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江苏省血液预警系统的几点思考
血液库存预警管理制度

血液库存预警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血液库存资源,确保医院急需血液供应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满足,提高血液库存的使用效率和质量,制定血液库存预警管理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医院血液库存管理工作,旨在规范库存管理流程,科学合理地进行库存预警,及时调整库存量,使得库存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管理范围血液库存预警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涉及血液库存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包括血液科、输血科、血液库房、医院军事医疗院所等部门。
三、管理目标1、合理利用血液库存资源,减少库存浪费;2、保证急需血液供应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满足;3、提高血液库存的使用效率和质量;4、规范血液库存管理流程,确保血液库存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四、管理机制1、库存监控建立健全的库存监控系统,记录和追踪库存量、更新时间、流动情况等信息,及时发现库存异常状况。
2、库存预警设定库存预警值,一旦库存量低于或超过预警值,立即启动预警机制,进行库存调整和补充。
3、库存调整根据库存预警情况,对库存量进行调整,包括增加库存、减少库存或转移库存等操作,确保库存量在合理范围内。
4、库存补充建立库存补充机制,确保在库存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补充足够的血液供应,满足患者的需求。
5、质量控制性和有效性。
6、人员培训对参与血液库存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管理流程1、库存监控定期对库存量进行监控,并设定预警值,确保库存量在正常范围内。
2、库存预警一旦库存量超过或低于预警值,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启动库存调整和补充工作。
3、库存调整根据库存预警情况,对库存量进行调整,包括增加库存、减少库存或转移库存等操作。
4、库存补充在库存不足的情况下,及时向上级血液库房或供应商申请补充足够的血液供应,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5、质量控制定期对库存的血液进行检测和质量评估,确保库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人员培训定期进行血液库存管理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江苏省血液预警系统研究

采供血、 采供血、医疗机构发生的输血事件
江 苏 省 血 液 预 警 系 统 示 意 图
事件发生地的血液安全监控机构: 分析输血事件起因 初步界定输血事件的等级 建立输血事件报告 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医疗机构的临床输血委员会 采供血机构的质量管理部门
市级血液安全监控机构: 输血事件的调查、审核和确认 输血事件的防范和干预 危险因素的快速报警、早期预警和应急干预 省级血液安全监控机构 (辖血液安全中心实验室和培训中心): 输血风险的评估、管理和干预 输血事件的仲裁 体系文件、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改 研究(咨询)报告 学术交流和培训 全省输血信息数据库 省卫生行政部门
实施血液预警的三原则
保密原则:数据采集是匿名的,只对输血链成员 按各自的权限开放和共享; 免责(非惩罚)原则:输血事件相关信息的收集 和处理是为了更好的改进工作、保证血液质量和 安全,而不是为了处罚相关的单位/个人; 义务原则:须主动上报职责范围内所发生的输血 事件,否则将追究故意瞒报和漏报的行为。
江苏省血液预警系统网络拓朴结构
注:由卫生厅数据中心统一权限管理,省卫生厅和省血液安全监控机构可以查询系统内全部信息,各地血 由卫生厅数据中心统一权限管理,省卫生厅和省血液安全监控机构可以查询系统内全部信息, 液安全监控机构、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只能查询本地信息;实现多级互联及数据提取、传输、 液安全监控机构、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只能查询本地信息;实现多级互联及数据提取、传输、检查和分 实现各类上报报表的查询、汇总和分析;实现所需自由报表的定义、设计和分析。 析;实现各类上报报表的查询、汇总和分析;实现所需自由报表的定义、设计和分析。
自愿报告,公共卫生部门管理。 自愿报告,公共卫生部门管理。 义务与自愿报告相结合, 义务与自愿报告相结合,公共卫 生部门与行业协会共同管理。 生部门与行业协会共同管理。
加强血液预警,确保血液质量

