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846普通生物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具有通论性质的课程,又是生物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的全貌和获得普遍的规律性的知识。
生物界既有极大的多样性,又有高度的统一性。
生物界是一个整体,生命科学内容丰富多彩,是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本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涉及普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细胞、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及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等。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普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词语、技术原理,能应用普通生物学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命科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
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
了解目前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考试形式普通生物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为:一、名词解释(12题,每题3分,共36分)二、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三、填空题(24空,每空1分,共24分)四、问答题(任选6题,每题10分,共60分,多选者按前选计分)考试内容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一)生命的特征;(二)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三)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四)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五)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六)研究生物学的方法;(七)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第一篇细胞(一)生命的化学基础;(二)细胞结构与细胞讯;(三)细胞代谢;(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第二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一)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二)营养与消化;(三)血液与循环;(四)气体交换与呼吸;(五)内环境的控制;(六)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七)内分泌系统与免疫调节;(八)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九)感觉器官与感觉;(十)动物如何运动;(十一)生殖与胚胎发育。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46普通生物学考研初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46普通生物学考研初试大纲《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具有通论性质的课程,又是生物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的全貌和获得普遍的规律性的知识。
生物界既有极大的多样性,又有高度的统一性。
生物界是一个整体,生命科学内容丰富多彩,是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本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涉及普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细胞、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及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等。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普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词语、技术原理,能应用普通生物学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命科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
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
了解目前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考试形式普通生物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为:一、名词解释(12题,每题3分,共36分)二、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三、填空题(24空,每空1分,共24分)四、问答题(任选6题,每题10分,共60分,多选者按前选计分)考试内容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一)生命的特征;(二)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三)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四)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五)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六)研究生物学的方法;(七)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第一篇细胞(一)生命的化学基础;(二)细胞结构与细胞讯;(三)细胞代谢;(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第二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一)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二)营养与消化;(三)血液与循环;(四)气体交换与呼吸;(五)内环境的控制;(六)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七)内分泌系统与免疫调节;(八)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九)感觉器官与感觉;(十)动物如何运动;(十一)生殖与胚胎发育。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1. 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差不多的生命科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
2. 明白得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说明和解决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
3. 了解目前生命科学进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进展的阻碍和意义。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刻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刻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细胞约10%生物体的功能约50%遗传和进化约20%生物与环境约20%四、试卷题型结构1、名词说明(20%)2、单项选择题(30%)3、简答题(30%)4、论述题(20%)Ⅲ考查范畴1、细胞与生物大分子(1) 生命的化学基础: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构成细胞的6种要紧化合物及其作用;(2) 细胞的差不多形状结构与功能: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及其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要紧区别;细胞膜的结构及其功能;细胞连接。
(3) 细胞代谢:酶的生物学功能;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原理及要紧过程(4) 细胞分裂和分化: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各期核结构变化的特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有丝分裂的意义;细胞衰老与细胞凋亡。
