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考前总复习 (共61张PPT)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课 共60张PPT

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课 共60张PPT
2.翻译时,既要理解透实词的语境意义,也要把握住虚 词的具体用法,更要注意有无特殊句式和全句的语气、 语调,点好句末标点。力求做到准确、通顺。
常用的翻译方法:1、保留。一些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 如人名、地名等,可以照录不翻译。2、调序。在翻译 时,有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语序的句子需要调整。3、 增补。在翻译时,要把文言句子中省略的内容增补出来。 4、删略。有些文言虚词在文中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 在翻译时可以不译。5、替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 成现代词。如:“目”应换成“眼睛”,“发”应换成 “头发”。此外,还要注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等,在翻译时要体现出来。
六、名句
• 1、注意同音和形近字
如:“唯”和“惟” 唯见江心秋月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如:辩和辨
欲辨已忘言
• 2、务必工整,一笔一划,不清楚划去重写(注意三点 水、言字旁和走字底);
• 3、“一字不差”原则,写完再读两遍;
• 4、想不起来的句子做好标记暂时放过,有时间再回头 想,回想时尽量朝前背诵段落。
• 语序不当〔词序不当;虚词位置不当〕、 • 句式杂糅(两个句子拼接到一起,两种格式套用)、 • 成分残缺或赘余〔无主语、无宾语,多成分〕、 • 表意不明〔陈述对象多变有歧义〕、 • 搭配不当 (动宾、主谓搭配不当等) • 不合逻辑〔一面与两面、分类列举不当〕。
★在考场中做语病题,一定要快速默读!!!
五、诗歌鉴赏
三个忠告: 1.抓住古诗中的“景”和“情”,就抓住了一切。不要被繁多的 诗歌术语、表现方法弄花了眼,所有的古诗不管怎么设题,都要回 到“景”和“情”上来,即:用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思想),景 (意境)有什么特点,和情有什么内在关系(表现手法),也就是 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2.将古诗分类,归结各类诗主题。如古诗可分为咏史诗、山水田 园诗、咏物诗、边塞诗、送别诗、抒怀诗等。以咏史诗为例,它又 可分为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借古伤己三小类,主题无外乎昔盛今 衰、警戒后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 3.学说“行话”,规范表述。如,技巧方面:对比比较、映衬比 较、虚实结合、托物言志、以动写静、渲染烘托、借景抒情等。高 考所给答案用的都是“行话”,同样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既不简 洁,也不准确,再者也易让阅卷老师“走眼”。(对于此点,不懂 也要装懂)

2018高三语文考前指导.ppt

2018高三语文考前指导.ppt
2018年高三语文考前指导
总体要求
1. 放松,冷静,细心。 2. 把握节奏,有条不紊。切记:“欲速则不达”。 3. 认真审题,严格按照要求答题。切记:
问什么,就答什么; 先问先答; 怎么问,就怎么答。 4. 细心答题,尽可能在试卷上留下思考的痕迹, 动笔就有分,绝对不允许空白题。
5.选择题仔细比较筛选,使用排除法或优选法 做题。
• 病句辨析题 • 注意题干的要求,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
的一项。
•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 是否主语残缺,或主客关系颠倒。 2、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3、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 义及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是否从属关系。 4、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 后
1、看清题目要求,如果不止一问,要分类分 条作答。如: 原因:①②…… 措施:①②…… 2、弄清楚可不可以摘抄原文,还是只能用
自己的话概括。 3、摘抄或概括的语句一定要准确、完整。 4、一般是4分,注意看清分值。四分一般四点
四、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1、 可以先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选择题把握文段主要内 容,然后再读文段。
• 读选项,进行选项对比。
4、古代文化常识注意结合文中具体语境来
5、内容理解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
语句,一一对应。
①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 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关键字词翻译错误 等。 • ②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 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2、
一时不懂,不必着急,放一放先读下文,也 许读了下文就自然能明白,也可到题目中去 找答案。实在不懂也没什么,一般不会影响 答题,没必要钻牛角尖,命题者不会在大多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课件ppt(7份)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课件ppt(7份)


