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液压元件及系统实验指导书8页word

液压元件及系统实验指导书8页word

《液压传动》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液压泵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

2.弄清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拆装。

三、实验思考题1.容积式泵工作的必要条件(泵工作三要素)是什么?2.什么是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困油现象?在结构上是如何解决的?实验报告要求1.叙述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叙述叶片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叙述柱塞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换向阀、压力阀、调速阀等。

2.弄清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先导式YF型溢流阀、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1.单向阀的拆装2.换向阀的拆装3.溢流阀的拆装4.减压阀的拆装5.顺序阀的拆装6.节流阀的拆装7.调速阀的拆装三、实验思考题1.对单向阀性能有那些要求?2.对电磁换向阀性能有那些要求?3.溢流阀有那些用途?4.先导式溢流阀在工作中阀芯阻尼孔堵塞,会出现什么现象?四、实验报告要求1.叙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叙述先导式YF型溢流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叙述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实验三、液压泵容积效率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液压泵的主要性能,熟悉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测绘液压泵的性能曲线,掌握液压泵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器材YZ-01(YZ-02)型液压传动综合教学实验台。

1台泵站 1台节流阀 1个 流量传感器 1个 溢流阀 1个 油管、压力表 若干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1. 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测定液压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得出流量——压力特性曲线()p f q q =。

实验原理见图一。

实验中,压力由压力表4直接读出,各种压力时的流量由流量计7直接读出。

实验中可使溢流阀5作为安全阀使用,调节其压力值为5MPa ,用节流阀6调节泵出口工作压力的大小,由流量计测得液压泵在不同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

给定不同的出口压力,测出对应的输出流量,即可得出该泵的()p f qq =。

液压实验指导书(机制班)

液压实验指导书(机制班)

机2005.08《液压、气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陈淑梅、陈传铭编)祝榕生核机械工程学院机电系二零零五年三月实验一、液压泵拆装实验(一) CB型齿轮油泵装配实验一、概述齿轮油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可靠,制造容易、成本低以及对液压油的污染不太敏感,维护与修理方便等优点,因此已广泛地用在压力不高(一般在25公斤/厘米2 以下)的液压系统中。

齿轮油泵的缺点是漏油较多,轴承上载荷大,因而压力较低,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较大,噪音高,并只能作定量泵使用,故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齿轮油泵在结构上采取措施后可以达到较高的工作压力。

CB型齿轮油泵在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产品,工作压力为25公斤力/厘米2 ,为了适应高压系统的需要,在结构上稍加改进(采用了浮动轴套结构即可自动裣轴向间隙),可使油泵出口压力达到70~140公斤力/厘米2 。

CB型齿轮油泵在结构上考虑并较好地自理了轴向间隙问题,径向压力不平衡问题,困油问题等。

二、实验目的:了解CB型齿轮类油泵的结构特点和装配程度。

三、实验设备:供装配用的CB,OB-B,CB-G,CB-H等齿轮泵各一台。

四、装配要点及注意事项:1、仔细清选零件;2、各零件原规定的锐角处,应保持锐角,不可倒角修圆。

3、滚针装在轴承座圈内应充满、不得遗漏,滚针轴承应垂直压入前后盖板孔内,滚针在轴承保持架内应转动灵活无阻。

4、长、短轴上之平键与齿轮配合,侧向间隙不应过大,顶面不得碰擦,且能轻松推进,轴不得在齿轮内产生径向摆动现象。

5、CB型齿轮泵径向间隙为0.13~0.16毫米,轴向间隙为0.03毫米。

6、装配后旋转主动轴(长轴),保证用手旋转平稳无阻滞现象。

7、对带有油压自动补偿侧板的各类高压齿轮油泵,应注意侧板开关和安装位置。

CB型齿轮测泵装配实验报告(一)实验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专业________班级_______组别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下列思考问题:1、齿轮油泵的旋转方向与吸、压油口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2、通过观察油泵的结构说明齿轮油泵是怎样解决困油问题和径向油压力不平衡问题的?3、影响齿泵工作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一般中高压齿轮泵在结构上相应地采取了哪些措施?(二) YB型叶片油泵装配实验一、概述叶片油泵具有运动平稳、噪声小、流量均匀性能好,容积效率高等优点,但有自吸性能差,转速不宜太高,对液压油的污染比较敏感,结构较复杂等缺点。

