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及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及实证分析

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及实证分析

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及实证分析数学计算机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0届杨建国摘要:在界定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的概念基础上,根据环保投资与治理费用作用的原理借鉴环境经济投入产出基本思想,构建了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模型和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对经济的影响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模拟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关键词: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环保投资;运行费用;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O242.1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improv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application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put-output accounting,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in vestment on economic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idea of input-output model, the paper established the input-output model for contribution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vestment on economic, including the model of pollution-control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on economic and pollution-control construction operation cost on economic. It made application analysis on the models in the end.Key word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put-output accounting;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input-output model; demonstration analysis.目录1 引言 (1)2 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的内涵 (1)3 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贡献度模型的建立 (2)3.1 一般投入产出模型 (2)3.2 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模型 (2)3.3 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对经济的影响模型 (4)3.4 污染治理对经济的贡献度计算模型 (5)4 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实证分析 (6)4.1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6)4.2 环境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7)4.3 总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8)5 结论及建议 (9)5.1 环境保护投入具有明显的优化经济增长的作用 (9)5.2 环境保护投入结构和方向不尽合理,贡献度需进一步提高 (9)5.3 引导环境保护投入的结构和方向合理化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1)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及实证分析1 引言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正面临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机遇.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新时期环境保护“三个转变”的战略思想.开展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研究,从定量上计算和分析环境保护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有助于从环境保护“三个转变”的高度,深刻认识和阐述新时期的环境与经济之间关系,从而为环境保护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关注.人类为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 需要发展经济,需要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这种破坏反过来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环境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对自然界的侵犯与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甚至危害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命.中国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水平的提高、生活的便利, 同样还有空气的污染、水质的恶化等环境问题。

数学建模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数学建模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和决策工具,正在逐渐应用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领域。

本文将着重介绍数学建模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可持续发展模型、生态系统建模和资源管理模型。

二、可持续发展模型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数学建模可以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来优化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措施。

例如,可以基于多目标规划模型来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的发展路径和政策。

此外,还可以运用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等数学方法,对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进行经济评估和优化,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三、生态系统建模生态系统建模是指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结合,对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数学描述和模拟。

通过生态系统建模,可以预测和评估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数学建模方法包括系统动力学、代数方程、微分方程等,可以通过模拟生物、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和转化,量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四、资源管理模型资源管理模型是指通过数学建模方法对资源的供需关系、利用效率等进行分析和优化的模型。

例如,通过建立优化模型,可以确定最佳的资源配置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此外,还可以利用排队论、最优控制等方法,对资源调度、系统运行效率进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同时,数学建模还可以用于预测资源的可持续性,帮助制定长期资源管理策略。

五、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数学建模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我们以水资源管理为例进行分析。

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生活、农业和工业都至关重要。

通过数学建模,可以分析水资源的供需关系、水资源的优先分配方案等。

数学模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模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模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数学模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意识到通过数学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

本文将探讨数学模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相关研究成果。

一、数学模型在环境预测中的应用环境预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通过数学模型,可以对环境变化进行准确的预测,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例如,气象模型可以预测气候变化和天气情况,为农田灌溉、水库调度等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水动力模型可以模拟水流的运动规律,帮助预测河流和湖泊的水质变化,并对污染物扩散路径进行预测,为地下水管理和水污染防治提供决策支持。

二、数学模型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

通过数学模型,可以对环境污染源进行定量评估,并优化环境保护措施。

例如,空气质量模型可以模拟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分布,预测污染程度,并指导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

水质模型可以模拟水体中污染物的传输和转化过程,帮助制定水质标准和治理方案。

三、数学模型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生态保护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工作。

数学模型可以帮助理解和预测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并指导生态保护工作的实施。

例如,物种分布模型可以预测不同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潜在分布范围,为保护物种和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

生态网络模型可以模拟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帮助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数学模型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有效管理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数学模型可以优化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能源模型可以优化能源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城市规划模型可以优化城市的布局和交通网络,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

总结起来,数学模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涵盖了环境预测、环境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和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

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效果,还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依据。

未来,随着数学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环境保护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将更加可持续。

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模型研究

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模型研究

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模型研究作者:高麟来源:《商业时代》2008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经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所采用的规划发展模式大都是“先发展,后治理”,实行该模式可能对社会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使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破坏达到生态不可逆阈值。

