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脑选购常见误区分析
选购笔记本电脑十大禁忌

选购笔记本电脑十大禁忌2篇选购笔记本电脑十大禁忌在如今的科技发展时代,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然而,在购买笔记本电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禁忌,避免出现后悔的情况。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选购笔记本电脑的十大禁忌。
禁忌一:不了解自己的需求在选购笔记本电脑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需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用需求,比如学生可能需要更轻便耐用的笔记本电脑,职场人士则可能需要更强大的性能来应对工作需求。
因此,了解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是非常重要的。
禁忌二:只关注配置而忽视品质在选购笔记本电脑时,很多人只关注配置而忽视了品质。
虽然配置是选购笔记本电脑的重要指标,但品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好的品质能够确保笔记本电脑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而差劣的品质则容易导致故障和维修问题。
禁忌三:没有对比多个品牌和型号在选购笔记本电脑时,很多人往往只关注一个品牌或型号,而没有进行多个品牌和型号的对比。
这样容易导致选购时的盲目性,无法找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因此,在选购笔记本电脑时,我们应该对比多个品牌和型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禁忌四:忽视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选购笔记本电脑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很多人却忽视了这一点。
一个好的售后服务能够给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对于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
因此,在选购笔记本电脑时,我们应该关注售后服务的质量和承诺。
禁忌五:被销售人员的推销技巧所迷惑在购买笔记本电脑的过程中,销售人员往往会使用各种推销技巧来促使我们购买,比如夸大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承诺超乎实际的服务等等。
我们在与销售人员交流时应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他们的推销技巧所迷惑,要坚持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禁忌六:不了解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保修政策在购买笔记本电脑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保修政策。
了解产品的使用寿命可以帮助我们预估它的使用寿命,进而选择更耐用的产品。
同时,了解保修政策也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得到及时维修保障,避免因为维修问题造成的困扰和额外费用。
购买组装电脑注意事项

购买组装电脑注意事项1.确定需求:在购买组装电脑之前,要确定自己的需求,包括使用电脑的用途、所需的性能和预算等。
这将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零件并避免不必要的花费。
2.选择可靠的零件:在购买零件时,选择来自可靠品牌的产品是很重要的。
这将确保零件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故障和维修的可能性。
