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应用第三节透镜成像规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共50张PPT)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
T H E E N 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上午11时7分21秒上午11时7分11:07:2121.3.17
谢谢观看
××中学 ××
概念 凸透镜 凹透镜
练习
凸透镜 凹透镜
练习
实像 虚像
凸透镜 凹透镜
练习
实像 虚像
物距大于2f
物 距
物距等于2f
小于2f大于f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大于2f成像规律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大于像距。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缩小 )、( 倒立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缩小 )、( 倒立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凹透镜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初中物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8533a4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8.png)
C. 摄像头是凸透镜
D. 运动员经摄像头成虚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易错提醒】屏幕上的影像,不是运动员经摄像头成的 像,是经过数据处理后的;此时经摄像头成的像,还是缩 小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跨学科·生物】 [2024威海荣成期中]小明用透明塑料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点拨: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 的,乙照片中蝈蝈大些,即像大一些;根据“凸透镜成实 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 距,即照相机靠近蝈蝈,同时增大镜头和像间距离,故B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设计了一个高为15 cm的昆虫标本观察器。盒底上放标
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为了让观察者在盒盖上方附近
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 7.5 cm
B. 10 cm
C. 12 cm
D. 16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 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 ) A.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 B.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 C.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 D.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
点拨:(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过焦点,a经过 透镜后的光线过主光轴的一点,说明此点为焦点,故 连接b光线与凸透镜的折射点和焦点,并标上向下的 箭头即为b的折射光线,同理画出c的折射光线,如图 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MN经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是 倒立、放大的实像 (填 “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正 立、放大的虚像”)。与 投影仪 (填“照相 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 点拨:(2)焦距f=30.0 cm-20.0 cm=10.0 cm,此时 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MN成的是倒立、放 大的实像。
八年级物理第3节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当烛焰距凸透镜35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清晰、倒立、___缩_小___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光学仪器是__照_相__机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 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 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__远__离___(选填“靠近”或 “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答: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1倍焦距与2 倍焦距之间。
问题3:光屏上要得到更小的、清晰的像,如何调节蜡烛和光 屏的位置?
答:蜡烛远离透镜,光屏靠近透镜。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点2: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条件
实验1:如图5-3-12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一直线上 依次排列,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稍小于2倍焦距的地方,调整光屏 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 小、正倒,分别测量物体、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问题3:蜡烛的烛焰上移,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如何移动?
答:虚像也上移。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常考归纳
类型一 判定凸透镜成像的性质
典例1 [济南中考]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图5-3-14甲)放在 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前16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 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 的( D )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类型二 求解凸透镜的焦距
典例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 cm
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 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
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D )
A.4 cm
B.6 cm
C.7 cm
D.12 cm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3.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想】基本思路:凸透镜成像是本章中的重点之一也是一个难点。
本节也是中学物理中适合于学生用科学探究方法掌握知识的一个典型例子。
通过学习本节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研究问题的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完成:采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模式,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模式的学习理念。
环节设计:本课计划通过“问题导入”、“实验探究”、“结论归纳”、“规律应用”、“边学边练”和“评价小结”6个教学环节完成:1、问题导入:通过与本节内容相关问题的提出,展开探究情景,导入课题。
2、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设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与假设,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分析归纳出结论。
初步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结论归纳:通过实验探究,师生互动分析讨论,对实验的结论进行定论和归纳;4、规律应用:通过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学习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与特点;5、边学边练:知识掌握的直接目的就是应用,学习过程同时就是学生的训练过程;6、评价小结:引导学生及时对所掌握内容进行评价、小结。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设计;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
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
加深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时倒立,有时正立,有时放大,有时缩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2、猜想与假设(1)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而投影仪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由此看来像的大小与物距有关.(2)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时物体和像都在凸透镜的两侧,而放大镜成像时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侧,由此看来像的虚实与物距有关.3、合作互动探究新知图1(1)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屏、凸透镜(f=10cm)、蜡烛、火柴。
(2)将实验器材按如图1所示摆放.注意: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光屏上的像一定要明亮、清晰;多次进行测量,仔细观察,做好记录进行实验.(3)提出问题、进行探讨:如何使物体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活动1:如图2所示,将物体(点燃的蜡烛)放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之外,同时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像.将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表中.图2活动2:如图3所示,将物体(点燃的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上,同时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像.将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表中.图3活动3:如图4所示,将物体(点燃的蜡烛)继续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同时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像.将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表中.图4活动4: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上,这时调整光屏,在光屏上已经看不到蜡烛的像(思考为什么).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活动5:如图5所示,将物体(点燃的蜡烛)继续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之内,同时用眼睛观察像.将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表中.图54、实验计录及实验结论∣V∣表示像距的绝对值二、凸透镜成像的图像1、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像光路图如图甲(A、B为二倍焦距处,后同)所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另一侧距透 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 f=10cm;
④当烛焰离焦点4cm时,可以得到什 么样的像? (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
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⑤当光屏离凸透镜30cm时得到清晰的 像,则像的性质是 _倒__立__、_放_大___的 __实__像; ⑥如果用凸透镜观察邮票,应将邮票 放在离透镜___小_于__1_0_cm____的范围。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问题
照相机的原理__u_>_2_f时__,__凸_透__镜_成__倒_立__缩_小_ 的实像
拍过全身照后再拍半身照,应将镜头 _______(前伸/后缩) 投影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要使投影幕上的字再大些,应将投影仪 _______屏幕,并将镜头向______(上/ 下)调。 放大镜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奶奶用放大镜看字时,如果要使看到的 字再大些,应将透镜_______字。
正立
பைடு நூலகம்
放大
虚像
/
思考
1.凸透镜成像时,什么情况下成实像?什么 情况下成虚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在什么情况下像放大? 什么情况下像缩小?