为此,在发展社会经济时应该将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降低环境的“外部化”程度,同时加大对环境建设的投资。

关键词:环境经济增长库兹涅茨曲线外部性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发展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如美国、西欧、日本和韩国、新加坡等在工业化时期,所采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大都是“先发展,后治理”,这一发展模式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经济,但是单纯实行该发展模式,可能造成社会环境的极大破坏。

该模式对这些工业国家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也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认真审视这种模式的适行性。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显得更为突出。

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最大化社会福利,所以,对环境污染采取听之任之的政策并非是最优的选择,实际中一旦环境退化水平超过生态阈值,可能造成实物上的不可逆转或者逆转费用极其高昂,如原始森林的砍伐,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和物种的灭绝等其损失往往是不可挽回的;就污染而言,也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效应。

从经济学分析,未来的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更清洁的环境可能并不足以抵销现在环境的损失。

所以,在“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理念下,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环境与增长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的解释环境问题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格鲁斯曼(GeneG rossman)和克鲁格(Alan K rueger)在对“66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内14种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物质12年(空气污染物:1979-1990;水污染物:1977-1988)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中发现,大多数污染物质的变动趋势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趋势间呈倒U形关系,即污染程度随人均收入增长先增加,后下降。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数学模型研究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数学模型研究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数学模型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化,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研究和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以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联系。

数学模型在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分析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并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学模型及其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研究中的应用。

1. 线性经济增长模型:线性经济增长模型是研究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数学表达。

该模型基于线性关系,假设经济增长与出产量、投资和就业之间存在着固定的比例关系。

通过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排放进行线性建模,可以评估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

2. 生态经济学模型:生态经济学模型是一种综合考虑经济和环境关系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通过引入环境容量、环境效益与环境成本等因素,分析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生态经济学模型旨在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 资源约束模型:资源约束模型用于研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该模型通过量化资源的供需关系,分析资源匮乏对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并提出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

这种模型对于发展有限资源的国家或地区非常有意义,可以帮助制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策略。

4. 环境污染模型:环境污染模型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模型基于环境污染排放、处理和治理等因素,定量分析经济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通过建立环境污染模型,可以评估不同政策措施对环境改善的效果,为环境保护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提及的数学模型只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的一小部分,实际研究中还有更多复杂和细致的模型被应用。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导政策制定与执行,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然而,数学模型只是研究和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工具,其应用仍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数据,采取综合的方法。

数学模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讨

数学模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讨

数学模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讨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学模型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系统的复杂动态,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并为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数学模型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系统管理等多个方面。

以大气污染为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传输和化学反应过程。

这些模型通常考虑了气象条件(如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污染源的排放特征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

利用这些模型,我们能够预测不同区域在不同时间内的污染物浓度分布,从而为空气质量监测和污染控制提供指导。

水污染问题同样可以借助数学模型来解决。

例如,在河流和湖泊的水质管理中,模型可以描述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包括物理过程(如水流运动、扩散)、化学过程(如氧化还原反应、沉淀溶解)和生物过程(如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通过输入相关的水文数据和污染源信息,模型能够预测水质的变化趋势,帮助确定最佳的污水处理方案和水资源分配策略。

在土壤污染研究中,数学模型可以用于评估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渗透、吸附和解吸行为。

这有助于确定土壤污染的风险程度,并为土壤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数学模型还能够模拟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为保护土壤生态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数学模型在生态系统管理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通过建立生态系统模型,可以描述物种之间的竞争、共生关系,以及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例如,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模型可以预测不同采伐策略对森林结构和生态功能的影响,从而实现可持续的森林资源利用。

数学模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经历数据收集、模型构建、参数估计、模型验证和结果分析等多个步骤。

首先,数据收集是基础,需要获取大量准确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污染源信息和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参数。

数学建模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建模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建模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数学建模作为一种科学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

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来探讨数学建模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首先,数学建模可以用于预测和评估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利用数学模型可以预测环境污染的扩散范围和趋势,并评估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例如,通过建立气象模型和水流模型,可以预测空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播路径和浓度分布,从而帮助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

