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套管CT点极性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合集下载

CT极性问题

CT极性问题

CT极性问题。

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的头尾出线端分别用P1和P2表示;二次绕组的头尾出线端分别用S1和S2表示。

则P1和S1为同极性;P2和S2为同极性。

如果一次电流从P1流入,P2流出;二次电流从S1流出,S2流入;则该电流互感器为减极性1问题的提出在电气试验中,经常需要对已组装的变压器复测其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常规的方法是在变压器出线与中性点之间加3V直流电,加电瞬间,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用指针万用表毫伏档测量的“直流感应法”。

但容量较大的变压器当套管安装完毕以后,由于变压器线圈具有很大的电感,利用“直流感应法”无法测量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对于容量240MV A以上的变压器,即使用24V直流电压也测不出来,若继续升高电压,变压器规程不允许)。

我们在工作中,利用将变压器高压侧A、B、C三相短路起来消除变压器线圈合成磁通方法,对其中性点加1.5V的直流电压来测定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这种“消除电感作用测量法”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测量结果准确无误,给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

2原理分析以三心三柱的变压器(三心五柱变压器的分析结果与三心三柱变压器是一致的)为例进行分析。

2.1一相线圈加电在某一相上加电时(以B相为例,见图1),当开关K闭合的瞬间,有增加的电流流过变压器线圈,产生变化的磁通链ψ,产生感应电动势eL。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eL=—dψ/dt,由于变压器铁心中有较大空气隙,且在非饱和状态下工作,可以认为电感是线性的。

由此可得eL=-(dI/dt)。

自感电动势的实际方向总是企图阻止电流变化。

由于变压器中的铁心作用,电感大大增强,即单位电流产生的磁通链剧增,从而使eL更高。

从物理意义上讲,必须外加一个高电压来克服fi,但在现场实际测试中是不允许的。

因此,流经线圈的电流很小,感应到电流互感器二次的电流更小,从测量表计上无法看出指针偏转方向,无法正确判断互感器的极性。

2.2三相线圈短路加电三相线圈短路后对中性点加电(见图2),图2 三相短路加电测量电流互感器极性的原理接线图即可使各相产生的磁通链相互抵消(漏磁通忽略不计),从而消除线圈的自感电动势,达到增大回路电流的目的。

500kV变压器CT极性确定新策略

500kV变压器CT极性确定新策略

500kV变压器CT极性确定新策略作者:郭瑞春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1期摘要:本文利用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磁平衡原理解决现场工程问题,从磁动势角度详细分析了变压器套管CT确定极性新方法,即利用变压器另一侧绕组短接产生的磁动势抵消原磁动势,从而抵消变压器电感作用新方法,工程实践表明,本文论述的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

关键词:变压器;电流互感器;极性;相量中图分类号:TM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随着电网建设和居民用电量的迅猛增长,新投入500kV变电站逐渐增多,伴随着500kV 自耦变压器得到广泛的应用。

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构成,被保护变压器相当于一个结点。

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保护范围明确,但实际运行中,影响差动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的因素都必须加以考虑。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排除设计、安装、接线和整定过程中的疏漏(特别是CT极性不正确)。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中CT点极性和相量检查就显得非常重要。

常规CT点极性时在其一次间加3V直流电,在加电瞬间,二次侧用指针万用表毫伏档测量或在二次侧加3V直流电,一次侧用指针万用表测量,确定CT极性。

但变压器套管CT与外敷CT相比,存在特殊性,变压器套管CT点极性时,必须串接变压器很大的一次阻抗,而外敷CT一次阻抗很小,故对变压器点极性时,产生的突变电流I相对较小。

根据磁动势平衡原理,(忽略励磁电流),为变压器一次流过的电流,为变压器套管CT一次砸数,,为套管CT二次流过的电流,为CT二次砸数。

对500kV变压器而言,有,,因此感应到二次的电流经过变比,把至少缩小了2500倍。

因此,点极性时,必须增大电池容量,从而提高的幅值,否则常规的万用表根本无法检测到这么微小的电流突变。

新方法原理分析常规点极性方法原理介绍500kV变压器多采用三台单相自耦变压器组成的变压器组,故分析单相变压器套管CT极性点法即可。

如图1:图1:单相线圈加电时原理接线图当开关K闭合瞬间,有突变电流I流过变压器线圈,产生变化的磁通Φ,在变压器线圈中将产生感应电动势e,此线圈电势的大小与磁链Ψ随时间变化的快慢有关。

