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隧道超前小导管注浆作业的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案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案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案隧道超前小导管及锁脚锚管注浆施工方案一、注浆工艺原理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围岩的原理是预先向难以支护的破碎岩面及构造裂隙内注入固化材料,改善围岩力学性能,提高岩体整体强度,达到加固围岩并扩散围岩压力的作用。

二、注浆工艺特点1)施工简便,设备简单。

2)适用于特殊及不良地质隧道的支护。

2.1 设计原则及适用范围2.1.1 设计原则超前小导管预支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隧道开挖的安全。

隧道风钻机在隧道开挖工作面的拱部外150°范围钻孔,外插角控制在3°~5°,插入直径为φ42mm×3.5mm的无缝钢管,并进行注浆固结地层,使隧道拱顶形成一伞状保护环。

超前小导管常采用直径为φ42mm钢管,壁厚一般为3.5mm。

长度有3.5m或4m,每2m或2.4m一环,搭接长度不小于1m或1.1m,环向间距40cm或25cm。

注浆孔径为6~8mm(用台钻钻孔),孔距15cm,梅花形布置。

前端20cm制作成蒜瓣状锥形,尾端30cm范围内不钻孔作为止浆段,并设置Φ8加劲箍。

锁脚锚管设置在拱脚处,采用直径φ42mm,壁厚3.5mm,长度4m的无缝钢管,钻孔直径为φ50mm,打设角度在30°左右俯角,锁脚锚管前端20cm做成蒜状锥形,尾端预留30cm 焊接在钢架翼缘。

根据设计,每处拱脚设置2根或4根锁脚锚管,对称布置。

锁脚锚管与钢架焊接后,再采用φ22的横向短螺纹钢筋将锁脚锚管两两搭焊,主要是卡住钢架。

锁脚锚管尾端应超出钢架5~10cm,以便焊接固定完成后,注浆锚固。

2.1.2 适用范围1)隧道洞口浅埋地段或软弱破碎围岩地段进洞施工。

2)富水软弱破碎地质、砂砾地层、岩溶地质等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开挖辅助措施。

3)隧道坍方的处理。

三、注浆施工工艺3.1 施工准备及工艺流程:注浆采用孔口注浆管进行,排气管和注浆管由阀门控制开关。

排气管采用Φ20塑料管插入孔底5~10cm处,然后连接注浆管等管路。

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交底

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交底

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交底1. 引言隧道施工过程中,超前小导管技术作为一种先进、高效的施工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地铁、水利、煤矿等各类隧道的施工中。

本文将介绍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步骤、施工设备及注意事项,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技术。

2. 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基本原理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是一种在隧道施工中利用导管来进行导向、排水和衬砌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如下:•导向作用:通过导管的引导,可准确控制掘进机的位置和方向,使其前进和转向更加精准。

•排水作用:导管内部设置有排水装置,可及时排除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保证施工现场的干燥。

•衬砌作用:导管的外表面涂覆有混凝土或其他衬砌材料,形成隧道的内壁,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的步骤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的施工步骤主要包括准备工作、导管安装、掘进和衬砌四个阶段。

3.1 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开始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现场勘探: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探,了解地质情况和施工环境。

•设计方案:根据勘探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设计方案。

•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超前小导管、掘进机和其他施工设备。

3.2 导管安装导管安装是施工的关键步骤,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设置测量点: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导管的位置和方向,在地表上设置测量点。

•安装导管:根据设计方案,将导管逐段安装到测量点上。

•连接导管:将各段导管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导管系统。

3.3 掘进掘进是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的核心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启动掘进机:将掘进机放置在导管内,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调试和启动。

•控制掘进机:通过操纵掘进机的控制杆,控制掘进机的位置和方向,使其按照设计要求前进和转向。

•监测和调整:在掘进过程中,通过监测仪器对隧道的倾斜度、导向性等参数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3.4 衬砌衬砌是为了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掘进完成后进行的步骤:•衬砌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混凝土或其他衬砌材料。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及方法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及方法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及方法1.施工工艺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方法⑴小导管结构小导管前端加工成锥形,以便插打,并防止浆液前冲。

小导管中间部位钻φ10mm的注浆孔,注浆孔呈梅花形布置(防止注浆出现死角),间距为15mm,尾部1m范围内不钻孔以防漏浆,末端焊直径为6mm的环形箍筋,以防打设小导管时端部开裂,影响注浆管联接。

