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21 0 0年 5月 第 7卷第 1 4期
甲 堪
Mei ̄Inv ino hn y2 dc n o ̄ o f iaMa .Q C
o. . 1 7
・
4 ・ 3
・
临 床 研 究
・
强 龙 治 疗 慢 性 阻塞 性 肺 疾 病 疗 效 观 察
闵 刚
【 摘要 】 目的
析 , 用 t 验。 采 检
2 结果 .
应 用 S S 30统 计学 软件 进行 统计 分 P S1 .
治 疗 3d后 两 组 疗 效 分 析 , 表 1 见 。
表 1 治 疗前后治疗组 与对照组 P O 变化 a:
续应用数 日, 其生 物学 作 用将 逐 日递增 , 易带 来严 重 的副作
特点 , 用于 C P 急性发作期治疗 。 适 O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O D) C P 是一种 具有气 流受 限特 征的
疾 病 , 流受 限 不 完 全 可 逆 、 进 行 性 发 展 , 肺 部 对 有 害 气 气 呈 与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选择 20 0 8年 于 笔 者 所 在 医 院住 院 的 慢 性 阻
【 关键词 】 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 甲强龙 ; 地塞 米松
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 ( O D) 呼吸系统疾 病 中的常见病 CP 是
( 00 ) P> .5 。治疗后治疗 组 咳喘 及 呼吸 困难 明显 减 轻 , 状 症 改善 明显 , 而对照组 则改 善不 明显 , 经其 他 实验 证 明 1 后 周 症 状才有 明显 改 善 。治 疗 组 动 脉血 氧 分 压 升高 显 著 , 组 两 PO a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0 0 ) P< .5 。
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观察甲强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65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
两组均予以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及支持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强龙40 mg,静滴,1次/d,疗程5~7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缓解消失时间。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体征缓解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1)。
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强龙治疗AECOPD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甲强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患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
COPD加重期(AECOPD)是指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加重、痰量增加,可伴有发热等炎症反应明显加重表现。
糖皮质激素用于AECOPD治疗的价值得到肯定[1]。
笔者对2008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33例AECOPD患者应用甲强龙治疗,观察甲强龙对AECOPD的疗效及安全性。
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1月,住院治疗的AECOPD 患者共65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其中男24例,女9例,年龄57~82岁,平均70.5岁;对照组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55~83岁,平均68.5岁。
除外支气管哮喘,一个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及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和内分泌疾病患者。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上相当(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两组均常规予以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等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强龙40 mg,静滴,每天一次,疗程5~7天。
于治疗后第7天行疗效评价,并观察症状体征缓解消失时间。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52·临床研究 Clinical Research 大 医 生 2021年 第 6卷 第 1期 2021 Vol.6 No.1物阻碍细胞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但其单独用药会增加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可增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其能增加胃肠道的有益菌群,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环境有关,肠道菌群紊乱可改变机体代谢能力,同时厌氧菌的代谢物能促进致癌物质产生,从而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3-4]。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够直接定植于肠道,补充益生菌,并且能够降低肠道定植部位的氧浓度以阻碍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繁殖,此外其还能够结合肠黏膜上皮促进肠道菌群生物屏障的形成,提高黏膜免疫屏障的能力[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粪便大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而粪便粪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奥沙利铂能够改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现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病情恢复。
麻醉、手术、饮食等原因可导致患者机体内免疫功能下降。
CD4+属于辅助性T淋巴细胞,其能够分泌免疫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的功能,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情恶化。
CD8+能够抑制B细胞抗体的免疫反应,促进病情发展。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够提高胃肠道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同时延长T淋巴细胞寿命,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百分比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而外周血CD8+百分比低于对照组,提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奥沙利铂能够提高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
综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FOLFOX4化疗能够调节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肠道菌群,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病情好转,值得临床推广。
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仍需扩大样本量研究。
孟鲁司特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甲强龙用量的影响

预后不佳等特点。急性加重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恶 化发展的关键原因,可引发肺功能减退、肺心病、呼吸衰竭 等不良现象,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较大威胁⑴。临床应采取
