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

合集下载

实验三模拟乘法器调幅

实验三模拟乘法器调幅

实验三模拟乘法器调幅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振幅调制的工作原理。

2.掌控用mc1496去同时实现am和dsb的方法,并研究已阳入波与调制信号,载波之间的关系。

3.掌控用示波器测量调幅系数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演示相加调幅器的输出失调电压调节。

2.用示波器观察正常调幅波(am)波形,并测量其调幅系数。

3.用示波器观察平衡调幅波(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波形dsb)波形。

4.用示波器观察调制信号为方波、三角波的调幅波。

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1)在实验箱主板上挂上内置乘法器幅度调制电路模块。

拨打实验箱上电源开关,按下模块上控制器8k1,此时电源指标灯照亮。

(2)调制信号源:采用低频信号源中的函数发生器,其参数调节如下(示波器监测):?频率范围:1khz?波形选择:正弦波?输出峰-峰值:300mv(3)载波源:采用高频信号源:工作频率:2mhz用频率计测量(也可以使用其它频率);?输入幅度(峰-峰值):200mv,用示波器观测。

2.输入失调电压的调整(交流馈通电压的调整)内置演示相加器在采用之前必须展开输出紊乱调零,也就是必须展开交流馈通电压的调整,其目的就是并使相加器调整为平衡状态。

因此在调整前必须将控制器8k01复置“off”(往拨付),以阻断其直流电甩。

交流馈通电压所指的就是相加器的一个输出端的加之信号电压,而另一个输出端的不作信号时的输入电压,这个电压越小越不好。

(1)载波输出端的输出失调电压调节把调制信号源输出的音频调制信号加到音频输入端(8p02),而载波输入端不加信号。

用示波器监测相加器输入端的(8tp03)的输入波形,调节电位器8w02,并使此时输入端的(8tp03)的输入信号(称作调制输出端馈通误差)最轻。

(2)调制输出端的输出失调电压调节把载波源输出的载波信号加到载波输入端(8p01),而音频输入端不加信号。

用示波器监测相加器输入端的(8tp03)的输入波形。

调节电位器8w01并使此时输入(8tp03)的输入信号(称作载波输出端馈通误差)最轻。

实验3(函数)

实验3(函数)

实验三 函数 一、实验目的(1)、学习函数的声明与定义(2)、函数的调用(3)、了解函数的调用过程(4)、理解函数参数传递机制(5)、掌握函数重载、参数带有缺省值、内联函数定义、调用和工作机制(6)、体会函数重载、参数带有缺省值、内联函数作用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 区分函数定义与声明?2、 函数调用形式有哪些?3、 函数的调用过程是怎样的?4、 什么是内联函数?特点是什么?5、 重载函数通过什么来区分?作用是什么?6、 定义带有默认形参函数应注意什么?7、 制转换:利用函数编写一个输入一个8位二进制数,将其转换为十进制数输出的函数。

例如:11012 = 1(23) + 1(22) + 0(21) + 1(20) = 1310所以,如果输入1101,则应输出138、 编写程序求π的值其中arctan 用如下形式的级数计算:直到级数某项绝对值不大于10-15为止;π和x 均为double 型。

9、寻找并输出11~999之间的数m ,它满足m 、m 2和m 3均为回文数。

– 回文:各位数字左右对称的整数。

例如:11满足上述条件112=121,113=1331。

提示:用10取余的方法,从最低位开始,依次取出该数的各位数字。

按反序重新构成新的数,比较与原数是否相等,若相等,则原数为回文。

10、编写、输入、检查、调试和运行下列程序,掌握const 使用方法,并区分#define 。

①、编写程序,实现复制字符串的自定义版char *strcpy(char *dest,const char *source);//该函数返回dest 的值,即字符串首地址②、编写程序,实现比较字符串的自定义版int strcmp(const char *str1,const char *str2);//str1>str2 返回正数//str1=str2 返回0//str1<str2返回负数11、学习函数重载、参数带有缺省值、内联成员函数定义与调用(1)、编写一个程序,其中包含三个重载的display()函数,第一个函数输出一个double值;第二个函数输出一个int值;第三个函数输出一个char值。