2、动物的形状与功能(1)营养与消化:人体能量代谢、能量的开释、转换与利用,食物的热量价,基础代谢;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胃、小肠的结构特点;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及吸取;(2) 血液与循环:内环境、血液、血管和心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3) 呼吸: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泡的结构特点;人体的呼吸运动;人体的气体交换;(4) 内环境的操纵:体温调剂、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平稳;排泄及其途径;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肾脏的结构;尿的生成及排出;(5)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人体的免疫器官;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及分类;预防接种;(6) 内分泌系统与化学调剂――体液调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剂;激素,要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生长激素的分泌部位及生理作用;体液调剂;(7)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剂: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脊髓和脊神经,脑和脑神经,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反射和反射弧,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高级神经活动;(8) 支持与运动:骨;骨连结和骨骼;骨骼肌;(9) 生殖和胚胎发育:生殖的种类;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意义,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作用;人的胚胎发育和营养;辅助生殖技术;3、植物的形状与功能(1)植物的结构、生殖与发育:植物的差不多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的生长与生殖;(2) 植物的营养:植物对养分的吸取和运输,营养与土壤。
中科院考研生物化学大纲解析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1.蛋白质化学考试内容1.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p157)20种氨基酸的简写符号(p124)蛋白质元素组成除了C、H、O外,还有N和少量的S。
有些蛋白质还含有其他一些元素,主要是磷、铁、铜、碘、锌和钼等。
(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这是蛋白质元素组成的一个特点,也是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计算基础:蛋白质含量=蛋白氮×6.25)许多蛋白质仅有氨基酸组成,不含其它化学成分,称为单纯蛋白质。
其他蛋白质含有除氨基酸之外的各种化学成分作为其结构的一部分,称为缀合蛋白质。
名称三字母符号单字母符号名称三字母符号单字母符号丙氨酸(alanine)Ala A 亮氨酸(leucine)Leu L精氨酸(arginine)Arg R 赖氨酸(lysine)Lys KMet M天冬酰胺(asparagine)Asp N 甲硫氨酸(蛋氨酸)(methio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 D 苯丙氨(phenylalanine)Phe F Asn或Asp Asx B半胱氨酸(cystenine) C 脯氨酸(proline)Pro P谷氨酰胺(glutamic acid)Q 丝氨酸(serine)Ser S谷氨酸(glutamic acid) E 苏氨酸(threonine)Thr T Gln和/或Glu Glx Z甘氨酸(glycine)Gly G 色氨酸(tryptophan)Trp W组氨酸(histidine)His H 酪氨酸(tyrosine)Tyr Y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 I 缬氨酸(valine)Val V 2.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理化性质:书(130、145)①氨基酸在晶体或水中主要以兼性离子亦称偶极离子的形式存在(即氨基酸的羧基失去H 带负点,氨基得到H带正电的形式),不带电荷的中性分子极少。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doc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一、总体要求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了解当代生命科学的新成就和发展的新动向。
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化与细胞凋亡;细胞代谢;动物的结构特点;动物的消化吸收、物质循环与气体交换;免疫;动物的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光合作用;植物的结构与调控系统;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的表达与调控;重组DNA技术;生物进化;生态学等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陈阅增. 普通生物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主要参考书:[1]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张玉静. 分子遗传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赵寿元,乔守怡. 现代遗传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朱玉贤,李毅.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尚玉昌. 普通生态学(第2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周云龙. 植物生物学(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四、基本内容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一)生命的特征(二)分类阶元和界的划分(三)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四)生物学分科(五)生物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六)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重点:生命的特征和分类第一章生命的化学基础(一)原子和分子(二)组成细胞的大分子(三)糖类(四)脂质的生物学活性物质(五)蛋白质(六)核酸重点:蛋白质和核酸的构成.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一)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三)物质的跨膜转运(四)细胞连接重点:细胞的结构.第三章细胞代谢(一)能与细胞(二)酶(三)细胞呼吸(四)光合作用重点:细胞呼吸过程;光合作用.第四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一)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二)细胞分化(三)细胞衰老与细胞凋亡重点: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第六章营养与消化(一)营养(二)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三)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四)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重点:各种营养素的功能第七章血液与循环(一)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二)血液的结构与功能(三)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重点:血液的结构与功能.第八章呼吸:气体交换(一)水生动物(二)陆生动物(三)鸟类的呼吸系统(四)人的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重点:呼吸系统的进化及人的呼吸系统.第九章内环境的控制(一)体温调节(二)渗透调节和排泄(三)肝在稳态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动物排泄系统的进化及人的肾脏的结构第十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一)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二)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三)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重点:特异性免疫;抗体的类型及作用.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与化学调节—体液调节(一)化学调节的性质(二)脊椎动物的化学调节(三)激素与稳态重点:激素的类型及其作用.第十二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二)神经系统的结构(三)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四)人脑重点:神经冲动的传导;人类大脑的结构及其功能.