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汽车舒适性
第6章汽车舒适性

5.非悬架质量
非悬架质量对汽车的平顺性有较大的影响,其 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传递到车身上的冲击力。 质量越小,冲击力越小,反之将加大。非悬架 质量对行驶平顺性的影响,常用非悬架质量与 悬架质量之比m/M来评价,此比值轿车一般在 10.5%~14.5%之间,以小些为好。
6.1.4 汽车平顺性的试验
后按下式算出各部分固有频率:
车身部分固有频率
f0
2
1 T
车轮部分固有频率
f1
1 2
1
T'
由车身和车轮部分的衰减率 A1 A2、 ' A'1 A' 2
按下式求出阻尼比 、 '
1
1 4 2 ln 2
'
1
1
4 2 ln2
'
(3)汽车震动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的测定
在实际随机输入的路面上或在电液震动台上,给车轮 0.5~30Hz范围的震动输入,记录车轴、车身、座垫上各 测点的震动响应;然后由数据统计分析仪处理,按车轴/ 输入、车身/车轴、坐垫/车身可相应得到车轮、悬架、座 垫各环节的频率响应函数。其幅频特性的峰值所在频率 即为各环节的固有频率,峰值幅值可用于近似求出各环 节的阻尼比
简述汽车舒适系统的功能

简述汽车舒适系统的功能
汽车舒适系统的功能主要有:
1、温度控制:能够自主调节汽车里的温度和湿度,达到最佳的舒适度;
2、空气净化:可以清除汽车驾驶空间的多余的花粉、空气中的细菌、
灰尘,让空气更加新鲜。
3、气味控制:利用芳香剂等器件,可以抑制常见的养车异味。
4、流量控制:根据车厢内外温度及湿度的不同来控制车内空调的流量,确保车内空气温度和湿度恒定。
5、智能报警:在不良气质判断出现时可开启报警,避免不健康的空气
对驾驶者造成伤害。
6、座椅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乘客身体形状来调节汽车座椅的形状,
提高乘客的舒适感。
7、泡沫锁控:自动履带镶嵌在汽车车顶和车顶运动轨道中,借助转向
系统,在曲率变化较大的路段,把汽车失去重心时,能够有效避免抖动。
8、座椅加热:能够根据人体表面温度,智能加热座椅,保证乘客的舒适度。
9、靠背及头枕按摩:可调整按摩的程度,有效缓解长途驾驶操作带来的疲劳,提升出行体验。
10、舱门控制:可实时监测舱门的关系,如果出现舱门没有关紧的状况,就可以及时检查并补救措施,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
汽车理论第六章答案

−W
当W=2时
⎛n⎞ 1 u ⎜ ⎟ = Gq (n0 )n0 2 2 Gq ( f ) = Gq (n0 )⎜ ⎟ u f ⎝ n0 ⎠
2
2 Gq ( f ) = (2πf ) Gq ( f ) = 4π 2Gq (n0 )n0 u 速度功率谱密度 &
2 加速度功率谱密度 Gq& ( f ) = (2πf ) Gq ( f ) = 16π 4Gq (n0 )n0 uf 2 & 4
§6-3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 质量系统的振动
一、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1.四轮汽车简化的立体模型
汽车的悬挂质量为:m2(车身、车架等) 汽车的非悬挂质量:m1(车轮、车轴) 汽车共7个自由度:
车身垂直、俯仰、侧倾3个自由度 车轮4个垂直自由度
6-3 单质量系统的振动
一、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1.四轮汽车简化 的立体模型
⎡ W 2 ( f )G ( f )df ⎤ aw= ∫ a ⎢ 0 .5 ⎥ ⎣ ⎦
80
1 2
3)当同时考虑椅面xs、ys、zs,这三个轴向振动时
,三个轴向的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按下式计算
av= (1.4a xw ) + (1.4a yw ) + a
2 2
[
2 zw
]
1 2
6-1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1.基本的评价方法 用基本的评价方法来评价时,先计算各轴向加权 加速度均方根值。具体有两种计算方法: 1)对记录的加速度时间历程a(t),通过相应频率 加权函数w(f)的滤波网络得到加权加速度时间历程 aw(t),按下式计算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1 T 2 ⎤ aw= ⎢ ∫ aw (t )dt ⎥ ⎣T 0 ⎦
汽车理论第6章 汽车的平顺性2016

16
a(t)
aw(t)
加权函数w(f )的滤波网络 根据IS02631-1:1997(E)设定系数
2016/4/12
汽车理论 wangjx@
四、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一)基本的评价方法
2. 对记录的加速度时间历程 间 程a(t)进行频谱分 行 谱 析得到功率谱密度函数 Ga f
汽车理论 Automotive theory
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
内容概要
平顺性的基本概念 路面不平度输入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以及平顺性评价方法 平顺性研究基本方法、两自由度振动系 平顺性研究基本方法 两自由度振动系 统 主动悬架(了解)
2016/4/12
汽车理论 wangjx@
11
靠背
脚
2016/4/12
汽车理论 wangjx@
三、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人体对不同频率的振动敏感程度不同 1.
