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

合集下载

完整的教案二范本

完整的教案二范本

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案的编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正确的教案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而教案的编写中又以完整的教案二范本为基准。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完整的教案二范本。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它是教学活动的基准和纲领,是教学工作按照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展开的根本依据。

教学目标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方向,是对教育实践活动做出计划和设计的依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加强这两个方面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明确,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和高效。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表现。

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划分,分为必修内容、选修内容和拓展内容。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加以选择和运用,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

五、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学方法的具体实现手段。

它包括讲解、演示、实验、练习、讨论、观察等各种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教学手段。

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是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出一套针对性强、科学合理、富有方法的教学过程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理解方式,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还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和学习进步的反馈。

完整的教案二范本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评价,才能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二教案

幼儿园二教案

幼儿园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 - 认识数字2,并能正确书写; - 通过有趣的互动游戏,进行数字2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 加深对数字2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数字2的卡片或笔画卡片•互动游戏道具:玩具小车、玩具飞机、玩具轮船•小米音响教学过程1. 热身•欢唱《小鸟舞蹈》;•跟着音乐一起做数学拍手操,保证每个小朋友都能紧跟节奏。

2. 教学内容1.认识数字2•小老师向孩子们展示数字2的卡片或笔画卡片,并发出音频:“2”;•让小朋友们模仿发音;•孩子们用手指模仿书写数字2,并在大屏上展示。

2.数字2的听、说、读综合训练•教师大声朗读数字2,提醒孩子们认真听;•然后请孩子们模仿发音,重复练习;•让小朋友们对小米音响说出数字2,听音版游戏开始啦!3.数字2的写•教师向孩子们展示数字2的卡片,提示孩子们好好看,并用大屏展示;•让小朋友们用手指在空中跟着老师这样写,练习几遍;•最后,孩子们可以用笔写在纸上,实际操作。

3. 游戏互动环节•思维火花连连看:小朋友们看到什么样的图片,就说出图片里有几个数字2;•数学速递:把一堆数字2的笔画卡片抛到教室中间,根据长度、形状和大小,分成三组,分别抢夺玩具飞机、小车和轮船。

4. 总结教师与孩子们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询问孩子们对数字2学习是否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受,同时表扬表现良好的小朋友,并提出下次教学的期待。

教学评价教学效果良好,孩子们通过热身活动积极参与,听、说、读、写多种方法全面训练数字2,游戏环节也增加了趣味性,孩子们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案2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案2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案2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咨询与实地考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重点:通过咨询,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并合理开发。

活动难点:绘制旅游示意图。

活动准备: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由组长负责分配任务。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向家长及老年人了解本地已开发的旅游景点。

2.确定景点实地考察,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

(位置、开发情况、游览示意图等)
3.对已有的旅游景点,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进建议。

4.查阅地方志,咨询,寻找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线索。

5.实地考察,设计具有可行性的旅游开发方案,包括:开发的目的、有利条件、开发的项目。

6.绘制一幅简单明了的旅游示意图。

结果验收:
一、家乡旅游景点知多少。

1.请同学以一个导游的身份介绍家乡已开发的旅游景点。

2.请同学说说对已开发的景点有哪些改进建议。

二、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1.请说说你们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开发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有利条件,开发的项目,结合自制示意图介绍。

2.提供书面的开发的可行性报告。

3.你准备如何宣传你的旅游景点。

4.最后用一句话来宣传你的景点。

教师讲评:1.肯定合作精神,鼓励创新。

2.分析优缺点,提高学生的认识。

数字2的教案

数字2的教案

数字2的教案课时:1小时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2。

2. 能正确书写数字2。

3. 能辨认并同步数字2的数量。

教学准备:1. 数字2的卡片或图片。

2. 小球或其他小物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数字2的卡片或图片,询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个数字。

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之前学过的数字1。

与学生一起观察数字2的形状和书写方法。

2. 认识数字2:教师可用手指画出数字2的形状,然后让学生模仿。

引导学生用手指或笔在空中或纸上书写数字2。

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数字2的书写方法。

3. 认识数字2的数量:教师出示2个小球或其他小物品,让学生数数。

教师让学生用语言描述2个小球的数量,并强调这些小球正好是数字2的数量。

4. 巩固练习:教师可以出示或口头描述一些画有2个物品的图片,让学生数数并说出物品的数量,并用手指或笔在纸上写出数字2。

5. 拓展练习:学生可以用指纹、小石子等来模拟数字2的形状,进一步加深对数字2的认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或活动,让学生运用数字2进行计数和比较。

6. 小结:请学生回顾并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数字2的形状、书写方法以及数量的表示。

7. 作业:布置书写练习任务,要求学生用纸和笔完成书写数字2的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模仿、数数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数字2。