液压实验-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1

液压实验-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1

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实验一雷诺实验(选做)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总流伯努利方程实验(必做)实验台参数:潜水泵:型号HQB-2500;最大扬程:2.5m;最大流量:2000L/h;额定功率:55W;电源:单相~220V。

恒压水箱:长×宽×高=280×420×400;实验管A:管径Φ14,长约1.2 (m),沿程损失计算长度L=0.85 (m);雷诺数实验水位:H=250~280(可调);实验管B:小管内径Φ13.6,大管内径Φ20.2,轴线高度差140,总长约1.2 (m);伯努利方程实验水位:H=370(可调);实验台总尺寸:长×宽×高=1730×540×1470。

实验管道中液流循环如下(见图1) :1.实验台由泵7供水到恒压水箱22,水箱内液体分别由实验管A(雷诺实验)和实验管B (伯努利方程实验)流入辅助水箱14,再返回到供水水箱8中循环使用。

2.雷诺实验:颜色水容器1的颜色水径调节阀2调节,进入实验管A,随A管内的流动水一起运动,显示有色的流线;经节流阀9流出的微染色水,在辅助水箱14中与消色剂储器注入的消色剂混合,使有色水变清。

3.实验中基准水平面的选取。

用本实验装置做以上各项实验时,其基准水平面一律选择为工作台面板的上平面。

4.本实验指导书中各项实验所涉及的运算,均采用国际单位制。

2实验一 雷诺实验雷诺数是区别流体流动状态的无量纲数。

对圆管流动,其下临界雷诺数c Re 为 2300 ~ 2320。

小于该临界雷诺数的流体为层流流动状态,大于该临界雷诺数则为紊流流动状态。

工程上,在计算流体流动损失时,不同的Re 范围,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因此观察流体流动的流态,测定临界雷诺数,是《流体力学》课程实验的重要内容。

一、实验目的要求:1.观察层流、紊流的流态及其转换特性; 2.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准则;3.学习雷诺数用无量纲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并了解其实用意义。

液压实验指导书(附思考题答案)

液压实验指导书(附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液压动力元件拆装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了解,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了解如何认识液压泵的铭牌、型号等内容。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1.齿轮泵型号:CB-B型齿轮泵,结构图见图1-1。

图1-1 齿轮泵1-轴承外环 2-堵头 3-滚子 4-后泵盖 5-键 6-齿轮 7-泵体8-前泵盖 9-螺钉10-压环 11-密封环 12-主动轴 13-键 14-泻油孔15-从动轴 16-泻油槽 17-定位销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

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

2.双作用叶片泵型号:YB-6型叶片泵,结构图见图1-2。

工作原理:当轴3带动转子4转动时,装于转子叶片槽中的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叶片顶部紧贴与顶子表面,沿着定子曲线滑动。

叶片往定子的长轴方向运动时叶片伸出,使得由定子5的内表面、配流盘2、7、转子和叶片所形成的密闭容腔不断扩大,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吸油。

往短轴方向运动时叶片缩进,密闭容腔不断缩小,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排油。

转子旋转一周,叶片伸出和缩进两次。

图1-2 双作用叶片泵1-滚针(动)轴承 2-吸油盘 3-传动轴 4-转子 5-定子 6-泵体7-压油盘 8-滚针(动)轴承盖 9-叶片3. 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型号:YBN型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结构简图见图1-3(1)变量原理依据弹簧弹力与油液对定子内表面的作用力的合力产生的水平分力Fsinθ相互大小关系,使定子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改变定子与转子的偏心量的大小,进而改变泵的排量和流量。

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

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

将上述所测数据记入试验记录表(二) 五、实验记录与要求
1、填写液压泵技术性能指标:
型号规格
额定转速
额定流量 油液重度
理论流量
额定压力 油液牌号
2、填写实验记录表(二)
3、绘制液压泵工作特性曲线:
用方格纸绘制 q—p, η PV— p, η P—p 三条曲线。
4、 分析试验结果。 六、思考题:
1、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大于额定压力时能否使用?为什么?
2)分析液压元件中主要零件的精度及装配精度的关系 零件精度主要指零件加工后的尺寸、 形状及位置精度。 液压元件中主要零件的使用性能 (如零件的工作精度;固定件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活动件的密封性、润滑性、耐压性、运 动平稳性和噪声等) ,受到零件形位精度的影响。
液压元件的装配精度和零件的加工精度有密切的关系,零件精度是保证装配精度的基 础,但装配精度并不完全取决于零件精度,还与装配工艺有关。
式中 式中
pq
N 出=
(kW)
1000
p—泵的工作压力( Pa), q— 泵的实际流量( m3/s)
N 入 =2πnT
T— 泵的实际输入扭矩, n—泵的转速(本实验中为 1410rpm )
本实验中液压泵的输入功率用电功率表测出。功率表指示的数值
N 表 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再根据该电
动机的功率曲线,查出功率为 N 表时的电动机效率 η 电,则 N 入 =N 表 η 电。
3)顺序阀是利用油路压力来控制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顺序动作,其结构和溢流阀基本 相似, 唯一差异是阀的出口接某个执行元件, 即通压力油路, 所以阀中油液的泄漏必须专设
2、液压泵的流量 — 压力特性 通过测定被试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

