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6届高三双基考试化学试卷(扫描版).pdf
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卷

标准2016 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卷英语命题人:林红孙越苏丽晶姜秋莲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第I 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7.5 分)听f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个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l. What will the man do tomorrow?A. See a doctor. ,B. Attend a meeting.C. Play basketball.2.Who is probably thewoman?A.The man’s wife.B. Mrs. Black.C. Mrs. Black’ssecretary.3.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place?A.I n the library.B. In the lab.C. In thebookstore.4.How and when will the man go to theairport?A.By car right now.B. By taxi in an hour.C. By taxi right now..5.What does the man need the headphonesfor?A.The airplane.B. The cell phone.C. Thecamera.第二节(共1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22.5 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o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考试

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考试————————————————————————————————作者:————————————————————————————————日期: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试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氢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2CO 的排放。
B.用食醋出去水壶中的水垢,发生的是水解反应。
C.碳酸氢钠在视食品工业中可用做培制糕点的膨松剂。
D.炒菜用铁锅未及时洗净,可能发生电化学腐蚀【答案】:B【解析】:A 选项,氢能源是洁净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正确;B 选项,食醋溶解水垢是因为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C 选项,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能够做培制糕点的膨松剂,正确;D 选项,铁锅未洗净,残留的水分是电解质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和铁锅本身,易发生电化学腐蚀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Cl NH 4的电子式:B.丙烯的结构简式:23CHCH CHC. 2S 的结构示意图:D.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铀(U )原子:U 23892【答案】:D【解析】:A 选项,氯离子是阴离子需要表示出最外层电子并用方括号,错误;B 选项结构简式不能省略官能团,错误;C 选项,硫离子核电荷数为16,错误;D 选项,原子表示方法,是质量数与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种子数,正确。
3.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
B.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过氧化钠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D.二氧化硫有毒,不可以用做食品添加剂。
【答案】:D【解析】:二氧化硫有毒,但是需要达到一定的限度,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允许使用,D 选项错误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碱石灰、盐酸、过氧化氢、无水硫酸铜B.电解质:冰醋酸、烧碱、碳酸钠、冰水混合物C.酸性氧化物:氧化铝、二氧化碳、三氧化硫、二氧化氮D.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氧化镁、四氧化三铁、氧化钙【答案】:B【解析】:A 选项,碱石灰和盐酸是混合物,C 选项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D 选项中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选择B 项。
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有三组混合物:①氯化钠和水;②硫酸钡和水;③煤油和水.分离以上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 B.蒸发、过滤、分液C.分液、蒸发、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C.CCl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3.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 A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 AC.通常状况下,1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 A4.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mL 1mol•L﹣1的Fe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1的NaCl B.75 mL 2 mol•L﹣1的NH4ClC.150 mL 3 mol•L﹣1的KCl D.75 mL 2 mol•L﹣1的CaCl2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Ag+Cu2+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Fe+3Cu2+═2Fe3++3Cu6.某无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HCO3﹣、SO42﹣、Br﹣B.Cu2+、NO3﹣、Cl﹣、SO42﹣C.H+、Cl﹣、K+、CO32﹣D.K+、Mg2+、SO42﹣、OH﹣7.在反应中,元素X的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元素Y的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元素X被氧化②元素Y被氧化③元素X发生还原反应④元素Y发生还原反应.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运输浓硫酸、浓硝酸时可用铝制或铁制槽车B.用氯化钡溶液可区别SO42﹣和CO32﹣离子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不跟任何酸发生反应9.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10.根据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性质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C.元素单质跟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D.元素单质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11.下列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B.若某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H2→H+H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B.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C.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D.增大浓度、加热、加压或使用催化剂,都是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13.下列关于铜锌原电池(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A.Zn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Cu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铜片上有气体逸出D.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14.营养物质能够为有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下列单位质量的营养物质产生能量最高的是()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D.酶15.将甲烷与氯气按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后,得到的有机产物是()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A.只有①B.只有③C.①②③的混合物 D.