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复习小题组合保分训练21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复习小题组合保分练 9

小题组合保分练9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窜改警告不逞之徒B.篡改警告亡命之徒C.篡改正告不逞之徒D.窜改正告亡命之徒解析:选C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根据语境,第一空应选“篡改”。
警告:对有错误或不正当行为的个人、团体、国家提出告诫,使认识所应负的责任。
正告:严正地告诉。
多用在外交场合。
根据语境,第二空应选“正告”。
亡命之徒:原指逃亡以保存性命的人,后指不顾性命,犯法作恶的坏人。
用于贬义。
不逞之徒:指心怀不满而胡作非为的人。
用于贬义。
根据语境,第三空应选“不逞之徒”。
2.根据各种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下列语句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自从我省东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以来,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包括实物折款)累计已逾百万元之巨。
(广播稿)B.4月18日,该犯与两个哥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馆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
(法院布告)C.梅: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
叶子卵形,早春开花。
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味香。
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黄色,都可以吃,味酸。
(工具书)D.我校教室一共六间,有四间已东倒西歪,气息奄奄,人命危浅,迫切希望教委伸出援助之手,拨款修整为荷!(某校给教委的报告)解析:选C A项,广播稿要口语化,句中的文言语句、括号都不合要求。
B项,法院布告语言要庄重严肃,“哥们”是口语,“月黑风高”是小说语言,等等,用在布告里都不严肃。
D 项,报告语言要平实,句中语言很不得体。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解析:选D A项,将雪比作梨花。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复习小题组合保分训练27Word版含答案

小题组合保分练27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经过学生时代的过度解释与追捧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一度对鲁迅及其作A.不以为然尖锐鞭辟入里B.不以为意尖锐入木三分C.不以为然犀利入木三分D.不以为意犀利鞭辟入里解析:选D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根据后句“甚至是反感的”可知,第一空应填“不以为意”。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尖锐:敏锐而深刻。
第二空用来修饰“语言”,应填“犀利”。
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第三空用来修饰“批判”,填“鞭辟入里”更好。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这项改革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你放手去做,我会鼎力支持你的。
B.伯伯,我爸明天七十大寿,我准备办个寿宴,不知您能否赏光?C.您不用麻烦,我们做好了给您送过去,您只管在家恭候就可以了。
D.上次去您的公司,您因为太忙失陪了,今天这杯酒一定得补上!解析:选B A项,“鼎力”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B项,“赏光”是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用于此处得体。
C项,“恭候”是敬辞,恭敬地等候,不能用于别人。
D项,“失陪”是客套话,表示不能陪伴对方。
3.下列俗语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刀子嘴,豆腐心 B.捡了芝麻,丢了西瓜C.耳朵是棉花做的 D.兵败如山倒解析:选B A项,比喻手法,把“嘴”比喻为“刀子”,“心”比喻为“豆腐”;B项,借代手法,“芝麻”代指不重要的事,“西瓜”代指重要的事;C项,比喻手法,把“耳朵”比喻为“棉花”;D项,比喻手法,把“兵败”比喻为“山倒”。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临摹又是一种弹性行为②临摹就是“戴着镣铐跳舞”③而出不了帖,则徒劳无功④在规矩中寻找自由⑤如果入不了帖,于己无益⑥故临摹者要有适应能力A.②④⑤③①⑥ B.②④①⑥⑤③C.⑤③②④①⑥ D.③⑤②④①⑥解析:选B 根据横线处的标点符号可知,所给六句话共分为两层。
【语文】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复习小题组合保分训练18 Word版含答案

