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详细培训教程方案(DOC 22页)

合集下载

5s培训计划方案

5s培训计划方案

5s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的和意义5S是一种源自日本的管理方法,它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整洁、有序、标准化、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生产安全。

5S是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通过培训全员了解5S的理念和方法,提高员工的5S意识,培养员工的5S习惯,形成企业良好的5S环境,对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的对象为本企业全员员工,包括生产技术工种、管理人员、员工等。

三、培训内容1. 5S的基本概念1) 5S的定义2) 5S的起源和意义3) 5S对企业的作用2. 5S的五项内容1) 整理(Seiri)2) 整顿(Seiton)3) 清扫(Seiso)4) 清洁(Seiketsu)5) 安全(Shitsuke)3. 5S的实施步骤1) 5S的实施流程2) 5S的实施方法3) 5S的执行要点4. 5S的管理和持续改进1) 5S的监控与管理2) 5S的持续改进方法3) 5S的实施效果评价四、培训方法本次培训将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理论讲解、实例分析、现场观摩、小组讨论、案例演练、问题分析等形式,以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五、培训计划1. 培训时间:本次培训预计分为3天进行,每天8小时,共24个课时。

2. 培训地点:本次培训将在公司内部的培训室进行,也将组织一部分员工到生产现场进行实地观摩学习。

3. 培训内容和安排第一天: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1) 5S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5S的五项内容和实施步骤3) 5S的实施案例分析第二天:现场观摩和小组讨论1) 到生产现场进行实地观摩学习2) 分组进行5S实施方案讨论和制定第三天:案例演练和问题分析1) 分组进行5S实施方案演练2) 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4. 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使全员员工全面了解5S的理念和方法,增强5S意识,培养5S习惯,形成良好的5S环境。

六、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后将组织进行培训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考核测试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进行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法和内容。

5s培训学习计划

5s培训学习计划

5s培训学习计划一、培训目标1. 熟悉并理解5S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学会如何在工作场所应用5S3. 培养员工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意识4.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5. 增强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二、培训内容1. 5S的概念和原则2. 整理(Seiri):清点、分类、整理,删除多余的物品3. 整顿(Seiton):整齐排列,方便取放4. 清扫(Seiso):保持清洁,改善环境5. 清洁(Seiketsu):标准化,规范作业6. 素养(Shitsuke):自律,坚持贯彻5S三、培训方法1. 理论课程:通过讲解、PPT演示等方式介绍5S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实操课程:组织参训人员实际操作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环节3. 实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5S4. 游戏互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加深学员对5S的理解和应用四、培训计划第一天上午:开班仪式,介绍5S培训的目标和内容下午:理论课程,介绍5S的概念和原则第二天上午:实操课程,演示整理和整顿的操作步骤下午:理论课程,介绍清扫和清洁的重要性和方法第三天上午:实操课程,演示清扫和清洁的操作技巧下午:实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5S第四天上午:理论和实操课程,介绍素养的培养和自律的重要性下午:游戏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加深学员对5S的理解和应用第五天上午:总结和答疑,巩固学习成果下午:结业式,颁发结业证书并总结培训成果五、培训材料1. 5S的理论资料和PPT课件2. 5S实操的道具和设备3. 5S的案例分析资料4. 游戏互动的素材和道具六、培训师资1. 公司内部专业的5S培训师2. 外部雇佣的专业培训师七、培训后续跟进1. 指定专人负责5S的持续推进和落实2. 定期进行5S的检查和评估3. 开展5S经验交流和分享会议4. 建立5S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5S活动八、培训评估1. 培训前的测试和需求调研2. 培训过程中的反馈和调整3. 培训后的效果评估和总结以上是一个5S培训学习计划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完整word版)5s管理培训ppt培训内容

(完整word版)5s管理培训ppt培训内容

5S管理培训内容一、什么是5S?5S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起源于日本, 是一种比较优秀的质量管理方法;是广受推崇的一套管理活动;目前在亚洲企业中较为流行。

5S包括哪些?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

5个词汇在日文的罗马发言中,均以“s”开头,故简称5S。

二、为什么要推行(5s的作用):(1) 提升企业形象(2) 提高我们工作信心(3) 减少浪费(4) 保障安全生产(5) 提升效率(6) 保证品质一、提升企业形象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容易吸引顾客,让顾客有信心;同时,由于口碑相传,会成为其它公司的学习对象。

