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中小车站给排水设计运营管理论文

合集下载

新建铁路中小车站给排水设计探讨

新建铁路中小车站给排水设计探讨

新建铁路中小车站给排水设计探讨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铁路部门对铁路沿线各车站的给排水设计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需要其能够满足铁路运输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而且还需要确保设计能够符合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文章主要以新建铁路洛阳至湛江线中的中小站为例,结合当前铁路的实际建设情况,对中小站给排水的科学设计进行探讨,以此来为今后新建铁路给排水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标签:新建铁路;中小车站;给排水设计一直以来,新建铁路建设中的给排水设计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得到了铁路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国家极度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科学的对车站给排水进行设计更加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普遍关注。

就我国目前新建铁路建设对给排水的设计来看,主要包括给排水量的计算、供水及消防方式、给水自动化以及污水处理等多项内容。

建设人员如果想要从根本上确保设计满足相关需求,就必须对以上内容进行充分掌握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佳的设计方案。

1 中小站给水的设计1.1 水量计算新建铁路建设中所涉及的中小站,对于水量的应用主要包括6个方面,即生产用水量、基建用水量、消防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绿化及浇洒道路用水量和未预见的管网漏失水量。

其中,大部分水量的应用都集中在生活用水上,因此,对于中小站给水设计中水量的计算主要以生活用水量为主,同时考虑其他部分的用水量。

目前,对于生活用水量的计算仍然以传统的定员数量×220L/cap·d的生活用水量标准。

以洛阳至湛江线途中的周家湾车站为例,该车站的定员人数共有90人,车站用水量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表1 车站用水量的具体情况表从表1中能够看出,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用生活用水量标准来对该车站的生活水量进行计算,而忽略了生活区住宅的实际情况,那么势必会出现总水量偏大的现象。

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减少生活用水的总量,铁路建设部门对于生活用水量的计算应该定员的办公水量和宿舍用水量分开计算,这样能够达到降低用水的整体数量。

铁路站场排水设计分析

铁路站场排水设计分析

铁路站场排水设计分析摘要:站场排水具有排水面积大、建筑物多、地面高程要求不一等特点,使得站场排水范围内容易产生积水,若不能及时排除场内积水,很容易出现路基沉陷及翻浆冒泡、冻害等病害,对线路稳定造成巨大影响。

本文从铁路站场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排水设备的设置等方面对站场排水进行了一定研究,力求在以后工作中根据站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互相配合,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保证顺畅排水。

关键词:铁路站场;排水;设计1概述1.1主要的站场排水设备站场排水设备分为地面排水设备和路基面排水设备。

地面排水设备包括侧沟、排水沟、天沟、截水沟、跌水与急流槽、渗水池等。

排水沟是最常见的排水设备,设于路堤段落坡脚外。

对于路堑地段,则在路肩外侧设置侧沟,必要时在路堑顶外侧设天沟。

截水沟一般设置在路堑边坡平台,由路基专业根据边坡防护形式统一考虑。

常见的跌水和急流槽为天沟向侧沟排水时使用,即吊沟。

工区、货场内水沟穿过围墙经路堤边坡排入排水沟时,也应设吊沟,渗水池仅在排水困难时考虑使用。

1.2铁路站场排水设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排水出路的选择不可靠大、中型站场往往距城市雨水系统较近,一般会选择城市雨水系统为站场排水出路。

在设计中,应注意与城市雨水系统的衔接。

一方面,应该向市政管理部门提供排出口的流量、管径、高程;另一方面,应调查接入井的高程、管径、雨水流向以及地下管线和构筑物情况。

站场附近没有城市雨水系统时,一般选择天然河道、排洪沟、可用的集水坑作为站场排水出路。

选择天然河道、排洪沟为排水出路时,应注意收集最高洪水位等相关的资料。

2)流量计算设计参数的选取不准确在流量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有以下两点:①在计算管段流量时,采用上游管段流量之和。

