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作马铃薯在磷富集农田上肥料高效利用

合集下载

马铃薯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

马铃薯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

马铃薯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周玉红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一、试验点概况东乡族自治县最高海拔2664m 、最低海拔1736m ,平均海拔2199.5m 。

东乡族自治县属温带半干旱气候。

气候干燥,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无霜期年平均138d ,年均气温6.4℃,降水量在350mm 左右,年蒸发量高达1387mm ,日照时数2500小时以上。

试验点位于东乡县坪庄乡结构村,土壤为中壤质黑垆土,试验点土壤理化数据:pH 值8.64、有机质11.2g/kg 、全氮0.59g/kg 、有效磷4.8mg/kg 、速效钾127mg/kg 。

二、试验材料1、试验作物:马铃薯,品种为青薯9号,播种量为150kg/667m 2,播种前草木灰拌种,种植密度4000株/667m 2。

2、试验肥料氮肥为尿素(46%),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生产;磷肥为普通过磷酸钙(12%),甘肃白银虎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钾肥为硫酸钾镁(24%),青海中航资源有限公司生产。

三、试验方法1、试验方案配方施肥采用的肥料配方数据为:N13.8kg/667m 2,P 2O 58.4kg/667m 2,K 2O12kg/667m 2。

各处理的氮磷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施入土壤,后期不再追肥。

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0m 2(5m*6m )。

2、样品采集土壤样品:播种前取0~20cm 混合土样,每个试验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采集一个混合样即可,同时填写采样标签。

植株样品:马铃薯样品包括块茎、茎叶等部分,每区采样点不应少于10个(每点至少1株)。

3、分析测试土壤分析项目:pH 、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

植株、籽粒分别进行分析,分析项目:全氮、全磷、全钾。

植物测试:硫酸—过氧化氢消煮,全氮采用蒸馏滴定法测定;全磷采用钒钼黄比色法测定;全钾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

4、田间管理马铃薯大田种植,播种前马铃薯用草木灰拌种,用人工穴播的方式播种,行距60cm ,株距27.8cm ,亩保苗4000株/667m 2。

《滴灌施肥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随笔

《滴灌施肥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随笔

《滴灌施肥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读书记录目录一、前言 (2)1.1 书籍简介 (4)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5)二、滴灌施肥技术原理 (6)2.1 滴灌施肥技术的定义 (7)2.2 滴灌施肥技术的特点 (8)2.3 滴灌施肥技术的优势 (9)三、马铃薯滴灌施肥技术 (10)3.1 马铃薯的生长周期与需水规律 (12)3.2 马铃薯滴灌施肥制度的设计 (14)3.3 马铃薯滴灌施肥技术的实施要点 (15)四、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理论 (16)4.1 水分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18)4.2 肥料对马铃薯生长的作用 (19)4.3 水肥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 (21)五、滴灌施肥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实践 (22)5.1 实验设计与方法 (2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5.3 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25)六、结论与展望 (27)6.1 研究成果总结 (28)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29)6.3 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展望 (30)一、前言在阅读《滴灌施肥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内容之丰富与实用,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马铃薯种植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次知识的盛宴。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铃薯的种植技术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特别是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如何高效利用水资源,结合施肥技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我认真研读此书,并将自己的读书记录整理成文,以此记录下我的学习过程与心得感悟。

阅读本书之前,我对马铃薯的种植技术,尤其是滴灌施肥和高效水肥利用方面的知识仅限于一些浅显的了解。

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水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土壤学、植物生理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我对本书作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深感佩服,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不仅为马铃薯种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高养分富集植物凤眼莲的农田利用研究

