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信息综合实验报告-实验三
南邮操作系统实验三

南邮操作系统实验三实验报告( 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操作系统教程实验名称页面调度算法的模拟实现实验时间2014 年12 月 3 日指导单位计算机软件学院指导教师徐鹤学生姓名楚灵翔班级学号B12040731 学院(系) 计算机学院专业软件工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页面调度算法的模拟实现指导教师徐鹤实验类型上机实验学时 2 实验时间2014.12.3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模拟实现页面调度算法中的FIFO、LRU和OPT算法2、进程的页面请求序列,即一系列页面号(页面号用整数表示,用空格作为分隔符),用来模拟待换入的页面;3、输出要求:显示缺页的总次数和缺页中断率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VMware Workstation,Ubuntu三、实验过程描述#define n 12#define m 3int page[n]; //保存需要访问的页面int i,j,q,mem[m]={0},List[m][n],sum;char flag,f[n];void Init();void FIFO();void LRU();void main(){cout<<"*********************实验***********************"<<endl;< bdsfid="127" p=""></endl;<> cout<<" ┏━━━━━━━━━━━━━━━━━━━━━━━┓"<<endl;< bdsfid="129" p=""></endl;<>cout<<" ┃页面调度算法的模拟实现┃"<<endl;< bdsfid="131" p=""></endl;<>cout<<" ┠───────────────────────┨"<<endl;< bdsfid="133" p=""></endl;<>cout<<" ┃先进先出算法FIFO ┃"<<endl;< bdsfid="135" p=""></endl;<>cout<<" ┃最近追少使用算法LRU ┃"<<endl;< bdsfid="137" p=""></endl;<>cout<<" ┗━━━━━━━━━━━━━━━━━━━━━━━┛"<<endl;< bdsfid="139" p=""></endl;<>cout<<" 请输入页面访问序列:\n"<<" ";for(i=0;i<n;i++)< bdsfid="142" p=""></n;i++)<>cin>>page[i];cout<<endl;< bdsfid="145" p=""></endl;<>FIFO();Init();LRU();}void Init() //初始化函数{sum=0; //初始化计算缺页次数的变量for(int i=0;i<m;i++)< bdsfid="153" p=""></m;i++)<>mem[i]=0;for(i=0;i<m;i++)< bdsfid="156" p=""></m;i++)<>for(j=0;j<n;j++)< bdsfid="158" p=""></n;j++)<>List[i][j]=0;}void FIFO(){for(i=0;i<="">{q=0;while((page[i]!=mem[q])&&(q!=m))q++;if(q==m)flag='*'; //缺页,则置标志flag为'*' elseflag=' ';if(flag=='*'){for(j=m-1;j>0;j--) //淘汰最先调入的页面调入当前访问的mem[j]=mem[j-1];mem[0]=page[i];}for(j=0;j<m;j++)< bdsfid="178" p=""></m;j++)<>List[j][i]=mem[j];f[i]=flag;}cout<<" 0代表为空,*代表有缺页:\n";cout<<endl;< bdsfid="184" p=""></endl;<>cout<<"-----------FIFO算法结果------------"<<endl;< bdsfid="186" p=""></endl;<>for(i=0;i<m;i++)< bdsfid="188" p=""></m;i++)<>{for(j=0;j<n;j++)< bdsfid="191" p=""></n;j++)<>cout<<list[i][j]<<" ";<="" bdsfid="193" p=""></list[i][j]<<"> cout<<endl;}< bdsfid="195" p=""></endl;}<>for(i=0;i<n;i++)< bdsfid="197" p=""></n;i++)<>{if(f[i]=='*')sum++;cout<<f[i]<<" ";<="" bdsfid="202" p=""></f[i]<<">}cout<<"\n-----------------------------------"<<endl;<bdsfid="205" p=""></endl;<>cout<<"缺页次数是:"<<sum<<"缺页率是:"<<<endl;<="" bdsfid="207" p=""></sum<<"缺页率是:"<}void LRU(){for(i=0;i<="">{q=0;while((page[i]!