通过多种练习方式的设置,能够提高学生识别和书写数字2的能力,并将数字2与实际数量相对应。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拓展对数字2的掌握。

2的书写教案

2的书写教案

2的书写教案【教案主题】学会正确书写数字2【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字2的形态特点;2. 学会正确书写数字2;3. 强化数字2的记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带有数字2的图片或物品;2. 教师准备黑板、白板或幻灯片等教学辅助工具;3.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教师展示带有数字2的图片或物品给学生看,引导学生观察数字2的形状特点。

2. 教师问学生数字2长什么样,是否能正确书写数字2。

Step 2 观察与比较1. 教师将数字2写在黑板或白板上,带领学生仔细观察数字2的形态特点。

2. 教师让学生对比观察黑板上的数字2与示范的数字2是否一致。

Step 3 练习1. 教师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用铅笔书写数字2,要求书写工整。

2. 学生完成书写后,互相交换练习本,互相评判书写是否正确。

Step 4 批评与纠正1. 教师展示学生书写的数字2,指出书写错误的地方。

2. 教师提醒学生正确书写数字2的要点,帮助学生进行批评与纠正。

Step 5 巩固与拓展1. 教师出示不同形态的数字2,要求学生快速查找出正确书写的数字2并标出。

2. 教师提供一些与数字2相关的例子,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数字2的形态。

Step 6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正确书写数字2的要点。

2. 学生进行口头总结,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总结。

【教学延伸】1. 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增加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引导其注意书写细节。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数字2的出现形态,例如数字钟表、车牌号码等,提高对数字2的敏感度。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多次示范和引导学生观察数字2的形态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正确书写数字2的技巧。

通过练习和纠正,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字2的记忆和书写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其他活动中应用数字2的书写,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认识数字2教案

认识数字2教案

认识数字2教案教案1: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识别、写出数字2,并了解数字2的数量概念。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出示几个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数字,并复习数字1。

2. 学习数字2:出示数字2的卡片,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数字2的形状和书写方法。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用手指在空中比划出数字2,并跟着老师一起写下数字2。

3. 认识数量2:用教具或图片,让学生观察两个物品的数量,并说出“两个”,强调两个就是2。

然后,老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图案,让学生分辨出图案中有几个相同的物品,并说出数量。

4. 练习: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在规定的区域内写出数字2,并根据要求画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5. 巩固: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拿出2个物品,并用手势示意出“两个”,让其他学生猜猜有几个物品。

然后,让学生互相操练,加深对数量2的理解。

6. 总结:让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数字2的形状和书写方法,以及数量2的含义。

7.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找出生活中的2个物品,并在作业本上用手写字写出数字2,并画出这2个物品。

8. 课堂点评:下节课课前,对作业进行点评,并展示部分学生的作业。

教案2: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字2的形状和数量概念。

教学步骤:1. 导入:出示一张数字2的大卡片,让学生观察数字2的形状,并谈论数字2的特点。

2. 字形教学:通过观察数字2的形状,让学生用手指在空中画出数字2,并模仿老师的书写示范,写出数字2。

让学生多次练习,直到能够正确书写数字2。

3. 数量认知:出示图片或教具,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物品数量,并数出有几个。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的数量都是2,并强调数量2就是指有两个物品。

4. 数字2的应用:出示一些图案,让学生发现其中有多少个相同物品,并在图案下方用手写字写出对应的数字2。

例如,出示两只狗的图案,让学生写下数字2。

5. 练习: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应页数的练习,包括认识数字2的练习和书写练习。

6. 游戏活动:通过数字2相关的游戏活动,如数2个物品、找出图案中的2个物品等,加深学生对数字2的理解和记忆。

教写数字2的教案

教写数字2的教案

教写数字2的教案教案标题:教写数字2的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数字2。

2.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2的概念和数值。

3. 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中运用数字2。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张写有数字2的大幅示范卡片。

2. 教师准备一些练习写数字2的纸张或工作表。

3. 学生准备铅笔和纸。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写有数字2的示范卡片,向学生展示该数字,并问学生是否知道它是什么数字。

2.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2的形状和特征,如直线、弧线等。

教学主体:3. 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写下数字2,并指导学生观察和模仿写数字2的形状。

4. 教师逐步演示如何写数字2,强调书写的顺序和笔画的方向。

5.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用铅笔在纸上反复练习写数字2,直到掌握正确的写法。

巩固练习:6. 教师分发练习写数字2的纸张或工作表,让学生独立完成。

7. 学生相互交换纸张,互相检查对方写的数字2是否正确,并给予反馈。

拓展应用:8. 教师设计一些情境,要求学生在其中应用数字2。

例如,教师说出一些数量,学生需要用数字2来表示出来。

9.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寻找数字2的存在,例如在书籍、标志牌、计算器等中。

总结回顾:10.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强调数字2的形状和写法。

11. 学生分享他们在拓展应用中的体验和发现。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在其他活动中多次运用数字2,如数数、比较数量等。

