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台灯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台灯研究报告简述

台灯研究报告简述引言台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照明工具,对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护眼睛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台灯的功能和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研究旨在对台灯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并进一步分析台灯的设计理念、技术特点和市场现状,以期为台灯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一、台灯的优点台灯作为一种照明设备,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台灯可以提供局部照明,避免了整体照明时灯光过强或过弱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不同场景的照明需求。
其次,台灯通常具有调光和调色温功能,使人们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个人喜好调整灯光亮度和色温,提供更加舒适的照明体验。
此外,台灯还可以通过灯罩的设计来减少眩光,保护用户的视力。
二、台灯的缺点尽管台灯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台灯通常需要通过电源供电,这使得台灯的使用受到了电源插座的限制,不够灵活。
另外,一些台灯的触控面板操作并不方便,而且容易出现故障。
此外,一些台灯的散热效果较差,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发热,需要注意使用安全。
三、台灯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台灯时,需要考虑到台灯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和外观需求。
首先,台灯的灯光亮度和色温应该可以调节,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其次,台灯的灯罩设计应该具有抗眩光能力,保护用户的视力。
此外,台灯应该具有良好的散热设计,以确保长时间使用时不会过热。
最后,台灯的造型应该简约、时尚,与现代家居装饰相匹配。
四、台灯的技术特点目前,台灯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和创新。
首先,一些台灯采用LED灯珠,具有低耗能、长寿命、高亮度等优点。
其次,一些台灯配备了感应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环境光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
另外,一些台灯集成了无线充电功能,方便用户同时充电和使用台灯。
五、台灯市场现状台灯作为家居照明产品,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一大热门。
目前,市场上的台灯种类繁多,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一些知名品牌的台灯在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口碑和销售额,不断推出新款台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台灯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台灯毕业论文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台灯毕业论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台灯毕业论文的全部内容。
20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 目: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台灯设计院系名称: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20 年 6月 日摘要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类在不断追求,市场在不断变化,高科技应用含量决定着产品发展的新趋势和前景,智能化技术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意义深远。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偏向智能化,已经应用于实际中的有智能洗衣机,智能电饭锅,智能电磁炉等,而所用的智能化家用电器都用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利用单片机作为中央控制单元。
结合了单片机的智能家用电器和普通家用电器相比,功能上更强,使用更方便,安全可靠性也更高,最重要的是更节省电能,提高了家用电器的品质.智能台灯以专门感应人体红外信号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为基础,以BISS0001信号处理电路,利用单片机进行处理,以达到便于控制的目的。
当房间亮度不够时,且有人在附近时,台灯便会自动点亮,省去了黑暗中摸开关麻烦;当学习时由于靠桌面太近,造成坐姿不正,系统就会提示,以纠正坐姿,防止近视;学习太累了时,趴在桌子上睡会儿时,台灯就会自动熄灭;当无人在时,系统也会使台灯自动熄灭,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关键词:智能台灯 BISS0001 单片机 AT89C51Title:Intelligent desk lamp design Based on MCUAbstractSocial progress and human in the constant pursuit,the market in a constantly changing,high-tech application content decided the new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 and prospect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 the electronic products in the fields of application of meaning。