=mem[q])&&(q!=m))q++;if(q==m)flag='*'; //缺页,则置标志flag为'*'elseflag=' ';for(j=q;j>0;j--)mem[j]=mem[j-1];mem[0]=page[i];for(j=0;j<m;j++)< bdsfid="225" p=""></m;j++)<>List[j][i]=mem[j];f[i]=flag;}cout<<endl;< bdsfid="229" p=""></endl;<>cout<<"------------LRU算法结果------------"<<endl;< bdsfid="231" p=""></endl;<>for(i=0;i<m;i++)< bdsfid="233" p=""></m;i++)<>{for(j=0;j<n;j++)< bdsfid="236" p=""></n;j++)<>cout<<list[i][j]<<" ";<="" bdsfid="238" p=""></list[i][j]<<"> cout<<endl;< bdsfid="240" p=""></endl;<>}for(i=0;i<n;i++)< bdsfid="243" p=""></n;i++)<>{if(f[i]=='*')sum++;cout<<f[i]<<" ";}<="" bdsfid="248" p=""></f[i]<<">cout<<endl;< bdsfid="250" p=""></endl;<>cout<<"-----------------------------------"<<endl;<bdsfid="252" p=""></endl;<>cout<<"缺页次数是:"<<sum<<"缺页率是:"<<<=""></sum<<"缺页率是:"<实验结果:四、实验小结(包括问题和解决方法、心得体会、意见与建议等)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于页面调度算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南邮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3

通达学院课内实验报告课程名:系统分析与设计任课教师:刘影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号:姓名:二○一四至二○一五年度第二学期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链和消息的创建:在协作图中添加“Administrator”类对象“)序列图和协作图的转换:双击浏览器中要转换的协作图,选择菜单栏中“活动图的建模——借阅者借书活动图首先要确定要为哪个对象建模和明确所需要建立模型核心问题。
们确定需要建模的系统的用例,以及用例的参与者。
对于“借阅者借书”的用例来说,参与者是借阅者和图书管理员,借阅者通过图书管理员来进行借书活动,涉及的用例是借书。
)创建活动图:右击浏览器中的“Logic View”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命令,在“Logical View”下会创建“State/Activity Model)绘制泳道:在“借阅者借书活动图”中创建“借阅者”和“图书管理员”这两个泳道,具体方法如下:单击工具栏中相应按钮,在图形编辑区域单击,可以创建默认名为其他活动状态与分支可按照上述方法绘制,完整的“借阅者借书”活动图如下图所示:状态图的建模——图书状态图一.确定状态间的实体以及实体的状态对于图书管理系统而言,最需要的建模实体就是图书的状态,添加,被预定,被借阅,被删除。
当确定了需要建模的实体,并找出了实体的初始状态和终止状态以及其他相关状态后,找出相关状态间的事件和转换,它们间的转换规则是:刚被购买后的新书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员添加成为能够被借阅的图书。
图书被预定后成为被预定状态。
)绘制转换:单击工具栏中相应图标,单击起始状态向目标状态拖动。
)绘制事件:双击“图书状态图”图形编辑区域中刚建好的转换,在弹出的“其余状态和事件可按照上述方法依次绘制。
南邮计算机网络实验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成绩内容;ipconfig 实用程序可用于显示当前的tcp/ip 配置的设置值。
这些信息一般用来检验人工配置的tcp/ip 设置是否正确。
但是,如果你的计算机和所在的局域网使用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这个程序所显示的信息也许更加实用。
这时,ipconfig 可以让你了解你的计算机是否成功的租用到一个ip 地址,如果租用到则可以了解它目前分配到的是什么地是否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成功地与另一台主机进行一次或两次数据报交换并不表示tcp/ip配置就是正确的,你必须执行大量的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的数据报交换,才能确信tcp/ip的正确性。