-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字2的意义和作用,例如在数学中的位置和价值。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练习和应用中的表现,检查他们是否能正确书写数字2。

- 监听学生在拓展应用中的表述,评估他们对数字2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在练习中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确保他们掌握写数字2的技能。

- 在拓展应用中,确保学生理解使用数字2的意义和正确的情境。

教案撰写完毕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2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2的分解与组成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字2的概念。

2. 能够把数字2分解成不同的组成。

3. 能够用不同的组成方式表示数字2。

教学准备:1. 数字2的卡片或者图片。

2. 不同的物品或者图形,如水果、积木等。

3. 工作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数字2的概念。

教师可以出示数字2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说出数字2的意义和特点。

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数字2可以有哪些不同的组成方式?- 我们可以用什么物品或者图形来表示数字2?2. 分解数字2(15分钟)接下来,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组成方法,让学生分解数字2。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两个水果、两个积木、两个图形等,然后让学生用手势或者语言表示出数字2的组成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组成方式,例如1+1=2、2-0=2等,并用卡片或者工作纸记录下学生的答案。

3. 组成数字2(15分钟)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不同的物品或者图形,并让学生组成数字2。

例如,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两个水果,让他们组成数字2;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积木组成数字2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的组成方法,并用铅笔和工作纸记录下学生的答案。

4. 操练与巩固(20分钟)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分解和组成数字2。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数字2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或卡片上的物品或图形来分解和组成数字2。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例如两个相同的物品组成数字2、一个物品和一个图形组成数字2等。

学生可以用手势或者语言描述他们的答案,并在工作纸上记录下来。

5. 总结(5分钟)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数字2的分解与组成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他们之前的答案,并让他们说出不同的分解和组成方式。

教师可以提问一些问题,例如分解或组成数字2的可能性有多少种,我们可以用哪些物品或者图形来表示数字2等。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和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反应的最小刺激量。只有超过绝对阈限的刺激,人们才能感觉到它的作用,没有达到绝对感觉阈限的刺激物,都不能引起感觉。如电视广告的持续时间若少于3秒,就不会引起消费者的视觉感受。对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刺激量的觉察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2)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被察觉出来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例如,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降百分之一二时,消费者可能毫无察觉,但如果调整幅度超过10%,就会立即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消费者的警觉。人们察觉最小差别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2.利用感觉阈限理论进行营销策略
对于商品的认识和评价,消费者首先相信自己对商品的感觉。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向消费者发出的刺激信号受到消费者感觉阈限的影响。比如,商品提价应控制在消费者感觉阈限之内,使消费者不能察觉,反之降价就应该超出消费者的感觉阈限。
案例:“宝洁公司”
宝洁公司从1898年到1998年对“象牙牌”肥皂的包装做了19次改变,每次改变的差异很微小,变动幅度保持在消费者的差别阈限范围内,从未对市场销售造成不良影响。但当人们把1898年和1998年的肥皂包装作比较时,发现其规格差异惊人。



实战演练:小组在10分钟时间内完成下面任务
1、选组长
2、取组名
3、口号
每个小组组长上台发言,控制在2分钟内完成
1.介绍组员和自己
2.说明组名的含义
3.口号的寓意
评分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
教学做一体
40分钟



