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营养

合集下载

静脉营养应用与原则

静脉营养应用与原则

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严重烧伤、危重疾病等,患者需要大 量的能量和营养素,此时肠外营养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提供额外的能量和营养素支持。
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肠外营养可 以作为一种快速的营养支持手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能量和 营养素。
03
静脉营养的原则
能量需求原则
营养素配比原则
营养素种类
根据患者的需求,合理选 择所需的营养素,如氨基 酸、脂肪乳剂、维生素、 矿物质等。
配比比例
根据患者的生理特点和营 养需求,制定合理的营养 素配比比例,以满足患者 的营养需求。
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 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的 营养素配比,以最大程度 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静脉营养应用与原则
目 录
• 静脉营养的基本概念 • 静脉营养的应用 • 静脉营养的原则 • 静脉营养的注意事项 • 静脉营养的未来发展
01
静脉营养的基本概念
定义
静脉营养
指通过静脉途径为不能进食或进食不足的病人提供全面的营养供给,满足其新 陈代谢需要的营养支持方式。
全营养混合液(TNA)
将各种营养素混合在一起,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供给病人,以提供足够的能量 和营养素。
心理支持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 高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 划,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早期阶段
静脉营养最初起源于二战 时期,用于治疗严重营养 不良的伤员。
70-80年代
随着对营养需求的深入研 究和技术的进步,静脉营 养逐渐成为临床常用的治 疗手段。

简述静脉营养的护理要点

简述静脉营养的护理要点

简述静脉营养的护理要点静脉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营养物质,以满足其机体对营养的需求。

静脉营养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状态下,如消化道功能障碍、手术后恢复期、重症监护患者等。

为了确保静脉营养的安全有效,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以下护理要点。

1. 护士在开始静脉营养治疗前,需要先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通过评估,了解患者的营养需求、消化吸收功能、肝脏和肾脏功能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静脉营养方案。

2. 静脉营养的配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和相关规范操作。

护士在配制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营养液的无菌性和纯度。

同时,要注意配制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避免对营养物质的热敏性造成损害。

3. 静脉营养的输注需要使用专用输液泵,以确保输注速度的准确控制。

护士在输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

4. 静脉营养的输注时间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来说,初始输注速度较慢,逐渐增加至维持水平,然后逐渐减少,最后停止。

护士在调整输注速度时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营养需求进行合理判断,避免出现过快或过慢的输注速度。

5. 静脉营养期间,护士需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糖、血脂、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静脉营养方案,以确保患者的营养状态处于良好水平。

6. 静脉营养期间,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肠胃道症状和排便情况。

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可能需要调整营养方案或给予适当的辅助治疗。

7. 静脉营养期间,护士要注意患者的口腔卫生和皮肤护理。

保持患者口腔的清洁和湿润,预防口腔黏膜损伤和感染。

另外,定期更换输注部位,保持皮肤的完整和干燥,预防静脉炎和皮肤损伤。

8. 静脉营养期间,护士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静脉营养的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良反应,提供营养支持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理解和配合治疗。

静脉营养液

静脉营养液

• 降低慢性病、消耗性疾病和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
• 促进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完善,提高营养支持服务的可
亡率
及性和公平性
• 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提高全球公共卫生水平,减少健康不平等和疾病负担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 如何准确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和代谢状况
• 如何实现静脉营养液的个性化配方和剂量调整
• 如何降低静脉营养液的成本,提高其可及性
静脉营养液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潜在作用与影响
静脉营养液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潜在作用
静脉营养液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影响
• 提高营养不足和营养不良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 推动营养学、临床医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静脉营养液的发展历程
• 20世纪初,静脉营养液开始应用于临床
• 20世纪50年代,静脉营养液的成分和配方得到进一步发展
• 20世纪80年代,静脉营养液的种类和用途日益丰富
静脉营养液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 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重症、消化道疾病等
•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促进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 个性化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基因、代谢等特点研发个性化的静脉营养液
• 免疫营养:研发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静脉营养液,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 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善静脉营养液的成分和生物利用度
静脉营养液的应用新技术
• 静脉营养液的输注技术:如静脉泵输注、肠外营养输注系统等
• 营养评估技术:如营养风险评估、营养监测等

⌛️
静脉营养液的适用人群与使用场景
静脉营养液的适用人群
• 无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途径摄取营养的患者