①②③④的混合物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1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①~⑥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族.(2)②和⑤两种元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填元素符号).③和④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3)写出③的单质在⑥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17.如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1)图中属于烷烃的是(填编号)(2)图中属于甲烷同系物的是(填编号)(3)上图中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编号)18.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现象是,再加热该溶液,现象是.(3)装置③中的现象是,证明SO2具有.(4)装置④的作用是.(5)若实验后经过处理得到25g CuSO4•5H2O晶体,则被还原的硫酸的质量是g.三、选做题(本题含《化学与生活》和《化学反应原理》,每个模块15分.请选择一个模块作答,否则只能以所答的前一个模块计分)《化学与生活》19.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20.下列垃圾中,不适合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处理方法处理的是()A.腐败食品 B.电池 C.卫生纸D.纯棉纺织品21.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其结构中含有基.22.维生素C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高锰酸钾中的锰元素生成正二价锰离子,那么维生素C发生了(填“氧化”或“还原”)反应.23.油脂被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写名称),进而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能量,或作为合成人体所需其他物质的原料.(填“能”或“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人体必需氨基酸.24.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C6H12O6),部分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原理》25.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A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填“升高”还是“降低”),△H(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中△H=kJ•mol﹣1.26.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填化学式).27.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溶液中c(Na+)c(CH3COO﹣).2016年辽宁省大连市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有三组混合物:①氯化钠和水;②硫酸钡和水;③煤油和水.分离以上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 B.蒸发、过滤、分液C.分液、蒸发、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氯化钠能溶于水,所以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煤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层,所以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解答】解:①氯化钠能溶于水且难挥发,而水易挥发,所以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②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③煤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层,所以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分离方法,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并不大.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C.CCl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考点】单质和化合物;质量守恒定律.【专题】信息给予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B、化学反应前后遵循元素守恒的思想;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D、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解答】解: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故A错误;B、化学反应前后遵循元素守恒的思想,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故B正确;C、CCl4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属于化合物,故C正确;D、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的过程是钠单质置换出碳单质的过程,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所学过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熟记教材知识,是一道基础知识题目.3.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 A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 AC.通常状况下,1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标准状况下水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水的物质的量;B、1.06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含有0.02mol钠离子;C、不是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二氧化碳的5体积;D、氯化镁溶液的体积不知,无法计算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解答】解:A、标况下,水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水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1.06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0.01mol碳酸钠中含有0.02mol钠离子,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 A,故B正确;C、N 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不是标况下,题中条件无法计算二氧化碳的体积,故C错误;D、没有告诉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氯化镁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的“热点”,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4.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mL 1mol•L﹣1的Fe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1的NaCl B.75 mL 2 mol•L﹣1的NH4ClC.150 mL 3 mol•L﹣1的KCl D.75 mL 2 mol•L﹣1的CaCl2【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中含有离子的个数,根据n=cV计算氯离子物质的量,氯离子物质的量相等,则氯离子数目相等.【解答】解:50mL 1mol•L﹣1的FeCl3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为0.05L×1mol/L×3=0.15mol,氯离子物质的量相等,则氯离子数目相等,A.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为0.15L×1mol/L×1=0.15mol,故A符合;B.75 mL 2 mol•L﹣1的NH4Cl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为0.075L×2mol/L×1=0.15mol,故B符合;C.150 mL 3 mol•L﹣1的KCl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为0.15L×3mol/L=0.45mol,故C不符合;D.75 mL 2 mol•L﹣1的CaCl2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为0.075L×2mol/L×2=0.3mol,故D不符合,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与理解,难度不大,注意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只取决于物质电离出的离子的数目多少与溶质的浓度.