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ppt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ppt课件
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学写字
这句话中有两个会写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
zāi

半包围结构, “戈”的后两 笔要注意先 “撇”后 “点”。
wēi

上下结构,“禾” 的最后一笔是点, “女”的第一笔 是撇点。
一会儿,不久。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 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书戴嵩画牛
《回乡偶书》 《夜书所见》 《书湖阴先生壁》
书写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 “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 称“三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 词人代表。本文选自《东坡志林》。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试着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书 戴嵩 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shǔ)。有 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pù)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 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 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关于友情的名言佳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课堂演练
一、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绝:1.断绝 2.穷尽 3.走不通的 4.独一无二的 5.极、最
破琴绝弦( ) 绝处逢生( ) 绝大多数( )
大意: 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
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像流水 一样浩荡。”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 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 无足复为鼓琴者。
值得

高中音乐《高山流水遇知音课件》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音乐《高山流水遇知音课件》教学课件设计
2 、每段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散音、按 音
旋律性不明 显
泛音
轻快、跳 跃
按 音
按、散 (滚 拂)
泛音
平缓
急促、起伏跌 宕
平 静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流水》我们了解伯 牙与子期的知音之交,也了解我国的 古 琴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希 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道路上能够更 多的去 了解民族音乐作品,成为民族 音乐的知 音,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 化要靠你们 来发扬光大!
湖海的描绘,抒发了对大 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表 现了一种开阔的胸襟和百 折不回的精神。
古琴音色:
泛音:玲珑剔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散音:浑厚如钟 按
音:
余音绕梁
乐曲的结构 (大致分为九段) 引子:第一段
起部:第二、三段 承部:第四、五段
转部:第六、七段
合部:第八、九段
尾声:简短
1、从每段音乐中听到了古琴哪种音 色
古琴简 1 、 古 代 文介人 的 必 修 乐 器 ,
至今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 了 ,圆面方底寓意天圆地方, 儒家思想。
2、七弦琴,琴长三尺六寸 五分, 13 个琴徽。
3、最早的弹拨乐器,又位 列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琴 棋 书 画 ”之 首 , 是 华 夏 文 化 的 瑰 宝,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 遗 产代表作。
知音
伯牙鼓琴 子期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巍巍乎, 若泰山”, 伯牙 志 在流水,钟子期曰:“ 荡 荡乎
,若流河”,伯牙曰:“善 哉 ,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 期 既死,伯牙绝弦,隐身不
《流水》
边听边思考: 1 、从这首乐曲中看到了一
幅什么样的自然景观? 2 、音色有什么特点? • 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4单元第24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 课件(共16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4单元第24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  课件(共16张PPT)
散》
运用对《流水》的赏析来聆听
拓展与探 究
拓展与探究
❖ 琵琶:明亮,富有颗粒性。用白居易《琵琶 行》语言来说叫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
课题小节
❖ 中国的古代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值 得大家一听,你会从中获得许多,不信,请 同学们回家后搜集有关其它编钟、编磬、埙 等方面古乐曲的资料吧。
开 。 | 陌 上 、 花落 。-忘记 你
问题1:请问这首曲子叫什么?是用哪种乐器弹奏的?
问题2:你能简单地说说有关这个典故的故事吗?
高山流水志家国
初听《流水》
问题1:请同学们在聆听时,边听变思考 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问题2:请你谈谈初次聆听你听到了什么? 问题3:有关《流水》在1977年8月21日 发生了一件事情,请同学们说说当时的情 况是怎样的?
谢谢大家!
鉴赏古琴曲《流水》
问题:这首乐曲是怎样表现四种流水形象的? 问题:整首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结构的? 问题:这首古琴乐曲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曲风风格
特征? 山泉: 小溪: 江河: 湖海:
大家来唱一段
《流水》
❖ 《流水》这首琴曲充满着惹怒自然的和谐之 音,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 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流水》 也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隐喻了开阔 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在古琴音乐传承 中,对同一首乐曲琴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有略 微的同,我们听者也有自己个性的理解。
说说古琴和古筝的区别
❖古筝高音区音色明亮、清脆,中音 区圆润、柔美,低音区浑厚、结实, 优雅婉转,古琴听起来古朴,淡雅, 灵透。 泛音(天音)、散音(地 音)、 按音(人音)
古琴的文化
古琴的文化
❖ 古琴的形制与寓意(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 《尚书》等文献。古琴是我国最崇高的乐器,已有三千多年 的历史,古琴最初为五弦,周朝时期加入了文武两弦,称为 文武七弦。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 要在士以上的阶层中流行,秦以后盛行于民间,在古代古琴 还和贵族,文人、诗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陶渊明,孔子等 善于弹琴。古琴具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特点,古代人以 不知乐为耻,并且琴棋书画,琴是占有首要的位置,所以古 琴是古代文人必修的乐器。)