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紊原(PCT)、 肿瘤坏死因子a ( TNF-a )、白介素4 ( IL-4 )水平。(5 ) 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有效措施改善并控制病情。主要临床药物包括抗生素、扩张剂、 糖皮质激素等,但效果一般,长期使用甚至会导致患者产生耐 受性,加大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⑵。临床考虑采取哪种措施 尽可能减少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使用量,保障治疗安全性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亍士s表示,采用r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 采用X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孟鲁司特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
2.1甲强龙用量 观察组甲强龙用量为( 106.45 ±20.03 ) mg,
甲强龙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低于对照组的(161.78 ±21.46) 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3.194, P<0.05 )。
1.1 一般资料 选取吉水县人民医院2017年6月一2020年1
观察组 49
1 (2.04) 1 ( 2.04)
0 1 (2.04)
0 3 (6.12)
1.3观察指标 (1)比较2组甲强龙用量。(2)比较2组
3讨论
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J、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当
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机体呼吸道症状急剧恶化且致使肺功能明显下降时,则称之
观察小剂量甲强龙联合呼吸兴奋剂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观察小剂量甲强龙联合呼吸兴奋剂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1-06-11T08:11:46.5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5月5期作者:徐苏[导读] 目的研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时应用小剂量甲强龙联合呼吸兴奋剂的效果。
方法将本院自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
给予参照组呼吸兴奋剂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对比治疗效果,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徐苏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0【摘要】目的研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时应用小剂量甲强龙联合呼吸兴奋剂的效果。
方法将本院自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
给予参照组呼吸兴奋剂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对比治疗效果,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使用小剂量甲强龙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可以得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恢复健康的速度,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小剂量甲强龙;呼吸兴奋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ow dose 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stimulan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with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 64 cases of COPD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spiratory stimulant treatment,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low-dose methylprednisolone treatment on this basis.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reatment effect,the index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P < 0.05).Conclusion the use of low-dose 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stimulants in the treatment of COP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can get more ideal therapeutic effect,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using.[Key words] low dose methylprednisolone;respiratory stimulant;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老龄化日益加重导致患有慢阻肺的患者逐渐增多,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经常合并呼吸衰竭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需要使用有效方式为患者治疗,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1】。
小剂量甲强龙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小剂量甲强龙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彭永校;张文莹;彭伟奖【摘要】目的分析慢阻肺并呼吸衰竭应用小剂量甲强龙与呼吸兴奋剂联合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6月诊治的84例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呼吸兴奋剂联合小剂量甲强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呼吸(17.62±2.18)次/min、心率(94.03±5.42)次/min,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CO2(35.82±8.91)mmHg、PaO2(85.26±5.84)mmHg、CRP(6.86±2.23)mg/L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动脉压(9.61±1.59)mmHg、FEV1占预估值(86.69±6.64)%、FEV1/FVC(1.08±0.21)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甲强龙结合呼吸兴奋剂对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与心率,提升肺功能与血气指标,降低CRP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9(019)001【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呼吸兴奋剂;甲强龙;慢阻肺;呼吸衰竭;肺功能【作者】彭永校;张文莹;彭伟奖【作者单位】揭阳市揭西县人民医院广东揭阳515400;揭阳市揭西县人民医院广东揭阳515400;揭阳市揭西县人民医院广东揭阳515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9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与致死率,若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气流受限的症状会不断加重,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与经济负担[1]。