zs 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4~12.5Hz
在4~8Hz频率范围,人的内脏器官产生共振 频率范围 人的内脏器官产生共振 8~12.5Hz频率范围,对人的脊椎系统影响很大
2016/4/12 汽车理论 wangjx@
wi是功率谱密度为0.1的 白噪声 (Simulink Si i 中的缺省值)
7
二、路面不平度输入
nc =0.01(cycle/m),车速为20m/s
10 10 10 10 10 10 10
-2 -3 -4 -5 -6 -7 -8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根据乘员舒适程度评价
2016/4/12 汽车理论 wangjx@
4
汽车舒适性系统说明书

When you turn the ignition ON (II), this indicator will light briefly then go out. This tells you that the system is working properly.
If the light comes on at any other time, or does not come on at all, you should have the system checked by your dealer. For example:
Since both airbags use the same sensors, both airbags normally inflate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it is possible for only one airbag to inflate.
This can occur when the severity of a collision is at the margin, or threshold, that determines whether or not the airbags will deploy. In such cases, the seat belt will provide sufficient protection, and the supplemental protection offered by the airbag would be minimal.
新能源汽车智能车身的车载舒适性系统研究

新能源汽车智能车身的车载舒适性系统研究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智能车身的车载舒适性系统研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汽车理论第六章答案

6-1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一、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97标准用加速度均方根值给出了1~80Hz振 动频率范围内人体对振动反应的三个不同 界限。反应界限(疲劳、不舒服)都是由 人体感觉到的振动强度大小和暴露时间长 短综合作用的结果。
暴露界限 疲劳-工效降低界限 舒适降低界限
6-1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
2)均方值
T 2 T − 2
q (t )dt
T 2 T − 2
1 2 E q (t ) = μ q = lim T →∞ T 3)方差
[
]
∫
q 2 (t )dt
σ q2
1 = lim T →∞ T
∫ [q(t ) − μ ] dt
T 2 T − 2 2 q
随机过程统计基础知识
q(t)的5种数字特征: 4)自相关函数 1 Rq (t ) = lim T →∞ T 5)谱密度函数
⎡ T a 4 (t )dt ⎤ VDV= ∫ w ⎢0 ⎥ ⎣ ⎦
1 4
ms
−1.75
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
§6-2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主要内容:
1. 功率谱密度(PSD)-平均能量的谱分布。 2. 空间频率与时间频率的关系。 利用输入的路面不平度功率谱以及车辆系统的频 响函数,可以求出各响应物理量的功率谱,用 来分析振动系统参数对各响应物理量的影响和 评价平顺性。
§6-3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 质量系统的振动
一、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1.四轮汽车简化的立体模型