运 行 的 血 液 预 警 联 网 系统 又 是 即 将 组 织
,
性 及 报 告的 血 液 监 控 方 面 的指 令 血 液 预
。
警 是 专 职 维护 和 改 善 整 个输 血 链 血 液 安
全和 输 血 安 全 的 过 程 由 系统 化 的 监 控 和
,
间的共 同 行动 承担 有 关 血 液预 警 的教育
,
实 施 的 江 苏 省 血 液管 理 信 息 系 统 ( 已 列 入
2009
活动
。
E HN
在推动 全 球 血 液 预警 工 作 提
HI V
经 血 液 传 播 的严 重 后 果 和 其 它
输 血 传 染病 监 控 系 统 新 西 兰 和 新加坡 血 液 预 警 系统等 ; 目前各 国 血 液 预 警 系统 的
由 输 血 引起 的 潜 在 危 险 而 由 欧 洲 发 达 国
家 率先提 出 的概 念 它 是
,
一
系列 覆 盖 整 个
管 理 方 式 和 报 告 内容 都 不 尽 相 同 既 存 在
、
,
各 成 员 国 必 须 遵 守 该 血 液 法 规 的 所有 要
求 即 便有 成 员 国对 所 发 布 的 这 些 指 令 有
,
员之 间 建 立 并 运 行 成 员 国也 由最 初 的 个 欧洲 国家扩 展 到 全 球
,
责和 义 务 三 原 则 的 基 础 上 得 到 开 展 并取
25
个 国家 和 地
加 强 血 液预 警 确 保血 液质量
n
■
江 苏 省 血 液 中心
唐荣才 梁文飚
血
施
,
发生 原 因和 发 生 液预酬
血液预警——提高输血安全的有效工具

血液预警——提高输血安全的有效工具
梁文飚;孙俊
【期刊名称】《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年(卷),期】2013(024)006
【总页数】4页(P257-260)
【作者】梁文飚;孙俊
【作者单位】江苏省血液中心南京市210042;江苏省血液中心南京市210042【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血液标本集中检测提高输血安全性研究 [J], 陈兴智;许建荣;吴敬林;李聚林;覃柳燕;周仲民;雷炜;赵安生
2.加强临床输血管理促进血液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J], 张钢
3.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颅脑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J], 韩艳生
4.合理利用血液资源做到安全有效输血 [J], 周克礼
5.血液安全的平衡与血液监督的有效——上海市血液中心50周年庆典暨输血界华人圆桌会议记实 [J], 沈武;刘李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立江苏省血液预警系统的探讨

建立江苏省血液预警系统的探讨
梁文飚;唐荣才;魏小玲;周春;纪云鹏;吴敏慧;王锐;朱红芹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年(卷),期】2006(013)006
【摘要】文章探讨了建立江苏省医疗机构三级血液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旨在解决当前医疗机构安全用血监控不完善以及采供血机构的输血服务与医疗单位的临床用血在信息反馈上脱节的现状,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输血传染病的发生,保障血液安全和输血安全,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血液管理新途径,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总页数】3页(P81-83)
【作者】梁文飚;唐荣才;魏小玲;周春;纪云鹏;吴敏慧;王锐;朱红芹
【作者单位】江苏省血液中心,江苏,南京,210042;江苏省血液中心,江苏,南
京,210042;江苏省血液中心,江苏,南京,210042;江苏省血液中心,江苏,南京,210042;江苏省血液中心,江苏,南京,210042;江苏省血液中心,江苏,南京,210042;江苏省血液中心,江苏,南京,210042;江苏省血液中心,江苏,南京,210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
【相关文献】
1.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刘坚;黄贤金;钟太洋
2.建立我国血液预警系统的必要性研究 [J], 严莎
3.基于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建立血液预警系统的探讨 [J], 袁杰
4.登革热患者血小板输注与血液库存预警系统的建立 [J], 林敏诗;何敏静;蒋燕
5.建立血液预警系统探讨 [J], 盛大祥;王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管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

血事件信息 , 及时了解输血不 良反应 , 以便查找此类 事件 的起 因 和采取 相应对 策 。血 液预警 系 统可 以提 高血 液质 量和 输血 安全性 , 效地 预 防包括艾 滋 病 、 有
丙肝 和 乙肝等疾 病 经 输 血 途径 的传 播 , 降低 输 血 不
输 血事件 涉及 整个 采供 血机 构和 临床 医疗 机构 输 血链上 的 每一个 环 节 , 因此 血 液 安 全监 控 机 构 应 为 独立 于采供 血机 构 和 医院 的第 三 方 机 构 , 员 应 人
由卫生行 政 和献血 办工 作人 员 以及 采 血机构 和 医 院 的有关专 家组 成 。由于输 血 事件报 告 可能 引发 血液
良反应的发生率, 预防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
[ 参考文献] - I ] Gu s ei r 1 1 et dt i .He v i n e o rvmet f lo ae oa mo i l c ri o e n odsf— g a f mp ob t1] y J.Trn fs nadAr eei Sine 0 4 1 9 —8 , a sui -n ) rs c c ,20 ,3 :59. o h s e E ] F b rJ C 2 ae . .Wolw d v riw fe i ig h e vglne r ieo eve o xs n amo ii c d t a s se 1 ] a suina h rss i c , 0 4 3 :9 ytms J.Trnfs n Ap eeiS e e 2 0 , 19 — , o d n c
网络 的物 理 安全 ( 备 和环 境 ) 运 行安 全 ( 火 墙 、 设 、 防
I ] R bl r Na e KI Jc e K.Th ee e vgln e - 3 o iadP, w j , ohm l eQub chmoii c a sse d sr t na eut rm h rtt O yas J . ytm: eci i n rsl f po d s o tef s W er1 ] i -
血液预警系统综述