智能台灯毕业设计最终文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智能台灯设计系别:电子信息系专业:自动化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别) 电子信息系 专业 自动化 班 姓名 学号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智能台灯设计2.题目背景和意义: 台灯已是千家万户的必需生活用品,经常由于忘记关灯而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当夜晚来临时,人们又摸黑去开灯,非常不方便。
在这里设计了以人体红外辐射传感控制电路。
当人体在台灯的范围内且环境光强较弱时,自动感应开灯;当人体太靠近桌面时,台灯自动感应,警告纠正坐姿,若在一定时间内未离开桌面则自动熄灭。
当人离开时则自动关灯,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理工科含技术指标): 设计制作了一种智能台灯,主要是以BISS0001和单片机组成的红外传感控制电路。
其特点是在有人时且外界光强较弱时能自动开灯,无人时关灯,节约能源;且能纠正坐姿,防止近视。
4.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进度安排(含起始时间、设计地点):1-3周: 查阅资料,了解课题要求并弄清课题的难点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3-4周: 设计主流程图。
5-11周: 设计系统各模块流程和编写程序12-13周: 软件模拟调试 14-15周:软硬件联调。
16-18周:写论文准备答辩。
5.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要求 撰写15000字论文① 实验(时数)*或实习(天数): 150学时 ② 图纸(幅面和张数)*: A4一张 ③ 其他要求: 外文翻译数字不少于3000字;参考文献篇数17篇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系(教研室)主任审批: 年 月 日 说明:1本表一式二份,一份由学生装订入附件册,一份教师自留。
2 带*项可根据学科特点选填。
智能台灯设计摘要设计制作了一种智能台灯,主要是以BISS0001和单片机组成的红外传感控制电路。
其特点是在有人时且外界光强较弱时能自动开灯,无人时关灯,节约能源;且能纠正坐姿,防止近视。
基于PWM调光的智能多功能台灯设计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题目基于PWM的智能多功能台灯设计姓名韦洋专业自动化学号 ********* 指导教师曹卫锋郑州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二○一四年五月基于PWM的智能多功能台灯设计文献综述1 前言台灯是每个家庭的生活必需品,而普通的台灯功能简单,用途单一。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台灯作为人们经常使用的生活必需品也有着很大的发展。
逐步朝着多功能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根据自身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制作一种智能台灯,主要实现台灯的基本照明功能功能,能够智能的调节台灯亮度,能够显示室内温度,拥有万年历时钟功能。
随着家用电器的发展,作为家用电器当中的小台灯也要顺应科技的发展步伐走向智能化多功能化。
2台灯的发展的发展背景虽然按键式的台灯还是台灯市场的主体。
但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变化,传统的台灯已经感受到产品更新换代的威胁。
与其他的智能化家用电器一样,智能化台灯有许多普通按键台灯所无法比及的优势,智能化台灯一方面可以更节省电能,有利于环保。
现今台灯种类样式繁多,灯泡分为:节能灯,白炽灯,LED灯泡。
控制方式有:开关控制,触控式,亮度可调式,甚至声控。
LED 作为一种固态冷光源,是继白炽灯、荧光灯、高强度放电灯(如高压钠灯和金卤灯)之后的第四代新光源[1]。
基于白光LED 的固态照明,是一种典型的绿色照明方式[2]。
与传统光源相比,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安全可靠等特点,代表着照明技术的未来,并符合当前政府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3基于PWM调光的智能LED台灯的发展现状自LED光源进入通用照明领域,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日益占据照明的核心领域。
其除了耗能少、无污染、不含汞、寿命长等优点外,可控性强是LED光源区别于传统光源的鲜明特点。
因此,充分发挥LED的先天优势,让LED按照人们的照明需求,随时"可控可调",将使LED更为快速的占据照明领域的核心地位。
智能台灯设计毕业论文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台灯控制系统设计系别:信息工程系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问题同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电力作为一种方便的能源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于是电能的节能变得尤为重要了。
通过科学研究发明节能的用电器是一种节约能源的方式。