静脉营养

静脉营养

静脉营养静脉营养也称全胃肠外营养,营养液不经消化道供给而直接注入静脉管内。

一般分为两大类:1.周围静脉营养:营养液直接自周围静脉进入体循环,但不是24小时持续不断,每日间歇进行输注,使各种营养素在体内能接近正常地进行代谢和贮存。

使用的制剂一般以等渗溶液为宜;即一般静脉营养是通过外周静脉输入营养液(以葡萄糖为主)。

此法沿用已久,操作简便,但从外周静脉不能输入高渗溶液(高渗液刺激静脉,易引起血栓静脉炎),故不能满足患者营养的需要。

2.中心静脉营养:简称TPN(全名TotalParentalNutrition)。

营养液可持续或间歇地由即中心静脉输注,长期应用可满足病人的需要,维持和改善营养状态。

完全静脉营养是通过深静脉输入高营养液(包括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等),可满足患者高营养的需求操作要求:一定的设备条件,操作技术难度较大,无菌操作要求严格,易并发感染及合并症,所以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

适应症:①无法通过胃肠道摄食者如食管瘘、肠瘘、胃肠道畸形等。

②胃肠道严重创伤、严重炎症等。

③胃肠道严重功能损害,如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出血等。

④经胃肠摄食有危险,如气管食管瘘、喉关闭不全等。

完全静脉营养与等渗氨基酸或葡萄糖输液疗法的不同点是:①溶液进入血循环的途径不同,前者由深静脉,后二者由周围静脉进入。

②前者供给热量较高,常称为静脉高营养,后者供应热量较低。

③前者可以长期应用以维持生命,高营养液连续滴注时间可达一个月、数月至一年不等,后者则不然.全静脉营养液(TPN),俗称“三升袋”,其组成为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基本营养要素。

全静脉营养液的合理应用,大大保证了病人热量、氮的来源,及时补充到电解质、微量元素,对病人机体更好地代谢利用、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成功地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静脉营养液的主要组成成分10%葡萄糖500ml、氨基酸500ml、10%~20%脂肪乳500ml、其他药物(维生素、胰岛素)等,绝大多数静脉营养液需要在净化环境中根据病情需要现用现配。

静脉高营养收费四院

静脉高营养收费四院

所谓静脉高营养治疗,是指在严密的消毒条件下,使用专用
配置设施配置营养液(如将血液制品或白蛋白等与氨基酸进行配置),再将配置后的营养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

单纯静脉注射
氨基酸,不应当收取高营养治疗费。

外周静脉营养输注将机体所需要的高营养混合液(指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
日同上
肪乳、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全营养混合液),
遵医嘱通过外周静脉匀速注入机体内,从而达到对机体进
行营养代谢支持目的的高营养治疗,评估患者病情及静脉
置管管路情况,在无菌操作原则下进行营养液配制,核对
医嘱及患者信息,解释其目的取得配合,观察敷料,管路
及静脉置管局部情况,无菌敷料,贴膜固定管路,再次核
对患者信息,连接无菌输液器,用无菌注射器吸取生理盐
水,检查管通畅并输注全胃肠外营养液,取适当体位,第
三次核对患者信息,适时巡视并充分摇匀袋内液体或药物,
同时做好患者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记录出入液量,封
管,处理用物,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工作。

新生儿静脉营养

新生儿静脉营养

新生儿静脉营养新生儿营养是新生儿健康发展的基础,其中新生儿静脉营养又是一种特殊的营养方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新生儿静脉营养。

什么是新生儿静脉营养新生儿静脉营养是指医学专业人员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经过严格处理后的膳食液体输注到新生儿体内。

这种营养方式被应用于需要静脉营养支持的新生儿,如新生儿出生后出现严重胃肠道问题(如出生缺陷、早产、并发症等)或暂时不能进食(如胃肠道手术后)等情况。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成分新生儿静脉营养需要提供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一些常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具体需要提供什么成分,需要根据每个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例如,对于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提供更高的能量和蛋白质;对于肝、肾疾病的早产儿,需要限制蛋白质和钠的摄入等。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方式新生儿静脉营养可以通过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途径输注。

外周静脉输注是从新生儿的头部或手臂静脉注入营养液,而中心静脉输注是将导管放入新生儿体内的大静脉中注入。

一般来说,中心静脉输注较为常用,因为它可以更精确地控制静脉营养液的输注速度,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时间新生儿的静脉营养时间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如早产儿可能需要2-3周的时间接受静脉营养支持,因为这些孩子的消化系统仍未完全发育。

对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婴儿,需要密切监测营养情况以及孩子的生长和发育状况,必要时可以调整静脉营养的方案。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优缺点新生儿静脉营养的优点新生儿静脉营养是一种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的方式,因为所有的营养成分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传递。

同时,由于新生儿在此期间可以避免进食带来的不适,可以很好地保障营养摄取。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缺点使用新生儿静脉营养也有其风险和不足。

静脉营养可以引起血糖和电解质的变化,需要密切监测。

同时,静脉营养需要使用导管进行输注,这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此外,不能连续接受静脉营养的新生儿需要额外的检查和照顾。