简单的说,ping就是一个测试程序,如果ping运行正确,你大体上就可以排除网络访问层、网卡、modem的输入输出线路、电缆和路由器等存在的故障,从而减小了问题的范围。
ping ——对这个域名的解析是通过dns服务器,如果这里出现故障,则表示dns服务器的ip地址配置不正确或dns 服务器有故障(对于拨号上网用户,某些isp 已经不需要设置dns服务器了)。
3、用route命令查询路由表,并写出路由表中三条信息;4、用命令netstat 查看本机活动的TCP连接,列出三条非本地活动的TCP连接;5、用命令tracert查看到达所经过的路径,并把它们列出来,写出最终的IP地址。
最终的IP地址:203.208.43.79实验成绩1、网络拓朴图网络拓朴图2、基本设置计算机A、B的IP地址如上图所示,但不设置默认网关地址。
因为一旦添上默认网关,就相当于在主机路由表添加一个默认路由项。
3、AB之间连接性测试先从A ping B,或者B ping A,其中结果如图所示:图中的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表示目标主机不可达,因为在主机A的路由表中没有对B的路由项。
4、在主机A的路由表中分别添加特定主机、特定网络、默认路由项,使AB之间的能相互路由。
南邮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192.168.65.254(192.168.65.254)
目标的MAC地址(Target MAC address:):
vmware_c0:00:01(00:50:50:c0:00:01)
目标的IP地址(Target IP address:):
在主机B中增加对A特定网络的路由项:
route add 0.0.0.0 mask 0.0.0.0 192.168.2.1 metric 1
设置好,用ping命令测试主机AB之间连通性,如用特定网络效果是一样的,AB之间可以通信。
9、如果将主机AB的IP设在同一网络中,则不需要设置路由,并可以直接通信,这就是直接交付。本次试验中,我们试着用了一下这种方法。
Micro-St_09:8e:c2
(44:8a:5b:09:8e:c2)
第二行数据链路层:
Destination(目的地址):_Broadcast(ff:ff:ff:ff:ff:ff)_________(这是个MAC地址,这个MAC地址是一个广播地址,就是局域网中的所有计算机都会接收这个数据帧)Source(源地址):Micro-St_09:8e:c2(44:8a:5b:09:8e:c2)帧中封装的协议类型:ARP(0x0806)(这个是ARP协议的类型编号。)Trailer:是协议中填充的数据,为了保证帧最少有64字节。
实验总结
实验成绩
实验名称
实验三使用Wireshark工具抓取数据包并进行分析
实验目的
1、掌握Wireshark工具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2、理解TCP/IP协议栈中IP、TCP、UDP等协议的数据结构
3、掌握ICMP协议的类型和代码
南京邮电大学Java实验分析报告三

南京邮电大学Java实验报告三————————————————————————————————作者:————————————————————————————————日期:实验报告(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JA V A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名称流处理程序设计实验时间2015 年12 月25 日指导单位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指导教师邓玉龙学生姓名李健琅班级学号B14070427 学院(系) 物联网专业网络工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流处理程序设计指导教师邓玉龙实验类型设计实验学时 2 实验时间2015-12-25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要求学生能在学习和理解课堂学习内容中JA V A流编程理论的基础上,学习并逐步掌握JA V A流程序的编写和调试,学习根据处理需求对不同流的正确选择使用和组合使用方法。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PC微型计算机系统,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SUN Java Development Kit开发工具包,NetBeans开发工具。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包括操作过程、结果分析等)实验内容:设计和编写一个程序从键盘读入一行字符串,将其写入一个文本文件中,再编写另一个程序从文本文件中读入字符串并在命令行窗口显示出来。
