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重症监护
急救护理重症监护第四章

教案首页课题重症监护授课日期专业班级授课类型理论学时数 2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急救护理技术》第2版《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的1、掌握ICU设置、收治程序与对象、监护内容2、掌握常用重症监护技术3、熟悉ICU感染控制、治疗原则4、了解ICU的管理教学重点ICU设置、收治程序与对象、监护内容、常用重症监护技术教学难点常用重症监护技术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课前提问1、ICU室温和湿度正确的是A 室温20~22℃,湿度50%~60% B室温18~20℃,湿度40%~50% C室温25~30℃,湿度70%~80%D室温28~32℃,湿度80%~90% E室温15~20℃,湿度25%~60%2、ICU空气细菌菌落控制在 A <200cfu/㎡B<300cfu/㎡ C >100cfu/㎡D>200cfu/㎡E >250cfu/㎡3、CVP(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 A 5~12cmH2O B 4~5cmH2OC12~15cmH2O D 15~20cmH2O E 20~30cmH2O4、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为 A 90%~100% B 90%~95% C 96%~100% D80%~90%E 80%~100%教学后记第四章重症监护第一节监护病房的设置与管理何谓ICU?Intensive care unitl 加强护理单位l 危重症监测病房l 重症监测治疗中心l 重症监护中心l 加强医疗单位l 加强医疗科ICU的含义l、ICU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护理单元。
l ICU是一个“三集中”的特殊的护理单元。
l 一是集中了各种病情多变、危象丛生的急性可逆性危重患者;l 二是集中了众多先进的监护仪器、急救设备及生命支持装置;l 三是集中了具有最新的理论、知识、技术与方法医护人员。
ICU的由来?l 雏形见于二十世纪50 年代l 随着新型监测和治疗仪器的开发和使用,危重病抢救效率大为提高l 逐渐形成ICU 这样一种治疗和管理模式l 麻醉后恢复室l 重大灾害l 脊髓灰质炎爆发性流行l 战争l国内Ø1980年前后开始陆续组建Ø北京协和医院在1984年正式成立综合性ICU。
急王能军危重症护理学--第四章重症监护

ICU
最早的ICU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ICU的模式由人员密集监护→医护技术提 高→各种仪器介入→电脑全面监管
如今的ICU集具有抢救危重病人经验的专 业人员和现代化的监测与治疗仪器为一体 国家卫生部已明文规定将ICU列为评定医 院等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设备与管理
ICU人员编制标准 主任、医师、护士、技术员、化验员 ICU对护士的要求 1、基本素质:①爱岗敬业;②基础病理生理学 知识;③护理知识或实践经验;④逻辑思维;⑤ 工作能力(观察、急救、基护、沟通);⑥仪器 应用 2、心理素质: ①清晰敏捷的思维;②积极稳定 的情绪;③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④顽强坚韧的 意志品格 3、身体素质
一、设备与管理
ICU病室管理 常规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查房制、交 接班制、观察记录制等) 岗位培训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抢救制度 仪器管理制度 探视制度
收治对象
心搏骤停 休克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急性心肌梗死和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功能不全 严重心律失常 高血压危象
正常体温
口腔舌下温度 36.3~37.2℃,一般误差较大、影响因素 多 腋下温度 36~37℃,放置位置是否正确 直肠温度 36.5~37.5℃,较接近中心温度,但变化 慢
正常体温
中心温度 食管、鼻咽、膀胱 直肠、鼓膜、肺动脉导管 皮温 脚趾皮肤温度、前额温度 皮温与中心温度比较 反映末梢循环血流灌注情况,过低时提示 外周微循环较差或存在低心排血等情况
ICU探视制度
•
•
•
•
1.加强治疗中心(ICU)是全院危重病人及术后病人实施集 中加强治疗和监护的场所,非本科及相关工作人员,未经许 可不得入内。 2.凡入本科患者之家属,如需了解病情,可向值班医生或 主管医生提出,由其给予解答,如有特殊要求,可向科主任、 护士长提出。 3.探视时间:下午:5:00——5:30 4.特殊情况需入室探望的家属,由当班医护人员视病情并 请示科主任或护士长后给予安排,入室时听从安排并穿隔离 衣、换鞋。入室后需保持室内安静,不得喧哗或哭闹,不得 打出或接听手提电话。每次不超过两人,有急性上呼吸道感 染及其他传染病者禁止入内。 5.入住ICU患者的家属需留下电话号码,以便必要时及时 取得联系。
第四章-重症监护 ppt课件