小题组合保分练18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摩肩接踵无声无息烟消云散B.人声鼎沸无影无踪逃之夭夭C.人声鼎沸无声无息逃之夭夭D.摩肩接踵无影无踪烟消云散解析:选D 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人声鼎沸”与横线后“喧哗连天”语义重复,根据语境,第一空应选“摩肩接踵”。
无声无息:没有声音和气息,形容没有动静或没有什么影响、作为。
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影子、踪迹。
形容完全消失或不知去向。
根据语境,第二空应选“无影无踪”。
烟消云散:形容事物消失净尽。
逃之夭夭:《诗经·周南·桃夭》有“桃之夭夭”一句,“桃”“逃”同音,借来说逃跑,是诙谐的说法。
根据语境,第三空应选“烟消云散”。
2.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通感修辞的一项是( )A.太阳渐渐升高,我的忧郁明亮起来,萌生出希望的细枝绿叶。
B.孩子们终于坚强起来,抹去眼泪,背上书包,走出了教室。
C.她那闪烁的笑声,美丽而柔和,婉转而优雅,淡然而恬静。
D.那鲜明的色彩温暖着我们,使我们不再感到孤单和绝望。
解析:选B A项中“忧郁明亮起来”是内心感受“忧郁”和视觉的互通。
C项中“闪烁的笑声”是听觉和视觉的互通。
D项中“色彩温暖着我们”是视觉和内心感受的互通。
3.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②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③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A.①中秋②除夕③端午④元宵B.①中秋②元宵③重阳④七夕C.①重阳②七夕③端午④元宵D.①重阳②除夕③元宵④中秋解析:选C 诗句分别出自:①(唐)王缙《九日作》;②(唐)罗隐《七夕》;③(宋)梅尧臣《五月五日》;④(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复习小题组合保分训练26

小题组合保分练26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如雷贯耳俯拾即是激荡B.大名鼎鼎俯拾即是交流C.大名鼎鼎星罗棋布激荡D.如雷贯耳星罗棋布交流解析:选C 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大名鼎鼎:形容名气很大。
根据语境,应选用“大名鼎鼎”。
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很多。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根据语境,应选用“星罗棋布”。
激荡:因受冲击而动荡,或冲击使动荡。
交流:交错地流淌,或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
“激荡”有碰撞之意,与后面的“积淀”联系更紧密,根据语境,应选用“激荡”。
2.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中学生小勇到市场买苹果,问摊主:“大叔,每千克苹果多少人民币?”B.一个年轻的女病人希望其他乘客给自己让座,对大家说:“诸位行行好,我是病人,给我让个座吧!”C.对方怀疑公司的经济实力,出言不逊,公司领队回答说:“实力说话,请诸位拭目以待。
”D.老师放在讲台上的书不见了,问学生小华是否看到,小华回答:“你的书我怎么知道?你问别人吧。
”解析:选C A项,“千克”和“人民币”为书面语,口语中不宜使用。
B项,希望其他乘客让座而用“行行好”以博得同情心,有点乞求的意味,不得体。
D项,反问句语气强烈,学生用来反问老师,语气不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绕过假山草坪,范大昌奔向两幢平行建筑的新楼,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盘踞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
B.每条山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都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C.灯笼草不在意生存环境的优劣,不在意花朵的大小,不追求果实的甜美与赞誉,它活得单纯,甚至是清心寡欲。
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语文】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复习小题组合保分训练16 Word版含答案

小题组合保分练16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通往梦想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
过去的一年,摆在我们面前的,有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改革深水区的攻坚,有反腐败斗争的进取……以的紧迫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蹄疾步稳的节奏全面深化改革,以抓铁有痕的力度全面依法治国,以的勇气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着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A.只争朝夕壮士断腕坚定B.时不我待壮士断腕树立C.只争朝夕刮骨疗毒树立D.时不我待刮骨疗毒坚定解析:选D “只争朝夕”指抓紧一朝一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达到目的。
“时不我待”指时间不等人,要抓紧时间。
根据横线后的“紧迫感”可知,此处强调必须抓紧时间,故应选用“时不我待”。
“壮士断腕”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做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
“刮骨疗毒”指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比喻意志坚强。
此处用来修饰“勇气”,应选用“刮骨疗毒”。
“坚定”指(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使坚定。
“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选用“坚定”。
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不能在一个城市生活,但我无论去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忘记咱俩同窗多年的友谊。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些人身居高位却只知谋私利,以为自己做得隐蔽,殊不知在群众中已经臭名昭著。
C.老一辈退出,是为了更好地培育下一代新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以新人更需珍惜、进取。
D.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我们应该慷慨激昂地前行,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解析:选B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说品质高尚,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与官员谋私利而臭名昭著的语境不符。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复习小题组合保分练1

