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长花岗岩
最常见镜下结晶岩类型

19、钾长片麻岩: 、钾长片麻岩:
具有片麻状构造,中粗 中细粒鳞片粒状 具有片麻状构造,中粗—中细粒鳞片粒状 变晶结构。主要由钾长石、 变晶结构。主要由钾长石、石英及少量黑云母 或角闪石等所组成。常见黑云母钾长片麻岩。 或角闪石等所组成。常见黑云母钾长片麻岩。 角闪黑云钾长片麻岩。 角闪黑云钾长片麻岩。
3、二长花岗岩 、
Kf Pl
(-) )
(+) )
(+) )
主要有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组成, 主要有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组成,以两种长石含量相 接近(两种长石任何一种长石含量不小于20%),石英含量 ),石英含量 接近(两种长石任何一种长石含量不小于 ), 一般为30%左右,以两种长石含量相近而区别于其它类型的 左右, 一般为 左右 花岗岩。(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花岗结构 花岗岩。(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6、花岗斑岩: 、花岗斑岩:
条纹长石 石英
(-) )
(+) )
(+) )
具有斑状结构的浅成花岗岩, 具有斑状结构的浅成花岗岩,斑晶以碱性长石 正长石或透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黑云母, )、石英为主 (正长石或透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黑云母, 基质为微晶结构,整体为块状构造。 基质为微晶结构,整体为块状构造。
15、橄榄岩: 、橄榄岩:
多为暗绿色至黑色,半自形结晶结构, 多为暗绿色至黑色,半自形结晶结构,主要由橄 榄(40—90%)和辉石或角闪石组成,可含少量黑云母 )和辉石或角闪石组成, 和斜长石等。 和斜长石等。
16、辉石岩: 、辉石岩:
透辉石
(-) )
(+) )
(+) )
主要由辉石( 主要由辉石(>90%)组成的岩石,可含少量橄 )组成的岩石, 榄石、角闪石、黑云母及斜长石等。半自形—自形 榄石、角闪石、黑云母及斜长石等。半自形 自形 粒状结晶结构, 粒状结晶结构,块状构造
拉陵灶火地区华力西期二长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