2002年ICU专科护士培训班召开。
2003年,中华护理学会和中华医学会重症 监护委员会正式成立。
ppt课件
10
最新的数据和未来趋势
1985-2000年,在全美医院数目和总床位数下降的大背景下:
1.CM床位增加26.1%(69,300
87,400)
2.日花费增加126%($1815
ppt课件
16
危重病脏器功能支持的种类
心脏及循环功能支持治疗 呼吸功能支持治疗 人工肾支持治疗(持续血液净化) 脑功能支持治疗 人工肝支持治疗 营养代谢支持治疗 胃肠功能支持治疗 免疫功能支持治疗
ppt课件
17
专科ICU
综合ICU
CCU RCU
呼冠吸心部系病分统疾综病合ICU
CPICU E心C肺U重症监急护诊治IC疗U病房
ppt课件
21
床位设置
一般综合性医院综合ICU床 位数量占全院总床位的 1% ~ 2%;一般以8~12张 床位较为经济、合理。病室 温度和湿度为20℃~22℃ 、 50%~60%。
ppt课件
22
监护站设置
中心监护站原则上应该设置在所有病床的中 央地区,内设中心监护仪及记录仪,电子计算 机及设备。
急诊以 “院前抢救”为主,以快为主,短时
间医疗行为
ppt课件
7
1923年,Walter Dandy 在John Hopkins Hospital设立 了一个脑外科部门,专门 为照顾手术后患者。
1951年,Dwight Harken 在美国波士顿成 立心脏外科部。雇佣具有特别技能和经验 的护士,护士亦开始有规律地轮班。
13
危重病护理的现状又如何呢?—— 人力资源的短缺情况
【2017年整理】急重症护理学题库

急危重症护理学题库第四章重症监护B型题(5-7题共用备选答案)A哮喘 B叹息式呼吸 C点头呼吸 D潮式呼吸 E紧促式呼吸7.左心衰呼吸困难可表现为:8.多见于垂危病人的呼吸是:9.肋骨骨折的病人呼吸:X型题四、简答题:2.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意义.3.监护导联电极放置的注意事项.4.心电监护操作的注意事项.5.心率监测的临床意义.6.CVP正常值及临床意义.7.昏迷指数测定及临床意义.8.肾浓缩-稀释功能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9.休克指数定义及临床意义.第四章重症监护二、填空题2.监测收缩压的重要性在于克服各脏器的临界关闭压,保证脏器的供血;监测舒张压的重要性在于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监测平均动脉压的意义在于反映脏器组织灌注情况。
3.CVP的正常值是0.49~1.18 kPa(5~12 cmH20)。
4.漂浮导管监测的基本原理是LVEDP(左心舒张末压)≈PADP(肺动脉舒张压)≈PAWP(肺小动脉压)。
5.漂浮导管监测时最常用的穿刺血管是右侧颈内静脉。
6.呼吸频率是呼吸功能最简单的基本监测项目,成人正常值为10~18次/分。
7.SpO2是经皮脉搏氧饱和度,被称为第五个生命体征监测,其正常值为96%~100%。
8.皮温和中心温度差正常情况下应低于2℃。
9.颅内压监测常用的方法有脑室内测压、硬膜外测压、蛛网膜下隙测压和纤维光导颅内压监测。
正常值为1.33~2.00kPa(10~15mmHg)。
10.夜尿尿量超过750ml常为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肾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尿相对密度可固定在1.010左右。
11.测量体温的常用方法有玻璃内汞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传感器、液晶温度计等。
12.正常pH范围7.35~7.45,PaO2正常范围为4.67~6.00kPa(35~45mmHg),平均5.33kPa(40mmHg)。
SaO2正常范围是96%~100%。
13.可用于测量中心温度的部位有直肠、食管、鼻咽和耳膜等。
ICU的设置与管理.