正确的计算方法是,各管段的设计流量等于该管段承担的全部汇水面积、径流系数以及设计暴雨强度的乘积。

②采用统一的暴雨强度乘以每一管段的径流系数及汇水面积来计算管段流量。

正确的理解是:暴雨强度与管段对应,每一管段的暴雨强度是不同的,与管段的集水时间相对应。

浅析铁路车站给水工程设计

浅析铁路车站给水工程设计
球 墨铸铁 管 。 给水 P E管采用 聚乙烯塑料材 料 ,是近几年兴起 的一种管 材 ,它最大优点是重量轻 、耐腐蚀 、内壁光滑阻力小 、材料柔 韧性好 、安装劳动强度低 、价格较球墨管种钢管低 、便于运输
车站的生活供水关系到职工 的生活质量及思 想稳 定 ,在以 往设 计 中 ,对 此问题 重视不 足 ,存 在很 大 的缺陷 。如上世 纪 八十年代建成 的邯长线 ,生活供水采用水罐 车送 水到各车站的 水窑存储 ,水量受 限制 ,水质更是无法保 障 ,吃水成为多年困 扰职工 的老大难 问题 。 铁路水 源一 般有 三种选择 ,一是市政管 网、二是 自备井 或 地表水源 、三是地方其他水源 。优先选择市政管 网 ,其次是 自 备井 ,慎用地方其他水源 。地表水源需建设小 型水处 理厂 ,投 资大、运行费用高 ,一般不应 采用 。 市政管 网水量充 足、水压稳定 、水 质有保障 ,是 日常运行 管理最 简单 的方案 ,具备条件 的车站应采用此方案 。距离相对 较远 的 ,在满足水量 、水 压的条件 下 ,也应优先选用 。 自备井水源是普速铁路最广泛采用 的方案 ,受地域条件 限 制 ,大部分 车站远离城镇 ,附近无可靠水源 ,只能采取建设 自 备井供水 。 自备井成 井条件直接受地质条件限制 ,在车站有 限 范 围内 ,在 山区优先取奥陶系的岩溶裂隙水 ,特别是灰岩裂 隙 水 ,该地下水 为承压 水 ,水质优 良,补给区大 ,水量稳定 ,但 水井 深度 通 常较大 。以邯长铁 路 为例 ,2 0 0 0年前 后 ,先后 对
采用 自备 井供水 车站通常都采 用管井加 水塔 的供水 方式 , 现在 由于无塔供水 设备及变频恒压供 水模 式的推广 ,有 的车站 给水设计 时就 取消了水 塔。但从 车站供水 特点及安 全 、经济性 考虑 ,建议还应采用水塔供水方式 。 无塔供水 适用于用水量时变化系数小 ,供水安全要求低 的

铁路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铁路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铁路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摘要:铁路给排水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复杂的,因此保证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全面确保铁路建设工程的顺利展开,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铁路建设的规章制度,为各个工期的有序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铁路;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引言铁路给排水工程满足轨道交通所属范围内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及时排除生产、生活污废水、结构渗入水、事故消防水及敞开部分的雨水;另配置简便可靠的灭火器及地下重要设备用房的洁净气体全淹没灭火系统,以迅速可靠地扑灭各类火灾,满足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需要。

随着技术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要求的提高,铁路给排水工作重点日益转移到生活用水,消防用水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水上,但是由于列车停靠车站一般距离居民区较远,列车停站时间比较短,很多车厢都需要上水,这对水压、时间、地点都提出了挑战。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工艺、新材料不断被应用到铁路给排水工程中,然而由于铁路给排水工程的特殊性,很多其他排水工程中适用的工艺与材料,在铁路工程的使用中却很不理想。

本文就当前铁路给排水工作提出如下完善措施。

1铁路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1.1监管工作不到位由于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有很多种,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质量和进度造成了影响。

当项目工程出现问题的时候,许多施工单位因为过多地关注项目进度,往往会忽视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使得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

目前给排水工程在监管工作方面有很多缺陷,如安全管理制度要求不明确,安全管理步骤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太强,施工人员无证上岗,不按规定操作和指挥的情况经常发生,这些都是监管工作不到位造成的。

1.2安全生产投入较少许多施工单位对人员培训与开发、项目设备设施管理与维护、安全生产技术等投入较少,导致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如施工现场设备在缺盖少罩的情况下无防护地工作,有的甚至是带病运行,许多电动工器具没有安全防护和有效地接,施工过程中的仪表仪器很多都是在未经检验的情况下进行使用的。

探析铁路站房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探析铁路站房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探析铁路站房给排水及消防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交通建设项目日益增多,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而铁路车站是铁路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铁路站房具有一定的特色和特点,如何对铁路站房给排水及消防进行设计是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重要难题。