在疾病进展时呼吸系统会发生恶化改变,主要症状有嗜睡、全身不适、疲惫、意识不清等,进而致使肺性脑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出现[2]。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静脉用甲强龙治疗aecopd的比较分析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静脉用甲强龙治疗AECOPD的比较分析于慧慧(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中心卫生院,江苏淮阴 223300)【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静脉用甲强龙治疗AECOPD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低剂量布地奈德组、高剂量布地奈德组和甲强龙组,比较三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高剂量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甲强龙组,低剂量组和甲强龙组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强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布地奈德组和高剂量布地奈德组。
结论 AECOPD治疗中采用高剂量布地奈德,能够有更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布地奈德;甲强龙治疗;AECOPD;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99.128.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主要特征是以一种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为主,这种疾病有着比较高的发病几率和死亡几率,普遍发于老年人群体,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趋势加重,该疾病的发病几率也在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1]。
本文就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静脉用甲强龙治疗AECOPD做出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低剂量布地奈德组、高剂量布地奈德组和甲强龙组,各20例,其中低剂量布地奈德组男患者15例,女患者5例,年龄48~80岁之间,平均年龄(67.25±3.57)岁,患者平均病程(5.69±0.51)年;高剂量布地奈德组男患者16例,女患者4例,年龄48~81岁之间,平均年龄(68.33±3.48)岁,患者平均病程(5.48±0.54)年;甲强龙组男患者15例,女患者5例,年龄49~80岁之间,平均年龄(67.58±3.51)岁,患者平均病程(5.57±0.53)年;以上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COPD的诊断标准和分级标准,对于有支气管哮喘者、合并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者、三十天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者、合并严重糖尿病等激素使用禁忌症者、合并左心衰竭等其它严重疾病者均排除在本次研究之外。
甲强龙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41 期2018 Vol.5 No.4129甲强龙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研究刘俊华(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内科,海南 白沙 572800)【摘要】目的 探讨甲强龙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甲强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的变化。
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7.3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53%,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的肺功能的变化无差异(P >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肺功能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减少了患者急性发作频率,减低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心肺功能及临床疗效,在临床应用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甲强龙联;纳洛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疗效【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41.29.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和肺气肿。
中老年人发病较常见,其原因为有害气体污染及有害颗粒引起机体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其临床表现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及胸闷等,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会表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道感染、体温升高、痰增多并为黄浓痰,病情严重者出现Ⅱ型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
因此,妇产科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采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现将结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8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5>=@) 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 和多发病, 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 其发病与肺部对香 烟、 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糖皮 质激素是一种具有多种机制的抗炎药物, 对具有气流阻塞的 气道炎症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可改善或延缓病情恶化。甲 强龙是一种新型合成的糖皮质激素, 具有作用强、 起效快的 特点, 适用于 5>=@ 急性发作期治疗。 $! 资料与方法 $: $! 一般资料! 选择 "##A 年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患者 "< 例, 诊断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
[$] 段标准 。其中男 $< 例, 女 $# 例, 年龄 %% B &% 岁, 随机分
。治疗后治疗组咳喘及呼吸困难明显减轻, 症状 ( ! D #: #% ) 改善明显, 而对照组则改善不明显, 经其他实验证明 $ 周后 症状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升高显著, 两组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 #: #% ) 。 C!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5>=@)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 疾病,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呈进行性发展, 与肺部对有害气 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5>=@ 与慢性支气管炎 和肺气肿密切相关。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 其他已知原因后, 患者每年咳嗽、 咳痰 C 个月以上, 并连续 " 年者。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 久的扩张, 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
状更为显著, 较少有毒副作用, 是治疗 5>=@ 较为理想的糖
[’] 皮质激素 。
! ! 两组治前症状、 体征、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作者单位: $$##$$ 沈阳市沈河区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 王然
参考文献
[ $ ]中华医学会呼吸疾病学分会慢性阻塞肺疾病学组8 慢性阻塞性