汽车的悬挂质量为:m2(车身、车架等) 汽车的非悬挂质量:m1(车轮、车轴) 汽车共7个自由度:
车身垂直、俯仰、侧倾3个自由度 车轮4个垂直自由度
发动机与汽车理论汽车的舒适性和通过性课件

单元一 工程热力学基础 单元二 发动机热力循环和性能指标 单元三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单元四 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单元五 发动机的特性 单元六 汽车的动力性 单元七 汽车的制动性 单元八 汽车燃料经济性 单元九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单元十 汽车的舒适性和通过性
发动机与汽车理论
单元十 汽车的舒适性和通过性
单元十 汽车的舒适性和通过性
发动机与汽车理论
课题一 汽车的舒适性 课题二 汽车的通过
单元十 汽车的舒适性和通过性 知识目标
发动机与汽车理论
1. 熟知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要求;
2. 熟知汽车噪声的形成与控制方法;
3. 掌握汽车车厢空气的调节方式;
4. 熟知影响汽车舒适性的主要因素;
5. 掌握汽车通过性的主要评价指标。
单元九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钳工与焊接工艺
课题二 汽车的通过性
三、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
1. 汽车发动机结构因素对通过性的影响 2. 汽车使用因素对通过性的影响
● 发动机的动力性
● 轮胎花纹
● 传动系的传动比
● 轮胎气压
● 液力传动
● 驾驶方法
● 差速器
● 前、后轮距
● 驱动轮数目
● 车轮尺寸
● 涉水能力
课题二 汽车的通过性 二、汽车通过性的评价指标
1.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
钳工与焊接工艺
● 车轮半径r
单元九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钳工与焊接工艺
课题二 汽车的通过性 二、汽车通过性的评价指标
2. 汽车通过性的支承与牵引参数 ● 单位压力:车轮对地面的单位压力是作用在车轮上的垂直负荷与轮胎接 地面积之比。 ● 最大动力因数:最大动力因数表征了汽车最大爬坡能力和克服道路阻力 的能力。 ● 相对附着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悬架阻尼 悬架系统的阻尼主要来自减振器、钢板弹簧叶 片之间的摩擦以及轮胎变形时橡胶分子间的摩 擦。其作用是使车身的震动迅速衰减,减小传 递给乘员和货物的震动加速度,缩短震动时间, 改善行驶平顺性,还能改善车轮与道路的接触 状况,防止车轮跳离地面,提高操纵稳定性。 在使用中,应防止减振器失效及弹簧片生锈锁 住,影响行驶平顺性。
图6.3 人体坐姿受振模型
图6.4 各轴向频率加权函数(渐进线)
此标准认为人体对不 同频率振动的敏感程 度不同,在图6.4上给 出了各轴向0.5~80Hz 的频率加权函数(渐 进线),又考虑不同 输入点、不同轴向的 振动对人体影响的差 异,还给出了各轴向 振动的轴加权系数k。
图6.4 各轴向频率加权函数(渐进线)
2 2
2
式中, a x ——为前后方向(轴方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a y ——为左右方向(轴方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a z ——为前后方向(轴方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3.加权振级与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的换算
目前在具体测量时,有些“人体振动测量仪”采用加 L a 权振级 ,加权振级表明振动的量级,可以理解为用 分贝值表示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它与加权加速度 a 均方根值 的换算按下式进行
行驶平顺性问题可以用下图方框图来分析
图6.1 汽车震动系统方框图
上述诸多“信号”不断地“输入”行驶中的汽车,而汽车 又可以看作是由轮胎、悬架、座垫等弹性、阻尼元件和悬 架质量及非悬架质量构成的“震动系统”。各种“输入” 信号沿不同的路径传至乘员人体,其主要传递路径如图6.2 所示。
图6.2 汽车行驶震动传递路径不意图
1 80 2 a ( f )Ga ( f )df T 0.5