其次,数学建模可以用于优化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高效利用资源和减少能源消耗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优化农业、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资源配置和能源消耗,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负荷。

例如,通过建立能源系统模型,可以优化能源的生产、传输和消费,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数学建模可以用于制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

基于数学模型的分析和预测结果,决策者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

例如,通过建立生态经济模型,可以评估不同政策措施对生态系统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制定出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此外,数学建模还可以用于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

环境问题常常伴随着各种风险因素,如自然灾害、环境事故等。

通过建立风险模型和应急管理模型,可以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管理措施。

例如,通过建立地震模型和水灾模型,可以对某地区的环境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和修复措施。

最后,数学建模还可以用于开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深入研究环境系统的演化规律和内在机制,揭示环境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并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例如,通过建立生态系统模型,可以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机制,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数学建模论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数学建模论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摘要本文搜集了河北省1995-2010 年的经济环境数据,建立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剔除相关指标后,构建了具有河北省特征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分析河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首先,基本理论阐述和分析现状。

介绍了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等基本概念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之后从河北省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环境质量的总体规律、工业废物放等方面分析了河北省经济与环境的现状。

其次,构建河北省经济环境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选经济环境指标进行筛选,为建立河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模型提供了评价标准。

再次,对主成分分析后的主要经济环境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建立河北省的EKC 模型,得出主要结论如下:河北省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不全是发达国家典型的倒U 形状,即环境污染并非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必然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是表现为N 型、倒U 型的一半,甚至还出现反复的波动。

最后,根据EKC 曲线模拟结果从多角度进行解释,指出河北省在治理环境污染及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为河北省政府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矛盾关系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经济发展;环境质量;主成分分析;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二、问题重述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说明我国哪些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环境资源并在论文的结尾写一份如何有效发展循环经济的小评论。

几点说明:1.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公布的各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相关数据(如浙江统计局网站)。

2. 可以选择典型的3-10个省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3. 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可以综合考虑如下指标:GDP、人均GDP、人均收入、进出口外贸总值、人均税收、人均存款、GDP增幅水平等(还有很多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同学们可以参考各类文献,并自行收集资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简单的统计模型)进行综合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及实证分析数学计算机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0届杨建国摘要:在界定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的概念基础上,根据环保投资与治理费用作用的原理借鉴环境经济投入产出基本思想,构建了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模型和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对经济的影响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模拟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关键词: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环保投资;运行费用;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O242.1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improv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application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put-output accounting,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in vestment on economic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idea of input-output model, the paper established the input-output model for contribution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vestment on economic, including the model of pollution-control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on economic and pollution-control construction operation cost on economic. It made application analysis on the models in the end.Key word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put-output accounting;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input-output model; demonstration analysis.目录1 引言 (1)2 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的内涵 (1)3 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贡献度模型的建立 (2)3.1 一般投入产出模型 (2)3.2 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模型 (2)3.3 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对经济的影响模型 (4)3.4 污染治理对经济的贡献度计算模型 (5)4 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实证分析 (6)4.1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6)4.2 环境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7)4.3 总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8)5 结论及建议 (9)5.1 环境保护投入具有明显的优化经济增长的作用 (9)5.2 环境保护投入结构和方向不尽合理,贡献度需进一步提高 (9)5.3 引导环境保护投入的结构和方向合理化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1)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及实证分析1 引言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正面临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机遇.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新时期环境保护“三个转变”的战略思想.开展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研究,从定量上计算和分析环境保护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有助于从环境保护“三个转变”的高度,深刻认识和阐述新时期的环境与经济之间关系,从而为环境保护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关注.人类为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 需要发展经济,需要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这种破坏反过来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环境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对自然界的侵犯与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甚至危害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命.中国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水平的提高、生活的便利, 同样还有空气的污染、水质的恶化等环境问题。