液压实验指导书

液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液压系统中工作压力形成的原理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理解液压系统压力和外加负载的关系;2、通过实验分析液压系统负载由哪几方面组成;3、通过实验理解液压系统中工作压力的组成,有效工作压力,无效工作压力(压力损失)。

二实验原理(一)液压缸的外加负载变化对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影响。

实验在常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和液压工作不变的情况下进行。

在实验装置中,液压缸垂直布置,外负载用砝码直接加在活塞杆的一端,通过加不同的砝码观察液压工作压力值的变化、通过实验,计算液压缸的有效工作压力,做出负载——压力曲线。

注意此实验不同负载时的液压缸运动速度变化情况。

(二)进入液压缸的流量改变时,对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影响。

液压传动中流量和压力是两个独立的重要参数,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相互影响。

在一定负载下,仅改变进入液压缸的流量。

观察压力变化值及速度情况。

注意:此项实验,液压缸回油阻力必须很小,否则将产生不同背压,造成一定误差值。

(三)液压缸活塞下时,回油路的液压局部阻力(背压)变化时对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影响。

液压阻力包括两部分,即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本实验装置采用改变局部阻力(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的方法进行。

当液压缸上腔进油时,回油路上的节流阀阻力,可以看成是液压缸的无效负载,改变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就可研究液压局部阻力变化对液压缸的影响。

实验应在正常摩擦阻力和外负载不变的发现情况下进行。

(四)多缸并联时,外加负载不同时,对系统工作压力的影响。

实验装置中采用三个液压缸的并联施加不同负载,观察压力变化及它们的运动状态。

三实验步骤本实验在QCS002实验台上进行。

实验前调试:(1)实验油温控制在工作中20℃~40℃范围内。

(2)调整溢流阀4使压力15kgf/cm2(1.5MPa), 节流阀8、9、10开至最大,不加砝码慢慢打开调速阀6,使活塞杆运动速度不宜快,要求在运动过程中,有充分观察出压力表指示值。

1、观测液压缸的外加负载变化时,对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影响。

液压技术实验指导书

液压技术实验指导书

液压技术实验指导书液压技术实验指导书莆⽥学院电⼦信息⼯程学系2006年10⽉⽬录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报告要求实验Ⅰ油泵性能测试 (1)实验Ⅱ溢流阀静态性能实验 (5)实验Ⅲ节流调速性能实验 (8)实验Ⅳ液压回路实验实验Ⅳ-1 差动回路 (12)实验Ⅳ-2 速度换接回路 (14)实验Ⅳ-3 调压回路 (16)实验Ⅳ-4 蓄能器保压、泵卸荷回路 (18)实验Ⅳ-5 减压回路 (20)实验Ⅳ-6 平衡回路 (22)实验Ⅳ-7 多缸顺序控制回路 (24)实验Ⅳ-8 同步回路 (26)实验Ⅴ液压回路演⽰及设计实验 (28)实验Ⅵ⽓动基本回路实验 (29)附录主要液压实验设备简介(1) QCS003B型液压系统教学实验台 (31)(2) QCS014型装拆式液压系统教学实验台 (33)(3) YY-18型透明液压传动演⽰系统 (34)实验注意事项⼀、液压与⽓压传动实验是学习《液压与⽓压传动》课程的重要环节之⼀,通过实验不但可以巩固课堂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且能使学⽣提⾼实验技能和实际⼯作能⼒。

⼆、实验前要复习课程有关内容,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完成指导书中提出的各项要求。

三、实验时要多动脑、勤动⼿、培养独⽴⼯作和分析问题的能⼒。

四、正确使⽤各项设备、器具,注意安全。

遇有故障要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妥善处理。

五、注意卫⽣,实验室内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扔纸屑,保持实验良好的秩序,实验完毕要清理实验设备和现场。