1 2
2.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a 0 当同时考虑椅面 xs、y s、z s 这三个轴向振动 时,三个轴向的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按下 式计算 1
a 0 1.4a x 1.4a y a z2
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2) <0.315 0.315~0.63 1.5~1.0 0.8~1.6 1.25~2.5 >2.0
a s /(m·-
加权振级 110
L a /dB
人的主观感觉 没有不舒适 有一些不舒适 相当不舒适 不舒适 很平舒适 极不舒适
110~116 114~120 118~124 112~128 126
第6章
汽车舒适性
定义:汽车舒适性是指为乘员提供舒适、愉快的乘坐环境 和方便安全的操作条件的性能。 包括:汽车平顺性、汽车空气调节性能、汽车乘坐环境 及驾驶操作性能等。 汽车平顺性就是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处的震动 环境具有一定舒适度的性能。 汽车空气调节性能是指对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粉尘 浓度实现控制调节,使车室内空气经常保持使乘员舒适 状态的性能。 汽车乘坐环境及驾驶操作性能是指乘坐空间大小、座椅 及操纵件的布置、车内装饰、仪表信号设备的易辨认性 等。
1.单轴向加权加速度无度方根 a w
用基本的评价方法来评价时,先计算各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 根值。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对记录的加速度时间历程a(t),通过相应频率加权函 数w(t)的滤波网络得到加权加速度时间历程 a (t ) ,按下式 计算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1 a a (t ) dt T
座椅支承面
xs ys zs rx ry rz xb xb xb xf xf xf
靠背
脚
以前,有关标准及文章对人体的评价,用疲劳——降低工效 界限,降低舒适界限以及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等指标对货车 车厢振动的评价,用加速度均方根值和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函 数。ISO2631-1∶1997(E)标准规定,当振动波形峰值系 数<9(峰值系数是加权加速度时间历程的峰值与加权加速度 均方根值的比值)时,用基本的评价方法——加权加速度均 方根值来评价振动对人体舒适和健康的影响。根据测量,这 一方法对各种汽车在正常行驶工况下均适用。
T
0
2
1 2
式中,T为振动的分析时间,一般取120s。
频率加权函数w(t) (渐进线)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式中频率f的单位为Hz
0.5 f /4 k ( f ) 1 12.5 / f
(0.5 f 2) (2 f 4) (4 f 12.5) (12.5 f 80)
f0
f1
1 2 T
1 1 ' 2 T
由车身和车轮部分的衰减率
按下式求出阻尼比 、
1 4 2 1 2 ln
'
A1 A2 、 ' A'1 A' 2
'
1 4 2 1 2 ' ln
(3)汽车震动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的测定
在实际随机输入的路面上或在电液震动台上,给车轮 0.5~30Hz范围的震动输入,记录车轴、车身、座垫上各 测点的震动响应;然后由数据统计分析仪处理,按车轴/ 输入、车身/车轴、坐垫/车身可相应得到车轮、悬架、座 垫各环节的频率响应函数。其幅频特性的峰值所在频率 即为各环节的固有频率,峰值幅值可用于近似求出各环 节的阻尼比
1 2 A2 1
(4)实际路面随机输入行驶试验
此项试验是评定汽车平顺性的最主要试验。按照 GB/T4970—1996《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 进行。 各种车辆因工作条件不相同、试验要求的路况、车速、传 感器安装位置等也有所不同。 平顺性随机输入试验主要以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a wo 来评 价。根据试验中记录的震动加速度时间历程,通过数据处 理设备得到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并可计算各1/3倍频程带 宽中心频率 f ci 的加速度均方根 i ,进而可求得 a w 。这些 评价指标随车速的变化曲线称为“车速特性”,可用于整 个使用车速范围内全面地评价汽车平顺性。