高养分富集植物凤眼莲的农田利用研究

高养分富集植物凤眼莲的农田利用研究盛婧;陈留根;朱普平;周炜;薛新红【期刊名称】《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年(卷),期】2010(018)001【摘要】研究不同凤眼莲施用量条件下土壤养分变化以及小麦生长情况的结果表明:当凤眼莲施用量低于8.1 kg·m~(-2), 小麦出苗数不受影响; 但当凤眼莲施用量超过8.1 kg·m~(-2)时, 小麦出苗率显著降低.凤眼莲施用量为13.5 kg·m~(-2)时, 尽管小麦出苗率显著降低, 但由于具有较多的分蘖数和较高的每穗粒数, 小麦最终产量与常规单施化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凤眼莲施用处理的土壤速效氮苗期差异显著, 但分蘖期后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而速效磷和速效钾总体表现为随凤眼莲施用量增加而升高.此外, 凤眼莲施用还可促进小麦茎秆对N、P、K的吸收和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增加.由此可见, 凤眼莲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农田有机肥料, 其施用量以10.8~13.5 kg·m~(-2)为宜, 施用后土壤N、P、K、有机质含量较高, 且对产量影响不大, 当季还可节约施用化学N 141.75 kg·hm~(-2)、P 36~45 kg·hm~(-2), K 可免施.【总页数】4页(P46-49)【作者】盛婧;陈留根;朱普平;周炜;薛新红【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1【相关文献】1.冬作马铃薯在磷富集农田上肥料高效利用研究 [J], 时文建;刘庆银;罗如彪2.农田养分流失及水生植物吸收再利用研究进展 [J], 盛婧;王子臣;朱普平;陈留根;郑建初3.水葫芦富集水体养分及其农田施用研究 [J], 盛婧;郑建初;陈留根;朱普平;薛新红4.磺胺嘧啶对凤眼莲叶绿素和抗氧化酶的影响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富集特征 [J], 梅林林;李霄汉;连翰伟5.论农田土壤养分的跨区域富集 [J], 刘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衡施肥与常规施肥对冬作马铃薯肥效的比较

平衡施肥与常规施肥对冬作马铃薯肥效的比较

平衡施肥与常规施肥对冬作马铃薯肥效的比较张新明;伍尤国;徐鹏举;官利兰;陈洪;曹先维【期刊名称】《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00)004【摘要】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平衡施肥和常规施肥及相应的缺肥试验、氯化钾替代硫酸钾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冬作马铃薯的肥效.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处理对冬作马铃薯的综合效应优于常规施肥处理,主要表现为商品薯产量、经济效益、磷素表观利用率和维生素的质量分数等参数分别比常规处理高4451 kg/hm2、8984元/hm2、33.1%和42.8 mg/kg.用氯化钾替代硫酸钾,产量、经济效益和氮素表观利用率会降低,特别是商品薯产量和氮素表观利用率显著下降(P<0.05).建议在供试条件下选用硫酸钾作为冬作马铃薯的主要钾源效果更好.【总页数】5页(P475-479)【作者】张新明;伍尤国;徐鹏举;官利兰;陈洪;曹先维【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惠东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惠东516300;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1.9【相关文献】1.马铃薯优化施肥与常规施肥肥效对比试验 [J], 罗振华2.广西冬作区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品质比较r与综合评价 [J], 闫海锋;许娟;李韦柳;熊军;邓英毅;韦民政;唐秀桦;覃维治;郑虚3.广西冬作区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品质比较与综合评价 [J], 闫海锋;许娟;李韦柳;熊军;邓英毅;韦民政;唐秀桦;覃维治;郑虚;4.北海冬作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J], 徐观华;陈泉亨;赵秀河5.北海冬作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J], 徐观华;陈泉亨;赵秀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阳江地区冬作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

阳江地区冬作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

阳江地区冬作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作物之一。

在阳江地区,冬作马铃薯种植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在阳江地区冬作马铃薯的栽培管理技术。

1. 土壤准备阳江地区冬作马铃薯的栽培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含水量适宜。

在土地准备方面,首先要去除地表杂草,平整土壤。

然后在土壤表层施入有机肥料并充分混合,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分。

同时,在施肥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施入过量的磷肥和钾肥,以免影响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品种选择根据阳江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质条件,选择适应该地区的马铃薯品种进行栽培。