如何才能既保证经济的增长, 又能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任务.1987 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发展》中第一次提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中国结合自己的情况也提出了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然而, 以往经济增长模型很少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会影响人们对环境与经济正确关系的认识.因此本文考虑引入环境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2 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的内涵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投入产出核算,它是针对环境保护活动所编制的投入产出表,是在一般投入产出表基础上针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具体应用.同时,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也不同于环境经济学中所运用的投入产出模型,它不是要反映经济活动与环境污染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而是要将环境保护作为一类具有特殊意义的经济活动和一个产业部门,利用投入产出核算框架,说明环境保护投入对于经济、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定量描述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大小,从而转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对立观的认识,推动人们从各个层面开展环境保护活动[1-2].环境保护投入的效益,与一般的固定资产投资或其他资金投入的效益,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通常,环境保护投入效益包括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三个方面,其中,环境效益是环境保护投入的根本目的.本文主要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研究环境保护投入产生的效益(环境效益不在此文中考虑),具体核算指标包括:环境保护投入(包括环境保护投资和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对国内生产总值(GDP )或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对就业的影响、对利税的影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和对进出口的影响等5 个方面[3-5].3 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贡献度模型的建立为了研究污染治理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对经济的贡献度,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将污染治理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从现有的投入产出表中单独分离出来,建立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模型,也叫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模型,研究污染治理投资及设施运行对经济的贡献和影响[6-8].3.1 一般投入产出模型现行一般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如表1所示;其一般模式可表示为:1000()X I A F -=-, (1)式中:0X 为包括了污染治理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情况下的各行业总产出向量;0A 为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0F 为包括了污染治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引发的最终需求向量.3.2 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模型为了研究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将污染治理投资从投入产出模型中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分离出来,再运行模型,即在减去污染治理投资的情况下,计算各行业增加值的变动及其增长率的变动.其主要计算式:10p F F F =-,p F PS =, (2)式中,1F 为减去污染治理投资后的最终需求向量(含乘数效应);P F 为污染治理投资引发的最终需求变动量向量;P 为污染治理投资额;S 为污染治理投资消费系数向量.-1111()X I A F =-, (3)式中,1X 为减去污染治理投资后的各行业总产出向量,1F 为减去污染治理的投资引发的最终需求向量.11,V X λ=⋅11,nij i a λ==-∑110V V V ∆=-,(4)式中,1V 为减去污染治理投资后的各行业增加值向量;0V 为污染治理投资引发的各行业增加值变动量向量.10P W W W =- , (5)式中,0W 为包括了污染治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各行业从业者的从业收入向量;1W 为减去污染治理投资后的各行业从业者的从业收入;P W 为污染治理投资引发的各行业从业者的从业收入变动量向量.10P G G G =-, (6) 式中,0G 为包括了污染治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各行业折旧向量;1G 为减去污染治理投资后的各行业折旧变向量;P G 为污染治理投资引发的各行业折旧变动量向量.10P T T T =-, (7)式中,0T 为包括了污染治理的投资和运行的各行业利税向量;1T 为减去污染治理投资后的各行业的利税向量;P T 为污染治理投资引发的各行业的利税变动量向量.1P P P T V W G =∆--, (8)3.3 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对经济的影响模型为了研究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对经济的影响,将污染治理运行的消耗从投入产出模型中的部门中间消耗中分离出来,再运行模型,即在减去污染治理运行成本情况下,计算各行业增加值的变动及其增长率的变动等.