二、提高我们工作信心改善员工精神面貌,使组织活力化。

人人都变成有修养的员工,有尊严和成就感,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并带动改善意识,增加组织的活力。

三、减少浪费通过实施5S,可以减少人员、设备、场所、时间等等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避免库房过剩;避免搬运工具过剩;避免购置不必要的机器、设备;避免“寻找”、“等待”、“避让”等动作引起的浪费;消除“拿起”、“放下”、“清点”、“搬运”等无附加价值动作;避免出现多余的文具、桌、椅等办公设备。

四、保障安全生产储存明确,物归原位,工作场所宽敞明亮,通道畅通,地上不会随意摆放不该放置的物品。

如果工作场所有条不紊,意外的发生也会减少,当然安全就会有保障。

五、提升效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气氛,有修养的工作伙伴,物品摆放有序,不用寻找,员工可以集中精神工作,工作兴趣高,效率自然会提高。

六、保证品质优良的品质来自优良的工作环境。

通过经常性的清扫、点检,不断净化工作环,避免污物损坏机器,维持设备的高效率,提高品质。

我们为什么要做“5S”我们剖析一下:有无仪容不整或穿着不整的人员;工作场所有无杂乱,有碍观瞻,影响工作场所气氛;工作是否缺乏一致性,不易塑造团队精神;员工工作是否懒散;机器设备摆放是否得当;是否存在增加搬运距离的操作;是否存在虚耗工时;机器设备保养有无不良;是否降低了机器精度,从而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并使品质无法提高;是否存在故障率增加情况,从而增加修理成本。

5S培训教程2024

5S培训教程2024

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5S培训教程的第二部分,旨在进一步深入讲解和解析5S方法论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5S原则,提高组织的效率和质量。

正文内容:一、步骤一:整理(Sort)1.1确定整理的目标:明确整理的范围和目的1.2分类和筛选:将工作区内的物品进行分类,并确定保留和丢弃的标准1.3设立标识:为每个物品设立标志,明确归位的位置1.4物品布置:将物品按照标志布置到相应位置,便于工作人员使用1.5维护持续:建立保持整理的机制,定期检查和整理工作区二、步骤二:整顿(SetinOrder)2.1归位原则:确定物品归位的标准和方法2.2归位位置标识:使用标识、颜色等方式,明确物品所属位置2.3优化工作流程:重新设计工作流程,提升效率2.4使用工具和设备:科学选用工具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2.5维护持续:建立保持整顿的机制,定期检查和整顿工作区三、步骤三:清扫(Shine)3.1清洁标准:设立清洁的标准和频率3.2清扫工具和设备:选用适合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清扫工作3.3培养清洁习惯:加强员工的清洁意识和习惯3.4清洁检查:建立清洁检查机制,定期检查和纠正问题3.5维护持续:建立保持清扫的机制,定期进行清洁工作四、步骤四:标准化(Standardize)4.1建立工作标准:明确每个岗位和工作流程的标准和要求4.2编写作业指导书:编写作业指导书,供员工参考4.3培训和沟通:培训员工,确保他们理解和遵守标准4.4定期审核:定期对标准化工作进行审核和改进4.5维护持续: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推动标准化工作的落实五、步骤五:纪律(Sustn)5.1建立纪律:制定规章制度,推行纪律要求5.2培养习惯:加强员工的纪律意识和习惯5.3进行检查和考核: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确保纪律执行5.4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遵守纪律5.5维护持续: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巩固并改进纪律要求总结:本文通过分析5S培训教程的具体步骤和技巧,深入讲解了整理、整顿、清扫、标准化和纪律这五个阶段的实施方法。

5s培训方案

5s培训方案

5s培训方案一、培训目的5S(五S)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的改进,提高工作环境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

本培训方案的目的是向员工传授5S的概念和方法,使其能够理解、采用并持续推行5S 管理。

二、培训内容1. 5S的概念介绍1.1 5S的定义和由来1.2 5S的重要性和优势2. 五个S的具体内容及标准2.1 整理(Sort)- 移除不必要的物品- 设置标准以决定物品的保存与丢弃2.2 整顿(Set in Order)- 组织和归类物品- 制定统一的标识和位置2.3 清扫(Shine)- 清洁工作区和设备- 建立定期清洁的工作制度2.4 清洁(Standardize)- 建立并推行标准化工作程序- 持续培养员工对标准的遵守2.5 素养(Sustain)-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自律- 保持5S的持续运行和改进3. 5S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3.1 确定5S的优先级和范围3.2 制定5S实施计划和时间表3.3 分配责任和培训相关人员3.4 落实5S的具体操作和改进过程3.5 持续监控和改善5S管理效果4. 5S的应用案例分享- 介绍成功应用5S的实例- 分享实施5S取得的成效5. 培训总结和反馈- 对培训内容的复习和总结- 答疑解惑并收集反馈意见三、培训方法1. 讲座式教学:通过讲解的方式传授5S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实地参观:参观已经成功实施5S管理的工作现场,让员工亲身体验和学习实际运作。