序…。2007年,加拿大提出血液预 警系统是对血液产品及其替代品的 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系 统监测,它能够保证血液制品的安 全供应。血液预警系统在世界范围 内形成统一标准后,将是安全输血 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血液预警系统概述
1.1概念及范围
血液预警系统是由一系列通过 共同认可的程序,来完成对临床输 血的指导与应用以及输血不良反应 的报告、追踪、鉴定与处理的血液监 控与管理系统,是安全输血中至关 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涉及
to
progress of Haem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stablishing Haemovigilance System in China.
Haemovigilance System;Safety Blood Transfusion;Adverse Reactions
JP,I舳时
pro-
haemov】igilance
17 890 7 197 16 19l 390 13
殍Ⅲme
62 platelet 5
clmractefizing the safety profile of 7437 transfusions
165 l 3 3 l 3 23
190 ‘17 6
pmpared with
Flesland
rates
2004 2003 2 223 805 528 496 433 338 95 9 9
2004
2004
2004 2003 75 453 84
2004 2004 2003 I 616 63 33 30
2003 180
O.A.Comparison of corno
江苏省采供血机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江苏省采供血机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学技术的进步,血液供应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江苏省作为中国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其采供血机构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任务和挑战。
为了提高采供血机构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一套完善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建设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采供血机构的管理效率。
传统的血液管理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而且易发生人为的错误。
通过建设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血液库存、血型、类型等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动态监测,有效提高血液管理的精确度和效率。
此外,信息系统还可以对采供血机构的人员和设备进行调度和管理,合理安排资源,提高供血效率。
其次,血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可以提高采供血机构的服务质量。
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捐献者信息和献血者信息的存储和查询,方便及时掌握其健康状况和捐献记录。
此外,系统还可以对血液的质量和安全进行监测和追踪,确保血液供应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信息系统还可以实现与医疗机构的数据共享和交流,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然而,在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信息平台,整合来自各个采供血机构的数据,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数据标准和管理规范,方便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
此外,还需要考虑信息系统与现有设备的衔接和兼容性问题,确保信息的流畅和稳定。
在建设血液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我认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成立专门的工作团队,负责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其次,加强与其他采供血机构和相关医疗机构的合作和沟通,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此外,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建立健全的培训和教育体系,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和意识,确保信息系统的有效利用。