实验源程序:(1)写入文本程序:import java.io.*;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Writ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ile f=new File("test.txt"); //创建文本文件对象FileWriter fw; //字符输出流对象Scanner in = new Scanner(System.in); //准备从键盘输入字符串System.out.print("请输入文本字符:"); //键盘输入提示String s = in.nextLine(); //从键盘输入文本字符串try{fw=new FileWriter(f); //创建字符输出流对象fw.write(s + "\n"); //写字符串到文件fw.close(); //关闭字符输出流System.out.println("写文本文件完毕");}catch (IO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写文件错误!");}}}(2)读取文本程序:import java.io.*;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Rea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File f;FileReader fr; //字符/输入流对象BufferedReader br; //字符输入缓冲流Scanner in =new Scanner(System.in); //准备从键盘输入字符串System.out.print("请输入要读入的文件名:"); //键盘输入提示String s=in.nextLine(); //从键盘输入文件名try{f =new File(s); //创建文件对象fr =new FileReader(f); //创建字符输入流对象br =new BufferedReader(fr); //字符输入流接入到输入缓冲流String str; //变量s存放读入的文本行System.out.println("读出的文本文件为:");while(true){str=br.readLine(); //从文本文件读入一行if(str == null) break; //读入结束System.out.println(str); //输出显示读入的文本}fr.close();br.close();}catch (IO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您所要读写的文件不存在!");//显示错误信息}}}实验结果:四、实验小结(包括问题和解决方法、心得体会等)通过本次实验,让我学会了用Java语言进行文本文件的读写,并且加强了自己对Java语言的运用编程能力,真正理解了关于流处理的一些知识内容。
南邮数据结构实验三

南邮数据结构实验三南京邮电大学数据结构实验三、链表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理解链表的概念,掌握链表的基本操作,包括链表的创建、插入、删除和遍历。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链表的定义与创建1.1 链表的概念链表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由一系列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链表可以分为单链表、双链表和循环链表等不同类型。
本次实验将创建一个单链表。
1.2 链表节点的定义链表节点包含两个成员变量,分别是数据域和指针域。
数据域用于存储节点的数据,指针域指向下一个节点。
1.3 链表的创建在主函数中创建一个空链表,并添加一些初始数据,用于后续的操作。
2、链表的插入操作2.1 插入节点的位置链表的插入操作需要指定节点插入的位置,可以在链表的头部、尾部或者中间插入新节点。
2.2 插入节点的操作根据所选位置,在链表中插入新节点,并更新相应的指针。
3、链表的删除操作3.1 删除节点的位置链表的删除操作需要指定节点删除的位置,可以删除头节点、尾节点或者中间节点。
3.2 删除节点的操作根据所选位置,删除链表中的节点,并更新相应的指针。
4、链表的遍历操作通过循环遍历链表的所有节点,并输出每个节点的数据。
附件说明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附件1:源代码附件2:实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数据结构:数据的存储方式和操作组成的集合。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中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
2、链表:链表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由一系列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节点:链表中的一个元素,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
4、数据域:节点中存储的数据。
5、指针域:节点中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6、插入操作:在链表中插入一个新节点。
7、删除操作:从链表中删除一个节点。
8、遍历操作:按照一定的顺序访问链表中的所有节点。
全文结束。