• ②空:既照应前文诗句“络纬……”“秋逼……”的意象情 感表述,又与前两句构成并列排比关系,内容体现“催 促、提醒”和“制寒衣、寄征衣”(牵挂征人)两方面的 意思。答“思妇对征夫的牵挂”的意思也可。 • 作答示例: • 或暗示人们秋已到,该准备寒衣(2分) • 或触动思妇对将士的牵挂(2分) • 或表达对征戍亲人的关切与担忧(2分) • 或提醒人们天气已寒(1分) • 或提醒人们气候的变化(1分) • 或提醒人们年之将尽,不要懒惰(0分) • 或引起将士的思乡(0分) • 或寄托将士们的愁苦(0分)
• 评分细则: • ①空是对前文的归纳总结,秋虫的活动贯穿了整个秋
季,人们以秋虫的活动来标识秋的时令节气。填写这 一空,只要表述出“秋虫”和“秋天”的关系即可。 • 作答示例:

• • • •
秋虫贯穿了整个秋季(2分)
秋虫已成为节气变更的标志(2分) 都与秋虫反映的物候变化有关(1分) 这是一套特殊的时间体系(1分) 节气寄托着人们的情感(0分)
• 学生需要老师倾尽所有的知识,却不能回报老师什么, 难道老师就不教导学生了吗?(1分) • 年迈的父母需要儿女付出极大的照顾,却不能为儿女创 造什么财富,难道儿女就不抚养父母了吗?(1分) • 残疾人需要人们的关怀与帮助,却不能为人们做什么, 难道人们就不帮助残疾人了吗?(1分)

——间接回报,道德情怀,无关理性分析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最新-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专题复习高考语文过关复习课件 精品

最新-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专题复习高考语文过关复习课件 精品
调停:①居间调解、平息争端。②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之一。
例题 下列各句中,红色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这点小错误还算不上什么,不足为训,你不要老是记 在心上。
B.你们所说的这一些,都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完全 不符合事实。
C.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 打自己的脚。
D.科学工作者,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异想天开,才有助于 事业的发展。
“鼓动” “鼓舞” “煽动” “夫人”“爱人”
3.从用法方面来辨析
A 搭配对象不同。 “爱戴” “爱护”
B 语法功能不同。 “公然” “公开”
1.“激动”比“感动”更强烈。“蔑视”比“轻视” 词2义.重“。诡辩”和“狡辩”,两词都指无理强辩,但“诡 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 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自己 的谬论辩护。“狡辩”则着重点在“狡”,即不老实, 耍花招,“狡辩”就是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 言3行.辩“解开。垦”“开拓”“开辟”三词都有“开发”之 意,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的 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加以扩充,两 者词义范围较小;而“开辟”着重指新开发、新开创, 词义范围较大。
⑥注意词典检字表中,一个字有多处页码的
例如:“龟”有三个页码,表明它有三种读音,分别为guī、jūn、qiū。
例题:下列红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B)
A.①称孤道寡 ②拍手称快 ③称体裁衣 ④如心称意 ⑤尺量称称
B.①失魂落魄 ②落笔生花 ③落花流水 ④光明磊落 ⑤落拓不羁
C.①塞外风光 ②塞翁的马 ③敷衍塞责 ④险关要塞 ⑤填塞漏洞
⑷受地方音的影响而产生误读的。如;奢(不读sě,而读shē)、拙(不 读zuó,而读zhuō)、恃(不读sì,而读shì)。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ppt(8份)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ppt(8份)