3. 小组讨论和演练:分成小组进行案例分析、问题讨论和5S演练。

四、培训评估1. 培训前测评:评估员工对5S管理的了解程度和必要性认知。

2. 培训中测评:通过培训中提问和演练,评估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培训后测评:培训结束后进行测评,评估培训效果和员工对5S管理的态度变化。

五、培训后的跟进措施1. 培训证书颁发:对参加培训并通过测评的员工颁发5S培训证书。

2. 定期巡查和检查:建立巡查和检查机制,确保5S管理的持续推行和改进。

5s培训课程

5s培训课程

5S培训课程
13
5S培训课程
5S培训课程
具体实例-多余的装配零件
(1)没必要装配的零件; (2)能共通化的尽量共通化; (3)设计时应从安全、品质、操作等方面考虑,能减少
的尽量减少。
14
5S培训课程
5S培训课程ຫໍສະໝຸດ 具体实例-造成生产不便的物品
(1)取放物品不方便的盒子; (2)为了搬运、传递而经常要打开或关上的门; (3)让人绕道而行的隔墙。
整顿的含义
5S培训课程
图3-1 整顿含义图
18
5S培训课程
5S培训课程
整顿的作用
提高工作效率; 将寻找时间减少为零; 异常情况(如丢失、损坏)能马上发现; 非担当者的其他人员也能明白要求和做法; 不同的人去做,结果应是一样的(已经标准化)。
19
5S培训课程
5S培训课程
推行的要领
要加强整顿和整理工作,而在整顿过程中,有以下几个要领: 要领之一:彻底地进行整理 要领之二:确定放置场所 要领之三 :规定摆放方法 要领之四:进行标识 颜色表示区分: ①黄色:一般通道、区域线 ②白色:工作区域 ③绿色:料区、成品区 ④红色:不良区警告、安全管制 具体用何种颜色还要视底色而定!
20
5S培训课程
推行整顿的步骤
第一步:分析现状 第二步:物品分类 第三步:决定储存方法 第四步:实施
5S培训课程
21
5S培训课程
第4讲
【本讲重点】 清扫的含义 清扫的作用 推行的要领 清扫的步骤 具体实例
5S培训课程
清扫的推进重点
22
5S培训课程
清扫的含义
5S培训课程
将岗位变得没有垃圾、灰尘,干净整洁,将设备保养 得非常好,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

5S管理培训教程

5S管理培训教程

5S管理培训教程5S管理是一种用于提高工作场所组织和整理的方法。

它源自日本,现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

5S的字母代表了五个日语词汇的首字母,分别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

这种管理方法可以帮助组织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并改善工作环境。

下面是一份针对5S管理的培训教程。

第一部分:整理(Seiri)整理是5S管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通过清理整理工作场所,减少不必要的物品和材料。

以下是一些执行整理的步骤:1.确定必需和非必需物品:检查工作场所中的物品并将它们分为必需和非必需物品。

必需物品是那些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使用的物品,而非必需物品则是那些很少使用或不再需要的物品。

2.清理非必需物品:将非必需物品放到一个集中的地方,然后决定如何处置它们,例如捐赠给慈善机构、出售或报废。

3.设立标准:确定应该保留的必需物品,并为它们制定标准。

这可以包括确定物品的数量、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

第二部分:整顿(Seiton)整顿是为了保持工作场所井然有序,并确保必需物品按照标准存放。

以下是一些执行整顿的步骤:第三部分:清扫(Seiso)清扫是为了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整洁。

以下是一些执行清扫的步骤:1.制定清洁计划:为工作场所制定清洁计划,并确定每个员工的责任。

这可以包括每天清洁的区域和任务。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确保清洁计划得到执行。

如有必要,进行改进。

第四部分:清洁(Seiketsu)清洁是指维持清洁的工作场所,并确保员工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