小题组合保分练1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外婆的过世带走了我对故乡的记忆,所以对于我儿时生活过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A.猜疑喧嚣形同陌路 B.猜疑喧闹格格不入C.猜忌喧闹形同陌路 D.猜忌喧嚣格格不入解析:选B 猜疑: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
猜忌:猜疑别人对自己不利而心怀不满。
根据前面的“隐隐的隔膜”可知,第一空应用“猜疑”。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喧闹:喧哗热闹。
根据语境,第二空应用“喧闹”。
格格不入:有抵触,不投合。
形同陌路: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很亲密的恋人等,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陌生人一般。
根据语境,第三空应用“格格不入”。
2.下列三副对联分别送给小商店、饮食店、美发店,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甲:东无西有通无有方与人便人称便乙:聚首一堂杨柳东风初识面垂丝万缕杏花春雨喜弹冠丙:五味烹调香千里三鲜蒸炸乐万家A.甲—饮食店乙—美发店丙—小商店B.甲—小商店乙—饮食店丙—美发店C.甲—小商店乙—美发店丙—饮食店D.甲—美发店乙—小商店丙—饮食店解析:选C 根据“通无有”“与人便”“人称便”可判断出甲对应小商店。
“垂丝万缕”代指头发,据此可知乙对应美发店。
“烹调”“蒸炸”说的是烹饪方式,据此可知丙对应饮食店。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C.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D.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解析:选A A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B项,写宫漏好像接通了大海似的,水永远滴不完,夜长得好像没有了期限,以海水的巨大容量来夸张长门的夜长。
C项,将“别意”与“东流水”相比,是夸张。
D项,乐曲如此美妙,是“只应天上有”的东西,是夸张。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微信最开始是一个社交软件,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平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复习小题组合保分练12

小题组合保分练12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长廊上最炫目、最独特、最具有魅力的瑰宝。
中国的知识分子几乎都是从A.牙牙学语耳熟能详情韵B.呱呱坠地脍炙人口情愫C.牙牙学语脍炙人口情愫D.呱呱坠地耳熟能详情韵解析:选C 牙牙学语:形容婴儿学着说话。
呱呱坠地:指婴儿出生。
根据语境,第一空应选择“牙牙学语”。
脍炙人口: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文艺作品为人人赞美和传诵。
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因前文强调“背诵”,后文又强调“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所以第二空应选择“脍炙人口”。
情愫:感情;本心,真情实意。
情韵:情调韵味。
第三空强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所以应选择“情愫”。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现在还处在劳动年龄人口比较充裕、人口抚养的负担比较轻、育龄人群开始减少的时期,这样一个时期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总的来看是适宜的。
B.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的报告称,澳大利亚天文学家率领的国际科研团队在早期研究中发现对恒星内部振荡或声波的测量可以被用于推测强磁场是否存在。
C.万达并购传奇影业,将会让好莱坞与中国市场真正零距离接触。
这样的文化输入,有助于国产电影缩短工业化之初的稚嫩,加速步入成熟期。
D.校长的“直腿撑”,的确适合成为走红的鲜活素材,也的确可以对年轻人产生触动。
但如果仅仅将此当成一场表演秀,也就失去了一次改进、反思大学体育现状的好机会。
解析:选A B项,句式杂糅。
“根据”“称”删去其一。
C项,成分残缺。
应在“稚嫩”后加“期”。
D项,不合逻辑。
“改进”“反思”应互换位置。
3.下列诗词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C.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D.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复习小题组合保分练14