古典音乐幻灯片ppt课件

古典音乐幻灯片ppt课件
清浅的沙流,云程万里,天际群雁飞鸣起落的声情。曲意爽朗,乐思开阔,给人以 肃穆而又富于生机之感,借鸿雁之高飞远翔,抒发和寄托人们的胸臆,体现了古代 人民对祖国美丽风光的歌颂与热爱。
四、《梅花三弄》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中国古典乐
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 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枯木禅琴谱》说: “曲音清幽,音节舒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须从容联络,方 得其旨。”
《阳春白雪》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两首高深的歌曲名,即《阳春》和《白雪》,
晋隋以来有此笛曲,为东晋大将桓伊所作。后经唐代琴家颜师古改编为琴曲,流
传至今。梅花傲霜高洁的品格,是古今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常为人们用以隐喻具 有高尚节操的人。明杨抡《伯牙心法》记载:“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 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徽云 尔。”琴曲中采用完整重复三段泛音写法不多见,“故有处处三叠阳关,夜夜梅花 三弄之诮。”(《律话》)。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
首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 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 测器的金唱片,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新的“知音”。 二、《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
和楚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 据《神奇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 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高山流水》优秀教案

《高山流水》优秀教案

No one can let me lose unless I don't want to win!勤学乐观天天向上(页眉可删)《高山流水》优秀教案《高山流水》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读课文,感受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情厚谊。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句,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俞伯牙与种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

2、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教具准备:《高山流水》课件教学过程:导入课题1、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回顾课文内容,理清脉络1、回忆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2、课文围绕这两个主人公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肺腑的故事,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吗?用上高山流水这个成语说说。

3、俞伯牙与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课文去了解故事的重要内容吧。

一、学习知音难求部分1、自读1-2自然段说说你对俞伯牙的了解。

2、理解“琴艺高超、遗憾、始终”等词语的意思,从中谈体会。

3、学生汇报所得体会4、老师总结二、学习巧遇知音部分1、默读课文3-4自然段,勾一勾傍晚美景的句子。

2、学生勾画、汇报、朗读。

3、听音乐《高山流水》,边听边想象他们俩相遇时的动人场面,老师随音乐范读课文3-4自然段。

4、听了这美妙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5、钟子期听了这美妙的乐曲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自读课文5-7自然段画出描写钟子期语言、神态的句子。

理解词语“啧啧赞叹、意味深长、按捺不住、一见如故”,体会“猛地、站、拉、说”感受俞伯牙当时激动的心情。

6、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汇报。

7、俞伯牙听了钟子期的两次赞叹之后的表情是怎样的?8、抓住重点词、句子、体会并指导朗读。

9、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抓住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

10、老师小结三、学习痛失知音部分1、抽一名学生读课文2、品读遗言,谈体会3、当俞伯牙得知钟子期去世的消息后,心情如何?找一找文中的相关词语读一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月光曲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月光曲课件(共24张PPT)
文 琴键。
贝多芬看到什么?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 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这句话是实写还是想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这句话是实写:从“月光照进窗子“看出来!
课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
文 的海面上,顿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 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 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的 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 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好像也看到 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 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凝听音符的魅力

《高山流水》

《二泉映月》

《月光奏鸣曲》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
23.月光曲
新昌县礼泉小学 杨少华
简 介
贝多芬(1770~1827)德 国著名钢琴家,“交响乐之王”,其父 为德国宫廷歌手,他从小就随父亲接受 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弹琴与作曲。他 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 贝多芬二十八岁时听力开始减弱,五十 岁时,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他一 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主要作品有
的眼睛。”
经过

结 兄妹俩被美好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来,
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
文 果 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下来。
灵感
往往来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当生活 的情节拨动你的心弦,请拿起你的笔,记 录那扣人心弦的点点滴滴。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课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 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