⑵小导管布置超前注浆小导管采用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长度为 4.5m(5.0m);纵向水平搭接长度为1.0(1.5)m,外插角为10°,环向间距40cm。

⑶钻孔先将小导管的孔位用红漆标出,钻孔的方向垂直于开挖面,仰角10°~15°。

采用风枪或凿岩台车成孔。

钻孔钻进避免钻杆摆动,保证孔位顺直。

钻至设计孔深之后,用吹管将碎渣吹出,避免塌孔。

⑷顶管在钻孔内插入钢花管,在管尾后段30cm处,将麻丝缠绕在管壁上呈纺锥状,并用胶带缠紧。

开动钻机,利用钻机的冲击力将钢花管顶入围岩中,钢管顶进长度不小于90%管长。

⑸固定顶管至设计孔深后,将孔口用水泥-水玻璃胶泥将钢花管与孔壁之间的缝隙封堵。

孔口露出喷射混凝土面15cm,安装钢拱架后与拱架焊接在一期。

⑹压水管路连接完成后进行压水试验,检查管路及工作面有无渗漏现象。

⑺小导管注浆小导管注浆使用不低于42.5强度的水泥。

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③注浆量为了获得良好的固结效果,必须注入足够的浆液量,确保一定的有效扩散范围。

注浆范围按开挖轮廓线外0.3~0.5m设计并且浆液在地层中均匀扩散。

③注浆压力注浆压力为0.5~1.0Mpa,施工中根据施工现场试验确定较合理的注浆参数。

④止浆盘由于采用低压加固注浆,止浆盘为5~10cm厚喷射混凝土封闭,防止跑浆。

⑤注浆注意事项注浆前检查注浆泵、管路及接头牢固程度,防止浆液冲出伤人。

注浆时密切监视压力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注浆时注意防止串浆和跑浆,若发生串浆和跑浆要停止注浆,分析原因随时解决。

超前小导管注浆技术

超前小导管注浆技术

超前小导管注浆技术作者:陈军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摘要】超前小导管加固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隧道施工辅助稳定措施。

主要用于自稳时间段的软弱破碎带、浅埋段、洞口偏压段、砂层段、砂卵石段、断层破碎带等地段的预支护。

是浅埋暗挖隧道支护的一种措施。

1.小导管注浆加固土体技术超前小导管注浆是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向外将管壁带孔的小导管打入地层内,并以一定的压力向管内注浆液。

它既能将坑道内周围岩体预先加固及堵住围岩裂隙水,又能起到超前预支护的作用。

如图(一)所示。

这种方法施工简单,且注浆时间短。

但由于注浆压力不高,一般为0.5~1.0Mpa,所以加固地层范围较小。

在软弱、破碎地层中凿空后极易塌孔,且施作超前锚杆比较困难或者结构断面较大时,应采取超前小导管支护。

超前小导管支护必须配合钢拱架使用。

在条件允许时,也可在地面进行超前注浆加固;在有导洞时,也可在导洞内对隧道周边进行径向注浆加固。

适用于自稳时间短的砂层。

砂卵石层、断层破碎带、软弱围岩浅埋地段或处理塌方等地段。

小导管注浆是浅埋暗挖隧道支护的一种措施。

2.施工准备2.1注浆材料的选择,注浆材料应根据地质条件及涌水情况确定。

2.1.1在断层破碎带及砂卵石等强渗透地层中,应采用料源广且价格便宜的注浆材料。

2.1.2断层泥带,注浆材料宜优先选用水玻璃类和木胺类浆液。

2.1.3中、细、粉砂层、细小裂隙层及断层泥地段等弱渗透地层中,宜选用渗透性好、低毒及遇水膨胀的化学浆液,如聚氨酯类。

2.1.4对于不透水的粘土层,宜采用高压劈裂注浆。

2.2注浆材料的配合比注浆材料的配合比应根据地形情况和胶凝时间要求,并经过实验要求而定,一般地:2.2.1采用水泥浆液时,水灰比可采用0.8:1~2:1,需缩短凝结时间,则可加入氯盐,三乙醇胺速凝剂。

2.2.2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时,水泥浆的水灰比可用0.8:1~1.5:1,水玻璃浓度为25°~40°Be,水泥浆与水玻璃的体积比宜为1:1~1:0.3。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