南邮信息综合实验报告-实验三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综合实验报告专业广播电视工程学生班级B130114学生学号B13011413学生姓名陈超实验一电视节目制作一、实验目的学习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使用,掌握非线性系统节目编辑流程,熟悉编辑软件的功能及应用。
了解大洋资源管理器主要功能,掌握故事板文件和项目文件的创建,掌握素材的选中,素材的排序、复制、粘贴、删除、移动、导入、导出,以及素材创建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1、素材的导入和管理及采集(1)练习在项目窗口中导入素材文件;(2)熟悉素材的管理;(3)熟悉素材的采集方法。
2、编辑影片(1)练习在“时间线”窗口中添加、删除素材的方法;(2)练习在“时间线”窗口中处理素材的方法。
三、实验步骤打开premiere软件,新建项目“1316”。
1、制作倒计时片头新建一个序列,在视频轨道内添加五个数字的字幕,将每个数字时间设置为1秒,从5到1倒序排放。
新建字幕,设计背景。
新添时钟式擦除的效果,设置时间为5秒。
2、插入图片或视频作为内容点击“文件”、“导入”,将节目素材导入Premiere软件,从项目面板中拉出节目素材,使用对齐功能紧贴在倒计时之后。
3、制作字幕新建一个字幕。
设置为滚动播放,选择开始于屏幕外,结束于屏幕外。
新添文本框,输入标题“28-304”与正文部分“B130111413”、“B13011416”的文字。
效果如下图。
四、实验小结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Premeire软件制作视频,重点掌握了包括开头倒计时、视频图像等素材插入以及结尾字幕等基本操作;在动手制作简短视频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起对于对非线性系统节目编辑的兴趣与实践能力。
实验二 TS码流离线分析一、实验目的在了解MPEG-2 TS码流复用原理之后,利用码流分析软件观察实际MPEG-2码流结构。
二、实验内容利用码流分析软件观察实际MPEG-2码流结构,查看码流的SI信息、PID分配使用情况、带宽使用情况及特定PID包数据。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报告课程名:管理信息系统任课教师:专业:学号:姓名:二○一○至二○一一年度第 1 学期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第 1 次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实验项目名称:用友ERP供应链管理综合实验实验类型:验证每组人数:1实验内容及要求:1. 基于用友ERP软件中供应链模块,完成企业中采购管理领域的各项业务的操作。
实验结果:一、实验操作步骤总结(限300字,对所做实验的主要流程进行总结,禁止复制实验指导书)1.进入系统管理进行建账工作,具体步骤如下:(1)注册“系统管理员”、(2)增加操作员、(3)创建账套(包括帐套号、单位名称、本位币、存货需要分类、编码方案、数据精度、系统启用)、(4)权限分配2.打开企业应用平台,输入登录信息后进行初始化设置,具体步骤如下:(1)输入基础档案(包括部门及志职员档案、供应商档案、存货信息、仓库档案和收发类别)。
(2)进行期初数据的录。
(填写采购入库单后需要记账)3.处理日常业务。
(操作时要注意细节问题)4.期末工作:月末结账。
5.账簿查询:查询未完成的业务明细表、订单执行情况统计表、暂估入库余额表、入库明细表及发票明细表。
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输入基础档案时无法先输入人员档案。
解决方法:要先输入部门档案后再在人员档案中选择部门名称,才能完成输入。
2、在填制到货退回单数量时不知如何表示。
解决方法:在英文状态下在数字前加负号即可。
3、手工结算找不到对应具体的账单。
解决方法:筛选信息要具体,从时间、厂商等具体排除。
三、实验小结(写实验心得和体会)第一次使用ERP软件做的是采购管理练习,虽然老师有过介绍和一些步骤的说明,但是在做得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其实做练习的过程照书本按部就班的做是远远不够的。
在做得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路清晰,要想明白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我们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才能做到脱离书本真正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信息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专业广播电视工程
学生班级 B130114
学生学号 B13011413
学生超
实验一电视节目制作
一、实验目的
学习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使用,掌握非线性系统节目编辑流程,熟悉编辑软件的功能及应用。