同时家用照明设计也可以从控制方面实现节能,人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时间的不同需要来调节灯光的亮度来实现节约电能的目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家用白炽灯亮度调节控制的设计方案,经过单片机的内部运算,通过单片机的输出对可控硅的导通角进行控制,电路实现的是触摸开关台灯,触摸调光的功能。
本设计为无级调光,即级数为六十级,人体每触摸一次触电,灯光的强度就发生一次变化,当触摸次数超过60级时,台灯关闭,,再次触摸时循环计数,每一次触摸触点时灯光的变化很小,这样能使调光的精度更高,使用时对视力的伤害也会降到最低。
本文从总体架构设想到具体逻辑设计都做了详细的描述。
使用单片机芯片加上外围器件,实现了触发脉冲产生、逻辑运算输出等操作并运用C语言进行代码描述控制芯片功能和时序逻辑。
关键词:单片机;调光;触摸;显示;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nergy issue with PE constraints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ower as a kind of convenient energy is widely applied in our all aspects of life, hence electricity saving energy to be more important. Through scientific research discoveries of energy saving appliances is a way of managing the sources of energy. Meanwhile household lighting design can also achieve efficiency from control, people can according to their own different time different need to adjust the brightness of the ligh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This paper proposes a household incandescent lamp brightness adjusting control chip design scheme, first analysis top-level module function, and its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refinement, assigned to different subsets of module to realize, then from bottom up the first gradually completing the triggering pulse and logic operations, zero examination, the system clock pulse module, such as the specific design, will ultimately son modules connected to generate top-level module, will they organic union together, through th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the size of the conduction angles, so as to control the output voltage waveform, trigger circuit using self-made touch circuit, use convenient, also will moment dimming are displayed in the digital tube.This article from the general framework envisaged that the specific logical design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Using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hip plus peripheral devices, realized the triggering pulse, logic operation output etc operation and using C language code described and through Modelsim software function simulation prove control chip functions an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emporal logic.Keywords:SCM;Adjustable light. Touch,;Displa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触摸调光控制技术及其发展 (1)1.3 论文工作及章节安排 (2)2 调光电路原理 (4)2.1 可控硅工作原理 (4)2.2 光耦器件工作原理 (9)2.3 整体结构框图 (12)3 硬件电路设计原理 (13)3.1 单片机介绍 (13)3.2 单片机最小系统 (16)3.3 显示电路 (17)3.4 触摸控制电路 (18)3.5 过零检测电路 (19)3.6 控制调光电路 (20)3.7 电源电路 (21)4 软件部分设计 (22)4.1 总体设计思路讲解 (22)4.2 使用开发工具 (22)4.3 程序流程图讲解 (24)结论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附录A 电路图 (30)附录B 程序 (31)1 绪论1.1 研究背景我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技术,不仅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存状态,而且学会了用火来照明。
智能台灯引用文献例子

智能台灯引用文献例子智能台灯,简单的说,就是能根据台灯亮的时间来调节光照强度,使学生研究效率提高的台灯。
那么什么是智能台灯?大家看下面这张图就知道了吧。
智能书桌上放一块白板,上有个光源,当光源经过台灯时点亮白板后给学生们提供研究光;同时在光源工作正常情况下还会发出声音、灯光等号以提醒学生们注意书本距离。