在品种选择上,要考虑到其适应性、抗病能力和品质特点,以确保优质的产量和质量。

3. 播种在阳江地区,冬作马铃薯的种植时间一般在11月份。

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浸种、喷种、涂种等。

在播种时,应选取块茎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种薯,并在土壤中开掘出种槽,将种薯平均分布在种槽中,然后覆盖土壤,使之与表层土壤接触,保持土壤湿润,并加强覆盖层保温。

4. 灌溉在阳江地区,冬季天气干燥、湿度低,需加强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同时,在灌溉时要注意避免水利用不当造成的土地流失和修复。

5. 施肥在阳江地区冬作马铃薯的栽培中,施肥很关键。

在生长季节中,要适时施入氮、磷、钾等元素,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还要添加发酵菌、微生物菌、生物制剂等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生态平衡。

总之,阳江地区冬作马铃薯的栽培管理技术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气候、土壤和品种等要素,并加强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

只有达到全面管理,才能保证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稳步提高。

高寒地区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高寒地区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高寒地区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作者:李冬梅来源:《乡村科技》 2017年第3期随着国家对新的农作物品种结构指导政策的出台,马铃薯已经从传统的经济农作物上升到了重要的粮食作物。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对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马铃薯属于喜阴喜凉、耐寒耐瘠的农作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

但是,当前我国在马铃薯种植技术和种植产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马铃薯在我国并不属于主要的粮食作物,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主要的粮食作物,所以传统的马铃薯种植仍旧采用粗放型种植管理模式,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出现马铃薯品种单一、抗病性减弱、产量极不稳定等问题,严重阻碍着马铃薯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尽管我国加大了对马铃薯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旧有很大的潜力需要挖掘。

本文重点对高寒地区的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进行分析。

1 高寒地区的主要特点所谓的高寒地区,就是指纬度和海报较高的地区,通常高寒地区的温度普遍较低。

我国的高寒地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黑龙江北部等地区。

由于高寒地区的外界气温偏低,农作物生长时间短,再加上很大一部分农民对农作物的栽培管理以粗放型管理为主,所以高寒地区农作物产量普遍较低。

与此同时,高寒地区的有利气候条件也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高寒地区的日照时间较为充足,太阳辐射量巨大,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为高寒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实际上,我国高寒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就是寒冷,尤其是冬季,不仅寒冷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春季则主要以大风和干旱灾害天气为主。

所以,高寒地区的农作物大都是在夏季和秋季生长。

而且高寒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应具有抗寒性特点。

2 高寒地区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2.1 选种首先,农民应了解种子的来源,还要加强与正规的种子经销部门的合作,确保种子经过多重筛选和检验环节,最终达到马铃薯种子脱毒的标准,为马铃薯高产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冬种马铃薯种植方法

冬种马铃薯种植方法

冬种马铃薯种植方法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作物,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冬季是马铃薯的早期生长期,对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冬种马铃薯种植的方法。

一、选择适宜的地点冬季马铃薯适合在海拔较高且气候较寒冷的地区种植,选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同时,应避免种植在污染严重的地方,以保证马铃薯的品质和安全。

二、整地和施肥在冬季马铃薯种植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整地工作。

应该将土壤翻松、平整,去除杂草和病虫害,清除施肥积累。

在整地后,需要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化肥,以提供马铃薯生长所需的养分。

建议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如鸡粪、牛粪等,同时加入适量的氮、磷、钾等化肥。

但是,应避免在肥料中使用过多的氮肥,以防止马铃薯生长过度。

三、选择适宜的品种对于冬季马铃薯种植来说,选择适宜的品种非常重要。

应该选择生长期适中、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品种。

一般来说,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会更适合冬季种植。

四、进行适时的播种在选好品种后,需要进行适时的播种。

一般来说,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初。

播种时应该注意种子的深度和密度,以及保证土壤的湿度,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五、定期管理在冬季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管理工作。

