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木瓜恰恰恰

合集下载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案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案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歌曲,选自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五课。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木瓜成熟的景象,歌词中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富有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歌曲难度适中,旋律简单,节奏明显,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他们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能够识谱,能够跟随音乐进行合唱和演奏。

但是,部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恰恰恰的节奏感把握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木瓜恰恰恰》,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恰恰恰节奏的把握。

2.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魅力。

4.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木瓜恰恰恰》音频、视频资料,相关民族音乐资料。

2.教学乐器:打击乐器,如木鱼、拍手鼓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木瓜恰恰恰》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看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讲解歌曲中的恰恰恰节奏,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对恰恰恰节奏的把握,以及对高音部分的演唱。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拓宽视野。

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木瓜恰恰恰PPT课件湘艺版

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木瓜恰恰恰PPT课件湘艺版

这首歌曲中出现了许多 盛产于马来西亚的水果, 我们来认一认!杨桃Fra bibliotek莲菠萝
叫卖歌
• 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只有 一句或半句旋律,有的甚至没有旋律,只 是吆喝以招徕顾客。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 上发展而来的。
• 叫卖歌的特点欢快、活泼、幽默、诙谐 。
•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益。──高尔基 •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 宁 •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 ●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 ●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木瓜恰恰恰》
——印尼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美景
•印尼风景
印尼巴厘岛
印尼庭院
木瓜恰恰恰——叫卖歌
• 《木瓜恰恰恰》是 一首充满印尼风情的叫 卖题材民歌。它通过欢 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 叫卖瓜人的喜悦心情。 歌中有介绍水果品种的 赞美吆喝声,独具浪漫 色彩和潇洒风趣。特别 是衬词“恰恰恰”的运 用更有特色:既增添欢 快活泼情绪,又显露开 朗豪放的性格特点。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五课。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让学生在欣赏和演唱中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歌曲中的“恰恰恰”节奏独特,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模仿和创造。

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距离感,认为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民族音乐《木瓜恰恰恰》,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2.学会歌曲《木瓜恰恰恰》,掌握“恰恰恰”的节奏。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木瓜恰恰恰》,掌握“恰恰恰”的节奏。

2.教学难点:理解并感受民族音乐的特色,积极参与歌表演活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歌表演教学法:让学生在演唱歌曲的同时,进行身体动作的展示,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木瓜恰恰恰》的音频、视频,以及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学乐器:打击乐器,如木鱼、铃鼓等。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歌表演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木瓜恰恰恰》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

同时,展示歌曲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恰恰恰”节奏。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介绍歌曲《木瓜恰恰恰》,包括歌曲的背景、特点以及民族风情。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歌词,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重点教授“恰恰恰”的节奏。

《木瓜恰恰恰》小学音乐教案

《木瓜恰恰恰》小学音乐教案

《木瓜恰恰恰》小学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木瓜恰恰恰》,感受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体验音乐的魅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身体动作创造节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木瓜恰恰恰》的学习。

2. 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的特点介绍。

3. 身体动作创造节奏的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学习。

2. 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的特点把握。

3. 身体动作创造节奏的创意表现。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音响设备。

2. 乐器(如打击乐器、吉他等)。

3. 教学图谱。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放松身心,进入音乐学习状态。

2. 歌曲学习:教唱歌曲《木瓜恰恰恰》,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歌词、旋律和节奏的准确性。

3. 音乐欣赏:播放拉丁美洲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风格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讨论。

4. 节奏练习:教授拉丁美洲节奏,让学生用手拍、脚踩等方式进行实践,加强节奏感。

5. 身体动作创造节奏:引导学生运用身体动作创造节奏,如拍手、跺脚、摆头等,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团队协作。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学会歌曲《木瓜恰恰恰》,并能用身体动作创造节奏。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演唱比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2.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增进家校联系。

3. 开展拉丁美洲音乐主题的活动,如舞蹈、绘画等,让学生全面了解拉丁美洲文化。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掌握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的特点。

2. 学生能运用身体动作创造节奏,表现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对拉丁美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提高文化素养。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在课堂外的音乐学习情况,如听歌、练习等,鼓励学生持续参与。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歌曲的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木瓜的生长过程,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歌曲中的“恰恰恰”节奏型,既能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简单的乐理知识,能够识谱和演唱简单的歌曲。

然而,他们在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学会演唱《木瓜恰恰恰》,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掌握“恰恰恰”的节奏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舞蹈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教学难点:“恰恰恰”节奏型的掌握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视听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乐器、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谜语“绿衣夜行不着急,白天举头望鸡飞”引发学生对木瓜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学唱歌曲: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接着,教师逐句教唱,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木瓜、小鸟等),按照歌曲的节奏进行舞蹈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4.歌曲展示:每组学生轮流上台,展示他们的舞蹈表演,其他学生欣赏并给予掌声。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木瓜恰恰恰》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木瓜恰恰恰》教案