总结起来,江苏省采供血机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对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专 业 队伍 和卫生 服 务 “ 级 网” 三 的建 设 , 慢 病 防 将 治工 作 与农 民健康 工程 和社 区卫 生 服务工作 有 机结 合, 使基 层社 区卫 生 服 务机 构 承担 起 慢 病 患者 的发 现、 登记 报告 、 访 管理 和 行 为 干 预 , 病 防 治工 作 随 慢 真 正落 实 到 每个 社 区 和 家 庭 。④ 开 展 广 泛 宣 传 教 育 , 高广 大群众 对慢 病 的 自我 保健 意识 和能 力 , 提 建 立 健康 的生 活方 式和 良好 的行 为 习惯 , 到不 吸烟 , 做 少饮 酒 , 科学 平衡 膳 食 , 多吃 新 鲜 水 果 、 菜 及纤 维 蔬 素 含量 多 的食 物 , 量 运 动 , 制 体 重 , 期 健康 检 适 控 定 查 , 而达 到预 防疾病 , 进健 康 , 年益 寿 , 从 增 延 提高生 命 质量 和生 活质 量 的 目的 。
维普资讯
江苏预防医学 20 0 7年 1 2月第 1 第 4期 8卷
J n s P e d D c 2 0 , l 8 No 4 i guJ ryMe , e ,0 7 V0_1 , . a
3 讨 论
根据 分 析 结果 , 建议 镇 江 市居 民恶 性肿 瘤 防治 工作 要注重 以下 4点 : 各 级 医 疗卫 生 机 构 要 进一 ①
会广 泛关 注 的焦点 问题 。 1 建立 血液预 警 系统 的必 要性
全与健康的一个重要 问题。输血可以拯救生命 , 但 输血传 播疾 病一 直是 困扰 临床 医学 的棘手 问题 。输 注血液 及其 相关 制 品可 以造 成 受 血者 感 染 病 毒 ( 包 括 HB H V 和 H V 等) V、 C I 以及 其他病 原体 ( 如细
膀胱癌、 鼻咽癌 、 肺癌、 肝癌发病率 、 死亡率明显高于
女性 。女 性乳腺 癌 发病率 、 死亡 率则 明显 为高 , 且好
发 于 中青 年女 性 。 因此 , 目前 镇 江市 居 民恶 性 肿 瘤
防治 工作 应从 中青 年 开 始 , 点 以消 化 系 统 恶 性 肿 重 瘤 为主 , 防治措 施男 女应 有侧 重 。
鉴 于近年 由输 血 传 染病 引 发 的纠 纷 ( 特别 是 艾 滋病 和丙 型肝 炎 ) 不断增 加 , 国加 大 了对 血液 的安 我
基金项 目: 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 划( S O 68 )南京军 区“ B 2O O O , 十一五” 计划课题( 6 4 ) oz 2。
收 稿 日期 :O 7 O 一 O 2O一 6 8
确保各项慢病防治工作有人管 , 有人做。②各级医 疗卫 生机 构 要 进 一 步建 立 和 完 善 慢 病 监 测 工 作 网
络 , 强 死 因和肿瘤 登记 报告 质量 控制 , 加 定期 进行 自 查 ; 级 疾控 中心 应按 季 度 对 辖 区 内各 医疗 机 构报 各 病工 作进 行漏 报调 查 , 少漏 报 ; 减 要充分 利 用监测 资 料信 息 , 时 发现 和 准确 掌 握 影 响 居 民 健康 的主 要 及
江市 居 民死 亡 的最 主要 原 因 , 民 防病 工作 重点 应 居 为慢性 非传 染性 疾 病 。另 外 需 注 意 的是 , 女性 死 男
因居 首位
步做 好肿瘤 、 因等 慢 病登 记报 告 工 作 。有 关 领 导 死 应在 经费 投入 , 人员 资源 配置 等方 面予 以充分 保 障 ,
【 文献标识码】 B 【 中图分类 号1 R 9 . 1 【 1 7 3 文章 编号】 【 关 键 词 】 血 液预警 系统 ; 血液安全 ; 输血安全
血液安 全 已被世 界卫 生组织 列 为全球 卫生 工作
重点 之一 , 是世界 各 国共 同关 注 的有 关 国家公 共 安
菌 、 原 虫和梅 毒 螺 旋体 等 )造 成 受 血 者 罹 患输 血 疟 , 传染 病 , 由此 引发 的血 液安 全 的责任 与赔偿 , 是社 也
恶性肿 瘤死 亡率 占全 死 因 比例 为 3. 7 。 胃 6 5 癌 、 管癌 、 食 肝癌 、 / 直 结肠 癌等 4种 主要 消化道 恶性 肿瘤 死亡 率 占全 部 恶 性 肿 瘤 死 亡 率 的 7 以上 。 5 恶性 肿瘤 发病率 和 死 亡率 均 从 3 年 龄 组 开 始迅 5岁 速上 升 ,5 以上 年 龄 组 达 高 峰 , 性 恶 性 肿 瘤 中 6岁 男
・
卫 生 管 理 与 健 康 促 进
・
关 于建 立 江 苏省 血 液 预 警 系统 的几 点 思考
唐 荣才 梁文飚 栾 建凤。魏 小玲 周春 纪 云鹏 吴敏 慧 王锐 朱红 芹 朱培元。 严 京梅。 , , , , , , , , , ,
(1 江 苏省血 液 中心 , 江 苏 南京 . 2 0 4 ;. 1 0 2 2 南京 军 区总 院 , 江 苏 南京 20 0 1 0 2)
本 资 料分 析 显示 镇 江 市 居 民死 因排 名 前 1 0位
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占了 8 , 位 且恶性肿瘤 、 循环系 统疾病 、 吸系统 疾病分 别 占前 3位 , 呼 与全 国排 位基 本一致 , 仅肿瘤 排位顺序稍有不同。全国以呼吸系 统恶性 肿瘤病 死 率 最高 , 而镇 江 市 以消 化 系统 恶 性 肿瘤病死率最高 。其原因可能与本市扬 中地区消化 道肿瘤 相对 高发 , 且恶性 肿 瘤报病 工作 较好 , 报较 漏 少 , 料较全 有 关 。说 明慢 性 非 传 染 性 疾 病 已是 镇 资
作者简介 : 唐荣才( 9 2 )男 , 苏溧 阳人 , 1 5一 , 江 副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