第十五章生殖与胚胎发育(一)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二)人类的生殖(三)人类胚胎的发育重点:动物的生殖类型.第十六章植物的结构、生殖和发育(一)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二)植物的生长和生殖重点:植物细胞与组织类型第十七章植物的营养(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二)植物的营养与土壤重点: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第十八章植物的调控系统(一)植物激素(二)植物的生长响应和生物节律(三)植物对植食动物和病菌的防御重点:植物激素的作用;植物的防御第十九章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遗传的第一定律(二)遗传的第二定律(三)孟德尔定律的拓展(四)遗传的染色体基础(五)性染色体与性连锁遗传(六)遗传的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七)高等植物的细胞质遗传重点:遗传定律;减数分裂;细胞质遗传第二十章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一)遗传物质及其结构(二)DNA复制(三)遗传信息流是从DNA到RNA到蛋白质(四)遗传物质的改变重点: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第二十一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特异性的基础(二)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与调控(三)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与调控重点: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与调控第二十二章重组DNA技术(一)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二)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三)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四)重组DNA的基本步骤(五)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成果简介(六)遗传工程的风险和伦理学问题重点:重组DNA的基本步骤.第二十三章人类基因组(一)人类基因组及其组成(二)人类遗传性疾病(三)癌基因与恶性肿瘤(四)人类基因组计划重点: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二十四章达尔文学说与微观进化(一)进化理论的创立:历史和证据(二)生物的微观进化重点:生物的微观进化.第二十五章物种形成(一)物种概念(二)物种形成的方式重点:物种形成.第二十六章宏观进化与系统发育(一)研究宏观进化依据的科学材料(二)生物的宏观进化(三)生物的系统发育重点:进化趋势.第二十七章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一)生命的起源(二)原核生物多样性及其进化(三)非细胞型生物—病毒(四)原生生物多样化及其进化重点:生命的起源;病毒.第二十八章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一)植物可能由绿藻进化而来(二)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进化(三)真菌的多样性进化重点:植物的多样性.第二十九章动物多样性的进化(一)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和进化(二)脊索动物的多样性和进化(三)动物界的系统进化和地理分区重点:动物的进化.第三十章人类的进化(一)人类与灵长目(二)人类的进化过程重点:人类的进化过程.第三十一章生物与环境(一)环境与生态因子(二)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重点:环境与生态因子.第三十二章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二)种群的数量动态(三)种群的数量调节重点:种群的数量动态.第三十三章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一)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二)群落内部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三)群落的演替及其实例重点:群落演替.第三十四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一)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三)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四)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重点: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的概念;能量的流转第五、十三、十四、三十五章作为自学章节,不作为考试内容。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77普通生物学

目录I 考查目标 (2)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 考查内容 (3)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4)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普通生物学》是为我校招收环境科学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环境科学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环境科技和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环境科学中普通生物学相关方面问题分析、解决和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
要求考生:1.掌握普通生物学基本原理。
2.掌握不同层次生命体结构和功能共性特征与联系。
3.掌握普通生物学主要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与技术。
4.具有普通生物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有以下六种题型:填空题 10空,每空1分,共10分选择题 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题 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名词术语解释题 6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 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分析论述题 3题,共40分III 考查内容1.生命的特征。
2.生物分类系统和阶元。
3.生物学常用研究方法。
4.核酸、蛋白质等生命的化学基础。
5.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6.呼吸、光合等细胞代谢功能。
7.细胞分裂与分化。
8.动物组织、器官等结构与功能。
9.动物营养与利用。
10.动物免疫系统与功能。
11.动物体液调节。
12.动物生殖与发育。
13.植物结构、生殖和发育。
14.植物营养。
15.植物调控系统。
16.基因结构与功能。
17.基因表达与调控。
18.基因组和蛋白组研究。
19.遗传与进化的基本理论和物质基础。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一、生物界与生物学1.生物的特征2.生物界的多层次、多级分类系统3,生物及环境的相互作用4.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二、细胞1.生命的化学基础(生命物质)•原子和分子•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2.细胞结构、功能与细胞通讯•细胞的大小、形态、类型和结构•真核细胞的结构•细胞骨架系统和连接•生物膜一一流动镶嵌模型•物质的跨膜运输和细胞通讯3,细胞代谢•能与细胞•酶•物质的跨膜转运•细胞呼吸4.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个体发育中的细胞•细胞的衰老与死亡•癌细胞三、动物和动物生理1.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2.营养与消化•营养•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3.血液与循环•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血液的结构与功能•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4.气体交换与呼吸•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体对高山的适应•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5.内环境的控制•体温调节•渗透调节与排泄6.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7.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的性质•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激素与稳态8.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的结构•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人脑9.