主要问题
• 2.角度模糊
• 评分:要点不是说男孩作用的,不给分; 隐约能看出男孩作用的,酌情扣1分或不扣 分。
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题
• 3.表达不准
• 评分:一点中,局部不准的,扣1分;整点 不准的,扣2分。
实例1
【评分】给4分。
实例2
• 【评分】给5分。
• 6.围绕主人公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它们分别是什么?这样处 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 【标准答案】第一问:明线是男人了解高畋的孩子的遭遇和感情 需求,把原本买给自己的孩子的毛毛熊送给他的过程,暗线是男 人的孩子在游山途中被高畋炸死的事件。 • 第二问:①设置孩子在高畋自杀爆炸中被炸死这一暗线,为明线 的展开提供背景。②设置明暗两条线索,使小说条理清晰,逻辑 严谨,结构完整,彰显小说爱能超越恨的主旨。③明暗线索交织 ,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超越仇怨、心怀博大 的形象。
• 【评分标准】(1)答出第一点给3分,概括1分,分析2 分;(2)答出其他要点中的任意一点给2分,概括、分 析各1分;(3)多答就高给分;(4)如有其他答案,合理 的也可酌情给分。
关注点
• 1.量:答出了几个要点。 • 2.质:概括、分析是否准确。
主要问题
• 1.不作分析
• 评分:没有分析,对应标答第一点的扣2分, 对应标答其他点的扣1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7.12.24
5.男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 【标准答案】①他推动了情节发展。他执意要看爸爸的照片, 才有男人看到照片认出上面的人就是炸死自己的儿子的人;他 哭闹着说爸爸说过要给他买毛毛熊,才触发了男人的恻隐之心 ,把包里的毛毛熊给他。②通过他塑造主人公的形象。他父死 母走,处境可怜,男人对他动了恻隐之心,用善意的谎言安慰 他,给他毛毛熊,给他生活的希望,表现了男人宽宏、善良、 淳厚。③通过他交代相关情节。用他对奶奶的追问,暗中交代 爸爸已死、妈妈离家、爸爸答应给他买毛毛熊的情节。④用他 联系小说中的人物。他联系着爸爸、妈妈、奶奶和男人,使小 说的人物关系清晰。

2018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完美版.ppt

2018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完美版.ppt

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实录》,得到《国史》一百余卷。
高考原文
读文示范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 五任:工部侍郎、修国史;事件:进献《五代帝
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 王论》,得到皇帝的赞许;遭宰相李揆嫉妒,被
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 贬官,于休烈很不介意。
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 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 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 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 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
六任:右散骑常侍;时间:代宗即位。 七任:东海郡公、金紫光禄大夫。 步骤三:巧借阅读概括分析题,扫清阅读障碍。
(以第3题A项为例)
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
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
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
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
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
给官府。于休烈随即调任工部侍郎、修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上 非常赞许他。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贤能,因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平 列,便嫉恨他,奏请任他为国子祭酒,暂且留在史馆从事修撰以贬低他。于 休烈安然自处,毫不介意。代宗即位,考核鉴定官员的名位品级,宰臣元载 称赞于休烈,于是授予于休烈右散骑常侍的官职,仍旧兼管修撰国史,多次 升迁被封为东海郡公,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在朝为官共三十多年,历任清 贵显职,家中没有什么积蓄。为人恭俭温良仁慈,从未将喜怒之情表现在 脸上。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 神色都没有。一心沉浸于研习古代典籍,手不释卷,直至生命终结。大历 七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这年的春天,于休烈之妻韦氏去世。皇上特意 下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下葬那天提供仪仗鼓乐。等到听说于休烈去世, 追思痛悼许久,褒奖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赐给助丧用的绢一百匹,布五十 端。派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去宅第宣旨慰问。儒者所受之恩宠,少有能与 之相比的。

2018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优秀PPT课件

2018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优秀PPT课件

二、答题步骤 1.读——阅读题干 阅读文本后面的问题,迅速抓住题干中提供的重要信息, 包括答题要点、 限制范围,力争把握答题指向。 2.找——准确查找 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的信息代入原文, 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对应的语句。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有时对应 句可能不止一处,但一般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仔细辨别,筛选。 ②如果确实不止一处,则进行整合,使之互相补充。③弄清对应句与上 下句、全段乃至全文的关系,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是什么,即弄清点与面 的关系,生了偏 曲解文意 离,曲解了作者所 要阐述的观点或所 要表达的意思。
选项中的观点与原 文不一致,错项故 意更换个别关键字 词,造成一字或一 词之差,从而背离 原文意思,歪曲作 者观点。
要从整体上感知, 准确寻找出原文中 与选项对应的语句, 找出语句含有的意 义,提取与答案相 关的信息仔细 比对。
二、熟知六种命题手段 在高考中,要想准确确定选项,首先要了解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的六种手段,这样,便于 在解题时去定位比对的关键区域和核心信息。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的六大手段如下表:
删除句子中的部分词语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 删(删减) 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
bb项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错误见原文第三段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可见还有民间自发力量作用
专题入门——明确文体特征 掌握阅读技巧
一、文体概念 一般论述类文章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 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类文章。社会科学类的论 述文章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 学、文艺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自然科学类的文章主要是指研究自 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这两类文章中,以社科文为主,其中文艺理论、社 会伦理、历史科学会经常涉及。一般来说大都是最近发表在报纸杂志 上的论述类的文章,选文的社会性、时效性强。高考在文本选材上没有 太多的规律可循,几种题材轮流变化考。考查的重点有很强的连贯性。