分析表中的数据,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 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 有没有缩小的实像?
像的正倒: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凸透镜成像问题
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另一侧距透 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 f=_1_0_c_m_;
①当烛焰离凸透镜30cm时,在另一 侧距凸透镜_大_于_1_0_c_m_小_于__20_c_m__范围内 得到_倒_立__、_缩__小_的_实___像; ②当烛焰离凸透镜15cm时,在另一 侧距凸透镜大__于_2_0_cm_范围内得到_倒_立___、 __放_大__的_实___像; ③当烛焰离凸透镜5cm时,得到 _正__立___、_放_大__的_虚___像,光屏上 __不_会___出现像.
八年级物理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知识点归纳三种光现象的特点及实例归纳一、凸透镜的原理: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
一、透镜区别1、结构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凸、平凸及凹凸透镜三种。
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透镜三种。
2、对光线作用凸透镜主要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起发散作用。
3、成像性质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
对光线起汇聚作用。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应用:测焦距。
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记忆口诀(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2f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随堂练习例1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些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例2 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实验用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他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入眼中的光一定是由像发出的B.像一定是虚像C.像一定是倒立的D.像一定是放大的二、作为放映机镜头的应用例3 在农村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屏上的影像小了一点,应当怎样调整放映机()A.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B.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C.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D.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三、作为照相机镜头的应用例4 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个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新课讲解
归 纳 【得出结论】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 <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0<u<f,成正立、放大
的虚像。
点击画面 播放
新课讲解
点击画面 播放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蜡烛距透镜15 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 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蜡烛距透镜45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透镜6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新课讲解
二、透镜成像的光路分析
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新课讲解
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新课讲解
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新课讲解
u=f 不成像
新课讲解
u<f 倒立、放大的虚像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移动,当蜡烛位于焦点以内时,撤去光屏,
布置作业
请完成《 少年班》P79-P80对应习题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时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新课讲解
照相机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1倍焦 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
实像 虚像
凹透镜
练习
物距大于2f
凸透镜
实像 虚像
物 距
物距等于2f 小于2f大于f
凹透镜
练习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大于2f成像规律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大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照像机、 人的眼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凹透镜
凸透镜
)镜。
透镜分为了二类:
一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一类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主光轴:透镜中连接两侧面 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主光轴
光心:在透镜的主光轴上有个特 殊的点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 发生改变
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 光线行有会聚作用
焦点、焦距 焦 点
焦距
凹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 光线行有发散的作用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 透 镜 成 像
A`
A
F B B`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F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 透 镜 成 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S`
S2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凹透镜成像规律
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 与物同侧,物距大于像距 的绝对值。
其主要应用在:近视镜。
练习1 练习4
练习2 练习5
练习3 练习6
结束
凸 透 镜 成 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A
F B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一 倍 )与(二倍焦距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一倍焦距 ) 之内。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缩小 )、( 实像 )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镜,花镜是一个( )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 透 镜 成 像
B`
A
F B
F
A`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 透 镜 成 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A
F B
F
O
F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凸 透 镜 成 像
S`
S2
F
O
F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凸 透 镜 成 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S`
F
S1
O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凸 透 镜 成 像
S`
F
S1
O
F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凹 透 镜 成 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A F
F
B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凹 透 镜 成 像
A F
A` F
B`
B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的( 实像 )像。 缩 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小于一倍焦距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等于2f成像规律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等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其很少应 用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虚 焦 点
虚焦距、虚焦点
虚焦距
物距小于2f、大于f 的成像规律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小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幻灯机、 显微镜、电影放映机。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小于f成像规律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 与物同侧,物距小于像距 的绝对值。 其主要应用在:放大镜、 老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