1.文献[1]智能台灯,图7-7为中国教育部、卫生部2010年9月19日联合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视力保健技术规范》。
该规范对儿童青少年的视力保健和用眼行为提出了要求。
该规定中要求儿童青少年每天阅读和书写时间应在10小时以上,使用可调节桌椅板凳的台花灯。
智能台灯应能对读写时的光线进行调节,同时还能进行文字书写等。
2.文献[]为改善青少年的用眼环境,保护学生眼健康,在实验中采用了 LED光源的台灯和荧光粉光源的台灯。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 LED光源台灯为440 lm x 375 lm,而荧光粉光源的台灯为600 lm x 525 lm。
实验结果表明: LED台灯发出的光在620 lm x 425 lm范围内光束均匀,且发光效率高,而荧光粉台灯的光在620 lm x 425 lm范围内发光效率低且发光效率不均匀。
两种台灯在720 lm x 500 lm范围内的光束分布不均匀,使学生用眼存在视物距离较近、视觉疲劳的现象;且由于荧光粉台灯在720 lm x 500 lm范围内都有很强的蓝光,使得学生对眼睛产生蓝光危害。
实验结论:在720 lm x 500 lm范围内光照均匀性较好且不会对眼睛造成影响;在720 lmx500 lm范围内光照均匀性较差且不会对近视发生率造成影响。
3.文献[9]研究了智能台灯和 LED台灯对研究效率提高作用的机理,包括光照强度(亮度)、光照时间(光照时间间隔)、频闪周期(频闪次数)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光照强度高的台灯和光照时间间隔短的台灯对学生研究效率的提高作用明显。
光照强度越高,光照时间间隔越短,学生用眼越放松,研究效率越高。
智能台灯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智能台灯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关于“智能台灯的设计与开发”的文献综述一、前言部分毕业设计就是大学四年最后一个阶段特别关键的一个作业,它能够使我们将大学四年自学的课本科学知识联系至具体内容的应用领域当中回去。
它就是对我们大学阶段所学科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不但能够并使我们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并使所学科学知识课堂教学化。
建议我们介绍并掌控硬件科学知识,软件科学知识,培育我们单一制分析化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并锻炼身体我们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查询资料及写作中、外文文献的能力等,为以后单一制工作贡献社会搞大学期间最后的准备工作。
我选择的设计题目是智能台灯的设计与开发。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能产品层出不穷,已逐步渗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前,患有近视眼的人数越来越多,我国近视眼发病率尤其突出。
由于没有正确使用台灯,当光线变得昏暗时忘记及时打开台灯,或者长时间在高亮度的台灯下工作,久而久之,都会对视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虽然市场上已出现了具有调亮功能概念的台灯,但其仍不具备成熟的自动调亮功能。
本设计所制作的智能台灯具备手动和自动调节两种模式,同时还加入了人体检测功能,可实现人走灯灭。
在保护视力的同时,也为节能环保做出了一份贡献。
二、主题部分2.1传统台灯与智能台灯的区别传统的台灯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就是为了同时实现照明设备,既不节约也不环保。
而智能灯的主要含义就是除了智能灯体,除了一个拿著智能控制设备,智能灯掌控设备具有计算能力和网络联结能力,通过应用程序,功能可以不断拓展。
智能灯的核心功能就是掌控、灯光效果、创作、互动、光与音乐互动、光提高身心健康和美好。
2.2智能台灯的发展方向2.2.1、迈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化照明设备智能化灯将从纯粹的智能功能的发展转向更注重人的行为的智能灯控。
以人的行为、视觉功效、视觉生理心理研究为基础,开发更具有科学含量的,以人为本的高效、舒适、健康的智能化照明。
2.2.2、满足用户个性化、层次化的照明设备智能技术与灯光控制的结合使照明更进一步地满足不同个体、不同层次群体的照明需求,是使照明从满足一般人的需求到满足个体、个性需求的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智能节能台灯文献综述

台灯功能我们要设计的这种智能台灯,它可以在使用者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或者距离台灯太近的时候,灯光慢慢变暗而提醒你纠正,直到你坐姿完全正确为止。
从而使你养成良好的坐姿,保护好视力,防止近视眼。
如果晚上工作学习太累不小心趴在台灯下睡着了,台灯的传感器检测到你距离光源太近,经电路暗灯提醒仍未离开,则在单片机程序控制下自动熄灭台灯,同时起到省电的作用。
课题发展现状单片机在本次智能节能台灯设计中是主要控制单元。
下面就介绍一下这智能节能台灯的大脑,单片机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在对其熟悉的基础上对它进行合理的利用。
单片机的发展1976年Intel公司推出了8位的MCS-48系列单片机,它以自己独有的特点,赢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好评,为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单片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其后,在MCS48成功的刺激下,许多生产厂商竞相研制和发展自己的单片机系列。
到80年代末,世界各地己相继研制出大约50个系列30多个品种的单片机产品,其中包括Motorola 公司的6801, 6802,Zilog公司的Z-8系列,Rockwell公司的6501, 6502等。
尽管目前单片机的品种很多,但是我国使用最多的是Intel公司的MCS-51单片机系列。
