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发生的变化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发生的变化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发生的变化高中地理教材对比——以湘教版为例本次对比的主要是2004湘教版教材和2019湘教版教材,侧重于章节主要内容发生的变化,未发生变化的内容未在文中提及,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新旧教材变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总体比较粗略。

对于2004版教材,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而2019版教材则演变成了必修一、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选择性必修二区域发展、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从教材安排上来看,依然是五本教材,但其中的章节分布及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些知识从必修部分变成选择性必修部分专门列了出来,因为不选择地理的学生将不再研究这部分内容,未单独标注出来的知识章节可能发生变化,但仍旧保留在了原书中)2004版必修一发生的变化:1.原1.3“地球的运动”——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内容,并拆分为1.1地球的自转和1.2地球的公转两节内容。

2.原1.4“地球的圈层结构”加入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如震中、震源深度、震源、震源深度、等震线、震级、烈度等知识。

3.原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选择性必修一2.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容无较大变化。

4.原2.2“地球表面形态”——选择性必修一2.2“地表形态的变化”,详细地介绍了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而2019版必修一第二章内容为“地球外表形态”,划分为2.1“流水地貌”(加入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2“风成地貌”(加入了风化举动的危害与防治),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都与水有关)。

5.原2.3“大气环境”——2019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1“大气组成与垂直分层”(加入了大气组成部分的内容),3.2“大气受热过程”,3.3“大气热力环流”,其余内容安排到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XXX”(包含了大气的水平运动),3.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重点强调了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3.3“天气系统”。

1.2-区域发展阶段--湘教新课标

1.2-区域发展阶段--湘教新课标

3.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
区域 面升级,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相
产业 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
结构 明显超出第二产业,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发展
的主导力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
务网络逐步形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较高
区域 空间 结构
水平。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区域的开放程 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 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大多数 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
区域 空间 结构
区域 发展 状态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缺少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 中心城市,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区域对 外开放程度最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 自足特征。
工业化阶段——中国目前区域发展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呈 现出从东部到西部,由沿海到内陆 的发展趋势。
匹兹堡的困惑
衰退
二战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五大湖”沿 岸工业带陷入困境,在全国的地位大大降低。 “钢都”匹兹堡已失去昔日的辉煌,由于钢铁等 主导产业的衰退,20世纪50年代以来,其钢铁工 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5%下降至1983年的 12.4%,1978—1987年制造业失业人数累计达 到10万以上,全市1/4的家庭收入明显下降,市 财政和教育部门的投入都下降了一半。五大湖许 多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大量人口外迁,被称为 “冰雪带”,与美国南部与西部蓬勃发展的“阳 光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以下哪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哪些属于发展中 国家?
中国 美国✓ 日✓本 印度 古巴 丹✓麦 尼泊尔 英✓国 瑞✓士 埃塞俄比亚

1.2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ppt

1.2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ppt

中 央 平 原
经纬度位置:(略) 海陆位置:位于美国东北部, 五大湖的东南部,阿巴拉契亚 山地的西北部。 经济位置:附近煤炭资源丰 富, 通过运河与五大湖相通,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么直 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 大型钢铁基地?
19世纪以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开发规模小, 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区域优势得不到 充分发挥。 随着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 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区域内部的积聚作用和对外 联系加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 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发展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可 持 续 发 展
3、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地理条件、发 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 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 的总体发展趋势
分析:在区域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内 部的差异比较小,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平衡发展状态,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和加速发展,城市的发展 速度要明显高于区域的平均速度,整个区域呈现出不平 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随着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其内部的 差异缩小,区域处于比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因此,区 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 的总体趋势
再生 阶段
区域经济逐渐复苏
走向协调
传统工业区改造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 传统工业, 2.发展交通运输, 3.防治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4.发展科技, 5.政策支持.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总结)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指标 (1)常用指标
(2)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

1.2区域发展阶段

1.2区域发展阶段
学校:武安一中学科:地理姓名:张晶晶授课班级:
章节名称
湘教版必修Ⅲ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计划学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课标解读
考点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和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
考点2.区域空间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3、采取的整治措施有哪些?
四知识反馈
设立问题→组织讨论→现场回答→总结疑难
例: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所考察知识点
题目举例
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
思考发达地区与高收入地区的关系
区域发展基本规律
简述当地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1.我将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探究归纳法等帮助学生掌握区域发展的基本规律。
2.利用课本许多关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案例资料,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资料中的地理信息,调动学生探究讨论,自主学习,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区域发展演化的规律。






一自主学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以及人文发展指数综合性指标
2.区域发展结构演化
3.区域空间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提醒学生本部分知识是本节的重点内容,自主学习时应注意多放些时间)
二重点讲解
区域空间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
1.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规律
2.工业化阶段的发展规律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基本规律
三知识拓展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

