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彩塑》教案
第5课 彩塑-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5课彩塑-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彩塑的历史、特点和制作过程。
2.学习彩塑的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美术综合素质。
3.了解彩塑的发展与传承,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爱护。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彩塑的历史和特点。
2.彩塑的制作过程及技巧。
2.2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熟练掌握彩塑的制作技巧。
2.如何通过彩塑的制作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美术综合素质。
3. 教学过程3.1 准备工作1.教师提前准备好彩塑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确保教室能够供学生进行彩塑制作的操作。
3.2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彩塑的历史和特点,并介绍不同地区彩塑的特色。
2.向学生介绍彩塑的基本元素,如线条、造型、色彩等。
3.3 讲解制作步骤1.教师向学生讲解彩塑的制作步骤,包括造型、涂色、修整等。
2.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与学生沟通,让学生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意义。
3.4 示范制作1.教师进行彩塑制作的示范,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2.按照步骤进行制作演示,并向学生展示示范的成品。
3.5 学生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彩塑的制作,注意合理分配在每个人的工作任务。
2.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指导和纠正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3.6 课堂展示1.学生制作完成后,进行课堂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并评价。
2.教师可以在展示的同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4. 作业要求1.学生根据所学彩塑制作过程,完成一件自己设计的彩塑作品。
2.作品要求创意新颖,色彩和谐,造型生动,工艺精美。
5. 总结反思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彩塑的历史和特点,掌握彩塑的制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美术综合素质,也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爱护。
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
配套K122017秋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彩塑》教案 新人教版

《彩塑》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彩塑在历史时期中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
着重介绍敦煌、晋祠及“泥人张”的典型作品。
教具准备:课本、录象带、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彩塑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称彩塑。
2.彩塑的分类:由摆放位置与使用范围可分四类,即:石窟彩塑、庙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
3.典型彩塑作品介绍(1)敦煌石窟彩塑:敦煌包括莫高窟(千佛洞),西千佛洞和榆林窟。
有时也将其中最大的莫高窟称为敦煌石窟。
敦煌,远在二千一百年前的汉武帝时代,就是我国与西域往来的门户,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印度佛教经过这里传入中国,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也经过这里。
敦煌境内有两座山,两山之间有一小片绿州。
据唐代记载,前秦建元二年,有位名叫乐撙的和尚,经过长途跋涉看到这一小片绿州,正当他疲乏又无处投宿之时,只见对面的三危山出现了奇景:山峰发出灿烂金光,如千佛之状,乐撙和尚立即感到这是块圣地,便顶礼膜拜,并立誓在此造窟,凿石供佛,遂成为莫高窟的创始人。
敦煌莫高窟壁画最多、最长,在492个洞窟中,计有壁画125000多平方米,如果这些壁画全部展开延伸,长度可达25公里。
另有彩塑2400余身,其艺术精品之多,名列我国石窟首位。
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我国数千年雕塑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和融汇了外来艺术,从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彩塑艺术。
现存的2000多身彩塑,无不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古代工匠们以纯熟的技巧、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泥塑和彩绘巧妙地结合起来,塑造了许多造型优美、神态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我国的雕塑艺术和继承民族艺术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彩塑》详案范文

《彩塑》详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民间彩塑的艺术特征及历史各阶段的代表作品,掌握彩塑制作的要诀,能运用“三分塑,七分彩”的表现方法,设计并制作造型夸张,色彩艳丽的彩塑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学习、练习,掌握彩塑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提升自己的修养情趣以及热爱传统民间艺术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民间彩塑的造型特点和色彩特征,掌握彩塑的色彩运用要求和上色的过程并创作彩塑作品。
【难点】能够将制作彩塑的要诀“三分塑,七分彩”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并运用色彩知识结合民间彩塑色彩运用特点进行彩塑的创作。
三、教学方法引导提问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四、教学准备课件、彩塑作品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一起观看一段以弘扬中国传统美德为题材的广告片,《梦娃》。
视频看完了,广告里出现的人物是用什么形式展现的呢?生:视频里是彩塑的形式。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了来这样一件彩塑作品,你们觉得老师手里的彩塑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生:是由泥巴制成的。
师:是的,这种涂上鲜艳色彩的泥塑作品,我们称之为彩塑。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彩塑》这节课吧!(板书:彩塑)(二)新授1.彩塑的四大表现类型师: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很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彩塑作品。
下面跟随历史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到前秦的敦煌莫高窟,请观察老师大屏幕上展示的图片,想一想这里面展示的是什么题材的彩塑呢?它又建造在什么环境之下呢?生:《敦煌莫高窟彩塑》是以佛教内容为题材,在石窟中塑造。
师:回答的非常好,莫高窟的彩塑属于石窟彩塑,以人物神态造型逼真而著称。
其实,彩塑的类型除了石窟彩塑,还有庙宇彩塑。
接下来,我们带着刚才的两个问题,来到辽代的华严寺,仔细观察接下来的这幅《辽代华严寺彩塑》,看看有什么发现?生:《辽代华严寺彩塑》也是以佛教内容为题材,在寺庙中塑造。
人教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彩塑》教学设计

《彩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程教学属于艺术课程教学的范畴,人文性和综合性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