小题组合保分练14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没有人能够预测“互联网+”影响消费的广度和深度,就像20年前没有人能够预测到互联网会与我们的生活如此一样。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不喜欢被动接受,更于选择流行、时尚、前卫的新鲜事物来自我魅力。
A.休戚与共倾向展现B.息息相关倾向彰显C.息息相关偏向彰显D.休戚与共偏向展现解析:选B 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
第一空,此处用来指“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应用“息息相关”。
倾向:偏于赞成(对立的事物中的一方);发展的方向;趋势。
偏向:不正确的倾向(多指掌握政策过宽或过严,或在几项工作中只注重某一项);偏于赞成(某一方面);(对某一方)无原则地支持或袒护。
第二空,此处指偏于赞成“新鲜事物”,应用“倾向”。
展现:显现出;展示。
彰显:明显;显著;鲜明地显示。
第三空,此处指鲜明地展现“自我魅力”,用“彰显”更好。
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和世界。
B.“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历代王朝的更替都有相似的原因,可是后人往往不吸取历史教训,不能自省。
C.“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要趁着大好年华加倍努力去实现人生理想,等功成名就了,再回到原点看一看,回思过往的点点滴滴。
D.“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比之少年时的“强说愁”,人们在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后,反而是不能说,不便说,愁绪难以排遣。
解析:选C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出自韦庄的《菩萨蛮》。
“莫”字,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感情,“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由于此人逃避战乱,来到江南,饱尝离乱之苦),表达的是想还乡却又不能还乡的苦衷。
后面说“还乡须断肠”,是因为当时的故乡还弥漫着战火,回到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题组合保分练21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与其惊叹Facebook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的巨额捐赠,不如耐心地读读扎克伯格写给女儿
②当警报声再一次响起的时候,我们怀着虔诚的心,追忆逝者、缅怀英灵,从历史中再度捍卫和平的力量!
③投机性炒作是中国股市的典型症状,这种症状几乎伴随着中国股市调控的全过程,它多次
A.充斥汲取半途而废
B.充盈吸取半途而废
C.充盈汲取功败垂成
D.充斥吸取功败垂成
解析:选C 充盈:充满;(肌肉)丰满。
充斥:充满;塞满(含厌恶意)。
根据第①句的语境,应用“充盈”。
汲取:吸取。
多用于书面语。
吸取:吸收获取。
根据语境,第②句用“汲取”更恰当。
半途而废:做事情没有完成而终止。
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根据句中的“调控成果”,第③句应用“功败垂成”。
2.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许多同学围着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出色的周洋同学,让他介绍经验,周洋说:“你们先到一边等等,等我喝杯水再赐教。
”
B.近日,学校为了让学生们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减轻心理压力,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书“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C.只见大厅的角门一开,走出一位老人,手拄拐杖,答道:“老朽写得不好,让大陆的兄弟见笑了。
权当文字游戏吧!”
D.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迅速还我。
”
解析:选C A项,面对别人的请教不能言语傲慢;赐教,敬词,用在此处也不当。
B项,对联中的话只能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D项,“请迅速还我”语气过于强硬,表达不得体。
3.下列诗句中,景物描写的角度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D.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解析:选B A项,“海浪如云”从视觉的角度描写海上风浪如云,“数声雷”从听觉的角度描写北风劲吹,视听结合;B项,仅仅从视觉的角度描写“落霞”“孤鹜”“秋水”“长天”;C项,从听觉的角度写傍晚秋声万壑起,从视觉的角度写数峰默默伫立在斜阳里,视听结合;D项,从听觉的角度写数里外的水声,从视觉的角度写人烟稀少,视听结合。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观赏名胜古迹时,人们常会沉浸于历史并发出种种感慨;阅读史传作品时,人们常会含咀吟诵并抒发个人感受。
赏景和读文的感受,往往各不相
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①针对不同赏景者面对同一景物时的不同心态
②从赏景来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
③而即使读同一文本
④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论断
⑤个人的感受自然也有不同
⑥因读者的人生际遇、现实处境有不同,特别是个性心理有差异
A.③⑥⑤②①④ B.②①④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③⑤⑥②①④
解析:选B 根据横线前的语句先讲“观赏名胜古迹”后讲“阅读史传作品”可知,所给六句话应先说赏景,后说阅读,所以横线处的首句应是②,据此排除A、D两项。
B、C两项的区别在于⑤⑥的位置,分析可知,⑥是原因,⑤是结果,故⑥在⑤前,据此排除C项。
二、古诗文小题(11分)
5.下列关于古代爵位或官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按照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
B.大将军是先秦、西汉时将军的最高称号。
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
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
明清两代则又恢复设立此职。
C.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韩愈曾任此职。
D.太尉是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
”高太尉指高俅。
解析:选B 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答案:(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而致千里(3)钿头云篦击节碎(4)矗不知乎几千万落(5)雨打风吹去(6)伤心秦汉经行处(7)民无信不立(8)几家欢乐几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