本文就铁路站房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铁路站房;给排水;消防设计引言对于铁路工程来说,铁路站房建筑结构复杂,车站人员密集,所以站房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就需要做到十分严谨,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来满足铁路站房的设计要求是本次探析的主要目的。

1铁路站房给排水系统设计(1)铁路站房给水系统水源是给水系统中的重要节点,一般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作为供水水源,当下大多数新建站房建立在城市周围区域,相对来说,周围市政管网条件基本成熟,因此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作为水源是可行的。

铁路站房给水系统一般包括旅客运输、生产、生活、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

在设计时,首先需要校核市政供水水量、水压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对于一般的铁路车站来说,市政的供给能力基本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就水量而言,一般站房内办公人员为50L/人•d,旅客服务为5L/人•d,时变化系数取1.5,站房旅客4~6L/人•d,时变化系数取2.5,且保证用水时间至少达到13h。

在进行给水系统设计时,管道的敷设需谨慎考虑,尤其在特殊地区,例如东北,如何做好给水管道的防冻处理是设计必须要考虑的,通常避免将管道设置在易冻区或者在管道上加电伴热辅助以防止管道冻裂冻涨。

(2)铁路站房排水系统铁路车站站房的排水系统包括污水、废水和雨水等,优先选择附近的市政排水管网作为排水出路。

关于污水系统,车站的污水类型主要为生活污水,污水排水水量通常为生活用水量的90%,在排入市政管网之前,需满足市政排水系统的相关要求,使污水经过处理后进行达标排放。

关于废水系统,系统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消防废水、事故废水以及冲洗废水等,在铁路站房外,一般优先采用重力流方式将所有的废水收集到铁路站内最低处,于最低处设置废水集水池,若重力流无法排出,可增设排水泵扬水至附近排水出路。

铁路工程建设中给排水设计理念及发展思路探讨

铁路工程建设中给排水设计理念及发展思路探讨
能。
13 在小 型 车站 采用 地下 水方 案 时 , 考 虑运 营 . 应
成 本 , 理 确 定 净 水 、 毒 、 配水 构 筑 物 的选 择 合 消 贮
条件 , 大 自动化控 制 力度 , 分节 约人 力 资 源 。 加 充 14 随 着 客运专 线建 设 的展 开 , 水 管 线 设 计 与 . 给 站场 、 路等 主体 工程 的交 叉 、 线 穿越 以及 如何 确保 客运 专线 建 设运 营安 全 问题也 凸现 出来 。应 适 当

时间 内保 障客车 快速 上水 、 满水 , 上 是保 证 客车运
输安全 正 点 、 质服 务的重 要 基础 , 与铁 路运 输 优 是
步 研究 直 饮水 系统 采 用集 中制 备或 分 散 制备 的
技术 条 件和 适 用范 围 。
2 按 资 源节 约 型、 境友 好型 的新 理 念去 开 展 排 环 水工 程设 计 2 1 铁 路站 区污 水 处 理 应 在 调 查 核 实 受 纳 水 体 . 功能 的基础 上 实施设 计 。在 采用 常规 处 理 工艺 的
随着 铁路 跨 越 式 发展 战 略 的 全 面展 开 , 路 铁 改革发 展 已进入 了一个 新 的历 史 阶段 。针 对铁路 建 设必 须适 应运 输需要 、 重 系统 化优 化 、 注 实现设 备“ 免维 修 、 少维 护 ” 减 少 现 场 管 理 人 员等 新 理 及 念, 给排 水设 计 、 建设 及运 用管 理也 要 进一 步更新 观念 、 清思 路 。本 文 就 给 排 水 设 计 中应 树 立 的 理
维普资讯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 06年第 3 5期 3卷
文 章编 号 :03 17 2O )5—0 1 0 10 —19 ( 6 0 0 27— 2

铁路工程建设中给排水设计分析及发展研讨

铁路工程建设中给排水设计分析及发展研讨

铁路工程建设中给排水设计分析及发展研讨摘要: 我国的铁路工程建设进人了一个发展性的阶段,为适应发展的需要,铁路工程建设中给排水的设计、建设及人员运用管理也要跟上时代改革的脚步,为给排水设备高效的运用、水资源的节约合理的应用做出贡献。

本文详加介绍。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铁路工程、管道Abstrac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in a developmental stage,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the drainage of the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personnel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s reform footstep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quipment for the use of high efficiency water resources, water saving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to make the contribu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oroughly.Keyword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the design, the railway engineering, pipe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高速运转,随着铁路工程建设的大力发展,在给铁路工程建设中给排水的设计中应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加强铁路给排水中各环节的全面沟通和联系。