以下是一些执行清洁的步骤:1.培训员工:提供培训和教育,向员工介绍清洁的重要性,并教授正确的清洁技巧和方法。

2.制定清洁标准:为清洁工作制定标准,并确保员工了解这些标准。

第五部分:素养(Shitsuke)素养是指保持5S管理的习惯,并使其成为组织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培养员工5S素养的步骤:1.奖励和激励:奖励遵守5S管理的员工,并通过激励措施鼓励员工继续保持良好的习惯。

5s体系培训计划

5s体系培训计划

5s体系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5S体系的培训,使员工了解5S的重要性、技巧和方法,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运用到这一管理技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浪费和错失,并建立自觉遵循5S标准的工作习惯,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培训对象全体员工三、培训内容第一阶段:理论培训1. 介绍5S体系的背景和概念2. 详细介绍整顿、整理、清扫、清洁和素养的含义3. 解析5S体系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4. 介绍5S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第二阶段:实际操作培训1. 现场参观优秀企业的5S管理模式2. 组织员工进行一定时长的5S现场实践操作3. 督促员工进行定期的5S现场整理和交流总结第三阶段:实战演练1. 制定实战演练计划,将员工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一次5S实战演练2. 设立5S实战演练竞赛,通过评比,选出优秀小组,并进行表彰四、培训时间与地点培训时间:每周开展一次,每次2小时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或指定场地五、培训评估1. 定期对员工的5S理论知识进行考核2. 对员工的5S实战操作进行评估3. 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六、培训效果评估1. 对员工在培训后的5S操作进行监测,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2. 评估企业在培训后的工作环境、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改善情况3.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员工对5S体系的认知和应用情况七、培训总结1. 对培训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培训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和问题2. 制定下一步的5S改进计划,持续推进5S体系的建设结语5S体系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优化企业管理环境,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

通过5S的培训,可以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持续改进的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力。

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使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5S管理方法,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XXXX的基本方针: (2)2.XXXX企业基础: (2)3.5S方针的策略重点: (2)3.1建立使顾客100%满意的质量保证体制 (2)3.2改进业务流程、削减在库、遵守交期 (2)3.3强化成本竞争力 (2)3.4积累与提高生产技术力 (2)3.5提高新技术的推广速度 (2)3.6构筑企业基础 (2)4.5S与环境安全的目标 (2)5.5S的定义 (2)6.5S活动的职责 (3)7.5S活动的要求 (3)8.5S对应的措施 (3)9.安全卫生管理 (13)10.工作场所的安全化 (20)11.附件 5S管理表格 (22)1.XXXX的基本方针:提供顾客100%满意的服务,创建员工100%满意的公司。

2.XXXX企业基础:危机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环境安全以及5S的推行3.5S方针的策略重点:3.1建立使顾客100%满意的质量保证体制3.2改进业务流程、削减在库、遵守交期3.3强化成本竞争力3.4积累与提高生产技术力3.5提高新技术的推广速度3.6构筑企业基础4.5S与环境安全的目标4.1提高生产性4.2提高服务水平和维修产品质量4.3提高速度4.4提高人员素质4.5提高安全性5.5S的定义5.1整理:工作现场,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东西,撤除不需要的东西;5.2整顿: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5.3清扫: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现场无垃圾,无污秽状态;5.4清洁: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工作人员觉得整洁卫生;5.5修养:通过进行上述4S的活动,让每个员工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到“以厂为家、以厂为荣”的地步。

6.5S活动的职责6.1办公室负责组织整个公司的5S及安全卫生的检查6.2各部门负责按5S管理要求对本部门的5S及安全卫生进行检查6.3责任部门负责对5S及安全卫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7.5S活动的要求7.1良好的仪表及礼仪:统一规范的着装要求,良好的坐姿、站姿,电话礼仪,整洁、明亮、大方、舒适的接待环境7.2单一整洁的办公室:台面整洁,文具单一化管理,公用设施责任人标识7.3生产工具管理:单一化管理7.4现场管理:分区划线,员工工作井然有序,工作环境清洁明亮7.5工作速度和效率:最佳的速度和零不良率7.6空间效率:对现场分区划线,对各场地的利用率予于分析,增加有限空间的利用价值7.7严明的小组督导:上班前经理、班组长对员工进行检查督导,工作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小组督导,下班前对全天的工作进行总结7.8工作评估:自我评估与综合考核评价相结合8.5S对应的措施8.1整理的措施8.1.1清除不用物品的措施a)进行整理,首先要根据情况,分清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