了解大洋资源管理器主要功能,掌握故事板文件和项目文件的创建,掌握素材的选中,素材的排序、复制、粘贴、删除、移动、导入、导出,以及素材创建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容
1、素材的导入和管理及采集
(1)练习在项目窗口中导入素材文件;
(2)熟悉素材的管理;
(3)熟悉素材的采集方法。
2、编辑影片
(1)练习在“时间线”窗口中添加、删除素材的方法;
(2)练习在“时间线”窗口中处理素材的方法。
三、实验步骤
打开premiere软件,新建项目“1316”。
1、制作倒计时片头
新建一个序列,在视频轨道添加五个数字的字幕,将每个数字时间设置为1秒,从5到1倒序排放。
新建字幕,设计背景。
新添时钟式擦除的效果,设置时间为5秒。
2、插入图片或视频作为容
点击“文件”、“导入”,将节目素材导入Premiere软件,从项目面板中拉出节目素材,使用对齐功能紧贴在倒计时之后。
3、制作字幕
新建一个字幕。
设置为滚动播放,选择开始于屏幕外,结束于屏幕外。
新添文本框,输入标题“28-304”与正文部分“B130111413”、“B13011416”的文字。
效果如下图。
四、实验小结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Premeire软件制作视频,重点掌握了包括开头倒计时、视频图像等素材插入以及结尾字幕等基本操作;在动手制作简短视频的同时,也极激发起对于对非线性系统节目编辑的兴趣与实践能力。
实验二 TS码流离线分析
一、实验目的
在了解MPEG-2 TS码流复用原理之后,利用码流分析软件观察实际MPEG-2码流结构。
二、实验容
利用码流分析软件观察实际MPEG-2码流结构,查看码流的SI信息、PID分配使用情况、带宽使用情况及特定PID包数据。
三、实验步骤
1、运行MTSA.EXE,选择码流来源:加载磁盘中的码流文件,点击“Browse”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在里面选择码流文件。
点击“OK”按钮后进入程序界面,程序界面分成四个子窗口。
2、设定文件馈送属性,系统菜单——〉TS Feed ——〉Configure/Tune,弹出对话框,将Lock Bitrate和Loop Infinitely两个复选框选中,点ok退出。
3、PSI信息查看
选择SI Tables窗口页,即可看到当前码流包含的各种PSI表。
4、PID分配使用情况
选择PID GRID窗口页,即可看到当前码流使用的PID情况。
5、查看带宽使用情况:
选择Bandwidth窗口页,即可看到当前码流数据带宽使用情况。
6、从当前码流中提取特定PID包数据
系统菜单——〉Tools——〉Custom PID Filter,输入要获取包的PID,例如PID=0 的TS包。
记录文件用UltraEdit软件打开查看。
四、实验小结
通过此次实验,利用码流分析软件对MPEG-2码流的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主要对PSI 表、码流的带宽使用情况和PID分配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并通过从码流中提取特定的PID 包数据对码流的复用与编解码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码流分析软件的掌握也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实验三 TS码流解码过程分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利用码流分析软件观察MPEG-2码流解码过程的方法,了解TS码流的解码过程,熟悉TS码流中PSI信息流的结构、容和功能,加深对MPEG-2码流结构的理解。
二、实验容
利用码流分析软件分析PSI信息流的容,并根据PAT、PMT表的容,完成对特定视频流
的解码。
三、实验步骤
1、运行MTSA.EXE,选择码流来源:加载磁盘中的码流文件,点击“Browse”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在里面选择码流文件。
点击“OK”按钮后进入程序界面,程序界面分成四个子窗口。
2、设定文件馈送属性,系统菜单——〉TS Feed ——〉Configure/Tune,弹出对话框,将Lock Bitrate和Loop Infinitely两个复选框选中,点ok退出。
3、查看PSI信息,展开PAT表,查看某一视频流的PMTPid,为1130。
4、展开PMT表,根据PMTPid查找对应的PMT表,查看视频流对应的Pid,为1131。
5、选择PID GRID窗口页,查看PID分配使用情况,根据Pid查找对应的视频的名称,为PHOENIX。
6、选择EPG窗口页,查看EPG信息,并选中视频名称为PHOENIX的条目。
7、选择TV窗口页,查看解码后的视频。
四、实验小结
通过此次实验,利用码流分析软件,在对PAT和PMT表查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选取特定PAT和PMT,对此视频段的码流进行更深入分析,包括查看PID号、PID分配情况以及对所对应视频名称等,最终将其解码显示,验证了码流复用基本原理,也带给我们对理论知识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