感觉器官与感觉•感觉的一般特性•视觉•听觉与平衡感受•化学感受性:味觉与嗅觉•皮肤感觉10.动物如何运动•动物的骨骼•人类的骨骼•肌肉与肌肉收缩•骨骼与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11.生殖与胚胎发育•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人类的生殖•人类胚胎的发育12.动物的行为•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动物的防御行为和生殖行为•动物的社群生活与通讯•利他行为和行为节律四、植物和植物生理1.植物的结构和生殖•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殖和发育2,植物的营养•光合作用•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的营养与土壤3.植物的调控系统•植物激素•植物的生长响应和生物节律•植物对食植动物和病菌的防御五、遗传与变异1.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第一定律•遗传的第二定律•孟德尔定律的扩展简介•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遗传的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细胞质遗传2.基因的分子生物学•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的证明•DNA复制•遗传信息流是从DNA到RNA到蛋白质•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3.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特异性的基础•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发育是在基因调控下进行的4.重组DNA技术简介•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重组DNA的基本步骤•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成果简介•遗传工程的风险和伦理学问题5.基因组学•真核生物(包括:人类及植物等)基因组测序及其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癌基因与恶性肿瘤六、微生物1.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细菌的形态构造、功能及群体形态•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及群体特征•蓝细菌的形态构造、蓝细菌细胞的特化形式•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2.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真核微生物的范畴•酵母菌的形态和构造及繁殖方式•霉菌的形态和构造、真菌的抱子及霉菌的菌落•蕈菌的定义、分布及发育过程3.病毒和亚病毒•病毒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及其繁殖方式• 亚病毒及病毒因子•病毒与人类的关系4,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微生物的营养要素及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培养基的种类及配制5,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间的联系•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微生物的代谢调控与发酵生产6,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的培养•有害微生物的控制7.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8.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菌种资源的开发•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微生物学与环境保护9. 传染和免疫•传染与传染病•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10.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通用分类单元•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方法七、生物进化1.生命起源及演化•化学进化•细胞形成与原始生命体出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出现与演化2.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进化理论的创立:历史和证据•生物的微进化3.物种形成和发展•物种概念•物种形成的方式•选择与物种形成•物种的灭绝4.宏进化与系统发生•研究进化依据的科学材料•生物的宏进化•生物的系统发生•生物的分类方法、依据、鉴定方法和分类检索•非胞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界和动物界的组成和分类特征5.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生命的起源•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病毒•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6,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植物可能由绿藻进化而来•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进化真菌多样性的进化7.动物多样性的进化•动物种系的发生•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进化•脊索动物多样性的进化主要参考书目1.普通生物学(第4版),陈阅增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2.普通生物学(全彩版;第一版),李连芳等,科学出版社,2013年3.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微生物学实验指导,陈珊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

精心整理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本门课程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一、考试内容-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本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第一部分为主体,分值在90分左右(主要考查对生物学一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生态学部分不在本课程考查范围之内),后两部分2. 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1)细胞的结构2)真核细胞的结构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4)细胞通讯3. 细胞代谢1)能与细胞2)酶3)物质的跨膜转运4)细胞呼吸5)光合作用5.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2)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 3)个体发育中的细胞1)体温调节2)渗透调节与排泄6.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1)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2)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7. 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体液调节的性质2)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3)激素与稳态8.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2)神经系统的结构3)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4)人脑2)植物的生长3)植物的生殖和发育2. 植物的营养1)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2)植物的营养与土壤3. 植物的调控系统1)植物激素2)植物的生长响应和生物节律3)植物对食植动物和病菌的防御(五)遗传与变异1. 遗传的基本规律1)遗传的第一定律2)遗传的第二定律3)孟德尔定律的扩展简介4)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6)遗传工程的风险和伦理学问题5. 人类基因组1)人类基因组及其研究2)人类遗传性疾病3)癌基因与恶性肿瘤(六)生物进化1. 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1)进化理论的创立:历史和证据2)生物的微进化2. 物种形成1)物种概念2)物种形成的方式3. 宏进化与系统发生1)研究宏进化依据的科学材料2)生物的宏进化1. 生物与环境1)环境与生态因子2)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 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2)种群的数量动态3)种群的数量调节3. 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1)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2)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3)群落的演替及其实例4.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1)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1)植物繁殖的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绪论:生命的概念