2024年《高山流水》优秀教案

2024年《高山流水》优秀教案

2024年《高山流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高山流水》这首古曲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

掌握《高山流水》的基本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能够演奏出曲目的主要旋律和节奏。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高山流水》曲目的演奏技巧,包括指法、音准、节奏等。

对曲目情感的把握和表现,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传达出曲目的意境。

教学难点:曲目中复杂多变的旋律和节奏,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演奏能力。

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感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历史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介绍曲目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高山流水》的曲式结构和演奏技巧,包括指法、音准、节奏等。

通过对曲目旋律和节奏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曲目的音乐特点。

3. 示范演奏教师现场演奏《高山流水》,展示正确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学生观看示范演奏,加深对曲目演奏技巧的理解。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和切磋演奏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5. 互动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曲目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价值。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高山流水》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学、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曲目的音乐特点。

高山流水课件

高山流水课件

26高山流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①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②乎若泰山。

”少选③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④乎若江河。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⑤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得为鼓琴者。

【注释】①方:正当;在……时候。

②巍巍:山高大的样子。

③少选:不久,过了一会儿。

④洋洋:水大的样子。

⑤破琴:把琴摔破。

【译文】伯牙弹琴,钟子期聆听。

刚开始,琴声似在赞美着巍巍的高山。

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仿佛见到了高耸入云的泰山。

”过了一会儿,琴声又似表现出奔腾澎湃的波涛,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宽广浩荡,波涛滚滚如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一辈子不再弹琴了,他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值得自己为他弹奏了。

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十大汉族古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高山流水》,汉族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

[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能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想象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的情景,学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4、明白“高山流水”的含义,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注释:①值:适逢.②郡:这里指城.③相视:看望 你.④既:已经 ⑤一:整个.⑥独止:一个人留下.⑦ 无义:不懂道义.⑧班:撤退.
•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 ①友人语巨伯曰 ( 动词,告诉

• ②一郡尽空
( 全,都

• ③遂班军而还 ( 于是,就

• 2.翻译句子。
•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 岂荀巨伯所行耶?”
2.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今天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 么?
高山流水(遇知音)
“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3.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道理: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要懂得珍惜。
• 【材料一】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 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材料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 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 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 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 为君死!
伯牙善鼓琴
学习目标:
1.熟读成诵(初级目标) 2.掌握重点字词,阐述文章道理(中级目标)。 3.学以致用(高级目标)。
熟读成诵
要求: 1.注意语音语调;(字正腔圆) 2.注意节奏;(有板有眼) 3.情感的把握。(有情有味)
积累重点字词 阐述文章道理
一、解释重点字词(2min)
要求:
根据课下注释或查阅字典,独立完成 导学案的一二题;
昏暗 ,阴险 ,阴湿 , 隐藏的,不露在外面的
小兵 操心、操练
贫穷 援助 锣鼓;鼓掌
制造
二、理解文章,探究问题(2min)
1.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用原 文回答)
俞伯牙:志在登高山,志在流水。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钟子期: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重点字词解释: 善(擅长、善于) 善哉(好啊 ) 若( 像 ) 得( 知道 ) 乃(于是,就 ) 更( 再 ) 辄( 立即 )
• 古今异义词:
字词


泰山之阴 卒逢暴雨 霖雨之操 辄穷其趣
援琴而鼓之
更造崩山之音
山的北面
同“猝”,突然
琴曲的一种
穷尽, 这里用为动词 拿,拿过来 弹奏 创作,这里是 弹奏的意思
学以致用
• 《荀巨伯探友》课外阅读
• 课外拓展:
•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速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 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敌既④至, 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④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⑤?"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 友人命.”敌相谓曰:“我辈无义⑥之人,而入有义 之国.”遂班⑧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 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卒(cù)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 钟子期 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您,您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 换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事情吗?”
• 3.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重情义, 把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云巅之上
• 鲁迅先生说“人生难得一知己,纵 使千金也难求”,子期死,伯牙绝弦; 荀巨伯为友敢于舍弃自己的性命,亲 爱的孩子,这是否触动了你心弦?请 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写你对“知己”的认 识,形式字善鼓琴》改写成 一篇600字的现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