2018高考语文复习策略课件(50张)

2018高考语文复习策略课件(50张)

⑧带着故乡的秋之声上路,在 谈 故 乡 秋 声 对 我 的 城镇乡野间辗转,虽然疲惫,但 滋 养 和 慰 藉 。 “ 启 故乡的秋声,总以她深沉的诗意 迪 ” : 于 是 , 秋 之 声 的祝福,抚慰着我跋涉中的灵魂。 使我心怀若谷灵魂安 故乡的天籁一遍遍回响在心头, 宁 , 远 离 尘 嚣 与 无 谓 即使在喧嚣尘世中,当我真诚而 的 争 斗 。 故 乡 的 秋 声 怀有敬意地去谛听,仿佛能听得 消 除 了 作 者 的 烦 恼 , 见一片叶子、一个花瓣、一粒松 让 作 者 无 忧 无 虑 , 抚 子的心灵独白,抑或能听得见小 慰作者疲惫的心灵。 小蚂蚁们齐心协力搬动重物的呼 号之声。于是,秋之声使我心怀 若谷灵魂安宁,远离尘嚣与无谓 的争斗。
文学类文本,基于理解和感悟为基础的审美鉴赏阅读;
字训其义,句贯其意, 文寻其脉,篇会其旨
核心是形象
揣摩 确认
作者情感意 志等
核心形象(人事景物)
缘 景 入 情 知 人 论 世 以 意 逆 志 思维过程
有何作用、 妙处
次核心形象(人事景物)
有何作用、 妙处
次次核心形象(人事景物)
读者
作者文本
马兰花(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Ⅰ卷试题)
单独列段,醒目, 真意应在上文 ⑩一个人想要聆听天籁 , 懂天籁的前提为 必须把自己看小,看淡, 何 ? 看 小 , 看 淡 , 看轻。那些工于心计,沉 看 轻 , 此 说 振 聋 溺于称雄称霸之中的人, 发聩。 是无缘于天籁的。
⑨这才是天籁的真意。
⑾陶渊明向往桃花源,向往 由 故 乡 到 陶 渊 明 , 故 乡 的含义在悄然变化,由实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实在在的故乡变为精神家 式的生活,因为他心中藏有天 园了。“天籁”为关键词。 籁。古代那些真正的隐士,无 这里的天籁与前文的天籁 一不与天籁相伴。老子骑牛出 含义一样吗?作者认为陶 渊明向往桃花源,向往 关 , 所 寻 求 的 也 许 就 是 一 个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无”字的真正内涵吧,因为 山”式的生活,是因为他 他心中怀有更为空灵的天籁。 有如天籁般宁静而淡泊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出现了关联词(连词),可能是搭配不当、残缺 、语序不当 六、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 七、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 配不当 八、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 语 九、出现了疑问句、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 十、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 十一、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重复 十二、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 、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
2、补写句子 审清题目,看清要求 把握文段的结构思路与中心 瞻前顾后,前后沟连 3、图文转换
四、文言文
——最好得分题 基本认识——不可能句句都理解,但是题目可以全做对, 关键要细心。 1.文本的阅读难度不会很大。即使有些难,但不妨碍 做题。 2.接触文言文阅读试题时,先要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 3.题目一定要看完。
• 逐字解释成语,不能望文生义,四个选项 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 特别注意题干要求:选正确(恰当的)还 是不正确(不恰当的)的一项。
成语设错的角度
望文生义 褒贬失当 重复赘余 不当搭配 用错对象 谦敬错位 不分轻重 不合逻辑
二、病句(细心则不难!)
• • • • • • 语序不当〔词序不当;虚词位置不当〕、 句式杂糅(两个句子拼接到一起,两种格式套用)、 成分残缺或赘余〔无主语、无宾语,多成分〕、 表意不明〔陈述对象多变有歧义〕、 搭配不当 (动宾、主谓搭配不当等) 不合逻辑〔一面与两面、分类列举不当〕。
2018届高语文复习指导
语文卷中各板块平均用时参考值:
(150分钟) 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 文言文阅读4题19分 古诗鉴赏2小题11分 默写5句5分 语言文字运用5题20分 作文1题60分 机动、检查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2分钟 18分钟 55分钟 10分钟
断句
• 读通文意,注意选项差异,掌握方法
对话标志断句法(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重要名词断句法(词性词义要精研,名词代词作主宾) 重要虚词断句法(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特殊句式断句法(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修辞方式断句法(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顶真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关键——翻译:回归语境,理解大意,补充省略 成分,画出得分点,翻译后读一遍,确保通顺。 操作时要打草稿,由于文言句语言障碍较大,难 以一锤定音,如果一下子写在试卷上,然后再改, 造成卷面邋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差。