实验三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

实验三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

(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测定需迅速。)
当磺胺与α-萘胺均过量时,所生成的红色深浅与NO2-含量成 直线关系。 NO2-含量标准曲线: [ NO2- ](µ mol/ml) = 0.0026+0.359OD540 [NO2-] (µ mol/ml)×稀释倍数 鲜重(g)×时间(h)
NR活性(NO2- , µmol/h•gfw) =
2. 实验原理
硝酸还原酶可将NO3-还原成NO2- ,其反应为:
NO3- + NADH ++ + H2O
在一定条件下, NO2- 的生成量与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呈正相关,因此,可以测定 NO2- 的生成量来代表硝酸还 原酶的NR活性。
NO2-含量测定(磺胺比色法)
在酸性溶液中,NO2-与磺胺形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α萘胺偶联,形成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该偶氮化合物在 540nm有最大吸收峰,可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D540)。
实验步骤两种处理的小麦幼苗叶片中段各取03g麦苗水ck麦苗kno10ml抽气30分钟2530温箱中黑暗保温30分钟取1ml反应液2ml磺胺试剂2ml注意加液顺序25水浴反应5分钟取出后桌面静置10分钟540nm测定样品的吸光值取a液或b液1ml代替反应液作为对照管放气后摇晃直至叶段沉于溶液中
实验3 硝酸盐和光诱导对硝酸还原 酶(NR)活性的影响
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
离体法:将材料磨成匀浆,经过滤或离心除去残渣,以上清液 为硝酸还原酶粗酶液进行测定。 缺点:由于研磨中NADH受损失,必需外加NADH方可测定。
活体法:直接用鲜活组织进行测定。环境中的NO3-进入细胞后 被NR还原成NO2-,并扩散到细胞外在溶液中积累,测 定溶液中NO2- 的含量即可得知NR的大小。 优点:不破坏细胞原有的酶反应系统,NADH可由代谢反应不 断生成,无需外加。简便、快速,不需要贵重仪器设 备及低温条件。 缺点: 重复性欠佳,应作一定量的重复。

环境生态学实验三

环境生态学实验三

4.实验方法
❖ 用酸度计测定滤 液pH值,准确读 至0.01
注意事项
❖ 进行氯气处理叶片的时候,注意安全,不要让 氯气进入呼吸道,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叶片;
❖ pH使用前要标定。源自思考题❖ 酸性污染物质是如何伤害植物的? ❖ 比较所测定的植物叶片澄清液pH值的变化,并
分析这种变化与植物受害程度的关系,以及与 无污染情况下植物叶片的pH值大小有无关系。
❖试剂
去离子水、盐酸、高锰酸钾
4.实验方法
❖ 将实验材料(枝条带叶片)插在盛有水的大烧 杯中,将大烧杯置于熏气箱或通风橱内;另取 一只大烧杯置于熏气箱或通风橱内,往其中倒 入适量盐酸和高锰酸钾以产生氯气熏蒸实验材 料。对照处理的实验材料置于室内。
4.实验方法
❖ 取对照叶片和熏蒸的叶 片,用水洗净,用滤纸 吸干。分别称取5 g,用 去离子水冲洗,用滤纸 吸干后在研钵中研碎, 加50 mL去离子水,沉 淀30 min,滤纸过滤, 滤液收集于小烧杯中。
与无污染情况下植物叶片的pH值大小的关系。
2.实验原理
★ 叶片是植物与外界进行 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
★ 植物受污染时,植物叶片 将在生理和形态上产生反 应。
2.实验原理
形态方面:
急性症状:叶片坏死、颜色由绿变黄、变 白等;
慢性伤害:叶片颜色由绿变棕黄、脱绿 和早熟落叶等。
2.实验原理
生理生化方面: ❖ 大气污染物Cl2、HCl、SO2等通过叶片表面的
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生成HClO+、 H3O+、 H2SO3 + ,这些酸性物质破坏了叶片内原有的 pH值平衡,使植物叶片澄清液的pH值降低;
❖植物细胞液 pH值与植物的抗毒性关系非常密 切,植物叶片 pH值越高,抗氯性越强。

实验3 基本命令(2)

实验3 基本命令(2)

项目一任务4 使用命令行方式进行系统管理(2)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各种文件基本操作命令systemctl、fdisk、df、find、ln、mount、用户管理、组管理、权限管理等。

二.实验环境Vmware12下的操作系统CentOS7.0。

三.实验步骤1.系统服务的启动关闭与查看1)使用systemctl命令查看防火墙状态,请写出命令systemctl firewalld.service2).使用systemctl命令关闭防火墙,请写出命令,并再次查看防火墙状态是否关闭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3)使用systemctl命令启动apache服务,并在centOS里用浏览器查看是否已经启动systemctl start apache.service2.系统的退出与重启命令,请完成如下操作,写出命令1)用户退出系统在shell提示符下,输入“exit”命令2)用户重启系统systemctl reboot3)用户关闭系统systemctl poweroff3.请写出查看磁盘分区情况命令#fdisk -l4.查看磁盘挂载情况,请写出命令#df5.查看/root目录下所有文件所占空间,请写出命令#du –sh /root6.使用mount命令将光盘挂载到/mnt/cdrom,请写出命令,再尝试卸载并写出命令#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umount /mnt/cdrom7.使用mount命令将u盘挂载到/mnt/usb,请写出命令,再尝试卸载并写出命令#mount -t vfat /dev/sdb1 /mnt/usb#umount /mnt/usb8.使用find命令查找文件1)在/var目录下查找所有文件其所有者是root用户的文件。

请写出命令。

find /var/root -name2)查找/usr/bin目录下所有大小超过一百万byte的文件,并用长格式显示(如ls –l 的显示结果)。

实验3实验报告

实验3实验报告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理解客单价概念。

理解影响客单价的因素。

理解电商中关联销售的概念。

二、名词解释(建议大家在做实验之前,把课件看一遍)1、什么是客单价?客单价计算公式是?客单价决定因素有?答:客单价:是指商场(超市)每一个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也即是平均交易金额。