变压器套管CT试验方法研究

变压器套管CT试验方法研究

变压器套管CT 试验方法研究朱晓红(云南电网公司曲靖供电局,云南曲靖 655000)摘要:变压器套管CT 试验,利用常规试验方法——电压法由于变压器绕组电感的影响无法顺利完成。

从电流互感器和变压器工作原理入手,通过对套管CT 和变压器电磁感应理论分析,找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即对某一侧一相试验时,短路其他侧对应相,从而抵消变压器绕组电感的影响。

该方法经现场多次实践证明,是可行、准确、可靠的。

关键词:变压器套管CT;伏安特性试验;电磁感应;抵消;测试方法The Re search on T e st Methods of the sle eve-type curre nt transformerZHU Xiao-hong( Qujing Power Supply Bureau,Qujing 655000, China)Abstract: The CT test methods of the transformer bushing could not complete successfully using the conventional test methods- voltage method,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by the induction of the transformer winding.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bushing CT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of transformer,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an were found from the operating principle of the current transformer and transformer, which w as making other sides’ corresponding phase short-circuited, thus canceling 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nsformer winding inductance when one side’s one-phase test was operated. This method has been proved by the field practice for many times to be practicable, accurate and reliable.Key w ords: sleeve-type current transformer;V-A character measurement;e lectromagnetic i nduction;counteraxt;method of measurement一引言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CT极性接法及变压器差动校正介绍.ppt

CT极性接法及变压器差动校正介绍.ppt

Y0侧:
I B (IB IC ) IC (IC IA )
3
3



其它接线方式可以类推。装置中可通过变压器接线
方式整定控制字选择接线方式。
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的相关计算,都是在电流相位
校正和平衡补偿基础上进行。
变压器差动保护校正
Y/Δ-11接线推导方法 IC
X11端子 11a
10a
UL1C 10b
UL1N 11b UL10 9a
UL10N 9b
IAT1A
X11端子
1a
1b
IAT1B 2a
2b
IAT1C 3a
3b
X12端子
IAT2C 3a
3b
IAT2B 2a
2b
IAT2A 1a
1b
高厂变大 变比TA
IL20 7a
7b
X12端子
X12端子
IL2C 6a
6b
CT极性接法介绍
IMT1A
X1端子
1a
1b
IMT1B 2a
2b
IMT1C 3a
3b
IMTA
X1端子
7a
7b
IMTB 8a
8b
IMTC 9a
9b
IH0
X11端子
X11端子
8a
8b
7a
7b
IHJ
X3端子 UMTA 9a UMTB 8a
UMTC 8b
UMTN 9b
X2端子 UMT0 8a UMT0N 8b
IB
变压器差动保护校正 Δ/Y-1接线推导方法
IC
ic
为使差动电流为零,由于差动值是 相量相加,所以只有两种情况才可以: 一:幅值为零 二:幅值相等,方向相反

变压器套管CT测试方法

变压器套管CT测试方法

变压器套管CT由于安装在变压器上且另一端是浸入变压器油中的,CT一侧绕组是与变压器绕组连接在一起,所以很难进行试验,如果用传统的互感器测试仪,必须将套管CT拆除并从变压器上吊装下来后才能进行,一般试验过程需要检修班、高试班配合,需要吊机等大型设备配合,而且变压器套管CT吊装过程中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随着系统容量的增加,CT电流越来越大,最大可达数万安培,现场加电流也很困难,本司CTP系列互感器综合测试仪可完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电压法测变比,体积小重量轻、简单方便,深受广大用户好评。

1、试验原理在CT二次绕组上施加交流电压,在一次侧将会产生感应电压,二次绕组铁心上的交流电压与一次侧感应电压幅值之比理论上等于匝比,与在一次侧通大电流的直接法相比,这种变比测试方法不需要大电流,具有测试设备容量小、安全可靠等特点。