《木瓜恰恰恰》教案一、教学内容:《木瓜恰恰恰》学习。

二、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

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

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情趣。

歌曲分三段体,大调式。

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瓜人挑着瓜到城里去卖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够创造性地表演说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大家知道吗?在集市上卖东西时除了说、吆喝外,还可以用唱的方式进行。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叫卖歌──《木瓜恰恰恰》。

(二)学习新歌1、解释叫卖歌。

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歌曲。

《木瓜恰恰恰》属于叫卖歌。

(体裁──叫卖歌),恰恰属于拉丁舞,这首歌运用了恰恰舞的节奏。

2、听歌曲范唱,激发学习兴趣。

师: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听后让学生说出感受)3、认识歌曲中出现的水果。

师:这首歌曲中出现了许多盛产于马来西亚的水果,我们来认一认。

(播放课件)4、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为歌曲配上集市一角的画面。

5、用节奏的形式来读歌词,了解歌曲内容并为学习歌曲打基础。

(恰恰恰属于衬词,暂时不读)6、学习曲谱。

教师先带领学生学习几小节,其余的让学生分组自学。

7、教师分句弹乐谱,学生填歌词,不准确的地方加以纠正。

(切分音的地方加以重点练习)8、分小组进行自学。

9、集体跟琴唱。

(要求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去演唱)10、男生唱歌词,女生唱衬词。

11、女生唱歌词,男生唱衬词。

12、教师唱歌曲,找一名学生唱衬词。

13、欣赏叫卖歌。

师:除了《木瓜恰恰恰》属于叫卖歌外,你还知道哪些歌曲属于叫卖歌?(歌曲《卖汤圆》、《卖报歌》、《冰糖葫芦》等等)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歌曲片段让其欣赏。

(三)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师:除了用衬词恰恰给歌曲伴奏外,还可以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1、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拿出自制乐器沙锤为歌曲伴奏。

新湘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之 木瓜恰恰恰

新湘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之 木瓜恰恰恰

新湘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之木瓜恰恰恰教学目标:1、用欢快、活泼的心情,喜悦的心情,热忱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同学能了解印度尼西亚一些相关的文化及“叫卖歌”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用热忱、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教学难点:正确的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1.老师在教室中卖报纸,(你们思索,我用什么形式来卖会更吸引人呢?)唱歌,那么你所知道的卖东西的歌曲还有哪些?卖汤圆***, 对,这是在我们国家的商贩们的叫卖歌,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一种歌曲体裁——叫卖歌,这三首歌都属于叫卖歌。

叫卖歌曲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也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一种方式。

有的沿街叫卖,有的摆摊坐卖,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能看到、听到。

有谁能仿照一下各种各样的叫卖声呢?例如:卖汤圆,冰糖葫芦, 磨剪子来,锵菜刀;)我们来听听,各种各样的叫卖声.那么你知道国外的商贩是怎样叫卖的么?今日我们就来走进印度尼西亚, 学习那个国家的一首叫卖歌曲木瓜恰恰恰.2.小结:印度尼西亚不仅风景秀美,并且特产也相当多,尤其是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可真是琳琅满目,市场上处处都有叫卖水果的叫卖声。

大家看到这些水果了吗?印尼的人民在收获了水果之后,都是放到大集市上去卖的,他们为了吸引别人的留意力,就开头大声介绍自己的水果有多么棒,盼望大家都去买。

你们来看看你熟悉哪些水果?3.现在,让我们来听听那些人是怎么样叫卖这些好看又美味的水果的.(第一遍听全曲)、完整的感受《木瓜恰恰恰》,随乐在XX X处仿照老师拍手。

4.下面我们仿照他们来向大家介绍这些美味的水果好吗?三教学过程1、(节奏练习)XX X . X X XX X X -木瓜、芒果、香蕉、番石榴(示范朗读,同学跟读)我们先来看这是几拍子的节奏?第一小节完整么?那么叫什么节奏?师:让我们用同样的节奏来介绍第2句歌词里的水果:菠萝、榴莲、都古和橘子每个同学单独仿照,再集体仿照。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木瓜恰恰恰-范唱》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木瓜恰恰恰-范唱》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木瓜恰恰恰-范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范唱》是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五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生动的歌词,描述了一个丰收的季节,充满了喜悦和活力。

歌曲采用了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洁明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丰收的喜悦,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同时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浓厚的兴趣。

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有较高的参与度。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乐理知识掌握不扎实,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

此外,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合唱能力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木瓜恰恰恰-范唱》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体验丰收的喜悦。

3.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加强乐理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2.合唱部分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3.乐理知识的运用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范唱,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交流。

3.情境教学法:设置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氛围。

4.任务驱动法:设定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旋律、乐理知识等内容。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示范演唱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教学演示。

4.教学素材:丰收场景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丰收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丰收的喜悦。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木瓜恰恰恰-范唱》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存在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再次演唱歌曲,加强合唱部分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