其主要计算式:10wij ij ija a a =-, (9) 式中,1ij a 为减去污染治理运行成本后的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w ij a 是污染治理运行成本引发的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变动量.,ij wij jw a x =20W F F F =-, (10)式中,ij W 为污染治理运行的中间消耗,2F 为减去污染治理运行成本后的最终需求向量;W F 为污染治理运行成本引发的最终需求变动量向量.()222X I A F =-,(11) 式中,2X 为减去污染治理运行成本后的各行业总产出向量;2A 是减去污染治理运行成本后的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22V X λ=⋅,011niji a λ==-∑,220V V V ∆=-, (12) 式中,0V 为包括了污染治理的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各行业增加值向量;2V 为减去污染治理运行成本后的各行业增加值向量;2V ∆是为污染治理运行成本引发的各行业增加值变动量向量.20w W W W =-, (13)式中,2W 为减去污染治理运行成本后的各行业从业者的从业收入向量;W W 为污染治理运行成本引发的各行业从业者的从业收入变动量向量.20w G G G =-, (14)式中,2G 为减去污染治理运行成本后的各行业折旧向量;W G 为污染治理运行成本引发的各行.20w T T T =-, (15)式中,2T 为减去污染治理运行成本后的各行业的利税向量;W T 为污染治理运行引发的各行业的利税变动量向量.w 2w w T V W G =∆--, (16)3.4 污染治理对经济的贡献度计算模型污染治理对经济的贡献度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污染治理投入(污染治理投资或运行费用)所增加的GDP 值(行业增加值)、利税收入、居民消费、进出口净额等,它反映了污染治理投入国民经济的贡献大小,同时也表明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大小.各指标的计算公式为:()()''t t 1t 1t v t tV V V V R PI PC ---+-=+, (17)式中,V R 表示污染治理投入对GDP 或增加值的贡献度;()1t t V V --表示当期由于污染治理投资所带来的GDP (或增加值)增量;()''1t t V V --表示当期污染治理运行费用所带来的GDP (或增加值)增量(减少额);t PI 表示当期污染治理投资大小;t PC 表示当期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大小.()()''t t 1t 1t t t tT T T T R PI PC ---+-=+ , (18)式中,V R 表示污染治理投入对利税的贡献度;()1t t T T --表示当期由于污染治理投资所带来的利税增量;()''1t t T T --表示当期污染治理运行费用所带来的利税增量(减少额);t PT 表示当期污染治理投资大小;t PC 表示当期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大小.()()''t t 1t 1c t t tC C C C R PI PC ---+-=+, (19)式中,t RC 表示污染治理投入对居民消费的贡献度;1()t t C C --表示当期由于污染治理投 资所带来的居民消费增量;()''1t t C C --表示当期污染治理运行费用所带来的居民消费增量(减少额);t PI 表示当期污染治理投资大小;t PC 表示当期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大小.()()''t t 1t 1t I t tV V V V R PI PC ---+-=+, (20)I R 表示污染治理投入对进出口净额的贡献度;1()t t I I --表示当期由于污染治理投资所带来的进出口净额增量;()''1t t I I --表示当期污染治理运行费用所带来的进出口净额增量(减少额);t PI 表示当期污染治理投资大小;t PC 表示当期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大小.4 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实证分析根据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模型方法,以《中国环境统计年报2009》和《2009 年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报告》和必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我们对中国2009 年的环境保护投入对国民经济的 影响和贡献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4.1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模拟结果见表2.表2 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2009年)从表2可以看出,污染治理投资增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 ),并且随着投资的增加,对GDP 的贡献也随之增大.2009年,总污染治理投资为4 087 亿元,占当年GDP 的2.2%,净增GDP 为7 962亿元,占GDP 总量的4.3%,污染治理投资贡献度为1.95.其中,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投资分别为1127 亿元、2 349 亿元和611 亿元、占 当年GDP 的比例分别为0.6%、1.3%和0.3%,净增GDP 分别为2 195 亿元、4576 亿元和1190 亿元,分别占GDP总量为1.2%、2.5%和0.7%.总污染治理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模拟结果见表3 .表3 总污染治理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2009 年)从表3可见污染治理投资还增加了利税和就业机会,2009年污染治理投资使净增利税300.9亿元,占当年利税总额的1.04%;净增就业人数371万人.另外,污染治理投资还拉动了居民消费和进出口,2009 年污染治理投资使居民消费净增加3 678亿元,进口增加2960亿元.4.2 环境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模拟结果见表4.表4 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009年)从表4可以看出,2009年,总污染治理运行费用为1090亿元,占当年GDP的0.6%,减少GDP为545亿元,占GDP总量的0.3%,污染治理运行费用的贡献度(负值)为-0.5.