电压法测套管CT的变比等效电路图如下图1所示。

▲图1电压法测套管CT的变比等效电路图其中:U1为套管CT一次侧感应电压;U2'为折算到一次侧的套管CT二次电压;r1、x1为套管CT一次线圈的电阻、电抗;r2'、x2'为套管CT二次线圈的电阻、电抗;rm、xm为套管CT的励磁电阻、电抗;ie为套管CT的励磁电流。

当用电压法测套管CT的变比时,一次线圈开路,贴心磁通密度很高,极易饱和,由等效图可得以下等式:。

一般由经验值可得套管CT二次线圈电阻和电抗小于1Ω,而套管CT的励磁电流都较小约为10mA,所以部分就很小基本可忽略不计,所以得,套管CT的变比。

2、试验接线我们做变压器套管A相的试验,将仪器的输出电流端子S1、S2与回采电压端子M1、M2在测试线另一头短接后接到套管CT的A相某一个绕组的两端,然后将一次线P1端接到套管CT一次输出端子(即为变压器输出引线的端子),另一侧接到中性点CT上,并做好非实验相B相和C相以及中性点位置短接后的可靠接地,试验接线图如图2所示:▲图2套管CT变比试验接线图3、试验及结果分析接好线之后按照CT铭牌上参数设置,测试套管CT一个0.5级计量绕组,开始运行试验大概50秒,装置自动完成励磁特性、误差曲线、变比极性等试验项目后自动停止试验,提示保存试验报告。

500KV变电站变压器套管CT极性测试施工工法

500KV变电站变压器套管CT极性测试施工工法
3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不同性质的工程(变电站新建、扩建、改造及抢修工程),不同设备厂家的 电力变压器,满足不同的业主运行部门的验收要求。本工法同时也适用于所有500kV及以下电 压等级变电站工程的套管CT、高抗CT及普通CT的极性测试,本工法对变压器套管CT极性测试 的操作步骤、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分析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用于指 导其试验工作。
图4-1 四通道极性测试仪 4.1.1 供电电源:机内 12V 可充锂离子电池,电池标称容量:6800mAh ;配置 220V/DC12.6V 1A 便携式通用充电器,置于配件箱内。 4.1.2 二次回路设置带框指针式电流表。电流表型号:85C17。
2
量程:±50μA、±100μA、±500μA,通过面板开关切换,表头标度 500μA。 精度:2.5 级。指针式电流表设置保护器,防止电流过大损坏电流表。 4.1.3 二次回路设置带保持的极性指示灯,只需要按下试验按钮,即将测试结果用灯光 显示并保持,便于记录。保持电流等于或小于 10 微安。 4.2 四通道极性测试仪装置原理 4.2.1 电源电路: 机内锂离子电池 12V 电源经电源开关 S0 控制,送至四组通道一次回路,供电容器充电; 经 DC/DC 隔离,变换成±12V 电源,用于给四组二次回路的放大电路和波形变换电路供电, 同时还给继电器供电。+12V 经 U5 降至+3.3V,用于给 CPU 供电;电池电压经电压监测电路监 测,当电压低于 10.8V 时,监测电路输出信号,经光耦隔离,送至 CPU。 4.2.2 一次回路: 电池经电阻 R1 给电容 C 充电,R1 规格为 5W51Ω,电容 C 的容量为 10000μF,充电时间常 数为 0.51s,所以需约 3s 左右时间电容器可基本充电完成,最大充电电流 I 充=12V/51Ω =0.24A。采用电容器的好处之一可以减小电池的放电电流。当按下试验按钮,继电器 K1 动作 (持续 1s 后返回),电容器 C 经电阻 R2 与被测 CT 一次回路放电,R2 规格为 10W2Ω,所以 CT 一次侧最大瞬间电流为 I2=12V/2Ω=6A,由于输出导线有电阻,在加上 CT 一次回路的电阻, 一般 CT 一次侧最大瞬间电流小于 6A。采用电容器的好处之二可以缩短一次电流持续的时间, 减小电池的放电量,同时继电器返回时电容器电荷量早已放完,减小了继电器返回时的触动 的断开电流(继电器返回时的最大电流 I 返=12V/(51+2) Ω=0.23A)。二极管 D1 与 CT 一次线 圈反向并联,CT 充电时截止,当 K1 返回时,由于 CT 有电感,D2 用于给 CT 续流,避免产生高 压反电势。继电器返回时,CT 一次端均接地,释放残留在一次线圈的电量。 4.2.3 二次回路: 当电容器经CT一次线圈放电瞬间,一次线圈中产生了瞬间脉冲电流,此电流会在CT二次 线圈中感应出电流。如果CT连接按减极性连接,二次电流由1S1流向1S2,电流表右偏,表示为 减极性;反之电流表左偏,表示为加极性。 电流表通过开关S1切换,形成三量程电流表:当S1至中间位置时,R3、R4均断开,量程为 50μA,当S1与上端接通时,R3与电流表并联,量程为100μA,当S1与下端接通时,R4与电流表 并联,量程为500μA,以适应不同变比的CT测试。 D2、D3与二次回路并联,如果二次回路输入过大,二极管导通,二次侧输入最高电压限制 在0.7V以内,用于保护电流表不被烧毁。 同时,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信号经信号放大电路放大后,送至波形变换电路,波形变换电