万方数据
[$] 维化 。其急性加重期治疗除抗炎、 祛痰、 吸氧外, 应予解痉
两组的年龄、 性别和病情比 为, 治疗组 $C 例和对照组 $C 例, 较均无明显差异 ( ! D #: #% ) 。 $: "!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 抗感染、 静脉滴注 氨茶碱、 氨溴索、 盐酸特布他林片口服对症治疗。治疗组给 予甲强龙静脉推注, 每日 " 次, 每次 ’# EF; 对照组给予地塞 米松静脉推注, 每日 " 次, 每次 $# EF。疗程 C *。治疗前后 观察症状改善程度及测试动脉血氧分压 ( =->" ) 。 $: C! 统计学方法! 应用 G=GG $C: #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 析, 采用 " 检验。 "! 结果 治疗 C * 后两组疗效分析, 见表 $ 。 表 !" 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 =->" 变化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值 例数 $C $C 治疗前 ’’: A H %: C" ’’: " H <: #% ? #: #% 治疗后 &A: % H C: %A <": " H ’: "" ? #: #% !值 ? #: #% ? #: #%
度 D $, $ K < 及 [ < WH X Y 与各组患者数量比较, 冠心病各亚 组 6A > 5BC 高浓度例数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均
万方数据
["] 渗出和炎症细胞的侵润, 以缓解气管阻塞, 减轻症状 。同
时抑制炎症细胞向肺内趋化聚集和活化, 降低微血管通透性 从而减轻黏膜水肿。而地塞米松首先必须经过肝脏代谢成 泼尼松后才发挥作用, 属于长效激素, 起效慢, 半衰期长, 连 续应用数日, 其生物学作用将逐日递增, 易带来严重的副作
[C] 用 。甲强龙比地塞米松减轻症状及控制病情、 缓解咳喘症
! ! 冠心病 ( ,1E10-E7 6)-E3 *+A)-A), 5FG ) 的病理基础是动脉 粥样硬化, 其发病机制涉及内皮细胞损伤、 脂质浸润、 单核细 胞吞噬脂质转变为泡沫细胞等病理反应, 其发生发展与炎症 密切相关
[$]
型; 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于术前抽取静脉血, 离心后取血清, 用 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浆 6A > 5BC 浓度。 $: <! 统计学处理! 用 QCQQ $#: #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 料用均数 O 标准差 ( " O #) 表示, 均数比较用 $ 检验, 计数资料 以百分率表示, 两组间比较用 " V 5 表 !" 检验。 "! 结果 ": $! 各组血浆 6A > 5BC 浓度的比较 ! 冠心病各亚组 6A > 5BC 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 ! D #: #% ) ; RLC 组血浆 6A > 5BC 浓度高于 QLC 组; L(/ 组血浆 6A > 5BC 浓度分别高 于 RLC 组和 QLC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D #: #% ) 。多支血 管病变组血浆 6A > 5BC 浓度亦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 (! D #: #% ) , 见表 $ 。 表 !" 各亚组血浆 6A > 5BC 浓度比较 ( " O #, WH X Y) 组别 对照组 稳定性心绞痛组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急性心肌梗死组 单支血管病变组 多支血管病变组 例数 "" <$ ’& $? %’ ’< 6A > 5BC 浓度 $: # O #: % ! $: ? O $: " ! <: = O ": ? ! %: % O ": = Z# $: & O $: % ! <: & O ": = Z
! ! 作者单位: ’%<##"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 高鹏
Z ! ! ! 注: 与对照组 ( 或单支病变组) 比较, ! D #: #% , ! D #: #% ; 与 # QLC 组 ( 或 RLC 组) 比较, ! D #: #%
": "!
6A > 5BC 浓度与各组患者数量的比较! 按 6A > 5BC 浓
中国医学创新! "#$# 年 % 月! 第 & 卷第 $’ 期! ()*+,-. /0012-3+10 14 56+0-, (-78 "#$# , 91.: & ;1: $’
・ ’C・
・临床研究・ 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王然! 闵刚
! 目的! 观察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 将 "< 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 摘要】 组, 两组均给予吸氧、 抗感染、 静脉滴注氨茶碱、 氨溴索、 盐酸特布他林片口服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甲强龙静脉推 注, 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推注, 治疗前后观察症状改善程度及测定动脉血氧分压 ( =->" ) 。结果 ! 治疗组咳喘及 差异有 呼吸困难明显减轻, 症状改善明显, 而对照组则改善不明显, 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升高显著, 两组 =->" 比较, 统计学意义 ( ! ? #: #% ) 。结论! 甲强龙比地塞米松减轻症状及控制病情、 缓解咳喘症状更为显著, 较少有毒副作用, 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为理想的糖皮质激素。 【 关键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甲强龙; ! 地塞米松
肺疾病诊治指南8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 <# ($) : = > $&8 [ " ]梁永祥, 陈辉, 庞华春8 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 , $’ (") : ?< > ?’8 的疗效观察8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 < ]邹晓华, 王春英, 蒋颖超8 甲强龙与地塞米松治疗重症哮喘的疗 "##% , % (@) : $#’’ > $#’%8 效对比分析8 中国误诊学杂志,
高敏 5 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 相关性分析
高鹏! 何平! 张学军! 闫吉霞
【 摘要】 ! 目的! 探讨高敏 5 反应蛋白 ( 6A > 5BC) 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 ?& 例经冠状动脉造影 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被分为 < 组: 稳定型心绞痛组 <$ 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 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 $? 例, 又根据血 管病变程度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 %’ 例及多支血管病变组 ’< 例。同时以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 "" 例患者作为 ( ! D #: #% ) 。在 对照组, 比较各组间血浆 6A > 5BC 浓度。结果! 冠心病患者各组 6A > 5BC 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冠心病各亚组中, 稳定型心绞痛组、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 6A > 5BC 浓度依次增高。多支血管病 变组 6A > 5BC 含量亦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 ( ! D #: #% ) 。结论! 血浆 6A > 5BC 浓度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高敏 5 反应蛋白; ! 冠心病; ! 病变程度; ! 相关性 【 关键词】
・ ’’・
中国医学创新! "#$# 年 % 月! 第 & 卷第 $’ 期! ()*+,-. /0012-3+10 14 56+0-, (-78 "#$# , 91.: & ;1: $’
[ ’ ]赵惠莉, 曾兆安, 谭世繁8 糖皮质激素对 "< 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 的抢救观察8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 (?) : %%<8 ( 收稿日期: "#$# > #$ > #= ) ( 本文编辑: 赵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