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Ag+Cu2+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Fe+3Cu2+═2Fe3++3Cu【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盐,不能拆成离子形式;B、钡离子和硫酸根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离子反应遵循电荷守恒;D、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解答】解:A、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盐,不能拆成离子形式,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CaCO3+2H+═CO2↑+H2O+Ca2+,故A错误;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和硫酸根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即Ba2++SO42﹣═BaSO4↓,故B正确;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u+2Ag+═2Ag+Cu2+,该离子反应不遵循电荷守恒,故C错误;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即Fe+Cu2+═Fe2++Cu,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是现在考试的热点.6.某无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HCO3﹣、SO42﹣、Br﹣B.Cu2+、NO3﹣、Cl﹣、SO42﹣C.H+、Cl﹣、K+、CO32﹣D.K+、Mg2+、SO42﹣、OH﹣【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等,则能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解答】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A正确;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Cu2+为蓝色,与无色不符,故B错误;C.因H+、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因Mg2+、O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侧重复分解反应的考查,把握离子的颜色及常见离子的反应即可解答,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不大.7.在反应中,元素X的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元素Y的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元素X被氧化②元素Y被氧化③元素X发生还原反应④元素Y发生还原反应.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反应中,元素X的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元素Y的原子,则X失去电子,Y得到电子,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反应中,元素X的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元素Y的原子,则X失去电子,Y得到电子,则X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①正确,③错误;Y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②错误,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还原剂失去电子、氧化剂得到电子即可解答,注重氧化还原的反应中基本概念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运输浓硫酸、浓硝酸时可用铝制或铁制槽车B.用氯化钡溶液可区别SO42﹣和CO32﹣离子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不跟任何酸发生反应【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铁、铝与冷的浓硝酸或浓硫酸发生钝化;B.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C.NO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D.二氧化硅可与HF酸反应.【解答】解:A.铁、铝与冷的浓硝酸或浓硫酸发生钝化,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起到保护作用,故A正确;B.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区别,故B错误;C.NO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稳定,故C错误;D.二氧化硅可与HF酸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二氧化硅的性质,可与氢氟酸反应.9.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②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迅速被氧化为氢氧化铁;③三价铁离子遇到硫氰酸根离子显示红色;④铜离子在水溶液中显示蓝色.【解答】解: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②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然后迅速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红褐色物质;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溶液呈红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医用酒精中含有水,溶液变蓝,故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依次是③②①④.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反应产物的判断,注意常见物质的颜色等物理性质.10.根据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性质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C.元素单质跟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D.元素单质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可根据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②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③氢化物的稳定性,④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等,⑤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等.【解答】解:A.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可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故A错误;B.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故B正确;C.非金属性元素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比较方法错误,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对应的单质越易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非金属性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比较非金属性的方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11.下列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B.若某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H2→H+H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C、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D、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解答】解:A、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B、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C、H2→H+H的变化断裂了H﹣H共价键,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故C正确;D、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的条件无关,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如燃烧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需要注意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的条件无关,D为易错点.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B.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C.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D.