一、铁路工程建设中给排水的设计理念1.1应加强对铁路工程中的给排水设施维护,在客车上水中长时间的积累易给管道造成异物逐渐沉淀,在逐渐积累后慢慢堵塞水管,则给水功能受到影响,所以要有专业人员经常性的对给排水管进行清理维护。

铁路工程建设中给排水设计理念及发展思路探讨

铁路工程建设中给排水设计理念及发展思路探讨

文章编号:1003-1197(2006)05-0217-02铁路工程建设中给排水设计理念及发展思路探讨张松岩(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北京 100844)收稿日期:2006 09 26作者简介:张松岩(1962-),男,河南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给排水及环境保护设计评审及鉴定工作。

摘要: 在铁路全面提速的新形势下,在规定的客车站停时间内保障客车快速上水、上满水,是保证客车运输安全正点、优质服务的重要基础,是与铁路运输生产主业息息相关的重要环节。

因此,给排水设计、建设及运用管理也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理清思路,以更好地适应铁路跨跃式、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给排水;设计;消防;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U291 1+8 文献标识码:C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全面展开,铁路改革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针对铁路建设必须适应运输需要、注重系统化优化、实现设备 免维修、少维护 及减少现场管理人员等新理念,给排水设计、建设及运用管理也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理清思路。

本文就给排水设计中应树立的一些设计理念及发展思路进行探讨。

1 保障客车上水、适应新的给水发展形势在铁路全面提速的新形势下,在规定的站停时间内保障客车快速上水、上满水,是保证客车运输安全正点、优质服务的重要基础,是与铁路运输生产主业息息相关的重要环节。

为更好地适应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给水工作应关注以下方面:1 1 应加大对客车上水设施及配套系统的研究,要努力按客车上水标准化设施进行建设。

采用程控快速上水工艺方案,满足上水快速接头自动脱落、上水软管回收、防冻上水阀自回水及栓井美观等要求。

1 2 在采用城镇自来水设计方案时,应研究设置铁路直供水系统设计。

铁路直供水系统应具备自动补流调压、管网恒压、免消毒及工况自维护智能控制功能,满足经济技术指标记录功能及远传功能。

1 3 在小型车站采用地下水方案时,应考虑运营成本,合理确定净水、消毒、贮配水构筑物的选择条件,加大自动化控制力度,充分节约人力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铁路中小车站给排水设计运营管理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从日常管理、新型材料、给排水意识和管理模式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新建铁路中小车站的给排水设计。

摘要:铁路;中小车站;给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在我国铁路已经基本成为了我们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因此,我国新兴的铁路正在逐步增多,并且车站也正在逐步增加,在进行车站设计施工时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给排水的设计问题,下面我就针对这一点具体研究下。

1 日常管理的要求
局限于国情及目前铁路普通旅客列车的客观条件,目前每间隔200k~300km的车站均设置了旅客列车上水装置,由于停留时间很短,正常情况仅在10分钟内,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不少于16节车箱每节车厢近l立方米的上水任务,对水压及流量均提出特别要求,根据有关规定,为满足以上要求,管网的静压不得小于
0.3mpa,每只上水栓的出口不得小于dn25,且主管道的口径从满足两边客车上水栓同时上水的技术要求考虑并计算,由此导致输水主管道口径的设计偏大(基本上至少需要dn250)。

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因站场的线间距离所限,加上期间又布置有线路排水沟及其他一些构筑物,真正留给客车上水管道的空间极其有限,管径过大不仅引起埋深不足,防寒保温条件差,不易检修等问题,而且对其
他构筑物的维修管理也造成严重影响,更何况口径加大造成的投资增加。

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看,达到设计所选用的同时为管道两边线路上的列车上水概率几乎不存在(因为几乎不存在两列车同时到达,同时出发的可能),即便是出现同时为两列车同时上水的情况,最不利的后果也不过造成短暂时间水压欠缺,上水流量不足,引起个别列车车厢补水不够的问题。

且dn250的球墨铸铁管道为非标管,较难采购,不便于维修更换,采用钢管替代后,不仅存在防腐问题,其内壁的现场涂刷质量也很难达标;并且由于长期小流量使用,大口径管道流速度过低,会造成管道结污垢,直接影响到上水的水质,结合实际的使用情况,所以建议不能单纯以来理论计算,客车上水栓的主干管在线路间布置时以dn200或dn150为宜。