本课程教学围绕彩塑这一艺术主题展开。
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对彩塑作较为系统的介绍。
本课将以彩塑图片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教书的引导讲解为辅,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彩塑的发展及其独特的地位。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彩塑艺术的特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古今优秀的彩塑作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制作彩塑作品的基本方法,了解一般的制作过程。
在创作中体会彩塑作品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彩塑作品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和丰富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和民间艺术,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彩塑的基本分类和基本技法。
难点:利用所学彩塑的基本方法,创作出体现中学生风貌的彩塑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等。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通过赏析江苏无锡的“惠山泥天”和天津“泥人张”等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彩塑作品的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
启发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同时,感受到民间艺术家们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们提高审美素养。
师:你们见过“泥人张”的作品吗?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彩塑作品?导出课题:《彩塑》。
二、课堂发展欣赏彩塑作品“泥人张”、“惠山泥人”图片。
1、什么是彩塑: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和而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称“彩塑”。
2、彩塑的分类:(1)石窟彩塑图片:敦煌莫高窟。
(2)庙宇彩塑:辽代华严寺彩塑、山西平遥双林寺千佛殿彩塑。
(3)陵墓彩塑。
(4)民俗彩塑:天津“泥人张”、江苏“惠山泥人”。
3、彩塑的特点:(1)造型特点:概括、简练质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5课 彩塑》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5课彩塑》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主题为“情趣浓郁能工巧匠”《第5课彩塑》。
本课程重点介绍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通过学习彩塑的艺术特点,旨在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
2.通过学习彩塑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对艺术的鉴赏力。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彩塑在历史时期中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难点:重点介绍敦煌、晋祠及“泥人张”的典型作品。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彩塑艺术可能缺乏深入了解,对于中国古代彩塑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等知识了解较少。
同时,学生审美能力不够成熟,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本课程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例,结合多媒体资料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彩塑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前几节课中学习了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你们对雕塑有什么了解呢?学生:雕塑是一种以立体形式表现艺术的形式,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可以表达人物形象、动物形象等。
教师:非常好!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与雕塑有关的艺术形式——彩塑。
你们对彩塑有什么了解吗?学生:彩塑是在雕塑的基础上运用彩色材料进行装饰,使作品更加生动、华丽。
教师:很好!那么,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Step 2: 彩塑的历史发展教师:彩塑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丰富的发展。
请看这些图片(展示敦煌、晋祠、泥人等典型作品),请你们观察并描述一下它们的特点。
学生:敦煌彩塑以其精美的雕刻和丰富的色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晋祠彩塑的造型雄浑大气,雕刻精细;“泥人张”的作品栩栩如生,根据真实人物塑造出来的泥人非常传神。
最新【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彩塑》教案【名校精品】资料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彩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程教学属于艺术课程教学的范畴,人文性和综合性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
本课程教学围绕彩塑这一艺术主题展开。
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对彩塑作较为系统的介绍。
本课将以彩塑图片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教书的引导讲解为辅,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彩塑的发展及其独特的地位。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彩塑艺术的特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古今优秀的彩塑作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制作彩塑作品的基本方法,了解一般的制作过程。
在创作中体会彩塑作品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彩塑作品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和丰富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和民间艺术,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彩塑的基本分类和基本技法。
难点:利用所学彩塑的基本方法,创作出体现中学生风貌的彩塑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等。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通过赏析江苏无锡的“惠山泥天”和天津“泥人张”等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彩塑作品的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
启发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同时,感受到民间艺术家们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们提高审美素养。
师:你们见过“泥人张”的作品吗?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彩塑作品?导出课题:《彩塑》。
二、课堂发展欣赏彩塑作品“泥人张”、“惠山泥人”图片。