六、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按时交给指导教师批阅、评分。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是实验的成果⼩结,必须以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完成。

⼆、对所需已知参数应主动查询,对测试参数和现象要如实记录。

三、实验报告中的思考题,可由指导教师提出,也可由学⽣⾃⾏提出和回答。

四、要求学⽣独⽴完成报告。

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希望能⾃⾏设计报告形式和内容。

五、凡需要画曲线的,⼀律⽤坐标纸(或16K⽅格纸)画,不得⽤其他纸代替。

液压元件实验指导书

液压元件实验指导书

专业基础实验三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年级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实验小组号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综合实验中心2014 . 9目录前言--------------------------------------------------------------------------------------------------1注意事项--------------------------------------------------------- --------------------------------2一、装拆实验实验一:CB—B齿轮泵的装拆实验--------------------------------------------------------3实验二:CB—H齿轮泵的装拆实习--------------------------------------------------------- --4 实验三:DTB型叶片泵的装拆实习------------------------------------------------------------5实验四:CY14—1型向轴柱塞泵的装拆实习----------------------------------------------6实验五:中压,高压先导式溢流阀的装拆实习------------------------------------------7二、液压元件性能实验实验六:液压泵性能实验-------------------------------------------------------------------------8试验七:溢流阀静态性能实验---------------------------------------------------------15 实验八:节流调速特性实验---------------------------------------------------------------------22前言液压传动实验是学习液压传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可以帮助同学加深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学到一些基本的试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液压元件拆装
一、实验目的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元件的拆装可加深对元件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

并能对元件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
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元件中的作用,了解各种元件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元件。

1.轴向柱塞泵
型号:cy14—1型轴向柱塞泵(手动变量)
结构见图1—1
图1-1
(1)实验原理
当油泵的输入轴9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时,缸体5随之旋转,由于装在缸体中的柱塞10的球头部分上的滑靴13被回程盘压向斜盘,因此柱塞10将随着斜盘的斜面在缸体5中作往复运动。

从而实现油泵的吸油和排油。

油泵的配油是由配油盘6实现的。

改变斜盘的倾斜角度就可以改变油泵的流量输出。

(2)实验报告要求
A.根据实物,画出柱塞泵的工作原理简图。

B.简要说明轴向柱塞泵的结构组成。

(3)思考题
a.cy14---1型轴向柱塞泵用的是何种配流方式?
b.轴向柱塞泵的变量形式有几种?
2.齿轮泵
型号:CB---B型齿轮泵
结构图见图1—2
图1-2
(1)工作原理
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

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

(2)实验报告要求
a.根据实物,画出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简图。

b.简要说明齿轮泵的结构组成。

(3)思考题
a.卸荷槽的作用是什么?
b.齿轮泵的密封工作区是指哪一部分?
3.双作用叶片泵
型号:YB---6型叶片泵
结构图见图1---3
图1-3
(1)工作原理
当轴3带动转子4转动时,装于转子叶片槽中的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叶片顶部紧贴与顶子表面,沿着定子曲线滑动。

叶片往定子的长轴方向运动时叶片伸出,使得由定子5的内表面、配流盘2、7、转子和叶片所形成的密闭容腔不断扩大,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吸油。

往短轴方向运动时叶片缩进,密闭容腔不断缩小,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排油。

转子旋转一周,叶片伸出和缩进两次。

(2)实验报告要求
a.根据实物画出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简图。

b.简要说明叶片泵的结构组成。

(3)思考题
a.叙述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的主要区别。

b.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内表面是由哪几段曲线组成的?
c.变量叶片泵有几种形式?
4.溢流阀
型号:Y型溢流阀(板式)
结构图见图2—1
图2-1
(1)工作原理
溢流阀进口的压力油除经轴向孔a 进入主阀芯的下端A 腔外,还经轴向小孔b 进入主阀芯的上腔B ,并经锥阀座上的小孔d 作用在先导阀锥阀体8上。

当作用在先导阀锥阀体上的液压力小于弹簧的预紧力和锥阀体自重时,锥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关闭。

因阀体内部无油液流动,主阀芯上下两腔液压力相等,主阀芯再主阀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主阀芯处于最下端),溢流阀不溢流。