包括除草、松土、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应及时补充养分和水分,以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马铃薯生长发育后期,应适时进行收获和储存。

六、注意防止病虫害冬季马铃薯种植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要注意预防和防治。

在平时管理中,要注意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病虫害情况较严重,应及时请专业人员进行防治。

不同磷肥利用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磷肥效率的影响

不同磷肥利用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磷肥效率的影响
占我 国耕地面积的 6 7 %。过磷酸钙 、 磷铵 等是我国磷肥 的主 要 品种 , 无论是在北方的石灰性 土壤还是在南 方的酸性 土壤 中, 由于土壤强烈 的固磷作用 , 这 2种磷肥 的当季利用率不足 2 0 %, 因此造成资源 的巨大浪费 。磷肥 的低利 用率不仅造 成 了直接 的经济损失 , 而且对 人们赖 以生存 的环境产生 了不
各试管苗株系 的 P V X 、 P V Y、 P V S 、 P L R V和 P V M病 毒进行 检 测, 不带以上 5种病毒的试管苗即为脱毒试管苗。 5 试管苗扩繁 在超净工作 台上 , 将形成 6~l 0张叶 的马铃 薯脱毒试 管
瓶( 试 管 内接 种 一 段 , 三 角 瓶 中接 种 5~8 段) , 每 个 材 料 至 少
维持此温度不 变 , 同时将 光 照强度 调制 1 0 0 0 l x , 光照 时 间
为8 h 。
6 . 4 保 存 方 法
6 试管苗保存 6 . 1 保存培养基配方 脂 6~ 9 g / L 。
6 对培养室进行紫外和熏蒸 消毒 , 防止试管 苗二次 污染 ; 若 发现污染 材料要及 时取 出并
( MS + 白 糖 3 0 g / L + 琼 脂 6 —9 g / L)上 , 于 温 度 ( 2 2 4 - 2 )℃ 、 光照强度 2 0 0 0~3 0 0 0 l x 、 光 照时 间 1 2 h / d条件
下 培养 。
将培养温度降低 1— 2 ̄ C / d , 直到培养室温 度降到 8—1 0 o C,
处理这 3种磷肥利用方式均可 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吸磷量 , 其 中在磷肥用量减少 2 5 %的基础上加入磷 活化剂处理
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 同时磷肥用量减少 2 5 %处 理、 磷肥用量减少 2 5 %基础上加入磷 活化剂处 理这 2种磷肥 利用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作马铃薯在磷富集农田上肥料高效利用研究时文建1,刘庆银2,罗如彪3(望谟县土肥站,贵州望谟552300;2.黔西南州土肥站;3.望谟县农业局)摘要为今后在磷富集农田进行农业生产时提供施肥依据,达到养分高效利用和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以滇薯一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冬作马铃薯在磷富集农田上不同施肥水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获得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在磷富集的情况下,氮肥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影响最为显著,钾肥次之,磷肥最小。

在目前土壤肥力条件和栽培模式下,每以N 15.57kg /667m 2、P 2O 53.09kg /667m 2和K 2O 20.19kg /667m 2,配施比较适宜,此时最佳产量为1414.25kg /667m 2。

关键词磷富集;冬作;马铃薯;肥效利用;研究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6-716-02作者简介时文建(1971-),男,贵州望谟县人,农艺师,从事基础植保和土肥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2-05-13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肥料的不合理利用,特别是蔬菜、果树等高产值农作物的过量施肥,使得土壤中一些营养元素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一些地区农田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这些高有效磷水平地区我们称之为磷富集地区。