可以通过阅读用户评价和专业评测来了解各个品牌和型号的性能和可靠性。
4.选择适合的主板:主板是电脑的核心,选择合适的主板非常重要。
要考虑主板的兼容性、扩展性以及接口的数量和类型等因素。
另外,还要注意主板的尺寸是否适合自己选择的机箱。
5.注意CPU和散热问题:CPU是电脑的大脑,要选择合适的CPU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同时,要选择一个高效的散热器来保持CPU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以防止过热引发故障。
6.确保电源足够:电脑的稳定运行离不开稳定供电,要选择一个足够功率的电源来满足电脑的需求,并确保电源的质量和稳定性。
7.内存选择:内存是电脑的临时存储器,选择合适的内存容量和类型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同时要注意内存的时钟频率和时序,以充分发挥CPU 的性能。
8.存储设备选择:选择适合的存储设备,包括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HDD)。
固态硬盘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低的功耗,而机械硬盘容量更大。
9.显卡选择:如果需要进行图形处理、游戏或者其他对显卡要求较高的工作,要选择一款适合的显卡。
要考虑显卡的性能、功耗和散热等因素。
10.安全性和散热问题:在组装电脑时,要确保电脑内部的布线合理,避免电线短路或干扰。
另外,要选择适当的散热器和风扇来保持电脑的良好散热,防止过热引发故障。
11.注意产品保修:在购买相关零件时,要关注产品的保修政策和售后服务。
一些零件可能提供更长的保修期限,这将对未来的维修和更换提供更好的保障。
最后,要仔细阅读和遵守每个零件的安装和使用说明,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组装。
如果对组装电脑没有足够的信心,可以选择请专业人士组装,以确保电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何避免笔记本购买时的心理误区

“ 双棱” 笔记本且慢下手
今年伊始.双核” “ 的概念就开始在电脑市场盛行 , 英特尔和 A MD 两大芯片巨头的宣传攻势更是使得“ 双核 念深入人心 。但是 , 双 概 。 核”,如果 你 的笔记本 电脑处 理器是 2 的 .但是 内存 只有 G 18 B M ,恐怕也是很难实现 高速运行 Wi o s P的 , 2 n w d X 。 速度一流 又
频播放等功能, 恐怕和“ 双核 没有太多必然的联系。 建议 : 厂家在力推。 双核 品的时候 , 新 往往会对以前的旧款 产品
是我们需要的吗? 我们 这里不妨来分析一下 , 为那些持 币待购 的朋 也
友 们 提 个醒 。
大幅 降价促销 , 如果你不是迫切需要。 双核” 性能的提 升 , 那些虽然款
建议 : 面对。 超低价。 我们还是要打醒精神 。 , 一定要在品牌、 服务
有保 障的前提 下选购低价笔记本电脑 。
这正是“ 高配” 概念混淆视听的地方。 比如 , 配上某某显卡之后 , 电脑的 显示性能当然不错 啦 , 是电脑 能不 能玩高清晰度游戏 , 但 还需要高频
的处理 器、 大容量的内存 、 高转速的硬盘来配合。 如果后面这些条件不 具备 , 即使有某某显卡也是“ 独木难支” 的。
使 用 三 年左 右 。
9谨 防工作囊劳 , 拖本I觉需小心
小编的工作也不容易啊, 不但要跑市场 。 还要写文章, 有时候事情
多了忙不过来 , 加班加点可是常事。 前两天看到某同事因为过度劳 累, 竟然趴在本本上就睡着 了l 万一要流 口水 的话…… 看完上面使用笔记本的坏 习惯 。 您是不是也要警醒一下了! 其实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每个人难免都会有些不太正确的使 用习惯 , 但
选电脑主机应该注意什么

选电脑主机应该注意什么选购电脑主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预算:首先,需要根据自己的预算确定购买的主机价格范围。
一般来说,电脑主机的价格与配置成正相关的,所以在确定预算时要考虑到个人需求和使用场景。
2. 处理器:处理器是电脑主机的核心组件,负责计算和控制电脑的各项功能。