客单价的本质是:在一定时期内,每位顾客消费的平均价格,离开了“一定时期”这个范围,客单价这个指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客单价=销售总额÷顾客总数客单价=销售总金额÷成交总笔数决定因素:日均客单价、购买频次、关联销售、宝贝定价、订单中同一宝贝的重复购买率2、什么是关联销售?关联销售常见的形式有?答:关联销售:通过某种形式的暗示和推荐,让买家对多个产品产生兴趣,并最终导致购买的行为。

这种购买行为可以在一次购物中发生,也可以在多次购物中发生。

销售形式:基于宝贝功能和应用场景的关联营销基于宝贝相似的关联营销基于买家从众心理、羊群效应的关联营销3、关联推荐原则的原则是?答:1、推荐多了,等于没有推荐:推荐一定要少而精准,而不是大而多,这样会影响买家的决策。

2、推荐的有效性要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评估。

3、推荐没有万能的药方,要因人、因商品等分析。

4、对于大多数类目,相似的推荐尽量要放在宝贝描述的下面,因为相似的推荐容易让买家犹豫,从而错过购买的机会;但当一个买家看完整个宝贝描述还在纠结是否要购买时候,相似的推荐可能会使用户选择一些店铺内的宝贝对比,而不是直接离开店铺。

三、收获,体会及问题(写得越详细、越个性化、越真实越好,否则我不知道你做这个实验的心路历程,也就无法充分地判断你是否是独立完成的这个实验、你是否在做这个实验时进行了认真仔细地思考、通过这个实验你是否在实践能力上得到了提高)在独立网店系统、网上商城的营销中,把使用各种推广方法所带来的流量尽可能的利用起来、提高客单价和销售额是一项很重要的、需要引起大家重视的工作。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三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三

实验三实验项目名称:实验3 文字信息实验过程及内容:一、(一)基础操作1. 启动Microsoft Word 2010,输入个人简历的相关信息。

输入完成后,将文档另存为:个人简历.docx。

(书本案例3-2)1)输入RESUME后按Enter即可换行2)在第五段输入“姓名:马腾飞”时,由于已经输入过一次了,可以直接复制粘贴。

长按鼠标左键选中“姓名:马腾飞”,单击右键,弹出菜单,在菜单中选择复制。

再将光标移动到需要粘贴的位置,在键盘上按“C TRL+V”即可完成。

3)输入完内容后,在左上角点击“保存”,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更改文件名,以及选定保存地址后,单击“保存”。

2. 打开个人简历文档,设置标题“个人概况”格式,字体:楷体、小四,深蓝色,加宽2磅,对整行加下划线、橙色;整行底纹:淡橙色。

(书本案例3-5)1)选中“个人概况”,在弹出的菜单中找到字体选项,点击下拉按钮选择“楷体”,再找到字号选项点击下拉按钮,选择“小四”。

然后找到字体颜色选项点击下拉按钮,选择“深蓝色”。

2)选中“个人概况”,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字体”选项,进入对话框,切换至对话框的“高级”选项卡。

点击“间距”的下拉按钮选择“加宽”,在磅值(B)中更改为2磅。

再切换到“字体”选项卡,点击“下划线类型”的下拉按钮,选择所需的下划线线型,点击“下划线颜色”下拉按钮并选择橙色的下划线颜色。

查看“预览”,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

3)选中“个人概况”,点击Word上方的“设计”选项,在最右边的页面背景内点击页面边框,在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底纹”选项卡,点击“填充”的下拉按钮,选择淡橙色。

点击“应用于”的下拉按钮,选择“文字”选项。

在“预览”区查看,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即可。

效果如下图所示3.书本案例3-61)选中“个人概况”,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段落”,进入对话框后更改“段前”的数据为1行,“段后”的数据为1行,特殊格式为“无”。

实验3网际协议参考答案

实验3网际协议参考答案

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缺点:在数据报转发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数据部分错误,只有在数据报交付到目的地后才发现数据报中的数据部分错误
好处:1、所有将据封装在IP数据报中的高层协议如TCP,都有覆盖整个分组的校验和。

因此,IP数据报的校验和就不必再检验所封装的数据部分。

2、每经过一个路由器,IP数
据报的首部就要改变一次,但数据部分不改变,因此校验和只对发生变化的部分进行校验。

若校验包含数据部分,则每个路由器必须重新计算整个分组的校验和,这就表示每一个路由器要花费更多的处理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实验三
题目:编程实现四种调度算法
⒈问题描述
编程实现四种调度算法:
(1)先来先服务算法
(2)短作业优先算法
(3)优先权算法
(4)基于时间片的多级反馈队列算法
⒉基本要求
(1)通过若干个实例实现各种算法的优劣性对比;
(2)结果要求可视化展示
⒊实现提示
根据课本所给的四种算法的原理,编程分别实现。

在给出相同的进程数、进程名以及相同的到达时间和服务时间的情况下,比较四种算法调度后各进程的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

4. 输入和输出
1)输入
进程数进程名以及各个进程的到达时间和服务时间,基于时间片的多级反馈队列算法确定的时间片的大小。

2)输出(两种形式)
每种算法有如下输出:各个进程名以及对应的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