过量施肥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农民经济负担过重,而且是环境的污染源之一。

望谟县位于贵州省南部,全县国土面积3004km 2。

耕地面积25172hm 2。

磷肥大多用于基肥一次性基施,确定磷肥的施用量,再确定基肥氮磷钾三元素的施用量和施肥方法,最后确定配方肥的配方和肥料施用方法以及肥料施用量。

为更好的合理利用土壤与肥料资源,望谟县地区栽培模式由过去油-稻模式逐渐过渡到菜-菜-稻模式,农户通过蔬菜种植、特别是早熟蔬菜的种植获得了较水稻更多的经济利益,由于蔬菜种植经济效益明显,农户在种植蔬菜的时候大多选用15-15-15、15-16-14或15-14-16等含高浓度磷的复合肥为底肥,施用量50kg /667m 2,用尿素做追肥。

在蔬菜品种选择上基本都是种植喜钾作物,如辣椒、茄子、西瓜、豆类、马铃薯等。

作物对磷的吸收量小于肥料在磷元素上的供应量,在连续过量施磷情况下,土壤中有效磷不断累积。

作者在望谟县早熟蔬菜生产基地开展了磷富集农田肥料高效利用的研究,研究以冬作马铃薯为载体,探索合理的施肥模式,通过对具有代表望谟县主要土壤类型的五个乡镇664个土壤样本进行分析,对比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有效磷的分布情况,得出望谟县土壤有效磷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同时根据田间“3414”肥效试验(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小区随机排列)和同田对比试验结果提出在磷富集农田磷肥合理施用的建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望谟县属于低水平磷地区,大多数地区有效磷含量在8 14mg /kg 。

但是在石灰岩地区有效磷含量在15 30mg /kg 之间;冬季温暖的早熟蔬菜种植地区有效磷含量在35 80mg /kg 。

早熟蔬菜种植地区有效磷平均值为53.7mg /kg ,为1984年的5.11倍,超过极丰水平;石灰岩地区有效磷平均值为32.7mg /kg ,达到极丰水平。

试验地点望谟县新屯镇新屯村桥头(双电杆),地势呈缓坡梯田,地力均匀,土壤为潮砂泥田,耕层为砂质壤土,pH 值为6.2、有机质23.2g /kg 、全氮1.58g /kg 、碱解氮140.8mg /kg 、有效磷39.5mg /kg 、缓效钾206mg /kg 、速效钾61mg /kg 。

1.2试验材料品种为马铃薯滇薯一号种植密度为5300株/667m 2。

2011年11月9日种植同时地膜覆盖,12月7日破膜,4月26日收获。

全生育期168d 。

试验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进行的肥水管理,除草及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与大面积生产相同。

1.3试验设计磷肥一次性基施;氮肥60%做基肥,40%在结薯期做追肥;钾肥50%做基肥,50%在结薯期做追肥。

试验采用“3414”方案设计。

试验田块面积1.8亩,其中试验规划区面积1.3亩。

试验小区5m ˑ6m ,小区分两行排列,每排14个小区,随机排列。

试验小区设厢沟(沟宽0.5m ,沟深0.2m )相隔,小区四周设排水沟(沟宽0.5m ,沟深0.25m )。

2结果与分析2.1各处理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氮磷钾施肥量分别是13kg /667m 2、4kg /667m 2、9kg /667m 2时即小区6平均产量最高为1492.4kg /667m 2。

其次为小区10产量1456.3(表1)。

表1不同处理的施肥水平及产量kg /667m 2小区编号N P K 产量Ⅰ产量Ⅱ平均值10.000.0622.5628.1625.3020.0419.0767.1722.6744.8536.5419.01128.31139.51133.90413.0019.01356.21339.61347.90513.0219.01417.41384.01400.70613.0419.01484.11500.81492.40713.0619.01350.71325.11337.90813.040.01083.91111.71097.80913.048.51117.31161.71139.501013.0427.51445.21467.41456.301113.0419.01428.51350.71389.60126.5219.01167.31156.11161.70136.548.5928.2917.1922.651413.028.51311.81300.71306.202.2结果统计与分析2.2.1肥料依存度。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三元素肥料对马铃薯产量有不同影响,相对产量越低的影响越大,由表2知3个施肥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钾>磷。