2结合铁路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新型材料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管道及施工工艺被引入铁路给排水建设工程中,但由于铁路生产的特殊情况,许多在普通工程中推广使用很成功的管道在铁路工程的使用中却很不理想,比如upvc、pe、hdpe等给水管道由于其联结工艺简单,材质轻、施工进度快,且投资相对金属管道有一定的节省,在地方市政及小区的小口径管道工程中使用很成功;但对于铁路站场,由于其客观条件比较恶劣,首先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路径,即便有了路径,因路径相对狭小,因且变动相对频繁,并大都与铁路的一些电缆同向铺设,即便投人使用后也经常出现被开挖、损坏的现象;常常出现水压试验合格,而正式通水时由于车辆碾压、地
基沉降造成接口变形、漏水的情况,加上目前的管道探测仪器主要针对金属管道,一旦地貌发生变化,又遇到竣工资料标注不仔细,届时查找都很困难;塑料材质的管道柔性特征,致使阀井的安装施工也有特殊要求,其日常的使用管理也较金属管道复杂。

介于以上特点,所以即便是增加一点投资,铁路站场的给水管道还是采用球墨铸铁材质的管道为佳,对于污水排水管道及其它非遭受碾压部位铺设的给水管道大可以推广采用双壁彼纹等新材料管道。

3提高给排水工程认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虽然铁路运输属于第三产业,但在整个铁路生产的各个环节不容质疑地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排放污水所含的各种污染物的处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个给排水技术人员更要积极认真贯彻国家的环保政策、法规,及时掌握最新的标准、规范,克服重给水设计、轻污水处理的老观念,其实由于铁路污水处理不完善引发的问题对生产造成干扰事件,经常屡见报端。

铁路污水排放的断续性、分布零散性以及排放物浓度的差异性均给污水处理的设计、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同时,由于量小、地点分散,加上实际的操作人员的素质参次不齐,长久以来管理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

随着社会的进步,铁路提速工程的深入开展,旅客列车的高速化、高档化进程步伐加快,旅客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目前广泛使用敞开排污式的列车卫生间将会越来越多的被封闭真空排污系统所取代。

如何适应这种现代化的排污需要,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合理的污染物处理系统,也要引起每一个铁路给排水技术人员的深
入思考。

铁路沿线中小车站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因此,车站生活用水量的计算决定其生活污水量的大小,而且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的规模、工程投资费用和运营成本。

由于铁路中小车站分布形式的特殊性,生活污水很难并入当地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根据污水受纳水体的功能确定处理工艺,采用自行处理的方式。

相对地方市政污水,铁路生活污水水量较小,目前采用的处理设备在运营初期因为污水量较少,大都不能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而且因交通不便,日常的运营维修费用较大。

因而在南方可适时地采用人工湿地这一节能且针对性较强的污水处理方法,来处理无法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的铁路中小车站生活污水。

4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虽然给排水工作的重要性早已不能同蒸汽时代同日而喻,但也直接关系到运输生产、职工生活;其运行、管理的水平高低更直接与铁路生产成本控制密切相关。

特别是我国还是一个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即使在水量充沛的江南,水质性的缺水现象也大量存在,中水回用已成为应付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

因此,目前仍被视为废物排弃污水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变为一种潜在的资源。

传统的铁路条块分割,系统管理的模式将铁路的给水,排水、室内、室外分不同的单位,上属机务、生活、环保、房建等不同的部门管理,即便有此设想也难以协调一致,更何况各自部门的考核指标,管理手段大相径庭。

所以,有必要参照地方水务管理思路,归口并系统地从水的源
头开始,全过程、全方位地管理好铁路给排工作,才能更好适应新形式发展的要求。

结论
可以相信,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入进行,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大而全、不求人”的旧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将会被效率更高的新的模式所取代,作为铁路给排水设计、施工、管理的同志更应该从深层次研究、探索可能到来的变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铁路的改革发展出谋、出力,才能确保铁路给排水跟上铁路大发展的步伐,服务铁路,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铁道部第四工程局.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给水排水)[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tb10010—98,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
[3]铁道部铁运(1999)104号文件.铁路给水管理规程[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4]同济大学主编.给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80.
[5]尹国涛.铁路给水行业体制改革应转变的理念[j].铁道标准设计,200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