b)分清使用频度后,按层次规定放置的位置。

c)清除不用物品,按下列程序进行。

·确定对策范围和目标值;·实施的准备;·区别不用物品的方法教育;·计量化和判断;·管理人员的巡回检查、判断和指导。

8.1.2大扫除方法大扫除的注意要点;·注意高空作业的安全;·爬上或钻进机器时要注意;·使用洗涤剂或药品时要注意;·使用錾凿工具或未用惯的机器时要注意;·扫除时要注意,不要由于使用洗涤剂而使设备生锈或弄坏设备。

8.1.3消除问题和损坏地方的方法总的检查一下有问题的地方,对象是:建筑物、屋脊、窗户、通道天棚、柱子、管路线路、灯泡、开关、三项一套、台、棚架、更衣室、外壳的盖的脱落或破损以及安全支架和扶手的损坏等,要采取措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长锈、脱落、杂乱等。

8.1.4消灭污垢发生的措施a)消灭污垢产生根源的不力原因:·不了解现状、不认为是问题、问题意识淡薄;·对产生的根源未着手解决,对问题放任不管;·清扫困难或对保持清洁感觉困难而灰心;·解决的技术办法不足或因未动脑筋而缺乏技术。

b)消灭污垢发生根源的措施程序:·明确什么是污垢;·大扫除;·规定脏的重点部位;·详细调查一下为什么脏了;·研究措施方案;·确定措施方案并付诸实施。

8.2整顿的措施8.3.1整顿的办法(三原则)a)规定放置场所规定办法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性,如何保持这种规律性,就是整理、整顿的方法研究,也是个技术问题。

b)规定放置的方法所谓好的放置方法,是指查找容易和取拿方便。

c)遵守保管规则为了遵守放置场所的规定,必须彻底贯彻从哪儿拿走,还放回哪儿。

此外,为防止缺货,对库存管理和出库方法进行训练也很重要。

这是搞好整理整顿决定性的办法。

8.3.2东西放置场所的规定办法8.2.5.1撤掉不用物品减少50%库存量,车间里(岗位上)原则上一种东西只留1个,其他一律清理除去。

8.2.5.2放置场所的整体划分和分局,实行统一的分类法。

分类区别什么放在远处,什么放在近处,什么放在中央仓库。

近处只放必需的东西。

室内的整体布局应该是,使用次数多的放在门口附近,重的东西放在容易搬运的地方。

这种分类区分法就是符合系统规律性的分类法。

8.2.5.3统一名称工厂里使用、保管的东西的名称要统一。

在撤掉不用物品时,在数量、名称问题上,意外地发现了许多没有名称、名称重复或没有具体名称等问题。

8.3.3规定东西的放置方法8.2.5.1研究符合功能要求的放置方法a)所谓符合功能要求,就是要考虑怎样放置在质量上、安全上、效率上都没有浪费或徒劳;b)在质量上,特别要注意品名错误;c)对形状、品名、号码相似的东西要放得距离远一些,或放一个样品以便确认,或者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防止马虎;d)在品名上把阁板的仓库号码作为后背号填上。

8.2.5.2品种名称和放置场所的标示a)东西一定要填上名称,“固定位置对号入座”;b)5S规定,东西的名称和放置场所的名称都必须明确;c)标示放置场所,固定东西的存放位置;d)东西和放置场所两者的配套名称,在物和仓库上都加以标注,放置方法的标示才算完成。

8.2.5.3拿放方便的改进a)名称标示好了,放置位置也已固定下来,就要想办法画个地图和点上灯,以便能够顺利地找到存放地方,而不至于迷惑。

b)零件按功能保管,还是按产品别或车间别保管。

总之,东西要在一个地方备齐,特别要以成套或用工具箱比较容易地把它备齐。

对备品等要以组装部件的方式准备好。

c)放置场所的高度,要考虑安全,把重的东西放在下面或作个代滑轮的台车或设置脚手架、升降场等。

d)取拿方便或工作容易的改进高度是,备品为从人们的膝盖到头部为宜;工作用工具类,从腰到肩的高度为宜。

e)放置场所要充分利用建筑物的面积,同时也要考虑取拿方便和质量方面的要求。

8.3.4叫遵守保管规则8.2.5.1日常管理和防止库存无货a)放置场所要明确标明:库存无货、未退货或丢失。

b)为了补充库存,对物品达到最低库存量时的订货起点要明确标示或用颜色区别。

c)搬运要用适合物品的专用台车,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要分别搬运,而使用容易移动和容易作业的台车。