第一部分细胞和生物大分子
1、细胞的化学组成
2、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
3、细胞代谢
4、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第二部分个体生物学
1、组织、器官和系统
2、内环境和稳态
3、营养——生物对物质和能的获取
4、气体交换——呼吸
5、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
6、免疫
7、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8、神经系统
9、感受器和效应器
10、激素
11、行为
12、生殖和发育
第三部分遗传、进化及生态学
1、遗传和变异
2、生物和进化
3、生命的自然史
4、生物界
5、生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性和限制性
6、种群数量变动
7、群落和群落演替
8、生态系统中的能流和物质循环
9、生物圈和群落型
10、人口和环境
二、考试要求
绪论: 了解生命的共同特性
第一部分细胞和生物大分子
一、细胞的化学组成
1、了解细胞的元素组成
2、细胞的分子组成:掌握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二、细胞的形态结构
1、了解细胞的大小和数目。
2、细胞结构:掌握原生质的概念,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的跨膜运输,主要细
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染色体的定义、形态及结构,染
色体的组型和染色体的带。
3、掌握细胞骨架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4、掌握细胞间的连接方式和连接分子。
5、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间的异同。
三、细胞的代谢
1、酶:掌握酶促反应的特点和作用机制,酶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2、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细胞呼吸的概念和全过程,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
链以及无氧呼吸。
3、光合作用: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过程。
4、了解细胞中各种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四、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1、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
2、掌握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和各个时相的特点,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行为。
3、掌握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
4、了解癌基因、抑癌基因,癌细胞分裂的特点。
第二部分个体生物学
1、了解植物的分生组织和永久组织。
2、掌握动物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3、了解器官和系统。
4、了解内环境和稳态,掌握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一、营养
1、了解自养营养和异养营养。
2、掌握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对食物的消化及吸收。
二、气体交换——呼吸
1、了解陆生植物的气体交换。
2、掌握脊椎动物呼吸系统的组成及结构特点、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
三、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
1、了解植物的运输系统。
2、了解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
3、掌握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重点掌握血液的运输功能。
四、免疫
1、了解免疫防护机制的特点。
2、了解免疫的早期研究和应用。
3、掌握细胞免疫的机制和过程;掌握免疫系统疾病。
4、了解克隆选择学说。
五、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1、了解体液、排泄和水盐平衡;了解排泄和水盐平衡的器官结构和功能。
2、掌握体温调节的方式和体温调节的反馈机制。
六、神经系统:
1、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掌握反射和反射弧。
3、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
4、掌握突触和神经递质。
5、了解神经系统的进化。
6、掌握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七、感受器和效应器
1、了解感受器和感觉。
2、了解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的种类。
3、了解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肌肉的概念。
4、掌握肌肉收缩、色素反应和生物发光的概念和作用机制。
八、激素
1、掌握植物激素的主要种类。
2、了解光周期和开花的概念。
3、了解内分泌腺和无脊椎动物的激素。
4、掌握脊椎动物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主要激素。
5、掌握动物激素的作用机制。
九、行为
1、了解动物的行为及其适应性。
2、掌握先天的行为和后天的学习行为。
3、了解行为的遗传。
4、掌握主要的学习方式。
5、掌握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适应行为。
6、了解动物的领地行为。
7、了解迁徙和航行。
8、了解生物节律和生物钟。
9、掌握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和间接选择。
十、生殖和发育
1、了解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掌握高等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掌握人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了解动物的变态。
5、掌握发育机制。
第三部分遗传、进化及生态学
一、遗传和变异
1、掌握孟德尔定律。
2、掌握染色体的遗传学说。
3、掌握基因的本质。
4、掌握基因工程。
5、了解遗传学的实践意义。
6、了解人类基因组研究和拟南芥基因组研究。
二、生物进化
1、掌握进化论与自然选择理论。
2、了解基因频率和自然选择。
3、物种和物种形成:了解物种的概念,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异地物种形成和
同地物种形成,渐变群,多倍体。
4、了解适应和进化形式。
5、掌握进化理论的发展。
三、生命的自然史
1、了解生命的起源。
2、了解化石和地层的年龄,显生宙以前的化石,显生宙的化石。
3、了解人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人的起源和进化,早期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体质演化
的关系,人种。
四、生物界
1、生物分类概述:了解分类学的发展;掌握生物分类的等级与命名,系统树,生物的
分界。
2、病毒:掌握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繁殖;掌握病毒病,癌病毒,类病毒,病毒和干
扰素,病毒起源。
3、原核生物:掌握细菌,了解蓝藻门和原绿藻。
4、真核生物:了解植物界,了解真菌界,了解动物界。
五、生物与环境----生态学
1、了解环境因子;掌握限制因子和最低量定律,掌握生物因子。
2、掌握种群数量变动的因子,种群增长和环境承载力,种群数量的调节。
3、了解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和优势种的概念;掌握群落结构、生态位、食物链概
念;了解生态演替。
4、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5、了解生物圈和群落类型。
6、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了解人口问题。
参考书:
1、主要参考书:《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陈阅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版。
2、辅助参考书:《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版。
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编制日期:2013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