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小导管,是隧道工程掘进施工过程中的一种工艺方法,主要用于自稳时间短的软弱破碎带、浅埋段、洞口偏压段、砂层段、砂卵石段、断层破碎带等地段的预支护。

一、支护原理(1)超前小导管是稳定开挖工作面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施工方法。

在软弱及破碎岩层施工中,超前小导管对松散岩层起到加固作用,注浆后增强了松散、软弱围岩的稳定性,有利于完成开挖后与完成初期支护时间内围岩的稳定,不至于围岩失稳破坏直至坍塌。

(2)超前小导管注浆适用于隧道拱部软弱围岩,松散、无粘结土层、自稳能力差的砂层及砂砾(卵)石层级破碎岩层。

(3)通过超前小导管注浆能改变围岩状况及稳定性,浆液注入软弱、松散地层或含水破碎围岩裂隙后,能与之紧密接触并凝固。

浆液以充填,劈裂等方式,置换土颗粒间和岩石裂隙中的水分及空气后占据其位置,经过一定时间凝结,将原有的松散土颗粒或裂隙胶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结构新,强度大,防水性能良好的固结体,使得围岩松散破碎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

二、施工方法a 止浆岩盘(止浆墙):对掌子面及其后部3m范围内喷10cm厚的混凝土进行封闭。

b 注浆孔布置:沿开挖轮廓线单排布置。

孔距为30~50cm,外插角10°~15°。

c注浆孔:采用手风钻钻设,孔深3.5m。

d 小导管:管径Φ42mm,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制成,前部钻注浆孔,孔径Φ6~8mm,孔间距10~20cm,呈梅花形布置。

前端加工成锥形,尾部长度不小于30cm。

其构造图如下所示:e入已钻好的眼孔,为充分发挥小导管的支护作用,将小导管尾部焊接在已架好的钢支撑上。

然后,用锚固剂封堵导管周围孔口以及工作面上的裂缝。

f 小导管注浆:采用纯水泥浆灌注,灌浆参数如下:注浆终压:1~2Mpa; 水泥浆浓度(水灰比):1。

25:1~0.8:1;扩散半径:0。

50m;导管间距:30~50cm;导管长度:4.00m; 水泥标号: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导管外插角:10~150;注浆范围:顶拱180°范围内。

小导管超前注浆的施工方法

小导管超前注浆的施工方法

小导管超前注浆的施工方法摘要隧洞与地下工程小导管超前注浆是在地基处理灌浆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围岩加固止水新方法。

它具有超前支护作用,是不良地质隧洞与地下工程施工常用的一种开挖辅助措施。

通过在诸永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茅草尖、马坞隧道软弱围岩地段的施工,不仅采用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而且还配合管棚施工,成功地完成大跨度洞室的开挖,并在控制地表下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超前注浆;加固止水;原理;特点;适用范围1基本原理隧道在软岩地段必须始终坚持“管超前,严注浆,弱爆破,短进入,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施工原则。

本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工作面周边按一定角度将小导管打(钻、压)入地层中,及借助注浆泵的压力,使浆液通过小导管渗透,扩散到地层空隙中,这样既可止水,又可在工作面周围形成一个承载壳——地层自承拱。

同时管体又可起到超前锚杆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加土体的自稳时间,提高自稳能力,限制地层松弛变形的目的。

小导管超前注浆固结机理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1渗入性注浆对于具有一定孔隙或裂隙受扰动和破坏的围岩,在注浆压力作用下,浆液克服各种阻力,渗入围岩的孔隙或裂隙中,达到固结地层目的。

1.2劈裂、压密注浆对于致密的土质地层,在较高的浆液压力作用下,裂隙被挤开,使浆液得以渗入,达到压密岩体的目的。

2特点(1)加固效果好,注浆质量易于控制。

提高岩体自身的稳定性,抑制围岩松弛变形,增强了施工的安全性。

(2)采用超前支护手段,通过调整浆液凝固时间,可缩短暗挖工序时间。

(3)采用小型机械,不需要配备专用设备,工艺操作较简便。

3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风化严重、节理发育和碎石土、砂、砂砾土、泥等各种软弱围岩条件下的隧洞、隧道及地下工程地层加固,也可用于处理塌方体。

4施工设计参数(1)小导管管径可选用Φ25~32有缝钢管,钢管长度采用3.5~6.0m。

(2)钢筋应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向外倾斜,外插角α一般为5°~10°,处理塌方体的可适当加大。