其中,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分别为300 亿元、626 亿元和163 亿元,减少GDP 分别为150 亿元、313 亿元和82 亿元,分别占当年GDP的比例为0.08%、0.17%和0.04%.污染治理的运行增加的中间消耗对GDP是负面影响,但增加的劳动工资支出和折旧对GDP是正面影响,而污染治理运行增加的中间消耗、工资支出和折旧对利税的. 2009 年污染治理运行费用使利税减少36 亿元,占当年利税总额的0.13%.污染治理的运行增加了中间消耗,增加了成本,但也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就业人数.以2009年为例,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增加了就业人数为240 万人.另外,污染治理运行还减少了居民消费和进出口,2009年污染治理运行费用使居民消费减少425 亿元,进口减少17 亿元.4.3 总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综合污染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总的污染治理投入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模拟结果分别见表4.从表4 可知,从总体投入而言,尽管污染治理运行的中间消耗对GDP的影响是负值,但污染治理投资对GDP的贡献是正值,并且正值大于负值,使得整个污染治理投入对经济的贡献度为正值.2009 年,总污染治理投入为5 176 亿元,占当年GDP的2.8%,对GDP的正贡献为7 416 亿元,占GDP 总量的4%,总的投入贡献度为1.43.其中,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总投入分别为1 427 亿元、2 975 亿元和774 亿元,对GDP 的正贡献分别为2 045 亿元、4 263 亿元和1109 亿元,平均投入贡献率为1.43.虽然污染治理的运行对利税的影响是负面影响,但污染治理投资对利税的影响是正面影响,总体来看,2009 年污染治理投资使利税增加264.8 亿元,占利税总额的0.92%.污染治理运行和投资都创造了就业机会,都增加了就业人数.以2009 年为例,污染治理总投入增加了就业人数为611 万人.另外,污染治理投入还增加了居民消费和进出口,2009 年污染治理总投入使居民消费增加3 253 亿元,进口增加2 942 亿元.从污染治理投入对各行业增加值的影响来看,尽管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对各行业增加值的影响为负值,但综合来看,除了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废旧物资加工业和橡胶制品业等3 个行业为负值外,污染治理投入对其他各行业增加值的贡献均为正值.从各行业污染治理投入对经济影响的绝对量来看,污染治理投入对各部门的增加值贡献位居前3 位的部门分别是化工、电力生产和黑色金属冶炼业.2009 年,这三大行业的污染治理投入分别为331 亿元、602 亿元和303 亿元,净增GDP分别为638 亿元、613 亿元和393 亿元,贡献度分别为1.93、1.02和1.29,说明污染治理投入对化工行业的影响程度较大.从各行业污染治理投入对经济影响的相对量(贡献度比较)来看,污染治理投入贡献度位居前列的是机械设备制造业,平均贡献率为5.40,而传统的重污染行业,如造纸、皮革、冶金、纺织、火电等,污染治理投入的贡献度均比较低(低于1.0),投入产出效果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重污染行业的污染治理运行费用抵消了增加值产出效果.但从绿色GDP核算的角度来看,这些重污染行业的污染治理投入必然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损失,所以对绿色GDP的贡献是比较大的.5 结论及建议5.1 环境保护投入具有明显的优化经济增长的作用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的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通常,在人们的概念中,污染治理投资只是为了改善环境,对经济发展有负面作用,换句话说:污染治理投资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研究表明,污染治理投资扩大了内需,形成了污染治理,增加了治理污染的能力,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条件,因而满足了相应的环境质量要求.同时,也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利税,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拉动了经济的发展.在目前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条件下,污染治理投入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污染治理投入对GDP的拉动作用与经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这样的经济环境,因而2009年占GDP 2.8%的污染治理投入创造的GDP占GDP总量的4.05%,贡献度为1.43,表明加大环境保护投入不但可以使环境质量改善,增加绿色GDP.同时,有助于创造增加GDP份额和增加就业,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污染治理的运行费用对GDP和利税的增长有一定负面影响,但增加了就业机会.污染治理的运行需要消耗电力、化学试剂和其他材料,加大了产品生产的中间消耗,必然减少了增加值,减少了利税,对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影响随污染治理的规模增大而增大.但是对增加值的负面影响很小,2009年仅为GDP的0.3%,对利税的负面影响大于对利税总额的影响,2009年为利税总额的0.96%.如果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污染治理的运行必然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的损失,对绿色GDP的贡献应当为正面影响,并且大大超过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5.2 环境保护投入结构和方向不尽合理,贡献度需进一步提高通过2009年环境保护投入结构的分析可知,我国环境保护投入结构还不尽合理,一是外部环境保护活动(城市生活)环境保护投入比例过高,占整个环境保护投入的比例为46.1%,而内部环境保护活动(第二产业)环境保护投入占整个环境保护投入的比例却只有50.5%,说明企业自身对污染治理投入较小,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谁污染谁治理”方针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