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武术课程教学大纲
校园武术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武术2. 课程类别:体育课程3. 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4. 适用年级:XX年级5. 学时/学分:XX学时/XX学分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武术的基本理论、历史和发展。
- 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和套路。
- 理解武术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
2. 技能目标:- 学会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 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3. 素质目标:-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敢拼搏的品质。
-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质。
三、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 武术基本知识- 武术发展史- 武术流派介绍- 武术文化内涵2. 技术部分:- 基本手型、步型、手法、步法- 套路练习(如:太极拳、长拳、南拳等)- 器械练习(如:剑、枪、棍等)3. 实践部分:- 单人套路练习- 双人对抗练习- 集体操练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武术理论、动作要领等。
2. 演示法: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练习。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比赛法: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武术比赛,提高学生竞技水平。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出勤率、学习态度、课堂纪律等。
2. 技术考核:基本动作、套路、器械等。
3. 实践考核:单人对抗、集体操练等。
4. 平时作业:武术心得、论文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大纲要求且有系统性、权威性的教材。
2. 教具:木人桩、武术器械等。
3. 教学场地:武术馆、体育馆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理论教学,了解武术基本知识。
2. 第二阶段:技术教学,学习基本手型、步型、手法、步法。
3. 第三阶段:套路教学,学习单人套路和集体操练。
4. 第四阶段:对抗教学,进行单人对抗和集体对抗练习。
5. 第五阶段:总结考核,组织学生参加比赛。
八、课程特色1. 注重武术文化与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 结合实际,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小学武术教学大纲模板

---小学武术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和技能,了解武术的基本理论。
3.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理论:-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分类与特点- 武术的基本功与步法2. 武术基本动作:- 基本拳法、掌法、腿法- 基本套路练习- 基本对练动作3. 武术器械:- 常用器械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器械套路练习4. 武术保健操:- 适合小学生的武术保健操三、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学期:- 武术基本理论介绍- 基本拳法、掌法、腿法学习- 基本套路练习2. 第二学期:- 基本对练动作学习- 武术器械使用方法与技巧- 器械套路练习- 武术保健操学习3. 第三学期:- 提高基本动作的熟练度和技巧- 加强对练和器械练习- 组织武术表演和比赛四、教学方法1. 讲解示范法:教师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2. 分步练习法:将动作分解成几个步骤,逐一进行练习。
3. 对练法:两人一组,互相练习动作,提高协调性和配合能力。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武术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出勤率:考核学生出勤情况。
2. 技术水平:考核学生对武术动作的掌握程度。
3. 学习态度:考核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 综合素质:考核学生在武术学习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精神等。
六、教学资源1. 武术教材2. 武术器材(拳套、器械等)3. 教学场地4. 多媒体教学设备---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模板,具体的教学大纲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年龄和基础等因素进行定制。
少儿武术课程教学大纲

少儿武术课程教学大纲少儿武术课程教学大纲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道德观念。
因此,少儿武术课程的教学大纲应该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计划,旨在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
第一部分:入门基础在少儿武术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入门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动作的学习和体能的培养。
通过学习基本动作,孩子们可以掌握武术的基本技巧,例如站立、行走、跳跃、转身等。
同时,通过体能的培养,孩子们可以增强肌肉力量、灵活性和耐力,为后续的技巧训练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是少儿武术课程的核心内容。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将学习各种武术技术,如拳法、腿法、器械等。
通过系统的训练,孩子们可以逐步提高技术水平,掌握更加复杂的动作和技巧。
同时,技术训练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反应能力和协调性,提高他们的身体控制能力。
第三部分:套路演练套路演练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少儿武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套路,孩子们可以将技术运用到实战中,并且在演练中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
在套路演练中,孩子们需要掌握套路的动作和节奏,并且能够将其表演出来。
同时,套路演练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艺术修养,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第四部分:实战应用实战应用是少儿武术课程的最终目标之一。
通过实战应用的训练,孩子们可以将所学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的战斗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实战应用的训练中,孩子们需要学习攻防技巧、应对策略和战术思维等。
同时,实战应用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决策能力。
第五部分:道德教育在少儿武术课程的教学大纲中,道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武术的学习和实践,孩子们可以培养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团结协作和勇敢无畏的品质。