切记:别在某一题上超时过多!
考试中的不良答题习惯 一、验收试卷不认真,匆忙作答。 二、分配时间不适当,书写潦草。 三、阅读题面不仔细,定势思维。 四、答题程序不熟悉,懒打草稿。 五、答题规范不遵循,答非所问。 六、自身特点不了解,扬短掩长。 七、检查试卷不细心,随意修改。
各类题型的应考策略
一、成语(3分必得!)
1、文言文复习的知识积累很重要,18个文言虚词各个义项要熟 记,例句要读懂、体会。120个文言实词的义项、例句要读1—2 遍。复习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与 词类活用。梳理复习教材里的文言文,包括注释、课后文言实词 、虚词、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等练习题。 2、以上为细,细到此处,剩下的就是粗。考试时千万要大句大 句阅读,要上下文快速推断把握,要整体理解。阅读时应注意文 中的帝号、庙号、年号以及任职变化、空间位置转移的词语,因 为这些词语能显示出文段的结构层次。试卷中有一道把握文意的 题目基本上用白话陈述,其中只有少量信息有误,可在整体把握 时参考。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一放先读下文,也 许结合全文便能理解,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 不懂又何妨! 3、解释不通的字词要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4、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 示作用。
★在考场中做语病题,一定要快速默读!!!
特别注意病句的16个标志
• 一、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 、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 二、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 语序不当 • 三、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 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 • 四、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 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
注意选项之间的差别
翻译题: 1.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注意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根据上下文推敲重点词语,做到字字落实等。根据上下 文语境补充省略内容(如主语,介词宾语,介词) ,使 句意更通畅。 2.翻译时,既要理解透实词的语境意义,也要把握住虚 词的具体用法,更要注意有无特殊句式和全句的语气、 语调,点好句末标点。力求做到准确、通顺。 常用的翻译方法:1、保留。一些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 如人名、地名等,可以照录不翻译。2、调序。在翻译 时,有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语序的句子需要调整。 3、 增补。在翻译时,要把文言句子中省略的内容增补出来。 4、删略。有些文言虚词在文中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 在翻译时可以不译。5、替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 成现代词。如:“目”应换成“眼睛”,“发”应换成 “头发”。此外,还要注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等,在翻译时要体现出来。
十三、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 一、不合逻辑 十四、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 “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 不合逻辑(表意相反) 十五、出现了“前去”、“新生”、“保管”、 “没有”、“走”、“和”等多义词或多义短语 ,可能是语意不明 十六、出现了使、让、令、把、被等词,可能是 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语序不当
三、语用题(不求最妙,但求恰当!)
1、衔接题:有时语感很重要
答题技巧: ①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陈述对象、叙述角度、情调、 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 ②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 ③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 语言连贯题:前瞻后顾,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题思路是: 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 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