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隋思强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探索的开题报告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探索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变革,发散性思维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重视。
而现在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普遍存在实验题目单一、实验内容雷同、实验过程单调、实验结果呈现缺乏创意等问题,很难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无法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因此,本研究将围绕如何发挥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势,探索有效的发散性思维培养方法,以提高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方法的探索和实践,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2.分析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探索有效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方法;4.实践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策略,提高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研究内容和步骤1.了解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收集相关文献,对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梳理和总结。
2.分析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现行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
3.探索有效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实践探索的方式,总结和提出有效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方法。
4.实践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策略,提高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实验教学中,采用所提出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策略,对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进行实践,记录实践效果和结果。
四、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的探索和实践,期望达到以下预期结果:1.深化理解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2.分析、总结和提出有效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方法;3.提高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
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而课题开题是对幼儿园教育课程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关键环节。
本课题选题背景是基于对幼儿园教育的关注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幼儿园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选题意义。
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开展幼儿园教育课题研究,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幼儿园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2. 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3. 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与评估。
四、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幼儿园教育的研究,实现以下目标:1. 探索符合幼儿成长特点的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法。
2. 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 完善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全面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
六、预期成果。
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包括:1. 提出符合幼儿成长特点的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
2. 形成一套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培训模式。
3. 建立完善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
七、研究进度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进度安排包括:1. 文献资料搜集与整理。
2. 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
3.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4. 成果总结与论文撰写。
八、研究团队。
本课题的研究团队由幼儿园教育专家、教师和研究人员组成,具有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能够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取得。
九、经费预算。
本课题的研究经费主要用于文献搜集、调研实施、数据分析和成果推广等方面,经费预算合理充分,能够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成果的取得。
十、结语。
本课题的开题报告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幼儿园教育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目标、方法、预期成果、进度安排、研究团队和经费预算等方面的内容,为后续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省编幼儿园课程方案园本化的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山东省编幼儿园课程方案园本化的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探索以园本化为核心的课程方案,力求将课程融入园所特有的文化和环境中,满足幼儿个性化、全面性发展的需求。
作为幼儿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园本化课程方案的研究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山东省编幼儿园作为山东省编制占比最高的幼儿园之一,占据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地位。
如何在山东省编幼儿园推行园本化课程方案,深入挖掘幼儿园所特有的文化和环境资源,更好地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价值,成为本研究的重要议题。
二、研究目的针对山东省编幼儿园,本研究旨在探究园本化课程方案的推行情况、原因与意义,以及在推行园本化课程方案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最终为该园本化课程方案的构建提供有益建议。
三、研究内容1. 园本化课程方案概述:梳理园本化课程方案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园本化课程方案的研究现状。
2. 山东省编幼儿园园本化课程方案推行情况:调查该园本化课程方案的实施情况,包括方案的起草、实施、评估等环节,以及方案实施结果的反馈情况。
3. 推行园本化课程方案的原因与意义:了解该园推行园本化课程方案的动机和目的,并分析园本化课程方案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4. 推行园本化课程方案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推行园本化课程方案所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
5. 有关建议:根据对该园园本化课程方案推行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为建立更完善的幼儿园园本化课程方案提供有益参考。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园本化课程方案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发展趋势,掌握国内外园本化课程方案的研究现状。
2.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园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该园园本化课程方案的推行情况、原因与意义、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等。
成功智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的开题报告

成功智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在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高中阶段作为学生终身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阶段,化学学科的学习也变得尤为重要。
此时,加强高中化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成为未来科学家的机会,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本研究旨在探究成功智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及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
目的在于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本研究主要围绕成功智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展开。
首先,将成功智力的基本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明确了成功智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应具备的特点。
其次,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进行调研,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最后,通过将成功智力的实践方法整合到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实践进行验证,确定成功智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优势和可行性。
研究思路如下:1.回顾成功智力的理论与应用梳理成功智力的基本理论,探索成功智力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成功智力在化学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2.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不足,探索其中的原因。
3.整合成功智力的实践方法整合成功智力的实践方法,将其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其优势和可行性。
4.实践验证成功智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优越性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设计,实践验证成功智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优越性。
三、预期目标和意义通过研究成功智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可以达到以下预期目标:1.明确成功智力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2.设计有效的高中化学教学课程及教学活动。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