拉陵灶火地区华力西期二长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本文建立在青海省拉陵灶火地区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对拉陵灶火地区华力西期二长花岗岩岩石学特征、主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及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实现了对其构造环境的判别,通过对石英闪长岩岩体取得样品的测试及其与周边围岩的接触关系,确定其形成时代。
标签:华力西期二长花岗岩岩石学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时代本文建立在青海省拉陵灶火地区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的基础上,工作区内侵入岩发育,出露面积广,岩石类型丰富多样,从基性到酸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受断裂控制明显,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
侵入活动主要发生在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三叠纪、侏罗纪等几个时期。
侵入岩与测区多旋回造山带不同演化阶段的动力学过程息息相关,构成测区侵入岩在空间上具成带性、时间上具多旋回性、构造成因上具多成因的特征。
工作区内出现的华力西期侵入岩分布范围有限,共由16侵入体组成,出露岩性主要有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岩性组合相对简单,本文试图通过对华力西期二长花岗岩的岩石化学特征研究,分析其构成成分,形成确定其形成时代。
1地质特征二长花岗岩中见有少量闪长质包体分布,形态主要有长条状、椭圆状、浑圆状及不规则状,含量约为2-5%,包体大小约为2cm-18cm2左右。
局部岩石表面风化强烈,节理发育,沿裂隙面见后期石英脉穿插。
2岩石化学特征2.1岩石学特征二长花岗岩:岩石为灰白色,浅肉红色,细粒,粗粒均可见,不等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及少量角闪石等矿物组成。
斜长石与钾长石的含量基本相同,两者呈交叉状分布,其次是石英:烟灰色,半自形粒状,含量约占总体的25%,暗色矿物中黑云母含量略多于角闪石,两者均匀分布于岩石中。
2.2主量元素由岩石化学特征统计结果表明,岩石主量元素中SiO2介于72.18-73.08×10-2,属酸性岩范围,与地球平均化学成分(克拉克值,1924年)相比,随SiO2呈含量增多,Na2O、K2O含量呈明显增多趋势,显示出向富硅富钾富碱贫钛铝钙铁镁演化的特点,里特曼指数σ介于1.96-2.57间,小于3.3,均为钙碱性岩。
滇西潞西邦木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滇西潞西邦木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邹光富;林仕良;李再会;丛峰;谢韬;唐文清【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年(卷),期】2011(38)1【摘要】为了查明出露于云南省西部潞西市邦木二长花岗岩体的时代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对其进行了锆石SHRIMP定年研究.结果显示该花岗岩的锆石具有清晰的生长振荡环带,其Th/U比值为0.13~1.00,属于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邦木二长花岗岩中锫石的8个测点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0.5±1.7)Ma(n=8,MSWD =1.6)(95%置信度),代表了岩体的结晶年龄,表明该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邦木二长花岗岩为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岛弧构造环境,具有岛弧花岗岩的特征,属于燕山中期侵入的花岗岩.在中一晚侏罗世,左贡-山微板块沿班公湖-怒江-泸水-瑞丽板块缝合带由北东向南西方向与波密-腾冲微板块发生洋壳俯冲,导致班公湖-怒江-泸水-瑞丽洋关闭.左贡-保山板块俯冲插入到波密-腾冲板块之下.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随着板块俯冲碰撞造山作用的进行,形成波密-腾冲岛弧.不同板块之间的碰撞拼合导致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形成、侵入活动.邦木二长花岗岩就是这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邦木二长花岗岩体形成时代的厘定,为进一步探讨腾冲地块中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SHRIMP zircon U-Pb dating of the Bangmu admellite in Luxi of western Yunnan Province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age and discuss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the grani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zircons from the granite have clear oscillatory zones,their Th/U ratio is between 0.13 and1.00, and their weighted average 206Pb/238U age is (120.5 ± 1.7)Ma(n=15,MSWD = 1.6), suggesting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age of the Bangmu admellite is Early Cenozoic. Geochemistry of the granite shows that it is of the Al-supersaturated type and belongs to typical strongly peraluminous Ⅰ-granite. The Rb-(Yb±Ta) and Rb-(Nb±Yb) diagrams of the granite indicate that the granite was formed in a valconi arc granite (VAG) setting.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 valconi arc magmatic activity, the granite is the product of partially melted crust in a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rustal thickening resulting from the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between the Zogang-Baoshan continental massif and Bomi-Tengchong massif along Bangong Lake-Nujiang-Linshui-Ruili suture zone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during the Lat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period. The granite was formed in the valconi arc period and the compressional environment.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angmu admellite's crystallization provides new evidence for the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engchong massif.【总页数】9页(P77-85)【作者】邹光富;林仕良;李再会;丛峰;谢韬;唐文清【作者单位】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1;P597+.3【相关文献】1.内蒙古乌兰德勒钼铜多金属矿区细粒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意义 [J], 陶继雄;王弢;陈郑辉;唐伟;王任飞2.泰国西部比洛克(Pilok)锡钨矿区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施美凤;林方成;范文玉;王宏;丛峰;朱华平3.滇西腾冲-梁河地块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李再会;林仕良;丛峰;邹光富;谢韬4.新疆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区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J], 邢令;杨维忠;藏梅;林泽华;陈威5.新疆云雾岭斑状二长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构造意义 [J], 刘荣;方庆新;李燕;阮小宁;陈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花岗岩类长石化学成分特征及二长温度计的应用

花岗岩类长石化学成分特征及二长温度计的应用作者:关培彦张庆奎邵学峰杨宾李红梅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09期摘要:乌其哈锡—大牛圈花岗岩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花岗岩组成,镜下斜长石半自形—自形,钾长石为条纹长石,根据二长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结合镜下鉴定,确定二长石化学成分,并应用二长温度计确定岩体形成温度,二长石Ab分子数和岩体结晶温度亲缘关系明显,说明研究区各类花岗岩为同源同时代不同阶段岩浆演化序列产物。
关键词:花岗岩;斜长石;钾长石;电子探针;二长温度计中图分类号:P619.22+2内蒙乌其哈锡—大牛圈岩体为石炭—二叠纪钙碱性复合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花岗岩组成,主要造岩矿物有长石、石英和云母,其中长石为钾长石(微斜长石为主)和斜长石两类。
本文主要根据研究区二长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结合镜下鉴定,讨论长石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与长石微观特征的相关性,并应用二长温度计确定岩体形成温度。
一、矿物镜下基本特征斜长石多呈半自形—自形板柱状,部分为他形晶,在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中,自形程度相对偏高,部分斜长石被稍晚晶出的钾长石交代,形成港湾结构、净边结构等。
钾长石为条纹长石,呈半自形—他形晶,部分与斜长石共同结晶,两者之间相界平直。
在二长花岗岩中,斜长石自形晶体往往嵌晶于较大颗粒的钾长石晶体内,形成二长花岗结构。
条纹长石中,钠长石条纹的含量一般25%~30%,最高可达40%左右。
除石英二长闪长岩外,其他岩石中的斜长石,因岩浆期后热液蚀变作用,已普遍发生不同程度的绢云母化。
二、二长石化学成分特征根据岩体中各类岩石的二长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1),结合矿物的理论标准化学式,计算矿物的相关组分。
1. 斜长石斜长石是由端元矿物钠长石Na(AlSi3O8)和钙长石Ca(Al2Si2O8)及中间矿物组成的完全类质同象系列。
岩体中各类岩石的斜长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见表1,斜长石端元组分见表2。
西秦岭二长花岗岩岩体群同源性研究_彭璇