MCS-5l 系列是在MCS-48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它是8位的单片机,但其功能较MCS-08有很大的增强,此外,它还具有品种全、兼容性强、软硬件资料丰富等特点,因此应用愈加广泛,直到现在,MCS-51仍不失为单片机的主流系列。
继8位单片机之后,又出现了16位单片机,1983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96系列处理器。
单片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与MCS-51相比,MCS-96不但字长增加一倍,而且在其它性能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芯片内还增加了一个4路或8路的10位A/D转换器,使其具有A/D转换的功能。
单片机的现状纵观单片机近30年的发展历程,单片机今后将向多功能、高性能、高速度、低耗电等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智能台灯的设计与开发”的文献综述
一、前言部分
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最后一个阶段特别重要的一个作业,它能让我们将大学四年学习的课本知识联系到具体的应用当中去。
它是对我们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不但能使我们各方面的知识系统化,而且使所学知识实践化。
要求我们了解并掌握硬件知识,软件知识,培养我们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并锻炼我们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查阅资料及阅读中、外文文献的能力等,为以后独立工作贡献社会做大学期间最后的准备。
我选择的设计题目是智能台灯的设计与开发。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能产品层出不穷,已逐步渗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前,患有近视眼的人数越来越多,我国近视眼发病率尤其突出。
由于没有正确使用台灯,当光线变得昏暗时忘记及时打开台灯,或者长时间在高亮度的台灯下工作,久而久之,都会对视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虽然市场上已出现了具有调亮功能概念的台灯,但其仍不具备成熟的自动调亮功能。
本设计所制作的智能台灯具备手动和自动调节两种模式,同时还加入了人体检测功能,可实现人走灯灭。
在保护视力的同时,也为节能环保做出了一份贡献。
二、主题部分
2.1传统台灯与智能台灯的区别
传统的台灯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就是为了实现照明,既不节约也不环保。
而智能灯的主要含义是除了智能灯体,还有一个手持智能控制设备,智能灯控制设备具备计算能力和网络联接能力,通过应用程序,功能可以不断扩展。
智能灯的核心功能是控制、灯光效果、创作、分享、光与音乐互动、光提升健康和幸福。
2.2智能台灯的发展方向
2.2.1、走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化照明
智能化灯将从纯粹的智能功能的发展转向更注重人的行为的智能灯控。
以人的行为、视觉功效、视觉生理心理研究为基础,开发更具有科学含量的,以人为本的高效、舒适、健康的智能化照明。
2.2.2、满足个性化、层次化的照明
智能技术与灯光控制的结合使照明更进一步地满足不同个体、不同层次群体的照明需求,是使照明从满足一般人的需求到满足个体、个性需求的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这也应该是智能灯的发展方向。
2.2.3、智能技术与新光源及新照明技术的结合,创造崭新的照明文化
智能技术和电子开关等新照明光源和照明技术的结合,将构筑崭新的照明技术平台,其应用领域从智能家居照明到智能化的城市照明,有无限广阔的前景,并且正在创造一种崭新的高技术和高科学思想含量的照明文化。
智能化照明的出现是灯具市场的发展趋势。
2.3此款台灯的有关技术知识
本人设计的智能台灯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技术,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模—数转换技术,电子电路技术以及有关的编程知识。
2.3.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它主要是由一种高热电系数的材料,如锆钛酸铅系陶瓷、钽酸锂、硫酸三甘钛等制成尺寸为2*1mm的探测元件。
在每个探测器内装入一个或两个探测元件,并将两个探测元件以反极性串联,以抑制由于自身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干扰。
由探
测元件将探测并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变成微弱的电压信号,经装在探头内的场效应管放大后向外输出。
为了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以增大探测距离,一般在探测器的前方装设一个菲涅尔透镜,该透镜用透明塑料制成,将透镜的上、下两部分各分成若干等份,制成一种具有特殊光学系统的透镜,它和放大电路相配合,可将信号放大70分贝以上,这样就可以测出20米范围内人的行动。
菲涅尔透镜利用透镜的特殊光学原理,在探测器前方产生一个交替变化的“盲区”和“高灵敏区”,以提高它的探测接收灵敏度。
当有人从透镜前走过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就不断地交替从“盲区”进入“高灵敏区”,这样就使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以忽强忽弱的脉冲形式输入,从而强其能量幅度。
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中心波长为9~10--um,而探测元件的波长灵敏度在0.2~20--um范围内几乎稳定不变。