选择处理器时,要根据预算、性能要求和使用需求来衡量。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处理器厂商有英特尔和AMD,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系列和型号。
3. 内存:内存是电脑主机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也是影响电脑运行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8GB的内存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但对于游戏、图形处理、视频编辑等重型应用用户,可以考虑选择16GB或以上容量的内存。
4. 硬盘:硬盘主要用于存储系统和用户数据。
在选择硬盘类型时,需要考虑到容量、速度和稳定性。
传统的机械硬盘价格较低,但速度相对较慢。
而固态硬盘(SSD)的读写速度更快,响应速度更快,但价格相对高一些。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硬盘类型和容量。
5. 显卡:如果你是游戏爱好者或进行图形处理等专业性工作,那么选择一块性能好的独立显卡非常重要。
显卡决定了图像质量和游戏流畅度,可以提升多媒体应用和游戏的体验效果。
根据预算和需求选择相应的显卡。
6. 主板:主板是电脑各个组件的连接枢纽,也是整个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需要考虑到主板的接口和扩展槽数量与类型,以及主板的质量和稳定性。
7. 电源:电源的功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主机的正常工作,应选择一个功率适应主机配置的电源,并选择正规厂商的产品。
8. 散热:散热系统对电脑主机的稳定性和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高性能的电脑主机往往发热较快,因此可以选择散热效果好的机箱、散热器和风扇,以确保主机运行时的散热效果。
9. 接口和扩展性:根据自己的需求考虑主机的接口数量和类型,例如USB、HDMI、音频接口等。
此外,可以看看主板和机箱是否有扩展槽,以方便后期升级和更换硬件。
主板选购八大误区

豪 华 供 电 首 先 带 来 的 必 然 是 成 本
的 提升 ,更多 的人 其 实是 不 超 频 、 不
使 用 功 耗 大 的 CP 的 。 么 对 于 一 般 U 那
作 工 艺 稍 有 偏 差 . 会 因 为 色 差 造 成 就
P B 不 良 率 的 升 高 。其 次 , 于 黑 色 C 由 P B 的 电 路 走 线 难 以 辨 认 会 增 加 后 C
P CB板 型 绝 不 是 低 性 能 的代 表 。
更 大 的 板 型 和 更 多 的 插 槽 也 意 味 着 成 本 的 增 加 , 虽 然 扩 展 性 能 更 好 ,但 很 多 人 其 实 只 需 要 一 块 独 立 显 卡 甚 至 连 显 卡 都 用 集 成 的 ,却 还 非 要 购 买 A X 主 板 . 就 是 花 冤 枉 T 这
稳 定性 。
取 决 于 芯 片 组 . P B 大 小 并 没 有 和 C 什 么 必 然 关 系 , 而 现 在 主 流 级 别 的 芯 片 组 都 可 以做 在 I X 板 型 上 。 比 T 如 单 芯 片 的 P 5 H5 5 / 5芯 片 组 就 为 主
板 小 型 化 提 供 了 便 利 ,而 X5 8也 有
板 型 性 能 好 。 其 实 主 板 的性 能 主 要
用 。
可 以说 是很没 性价 比 的提升 。
除 了 极 少 数 超 频 玩 家 , 普 通 用 户
4层 P B 已 经 足 够 使 用 了 。 一 线 厂 商 C 针 对 这 些 用 户 的 主 板 。 多 数 也 都 是 大 采 用 了 4层 P B 设 计 , 也 更 说 明 了 C 这 对 于 大 众 用 户 4层 P B 已 经 足 够 使 C
关于平板电脑选购的三点误区

