表达方法,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去写作,一举两得,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在学习中运用。在课前预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了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从而让学生知道花生名字的来历。这样更好地,以及更深刻的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篇文章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却很深刻,富有较强的教育意义。课上孩子们都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听讲,同时也能积极发言。只有个别孩子仍然思想“开小差”,不能控制自己,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
5、你能说说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吗?(认识详略)
详写:议花生
略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
小组轮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个别读,全班评议
默读课文
思考,回答
认识详略
2、书写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粉笔的教学功能,既环保又方便;
(三)细读课文,重点感悟[肯定]。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
(9)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齐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国培计划小语作业1

国培计划小语作业1

国培计划小语作业12021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短文阅读————————————有个孩子,在他降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

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真命苦。

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到这件事,又伤心地大哭了。

他独个儿在街头停留。

泪水糊涂了双眼,不小心撞到在一位老人身上。

老人并不生气,却关心地问:“孩子,你为啥哭?”孩子向老人诉说了自己的悲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那……我怎么会不晓得?”孩子讶异地问。

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孩子听到着,眼前忽地一暗。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的眼睛,让你去()世界;给了你()的耳朵,让你去()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世界。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孩子听着,陷入沉思。

老人又说道:“孩子,最重要的,妈妈送给了你一颗充满著热血的心。

那就是为了使你珍视生活——回去爱好这个世界。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到恰当的词语。

⑴语言恳切而有分量,情谊深长。

()⑵在一个地方往复地跑。

()3、选择下列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改建灵敏观测光亮聆听踏遍⑴孩子听完老人第一次说的语重心长的话,“眼睛忽的一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听到回去老人第二次说道的话,孩子“陷于了思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听到回去老人最后一席话后就是怎么想要的?恳请进行多样的想象,为短文写下个结尾。

国培第一次作业

国培第一次作业

《小数除以小数》教学实践与活动在国培学习中,认真地听取了专家对教学策略这一知识的讲座。

现就本节教学内容说一说所采用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一:铺垫(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下面的题目。

(出示20.4÷24,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刚才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谁能给大家说一说怎样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生发言)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小数除法。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作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出发,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二、教学策略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为了庆祝国庆节,美术小组的同学精心布置了学校的宣传栏。

学校为他们买来一些荧光纸作装饰。

(课件出示:学生装饰宣传栏的动画,接着出现对话:荧光纸0.85元一张,买荧光纸共用去7.65元。

)作用:根据教学进度,结合实验情况,合理改编教材中的情景。

利用庆祝国庆节这一活动,既向学生渗透了爱国教育,同时又符合学生的校园活动实际。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7.65÷0.85=,这个算式和我们刚才做的题目有什么不同?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

探究计算方法。

请大家想一想,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呢?如果能,请算一算;如果不能,请试着把它转化为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作用:先给学生提供思维方向,即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

然后,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有的用单位换算的方法、有的用商不变的性质等把除数变换成整数用学过的知识解决。

在转化时要注意“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这一转化过程如何在除法竖式中体现呢?(出示竖式)要想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要扩大到它的100倍,小数点可以向右移动两位。

其实,只用划去除数中的零和小数点就可以了。

(划去除数中的零和小数点)要想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用同样的道理,只用划去被除数中的小数点就可以了。

国培小学语文作业1

国培小学语文作业1
2、经过分析发现,乡村孩子的课堂阅读训练少,课外阅读材料少,字词句的积累少,语言表达练习少,这就使学生措词造句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出现了无素材无从下手或者有素材无话可说的现象。所以学生不能学、不会写或学到了、不会用就必然导致作文质量差,同时还会使学生产生作文惧怕心理。
3我想,针对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数量和质量入手。我们应该利用优秀范文,联系生活实践,从面对面的朗读和手把手的示范性写作入手,开发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讲究逻辑的口语交际习惯(包括对日常语言表达的纠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生活,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学会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积极的投入生活,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融入生活之中,才能产生深切的感受。也就是说:要想有文可作,首先要有事可写,也就是要有写作的素材,怎样才能让学生能够找到素材呢?教师要从低年级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关注生活的习惯,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大胆的写入作文中。
第一次作业:拟解决问题预设,内容包括你解决的问题、要突破的难点、预期目标及实现计划等。请在在课程学习开始时提交。
提交者:孙建华(提交时间:2012.11.12)
内容
解决问题的设想与主要内容
填报要求
通过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增强乡村学生写作能力的探讨
1、对拟解决问题的概括表述
2、是来自实际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
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还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体会语言美,以及了解别人作文是怎样安排结构的等等。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精读书,把课内与课外紧密的结合起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写作能力,最好能形成热爱读书的班风、校风。