在传感器顶端开设了一个装有滤光镜片的窗口,这个滤光片可通过光的波长范围为7~10--um,正好适合于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而对其它波长的红外线由滤光片予以吸收,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作探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传感器。
2.3.2 PWM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PWM技术,其中包括:相电压控制PWM、脉宽PWM法、随机PWM、SPWM法、线电压控制PWM等,而在镍氢电池智能充电器中采用的脉宽PWM法,它是把每一脉冲宽度均相等的脉冲列作为PWM 波形,通过改变脉冲列的周期可以调频,改变脉冲的宽度或占空比可以调压,采用适当控制方法即可使电压与频率协调变化。
可以通过调整PWM的周期、PWM 的占空比而达到控制充电电流的目的。
模拟信号的值可以连续变化,其时间和幅度的分辨率都没有限制。
9V电池就是一种模拟器件,因为它的输出电压并不精确地等于9V,而是随时间发生变化,并可取任何实数值。
与此类似,从电池吸收的电流也不限定在一组可能的取值范围之内。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取值通常只能属于预先确定的可能取值集合之内,例如在{0V,5V}这一集合中取值。
模拟电压和电流可直接用来进行控制,如对汽车收音机的音量进行控制。
在简单的模拟收音机中,音量旋钮被连接到一个可变电阻。
拧动旋钮时,电阻值变大或变小;流经这个电阻的电流也随之增加或减少,从而改变了驱动扬声器的电流值,使音量相应变大或变小。
与收音机一样,模拟电路的输出与输入成线性比例。
尽管模拟控制看起来可能直观而简单,但它并不总是非常经济或可行的。
其中一点就是,模拟电路容易随时间漂移,因而难以调节。
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精密模拟电路可能非常庞大、笨重(如老式的家庭立体声设备)和昂贵。
模拟电路还有可能严重发热,其功耗相对于工作元件两端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成正比。
模拟电路还可能对噪声很敏感,任何扰动或噪声都肯定会改变电流值的大小。
通过以数字方式控制模拟电路,可以大幅度降低系统的成本和功耗。
此外,许多微控制器和DSP已经在芯片上包含了PWM控制器,这使数字控制的实现变得更加容易了。
2.3.3模—数转换
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称为模数转换(简称a/d转换或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转换的作用是将时间连续、幅值也连续的模拟量转换为时间离散、幅值也离散的数字信号,因此,A/D转换一般要经过取样、保持、量化及编码4个过程。
在实际电路中,这些过程有的是合并进行的,例如,取样和保
持,量化和编码往往都是在转换过程中同时实现的。
三、总结部分
该智能台灯可将单片机技术与PWM调光技术模—数转换技术等相结合,实现台灯光强的调节。
当人体在台灯感应范围内且环境光线较弱时,台灯会自动打开,且灯光亮度会随环境光线的改变而自动调节,一旦人体离开台灯感应范围后,即红外测距传感器检测不到人时,台灯将在1分钟后自动熄灯。
该设计通过亮度的自动调节和人体检测控制台灯开关来达到绿色节能的效果。
同时为了提高本设计的适用范围,还加入了手动控制模式,在该模式下,台灯亮度由按键调节,使得该台灯对部分特殊情况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四、参考文献
[1]颜重光,室内LED照明创新设计技术发展趋势[J].新材料产业,2014,
[2]周志敏.集成稳压电源电路图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一实验一测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刘琳.智能绿色LED照明技术与应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4,(07):67—70.
[5]郑久云,韩志刚.罗胜钦.自光LED的应用与驱动[J].现代显示,2009,
[6]张占松,蔡宜三.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7]张明勋.电力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手册[Z].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8]黎平.LED驱动电源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9]陈雷,赵艳军.基于PT411 5的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的设计[J].灯与照明,[1O]陈元灯.LED制造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11]林俊伟.LED照明系统设计[D].深圳大学,2009:1-12.
[12]黄鸿年.LED在绿色照明工程中的广泛应用[J].民营科技,2009.
[13]吴仍茂.屠大维等.LED照明系统的光照均匀性设计EJ 3.光学技术,2009.
[14]史光国.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及固体照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5]Frank Marx.LED照明势在必行[J].电子技术,2006.
[16]霍姆斯.电力电子变换器PWM技术原理与实践[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7]余小平.奚大顺.电子系统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7.
[18]陈大华.绿色照明LED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19]周景雷.新型多功能控制LED台灯[J].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59-61
[20]郁有文,常健,程继红.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第三版)[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