CT极性接法及变压器差动校正介绍

CT极性接法及变压器差动校正介绍

X3端子
UG2A UG2B UG2C
11a 10a 10b
IGTC
3a 2a 1a
3b 2b 1b
UG1C
10b IAT2A
IGTB
励磁变
UG10 UG10N
X4端子
UG20 UG20N
8a 8b
IGTA
9a X4端子 9b IE2C 6a 5a 4a 6b X12端子 IE2B 5b 4b X11端子
现场CT极性及变压器差动校正
2004.04
主要内容
一.CT极性接法介绍
二.变压器差动保护校正
CT极性接法共识
1、外部CT为Y接 2、相位校正由装置内部完成 3、发电机差动0º 接线 4、变压器差动180º 接线
CT极性接法介绍 1、接入变压器保护装置的CT以母线侧为极性端,
也可以理解为远离变压器为极性端。 2、接入发电机保护装置的CT以电流的流向为极性 端。 3、上述极性的正确与否将影响方向保护的动作范 围?比如:变压器方向指向变压器还是系统,发 电机的功率测量、阻抗保护、匝间保护等。
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ic
IA
I A (I A I B ) I ) I (I
B B C
I ) (I IC C A
3 3 3
ib
IB
除以√3是因为相电流转换为线电流
变压器差动保护校正
Y/Δ-1接线推导方法 IC ic
为使差动电流为零,由于差动值是 相量相加,所以只有两种情况才可以: 一:幅值为零 二:幅值相等,方向相反
X12端子
11a 10a 10b 11b 9a 9b

CT极性问题探讨

CT极性问题探讨

CT极性问题探讨
近来由于验收工作的增加,对CT的极性问题也关注多了一点,以下是一点心得:
我们在考虑CT绕组极性接法时,都是假设被保护对象故障后,其电流的走向(一次电流),然后确定其二次电流的走向。

如图所示:高压侧CT一次极性端P1在母线侧,P2在主变侧。

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其一次电流从P1流向P2,规定这个方向为正方向,而对于保护来讲,其二次电流正方向为A1流向N1。

1、主变差动保护、后备保护用的CT极性接法是:CT一次极性端P1在母线侧,P2在主变侧时,CT绕
组采用正极性接法;反之则采用反极性接法。

2、主变测量、计量用的电流互感器极性接法与变压器差动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极性接法一样。

3、线路电流互感器用于线路保护、测量、计量、录波时的极性接法是:CT极性端P1在母线侧,P2 在线路侧时,CT绕组极性采用正极性接法;当CT极性端P1 在线路侧,P2在母线侧时,CT绕组极性采
用反极性接法。

4、线路电流互感器用于母差保护时,要求所有母差CT绕组极性接法统一,即全部正极性接法或者全部反
极性接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