湘教版高中地理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湘教版高中地理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常用指标: ___________________ 、人均国
民收入、 ____________比重。 三次产业产值 人文发展指数 (预期寿命、教 综合性指标:_____________ 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总体发展趋势: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 地理条件 、发展水平 与___________ ___________、经济区位、 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 平衡—不平衡—平衡 ……的总体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观点对吗? 【提示】 这个观点不对。以传统农业为主
体的地区,区域开发方式粗放,开发手段落 后,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对生态环
境破坏最严重的是工业化阶段。
三、工业化阶段
二 1.产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第____
三 产业加速发展。 产业比重迅速上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__ 制造业 服务业 2 .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 ______ 和 ______ 大规模转移。 集聚 作用加强,出现一 3 .经济差异:区内 _____ 系列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且其发展速度较
稀疏 。 4.交通线路:数量___ 少 ,分布______
低 ,外贸规模甚 ____ 小 , 5.开放程度:较 _____
自给自足 特征。 表现出典型的__________
Zx.xk
低水平 6.整个区域处于__________ 均衡状态。
思考感悟 2.有人说,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地区,区域
开发方式粗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
以传统农 业为主体 的发展阶 段
较低,表 现出典型 的自给自 足特征
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
内部经济差异 相继出现一系 列规模较大的 中心城市和工 业基地,整个 区域处于不平 衡的加速发展 状态 逐渐缩小,现 代化的交通运 输网络和信息 商务网络逐步 形成

区域发展阶段ppt 湘教版

区域发展阶段ppt 湘教版

发达国家/地区
【总体状况】 低 发展中国家/地区 ●出生时预期寿命:49.1岁(2001年) ●成人识字率:50.8%(2001年) 综合性指标 ——人文发展指数( ●大中小学平均入学率: 52%(2001年) HDI):通过预期寿 ●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1860美元(2001年) 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 ●人口贫困率:41.6% 发展水平 ●预期寿命低于40岁的人口比例:37.3%(2000—2005年) ●成人文盲率:49.2%
扬州
1311.00 15.7
35.2
台州
1722.89
14.5
39.4
上世纪90年代初,大批台企、日企、韩企为转嫁劳动力成本,将处于产业链 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驻长三角地区,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的目的,十多年过去后,本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不 断增加,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不复存在,这种情形之下,大批外企业纷纷外迁, 转而向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进军,由此国内很多“学者”指出了“珠三 角因华为、中兴等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确立而成功地进行了产业转型,与之相 比长三角的神话已成昨日黄花”的论调。 该醒醒了!不要沉浸在已成“昨日黄花”的迷梦里了,看看人家珠三角的产业 转型、环渤海科技密集型的高起点,粪粪们有什么好成天显摆的,三十年前一穷 二白的日子没过过吗?口袋里才有俩钱就犯迷糊了,找不着东西南北了,真 是幼稚啊!
1
2 3
Ⅳ、说明a,b,c,d从区域的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各自的主导 力量是什么(从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区域的发展水平去分析) Ⅴ、a,b,c,d中____和____是平衡的.________是不平衡。 逆城市化一般出现在___阶段。a到b一般是这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到c很可能出现 ___________情况。这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做 才能顺利进入d。c到d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课件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

高中地理课件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

c
A
D、位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消费品市场广阔。
B
A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资金
技术
速度 产值
高科技 逐步形成
缩小 增强
做课本P12活动
D
B
B
电子电器
纺织
技术
劳动
①②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低 很少
资源型
小 缺泛

稀疏

自给自足
农业
均衡
甚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做课本P9活动
c
c
A
c B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二、工业化阶段
P9活动 加速 上升 加速 发展 制造 服务
加强
大 中心城市
加快
提高
不平衡
做课本P11活动
B
D、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均衡的发展态势。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学案:1.2+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学案:1.2+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课程标准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素养目标1.能够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

(人地协调观)2.结合区域地理环境,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地理实践力)3.结合区域地理要素,知道不同区域、同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认知) 4.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角度,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如何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的发展。

(综合思维)知识导引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________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一、区域的发展阶段图示法表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图示法表示工业化阶段发达地区人均收入一定较高,但是高收入地区不一定属于发达地区。

如一些资源出口国,人均收入很高,但是产业结构层次低,并不属于发达地区。

[思维拓展]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思路①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②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1.区域发展水平(1)常用指标:____________、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构成等。

(2)类型: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2.区域总体发展水平以______________(HDI),即以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地区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三、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由于区域具有显著的________,对于某一特定区域来说,必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________,扬长补短,推行适宜本区域的发展战略,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探究点一区域发展阶段[核心归纳]1.区域的发展阶段2.“四看”法分析区域发展阶段(1)从时间上看: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同机车中学 高二地理学案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主备人:赵文韬 编号:B Ⅲ-1-2 审核:地理组
学法导航
1.学习任务一:几个重要指标 (阅读课本P 8)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哪些?
2.学习任务二:区域发展阶段(阅读课本p8-11)
找出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将比较内容填入表格。

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阶

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
对外开放程度 交通运输 城市化 发展状态
★ 问题探究
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格局图,回答:
(1)写出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左图中经济发展核心城市的名称: ①___,②___, ③___,④___。

(2)写出经济发展轴线名称:
a _____,
b ______,
c ______,
d 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是:从沿海向___、___地
学习笔记
大同机车中学高二地理学案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推进,同时积极向___拓展。

思维导图
学习反馈
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但采矿业比较发达,铀矿资源丰富,自1959年发现铀矿后,现已探明铀矿储量为21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已先后成立3家合资企业。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说“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的衡量指标通常是()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三次产业产值比重③人均国民收入④预期寿命
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尼日尔目前处于________的发展阶段()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B.工业化C.高效益的综合D.不平衡的加速
3.下面关于尼日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B.劳动力开始向服务业大规模转移C.中心城市发展迅速D.大多数劳动力从事采矿业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2
大同机车中学高二地理学案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5.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

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A—B—C B.B—C—A C.C—A—B D.B—A—C
6.关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B.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C.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D.加工制造业走向衰退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