4.培养具备化学思维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研究的意义在于:1.有助于高中化学教学者更好地了解成功智力的理论和应用,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益智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益智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教育模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给予学生大量知识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益智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益智教学模式是一种运用智力活动和思维训练方法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方式。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益智教学模式不仅帮助学生提高学科知识的掌握,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益智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并评估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具体地,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探究益智教学模式的原理和特点;2.分析益智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影响;3.探讨如何优化和改进益智教学模式;4.提出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益智教学模式的策略和方法。
本研究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合作精神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益智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3.1 益智教学模式的原理和特点通过调研文献和分析相关理论,对益智教学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明确其原理和特点,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3.2 益智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益智教学模式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方面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掌握其具体效果。
3.3 益智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改进通过分析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和优化益智教学模式的策略和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其效果和适应不同教学环境。
3.4 益智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策略通过调研案例和实际教学实践,总结益智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和方法,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益智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实际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手段,全面细致地探究益智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和优化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越来越重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也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要途径。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把握教学机会,运用实践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和总结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的相关理论。
2. 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的实践方法。
3. 分析教师实践智慧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文献调查、教育实践观察、教师访谈等研究方法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文献调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的相关理论。
2. 教育实践观察:观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3. 教师访谈:采访多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了解他们在实践中采用的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成果:1. 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的相关理论。
2. 系统梳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的实践方法。
3. 分析教师实践智慧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影响,评价实践效果。
4. 提出改进和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的策略和方法。
五、研究计划研究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具体研究计划如下:1. 2021年1月至2月:文献调研、理论分析2. 2021年3月至4月:教学实践观察、教师访谈3. 2021年5月至6月:数据分析4. 2021年7月至8月:研究成果撰写、整理5. 2021年9月:完成研究报告、答辩六、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帮助学科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安阳市幼儿教师教研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安阳市幼儿教师教研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安阳市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该市幼儿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稳定办园质量,安阳市教育局每年都会组织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以更好地推动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将致力于探究安阳市幼儿教师教研管理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以期为安阳市幼儿园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研究目标本论文旨在深入了解安阳市幼儿教师教研的现状,探究安阳市幼儿教师教研管理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从而提出可行的管理策略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安阳市幼儿教师教研管理的现状分析。
(2)安阳市幼儿教师教研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3)安阳市幼儿教师教研管理策略的探讨。
2.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通过收集和搜集安阳市幼儿教育教研的相关文献,深入了解相关信息和背景。
(2)调查问卷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安阳市的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教师对教研管理的认知和态度。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某些教研管理成功案例的研究和分析,总结成功因素,并为本研究提供参考。
四、预期结果(1)通过对安阳市幼儿教师教研管理的现状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安阳市幼儿园的教研情况,为找出管理不足的问题提供依据。
(2)通过对安阳市幼儿教师教研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了解管理措施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并提出构建完善的教研管理机制的具体思路。
(3)通过对安阳市幼儿教师教研管理策略的探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建议,为安阳市幼儿园的教研管理注入新思路。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一、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幼儿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课题旨在探讨幼儿园教育中的某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幼儿园教育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问题陈述本课题选取的问题是幼儿园中儿童的社交能力培养。
在现代社会中,儿童的社交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幼儿园教育中,儿童的社交能力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儿童的社交经验和技巧不足;另一方面,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如班级规模过大、教育资源不足等,也制约了儿童社交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探索有效的幼儿园教育模式,以提升儿童的社交能力。
具体而言,我们希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来实现目标:1. 分析儿童社交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了解其原因和影响因素;2. 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3. 提出改进幼儿园教育的建议和措施,以解决现有问题。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进行文献研究,梳理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了解儿童社交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其次,我们将进行实地调研,参观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观察和记录儿童的社交行为和教育环境。
同时,我们还将开展问卷调查,以获取更多的数据和信息。
最后,我们将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预期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果:1. 详细分析儿童社交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深入了解其原因和影响因素;2. 提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3. 提出改进幼儿园教育的建议和措施,以解决现有问题;4. 为幼儿园教育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六、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幼儿园教育的改进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2. 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社交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3. 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茶的抗氧化原理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古代时候全世界茶叶只有绿茶,现在的其他茶类都是绿茶演变而来,因此就有了大家常说的绿茶是未发酵茶叶,是天然绿色的饮品,加上绿茶的功效与作用也就奠定了绿茶在茶叶类的首要地位,而在中国绿茶更被大家称为“国饮”。
我们所研究的绿茶抗氧化作用也主要来自于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
绿茶叶里含有一种名叫茶多酚的营养物质,可别小看茶多酚,它能够延缓衰老,他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和抗氧化性,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个营养元素,茶多酚可以有效的抗衰老,同时绿茶的作用可以算得上是人体自由基天然的清除剂,有研究表明,经常喝绿茶的老人平均要长寿5-10年[1-5]
同时绿茶可以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这同样是由于茶多酚的功效,他可以促进体内的脂肪代谢,而脂肪恰是造成人体三高等主要元素(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三高很轻易造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脑血管发病,所以经常饮用绿茶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特别有好处,能有效的防止该疾病的发病率[6-9]
那么绿茶多酚是如何起到作用的呢?