静脉营养

静脉营养
的供给,机体才能维持营养的平衡。
全静脉营养液的配方
• 一般有三种类型 • 临床上常用三升袋配置的“全合一”配方; • 由生产厂家提供的全静脉营养液隔膜袋; • 分别输注,分别输注多见于部分静脉营养
支持。
配制静脉营养液“全合一” 的顺 序
• 1. 首先将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制剂分别加入 氨基酸液内。
• 2. 然后将磷酸盐制剂加入葡萄糖液内。 • 3. 再将配制好的氨基酸溶液及配制好的葡
静脉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其护理
• (一)静脉穿刺和置管有关的主要并发症 • (二)代谢并发症 • (三)感染性并发症
(一)静脉穿刺和置管有关的主要 并发症
• 气胸:病人静脉穿刺时或置管后出现胸闷、 胸• 血管损伤 • 胸导管损伤
静脉穿刺和置管有关的主要并发症
营养液的输入方式
中心静脉营养
• 中心静脉输注营养液的优点是:能够提供 较高的热量需求;能够耐受较大的输液体 积;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输液;可应用于 长时间的胃肠外营养。
• 它的缺点是:并发症较多,而且比较严重; 需要配置三升袋;需要管道的特殊护理; 费用较高。
周围静脉营养
• 周围静脉输注营养液的优点是:简便,容 易操作;并发症少;很多病人都容易接受; 费用较少。
静脉营养物质的选择
• 常用的营养物质是七大营养素: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 物质、微 量元素和水。
静脉营养物质的选择
• 临床上更多的将其分为三大营养素和三小 营养素:
• 三大营养素: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剂。 • 三小营养素: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 可见,营养支持需要全面均衡的营养物质
营养不良的分类
营养不良
消瘦型 营养不良
低蛋白血症 型营养不良

静脉营养

静脉营养
静脉营养支持疗法与护理
胸外科、普外2 杨淑翠
• • • • • •
静脉营养概述 静脉营养的适应症 静脉营养的禁忌症 静脉营养物质的选择 静脉营养营养液的配置 静脉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什么是营养?
• 营养是人体接受和利用一些必需的原料以 维持生存、成长、修复衰老组织、延续生 命的需要。营养需求和营养摄入达到平衡 才能称之为健康。如果营养摄入不足很可 能引起营养不良。
代谢并发症
• • • • • • • • 高血糖 低血糖 酮性高渗性昏迷 代谢异常 脂肪肝 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肝功能异常和胆囊瘀胆 肠粘膜萎缩和肠细菌移位等。
感染性并发症
• 包括穿刺部位感染和导管性感染。穿刺部 位的感染,在置管后数天或数周后出现, 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可成为 全身性感染的原发灶。导管性感染常见原 因为病人免疫力低下,静脉穿刺置管、局 部护理和营养液配制时无菌操作技术不严 格等。
输液的护理
• 4. 并发症的护理:应激时监测相关指标及 检测结果,以便及时调整配方及输注速度。 其次穿刺置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病人 是否有胸闷、呼吸困难、肢体活动障碍, 以确定有无气胸、血胸、血管神经损伤等 并发症发生。
输液的护理
• 5. 输液管道系统护理:口径为0.22微米的 终端过滤器可完全阻挡病毒以外的所有的 微生物通过,滤过各种微粒,而且可以防 止菌血症及肺栓塞,提高安全性,应用时 要检查过滤器是否完好,是否被堵塞或破 裂,一旦发生异常应及时更换,正常情况 应24小时更换一次输液管及终端过滤器。
静脉营养疗效显著的适应症
• 胃肠道梗阻:喷门癌、幽门梗阻、肠梗阻 • 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静脉营养支持有效的适应症
• 1. 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 营养状态良好者无显著作用,相反可能使 感染并发症增加,但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病 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者需 在术前进行营养支持7~10天;预计大手术 后5~7天胃肠功能不能恢复者,应于术后 48h内开始静脉营养支持,直至病人能有充 足的肠内营养或进食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
是按照患者的需要,通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患者所需的全部能量及营养素,包括氨基
酸、脂肪、各种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

(一)目的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从胃肠道摄入营养、胃肠道需要充分休息、消化吸收障碍以及存在
超高代谢等的患者,保证热量及营养素的摄入,从而维持机体新陈代谢,促进患者康复。

(二)分类
根据补充营养的量,胃肠外营养可分为部分胃肠外营养(Part Parenteral Nutrition,PPN)和
全胃场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根据应用途径不同,胃肠外营养可以分为
周围静脉营养及中心静脉营养。

短期、部分营养支持或中心静脉置管困难时,可采取周围静
脉营养;长期、全能补充营养时宜采取中心静脉营养。

(三)用法
胃肠外营养的输注方法主要有全营养混合液输注及单瓶输注两种。

1.全营养混合液输注即将每天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无菌条件下按次序混合输入由聚合材
料制成的输液袋或玻璃容器后再输注的方法。