关于平板电脑选购的三点误区整理编辑:尚纳斯平板支架产品部1.接口越多越好:大错特错,平板要轻薄,厚度要进入毫米级,那是装不下很多接口的,比如那个USB的标准接口,大家可以自己比划比划,同时还有发热,续航,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如果自己对平板的应用定位不清晰,然后指责两大一线品牌都如此吝啬,那是没道理的!而且三星的外接扩展其实是很容易的,一根转接线,加一个5合一读卡器,两样的开销不超过30块,重量10多克,而且插上就能马上读写,要想视屏输出到电视什么的,再加根几块钱的线而已,还担心什么接口不够?2.固态存储硬盘越大越好:为什么要把所有东西都装平板上的呢,那些高清电影,几百首原音CD,有必要吗,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16G足够了!而且前面也说了,可以上转接线扩展!电影什么的拷到一张存储卡上,要看再接上就行了,说不方便携带?难道你是边走边看?如果不是,那么坐着看的时候,接根转接线有什么不方便的呢?即插即用.3.只比较配置:对于不熟悉的朋友来说,好像一个厚8.7毫米,一个厚1.3厘米,区别不大,然后多重半斤好像也还可以接受,但你知道吗,这背后代表的就是工艺水准,就此可以看到整体上的工艺差距,而这个差距带来的用户体验绝对是天差地远!于是别人比你多花几百,但屏幕没亮点,色彩亮丽,不凹陷,发热极低,续航强力,触摸操作流畅,而你光看配置然后因为价格便宜接受了次级工艺产品,那么我只能祝福你好运!当你都忍耐了挺过了,结果两机器放一起,调出同一张图片的时候,你还是会悲呼:“WHY啊?明明说的都是一样的屏幕,就是三星生产的屏幕啊,怎么图片表现差这么多?”或许你会以为是亮度什么什么的问题,好吧,你去调吧,随便调,因为还是悲剧!同一支笔,书法家写和我写比较,我就是悲剧,懂了吗?工艺水准的高低会导致极多的差异!这绝不是吓你的。
整理编辑:尚纳斯平板支架产品部文章来源:互联网。
家用电脑选购易忽略的误区

浅谈家用电脑选购易忽略的误区【摘要】计算机已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部分用户对如何选购一台比较满意的计算机依然盲目,而且在一些网络论坛、参考书籍(该书籍由于偏向技术研究的论述)大多从cpu主频、内存大小、硬盘大小、显示屏大小等方面来分析讲解;特别是电脑的配置说明书也只从这些方面做宣传,所以用户就容易忽略一些重要的问题,本文在此就对这些易被忽略的问题进行论述,而对那些用户熟知的技术指标就不再论述。
【中图分类号】tp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06-0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生产的规模化,计算机已不是奢侈品,而是绝大多数人都有经济实力购买的生活“日用品”,并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它的普及正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可以说从普通办公到高科技领域;从家庭生活到各社会生活等领域都无处不见它的身影。
所以说,家用电脑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工具。
但是它又是一项新工具,特别是由于我国家用电脑起步晚,开发、研究市场缺失,所以,普通用户对电脑性价比就很陌生。
很多人能熟练使用电脑,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了计算机配置、维护等丰富的知识,或查阅了很多计算机书籍,但是就如何选购一台适合自己、性价比高的电脑还是十分茫然。
所以,很有必要再谈计算机选购常见的误区。
在此对人们都熟悉的计算机选购常识就不多谈,也不从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方面讨论,仅从电脑选购方面谈计算机的选购误区。
第一方面,以貌取“机”。
有很多计算机用户对计算机不太了解,在购置计算机的时候请亲戚、朋友等帮忙(当然如若请的人对计算机性能很了解自然是不会以貌取“机”的了)或者独自去选购。
因此,他们在选的时候就凭感觉,拍拍主机、观察颜色外形等,看看卖电脑的人操作,问他们该电脑的性能;看显示屏的大小等等。
这就形成了看外表来确定计算机的好坏。
通常卖电脑的工程师也不可能跟你实话实说,谁不说自己的好啊?况且我们本身不了解也提不出具体的技术要求,特别是一体机方面,我们就更容易犯这个错误了。
笔记本电脑购买误区

性 .而接 口排布 不 当造 成 了人 性化 缺失 实 际使 用 起来会 很不 方便 。
本 电脑 因 为它足够 轻薄 很符合 移动 办公 的需要 。 其 他工 作性质 的朋 友笔者 不是很赞成 购买小尺寸的
出 风 口 图
便 携 式 笔 记 本 电脑 圈
维普资讯
让 理 性 导 消 费