语文素养培训第一次作业

语文素养培训第一次作业

第一次短期培训作业姓名:陈义学校:大门镇小以《荷叶圆圆》为例:【题目1】(40分)这次培训连着听了三节同课异构的《荷叶圆圆》,对荷叶的“绿绿”和“圆圆”真是印象深刻。

但是,要我说出其他的佳处和难忘来,却没有言辞了。

确实,荷叶也不过如此啊,除了绿绿的、圆圆的,除了小水珠把它当成摇篮;小蜻蜓把它当做了停机坪;小青蛙当它是歌台;小鱼儿视它为凉伞,就再也没给我留下别的印象了啊。

既然我是如此的感觉,那么小朋友们呢,应该亦如此。

所以,我开始寻找其中的原因:荷叶它为何走不进孩子的心?语文课为何没有应该有的语文味?孩子的情感和语言为何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下面结合我所听的《荷叶圆圆》这一课,详细阐述。

先解读文本吧——《荷叶圆圆》原文: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

”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的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

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喜欢荷叶。

《荷叶圆圆》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它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的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

课文语言清新淡雅,充满童真童趣,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内心体验,激发想像。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其中二至五自然段是重点部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语言文字训练。

课后练习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现了对语言的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1、第一小节叠词的使用,使语言特别符合孩子的语言习惯,我们读着读着,仿佛看到小朋友站在荷塘边上,惊喜的发现荷叶的特点是圆圆的,绿绿的。

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语言特点,并加以积累运用。

2、后面四个小节句式相同,都由两个句子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续教育小学语文国培第一次作业
小学语文国培第一次作业内容解决问题的设想与主要内容填报要求1、对拟解决问题的概括表述通过培训要解决的主如何教学生作对写诗2、是来自实际教学中的要问题突出问题3、内涵明确边界清晰原以为诗歌就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最强体1、问题产生的时间、程现,诗歌不管是从用字遣词、文法修辞还是行文立意等度及教学障碍方面,都能高度集中地得以反映出来。

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方面的思考和做法,在我看来莫过于教学生问题生成过程反思、2、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作对写诗了。

原因分析及本次解决诗读得多了,我便有些另外的心思。

诗仅仅是读读问题思路3、此前解决问题的尝试背背的吗?学生光会读,光会看,能不能把程度提一提,及未能如愿解决的原因上一上?谁说“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今人就不能写出古体诗了吗?4、解决问题思路明确我决定从浅入深来尝试,先学作对后吟诗。

1、对核心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学古诗;此次问题解决的预期2、相关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目标学写古体诗3、标志问题解决的物化成果诗读得多了,我便有些另外的心思。

诗仅仅是读读背背的吗?学生光会读,光会看,能不能把程度提一提,上一上?谁说“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今人就不1、如何利用预设课程、能写出古体诗了吗?专家引领、校本研修及岗位实践我决定从浅入深来尝试,先学作对后吟诗。

解决问题
的路径、计2、结合培训周期的问题划与举措解决计划、安排于是背声律,教规律。

对一字联,二字联,成语联,多字联。

逐级加料人更喜,争先冲关不嫌烦。

师说“云” 3、体现特色与个性的实践策略生对“雨”,师说“云中”生对“雨后”,师说“云中龙”生对“雨后笋”,当真令人交口赞妙;师说“塞北风乱卷”生对“江南雨斜飞”,实在催人拍案叫绝!对子对得多了,学生渐渐就不满足了——“老师教我们写诗吧!”于是趁势而行,踏波而上:“教你们?可以。

但要你来先填空,填完还要说缘由。

”学生雀跃,却道:“year!”于是,每行写出前四字,后面三字随他续。

续完定题再署名,讨论推敲大家评。

众皆喜。

忽一想到,即便大叫:“如此这般好不好?”得夸则喜,提点则思。

真真斯人自入迷,灵感一来语亦奇。

此处选摘学生创作的古体诗四首:春景五①徐小丽闲坐草坪望春景,夹岸独有映山红。

万绿丛中红点点,风景依稀似去年。

春游五①施丽丽山上百花齐奔放,万紫千红竞芬芳。

白鹅摇头波浪漾,黄牛摆尾吃草香。

春五②柯婷绿水绿山绿江南,红树红花红溪东。

青红叠染千层色,相伴春风遍乾坤。

雨点湖面五②沈佳佳初时只闻鱼点水,越点越多原是雨。

水面无鱼还有点,不是鱼点是雨点。

根据古诗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教师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用心编排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古诗学习中,让学生见前人之
所见,闻前人之所闻,想前人之所想。

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不断向课外拓展。

我想,到小学毕业,人人会背上百首古诗不是梦想。

即使是现场创作,又有何惧哉?以上栏目未能涵盖的其其它它设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