实例教学:现场收集三种类别的不同商品,如手机、茶杯、纸巾等,提问:
(1)你看到什么?
3.对比性
对比性是指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比如把灰色的图形放在白色背景中会显得暗些,而放在黑色背景中会显得亮。因此,在广告设计或商品陈列中,亮中取暗、淡中有浓、静中有动等手法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的注意。
4.联觉性
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人体各感觉器官的感受性不是彼此隔绝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一种感觉器官接受刺激产生感觉后,会对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性产生影响。如消费者在优雅柔和的音乐声中对色泽的视觉感受力会明显提高;在餐厅看到赏心悦目的菜肴味觉感受增强等。
品尝到:滋味(食物的味道,如酸、甜、苦、辣、咸等)
皮肤—触觉
感受到:商品的硬度、温度、适度、弹性、柔软性、平滑度及厚重感等
(二)感觉的特征
1.感受性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主观感受能力。心理学用“感觉阈限”来衡量感受性的强弱。人们把能够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称为感觉阈限。它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3、感觉是消费者引发某种情绪的通道
感觉是引发消费者的情绪、情感的重要途径,而情绪、情感又是购买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感觉在整个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由于外界刺激物持续作用于人体感受器官而使其感受性逐渐下降的现象。适应是一种普遍的感觉现象,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居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这个道理。适应性引起感受性的降低,对增强刺激效应、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是不利的。要使消费者保持对刺激物较强的感受性,可以通过调整刺激物的作用时间或经常变换刺激物的表现形式来达到目的。例如,采用间隔时间播放同一内容的广告;不断变换商品的包装、款式或色调等。
(三)感觉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1.让消费者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感觉是消费者认识商品的基础。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如果对商品或购物场景等没有感觉,就无法进行其他心理活动,也就不可能全面了解商品,更谈不上购买。
不管是生产商,还是销售商,都要想办法让消费者获取良好的各种感觉,产生美好的情绪体验。不同类型消费者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要求是不同的,商家应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感觉要求,在产品设计、商品陈列、商场布置等,让消费者获得良好的感觉。比如,在产品设计时,儿童喜欢款式卡通、色泽明亮,老人希望款式简洁、色彩柔和。又比如,商家通常利用灯光、音响、色彩、气味、温度等,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给消费者带了美好的第一感觉。
个别属性
主观反应
眼—视觉
看到:商品的颜色、形状(款式)、大小(规格)、包装、品牌、价格;商场布局、商品陈列、销售人员精神面貌等
不同消费者对同一商品的感觉不尽相同
耳—听觉
听到:声音(背景音乐、产品发出的声音、销售人员的语气语调等)
鼻—嗅觉
闻到:气味(产品的气味、空气的气味、销售人员身体的气味等)
舌—味觉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人类最低级的认知水平,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通过感觉,消费者获取进一步认识商品的信息,形成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从而形成对商品属性全面正确的认识。对消费对象没有感觉,一切高级的心理活动无从实现,消费行为也就无从谈起。
表1消费者感觉的概念
感觉器官
(2)你最先注意到的是哪一款?
(3)你联想到什么?
(4)你最喜欢哪一款?
(5)如果购买,你会选择买哪一款?
一、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
1、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研究重点;
2、认识过程有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
二、感觉
(一)概念: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
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
1、良好的第一印象
2、利用感觉阈限进行营销策略
3、情绪的通道
本节小结及作业布置
教学
小结
掌握感觉的概念与基本特征,以及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作业
布置
1、实地考察某家商店(如花店、水果店、书店、蛋糕店、咖啡店、服装店、超市、售楼中心、汽车4S店等),说说你的感觉。
2、考察某类商品,说说第一感觉
教学主要内容:
客观事物:商品、销售人员、商家、购物环境等
主观反应:不同消费者对同一客观事物反应不尽相同
课堂小思考:分享你第一次见到你某位室友或老师的感觉?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二)基本特征
1、感受性
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相对感觉阈限
韦伯定律
2、适应性
3、对比性
4、联觉性
40分钟



三、感觉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应用
一、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
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指消费者通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机制对商品的外部信息加以接受、整理、加工、储存的综合反映过程。认识过程是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的起点和第一阶段,也是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心理基础。
二、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主观反映。消费者对商品的感觉是指消费者借助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对商品的个别属性,如颜色、形状、大小、款式、声音、气味、味道、温度等,通过神经系统传递至大脑,从而形成对商品的反映。不同消费者对同一商品的个别属性反映可能是不同的。见表1。
美国一家食品公司生产的牛奶巧克力,在23年内其重量作过14次调整,但由于重量的每次变动都在人们的差别阈限范围内,故均未引起消费者的察觉。
虽然市场上流行21盎司的罐头,坎贝尔公司推出20.75盎司容量的罐头包装,理由是消费者不会察觉到两者的差别。
Bohemi啤酒公司将每瓶啤酒的容量从12盎司减少到11盎司,节约下来是钱用于增加广告促销,销量反而增加了将近1倍。
韦伯定律(Weber's Law)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是第一位系统研究感觉阈限的人,他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即差别阈限与原刺激物强度的比值是常数,原刺激物强度越高,则差别阈限也越高。
K=△I /I
式中K:比例常数,也称韦伯常数;
I: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
△I: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变化量
这一定律揭示了一种可能性,如果事先知道K与S的值,便可预测处在原有刺激值上需要多大的变化才能被人们所觉察。实验表明,珠宝商品的K值为0.2,如果原价S为3000元,则降价需超过600元才会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
4、掌握感觉的基本特征
5、理解感觉阈限概念
6、掌握感觉在营销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市场营销思维;
2、掌握感觉在市场营销领域的灵活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感觉概念
2、感觉特征
3、感觉阈限概念
难点:
感觉在营销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案例分析实例教学教学做一体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环节要点、时间分配等)
章节或项目名称
第二章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
第一节感觉
授课类型
授课进度
班级
地点
周次
星期
节次
理论
符合
3.18
营销1421班
教5504
3
3
1234
营销1422班
教5503
3
4
1234
营销1423班
教5502
3
5
123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消费者心理过程概念
2、掌握认识过程感念
3、掌握感觉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