同时,武术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坚持不懈、自律自强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通过道德教育,孩子们可以在武术的实践中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武术拳术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武术拳术2. 课程类别:体育类/武术类3. 课程代码:4.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武术、相关体育专业等5. 学时/学分:总学时/周学时/学分6.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7. 授课时间:具体授课时间安排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武术拳术的基本理论、历史与发展。
- 了解不同拳术流派的特点及技法。
- 熟悉武术拳术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2. 技能目标:- 掌握武术拳术的基本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 能够熟练地进行拳术套路演练。
- 具备一定的武术教学和指导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勇敢、坚毅、果断的品质。
-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 武术拳术的基本理论。
- 武术拳术的历史与发展。
- 不同拳术流派的特点及技法。
- 武术拳术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2. 实践部分:- 武术拳术的基本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 拳术套路演练。
- 武术拳术的技击训练。
- 武术拳术的表演与展示。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周:武术拳术基本理论及历史发展。
2. 第5-8周:拳术流派特点及技法介绍。
3. 第9-12周:武术拳术基本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4. 第13-16周:拳术套路演练。
5. 第17-20周:武术拳术技击训练。
6. 第21-24周:武术拳术表演与展示。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武术拳术的基本理论、技法及练习方法。
2. 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动作要领。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比赛法:组织学生参加武术拳术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六、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书面考试,占总成绩的30%。
2. 实践考核:拳术套路演练,占总成绩的40%。
3. 技击考核:技击训练成果展示,占总成绩的20%。
4. 出勤与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10%。
七、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武术拳术教程》2. 参考书目:- 《中国武术史》- 《武术拳术技法》- 《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八、教学资源1. 武术拳术教学场地及器材。
武术技能完整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名称武术技能训练二、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三、适用专业(如:体育教育、健身指导、武术表演等)四、教学目标1. 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教学方法。
2. 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水平,包括拳法、腿法、摔法、拿法等。
3.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
4.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身能力。
5. 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五、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理论-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分类与特点- 武术的基本功(桩功、步功、身法、眼法等)- 武术的养生与保健2. 武术技术- 拳法(如:长拳、南拳、太极拳等)- 腿法(如:弓步、马步、猴步等)- 摔法(如:滚法、扫法、摔法等)- 拿法(如:抱法、拿法、挤法等)- 器械(如:剑、刀、枪、棍等)3. 武术套路- 套路动作的分解与组合- 套路的演练与比赛4. 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竞赛规则解读- 裁判法掌握5. 武术教学与训练方法- 教学组织与实施- 训练方法与手段- 安全教育与防护六、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第1-4周:武术基本理论、基本功训练第5-8周:拳法训练第9-12周:腿法训练第13-16周:摔法与拿法训练第17-20周:器械训练第21-24周:套路训练第25-28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学习第29-32周:综合训练与考核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武术理论、技术要领。
2. 示范法:展示武术动作,让学生模仿。
3. 演练法:让学生进行动作的练习与演练。
4. 实战法:模拟实战场景,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5. 互动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八、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考察学生对武术基本理论、技术和规则的掌握程度。
2. 技术考核:考察学生的武术技能水平,包括拳法、腿法、摔法、拿法等。
3. 套路考核:考察学生的套路演练水平。
4. 实战考核:考察学生的实战能力。
九、教材与教具1. 教材:《武术教程》、《武术套路》、《武术竞赛规则》等。
小学武术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武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年级武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对象】小学1年级
【实践学时】15学时【理论学时】5 学时
【开课部门】学校体育组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本课程是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体育必修课,共24学时。
其中技术课15学时,理论课5学时。
通过本课程技术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武术查拳基本技术方法,完成查拳一弹腿的学习。
通过理论课讲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武术、什么是武德。
使学生学会武礼操作,从中获得用武德思想约束自身行为的能力。
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自信心和责任感,初步具有自我防身自卫的意识。
二、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武术理论课
教学内容:武德基本要求以及武礼的操作规范。
武术概念、范畴教学
武术的分类
传统武术(太极拳、少林拳名称、特点)介绍
兵器介绍(刀、枪、剑、棍)
基本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武德的基本要求、分类,学会武礼的操作,区别跆拳道、拳击等外来武术;初步掌握少林拳、太极拳拳、刀、枪、剑、棍的名称及特点。
第二单元武术技术课
教学内容:基本手型:拳、掌、勾
基本手法:冲拳、砸拳
基本步型:弓步
基本步法:上步
基本腿法:弹腿。