ICU设备要求
❖ 基本设备 中心供氧,中心负压,中心正压,足够强大
的稳压器,多功能病床,足够的多功能插座,微 量输液泵,微量注射泵,输液瓶悬吊装置,多参 数监护系统,气管插管箱(喉镜、插管钳、硅油、 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手套等),手动辅助换气 囊,呼吸机(包括转运呼吸机),雾化系统,监 护系统,心电图机,电复律器,临时起搏器(血 管鞘,临时起搏电极),纤维支气管镜,冰机, CRRT系统。
❖ 4.病程记录:ICU医生书写病程记录按《ICU医生值班制度》执行;专科医生 应定期书写以专科情况为主的病程记录。
ICU探视制度
❖ 1.加强治疗中心(ICU)是全院危重病人及术后病人实施集中加强治 疗和监护的场所,非本科及相关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 2.凡入本科患者之家属,如需了解病情,可向值班医生或主管医生提 出,由其给予解答,如有特殊要求,可向科主任、护士长提出。
❖ 3.探视时间:下午:3:30——4:00 晚上:8:00——8:30
通过探视走廊进行探视。 ❖ 4.特殊情况需入室探望的家属,由当班医护人员视病情并请示科主任
或护士长后给予安排,入室时听从安排并穿隔离衣、换鞋。入室后需保 持室内安静,不得喧哗或哭闹,不得打出或接听手提电话。每次不超过 两人,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传染病者禁止入内。 ❖ 5.入住ICU患者的家属需留下电话或BP机号码,以便必要时及时取得 联系。
ICU设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求
❖ 特殊设备 IABP,小C臂,B超,NO吸入装置,血
透机,CT机
ICU药物储备要求
❖ 血管活性药 ❖ 镇静剂、止痛剂、麻醉剂、肌松剂 ❖ 止血药物 ❖ 雾化吸入药物
ICU的管理
❖ 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独立的医 疗团队。
急救护理技术中专第四章重症监护

用呼吸机及特殊抢救设备,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包括:
1、床单位准备(P27)——包括铺床、吸O2装备、负压吸引装备、呼吸机管道 连通、灭菌水、吸痰管、监护电极片、约束带以及其他所需抢救设备准备; 打开监护仪,通知医生调试呼吸机。 2、病人的交接——护送人员应向ICU医护说明病情,包括:心血管、呼吸、 肝、肾、N、S等功能状态及简要的阳性体征,特殊处理和用药须另加说明,交清
2020/12/13
5
第五页,共20页。
第四章 重症监护
第一节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组织管理
三、ICU的感染控制: P25
ICU是院内感染的高发区,细菌耐药比普通病房、院外病人更普遍。原因在于,病人病情重、病种复杂、
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病人免疫力低、易感性高,侵入性操作技术的大量使用,ICU常驻菌耐药性等,降低ICU院内 感染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1)、创伤、休克和感染等引起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病人; (2)、心肺复苏术后需对其功能进行较长时间支持者; (3)、严重的多发性复合伤病人;
(4)、物理化学等因素导致的危急病症,如:中毒、溺水、触电、虫咬伤、中暑者; (5)、有严重并发症的心血管疾病者,如: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 心衰和不稳定心绞痛病人等; (6)、术后重病人或术后易发生意外的高危病人; (7)、严重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失衡病人;
心率、心电图、动脉血压、体温、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中心V压、血常规、血浆电解质、 动脉血气、肝、肾功能、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血量
等项目。
2020/12/13
12
第十二页,共20页。
第四章 重症监护
第三节 监护内容及分级 P28
急救护理学第四章 重症监护

·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 消毒 →清洗→灭菌
· 消毒:空气<200、物表菌落数<5
· 8.清洁室内卫生
· 9.合理使用抗生素
·
10. 培养
引流液和分泌物常规
、多次做细菌
· 11.加强口腔护理 · 12.气管切开及介入性治疗如病情允许
应尽早终止
第二节 ICU病人的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序、 对象及治疗原则
· ICU病人收治程序与对象
· 影响因素: 心率、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 性
· CO =SV×HR
呼吸系统功能监护
( 一 )呼吸运动的观察
1 、呼吸频率(HR) 成人: 16-20次/分?
-卧位 14~ 16次/min 坐位16~18次/min 立位18~20次/min
呼吸过缓:< 12次/分 呼吸过速:>20次/分 新生儿呼吸较快 ,一般40(44 )次/分
· 易感因素:
· 病人病情重 ,病种复杂 ,感染病人相对 集中,病人机体免疫力下降 · 侵入性操作技术大量用于诊断和治疗 · ICU常驻细菌大多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 ICU控制感染的基本措施: · 1.隔离病人 · 2. 限制人员出入 · 3.严格更衣 、换鞋 · 4.养成勤洗手习惯
· 5.保持创面 、穿刺和插管部位的无菌 · 6.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护理用品
· 病理因素 · CVP升高: 右心及全心衰竭 、房颤 、肺梗死、
支气管痉挛 、输血输液过量 、纵隔压迫 、张力 性气胸及血胸 、慢性肺疾病心包填塞 、缩窄性 心包炎 、胸腔内压升高 。 · CVP降低: 低血容量 、脱水 、周围血管张力减 退
· 并发症及防治 · 感染:2%~10%,无菌操作
方敏:重症监护-ppt课件