增大浓度、加热、加压或使用催化剂,都是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物质的性质为内因,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外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其中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概念反应的方向,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此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但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发生移动.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反应物的性质为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如钠能和冷水反应,铜和热水也不反应,故A正确;B.有些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如HClO的分解,则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故B正确;C.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质的本身性质,故C错误;D.增大浓度、加热、加压或使用催化剂,可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反应速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注意把握内因和外因的区别,特别是催化剂的性质,为该题考查的侧重点,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13.下列关于铜锌原电池(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A.Zn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Cu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铜片上有气体逸出D.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铜锌原电池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Zn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Cu为正极,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Cu电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有气体逸出,故C正确;D.电子由Zn片通过导线流向Cu片,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铜锌原电池,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4.营养物质能够为有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下列单位质量的营养物质产生能量最高的是()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D.酶【考点】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专题】化学计算.【分析】基本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等,其中油脂产生的能量最高.【解答】解:基本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等,其中单位质量的油脂产生的能量最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营养物质提供的能量,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15.将甲烷与氯气按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后,得到的有机产物是()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A.只有①B.只有③C.①②③的混合物 D.①②③④的混合物【考点】甲烷的取代反应.【分析】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反应进行到哪一步不是由反应物甲烷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来决定的,即使甲烷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的情况,也不会仅生成CH3Cl,因为一旦生成CH3Cl 后,CH3Cl分子中的氢原子又可继续被氯原子取代,直到分子中氢原子都被取代完,因此其产物不是纯净的CH3Cl.题设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则四步取代反应都可能发生.【解答】解: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会发生四步取代反应,而反应进行到哪一步不是由反应物甲烷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来决定的,即使甲烷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的情况,也不会仅生成CH3Cl,因为一旦生成CH3Cl后,CH3Cl分子中的氢原子又可继续被氯原子取代,直到分子中氢原子都被取代完,因此其产物不是纯净的CH3Cl;所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则四步取代反应都可能发生,最终得到的是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的混合物,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甲烷的取代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旨在考查有机反应的复杂性,不同于无机反应,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错选B的比例很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1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①~⑥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ⅣA族.(2)②和⑤两种元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S(填元素符号).③和④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是NaOH(填化学式).(3)写出③的单质在⑥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Na+Cl22NaCl.【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碳元素,在第二周期ⅣA;②为氧元素,在第二周期ⅥA;③为钠元素,在第三周期ⅠA;④为铝元素,在第三周期ⅢA;⑤为硫元素,在第三周ⅥA;⑥为氯元素,在第三周ⅦA.(1)①为碳元素,在第二周期ⅣA;。
2016年高考(537)辽宁省大连市2016届高三4月双基测试卷

2016年高考(537)辽宁省大连市2016届高三4月双基测试卷辽宁省大连市2016届高三双基测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答题卡上。
2.作答时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广袤乡村的传统景观正在急速变化,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移,村庄或被遗弃,成为不断扩张的城市边缘的新郊区。
传说中的桃花源,祖先们所希冀的仙境,被城市化的诱惑所取代。
敬畏自然、遵循简朴以及庆贺传统,这些构成乡村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在消失。
过去,中国乡村秉持了传统的美学标准。
早年乡间不乏富裕的家庭,他们保持着务农和学习并重的传统。
这些家庭往往会为后代和有亲缘关系的孩子,甚至是乡邻里的孩子设立私塾,儒家思想的熏陶让他们有了耕读传家的理念。
当农村家庭不再担心生存问题,家庭成员便被鼓励去追求学识和美学上的提升。
而后,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也会让乡间邻里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
不同于那种离索居的文人在艺术上所持有和彰显的精神追求,受过教育的农村精英,他们的美学价值更多体现在建筑装饰、内部装修和日常使用的手工制品上。
从房屋的外部装饰和内部装修中,人们能很容易发现一些象征性的标志,它们表达着对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
传统美学观之所以被贬低,与传统生活方式的急遽变化有关。
这也体现在鉴赏和重新设计传统家用物件、使其具备新功能的能力上。
今天,历史悠久的中式美学正在一些城市精英中得到复兴,但乡间的传统匠人却在渐渐消失。
现代化虽然带来了技术进步,却也导致了传统生活方式的衰败。
当我们走过经济繁荣却缺乏美学吸引力的城市时,这种追求所导致的后果非常明显。
在这些地方,历史建筑让位于并无特色的现代高层建筑,只剩下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复制,审美观也显得单调乏味——新就是美,大就是好。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

点恰好 达 到平衡状态
"
僩 和三卅
平
凸t 1
若在 恒温 恒 心廿 二
•A 以
Dh } *
料 进 行 该反应
a t2
衡后转化 率小于 绝 热恒 容容 器 中的转化 军
15 •A 用类推的方 法 可 能会得 出错 误 结 论
因此 推 出的结论要经 过 实践 的检验才能 加 之其
正确与否 丅下列推论 中正 确 的是
它 们 互 为 同分 异构 体
伙
糖类
油脂
蛋 白质 都 可 以发生水解 反 应 (
6 •A 下列 有 关 分 类 的说法 正 确 的 是 八 B
胶 体 的本质特 征 是 具有 丁 达 尔效应 阳 离子 丄阴 离 子中均分 别 只含 种元 素 则 由这样 的 阴 丄阳 离 子 组成 的物 质
纯 净物
定是
2 0 15
^
20姊
学年上
鞍 山
三年 学 期 期 末 考试 高
中
入 命 题 入 校 对
12
级 化 学科 试 卷
唱g 海 彬
曹 书 褙
0 16 70
命 题 学 校
可 能 用 到 的相 对 原 子 质 量
A l 27
H
K
.