小学武术教学大纲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起源,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 培养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套路,提高身体素质和自卫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指。
2. 武术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歇步、仆步。
3. 武术基本套路:少年拳、长拳、太极拳等。
4. 武术基本动作:冲拳、推掌、踢腿、跳跃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起源,让学生了解武术在我国的历史地位。
(2)展示武术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基本手型(1)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2)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习基本步型(1)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2)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学习基本套路(1)教师讲解套路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模仿。
(2)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学习基本动作(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模仿。
(2)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练习组合动作(1)教师示范组合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2)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评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动作规范性和熟练程度。
3. 评价学生在课堂小结中的分享内容。
五、教学资源1. 武术教材、武术光盘、武术器材。
2. 互联网资源,如武术教学网站、武术教学视频等。
六、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安全,避免学生受伤。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小学武术教学大纲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步型、手法和器械使用;(3)熟悉武术的基本套路和比赛规则。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进行武术基本动作的练习;(2)具备一定的武术实战能力;(3)学会运用武术进行自卫和健身。
3. 情感目标:(1)培养对武术的热爱和兴趣;(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基础知识2. 武术基本动作3. 武术步型与手法4. 武术器械使用5. 武术套路练习6. 武术比赛规则三、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武术基础知识、武术基本动作2. 第二周:武术步型与手法、武术器械使用3. 第三周:武术套路练习4. 第四周:武术比赛规则、实战训练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武术基础知识、动作要领、比赛规则等;2. 示范法: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练习;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武术比赛,提高实战能力;5. 创新法:鼓励学生进行武术动作的创新和编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介绍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 基本动作教学(1)讲解武术基本动作的名称、要领和注意事项;(2)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练习;(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3. 步型与手法教学(1)讲解武术步型与手法的名称、要领和注意事项;(2)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练习;(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4. 器械使用教学(1)讲解武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教师示范器械动作,学生模仿练习;(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5. 套路练习(1)讲解武术套路的名称、动作顺序和注意事项;(2)教师示范套路,学生模仿练习;(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6. 比赛规则教学(1)讲解武术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2)组织学生进行武术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武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对象】小学1年级
【实践学时】15学时【理论学时】5 学时
【开课部门】学校体育组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本课程是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体育必修课,共24学时。
其中技术课15学时,理论课5学时。
通过本课程技术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武术查拳基本技术方法,完成查拳一弹腿的学习。
通过理论课讲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武术、什么是武德。
使学生学会武礼操作,从中获得用武德思想约束自身行为的能力。
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自信心和责任感,初步具有自我防身自卫的意识。
二、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武术理论课
教学内容:武德基本要求以及武礼的操作规范。
武术概念、范畴教学
武术的分类
传统武术(太极拳、少林拳名称、特点)介绍
兵器介绍(刀、枪、剑、棍)
基本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武德的基本要求、分类,学会武礼的操作,区别跆拳道、拳击等外来武术;初步掌握少林拳、太极拳拳、刀、枪、剑、棍的名称及特点。
第二单元武术技术课
教学内容:基本手型:拳、掌、勾
基本手法:冲拳、砸拳
基本步型:弓步
基本步法:上步
基本腿法:弹腿
查拳一路弹腿
动作名称: 预备式 1、并步对拳
2.双挑掌抱拳
3.马步抱拳
4.弓步双冲拳
5.弓步右冲拳
6.弹腿冲拳
7.弓步连环冲拳
8.弹腿冲拳 9.弓步连环冲拳
10.上步盖拳 11.提膝穿拳
12.弓步双冲拳 13.收势(并步抱拳)基本要求:掌握查拳动作的主要方法,强调动作规格。
三、第一学期学时分配
学期教学内容学时
理论讲授:武术礼德、武礼
一技术教学:查拳基本方法
查拳初级套路
技术考核:1
4 10
1
合计16
四.第一学期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方法
(一)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考核类型考核方式占总成绩比例学习态度考查点名10%
理论知识考试达标10%
套路技术考试技评80% (二)第一学期成绩评定方法
1.学习态度考核(10%)
具体方法: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以点名确认出勤为标准。
2.理论知识考核(10%)
具体方法:1、正确武术行礼方式:抱拳礼占5%
2、武术小知识问答占10%
3.套路技术考核(70%)
基本内容:查拳一路弹腿
考核标准:
熟练掌握动作的基本技术,动作规范者为优,成绩为86-100;能较熟练掌握动作的基本技术,动作较规范者为良,成绩为76-85;基本掌握动作的基本技术,动作基本规范者为中,成绩为60-75;不能完整的完成基本技术,动作不规范者为差,成绩为59分一
霍营小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