西秦岭二长花岗岩岩体群同源性研究彭 璇(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 710054)摘 要:对西秦岭二长花岗岩岩体群(又称“五朵金花”)的岩体地质、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5个岩体均具有较为清晰的侵入顺序:早期为闪长岩浆侵入,中期和晚期为二长花岗岩浆侵入,分别形成黑云二长花岗岩和二云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其岩性成分表现为从早至晚从偏基性→偏酸性演化特征;从每个岩体来讲,显示出由东向西变细的矿物粒度变化和由北面向南成分逐渐变酸的特点。
早期样品为高钾钙碱系列和钾玄岩系列,中期样品主要为钾玄岩系列,而晚期样品主要集中于高钾钙碱系列。
早期次样品落入钾质和钠质的过渡区,中期和晚期样品则多数落入钾质区。
各岩体组成具有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上,轻稀土富集,具有中等亏损的负Eu异常。
岩体Rb-Sr同位素年龄值介于181~232.9Ma,K-Ar同位素年龄值介于178~248.8Ma,ANKC值大多小于1.1,属过铝质花岗岩。
该岩体群具有喜马拉雅岩型花岗岩的特征,具有同源岩浆的特点。
关键词:西秦岭;二长花岗岩岩体群;同源性;喜马拉雅型花岗岩;岩体年代中图分类号:P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248(2013)01-0063-18Reserch on Homology for the Rock Group of Monzonite Granite in the Western QinlingPENG Xuan(Xi′an Center of Geological Survey,CGS,Xi′an 710054,China)Abstract:The homology of the rock mass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geology,petro-graphic andgeochemical along the rock group of adamellite in the western Qinling(commonly called as“Fivegolden flowers”).It shows that the invasion sequence is clear.The rock mass includes diorite inearly phase,biotite adamellite in the metaphase,two-mica monzonitic granites in the late stage.The intrusion has an evolution trend from acidic to alkali with rock forming episode.In thespace,the longitudinal lithology is consistent overall,and the structure become thinner from eastto west;the transverse structure is similar and the composition is more partial acid to the south.The rock group from the old to the new,they are from the potassium and sodium transition areato potassium,belonging to shoshonitic series and high-K calc-alkaline series.They have similargeochemical features.The REE diagram of the Chondrite-normalized show that they are rich inLREE,and evidently depleted in Eu.The adamellite is formed at 181-232.9Ma(by Rb-Sr)and178-248.8Ma(by K-Ar).Meanwhile,the value of the ANKC is lower than 1.1,with peralumi-nous granite.They are Himalayan-type granite.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ock group of adamellitehas homology.Key words:Western Qinling;rock group of monzonite granite;homology;Himalaya-type granite;age of the rock 收稿日期:2012-02-18;修回日期:2012-12-20 基金项目: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秦岭成矿带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工作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010503) 作者简介:彭璇(1984-),女,甘肃天水人,硕士,从事构造地质学方面的研究。
越南石溪铁矿区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

马江 ( S o n g Ma ) 断裂展布, 侵 入 到 古 生 代 浅 变 质 岩 中, 主要 由花 岗闪 长 岩 、 二 长 花 岗岩 、 二 云母 花 岗岩 组 成 。然 而 , 长 山成 矿带 内对 于 P h i a B i o c 岩体 的准
确年 龄 、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及 Hf 同位 素 至 今 仍 无 公 开
一
6 . 4 , 对 应 的 二 阶 段 Hf 模式年龄 t o z 为1 2 9 6 ~1 5 0 5 Ma 。岩 石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及 Hf 同位 素 组 成 表 明 , 石 溪 铁 矿 区
Hale Waihona Puke P h i a B i o c 杂 岩 体 中黑 云母 二 长花 岗 岩 主要 形 成 于 古 老 下 地 壳 岩 浆 岩 的 部 分 熔 融 , 应该 形 成 于 特 提 斯 马 江 洋 向 长 山 带下 俯 冲 时 期 的 弧 后 伸 展 构 造 背 景 。 关键词 : 锆石 U — P b年 龄 ; 地 球 化学 ; Hf 同位 素 ; 石溪铁矿 ; 越 南 长 山带
Tr a n e t a 1 . ,2 0 1 4 ;Ma n a k a e t a 1 . ,2 0 1 4 ) , 而 这 些
构造一 岩 浆 活动在 长 山 带 内形 成 很 多 复 式 岩 浆 杂 岩 体, 如奠边 ( Di e n B i e n ) 、 马江 ( S o n g Ma ) 、 P h i a B i o c 、
1
霉 9 l 6 8 ; 6 9 期 5 地质学 报 A C T A G E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 V S o e l p _ t 8 . 9 1 N 6 8 o 3 . ~ 9 2 1 O 6 1 9 5
天镇-怀安地区新太古代末二长花岗岩的成因及动力背景