39
C Fe
N
14
N
s
a
23
材g
1-
24
s
32
CÌ
35 5
56
Cu 4
Ga
75
11 5
80
2
l L
z
\
0
t1Z
68
22 4
28 0
目崮的 质 量 / g
大连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化学参考答案

大连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化 学一、选择题26.(14分)(1)HgO + 2e - + H 2O = Hg + 2OH -(2分)(2)Hg 2+ + S 2- = HgS↓(2分)(3)水解生成的胶体具有吸附作用 ,可加快HgS 微粒的沉降(2分) (4)使反应物充分混合,提高反应速率 (2分) NH 3(1分)(5)2LiH 2PO 4 + Fe 2O 3 + C = 2LiFePO 4 + 2H 2O + CO↑(2分) N A 或6.02×1023(1分) (6)Fe (2分) 27.(14分)(1)2CaCO 3(s) + O 2 (g)+ 2SO 2(g) + 4H 24· 2H 2O](s)+2CO 2(g) △H = -681.8kJ/mol (2分) (2)ad (2分)(3)① 2×10-5(2分) ② <(2分) > (2分)③ = (2分)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1/c(SO 2),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浓度相等。
(2分) 28.(15分)(1)2NH 3(g)+CO 2(g) NH 2COONH 4(s)(2分),放热(2分) (2)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 3与CO 2的通入比例(2分) (3)过滤(2分) (4)NH 2COONH 4+2H 2O NH 4HCO 3+NH 3·H 2O (2分) A (1分); A 曲线起始浓度小,但在20min 内反应速率快,说明其温度高(2分) (5) 83.3%(2分) (5/6、83.33%均给分) 36.(15分)(1)Ca 2++2HCO 3-=CaCO 3↓+CO 2↑+H 2O (或Mg 2++2HCO 3-=MgCO 3↓+CO 2↑+H 2O 、 MgCO 3+H 2O=Mg(OH)2↓+CO 2↑)(2分)(2) ① 除去Ca 2+调节pH (各1分)② Cl 2+ H 2O = H + + Cl -+ HClO (2分) Ca(ClO)2、ClO 2、K 2FeO 4等(2分合理即可)(3)①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或去除水中的异味)(2分)②水中的Ca 2+、Mg 2+会与阴离子树脂中的OH -生成Mg(OH)2、Ca(OH)2沉淀造成堵塞,损坏离子交换树脂(2分)(4)反渗透法(2分)(5)电导率(或电阻率) (1分) 37.(15分)(1) O ( 1分)②氢键(各1分)③H 3BO 3+H 2O [B(OH)4]-+H +或 B(OH)3+H 2O [B(OH)4]-+H +(2分)(4)N 的电负性小于O ,更易给出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2分)正八面体(1分) (5)(1分) 2.28g/cm 3。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期初考试化学试卷.pdf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
沉淀物Al(OH)3Fe(OH)3Fe(OH)2Ni(OH)2pH3.41.87.57.2完全沉淀pH5.23.29.79.2回答下列问题:
(1) 操作a、c中需使用的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主要仪器为
。
(2)“碱浸”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
(3)“酸浸”时所加入的酸是
(填化学式)。酸浸后,经操作a分离出固体后,溶液中可能含
有的金属离子是
。
(4) 操作b为调节溶液的pH,你认为pH的最佳调控范围是:
。
(5) “调pH为2~3”的目的是
。(6) 操作c的方法是:
;
(7) 产品晶体中有时会混有少量绿矾(FeSO4·7H2O),其原因可能是
。
A.可由A经一步反应获得DB.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
C.G易水解,可用FeCl3溶液检验是否发生水解D.1 molG一定能和5mol氢气反应
.化合物Ⅰ(C11H12O3)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Ⅰ可以用E 和H在一定条件下
合成:已知:A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RCH=CH2RCH2CH2OH
A.高纯度的单质硅被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B.硅可由二氧化硅还原制得C.常温时硅与水、空气和酸不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
D.自然界硅元素的贮量丰富,并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19.关于 Na2CO3和NaHC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中的NaHCO3
B.分别向Na2CO3和NaHCO3溶液滴加少量盐酸,产生CO2气体较快的为NaHCO3
③化合物F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试卷

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试卷 化学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2CO 的排放。
B.用食醋出去水壶中的水垢,发生的是水解反应。
C.碳酸氢钠在视食品工业中可用做培制糕点的膨松剂。