4.座椅 座椅的布置对平顺性有较大的影响。接近车身中部 的座位振幅较小,前、后两端的座位振幅较大,在 相同频率下乘员感受到的震动加速度就不一致,所 以轿车的座位均布置在前后轴轴距之内。载货汽车 和公共汽车,为了减少水平前后方向的振幅,座位 在高度方向上应尽量缩小与重心间的距离。 座垫也有一定减振作用。座垫的刚度和阻尼要作适 当选择,以使人一座椅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开人体最 敏感的4~8Hz范围,同时应使阻尼系数达到0.2以 上。
La 20Lg (a / a0 )
a 式中, 0 为参考加速度均方根值,10-6m· La 为 s-2; 加权振级,dB。
ISO2631—1∶1997(E)标准给出了在1~80Hz振动频 率范围内人体对振动的主观感觉(表6.2);由以上计 算得到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与表6.2比较,可得知人 的主观感觉程度,即可评价汽车的平顺性优劣。
1 c ( f ) 8 / f
(0.5 f 8) (8 f 80)
1 d ( f ) 2 / f
(0.5 f 2) (2 f 80)
1 e ( f ) 1 / f
(0.5 f 1) (1 f 80)
2)对记录的加速度时间历程a(t)进行频谱分析 得到功率谱密度函数 Ga ( f ) ,按下式计算
1.平顺性试验的主要内容 (1)汽车悬挂系统的刚度、阻尼和惯性参数的测定 通过测定轮胎、悬架、座垫的弹性特性(载荷与变形的关 系曲线),可以求出在规定载荷下轮胎、悬架、座垫的刚 度。由加、卸载曲线包围的面积,可以确定这些元件的阻 尼。另外,还要测量悬挂(车身)质量、非悬挂(车轮) 质量、车身质量分配系数等。
作为系统的“输出”,是人体或货物受到的震动,其中最重要 的是震动的频率和震动加速度。任何一个“震动系统”均有一 个“固有频率”,当外界激振频率接近或等于“固有频率”时, 将出现“共振”现象,产生剧烈的震动,这既要影响汽车的操 纵稳定性,也要影响行驶平顺性。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械震动系统,人体对震动的反应既与震动 频率及强度、震动作用方向和暴露时间有关,也与乘员的心理、 生理状态有关。 通过大量的震动试验表明,人体对不同方向的震动存在差异, 对上下震动忍耐性最强,其次是前后震动,对左右震动最敏感。 人体上下震动的共振点大约在4Hz~8Hz,水平震动的共振点大 约在1Hz~2Hz。如果在共振点上加振,人的抗振能力会严重下 降,氧气消耗量剧增,能量代谢加快。 研究汽车行驶平顺性实际上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避 免汽车这个“震动系统”的“共振”现象;二是使“震动系统” 输出的震动频率避开人体敏感的范围,震动加速度不超过人体 所能承受的强度。
表6.1给出了三个输入点12个轴向,分别选用哪 一个频率加权函数和相应的轴加权系数k。
轴加权系数k 1.00 1.00 1.00 0.63 0.40 0.20 0.80 0.50 0.40 0.25 0.25 0.40
位置
坐标轴名称
频率加权函数 ωd ωd ωk ωe ωe ωe ωc ωd ωd ωk ωk ωk
6.1.2
行驶平顺性的评价
目前对行驶平顺性的评价仍是以人的主观感觉为最终 依据,它既要受震动环境特点的影响,又要受人的心 理、生理因素的影响,所以这种评价和衡量是非常困 难和复杂的。 1997年分布了ISO2631-1《人体承受全身震动评 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ISO2631-1∶1997 (E)标准规定了人体坐姿受振模型(图6.3)。模 型表明在进行舒适性评价时,它除了考虑座椅支承 面处输入点3个方向的线振动,还考虑该点3个方向 的角振动( x、 y、 z )以及座椅靠背和脚支承面两 个输入点各3个方向的线振动;共3个输入点12个轴 向的振动。
(5)汽车驶过凸块或凹坑脉冲输入行驶试验
汽车行驶时偶尔会遇到凸块或凹坑,其冲击会影响汽 车平顺性,严重时会损害人体健康,破坏运载的货物。 此项试验按GB/ 4970—1996《汽车平顺性单脉冲输入 行驶试验方法》进行,汽车以一定车速驶过规定尺寸 的三角形凸块得到脉冲输入。评价指标用坐垫上和地 板上加速度最大值或加权加速度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