让 i Y 政 变 生 活 )i
; 黪
最后是 附加 软件 , 应用在 笔记本 电脑 上的软 件
分 为两 种 随机应 用软 件和操 侔 系统 。随机 应 用软
件一般 是厂 商专 门为笔记 本 电靛 设计 的 , 目的是 为 用户提 供方便 . 操作简 化 。 令 著名 的T ik a 笔记 hn P d
能 力大幅度 减少 , 就将笔记 本 电脑 的先天优 势丧 这
失殆尽 。
本电脑 随机安 装 了十 几种应 用软 件 . 不仅 极大地提 高 了使 用效 率 ,很 大 程度 上也 免 去 了 用户 自行 寻
找 、安 装软 件的麻 烦 为用 户所称道 。
误 区三 :轻 视 附 加 值
简 单 来 说 , 记 本 电脑 的 附 加 值 可 分 为三 个 方 笔 面 。首 先 就 是 外 观 设 计 知 名 品 牌 的 笔 记 本 电 脑 往
维普资讯
谴 悝 性 | 消 费 导
谴 D i 改 变 生 秀 Y
; 巍 费 撬 羯
魏耐《
误 区一 :片 面 追 求 性 价 比
笔 记 本 电脑 在 整体 构 造 上 和 台式 电 脑 很不 一 样 , 品牌 之 间的配件 独立 性相 当高 . 件通 用性 各 部 较 差 ,而且 其 综 合成 本 不仅 仅 体现 在 硬 件 配置 方 面 ,其他 例如 外壳材 质 、电路 及散热 系统 设计 、人 性化及 舒适 性的考 量 以及软件 附加值 、 售后 服务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家用PC众多的“参数”、“配置”,可能初涉电脑的您或许会觉得十分头疼,上网狂补一回电脑知识之后,心里终于有了底,对家用PC 也有了一些了解。
这时的您,千万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学成”了。
事实上,JS 们往往最喜欢的就是懂一些,但又不是十分内行的顾客,为什么呢?待本人向您慢慢道来。
一般来讲,多数用户在选购PC 的时候最关注的就是价格,这本无可厚非。
谁都知道价高的东东意味着品质要好得多。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掏出1w甚至2w 来购买一台顶级的品牌机,绝大多数人购买的还是4000-6000元级别的PC 。
事实上对于PC 这种升级换代迅速的产品,消费者的确没有必要为了提前几个月尝试厂商的新品而掏出大把的银子,除非你钱多的花不完,所谓“够用就好”。
这样,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消费者就不得不在高频处理器、高性能显卡、大容量硬盘、大屏幕液晶等等高配置零件当中决定取舍,以节约成本。
但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都那么“懂行”。
因而,对电脑稍有了解但又不十分内行的消费者往往会被JS 大肆蛊惑,转而购买利润相对较高的高价机型,使用之后才明白,自己花高价购买到手的PC 性能并不比平价机型高出太多;而对PC 什么都不懂的用户往往只注意比较外观和价格,对JS 关于电脑采用的先进技术、优越性能的“忽悠”并不怎么感冒。
因而,往往被JS 怂恿着购买了高价的高端机型而大大超出预算的朋友,往往都是对PC 有一些了解,却又不十分在行的人。
好了,接下来我就来简单分析一下,具体到实际购买当中,各位初学者容易出现的误区。
双核CPU 性能一定比单核好?在过去的2005年,“双核”绝对算得上是PC 界的一个热点关键词。
过去的一年,两大个人电脑微处理器芯片生产商INTEL 和AMD 在双核方面,可谓是你方唱罢我方唱。
双核CPU 也由刚开始的价高和寡逐步走下神坛。
特别是INTEL ,甚至宣布在2006年将全线出击,力推双核处理器。
那么,是双核处理器就一定比单核处理器性能强大么?简而言之,双核处理器就是基于单个半导体的一个处理器上拥有两个功能相同的处理器核心。
换句话说,将两个处理器物理核心整合到一个内核中。
这必然带来处理器两个核心之间的任务协同、数据交换、争抢缓存通道等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处理器厂商本来是想绕开双核,通过提升单个核心的架构和频率来提升性能的,无奈INTEL 的奔腾4 超过3.0G 时,功耗就已经近百瓦,个别高频型号比如奔腾4 670 设计功耗更是高达115W ,比得上一个微型电炉了!照此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CPU 表面就会像太阳表面一样热了;竞争对手AMD 也遇到了同样的瓶颈,FX57 功耗也已经过百,并且在频率的提升方面步履蹒跚。