隧道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施工技术探讨

隧道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施工技术探讨

本 合同路段穿越 山脊而行 , 地形 起伏较 大 , 为 中山侵蚀 构造地 貌 , 地质构造 较复杂 , 主要 出露板溪 群拉揽组第 二段
在 裂隙中形成水泥浆液 和充填物 的固结体 , 增加颗粒 之间 的 粘 接力 , 提高岩体 的整体强度 ; 另一方 面 , 因为破碎板 岩 的颗
粒大, 小导管也将发挥较为 明显 的棚架和锚杆作用 。
即可进行钻 眼及 布管 工作 , 遇到地层变化 时可随时调整施工 方案 , 施工便利 , 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小导管注浆超 前支护技 术在隧道施工中得到普遍 的应用 。本文以贵州省三穗 至黎平 高速公路 L I 7合 同段所属 良瑞隧道 为例 , 谈谈 公路隧道 的小 导管注浆超前支护施 r r 技术。
Z K 5 8 + 8 2 0 一 Z K 6 0 + 9 8 0 , 长 2 1 6 0 m, 右 线 起 止 桩 号 为
YK 5 8 + 7 9 0 一 Y K 6 0 + 9 2 0 , 长2 1 3 0 m。
( 7 ) 超 前小导 管配合 钢架使 片 { , 纵 向排 距分别 为 2 4 0 e a、 r 2 4 0 e m、 2 4 0 e m、 2 0 0 e m, 相邻 两排小导 管的水平搭 接长度 分别
管穿过 , 钢 管 尾 部 应 与 钢架 焊接 。
1良瑞 隧道 工程概 况
1 . 1工程 项 目概 况
贵州省 三穗至 黎平 高速公路 U7合 同段位 于贵 州省东 南部黔东 南州境 内的天柱县 ,起 于天柱互通 ,起 点桩 号为 K 5 5 + 5 0 0 . 0 0 0 ,终 点 桩 号 为 Y K 6 1 + 1 3 9 . 3 9 7 , 路 线 全 长 5 . 6 3 9 4 1 9 k m。 其 中 良 瑞 隧 道 左 线 起 止 桩 号 为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案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案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案一、施工目标和要求1.安全要求:确保施工期间的人员安全,避免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必须配备专业合格的施工人员,并提供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

2.质量要求:保证注浆材料的质量,确保注浆的均匀性和强度。

3.环保要求: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

4.进度要求: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施工任务。

二、施工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方案:根据隧道的地质情况、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条件,确定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案。

2.配置施工设备:必须配备合适的超前小导管和注浆设备。

3.安排施工人员:根据施工任务的复杂性和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并提供相应的培训。

4.准备施工材料:购买和配送超前小导管和注浆材料。

三、施工流程和方法1.导管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在隧道掘进的前方适当位置设置小导管,导管的长度根据注浆深度和地质条件确定。

导管的安装必须平整牢固,以确保注浆材料可以均匀地注入围岩中。

2.注浆施工:选择适当的注浆材料,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在导管内注入注浆材料,注浆的压力和流量需要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注浆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与掘进工作的协调,确保注浆进度和掘进进度相匹配。

3.注浆质量检验:在注浆施工完成后,采集注浆样品进行质量检测,主要包括注浆材料的固化时间、强度和均匀性等指标。

4.施工记录和总结: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工作量、质量和安全等情况,并进行总结和评估,为今后的施工提供参考。

四、施工中的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2.施工现场需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3.注浆设备和导管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4.协调掘进工作和注浆工作,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过程的连续性。

5.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施工后的总结和评估1.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施工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隧道超前小导管注浆作业的施工技术摘要:超前小导管注浆技术是隧道浅埋暗挖的一种支护措施,在隧道的软弱破碎地层、穿越浅埋段、沙层段、洞口偏压段、断层破碎带及沙卵石段等不良地段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隧道超前小导管注浆的基本原理与设计参数、小导管注浆具体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隧道;超前小导管;注浆Abstract: the advance small catheter grouting technology is shallow depth excavation tunnel a supporting measures, in the tunnel of the weak broken strata, through a shallow section, ShaCeng section, the mouth of the cave bias section, fault fracture zone and ShaLuanShi section and other bad construction are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unnel lead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mall catheter grouting and design parameters, small catheter grouting specific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Keywords: tunnel; Advanced small catheter; grouting一.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运输量也呈现大幅增长,高速公路的修建与干线公路通行能力的扩大成为公路建设的重要工作。