1、什么是彩塑: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和而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称“彩塑”。
2、彩塑的分类:(1)石窟彩塑图片:敦煌莫高窟。
(2)庙宇彩塑:辽代华严寺彩塑、山西平遥双林寺千佛殿彩塑。
(3)陵墓彩塑。
(4)民俗彩塑:天津“泥人张”、江苏“惠山泥人”。
人教版初三美术上册《13、彩塑》公开课教学设计

《13、彩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在历史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介绍敦煌、晋祠及“泥人张”的典型作品教学难点:彩塑在历史时期中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
教学分析:学生对彩塑艺术的理解淡薄。
德育三分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出示课题,开始使用课件)1.什么是彩塑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称彩塑。
2.彩塑的分类:由摆放位置与使用范围可分四类,即:石窟彩塑、庙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
3.典型彩塑作品介绍(1)敦煌石窟彩塑:敦煌包括莫高窟(千佛洞),西千佛洞和榆林窟。
敦煌莫高窟壁画最多、最长,在492个洞窟中,计有壁画125000多平方米,如果这些壁画全部展开延伸,长度可达25公里。
另有彩塑2400余身,其艺术精品之多,名列我国石窟首位。
现存的2000多身彩塑,无不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教材中介绍的《迦叶、菩萨、力士像》和《供养萨》,以佛教内容为题材,其严谨的人体比例、逼真的神情、动人的体态,无一不说明是盛唐时期彩塑的精品。
(2)辽代华严寺彩塑的主要特点辽代彩塑的塑造手法明显继承了唐代彩塑造型的严谨写实,又在具体、精细、繁密中增添了婉丽的风韵。
(3)宋代彩塑的主要艺术特征以真人为依据,真实自然,具备凡人气质,缩短了人与神的距离。
《侍女像》进一步体现了人神统一的风格。
这是晋祠圣母殿中十身侍女像之一.(4)明代彩塑在山西平遥双林寺千佛殿四周的墙面上,有成百上千的壁塑,是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结合而成的。
课本中的《童子参观音》即是其墙壁上的一组雕像,风格独特,形象生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是该寺彩塑的精华。
观音,是佛教中的菩萨之一,佛经中称其能解救苦难众生。
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彩塑》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彩塑》教学设计(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幼儿资料、教案大全、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笔记、说课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nes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children’s materials, lesson plans, case analysis, teaching reflection, education notes, lecture not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彩塑》教学设计《彩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彩塑的艺术特征,体会彩塑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彩塑》教案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彩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彩塑在历史时期中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
着重介绍敦煌、晋祠及“泥人张”的典型作品。
教具准备:课本、录象带、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是彩塑
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称彩塑。
2.彩塑的分类:
由摆放位置与使用范围可分四类,即:石窟彩塑、庙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
3.典型彩塑作品介绍
(1)敦煌石窟彩塑:
敦煌包括莫高窟(千佛洞),西千佛洞和榆林窟。
有时也将其中最大的莫高窟称为敦煌石窟。
敦煌,远在二千一百年前的汉武帝时代,就是我国与西域往来的门户,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印度佛教经过这里传入,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也经过这里。
敦煌境内有两座山,两山之间有一小片绿州。
据唐代记载,前秦建元二年,有位名叫乐撙的和尚,经过长途跋涉看到这一小片绿州,正当他疲乏又无处投宿之时,只见对面的三危山出现了奇景:山峰发出灿烂金光,如千佛之状,乐撙和尚立即感到这是块圣地,便顶礼膜拜,并立誓在此造窟,凿石供佛,遂成为莫高窟的创始人。
敦煌莫高窟壁画最多、最长,在492个洞窟中,计有壁画125000多平方米,如果这些壁画全部展开延伸,长度可达25公里。
另有彩塑2400余身,其艺术精品之多,名列我国石窟首位。
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我国数千年雕塑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和融汇了外来艺术,从而发展起来的具有风格和气派的彩塑艺术。
现存的2000多身彩塑,无不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古代工匠们以纯熟的技巧、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泥塑和彩绘巧妙地结合起来,塑造了许多造型优美、神态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我国的雕塑艺术和继承民族艺术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辽代华严寺彩塑的主要特点
辽代彩塑的塑造手法明显继承了唐代彩塑造型的严谨写实,又在具体、精细、繁密中增添了婉丽的风韵。
(3)宋代彩塑的主要艺术特征
以真人为依据,真实自然,具备凡人气质,缩短了人与神的距离。
《侍女像》进一步体现了人神统一的风格。
这是晋祠圣母殿中十身侍女像之一。
殿内共有43尊泥塑彩绘人像,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姿态自然,尤其是侍女像塑造得更好。
这些侍女像的身材比较适度,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
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
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
在技巧上,工匠们相当准确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这些塑像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明代彩塑
在山西平遥双林寺千佛殿四周的墙面上,有成百上千的壁塑,是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结合而成的。
课本中的《童子参观音》即是其墙壁上的一组雕像,风格独特,形象生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是该寺彩塑的精华。
(5)清末“泥人张”的彩塑
“泥人张”的彩塑艺术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将雕塑艺术功能重新开发,一改古代雕塑服务于陵墓和梵宇庙观的宗旨,转向对现实的人世生活的描写,从而扩大了题材范围。
“泥人张”的作品,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关心和对世俗趣味的认同,开拓了一个平民化和世俗化的于是天地,注入了生机勃勃的生俗人情。
“泥人张”的彩塑艺术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彩塑为媒体,充分发挥物质的媒介功能,色彩丰富,刻画细腻,集多种风格技法于一身,其审美趣味也由宫廷艺术与文人艺术的“高雅脱俗”,转化成适应民间喜好的“雅中带俗”,因而其作品具有现实性、世俗性和艺术性。
通过对以上典型作品的欣赏,同学们对各个时期的彩塑有了初步的认识。
从内容题材及表现形式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大家思考、讨论。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