于是两家处理器厂商不约而同的都想到了双核心(多核心),调整发展计划,寄希望于通过这个的设计来增加处理器的性能及功能。
现在,很多卖场里的伙计都喜欢将双核CPU 说成是“相当于两个CPU ”,然而,事实上双核处理器的性能远未达到像小学数学计算那样1+1=2的水平。
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首先,一个硬件性能的完全发挥对软件的依赖程度相当之大。
这就是为什么在七年前发布的PS2 上,很多游戏可以健步如飞,画面绚丽夺目;而在同年代的主流配置PC 上,同样游戏的PC 版本运行起来十分困难。
PS2 的配置是已经定在那里的,所有的游戏开发商都必须针对这个配置,优化程序代码,以达到最佳运行效果;而PC 由于不断的更新换代,软件厂商根本就没有时间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硬件配置优化代码,因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硬件浪费”。
与此相同,双核CPU 也是一个全新的硬件,要想完全发挥其优势,就必须采用与之匹配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多线程程序。
操作系统方面,目前的主流Windows XP 操作系统和Windows Sever 服务器系统都支持多任务多线程的操作,可以提供对多核心CPU 良好的支持;但在应用软件方面,特别是游戏软件方面,目前还是单线程的居多。
虽然在两大处理器厂商的大力倡导下,在微软的强力推动下,很多最新发布的软件都有了多线程版本。
但一年半载之内,双核CPU 的优势还是会因为缺乏多线程软件而不能完全体现出来;而一年之后,可能奔腾4 、速龙64 都出来4核的了,双核心的赛扬、闪龙也都出来了,到那时再出手升级无疑会节省大笔银子而且可以得到更好的产品!其次,由于控制发热量的需要,两大处理器厂商的双核处理器相比其单核产品都降低了主频,导致其在性能提升方面大打折扣。
比如目前Intel在个人PC 领域最强的双核奔腾D 840 的核心频率也不过是3.2GHz 而已,而早在三年前,Intel 的奔腾4 主频就已经达到3.2G 了!更低端的双核奔腾D 805更是“严重缩水”,频率只有2.66G ;前端总线与低端的单核赛扬D 相同,只有533MHz 。
这必将导致CPU 两个物理核心争抢本来就不宽裕的内存带宽,造成系统性能降低。
AMD 方面也是类似,顶级的Athlon64 x2 4800+ 频率也比频率最高的单核FX57 低400MHz ,而且价格高得吓人。
即使是低端的Athlon64 x2 3800+ 也要卖到近2000元,更不用说顶级的Athlon64 x2 4800+ 近万元的天价!再次,PC 的整机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遵循着“木桶原理”,哪一部分出现了“短板”,都会导致总体性能的降低。
而目前个人PC 的瓶颈绝对不是以数GHz 的频率运行的CPU 。
因而,单纯将CPU 由单核的换为双核并不会让使用者感受到明显的速度提升。
总之,双核CPU 只不过在多任务、多线程的环境下才有一些性能的优势;而像传统的3D 游戏这样的单线程程序,双核CPU实际表现远不如高频的顶级单核CPU 。
因而,倘若您平时喜欢同时开N个网页+N个BT下载,然后玩WOW 游戏,并且您不在乎昂贵的价格,那么双核PC 绝对适合您;倘若您囊中羞涩,或者您是超级游戏发烧友,选择采用了高主频单核CPU 的台式机才是明智的。
DDR2内存一定比DDR 好?以往购买PC ,内存方面我们只需要注意一下容量是256M 的还是512M 的即可,实际的DDR工作频率对实际性能的影响并不是太大。
而如今电脑城的伙计非要推荐采用了DDR2 内存的PC 。
说是新一代的内存技术,频率达到了533MHz ,甚至更高的667MHz、800MHz,比起DDR 的400MHz 的运行频率,数字上似乎有着很大优势,但实际性能到底如何呢?DDR2内存由于采用了全新的技术,内存电压比DDR 低,内存频率却高得多,而且频率提升相对容易;但由于采用了与DDR 不同的技术,DDR2 内存的存取延迟大幅增加。
由此带来的内存性能损失导致采用了同频DDR2 的内存性能明显不如DDR 。
DDR2 的高存取延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掉了内存频率上升带来的带宽提高。