公路隧道在进行山岭地区高等级公路的修建中有着缩短里程、改善线形及保护环境等优点。

在自稳性很差的软弱松散地层修建隧道时,常采用浅埋暗挖的施工方法,而预加固及预支护措施则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超前小导管注浆是隧道工程进行掘进施工中采用的一种超前的预支护技术,在隧道的软弱破碎地层、穿越浅埋段、沙层段、洞口偏压段、断层破碎带及沙卵石段等不良地段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法,可将隧道开挖过程中所释放的荷载传递至前方的围岩及后方初支部位,从而保证隧道掘进中围岩的稳定性。

小导管注浆是指沿着隧道纵方向于拱上部的开挖轮廓线外部一定范围内密排向前上方倾斜的注浆钢花管,这种注浆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利用一些简单工具即可在小空间范围内进行钻眼与布管,同时可在地层出现变化的状况下对施工方案进行及时调整,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大量隧道工程的兴建,小导管注浆技术在各种困难地层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超前小导管注浆基本原理与施工设计参数1. 超前小导管注浆基本原理超前小导管注浆工艺的原理是在隧道工作面的拱上部一定范围内将小导管以一定角度打入地层中,并通过注浆泵施加的压力使浆液沿着小导管渗透扩散至地层的空隙中,起到止水的作用,并在工作面的周围形成一个地层自承拱,同时通过管体的超前锚杆作用提高土体的自稳能力与自稳时间,改变围岩的力学性能,提高其力学参数,从而控制地层松弛变形。

注浆效果通过围岩抗渗性与强度来体现,以现场原位实验及实验室实验来确定。

超前小导管注浆固结机理可归结为如下两方面:(1)渗入性注浆对于存在一定孔隙或者裂隙受到扰动与破坏的围岩,通过注浆泵施加的压力使浆液克服阻力渗入围岩空隙或裂隙中,从而起到固结地层的作用。

(2)劈裂、压密注浆对于土质致密的地层,通过对浆液施加较高的压力以挤开裂缝,使浆液渗入围岩,进而压密岩体。

2. 施工设计参数(1)小导管可选用管径为Φ25~42的有缝钢管,管长一般为3.0~6.0m。

(2)小导管以纵向沿隧道轮廓线外一定范围向前上方倾斜,外插角α为10°~15°。

(3)注浆压力取决于地层的致密程度,一般为0.5~1.0MPa;水泥浆水灰比为1:1;水玻璃波美度为e=35;模度2.4。

(4)超前小导管的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m;导管环向间距通过试验进行确定,不可超过0.4m;设置范围在拱部120°。

(5)注浆液选用纯水泥浆液或添加5%水玻璃的双液浆。

三.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1. 工艺流程隧道超前小导管注浆的施工工艺流程是:施工准备→制作小导管→钻孔→配置浆液→注浆→隧道开挖。

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 工艺流程图2. 施工准备(1)根据施工具体条件设计施工图纸,并制定防止与隧道施工发生相互干扰的有效措施。

(2)通过对土质情况的调查分析,根据渗透系数进行注浆类型的确定,包括注浆液的名称、材质、规格、用量及技术标准等。

化学浆液的成本较高,且有一定毒性,不利于环保,应慎用之。

(3)选择试验、钻孔、注浆、检测等所需设备及仪表器材,检查仪器是否完好,保证工作压力符合注浆压力的要求。

(4)拟定适当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确定注浆参数,包括注浆压力、注浆半径、注浆速度、扩散半径、有效范围、浆液配合比及初凝时间、止水盘尺寸等。

(5)制作小导管,其前端为尖锥形,尾端焊接直径为8mm的钢筋加劲箍,于管壁每隔20cm处做直径为8mm的梅花形钻眼,尾端留至少30cm不钻孔作为至浆段。

(6)组织、安排施工队伍,并对某些自制设备与器材的加工生产进行部署。

3. 安装小导管首先在设计好的孔位处做上标记,用凿岩机进行钻孔,要求孔径超过设计导管管径20mm以上;待成孔后按设计要求将小导管插入孔中,或者用凿岩机将小导管直接从型钢钢架的上部、中部处打入,小导管外露部分为20cm,并支撑在开挖面后方钢架之上,与其形成预支护体系。