63
6)CVP测压注意事项
(1)正确判断导管没有误入动脉或软组织。 (2)调节零点将换能器或玻璃管零点置入
• 严重创伤各类休克及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 危重病人。
• 各类大、中手术,尤其是心血管、颅脑和 腹部的大手术。
• 需要长期输液或接受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的病人。
• 需接受大量快速输血补液的病人。
57
3)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 CVP正常值5—12cmH20。 (1)CVP<2--5cmH20提示右心房充盈欠佳或血
容量不足; (2)CVP>15--20cmH20提示右心功能不良或血
容量超负荷; • CVP结合其它血流动力学参数综合分析在临床上
对病人右心功能和血容量变化的评价有很高的参 考价值。
58
4)引起CVP变化的常见原因 中心静脉压与血压同时监测其动态变化, 更有意义:
59
CVP 低 低 高
动脉 压
正常 低
• 因此CVP的大小与血容量、静脉张力和 右心功能有关。
49
1)常用穿刺置管途径
• 锁骨下静脉 • 锁骨上路 • 锁骨下路
• 颈内静脉 • 前路 • 中路 • 后路
• 股静脉
CVP监测
50
51
颈穿
52
锁穿
53
54
CVP监 测
55
CVP监测
循环监测
左锁骨下静脉置管
56
2)适应症
CVP监测
• 确定管道通畅:①回血好。②液面随呼吸上、下 波动
62
•测压:①转动三通,使输液管与测压管相通,液面在测压 管内上升,液面要高于病人实际的CVP值,同时不能从上端 管口流出。②调节三通,关闭输液通路,使测压管与静脉导 管相通,测压管内液面下降,当液面不再降时读数。③调节 三通,关闭测压管,开放输液通路。如果用仪器测压,可随 时观察CVP曲线变化和CVP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新知识
课外作业
1.ICU收治病种不包括()
A.恶性肿瘤晚期病人B.急性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毒蛇咬伤者
C.多器官功能衰竭D.大面积烧伤者E.各种休克
2.ICU护士总数与病床数之比为()
A.4:1 B.1~1.5:1 C.2~3:1 D.2.5~4:1
E.5:1
3.ICU病房的温度应保持在()
A.16~20℃B.18~22℃C.20~25℃D.25~2℃E.26~30℃
重
点
与
难
点
掌握常用重症监护技术
教学场景设计
利用讲授、讨论、多媒体课件、提问、展示等教学手段给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本节课内容。重点运用引导式的方法去教学。
教学资源
教具:教材、多媒体
教学参考资料: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急救护理技术》第2版《急救护理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急救护理技术
课题名称
第四节常用重症监护技术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教学时数
4
使用教材
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急救护理技术》第2版《急救护理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常用重症监护技术
技能目标:
1、树立ICU的基本认识
2、深刻把握ICU的服务核心
态度目标:
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关心体贴,确保安全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达成目标
复习引入
复习回顾
提问法
掌握目标
新课讲授
展示目标
常用重症监护技术
讲授
讨论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任务实施
内容
方法
目标
掌握常用重症监护技术
展示
讨论
PPT
掌握常用重症监护技术
知识归纳
常用重症监护技术
讲授
巩固知识点、加深印象
课堂小结
主要学习重症监护技术
再次加深印象
知识的巩固
投影相关练习
教学后记
按计划完成授课内容,重点内容详细讲述,难点讲解透彻,课堂纪律良好,气氛活跃,个别未达标同学加强辅导。
4.ICU病房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A.20%~30%B.80%~90%C.50%~80%D.20%~40%E.40%~60%
5.ICU病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
A.泌尿系感染B.消化道感染C.下呼吸道感染D.血液感染E.伤口感染
6.心理评估方法不包括哪项()
A.观察法B.问卷法C.会谈法D.调查法E.心理测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