2.2.2氮肥效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磷钾适量情况下通过对氮素不同施肥水平分析,单因素肥料效应模型经Excel 统计分析得到一元二次氮肥肥料效应函数:责任编辑刘忠丽责任校对胡先祥农技服务,2012,29(6):716-717Y=723.345+92.03X-2.9107X2,R2=0.97F=17.4表2耕地基础产量与肥料依存度处理实际产量kg/667m2相对产量%施肥依存度%空白(1小区)625.3041.900缺氮(2小区)744.8549.9150.09缺磷(4小区)1347.9090.319.69缺钾(8小区)1097.8073.5526.45全施(6小区)1492.45100.0058.10图1施N水平与马铃薯产量效应2.2.3磷肥效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氮钾适量情况下通过对磷素不同施肥水平分析,单因素肥料效应模型经Excel 统计分析得到一元二次氮肥肥料效应函数:Y=1333.63+80.865X-12.9625X2,R2=0.73F=1.34图2施P水平与马铃薯产量效应2.2.4钾肥效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氮磷适量情况下通过对磷素不同施肥水平分析,单因素肥料效应模型经excel 统计分析得到一元二次钾肥肥料效应函数:Y=1062.775+21.1868X-0.2158X2R2=0.81F=2.11图3施K水平与马铃薯产量效应2.2.5氮、磷、钾三因子肥料效应函数的建立及施肥参数的确定。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3414”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方程:Y=621.59+89.777N-2.234N2-99.88P-3.331P2+ 12.424K-0.103K2+2.0126NP-1.05NK+4.8259PK R2=0.97F=14.47表3方差分析结果项目自由度方差SS均方MS F值F0.05F0.01回归988258998064.414.47614.66残差427117.46779.34总体13909706注:F0.01>F值≥F0.05说明差异显著。

R2=0.97说明相关性显著(表3)。

氮磷钾三因子施肥效应田间模拟和最佳施肥量的确定所获得最高产量及施肥量:当氮肥施用量为17.14kg/667m2,磷肥为1.84kg/667 m2,钾肥为16.09kg/667m2时,马铃薯达到最高产量,即Y =1399.1kg/667m2。

所获得最佳经济产量及施肥量:当N 肥为15.57kg/667m2,P肥为3.09kg/667m2,K肥为20.19 kg/667m2时,马铃薯达到最佳产量,即Y=1414.25kg/667m2。

有关施肥参数的确定:肥料利用率:通过差减法计算;三因素肥料分别是N:28.9%;P2O5:8.2%;K2O:36.4%;单位产量养分吸收率:生产每百公斤马铃薯时吸收的因子的量按下面公式计算,单位产量X元素吸收量=(薯块全X含量ˑ薯块总产+茎叶全X含量X茎叶总产)/单位产量;三因子分别是N:0.51kg;P2O5:0.21;K2O:0.65。

2.3同田对比试验验证为验证“3414”试验结果我们在两个村分别进行了同田对比试验(表4),按纯N6.25元/kg、P2O510元/kg、K2O8.2元/kg、马铃薯1.2元/kg计算,在不考虑其他成本的情况下。

配方施肥区比习惯施肥区能节本增收200元/667m2以上,增收率13.4%以上。

表4试验地点一各小区施肥情况和产量kg/667m2小区N P K产量Ⅰ产量Ⅱ配方施肥区1341914371693习惯施肥区12.68812171476.5无肥区000722.59333结论在磷富集农田在保持氮肥施用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磷肥和增加钾肥施用量可以明显提高冬作马铃薯产量,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1]唐近春,等.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潘琪林.望谟县综合农业区划.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3]高祥照,马常宝,杜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电子修订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4]《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电子版).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5]贵州省土肥站.《贵州省马铃薯施肥指标体系研究与运用》[6]杨正魁等.《望谟土壤》.198671729卷6期时文建等冬作马铃薯在磷富集农田上肥料高效利用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