D.炒菜用铁锅未及时洗净,可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B【解析】:A 选项,氢能源是洁净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正确;B 选项,食醋溶解水垢是因为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C 选项,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能够做培制糕点的膨松剂,正确;D 选项,铁锅未洗净,残留的水分是电解质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和铁锅本身,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2.以下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选项是:A.Cl NH 4的电子式:B.丙烯的结构简式:23CHCH CHC. 2S 的结构示意图:D.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铀〔U 〕原子:U 23892 【答案】:D【解析】:A 选项,氯离子是阴离子需要表示出最外层电子并用方括号,错误;B 选项结构简式不能省略官能团,错误;C 选项,硫离子核电荷数为16,错误;D 选项,原子表示方法,是质量数与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种子数,正确。
3.以下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 A.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
B.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过氧化钠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D.二氧化硫有毒,不可以用做食品添加剂。
【答案】:D【解析】:二氧化硫有毒,但是需要到达一定的限度,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允许使用,D 选项错误4.以下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纯洁物:碱石灰、盐酸、过氧化氢、无水硫酸铜 B.电解质:冰醋酸、烧碱、碳酸钠、冰水混合物 C.酸性氧化物:氧化铝、二氧化碳、三氧化硫、二氧化氮 D.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氧化镁、四氧化三铁、氧化钙 【答案】:B【解析】:A 选项,碱石灰和盐酸是混合物,C 选项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D 选项中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选择B 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选择题(1~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5~20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0BDDBADCBAA11121314151617181920DDCCBCBCAD
第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一)必考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2分)
Ⅰ.1) > (2分)2)1.0×10-10 (2分)
Ⅱ.(1)CO(g)+2H2(g)CH3OH(g) ΔH=(a-b)kJ/mol[或ΔH=-(b-a)kJ/mol] (2分)
(2)①0.12 mol/(L·min) (2分)
②225 (2分写单位得分) ③80%(2分)
22.(14分)
(1)强(1分)
2)NO3- + 3e- + 4H+=NO↑+ 2H2O(2分)
(3)Cu2+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铬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H2,气体使生成的Cu疏松(2分)
生成的Cu与Cr形成原电池,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2分)
(4)Cr(OH)3H+ CrO2- + H2O或Cr(OH)3 + H2OH+ [Cr(OH)4]- (1分)
(5)Cr2O72-(1分) 14H+ + Cr2O72- + 6Fe2+=6Fe3+ + 2Cr3+ + 7H2O(2分)
铁(1分) 3.0×106(2分)
23.(14分)
1)①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 2H2O(2分)
+ SO2 + Na2CO3=Na2S2O3 + CO2(2分)
(也可分步写成Na2CO3SO2=Na2SO3+CO2、Na2SO3S=Na2S2O3)
③加热浓缩、冷却结晶(1分)打开K2,关闭K1 (1分)
在C中的反应停止后,吸收A中产生的多余SO2,防止空气污染 (1分)
2)100 mL容量瓶(mL”不给分)、胶头滴管(1分)
加入最后一滴I2标准溶液后,溶液变蓝,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改变 (2分)
90.2% (2分)
(二)选考题(共15分。
请考生从3道题目中任选一题做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4.(15分)【化学化学与技术】
(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浸取速率和浸取率(2分)
(2)SiO2CaSO4 (分) Al(OH)3(1分)(3)2(1分) NH4F(1分) 生产过程会产生污染环境的HF及NH3等(2分)
(4)H2SO4NH4Cl(分)
(5)通入HCl使AlCl3·6H2O达到饱和,而Al2(SO4)3不饱和(2分)
(6)使废弃固体资源化利用(2分)
25.(15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1)
(1分);Cu(1分)
(2)HF>HI>HBr>HCl(1分);HF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其熔沸点较高,HI、HBr、HCl分子之间只有范德华力,相对分子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2分);
3)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1分);(2分);
4) 首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蓝色的透明溶液(1分); Cu2+ + 2NH3·H2O=Cu(OH)2↓+ 2NH4+、
Cu(OH)2+4NH3·H2O=[Cu(NH3)]2++2OH-+4H2O(分)
5) sp2(1分);
(,结果)
26.(15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1)取代反应(分) 加成反应(分)
(2)NaOH醇溶液加热 (分) (2分)
(3) (2分)
(4) 或 (2分)
(5) (分)(理答案均给分)
a0C,bKPa,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