8.2.5.2取拿、收存的训练和改进的效果整顿就是为了避免取出、收存浪费时间的活动,一定要掌握改进的效果。

因此,取出、收存进行比赛也很有意义。

8.3.5东西放置方法的要点8.2.5.1划线和定位标志a)工厂里的整顿首先要对通道和区域进行划线,标明定位。

当然,最重要的原则是要有利于作业的合理布局。

b)布局应以直线、直角、垂直、平行为原则。

c)主通道和副通道划的线的宽度和颜色也可以不同。

d)限制东西摆放的高度也很重要,它有助于防止掉下来、倒下来或库存过多。

8.2.5.2台座座阁板、台车等a)减少台座和阁板的使用数量。

东西放在台座和阁板上。

不用的撤掉或收拾起来。

b)台座和阁板高矮不一样时,下面需要适当垫一下、摆成几层高度。

c)台座或阁板不直接放在地上,用东西垫起来。

d)尽量少用吊车和叉车而使用台车效率高。

8.2.5.3管线的整理、整顿a)管线要离开地面,要防止打捆、磨擦和振动,要保持直线、直角和松散的状态。

b)不在地下埋线,全部在地上用垫子垫起来或者一根一根分别不同的种类、号码、颜色来区分,以防止出错。

还要考虑布局变更容易。

8.2.5.4工具等的用具a)在设计上、维修上不考虑使用工具。

b)减少工具的使用数。

比如,螺栓种类减少了,就可以少用板手。

c)工具要放在取拿方便的地方。

d)按照使用顺序摆放工具。

e)拿起工具不用改换姿式马上就能工作。

f)工具挂起来松开手就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8.2.5.5刀具或模具等的精确度和寿命很重要,它们是消耗型的东西。

a)不能搞错品名。

保管场所要具备不致于掉齿、损坏、生锈、弄脏的条件。

b)减少库存数量。

c)有时把刀具立起来保管,从安全上考虑一定要戴上套。

8.2.5.6材料、在产品以及机床的组装零件等数量发生变化、转移和产生不良品等出现异常品等这类东西。

a)对材料、在产品首先固定场所,规定数量和位置。

超过就应视为异常,另行管理,这是要点。

b)在产品、产成品、备品等必须按“先进先出法”使用。

c)对不良品、保留品要专设放置场所,使用别种箱子,特别是应以红色或黄色加以区别,放在明面的通道边上,使人一看就知道。

8.2.5.7备品的明确标示a)备品的保管,可以考虑保存双份或确定最低库存量。

b)保管中的东西要保持任何时候都使用的状态。

保管的要点,如污垢、伤痕,长锈等要有明确的标示。

8.2.5.8润滑油、动作油等油脂的管理a)减少和合并油种名称,以减少种类。

b)按颜色管理。

c)集中管理、分开标志管理,都要遵守规定的保管场所、数量和规则。

d)根据油种和注油口的形状准备好用具。

e)对防火、公害、安全方面都要考虑周到。

f)改进注油方法和延长注油周期。

8.2.5.9计测器具、精密贵重工具等需要管理精确度的东西a)计测器具、精密贵重工具等,实行专人管理。

b)对日常保管用的容器以及放置方法要下功夫研究。

8.2.5.10大东西的放法a)对大、重的东西要下功夫研究符合它的形状和使用方法,以确定保管方法和搬运方法。

b)对安全钢丝绳和扫除用具的各种容器和放置方法都要下功夫研究。

8.2.5.11小东西、消耗品等a)作为经常储备品,要管好订货。

b)属于散落部品,要防止在生产线上飞散和落下。

c)像弹簧那样缠绕的东西,垫圈那样不好拿的东西,要少量保管。

8.2.5.12表示、布告、文字、条件表、图纸、黏胶带a)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张贴(粘),要规定张贴的地方范围。

b)布告要写上期限,没有期限的不能张贴。

c)黏胶带的痕迹要擦干净。

d)贴纸时上面的高度要一齐。

8.3清扫的措施8.4.1工作场所和设备的清扫(整洁化)8.4.3.1区域划分和责任范围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