(2)实验报告要求
a. 补全溢流阀溢流时的工作原理。

b. 写出YF 型及P 型溢流阀与Y 型溢流阀的区别。

(3)思考题
a.先导阀和主阀分别是由那几个重要零件组成的?
b.遥控口的作用是什么?远程调压和卸荷是怎样来实现的?
c.溢流阀的静特性包括那几个部分? 5.减压阀 型号:J 型减压阀 结构图见图2-2 (1)工作原理
进口压力1p 经减压缝隙减压后,压力变为2p 经主阀芯的轴向小孔a 和b 进入主阀芯的底部和上端(弹簧侧)。

再经过阀盖上的孔和先导阀阀座上的小孔C 作用在先导阀的锥阀体上。

当出口压力低于调定压力时,先导阀在调压弹簧的作用下关闭阀口,主阀芯上下腔的油压均等于出口压力,主阀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处于最下端位置,滑阀中间凸肩与阀体之间构成的减压阀阀口全开不起减压作用。

图2-2
(2)实验报告要求
a.补全减压阀起减压作用时的工作原理。

b.Y型减压阀和Y 型溢流阀结构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1)思考题
a.静止状态时减压阀与溢流阀的主阀芯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b.泄漏油口如果发生堵塞现象,减压阀能否减压工作?为什么?泄油口为什么要直接单独接回油箱?
6.换向阀
型号:34E—25D电磁阀
结构图见图2-3
(1)工作原理
利用阀芯和阀体间相对位置的改变来实现油路的接通或断开,以满足液压回路的各种要求。

电磁换向阀两端的电磁铁通过推杆来控制阀芯在阀体中的位置。

图2-3
(2)实验报告要求
a. 根据实物说出该阀有几种工作位置?
b. 说出液动换向阀、电液动换向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思考题
a. 说明实物中的34D —10B 电磁换向阀的中位机能。

b. 左右电磁铁都不得电时,阀芯靠什么对中?
c. 电磁换向阀的泄油口的作用是什么? 7.单向阀 型号:I —25型 结构图见图2-4 (1)工作原理
压力油从1p 口流入,克服作用于阀芯2上的弹簧力开启由2p 口流出。

反向在压力油及弹簧力的作用下,阀芯关闭出油口。

图2-4
(2)实验报告要求
根据实物,画出单向阀的结构简图。

(3思考题
液控单向阀与普通单向阀有何区别? 8.节流阀
型号:L---10B 型节流阀 结构图见图2-5
(1)工作原理
转动手柄3,通过推杆2使筏芯1作轴向移动,从而调节调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使流经节流阀的流量发生变化。

(2)实验报告要求
根据实物,叙述节流阀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3)思考题
调速阀与节流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图2-5
实验二液压回路安装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节流调速回路的构成,掌握其回路的特点,进行正确的安装与调试。

2.通过对节流阀和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的对比实验,分析比较它们的调速性能。

3.了解增速回路的构成及特点,掌握其增速原理,进行正确的安装与调试。

4.了解速度换接回路的构成及特点,掌握其换接原理,进行正确的安装与调试。

二、实验原理
原理图参见图3-1,图3-2,图3-3

图3-3
三、实验仪器
YCS-A 液压传动教学实验台 四、实验内容
1.采用节流阀和调速阀的节流调速回路的构成及调速特点。

2.采用液压缸差动连接的增速回路的构成及特点。

3.采用行程开关控制的多缸顺序工作回路的构成及特点。

五、实验报告
1.分析采用节流阀和调速阀的节流调速回路的调速特点。

2.分析采用液压缸差动连接的增速回路的增速原理。

3.分析采用行程开关控制的多缸顺序动作回路的控制原理。

七、思考题
1.采用节流阀和调速阀的节流调速回路哪个调速性能好?为什么?
2. 采用液压缸差动连接实现增速有什么优点? 3.如何采用压力控制的方式实现多缸顺序动作?
实验三 气动回路安装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气压元件在气动控制回路中的应用,通过设计安装气压回路了解调速与往复动作回路的组成及性能。

2. 能利用现有气压元件拟订其他方案,并进行安装调试 二、实验仪器
3 1
4 2
I
II
KY-2005型气动回路实验台
三、实验原理
原理图参见图4-1,图4-2
图4-1
图4-2
四、实验内容
安装调试具有调速和往复工作循环的气动回路。

五、实验步骤
1.按需要选择气压元件
2.根据设计原理图联接管道
3.接通压缩空气源
4.实现所要求的动作。

六、实验报告
叙述调速与往复工作循环的气动回路的工作原理。

七、思考题
1.气压传动有何特点?
2.气动系统中为何要有油雾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