研究表明。
茶多酚的抗氧化主要有以下机制[10]
1. 保护细胞,绿茶多酚中含有38% 的EGCg,经证实比一般的抗氧化剂对细胞,
DNA等有着更强的保护细胞的作用[11-12]。
2.完整的抗氧化防卫机制,它可以阻止一连串的氧化反应,避免DNA和细胞膜被氧化,
若无抗氧化防卫机制的保護,这些氧化作用将会促使癌症、动脉粥样硬化、发炎和老化反应[13]。
3.绿茶多酚中的EGCg,有抑制硝化的作用,可中和我们食入咸菜,香肠等所含的亚硝酸
胺[14]。
4.EGCg还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长,绿茶EGCg成分会抑制癌細胞的t-NOX酵素调节生长
反应,但卻不会影响正常細胞的t-NOX酵素调节生长反应。
所以茶多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巨大的利用和开发价值。
在食品,保健,药物,医疗等方面均有重大的发展潜力。
正确的利用茶多酚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利益并改善我们的生活。
所以茶多酚的利用有着重大意义。
本次实验就是要从绿茶中提取绿茶多酚并了解它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实验首先要从绿茶中提取绿茶多酚。
将茶多酚纯化后进而研究其抗氧化作用。
对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国内外做过不少研究,但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提取液,粉碎程度浸提时间,温度等),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可以利用低级绿茶为原料,进行茶多酚精制试验,对茶多酚提取、分离工艺进行研究和考察,利用实验数据和结果,对一下参考文献或传统的提取方法做一些改进和优化。
以增加提取效果[15]
预期目标:经过提取和纯化。
得到预想适量的绿茶多酚。
结合资料分析研究并分析它的抗氧化机制。
了解并掌握实验步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更加了解茶多酚抗氧化原理。
结合实际讨论茶多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目前,提取茶叶中茶多酚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有机溶剂萃取法、金属盐沉淀法、树脂吸附分离法、膜渗透分离法和超临界萃取法[16]等。
有机溶剂萃取法是利用茶多酚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分离茶多酚的一种方法[17]。
本实验对茶多酚提取、分离工艺进行考察,实验步骤大体为[18]
绿茶原料→粉碎→(乙醇)→浸提→抽滤→蒸馏→干燥→成品→抗氧化研究[19]。
操作要点[20]
(1)粉碎:取一定量的普洱茶废料,采用粉碎机将其磨碎成末,过筛备用。
(2)浸提:向磨碎茶末中加入一定量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水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浸提2 次,然后进行抽滤,合并抽滤液。
(3)蒸馏及干燥:蒸馏抽滤液,将乙醇蒸出,并浓缩剩余物,真空干燥后既得成品。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 实验研究
(1)实验器材和材料的准备两天
(2)红茶的粉碎﹑提取三天
(3)提取物的浓缩三天
(4)提取物的分离﹑浓缩三天
(5)提取物抗氧化的研究四天
2. 数据整理及分析四天
3. 论文修改两周
4. 论文成稿,准备答辩一周
五、已查阅参考文献
[1]李淑娟.茶多酚的保健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0,25( 1) : 78 -79.
[2]邹盛勤.茶叶的药用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加工,2004(3):35-37.
[3] 李振,陈现伟. 茶多酚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应用[J].中国兽药杂志,2004,38(4):33-35.
[4]武煜, 顾振纶. 茶多酚的药理学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05, 27(6): 722-725.
[5]侯冬岩, 回瑞华, 刘晓媛, 等. 绿茶、红茶和乌龙茶抗氧化能力的比较[J]. 食品科学, 2006, 27(3): 90-93.
[6]傅冬和, 刘仲华, 黄建安, 等. 茯砖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J]. 食品科学, 2008, 29(2): 64-67.
[7]李淑娟.茶多酚的保健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0,25( 1) : 78 -79.
[8]LUYPACRT J,ZHANG M,MASSART D. Feasibility study for the use of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green tea,Camellia silences( L.) [J]. 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3,478( 2) : 303 -312.
[9] 侯冬岩,回瑞华,刘晓媛,等. 绿茶、红茶和乌龙茶抗氧化性能的比较[J]. 食品科学,2006,27(3):90-92.
[10]宛晓春.茶叶生物化学[M].第三版.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1] 毕彩虹. 茶多酚保健作用研究进展[J]. 食品科技,2006(2):37-39.
[12] 陈亚非. 茶多酚的保健功能[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5(4):73.
[13] 潘喜华,杨隽. 茶多酚调节免疫,抑制肿瘤及抗衰老作用的研究[J]. 上海预防医学,2000,12(3):58-60.
[14] 傅冬和,刘仲华,黄建安,等. 儿茶素在食用植物油中的抗氧化应用效果[J]. 茶叶科学,1999(1):61-66.
[15]陈旭红.安全快速对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和含量的测定[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4):35-37.
[16]戴群晶. 用茶末及废茶枝叶提取高纯茶多酚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2 (1):45-47.
[17] Mukherjee G, Banerjee R. Biosynthesis of tannase andgallic acid from tannin rich substrates by Rhizopus oryzaeand Aspergillus foetidus [ J] . J Basic Microbiol, 2004,44 (1):42-48.
[18]李素云,纵伟,彭雪平,等. 碎茶叶中茶多酚不同提取方法对比研究[J] . 粮油加工,2009 (5):116-119.
[19]郭宇姝,张沂,朱新生.茶多酚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方法进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7,23(2):121.
[20]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M].第二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