天镇-怀安地区新太古代末二长花岗岩的成因及动力背景任云伟;张家辉;田辉;王惠初;施建荣;常青松;张阔【期刊名称】《华北地质》【年(卷),期】2022(45)2【摘要】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本文在天镇-怀安地区怀安杂岩中识别出一套与TTG片麻岩共生的二长花岗岩。
LA-ICP-MS与SHRIMP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二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472±10 Ma、2448±9 Ma。
二长花岗岩样品SiO_(2)含量70.55%~74.29%,Al_(2)O_(3)含量13.78%~15.35%,K_(2)O含量4.26%~5.74%,Na_(2)O含量3.04%~4.58%,K_(2)O/Na_(2)O除一件样品为0.93外,其余均大于1,在1.39~1.89之间,属钾质花岗岩;另外,样品CaO含量1.02%~1.37%,MgO含量0.15%~0.47%,TFeO含量0.76%~1.9%,TiO_(2)含量0.16%~0.32%,整体显示富Si、Na、K、Al,贫Ca、Fe、Mg、Ti的特点。
二长花岗岩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亏损,微量元素富集Rb、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U、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同时Th含量较高而Cr、Ni含量低,显示与中、上部地壳非常相似的稀土、微量特征;而样品Sr含量相对较高,但Y、Yb 含量很低,指示形成于中高压力条件下。
综合上述认识,怀安杂岩中的二长花岗岩应是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标志着华北克拉通北缘新太古代末期陆壳趋于成熟,已完成克拉通化。
【总页数】11页(P76-86)【作者】任云伟;张家辉;田辉;王惠初;施建荣;常青松;张阔【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科技创新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1;P597【相关文献】1.湘东北连云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岩浆成因和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启示2.辽东凤城黄旗-白旗地区古元古代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3.西昆仑阿克萨依铁矿二长花岗岩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年代学、地球化学及Sr-Nd-Pb-Hf同位素约束4.鲁西地区新太古代地壳增生事件--来自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 U-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5.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晚期正长-二长花岗岩成因及地质意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云二长花岗岩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区别

【黑云二长花岗岩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区别】一、引言在地质学领域,岩石是研究的基本单位之一,而花岗岩又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而在花岗岩的分类中,黑云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是两种常见的类型。
它们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对这两种花岗岩进行全面评估,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二、黑云二长花岗岩的特点1. 黑云二长花岗岩的形成黑云二长花岗岩是一种火成岩,主要是由钾长石和钙钠长石组成。
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熔融岩浆渗透到地壳深部,并在那里冷却结晶,形成了黑云二长花岗岩。
2. 黑云二长花岗岩的结构特点黑云二长花岗岩的颗粒较大,晶体呈板状排列,呈现出黑色与白色相间的特点。
这种结构特点源于黑云二长花岗岩的成分,其中含有较多的暗色矿物和长石矿物。
3. 黑云二长花岗岩的分布情况黑云二长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地壳深部和板块构造活跃的地区,如太平洋火山带、喜马拉雅山脉等地区。
它们通常以岩浆岩的形式存在,但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也可能经受了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形成了变质岩。
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特点1.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形成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也是一种火成岩,同样是由钾长石和钙钠长石组成。
但不同于黑云二长花岗岩,它还含有大量的黑云母矿物。
2.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结构特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黑云母矿物形成了片状状结构,使得整个花岗岩呈现出明显的片理,具有较好的裂隙性和流水状结构,这也是其与黑云二长花岗岩的显著区别之一。
3.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分布情况与黑云二长花岗岩类似,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主要分布在板块构造活跃的地区,如地中海地区、日本阿尔卑斯山等地区。
它们在地质构造活动过程中,也可能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了变质岩。
四、黑云二长花岗岩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区别1. 成分区别黑云二长花岗岩中,主要成分为钾长石和钙钠长石,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还含有大量的黑云母矿物,这是它们的重要区别之一。
2. 结构特点区别在结构特点上,黑云二长花岗岩呈板状排列,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明显的片理和流水状结构,形成了显著的区别。