这种方法热氮比例平衡、多种营养素同时进入体内而增加节氮效果;同时简化输液过程,节省时间;另外可减少污染并降低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

2.单瓶输注在无条件进行全营养混合液输注时,可单瓶输注。

此方法由于各营养素非同
步进入机体而造成营养素的浪费,另外易发生代谢性并发症。

(四)适应症
凡需要维持或加强营养而又不能从胃肠道摄人足够营养的病人,均可接受静脉营养:
①不能从胃肠道正常进食者,如胃肠道畸形、无法吞咽、肠道梗阻,大手术后、多发性创
伤、不成熟的新生儿,此时无法或不允许胃肠道进食,是静脉营养支持的绝对适应证。

②不宜口服者,如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肺炎、长期腹泻的病人,该类患者胃肠道需要休
息。

③其他特殊情况,如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肝肾功能衰竭、急性心衰的病人
(五)禁忌症
1.胃肠道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
2.估计应用实践不超过5天
3.患者伴有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出凝血功能紊乱或休克时应暂缓使用,待内环境稳
定后再考虑胃肠外营养
4.已进入临终期、不可逆昏迷患者不宜
(六)静脉营养液配制操作
核对:医嘱、药物
评估:1. 患者的年龄、病情2.用药史、家族史、不良反应史3.药物相关知识的知晓
程度
准备: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一次性圆帽子、无菌衣、无菌胶手套
2. 环境:净化环境、专用配制操作室
3. 用物:砂轮、棉签、0.5%碘伏、注射
器、专用静脉液袋
操作:1. 锯瓶,0.5%碘伏消毒
2.将水溶性药物溶解于10%GS液体内,脂溶性药物溶于脂肪乳内
3.将专用静脉营养袋平放在操作台上
4.将10%GS、0.9%NS分别挂于输液架上将营养袋的导入管瓶口插针插入这些液体的瓶口将其导入营养袋中,导入完毕后依次接上氨基酸、最后脂肪乳,分别导入营养袋内。

5.将50%葡萄糖用60ml注射器一支支抽吸入到空的大液体瓶内,然后导入营
养袋内。

6.将各导管上调节器关闭,分离导入管。

将营养液摇匀。

7.清理用物,清洁台面。

观察:药液性状
(七)并发症
1.机械性并发症
在中心静脉置管时,可因患者体位不当、穿刺方向不正确等引起气胸、皮下气肿、血肿甚
至神经损伤。

若穿破静脉及胸膜,可发生血胸或液胸。

输注过程中,若大量空气进入输注管
道可发生空气栓塞,甚至死亡。

2.代谢性并发症
营养液输注速度、浓度不当或突然停用可引起糖代谢紊乱、肝功能损害。

长期肠外营养也可
引起肠粘膜萎缩、胆汁淤积等并发症。

(1)低血糖外源性胰岛素用量过大,突然听输高浓度葡糖糖。

(2)高血糖、高渗性非酮性昏迷输入糖总量大、输速快,内源性胰岛素不足或补充不够(3)肝功能损害葡萄糖超负荷致肝脂肪变性
(4)电解质紊乱,微量元素缺乏胃肠减压,肠瘘致丢失过多,补充不足
(5)必需脂肪酸缺乏采用单能源,未补充脂肪乳剂
(6)血清氨基酸谱不平衡应用特殊氨基酸制剂
(7)胆汁淤积、结石消化道缺乏食物刺激,胆囊收缩素分泌减少
(8)肠屏障功能减退肠道缺乏食物刺激,体内谷氨酰胺缺乏
3.感染性并发症
若置管时无菌操作不严格、营养液污染以及导管长期留置可引起穿刺部位感染、导管性脓毒
症等感染性并发症。

长期肠外营养也可发生肠源性感染。

(八)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配置营养液及静脉穿刺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2.配制好的营养液储存于4℃冰箱内备用,若存放超过24小时,则不宜使用。

(现配现用)
3.输液导管及输液袋每12~24小时更换一次;导管进入静脉处的辅料每24小时应更换一次。

更换时严格操作,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异常征象。

4.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输液是否通畅,开始时缓慢,逐渐增加滴速,保持输液速度均
匀。

输液速度及浓度可根据患者年龄及耐受情况加以调节。

5.输液过程中应防止液体中断或导管脱出,防止空气栓塞。

6.静脉营养导管严禁输入其他液体、药液及血液,也不可在此处采集血标本或监测中心静脉压
7.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实验室监测。

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浆蛋白等情况。

8.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9.停用胃肠外营养时应提前在2~3天内逐渐减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