4. 注浆进行单液注浆时应先喷砼5~10mm封闭掌子面形成止浆盘以防漏浆,注浆前要先冲洗管内积物,然后将输浆管连接于小导管的尾部,打开阀门排气孔按照由下向上的顺序用注浆泵进行水泥浆压注,按照由拱角到拱顶的顺序进行,选用普通水泥或者早强水泥。

渗入注浆应按实验确定的压力与注浆量进行施工,无实验条件时可按注浆半径20cm进行由大至小的调整,以选定压力与注浆量。

进行劈裂、压密注浆时应按有效固结厚度大于40cm于施工中对注浆压力与注浆量进行由大到小的逐步选取。

注浆应选用4.0MPa以上的高压注浆泵,待注浆完成后要立即堵塞钢管管口以防浆液外流。

双液注浆时要将两种不同浆液分别置于不同容器中,并使用两台注浆泵或双液注浆泵按一定配比吸入两种浆液,在两种浆液充分混合后进行注浆。

在注浆施工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注浆记录,并随时分析与改进作业,同时要留意支护工作面状态。

5. 注浆异常现象的处理(1)串浆是指注浆过程中出现的浆液从其他孔中流出的现象。

当出现串浆现象时,应通过多台注浆机进行同时注浆,或者及时堵塞串浆孔,待轮到进行该管的注浆时再拔出堵塞物,同时用铁丝清除管内杂物,再用水或高压风进行冲洗,然后进行注浆。

(2)水泥浆单液注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时由于进浆量很大,压力出现长时间不升高的现象,这时应重新调整浆液浓度与配合比,降低凝胶时间,以小泵量低压或间歇注浆,保证浆液在裂缝中有一定的停留时间以便凝胶,应注意停留时间不可超过混合浆凝胶时间。

(3)当出现泵压突然升高现象时,应停机检查是否发生堵管。

四.施工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1. 施工质量标准(1)进场前应按批抽取制作超前小导管所用的钢管进行力学性能与工艺性能的实验,确保钢管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2)导管要在开挖轮廓线上方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角度打入,施工偏差应符合规定。

其中深入性注浆的孔位误差要控制在5cm以内,角都误差不可超过2°。

劈裂、压密注浆的孔位误差要控制在10cm以内,角度误差不可超过3°。

不符合规定的要进行补管、注浆。

(3)渗入性注浆的单孔注浆量不能小于每孔平均注浆量的80%,劈裂、压密注浆的单孔注浆量不能小于每孔平均注浆量的60%。

不符合对定的要进行补管、注浆。

(4)在开挖过程中随时进行注浆效果的观察,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停工并进行相应处理。

2. 质量与安全注意事项(1)在注浆前要对机具完好性、连接管路和封口是否良好等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处理,以防压力爆破导致伤人事故。

(2)注浆前要先做注水实验,不可直接注浆。

(3)必须为作业工人配置必须的防护用品,确保施工安全。

(4)钢管与拱架要焊接牢固,待注浆完成后要立即将注浆孔堵塞密实。

(5)进行注浆施工的过程中,要实时密切监控注浆工作状态,一旦发现支护出现变形或损坏,要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措施。

(6)掌子面的开发工作要在注浆施工结束后4小时方可进行。

(7)相邻两排的小导管搭接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而且不可小于1m。

五.结束语超前小导管注浆技术是隧道浅埋暗挖的一种支护措施,要与钢拱架配合使用。

隧道施工在破碎软弱地层凿空后极易出现塌孔、结构断面较大或施作超前锚杆较为困难时,应采用超前小导管技术进行支护。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地面的超前小导管加固,当已有导洞时,也可于导洞内进行隧道周边的径向注浆。

小导管注浆技术有着施工工艺简单、工具简单、所需施工空间很小等优点,且在遇到地层变化等情况时可对施工方案进行随时调整。

小导管注浆因其适用性强及经济效益显著,在隧道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1]霍金岗;霍文财.超前小导管隧道施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0).[2]芦继业;曹玉文.暗挖工程超前小导管注浆工艺工作原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3]廖书志.超前小导管在隧道穿越软弱围岩中的应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02).[4]王铁男;郝哲;杨青潮.超前小导管注浆布置范围对地铁隧道开挖的影响分析[J].公路,2011(05).[5]刘新;方俊杰.超前小导管在某隧道断层中的应用[J].林业建设,2010(04).[6]李付康.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施工工艺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8).[7]蒋卫星;天罡;张晓明.超前小导管注浆在隧道塌方处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2(04).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