这也是为何在多数应用当中,并不能体会到DDR2 533 MHz的内存相比DDR 400MHz 性能有什么提升的原因。
而台式机上的DDR2 400 内存简直如同垃圾,频率没有比DDR400 更快,高延迟却导致性能不如DDR400 ;但用在笔记本上就不同了,对于笔记本来说,更低的内存电压带来更少的发热量,更省电,这对笔记本来说可是至关重要。
目前,市场上采用了DDR2 内存的PC 都是基于Intel 处理器架构的,而且多数是运行于533MHz ,性能并没有多少提升;个别发烧机型上采用的667MHz 的DDR2 内存才是真正的“高端内存”。
AMD 的处理器由于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在处理器片内,除非更换处理器接口,否则无法实现对DDR2 内存的支持。
来自AMD 的最新消息称:全新的SOKET M2 接口处理器即将推出,到时则可实现对DDR2 内存的支持。
此前AMD 曾公开对媒体表示:低频DDR2 533 内存的高延迟将导致AMD 处理器架构性能的“倒退”,因而AMD 架构上的DDR2 内存极有可能从更高频率的667MHz 起跳。
因此,除非是采用了高频的800MHz、667MHz 的DDR2 内存机型(这样的PC 国内品牌机市场十分少见),否则其他DDR2 内存在速度上并没有多大优势。
挑选PC时,我们不必管它是采用了DDR400 还是DDR2 533内存,反正速度也差不了多少,只要不是DDR2 400 ,我们一律只看容量即可。
串口SATA硬盘相比并口ATA性能提升真有那么明显?目前,多数品牌机都采用了串口硬盘,但市场上依然还有一些采用了ATA 并口硬盘的机型。
事实真如网上所流传的,串口SATA硬盘性能比并口ATA 硬盘高很多么?其实不然。
SATA就是Serial ATA ,即串行硬盘,与PATA,Parallel ATA 并口硬盘相对。
目前多数硬盘采用的接口为SATA1.0,理论接口传输速率为150MB/S,少数高端产品采用SATA2.0接口,理论接口传输速率为300MB/S,;而ATA 硬盘多数为ATA 133 的,硬盘外部传输速率为133MB/S。
倘若简单从数据上看,SATA接口硬盘性能要明显强于ATA 接口硬盘,然而,相同容量相同转速、相同缓存、不同接口的硬盘评测数据表明,两者之间的性能差距表现十分微小。
这是因为,目前一般PC 用硬盘的内部持续传输速度只有80MB/S ,ATA 133 接口133MB/S的外部传输速度已经完全可以满足需要,SATA1.0 150MB/S 更快的外部接口速率只不过突发传输性能略有提升而已。
因而,并不是ATA 接口的硬盘都是鸡肋,影响硬盘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单碟容量(即存储密度)、硬盘转速、磁盘缓存,因而,倘若有硬盘采用了8M 的缓存,单碟125G 容量,那么其性能比2M 缓存单碟80G 的要强得多,而跟其采用了何种外部接口关系不大!显卡的性能是由显存容量决定的?目前很多PC 卖场里的海报都只标明采用了多少M显存的独立显卡。
其他一概不标,很多专卖店里的伙计也说不清显卡具体采用了具体何种显示芯片,核心/显存的运行频率是多少,他们往往会反复地强调这是一款256M 显存的独立显卡云云,听起来好像是比起128M 显存的显卡性能翻了一倍?那么,显卡的性能到底和显存容量有多大关系呢?如今,NV ADIA、ATI 两大显示芯片巨头可谓是你争我夺好不热闹!几年时间,从8管线、12管线、到现在的16管线,规格不断提升,频率也不断增长;性能更是突飞猛进。
芯片性能的不断增长对显存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单容量要大,频率、位宽也一个都不能少。
以显存容量来衡量显卡好坏最初始于TNT 时代,在那时,显存颗粒十分昂贵,能标配32M 显存的卡基本上都会采用当时的高端芯片,3D 性能强劲;虽然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显卡的主要成本回到了显示核心上,但很多商家和消费者依然还停留在以显存容量论显卡好坏的“老传统”上,不信你去二手市场购买显卡,老板第一句话就会问你:“要多大的?32M 还是64M 的?”然而,目前的主流高端显卡已经达到256M甚至512M 的显存容量,中低端卡大多也配备了128M 的显存,只有极少数低端卡还停留在64M 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